公文素材库 首页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三篇

时间:2020-11-21 15:04:29 网站:公文素材库

点击查看更多:《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三篇1

  这个暑假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之所以分享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在阅读的时候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读书太慢,几个月才读完一本;读的时候没有“进入书中”;或者读完了,但是跟别人说的时候想不起来具体写了什么。也就是说,读完一本书后总感觉跟没读差不多,收获不大。

  这本书前半部分介绍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基础阅读是最低层次的阅读方法,目的是看懂内容;检视阅读就是我们所说的泛读,通过看目录、挑重点章节或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分析阅读的目的是把书读透,强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6个规则,分别是对书分类、两句话说明书的内容、列出书的大纲、明确作者要解决的问题、找出关键字和由重要句子抓主旨;主题阅读也叫比较阅读,类似写论文针对同一个主题找到多本书籍做比较分析。

  这本书后半部分介绍了根据书籍种类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历史类书籍重点思考历史事件和人物,比如什么会有这件事存在?这件事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的?影响是什么等;传记类书籍重点思考人物做过的事件,从中学到了什么,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有什么指导;哲学类的重在推导的过程,作者是怎么得出结论的。针对书籍不同的分类,书中介绍了不同的阅读方法。

  这本书是工具书,由美国两位学者撰成,第一版成于1940年,读的时候总感觉趣味性不足,读不下去,所以这次读的时候,用的书中提到的快速阅读,看的整书目录和思维导图。至于书中的提到的分析阅读有点类似阅读理解,主题阅读像在写论文时用到的方法,普通人是否合适采用这两种方法不予置评。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别人是怎么读书的呢?带着疑问,我在知乎上搜到了一些高赞的读书方法。

  其中,有个帖子是这么说的,归纳起来就是阅读十问。1.是否是有方向的阅读?2.作者生平、当时社会情况是否了解?3.书有什么干货?4.书中说的对吗?怎么论证的?对立的观点是什么,哪个更有道理?5.书读了几遍?6.对我有什么影响?7.笔记总结了吗?能三五分钟向别人说清楚吗?8.能做个ppt跟别人讲明白吗?会有人喜欢听吗?9.按照书里说的行动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克服的?坚持了多久?10.每天读书了吗?也就是说,这个帖子认为读完书的时候读者应尽可能问自己是否想清楚、写清楚、讲清楚一本书的内容,都清楚了,才算真正读了一本书。

  不管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阅读方法,还是后知乎上推荐的方法,我觉得都可以去尝试,找到合适自己的阅读方法才是王道。

  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书中介绍的阅读方法,而是让我明白读书要有方法,并指引我去知乎等论坛学习别人的读书方法,引导我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论。毕竟,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宝贵的,掌握了高效的读书方法,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取知识,尽可能实现我们阅读的初衷,或者时髦点说,实现我们阅读的初心。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三篇2

  阅读能使人们获得先知的思想精粹,是保证思想常青、不落后于时代的重要途径,它能塑造一个人更加完善的性格,使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隐性资产,是个人成长最合算的长效投资。

  中国古代宋真宗赵恒《劝学诗》中有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也道:“遍读好书,有如走访著书的前代高贤,同他们促膝谈心。”

  既然阅读这么重要,那么你知道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书吗?

  01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的是美国学者、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的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教你如何阅读的书,也是一本考验理解力的书,更是一本充满挑战、让很多人无法坚持读完的书。

  把读书当作增进理解力的人会很想看完这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出版20年畅销不衰,中国14次加印再版。作者系统介绍了各层次、各类书籍的不同的阅读方法,力求满足不同读者在阅读上的差异化需求。

  读懂一本书、精于一件事,好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这是一本可靠的阅读训练手册,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工具书,建议读者先反复阅读本书目录,仔细思考,理解目录的结构关系和大体含义之后再开始阅读。

  02

  本书的主旨就是要告诉读者阅读要主动,必须要主动了解如下问题:这本书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什么具体表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劣及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被动阅读者大多不会带着问题去读书,仅仅满足于被作者引导;主动阅读者则会有目的读书,他们要获得心智成长。而不得要领者,会把好书当做催眠剂来读。

  阅读的作用不光是应用还有分享,而阅读分享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增长理解能力。本书详细告诉我们阅读是分四个层次的:基础阅读,理解这个句子说什么;检视阅读,理解这本书谈论的内容;分析阅读,学习对内容进行分析;主题阅读,在分析内容之后作进一步论证。阅读的四个层次是渐进式的,上一层次阅读方法是下一层次阅读方法的基础,下一层次阅读方法是上一层阅读方法的扩展,而大部分人只掌握到了第一层。

  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学者邹韬奋就读书经验谈到:“特别为自己所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二次,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次,最喜欢的,一遇着偷闲的时候就常常看。”这也就是所提出的阅读的层次,即泛读、略读、精读。亦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03

