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初中语文素质教学中“作文难,教作文难”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初中作文教学的一些方法,旨在把“写什么”“怎么写”的教学理念体现在作文教学中,从而真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分析原因 探讨方法 内容生活化 多媒体 指导多样化 评价多元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搞好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质量的提高。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态度实际上就是指怎样“做人”。就是说通过作文教学,既要为学生打好 “求知”的基础,又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初中作文教学既然承担着这样重要的使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作文教学方法吧。
一、分析“作文难”的原因
“作文难,教作文难”。长期以来,只要一谈到作文,许多老师会摇头叹息“教作文难”,许多学生也会流露出畏难情绪。一到写作时就搜索枯肠,难以下笔,不得不在所谓的“作文大全”之类的同龄人习作中寻找那些相仿的范文做“救命稻草”。导致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他们追求独立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结症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这种照葫芦画瓢的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个材料,换个题目,学生从小学带进了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和更高级的学校。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将是怎样的社会人才。面临这种局面,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然而,出路何在?在这里我就初中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二、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 作文内容生活化
在写作教学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就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我施教的一次题为《我的建议》的作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这样写:“我们在作文时,拿笔就头痛,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有时在头脑里想好了,一下笔又不知道从哪写起,脑子变成一片空白。因此,建议老师在布置作文时,带我们出去看看,玩玩”。这里说明了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困扰着学生。笔者认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内容要取材于生活,及时地将具有时代气息的信息作为学生写作的材料。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生活在先,文章在后的真谛。笔者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将作文教学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开放,让生活成为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同时也让作文为生活服务。
(1)观察社会、开阔视野
学生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周围的人和事,努力从生活的一切现象里抓住生活,了解生活。例如:我们西部地区河水污染非常严重,结合我镇开采矿石的实际,笔者作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宣传,尔后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庄稼,又带领学生到河畔,观察水质,让学生通过亲眼所见,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及它的危害,知道污水对水资源的破坏,以及造成鱼苗逐年减少的原因。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学生以此为素材,写出了自己具有个性化的文章,并深深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时时提醒自己要保护好周围的环境,还处处去监督别人。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不引人注目的事,但只要引导学生投入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去观察思考,从生活中汲取写作营养,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学生们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作文训练,从生活中收集了第一手素材,并经过分析、归纳、提炼,写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2 )深入社会、丰富生活
“实践出真知”。 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人民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些先进单位、个人、专业户,一些名胜古迹,教师都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去,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通过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活动内容:① 参观。包括工厂、农村、工程、科研项目、新产品、新技术,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还可以使学生受社会主义现实教育,热爱祖国,树立远**想,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② 逛市场。了解贸易市场在流通领域的地位,增强文学作品中贸易市场的感观认识。③ 欣赏自然、名胜。奇妙无比的大自然、历史文物,是学生获取有关气象、生物、矿藏等自然常识、历史知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动教材;④ 系统地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态变化过程,收集昆虫、植物标本。如饲养小蝌蚪、养蚕、养鸟等,增长知识;⑤与名人通讯,和作家座谈,向重要会议献词,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⑥ 参加市区少年宫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参加社会团体发起的各种竞赛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⑦ 文明礼貌、卫生宣传、慰问军烈属、学雷锋活动,从小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⑧ “家庭小天地”,学生在家里应有自己的小天地、活动内容,有自己的兴趣,或养殖、种植、或做小制作等等,培养自我动手的能力。让学生深入社会,丰富生活,他们自然有着“骨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此时,笔者及时地抓住契机让学生习作,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要说、想说”,口述笔写成了满足生活需要的一种自觉行为,写出来的文章当然是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
(3)加强联系,提供素材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与学生联系,了解他们,及时指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要善于把握好学生闪现的灵感,才能妙笔生花。例如:我所教的班中有一位学生,因家庭富裕而导致父亲堕落,父母即将离异,他整日愁眉不展,为了能帮助这位学生早日摆脱阴影,重新面对生活,同时为了加强学生们承受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学生们在这位同学经历的触动下,对自己家庭做了深刻的思考,对自己在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位同学则写得更好,他以书信的形式写给他的爸爸,写到了家庭以前的美好,爸爸近几年的变化,妈妈的痛苦与无奈,自己承受的巨大伤害……信的末尾作者发出了对爸爸饱含深情,既爱又恨的呼唤,催人泪下。好的作品是用心来浇灌的,这就是真情实感的魅力。
(4)开展丰富的校内课外活动
