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苏山(凌云)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第一单元课题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主备:肖娜审核:历史备课组课型:新授备课时间:201*年2月授课教师:学生姓名:第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
能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
3、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4、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
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掌 握
【学习重难点】: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学了《开国大典》,大家知道新中国虽然宣告成立了,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保护我们所取得的革命面果,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从而引入新课
二、自学导读
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自学提纲
教师稍微讲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真实情况
1、抗美援朝的目的 抗美援朝的军队是指挥者战争的时间到战争的结果意义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有
3、土地改革的时间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土地改革的结果意义。
三、课堂讨论:
1、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讨论:为什么说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四、课堂练习
1、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 1
徐州市苏山(凌云)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第一单元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b.邱少云c.刘伯承d.彭德怀
3、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宪法》
4、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 ,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狼心!”
请回答: ①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何时跨过鸭绿江的?
② 这 个历史事件的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③ 上述部队还涌现了哪些英雄人物 ?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这样, 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样一种改革, 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引自刘少奇的《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请回答: ①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 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目的 。
④在材料一中, 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五、课堂小结
六、学习体会
七、教学反思与反馈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案之课后反思荟萃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课,从课前到课堂,学生在不断地动手,动口,动脑,有说有笑,又唱又跳,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当然,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时间不容易控制,教学内容还需要更加精练,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还需要更加优化等等。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逐步得到改进。
节课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可谓想方设法,精心设计。从效果看,学生确实动起来了,而且动得有声有色。但这里应强调的是,作为教师应思考如何让学生思维上的动多于形体上的动。只有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才是具有实质意义的活动。
教师大胆而富有创造性地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设计成三个联系密切而各有深刻内涵的主题,使学生既学到了历史知识,又了解了现实的重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采用了多种形式新颖、设计独特的教学方法,始终注意历史与现实间的紧密联系,不仅缩小了学生对遥远历史的距离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不断积累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教师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种好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更加灵活的运用。
课堂教学缺乏对历史地图的运用,不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本来的面目,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对部分问题的分析,缺乏从地理、民俗、政治学的角度综合认识,显得有些单薄,不利于全面认识历史问题。对重要历史人物缺少在顽强的性格、执著的品质、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等精神方面内容的学习和知识铺垫,这就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及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要尽量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实践中很难把握还课堂给学生和对教学时间进行控制这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多下工夫,认真钻研,在实际教学时注意把握课堂动态,真正起到一种“导”的作用。
本课教给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贯彻本课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的关注,既关注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历史以血肉,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变化,还课堂给学生,达到了学以致用和自我教育的双重目的。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创设历史情境,由情境引出问题,由问题引发思考,推动学习进程。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和相对兴奋的状态,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展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相互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值得以后发扬。
本节课学生的活动、展示、表演都是建立在课前充分准备基础上的,可能准备的时间要大大多于一节课的时间,显然其推广价值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这其中存在着质与量的关系问题,教师必须适当把握度,先进的理念要坚持,但在操作层面要合适可行,教师需要继续挖掘。
当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时,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我认为,教师不能只做旁观者或主持人,更不能完全退居幕后。事实上教师导的作用(指导、引导、辅导)仍然十分重要。这既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也包括对关键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的挖掘、拓展、提升。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基础比较差一点的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力争做到优者有突破,后进能合格。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着眼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堂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探究新课改教学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需要。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境放松的场所,而这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前提的。因此,本课以教师富有激情的开场白进行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了和谐的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学习,这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后的实践中可以更加优化。