  读书,每个人一生中至少要用九年时间来做,加上继续教育的时间,一般长达十几年。很难相信这件做了十几年的事,却还是有很多人不明白究竟该怎么做,阅读的方法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掌握的。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作者强调做笔记的重要性并进行阐述。提出读书的金字塔建议,让你娱乐的书看过就忘,让你学习的书越读越薄,让你成长的书越读越厚。那么到底要如何正确阅读呢?请一起来共读莫提默·J.艾德勒的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 。

  根据书籍内容将拆解为以下四个主题点与各书友共读:

  1、磨刀不误砍柴工,对读书的“3W1H”分析引入正题(第一章)

  2、深处种菱浅种稻,阅读的四个层次(第二章)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详谈读书的方法(第三章至第七章)

  4、众里寻他千百度,“鱼”与“渔”,谈论买书、借书、分享交流与阅读相关的问题(第八章)。

  一本好书并非一定帮助你出人头地,但一定能增进你的阅读技巧;最重要的是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和你自己。你不只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将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阅读让人的心智成熟,引领人生步入更高峰,愿你也有如此收获,欢迎共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三篇3

  尽管在读书的时候愿意为一本书写下读后感的想法是如此强烈,但是我还是在提笔前犹犹豫豫,特别是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

  在这本书之前,我试图为《论自由》写下读后感,但是因为书的序有太多太多需要一读再读的东西,序里引用的原文的很多句子,总是被我品读多次,内心给予最真诚的赞美和认可。在我读到《如何阅读一本书》时,之前阅读的场景一再出现,我知道我同意作者,但是仍旧不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甚至用简单的话概括出来,看来阅读还是停留在“愚蠢地同意“的层面。

  如果这次我仍旧像以前一样,认为一本书好,就照本宣科地把妙言警句摘抄下来,攒凑成一篇读后感,这样的效果如同我没有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样。事实上,我之前的读后感多是这样的形式。

  我还记得当初把这本书加入书架的所想:读书嘛,谁不会?况且我自认为喜欢读书,勤于读书。待到我在作者的带领下,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理解作者的意图时,还是深深被作者所应用的严谨的结构,宽容而富于理解的语言,对作者和读者的边界界定,对责任措辞的把握而折服。

  当然啦,作者在教会读者读书同时,是严格把自己作为作者的身份扮演好。在书中,他们(是两个人合著的书)一再强调读 “一本好书“时采取的正确的阅读方式。结构严谨自不必说,作者介绍了四种阅读层次,后一种是前一种的囊括和进阶。更可贵的是,为了前后呼应,在每个章节结束,作者列出了本章所讲的概括结构,以便读者在大信息量的情况下抓住核心,同时是自己身体力行阅读层次的最佳实践。

  使用“阅读层次“而非”阅读技巧“,是在我读完之后由衷佩服作者的地方。”技巧“一词多多少少带有急功近利的意思,作者把阅读作为一种主动的有活力的活动,要有所目标和期望,这样的理念在书中多次强调:活动,需要活力,才可以阅读下去。提醒读者阅读的主动性,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探索能力越强,收获越多。

  阅读的四个层次分别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尽管分析阅读是在1970年再版时加入的,我认为这部分是本书写得最好,最优秀的部分。基础阅读停留在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检视阅读要求在短时间快速阅读,抓住文章重点,以便决定是否要进一步阅读下去;主题阅读则是高级阶段,通常适用于准备就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往往需要在多本著作之间互相参考,得出自己研究成果和写出自己著作。

  分析阅读要求读者全身心投入阅读,我想,这样的阅读方法是阅读《国富论》或是《资本论》所需要的思想准备和方法,是追求理解力的优质阅读。阅读行为要围绕一系列的积极行动:比如了解书的主题,列出书的纲要,诠释书的内容,与作者达成共识,抓住作者的主旨,找出作者论述,确定作者解决和遗留的问题。单单是上述这个列表清单,就足以让读者肃然起敬,而对每一步的深入解析,是要动用积极思考才能得以完成的。

  除了类似笔记性质的总结规则以获取书本传达的知识外,因为是优质阅读,在读完书与作者的交互成为必不可少,作者把它描述为读者的一个应尽义务。只有获得了读者的评价,作者的任务才可以说是成功完成。书中两个章节“公正地评价一本书“和”赞同或反对作者“组织与作者交互所遵循的规则。在诚实提到”没有一本书会好到无懈可击“时,一方面强调读者需要把作者观点化为自己观点,避免成为思想的奴隶,另一方面则给出在提出评价时所遵循的规则:”懂了“是要实事求是做出评价的基础,避免了毫无理解便同意的愚蠢以及不理解便反对的无礼。尽管作者鼓励读者大胆地评论作者,做出积极回馈,但是除了基本的礼貌问题外,作者特别强调了”遵守思维礼节“的重要性,比如”在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极力避免为辩论而辩论的倾向,反倒把从评价中学到知识的初衷忘得一干二净。

  在结束阅读层次讲解后,列举了阅读不同题材书籍的办法,尽管我们不需要像赵括一样完全照搬本书给的建议,但是遵循一定的方法仍旧会让我们的理解力有所提高。书后的书单也是值得感兴趣的读者使用本书介绍的阅读方法加以实践的。

点击查看更多:《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三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1000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