① 阅读。大量的事实证明,阅读是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办法之一。要提高写作水平,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光靠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自由阅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定向阅读,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以及某一写作单元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阅读作品目录。如大纲规定初中每个年级课外阅读三五本书,教师针对记叙文的特点,有要求地布置,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已经掌握或没有掌握的问题,以便在往后的阅读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妙文佳句,多做一些笔记和卡片,这对增强学生的词汇量,激发思维,丰富语言,大有好处。
② 练笔。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只学理论不实践,达不到提高作文教学的目的。定性作文与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相结合,这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必须抓好学生的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以及信函等等。这是学生写作上自由耕耘的一块园地,让他们写自己的话,写实在的话,见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写什么,读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人每周写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便于教师全面总结,可起到督促检查作用。
③ 办报。这里包括学生的手抄报、学校和班级办的油印小报、黑板报、墙报等等。这项活动的作用,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及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编辑、排版、写作、绘画、书法等多种技能。
④ 举办征文比赛。举行各种各样的征文比赛,征文比赛的结果公布,发奖品,同时择优发表在校刊《校园优秀作文选》上。
⑤ 举行演讲比赛。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演讲活动,在班内或全校开展演讲活动,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⑥ 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前2分钟活动。课前两分钟,由学生主持,开展成语接龙,绕口令,猜谜语,讲故事,脑筋急转弯,即兴演讲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提高作文能力。
(5)利用多媒体激发写作兴趣。
习作教学十分重视生活的观察与素材的积累。而现在学生的生活非常单调,不是家里就是学校,两点一直线,经历少,阅历浅。每次作文时,学生感到无话可写。多媒体教学习作,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可以利用生动、真实的画面展示,来创设作文情景;可以播放歌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其创作激情。如我在上《孩子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习作课时,我播放音乐《感恩的心》,让学生说说听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可以展示动感的MTV等一些精选的影视资料,为学生创设话题情景,提供写作材料。如在上《感悟母爱》的习作时,通过播放《懂你》的 MTV,让学生欣赏到动人的“母爱子女”的情景,激发表达的欲望。还可以播放热点新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
(二) 作文指导多样化
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1)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现行的课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 游刃有余”。
(2)指导学生把握审题的方法
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万涂竞萌”,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3)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
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还有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设置中心句的方法等等。
(4)范文引路,模拟训练
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但是,教师应在教这些课文之前,作好写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数,使学者学有目标。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写作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碍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往后的作文教学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三)作文评价多元化
(1)评价方式灵活化
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与表现欲,都渴望得到表扬与肯定。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用赏识的眼光去看每一个学生,不管学生的作品多么拙劣,也不能讽刺、挖苦他们,以防止他们在写作中产生自卑感,产生自我否定,甚至对写作产生反感。我们要针对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从字的书写、词语的运用、语言讲究、行文布局、表达技法、写作态度,甚至一个别致新颖的题目、一段引人入胜的开头、一段发人深思的结尾中找出闪光点,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通过实践,我发现,其实只要我们一直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及学生的作文,一定能从中找出许多美好的东西。教师再通过激励性的评语或是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表扬与鼓励,就可以给他们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消除了作文难的心理障碍,学生就乐写、善写,逐渐开发出学生的写作潜能,慢慢地就能写出较为成功的作品。
(2)评价方式民主化
笔者在作文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并开展小作者评级训练活动,随笔游园活动,即让我所任教两个班学生的作文在两班之间相互“流通”,取之以长,补之以短。这样既能激励学生竞争欲望,又可摆正进步快与慢、个别冒尖与群体提高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
(3)评价方式弹性化
作文评价应是宽松的,灵活机动的,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笔者主张进行差异评分的方法和多次评分的方法。如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可用弹性的评价标准,当他灰心时可打及格分,当他有了积极性后可给他高分数,当他产生骄傲情绪时可适当的降分。另外,笔者允许学生在作文偏题时重写后再评分;当作文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时,主张先打基本分,经修改后加上修改分,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在评分时,对学生的作文评语开放,如“这是我看到的很不寻常的见解,可以展开写”,“这篇文章意味深远,可以续写,那样会更好”等等。
实践证明,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充分感到作文的乐趣,不断充实库存。孩子们的激情一旦被点燃,他们的笔下必然会出现一道道绚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于永正著的《作文教学艺术》
[2]毛继东编著的《作文教学改革与方法》
[3]邓治安主编的《作文教学研究》
[4]马正平的《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
