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7 09:50:32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浅析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数年来,课堂教学仍然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是每位教师需要攻克的难题,而历史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写教案,最多也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把一些地方写得详细些,把内容弄得精彩些。其实不然:教学设计不仅是写教案,而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就是要在教学之前做出如何最有效地向学生传播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从一节课中有所收获的整体设计。

(二)教学设计不能单枪匹马

教学设计不能单枪匹马。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各位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作用,能弥补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而且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从集体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倡导“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既彼此交流了情感,又能引发参与者的智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以学生为主体,不拘泥于教学设计

叶澜教授认为,评价一堂课好不好,其实是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因为评价标准可以随学校、教师、学生、学科、教材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叶澜教授提倡一堂好课应该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要做到这“五实”,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为什么有时教师设计极佳的课上下来效果却不怎么理想?其实原因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对象——学生。教育所面对的是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充满求知欲却又还是些不谙世事的孩子,在课堂中会出现很多出乎意料的情况。因此,面对不同地方、不同班级的孩子,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有所不同;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学时也应有所调整和变化,要以学生为重,体现学生为主体;在遇到没有设计到的课堂问题时要平心静气、稳定情绪、妥当处理。总之,教学

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一切应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

当前新课改如火如荼,信息网络千变万化,教学理念日新月异,教学设计尤为重要。教师要把传授新知识、提高学生素质,融入教学当中,把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很好的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学生“学习历史、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做到设计有价值、教学有效果、课堂有效率。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课题:××的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的的地位和作用

2.本节内容的特点

本节内容内容丰富,信息量较大,时间跨度较长,历史专业术语较多,但对于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不足……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知识储备

2.学生认知水平

3.学生学习态度

(本站隆重推荐好范 文网www.bsmz.netdash;预设- 2 -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课堂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上我们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着,但我们有喜有忧,喜的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要应用好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忧的是我们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有些课上得很不尽如人意。那么怎样进行变化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握好一节课的开端:一节课的开端,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联旧引新、制造悬念、故事激趣、渲染气氛、描绘形象、激发情感、设疑问难、直观演示、解题释意、引用资料、联系已知、启发谈话、概括提示、寻找发现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不同年级采用不同要求和方法:如初中只讲基本的史实,而且于种种原因,学生掌握的并不太牢,所以教师可以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时适当补充些学生感兴趣的小趣闻、小轶事等,还可以编排一些历史剧,使学生置身于其中,真实的感悟历史情景,提高学生上高的积极兴,使他们对历史课有所期待。让学生体会到成功。

3、不同的技能训练相结合,如选择、判断、材料分析等。并在训练

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重要措施。

4、动、静结合起来,如既有情景剧、竞赛等让学生兴奋的活动,又有默写、分析等让学生安静的活动。

5、多种互动的形式相结合,如师生、生生个人、小组集体互动相结合。(强调一下,在师生互动时,教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和学生融为一体。)

6、旨在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的和旨在提高分析能力的活动相结合。近

年来无论是初中的学业水平测试还是高中,都注重材料分析的能力,

材料分析会出现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可以利用书 本上图片、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一切条件进行训练。

7、教师控制的练习和学生自由运用材料活动相结合。

8、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积极思维的活动与活泼的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和合作是否充分。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有的教师设计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课堂上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但要问每个活动景象,每个活动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有的教师竟语言不祥,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

2.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么引起学生总结。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思维活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

3.反思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要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了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同时,教师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提倡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教学秩序。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个个争先恐后发言,课堂秩序较为混乱,教师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敢进行有效管理,课堂的有效时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总之,反思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注入了活力,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和孩子一起反思,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师生将自己的反思互相交流,进一步地激发教师与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

一、案例标题: 《为中国喝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学科:初中历史

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活动课

二、案例内容:为中国喝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一)、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艰辛与辉煌成就进行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党和政府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

(二)、教材分析:本节活动课在本单元中非常重要,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的巨变。

教学重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2、改革开放后的辉煌成就的史实。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历史事实,身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及改革开放后成就的图片,引出为中国喝彩。

②、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和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艰辛与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更深切的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联系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②、通过分析归纳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三农”问题措施。

③、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出发点: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

②通过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和民族自豪感,并

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艰辛与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更深切的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

(五)、教法学法①、通过联系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②、通过分析归纳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三农”问题措施。

③、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

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悟力。

(六)、媒体选择 :多媒体视频、图片等。

(七)、教学程序

1、情景再现: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和多媒体视频、图片;设问:这首歌是为了纪念谁?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引出课题:

为中国喝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2、教师:出示十七届三中全会图片介绍: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1*年10 月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中心议程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3、活动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出示表格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三农”问题措施让学生合作完成:

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三农”问题措施

时间

政策或措施

人民的积极性

1950-1953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

1953-1956年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

1958年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挫伤人民积极性

教师解释:以上这些措施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探索中前进,其中“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这时的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继续探索,在1978年,成功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出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图片。

4、讲解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

5、活动二:

(1)、教师准备习题,学生答题:(多媒体展示)

(2)、我能动动手,翻一翻:

6、出示课内练习:改革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但是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裂(苏联解体)。

⑴、说出材料中“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的史实各一例。(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⑵请你举出中国在清政府时期也出现过改革的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⑶解答上述问题,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科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重视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7、活动三:七嘴八舌话改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请列举出一些这样的事例?(如社会、学校、家庭、家乡等)

义务教育实行真正的免费教育;陈旧的校舍得到翻建和维修;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村村通工程;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等;“神舟”系列飞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社会零售商品丰富多样;等。

8、活动四:请你写一写。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难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9、课堂总结: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把改革开放继续下去;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中国,我为你喝彩!中国,我为你骄傲!