开放课堂,创设自主学习的外部环境,自主学习的课堂体现的本质是师生互动。本课设计最大的亮点是从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到制作,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生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这个角度上说,本课确实能提升学生学习历史包括动手的能力。
通过对这堂课的构思、设计、准备和进行,让人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对学生的能力有了一定了解,以前不敢放手让学生搞活动。而这堂课上,我看到学生很好的组织和表演能力,深感惊讶和欣慰,从此对他们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其次,看到学生们互相合作的可贵精神,他们将富有朝气的一面展现出来,不由让人有些感慨。
对学生来说,他们得到了一个锻炼能力、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胆量,以后还能接受更富有挑战性的表演。同学们在搜集资料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后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等方式找到了较多的资料,并进行分类汇总,形成自己的观点主张。虽然这也花费了他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关键的是,学生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本课最明显的特点是充满了人文气息。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一个个英雄的故事、一首首优美的诗篇,许多有趣的问题大家一齐探讨,这一切让我们的课堂到处洋溢着历史的魅力、诗意的美丽和人文的气息。历史教学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熏陶情感,传承文明,培养高尚的人格。本课题从知识角度看,内容枯燥,但由于老师的设计匠心独运,综合运用形象直观的素材,创设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本堂课上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
历史学习要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就应当调动学生的情感,满足他们心灵的需要,依靠历史自身的学科魅力来感染、征服学生,使其产生投入学习的动机和完成学习的成就感,让历史学习在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秉承这一理念,教学中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尤其注意挖掘教材,拓展延伸,营造氛围,突破创新,以 “教给学生鲜活的历史”自勉。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结合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让学生感悟人类社会变革的基础是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突出了 “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宗旨。活动设计完全体现了以学生发现探究为主,以学生情境体验为主,以学生合作交往为主,较完美地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在探索未知的领域时
才会 “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本课设计的讨论、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品味斗争艺术,缅怀领袖风采”是本课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古代教育家王守仁说过: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而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本课由于教师精妙的设计,教出了 “意趣”,促使学生 “萌动发越”,学生自然如饮甘泉,如沐春风,思维的火花闪耀不已。
本课的课程资源采撷体现了新课程理论,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也认识到了历史的纷繁复杂,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
本次月考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与开卷考试成绩,是成正比关系的,这就坚定了我在最后一个多月的复习课上,会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无论基础较好的同学还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对于基础知识这一环节来讲,我会一视同仁的要求,甚至有可能启动听写制度,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保驾护航!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当留空白。课堂中的 “空白”主要指适当留出的时间与空间。体验学习主要通过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产生精神震撼,进而逐渐实现知识内化。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支持。所以在适当的位置要留出适度的 “空白”时段,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揣摩,让学生尽情遐想,把握知识的脉搏,捕捉感觉的性灵。
课堂反思:通过教师引导复习以及听写等形式,试图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基础知识,夯实基础才有可能出成绩。
教学反思:复习相对学习新课阶段,是枯燥的。学习相对于娱乐来讲,是孤独的。如何在枯燥单调的复习氛围中为学生营造一种新鲜感、使命感,是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后反思:每次听写,总会产生一些成绩不理想,不合格的同学。经过研究发现,9班到12班,任何一个班上,都会有十几个同学,每次听写都不合格。面对这样老油条式的学生,是该想想办法,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了。
课后反思:复习几节课以后,部分同学的复习积极性进一步降低,如何调动着一批同学参与复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激励有复习动力的同学,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 合理分配时间
政治和历史分卷合堂考试,时间一共90分钟。理论上给每一个学科各分配了45分钟,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考试的时候,必须要有时间概念,或者借助钟表等,合理分配时间。
2. 试卷选择很重要
这里讲的试卷选择,是指在考试中,每位同学都面临一个先做哪一份试卷的选择。那么,在这样分卷的考试中,先做哪一份呢?原则上讲,考生拿到试卷以后,首先应该浏览试卷,自测一下两份试卷的难度以及自身掌握知识的程度,然后形成判断。一般按照先易后难原则,选择首先下笔的试卷。
第三篇:初中一年级历史教案悦考网
初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初一历史教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目标:
1.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理、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
2.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培养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指导将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去认识和思考,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的。
3. 通过学习张骞、班超这两个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葡萄、核桃、石榴等图片,让同学认识到这些物产最早并非产自中原地区,而是原产于新疆(古代称之为西域)。然而在汉代以前,中原地区与之联系很少,是谁首先打开了中原地区和新疆交往的大门,加强了二者的联系?新疆何时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的?通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形成有何 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课内容。
一、张骞通西域
回顾上 节课,西汉初年匈奴情况,指出当时匈奴不仅据有大漠南北,还控制着西域诸国。西域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1. 简述西域的位置(同学通过阅读找出答案)
点拨:引导学生学习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②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清尘,客舍清清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重点点出诗中的阳关、玉门关是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两个重要地点,它们以西的广大地区,也就是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历史上称为西域。并结合利用中国历史地区册p28《张骞出使西域》形势图突出“西域”的概念 初中学习方法。
2.张骞出使西域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1)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匈奴控制西 域对西汉 有什么影响?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到了汉武帝时,情况发生了何变化?