[5]陈松恩的《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方法》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5608.html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初中语文素质教学中“作文难,教作文难”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初中作文教学的一些方法,旨在把“写什么”“怎么写”的教学理念体现在作文教学中,从而真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分析原因 探讨方法 内容生活化 多媒体 指导多样化 评价多元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搞好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质量的提高。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态度实际上就是指怎样“做人”。就是说通过作文教学,既要为学生打好 “求知”的基础,又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初中作文教学既然承担着这样重要的使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作文教学方法吧。
一、分析“作文难”的原因
“作文难,教作文难”。长期以来,只要一谈到作文,许多老师会摇头叹息“教作文难”,许多学生也会流露出畏难情绪。一到写作时就搜索枯肠,难以下笔,不得不在所谓的“作文大全”之类的同龄人习作中寻找那些相仿的范文做“救命稻草”。导致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他们追求独立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结症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这种照葫芦画瓢的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个材料,换个题目,学生从小学带进了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和更高级的学校。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将是怎样的社会人才。面临这种局面,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然而,出路何在?在这里我就初中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二、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 作文内容生活化
在写作教学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就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我施教的一次题为《我的建议》的作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这样写:“我们在作文时,拿笔就头痛,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有时在头脑里想好了,一下笔又不知道从哪写起,脑子变成一片空白。因此,建议老师在布置作文时,带我们出去看看,玩玩”。这里说明了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困扰着学生。笔者认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内容要取材于生活,及时地将具有时代气息的信息作为学生写作的材料。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生活在先,文章在后的真谛。笔者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将作文教学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开放,让生活成为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同时也让作文为生活服务。
(1)观察社会、开阔视野
学生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周围的人和事,努力从生活的一切现象里抓住生活,了解生活。例如:我们西部地区河水污染非常严重,结合我镇开采矿石的实际,笔者作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宣传,尔后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庄稼,又带领学生到河畔,观察水质,让学生通过亲眼所见,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及它的危害,知道污水对水资源的破坏,以及造成鱼苗逐年减少的原因。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学生以此为素材,写出了自己具有个性化的文章,并深深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时时提醒自己要保护好周围的环境,还处处去监督别人。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不引人注目的事,但只要引导学生投入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去观察思考,从生活中汲取写作营养,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学生们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作文训练,从生活中收集了第一手素材,并经过分析、归纳、提炼,写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2 )深入社会、丰富生活
“实践出真知”。 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人民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些先进单位、个人、专业户,一些名胜古迹,教师都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去,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通过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活动内容:① 参观。包括工厂、农村、工程、科研项目、新产品、新技术,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还可以使学生受社会主义现实教育,热爱祖国,树立远**想,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② 逛市场。了解贸易市场在流通领域的地位,增强文学作品中贸易市场的感观认识。③ 欣赏自然、名胜。奇妙无比的大自然、历史文物,是学生获取有关气象、生物、矿藏等自然常识、历史知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动教材;④ 系统地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态变化过程,收集昆虫、植物标本。如饲养小蝌蚪、养蚕、养鸟等,增长知识;⑤与名人通讯,和作家座谈,向重要会议献词,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⑥ 参加市区少年宫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参加社会团体发起的各种竞赛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⑦ 文明礼貌、卫生宣传、慰问军烈属、学雷锋活动,从小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⑧ “家庭小天地”,学生在家里应有自己的小天地、活动内容,有自己的兴趣,或养殖、种植、或做小制作等等,培养自我动手的能力。让学生深入社会,丰富生活,他们自然有着“骨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此时,笔者及时地抓住契机让学生习作,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要说、想说”,口述笔写成了满足生活需要的一种自觉行为,写出来的文章当然是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
(3)加强联系,提供素材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与学生联系,了解他们,及时指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要善于把握好学生闪现的灵感,才能妙笔生花。例如:我所教的班中有一位学生,因家庭富裕而导致父亲堕落,父母即将离异,他整日愁眉不展,为了能帮助这位学生早日摆脱阴影,重新面对生活,同时为了加强学生们承受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学生们在这位同学经历的触动下,对自己家庭做了深刻的思考,对自己在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位同学则写得更好,他以书信的形式写给他的爸爸,写到了家庭以前的美好,爸爸近几年的变化,妈妈的痛苦与无奈,自己承受的巨大伤害……信的末尾作者发出了对爸爸饱含深情,既爱又恨的呼唤,催人泪下。好的作品是用心来浇灌的,这就是真情实感的魅力。
(4)开展丰富的校内课外活动