(八)、教学评价设计 :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7、教学反馈设计。(有些世界史的内容学生不熟悉,老师要设计低要求。)

第五篇: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之我见

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之我见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注重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进行好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本文对新课标指导下的历史课从学科内容体系、学生学习过程、方法、价值观目标、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教学设计 依据方法策略原则

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这是战时的军事原则,这个原则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各项教学工作。国家教育部频布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提出了探究学习的要求,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我们对学生提出探究学习要求,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同样要求历史教师应象指战员认真准备一个个战役一样认真准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需为学生学习服务,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必需要准备好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我经过近几年的历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认为在历史课教学设计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一、依据主题式内容体系,注重撰写好专题教学设计

与原教学大纲相比较,《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有很大区别,《历史课程示准》构建了学习主题式的课程体系,把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近、现代史和世界古、近、现代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若干学习主题,这些标准的制定,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力求改变“繁、难、偏、旧”的现象。归结到每节课堂的教学设计的问题上,要求教师并不是像以前那样仅仅是学生应接受那些重、难点和基础知识,而是首先要明确学习主题,学生不仅明白要学习什么,而且明白学会什么。以《历史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第一章《中华文明起源》第一节为例,《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题,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应注意,让学生找出中国早期人类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内含,而不是让学生只知元谋人是元谋人,北京人是北京人的两个孤伶伶的概念。

教师在撰写教学设计时,通过对知识结构,线索分析,供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客观的认识,既可作为学生学习前的探究学习的指南,又可作为学生学完后对所学知识重新回顾、联系和系统化的参照。一般先由教师拟定一个知识体系框架和具体内容标准,应当留出部分由学生尝试概括,根据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程度,逐步增加概括的份量,有利于教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依据学习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注重历史课堂过程方法的设计

《历史课程标准》对过程与方法强调为:认识到历史学习是一个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等。这种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要求历史教师在备课活动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要大胆提倡探究式学习,要把历史课堂准备成有活生生感知材料的专题课,注重学习自身收集材料,注重学生探讨而并非以前的“硬灌死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身实践和合作探究中体会出历史课程的价值和功能,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为探究式学习方式,从而发展学生探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例如:在准备中国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时,教师可事先组织学生拟定调查提纲,让学生对那个时代的长辈进行访谈,收集当时的一些物品,如毛主席纪念章、毛主席语录等活动,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让学生认识这段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及原因。

教学方法需要改革,首先要重视历史课堂教学的全面和谐的智能发展,把“再现型”的教

学方法改革为“创造型”的教学方法,要做到“教无定法”(即具体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具、多媒体课件等等),承认和运用教学规律上的“教学有法”,让各种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风格都能相尊相竟。让学生在多种“教法”中成长,是每个历史教师在备课中要侧重考虑的问题。

三、依据新课程标准的价值观目标,侧重学生形成端正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之前的历史课在思想教育目标强调政治教育层面比较浓,而新的课程标准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倾向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强调学生如何适应未来时代的价值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力避过于注重如何传承优秀历史传统,而忽略现实意义。例如:在列举中国历史上货币变化过程,由原始的物物交换到贝壳、金、银、铜作为货币,到秦统一货币,西汉末王莽推行“大铢”,北宋出现“交子”(纸代券),清代出现“银票”,民国的银元、纸币,到现代的“信用卡”,让学生探索中国金融经济发展史,正确认识现在的“一卡在手,走遍天下”和网上“在线支付”的现代社会现象和探讨当今经济发展趋势。再如,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标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些课前的史为今用的教学设计工作,无疑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学为今用,学习知识为现实服务切实体现在每一节课堂中。

四、依据新课程标准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的设计

学习是为了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运用能力首先体现为对各种历史知识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因而可以按照教学内容要求,结合学习相关信息,如历史教学考查评价最新成果、新观点,对该节课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使学生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等形式叙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能力训练的提高,一般采用教师对历史现象提炼出的问题,或由学生自行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自己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通过其他途径取得的历史问题等,也可以根据各种不同情况设计其他训练形式。训练内容以与课程相关内容为中心,适当综合各相关的内容,要尽可能多设计一些跨学科综合能力训练内容。运用能力训练应有一定层次的难度,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材料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并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例如:在准备《唐朝的衰落和灭亡》这一历史课程教案时,设计习题:唐玄宗后期潜伏着危机是因为他宠爱杨贵妃的结果吗?学生经过讨论和独立思考后认为唐玄宗统治后期,日益骄奢,不理朝政,任用会迎合他的奸臣为相,朝政腐败,预伏着危机。这样看来,学生解答问题比较全面,而不是单一、偏面地看问题。

五、依据新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注重树立合理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观念,促使学生探索与反馈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着力注重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生走向探究性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例如:对历史物证的调查和记录,只要学生做了,作为教师,要予以肯定。通过课堂内外的正确引导,及时肯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全面公正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助于教与学互动进行。新课程标准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也体现了这一点。

当然,在教学设计的最后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作为学生自学探索的反馈。由于学生层次不同,思维方式有较大差异,自学探索过程中可能发展许多新问题,提出不同的思考,教师在课前收集反馈信息,准备好指导,最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提出,供大家讨论。

完成了整个教学设计工作,进入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要注意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

最后,应该指出,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设计的撰写,涉及一些诸多方面的问题。每位教

师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一样,无论在内容、教法,形式上都不会千篇一律。在撰写教学设计方面,应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教师只有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才能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教学设计,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 于友西 《中学历史教学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2(201*重印),46-9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 邹时炎主编,戴汝潜、张芃着 《实用教学新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192-210。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

向你推荐更多文章: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提问的设计技巧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学设计与反思

浅谈初中历史作业的有效设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674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