教师点拨:汉初被迫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 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
(2)阅读p91、p92内容,完成下面列表
对于第二次出使的意义,应重点强调:这次出使促使西域各国与汉朝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推动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可结合课本p92红色小字和p95活动与探究二加深印象。
悦考网
(3)a.结合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请同学们想一下张骞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最后由教师归纳出:张骞在重重艰险面前,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 b.张骞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突出贡献?你如何评价张骞出使西域?结合课本p92红色小字,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归纳:张骞出使西域是我国历史上的壮举,张骞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沟通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突(本站隆重推荐好范 文网:www.bsmz.netp;rdquo 初中化学;
五.达标拓展:
1.特务机构东厂的设立是在(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英宗d.建文帝
2.锦衣卫和东西厂的设立是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将明朝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英宗d.明景帝
4.明成祖迁都北京是为了( )
a.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 b.进一步推行削藩政策
c.加强皇帝的权力 d.抵御匈奴的进攻
5.朱棣登上 皇位的过程,与下列哪个封建帝王相似:( )
a.东汉光武帝刘秀 b.宋太祖赵匡胤 c.唐太宗李世民 d.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
6.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 )
a.废行省,改设三司 b.实行“削藩”政策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7.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下列属于这一表现的是:( )
①迁都北京 ②分封藩王 ③八股取士④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8.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要想在旅游时看看朱元璋的陵墓,应到( ):a.安徽凤阳b.江苏南京c.河南开封d.浙江杭州
9.下列不利于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
a.废除丞相b.设立特务机构c. 分封藩王d. 八股取士
10. 燕王朱棣打者“靖难”旗号 ,起兵反对建文帝。 “靖难”的含义是( ):
a.最大的困难b.平定祸难 c.灾难的核心d.克服困难
11“.靖难之役”的后果是( ):a.朱棣称帝,迁都北京b.增设特务机构 东厂
c.以燕王的胜利而告终d.继续削藩
12.“靖难之役”的实质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
b.农民起义军讨伐地主政权的战争c.民 族之间的国内战争 d.地方政权之间的割据战争
13.我国古代帝王曾出于不同的目的进行迁都,目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力量的是( ):
a.实行削藩 b.迁都北京 c. 靖难之役 d.增设东厂
15.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
16.你对明朝的科举制是怎样认识的?
