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时光荏苒。一转眼间,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经近15年了。伴着粉笔在黑板上吱吱嘎嘎的写字声,迎着同学们充满朝气和阳光的笑脸,在15年的岁月流逝中,有太多的人给我触动,有太多的事让我感动,有太多的场景,太多的言语,值得我在夜深人静之际细细地去体会、去品味、去思考,去体会作为教育者的辛劳,去品味教学相长的快乐,去思考教育的终极意义。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感动中,我切切实实地感到自己在不断的进步,在不断的收获,也在逐渐的成熟。现在回想起来,在15年的教师生涯中,在所有给我触动,让我感动的事件中,前不久发生的一件很小的事情,应该是最让我受到感动的。这件小事不但让我受到前所未有的触动,更让我对教育,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事情的经过可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那是大约两个月前的一个周四下午,我们学院按照惯例正在召开全院大会。在会上,陈院长讲到学风和教风的关系时,提到了我院已经退休的杨鸿钧老师。他说,前几天在和一位经管学院已经毕业的学生交谈时,这位学生说他的同学们都很认可、都很钦佩杨鸿钧老师,认为杨老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老师。
我不知道陈院长简单随口说起的这件事给其他老师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也不知道其他老师对此有何感受。我只知道这件事在当时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使我受到了从教15年来前所未有的感动。
我和杨鸿钧老师是同一年到校工作的。所不同的是,那时我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20多岁的毛头小子,而杨老师已经到了50岁的知天命的年岁了。因为所学专业相近的缘故,我和杨老师被分到了同一个教研室。我刚报到时,就有消息灵通的老师告诉我,杨老师此前在日本待了8年,现在也是刚刚回国,至于去日本之前的经历就不得而知了。十分凑巧的是,又是由于专业相同的缘故,我到教研室上班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被派到为杨老师助课。说是助课,其实需要我做的工作并不多,主要是跟着杨老师听课学习。我很清楚地记得当时杨老师讲的课程是国际金融。在跟着听课的那学期,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杨老师讲课有如何如何精彩,相反,杨老师似乎很不讲究讲课技巧,往往一上课就在讲台上低着头自顾自的讲起来,一整堂课下来似乎除了平铺直叙还是平铺直叙,和学生的互动很少,就是和学生眼神上的交流都不多,所以开始几次,我在听课时都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但是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杨老师课堂上那种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作风和精神,以及在讲课时那种专注和投入的神情。有时候由于太专注、太投入,一节课下来,杨老师的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由于杨老师讲课的严谨和认真,同时也是由于对知识把握的系统和理解的深刻,虽然杨老师的讲课没有什么精湛的技巧,也缺乏精彩之处,但是,只要你认真投入地听上几次,你就会逐渐地找到听课学习的感觉,甚至被深深地吸引。这是我所了解的杨老师讲课的主要特点。
后来,由于专业和担任课程相同和相近的关系,我对杨老师在教学本职工作上的认真和敬业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那是在1998年前后,由于工作关系,我去杨老师家串门,在谈话中提到了经济、金融课程中数据资料的搜集问题(因为此类课程和经济现实联系密切,要讲好课,首先必须及时掌握最新的经济运行形势及其数据资料)。杨老师拿出一个厚厚的小本子,上面工工整整地记录着大量的数据资料,然后他告诉我,这些资料都是他在观看电视财经栏目时记录下来的。——要知道,那时候互联网还不像现在那么普及,搜集最新的财经数据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如果不是对教学工作有极大的热情,我相信一般人是不会花那么大力气,去持之以恒的做这些教学的基础性工作的。
还有一次,可能是2003年,距离杨老师退休只有不到两年的时候,有一次我在中校区上完课坐班车回家,当班车快到发车时间,马上就要出发之时,我看到杨老师从第一教学楼气喘吁吁的朝着班车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向班车司机师傅挥手示意等他一下。等杨老师上车后,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上车,杨老师告诉我,他认为培养计划安排的课时不够,为了给同学们多讲点知识和内容,他每次上课时,课间都不休息,而且推迟十分钟上课,这样每节课可以多讲10分钟。54课时下来,相当于多给学生们上了5节课。当杨老师说道这里时,当时我的脸上感到热辣辣的,因为为了少付出一点劳动,为了省点劲,我和当时的很多老师一样,每次都提前5-10分钟下课,这样算下来,相当于少给学生讲了不少内容,这是典型的偷工减料,和无良的建筑承包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回想起这些点点滴滴,我能够明白为什么学生们在提到杨老师时都会有佩服的语气和表情,——虽然杨老师在学术和科研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业绩。也能够体会到学生们在说道“某某老师的课,课堂上很热闹,但是学完后仔细想想,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时的感受。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其实学生们并不傻,哪位老师认真负责,哪位老师应付差事,在同学们心中都记着一本明白账,即使现在有些同学还看不清楚这个账本,将来他们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他们也为人父、为人母之后,他们迟早会看清楚的。
我想,这就是学校一位班车师傅说“不应该让在校生评价老师讲课好坏,应该让同学们毕业十年之后再回来评价老师讲课的水平”这句话的道理之所在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为人·为学·为师 ——我最感动的一件事》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5639.html
- 上一篇:党员教研员创优争先心得体会
- 下一篇: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