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加快农村就业结构调整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7 12:01:13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加快农村就业结构调整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心得体会

按照国际普遍承认的“就业结构偏离度”计算,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美元时,就业结构偏离度农业为-0.3,按此计算,我省还有250万人需要从农业分离出来,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600万人的存量,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850万人。xx年我省第一产业就业占总数的41%,而创造的商品性财富占20.4%,却供养着占总数64.42%的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省的比较优势,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农村内部就业结构调整和劳务输出尽快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我们不但不能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还可能影响江西比较优势的发挥,甚至为未来养老带来很大的压力。解决我省农村问题“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也应多从林业、渔业、畜牧业中找出路,应多从工业化或与之相联系的城市化中找出路。

1.围绕农业产业化培育小企业、以创业促进农村就业结构的优化。就业政策不仅重视发挥人的求职热情,而且应把激发人的创业激情放在首位。因为,创业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是创造未来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基础。我省特色农业、林、渔、畜牧业蕴藏着巨大潜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我省农业在产业、标准、市场、信息等方面与国际市场和“长珠闽”的对接,为创业提供了机会。我省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也为农民进城创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促进我省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应把创业放在突出位置。通过优化政策环境、降低准入门槛、提供一揽子服务等措施促进小企业的发展,通过构建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信用担保、市场开拓、政策咨询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农村劳动力的创业热情,努力营造农村劳动力创业的文化氛围。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兴办农业企业、扶持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农、林、水、畜等领域创业、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城创业、吸引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等办法,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创业局面。

2.加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转换能力。诺贝尔奖得主库兹涅茨认为,在新经济环境中,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方面使生产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掌握技术、技能的程度不但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也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我们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对农村职业培训投入纳入支农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职业培训,不断整合城乡教育、培训资源,运用培训成果社会指标的办法,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构建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的方针,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通过提高农民职业转换能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林业、水产业、畜牧业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领域转移就业。

3.以工业园就业需求为导向,促进农村劳动力与工业园区技术技能岗位对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分工意味着有限的就业岗位的重新分配。近几年来,随着江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东部地区产业向江西转移呈现出规模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的特点,工业园区不但成为江西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满足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的需求,搞好工业园区技术技能岗位的对接,为企业配置优质人力资源就显得格外重要。就业要积极跟进,主动服务和服从于工业园区的建设,加大职业培训的力度,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沟通工业园区就业岗位与劳动力的联系,引导农村劳动力经过职业培训在工业园区就业。

4.树立江西人力资源品牌意识,继续加大跨省劳务输出工作的力度。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就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省内增岗与劳务输出并重的方针,在满足省内工业园区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泛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的劳务合作。积极实施劳务输出“品牌”战略,着力培育制造、建筑、家政、餐饮、经营管理等品牌,增强江西农村劳动力在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完善省外岗位的收集和筛选机制,大力发展劳务派遣事业,加快“双百工程”建设,即在省外建立100个劳务输入基地,在省内建立100个劳务输出基地,加强输出基地与输入基地的沟通与合作。

5.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尽快建成省及大城市有中心市场、县(区)有“一站式”服务平台、城市街道和建制镇有服务网点的劳动力市场网络,统一劳动力市场核心应用软件,逐步实现全省劳动力市场信息共享,实现“一点登录,多点共享”的功能,实现全省劳动力资源库与就业信息库的适时对接和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功能,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一站式”、“个性化”服务内容,大力发展网上求职等网上服务,健全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发布制度,运用劳动力价格信息,引导劳动力的流动。积极推动职业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指导的工作水平,形成协调统一、竞争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第二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马财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继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后,中央提出的又一项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现就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顺应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提出具体的思路和想法。

一、蘑菇气镇产业结构现状

一是农户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传统生产方式仍占主导。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传统种植结构仍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整体科技含量不高,先进实用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经营方式传统粗放,只局限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力水平低。多数农民对改变种植结构和科学种植等新事物接受较慢,仍以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二是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不平衡。我镇第

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现状为7:1:2。单一农业种植仍为主体,约占75%,加工企业所占比重较小,农牧结合户较少,仅占总户数的25%左右。从产业结构中可以看出我镇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仍占有比较高的比重。

三是农资价格上涨多,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加大生产投入、改善生产结构的能力受到制约。农民生产收益受限造成调整生产结构的资金能力不足,市场风险较大,农产品价格时有波动,收入不稳定,影响了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精加工少,深加工不够,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生产基本上以个体为主,多数个体户和企业分散孤立经营,难以形成较大规模。农户与加工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履约率较低。在劳务输出方面,虽然近几年来农民外出打工的意识有所增强,外出务工人员有所增多,但受自身素质的影响,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差。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数的70%以上,坡耕地无水利灌溉的条件,基本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状态,属于典型的雨养农业。农业生产受制于天、受制于水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三)市场信息化程度低,结构调整的盲目性较大。一方面农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不懂得市场经济规律,弄不清变化莫测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基层干部的思想和观念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导致产业结构调整或农民增收缓慢。