资料来自:悦考网
第四篇:初中世界历史教案第
8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和特点;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竞选总统;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新政措施;新政效果。
过程与方法: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等行径,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3.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
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
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难点: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课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一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调整相互间的
关系,发展国内经济,统治暂时稳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教师可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0页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的爆发,这次危机始发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这是本课、本目的难点。教师可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小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份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值,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教师还可简略介绍抛售股票的情景,以增加一些感性认识。1929年10月24日上午,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天抛
售额创股票交易所纪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教师可指引学生观看课本第40页《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门前的人群》形象图,以增强感性认识。
2.危机的特点(板书)
课本中编者已用图表的形式,对这次危机的特点加以归纳和表述,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观看阅读。教师还可把图表的要点绘制在辅助小黑板上(或用幻灯机放映在屏幕上),可增强直观效果。
危机特点是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教师在讲述时,可适当增加一点内容,用对比的方法,以突出这次危机的特点。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3.危机的影响(板书)
讲完经济危机特点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
(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1页的第3、4两段及《寻找工作的长龙》插图,使学生认识到失业的严重性和就业的困难。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落、流离失所。1929年3月,美国第31届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时曾吹嘘“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但到头来美国广大劳动人民都由于付不起房租,而只好住在用破烂铁皮木板搭起的临时住房里。人们把这种贫民住房区称为“胡佛村”(教师可指导学生看课本第41页小字及插图《失业者搭建的简陋棚屋》)。有人把胡佛讥讽为“饥饿总统”。
(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为追求利润而故意大量销毁商品。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课文中的思考题:“想一想:看到资本家的这些做法,你有什么感想?”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罗斯福新政(板书)
1.罗斯福当选总统(板书)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1921年,罗斯福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双腿残废。1928年当选为纽约州州长。1932年参加总统竞选,并以绝对优势击败了现任总统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其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值得每个人尊敬和学习。教师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话”,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让学生看罗斯福在电台演说的插图。
2.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板书)
(1)“新政”的提出和实施(板书)
“新政”一词是1932年罗斯福在接受总统提名的演说中第一次使用的。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即开始实施新政。至1941年美国参加“二战”为止,这期间,罗斯福
促使国会通过一系统改革法令。人们把这一时期也称为“新政时期”。
(2)新政的目的(板书)
新政的直接目的是要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3)新政的特点(板书)
新政的特点可从两个方面说明:一方面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领域中无政府状态;另一方面是国家进行干预,但并不实行国有化,仍保留资本主义“自由”特点,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3.新政的主要措施(板书)
这是本目重点,它内容繁多,教材中篇幅量大,讲述时教师可把它分成四点:整顿金融、调整农业、调整工业生产和举办公共工程。
(1)整顿金融(板书)
金融是经济命脉,美国这次经济危机就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而波及其他领域的。罗斯福就职前,美国银行已倒闭一半以上,信用宣告破产。
罗斯福就任总统第二天就宣布银行暂时停业,进行整顿。政府提供补助和贷款,帮一些大银行恢复营业。实行债务延期、存款保险等措施,恢复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信心。
(2)调整农业(板书)
鼓励农民缩减农牧生产规模,销毁大量农牧产品,以保持农产品的价格,政府予以补助。
(3)调整工业(板书)
新政的中心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教师首先要讲调整工业的政策和措施。1933年6月,政府促使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并成立了专门机构。这个机构根据法令,对各工业企业制订经营规范,确定各企业产品的数量、质量、价格、销售定额等。对遵守规章的,给其挂“蓝鹰”标志,给予奖励,否则就是叛卖行为,会受到惩罚。这里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其次,教师还需讲解关于缓和社会矛盾的内容。对劳资关系和失业救济问题也做了有关规定。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工人利益。后来,还颁布法律保证,并对失业工人进行救济。
(4)举办公共工程(板书)
举办公共工程也是新政中一项重要措施,它目的是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减轻失业的压力,以缓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还可提高社会购买力,以刺激消费和生产。
兴建水利、造林、筑路等工程,解决了不少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小字内容和《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形象图,以增进学生对这一工程作用和意义的认识理解。
4.新政的效果(板书)
分析归纳新政的效果时,可从经济、政治两方面进行。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教师还应强调指出,罗斯福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教师还可指出,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建立起法西斯政权,进行扩军备战,终于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而导入下一课内容。
【作业练习】
见课后练习题。对材料解析题,可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指导学生的课后活动。活动类型可以参照课后的活动建议,也可以改造使用或另做其他类型的活动。
第五篇:201*安徽教师考编面试:教案之初中历史201*安徽教师考编面试:教案之初中历史
推荐阅读: 201*年安徽教师面试辅导课程简章 201*安徽教师招聘面试网校辅导课程 201*安徽教师考编统考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欢迎加入:201*淮南教师招考群 95299871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课程标准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义,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通过辩论,培养辩论能力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联系社会主义制度,认识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通过新中国前后外交状况变化的对比,认识新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分析比较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外交政策,了解周总理高超的外交艺术,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和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认识政治和经济是密切相关的,以法治国、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完善。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的学习,认识新中国的
外交是以热爱和平而又不畏强暴的崭新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及其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万隆会议的史实。
(二)难点:如何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宪法、原则、会议这些枯燥、理性的知识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影视资料,制作有关课件。搜集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外交状况和万隆会议的相关资料,模拟万隆会议辩论会。
五、教学方法
比较法、模拟场景法、讨论法、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法、学生自主学习法、质疑法。
六、板书设计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 新中国的内政: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新中国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万隆会议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中国的内政
教师请学生们观看多媒体(或录像)播放的有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纪录片片段。
学生观看录像,了解会议的大概内容,感受会场的气氛,提起学习兴趣。 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通过快速抢答等形式,将从纪录片中所获得的信息说出来,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人以及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名称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进一步质疑):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马上颁布宪法呢?