① 阅读。大量的事实证明,阅读是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办法之一。要提高写作水平,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光靠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自由阅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定向阅读,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以及某一写作单元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阅读作品目录。如大纲规定初中每个年级课外阅读三五本书,教师针对记叙文的特点,有要求地布置,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已经掌握或没有掌握的问题,以便在往后的阅读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妙文佳句,多做一些笔记和卡片,这对增强学生的词汇量,激发思维,丰富语言,大有好处。
② 练笔。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只学理论不实践,达不到提高作文教学的目的。定性作文与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相结合,这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必须抓好学生的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以及信函等等。这是学生写作上自由耕耘的一块园地,让他们写自己的话,写实在的话,见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写什么,读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人每周写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便于教师全面总结,可起到督促检查作用。
③ 办报。这里包括学生的手抄报、学校和班级办的油印小报、黑板报、墙报等等。这项活动的作用,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及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编辑、排版、写作、绘画、书法等多种技能。
④ 举办征文比赛。举行各种各样的征文比赛,征文比赛的结果公布,发奖品,同时择优发表在校刊《校园优秀作文选》上。
⑤ 举行演讲比赛。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演讲活动,在班内或全校开展演讲活动,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⑥ 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前2分钟活动。课前两分钟,由学生主持,开展成语接龙,绕口令,猜谜语,讲故事,脑筋急转弯,即兴演讲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提高作文能力。
(5)利用多媒体激发写作兴趣。
习作教学十分重视生活的观察与素材的积累。而现在学生的生活非常单调,不是家里就是学校,两点一直线,经历少,阅历浅。每次作文时,学生感到无话可写。多媒体教学习作,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可以利用生动、真实的画面展示,来创设作文情景;可以播放歌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其创作激情。如我在上《孩子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习作课时,我播放音乐《感恩的心》,让学生说说听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可以展示动感的MTV等一些精选的影视资料,为学生创设话题情景,提供写作材料。如在上《感悟母爱》的习作时,通过播放《懂你》的 MTV,让学生欣赏到动人的“母爱子女”的情景,激发表达的欲望。还可以播放热点新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
(二) 作文指导多样化
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1)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现行的课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 游刃有余”。
(2)指导学生把握审题的方法
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万涂竞萌”,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3)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
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还有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设置中心句的方法等等。
(4)范文引路,模拟训练
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但是,教师应在教这些课文之前,作好写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数,使学者学有目标。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写作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碍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往后的作文教学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三)作文评价多元化
(1)评价方式灵活化
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与表现欲,都渴望得到表扬与肯定。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用赏识的眼光去看每一个学生,不管学生的作品多么拙劣,也不能讽刺、挖苦他们,以防止他们在写作中产生自卑感,产生自我否定,甚至对写作产生反感。我们要针对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从字的书写、词语的运用、语言讲究、行文布局、表达技法、写作态度,甚至一个别致新颖的题目、一段引人入胜的开头、一段发人深思的结尾中找出闪光点,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通过实践,我发现,其实只要我们一直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及学生的作文,一定能从中找出许多美好的东西。教师再通过激励性的评语或是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表扬与鼓励,就可以给他们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消除了作文难的心理障碍,学生就乐写、善写,逐渐开发出学生的写作潜能,慢慢地就能写出较为成功的作品。
(2)评价方式民主化
笔者在作文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并开展小作者评级训练活动,随笔游园活动,即让我所任教两个班学生的作文在两班之间相互“流通”,取之以长,补之以短。这样既能激励学生竞争欲望,又可摆正进步快与慢、个别冒尖与群体提高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
(3)评价方式弹性化
作文评价应是宽松的,灵活机动的,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笔者主张进行差异评分的方法和多次评分的方法。如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可用弹性的评价标准,当他灰心时可打及格分,当他有了积极性后可给他高分数,当他产生骄傲情绪时可适当的降分。另外,笔者允许学生在作文偏题时重写后再评分;当作文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时,主张先打基本分,经修改后加上修改分,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在评分时,对学生的作文评语开放,如“这是我看到的很不寻常的见解,可以展开写”,“这篇文章意味深远,可以续写,那样会更好”等等。
实践证明,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充分感到作文的乐趣,不断充实库存。孩子们的激情一旦被点燃,他们的笔下必然会出现一道道绚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于永正著的《作文教学艺术》
[2]毛继东编著的《作文教学改革与方法》
[3]邓治安主编的《作文教学研究》
[4]马正平的《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
[5]陈松恩的《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方法》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5608.html
- 上一篇:名师观摩课课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