(四)农民的观念更新比较难。虽然广大农民的思想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安于现状、温饱即足、小富即安、因循守旧”的思想,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要使这些农民的思想观念转变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五)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提高比较难。农民的文化水平很低,特别是45岁以上的农民,几乎都是文盲、半文盲,具有高中文化的农民仅占7%左右。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措施

一是继续加大引进特色种植力度,使种植结构由粗放农业向集约高效农业转变。近几年来,我镇引进了色素万寿菊等特色经济作物。通过几年的种植,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肯定,现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高油大豆、水稻、马铃薯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三合村紧紧依靠便利的交通,通过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项目,注册成立了清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用两年时间建设100座高标准温室大棚,通过实施结构调整和项目带动把农民从过去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中解脱出来,从事蔬菜种植,增加种植户的收入,把三合村打造成为扎兰屯市重要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一些高产、高效、优质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是农业内部结构要实现由以种植业为主的结构向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协调发展的结构转变。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同时大力培育畜牧业规模养殖,在我镇三合、凤凰窝村建设高标准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个,探索实施“托牛所”养殖模式,吸纳散养户将奶牛送到“托牛所”进行集中饲养,从而提高鲜奶质量,为养殖户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通过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增加奶牛饲养户的收入。

三是不断健全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目前农村以承包制为基础的家庭分散经营,和现代化大市场经济有一个很通畅的对接口。吸纳和培养农业种养

能手,成立奶牛、肉羊、大鹅、马铃薯、水稻等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等形式组织农民参与生产,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

四是转变生产方式。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我镇积极探索和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土地集约经营,有效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农民股份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带动等形式,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万寿菊基地、马铃薯基地、玉米基地和高油大豆基地等。目前,我们正在三合村进行探索和尝试,成立了由379户农民参与的胜军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实行集约经营,即合作社农民采取统一秋翻、统一播种、分户管理、分户收割的经营模式。目前胜军合作社成立了机耕队,已投资20多万元,购进大型拖拉机、汽吸式播种机、旋耕灭茬机等大型农机设备,为合作社土地集约经营农户提供服务。

五是利用我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发挥商品物流集散地的作用。决定在镇区开发建设2万平方米物流农贸交易市场。市场建成后,将大大拉动运输、修理、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从而提高我镇服务接待水平。

六是采取多种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我镇丰富的风能资源,引进齐齐哈尔市一风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蘑菇气镇开发风力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地方财政纳税1200万元。力争在年内再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3家。

七是切实转变群众观念,加大组织培训力度。要下大力气加强对农民的基础

教育与实用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训农民应采取奖励和鼓励的方式进行,对农民培训实行补贴,即农民参加一次补贴一次,以此来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通过鼓励培训的形式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

第三篇:继续解放思想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跨越式发展大讨论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放飞梦想

推动跨越,发展未来

——解放思想,追求跨越大讨论心得体会

瓮安县高水完全中心小学:王永斐

在这娇阳似火,万物昌茂的盛夏,瓮安县一场声势浩大的“继续解放思想,追求跨越式发展大讨论”主题教育活动正在我县迅速掀起,它似春潮奔涌波澜壮阔,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百万瓮安儿女正以满腔的热情、高昂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解放思想,追求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动瓮安新崛起、新跨越。放飞梦想,展望未来,为201*年瓮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政府报告、鼓舞人心。

当人们正沐浴在201*年新城显新貌,工业园区呈飞跃的一缕阳光时,正是瓮安南推北移,旧城改造,新城林立之际,县委、县政府高赡远瞩,为了鼓励全县人民的斗智,响应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梦。向县人民发出解放思想,追求跨越的大讨论学习。

人们常说:解放思想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阀门”。这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马克思的这句至理名言,生动道出了思想这一“总开关”的威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开篇即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新任县委蒋书记在县委会议上指出《继续开展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推进跨越式发展》的讲话中,突出强调要迅速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继续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动瓮安新一轮的大发展。日照鹰城满眼新,燕子衔泥报新春,河西新城展新貌,工业园区争热闹。战鼓阵阵,号角声声,一个洪亮的声音响彻新瓮大地:继续解放思想,追求跨越发展!我认真学习了尹县长的县人民政府201*年政府工作总体安排和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州有关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县为根本,以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为主线,围绕实现“瓮水长歌,幸福平安”的目标,按照强力推进“经济强县、政治红县、文化名县、社会新县、生态文明美县”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坚持走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坚持以调整促转型、以开放促开发、以发展促民生,大力提高工业经济、城镇化率、民营经济的比重,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奋斗。这五位一体,三型一式的发展战略,深得民心。 201*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201*年要完成的十件民生实事:更是让全县人民深深认识到,人民政府为人民,十大工程利民心。