引导学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处境,三大改造是否完成,国家正由新民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等方面来思考回答。(注意不宜过多地解释,点到为止,避免难繁)
同时要学生明确:尽管没能马上颁布《宪法》,但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联系已有的知识,温故知新)
教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同学们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不过,大家一定还想做更深入的探讨,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思路,提出你们自己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来。
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后的成功感,培养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课堂具有开放性)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查阅的资料,同学之间互相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可参与其中,穿插引导,纠正错误等。(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课程标准进行问答,不能远离教学重点,并且要调控课堂秩序,把握时间)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该问题学生难以理解,故做进一步的分析)
学生:可围绕分析社会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归纳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是人民权利最重要的法律保障等。
新中国的外交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不但完善了社会主义法治,而且在外交上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学习本目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所搜集的资料一起来解决。
教师屏幕展示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的外交状况怎样??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影响?
学生:(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也可以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学生分小组时,应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适当的组合:如默默无闻型和社交型的分配在一起,厌学型和努力学习型的分配在一起,效果会好些,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关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外交状况,通过学生介绍自己所搜集并整理好的资料,师生一起进行对比并得出结论: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迅速肃清了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把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一扫而光。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有苏联等17个国家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通过介绍和对比,学生深切感受到新中国在外交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可以从建国之初面临的国际环境和新中国开展外交工作的目的进行分析。
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可利用竞赛等方式,使学生尽快掌握。
(不能忽视重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影响,学生可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万隆会议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模拟万隆会议场景,展开辩论。
辩论会可由六名同学组成,其中一名同学做主持人,一名同学扮演周恩来,两名同学代表亚洲政府首脑,另两名同学代表非洲政府首脑。
学生通过课前搜集、查阅的资料,根据万隆会议的主要内容举行小型辩论会,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辩论过程中,要求学生辩之有理,辩之有据,不要使用过激语言。
辩论之后,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主要围绕:
1.万隆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有哪些代表参加?
(学生要认识到万隆会议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2.在这次会议中,他们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3.在会议中为什么会出现矛盾?周恩来是怎样解决的?
4.周恩来创造性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请问“同”指什么?“异”指什么?
(通过解答,学生在兴趣中将万隆会议的主要内容理顺出来,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炼)在解决了一系列万隆会议的知识点之后,教师可继续提出问题:你从周恩来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中体验周恩来的超群智慧和争取和平的勇气和胆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教师:由于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在外交上所取得的成就举不胜举。请同学们举出你所知道的事例来加以说明。 学生:举例。可举出如: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反映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实力。
2.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我国举办奥运会将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交往,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3.201*年7月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在大连召开,一方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通过举例,联系现实,更能深刻体验到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高。引导学生注意历史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关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在互动交流中,增强自强自立、勤奋学习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谈本课的收获和启示。
教学评价
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
全班可以选出(屏幕显示)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发言奖、最佳搜集资料奖、最佳辩论奖等。
对于所选结果教师要做好记录。
课堂练习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问题,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
布置作业
更多信息淮南人事考试网安徽教师招聘网
本网向您推荐相关范文:温州市直中学初中历史与社会优质课参评教案
201*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面试:教案材料之初中历史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峨山中学孙晋城)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浅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历史教案》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6166.html
-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下一篇:再别康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