二 、狠抓经济、追求跨越

解放思想是改革创新的先导。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些闪耀着思想光芒和智慧光辉的词汇,都是解放思想带来的丰硕成果。瓮安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实践过程。从“6.28”至今,事实证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争得了发展的先机;只有解放思想更彻底,才能使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快。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得到跨越发展,彻底结束了工资发纸烟,亮利工程搞半边的局面,至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到了解放思想。观念更新,县委县政府领导解放思想,南推北移,打入两广,挤进贵阳的战略思想。组织和利用好了国内各种资源、拓展市场,发展的步子加快了。相反,只能坐等机遇流逝,守着金山过苦日子,那发展的机遇只能与你失之交臂。事实上,之所以反复强调解放思想,不仅因为思想解放是加快发展的“助推器”,更为紧迫的,盖因思想的不解放,已经成了我们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封闭保守、求稳怕乱,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小富即满、小进即足,危机意识、进取意识不强;坐而论道、相互埋怨,实干精神和务实作风不够;思想僵化、生搬教条,不为发展想办法、只为落后找理由。是不可取的。县委、县政府201*年的工作重点:一、狠抓经济建设,着力 1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一)着力解决好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发展后劲。一是突破交通制约。以加快“一县四路”建设目标,动工建设银盏工业园区至玉华12公里矿山专用道路,切实打通园区原材料运输通道;二是扩大投资总量。继续坚持项目申报全州“保二争一”的目标不放松;三是解决资金瓶颈。紧抓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机遇,努力争取更多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四是争取土地供给。五是强化资源管理。将全力加快玉华磷矿、天文铝土矿整装勘查工作进度,确保在年内出成果,不断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六是突出人才支撑。表现了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追求跨越发展的突出表现。无疑,改革开放以来,瓮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业绩。但是,我县处于发展还不足、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让我们不能自满、不敢懈怠;东部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态势,让我们深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国家促进中原崛起的机遇,让我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人们对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期盼,让我们彻悟科学发展、善待环境势在必行,改革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歇;解放思想的探索,没有永逸。解放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它必然推动时代向前发展。同时也使瓮安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三:掌握命运,追求发展

欲解放思想,必先认识自己。当前,县委、县政府“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这一响亮的号召,再次激荡起全县人民谋求瓮安新一轮大发展的滚滚春潮,引起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鸣。眼下,瓮安的发展进入深水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看摊守业,必定落伍于时代;小进即止,小富即安,小成即骄,必定成不了大业。因此解放思想需要我们无私无畏。只要是对党的事业有利、让老百姓受益的事,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县委县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就是放开胆子,闯出路子,实干为民的精神显现。

我们的时代,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摒弃一切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才能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瓮安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政策措施,从而实现瓮安超常发展新跨越。

当然解放思想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就是追求真理;联系历史、尊重现实,与时俱进;不是搞歪门邪道,不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是“闯红灯”、“踩黄线”、“钻空子”,而应坚持实事求是、秉持科学精神。浩荡乌江,激涌东流,不舍昼夜。站在时代潮头,瓮安在沉思:何种勇气,方能使瓮安激情勃发;何种自信,方能使瓮安昂然奋起;何种办法,方能使瓮安破解难题;何种力量,方能使瓮安崛起跨越?毫无疑问,那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正所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种勇气、自信和力量,正来自继续解放思想!人类在解放思想中进步,事业在解放思想中成功。改革开放3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人民从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的结果。

大发展需要思想大解放。古人说,“境由心造,事在人为”。张开了思想的翅膀,瓮安的未来之路,将豁然开朗。新的历史起点在昭示,新的历史机遇在召唤,面对发展的差距和压力,面对各种矛盾和挑战,面对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自我陶醉、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一种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就一定能够加快超常发展,打造独具瓮安特色的经济“小巨人”步伐,向世人展示瓮安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因为,继续解放思想,是我们搞好工作的最强大的不竭动力。革命尚为成功,同志还须努力。

第四篇:xx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域经济跨发展的体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乡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机遇和挑战的来临,旧的种植模式和生产经营管理办法越来越暴露出它的不足,一家一户的小范围耕种产品种类的单一不成规模缺乏高科技含量使我国的农产品普遍存在着成本高品质差的现状,一旦外国的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那将对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产生非常大的冲击,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打消他们种粮的积极性。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在农村。如何使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较大提高;如何应对加入世贸以后对我们传统农业和各行各业的冲击,如何摆脱种粮高投入低产出农民收入逐年下降的局面;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和紧迫的问题。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发展思路不新,原有的发展模式和工作方法明显与新的形势落伍。若想乡域经济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在必行,只有及时地调整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多领域的广泛探索找到一条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针对我们***乡的现状,我认为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才能实现乡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促进发展的基础

思想观念的新旧、认识问题的深浅往往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决策是否正确,而决策水平是否现实和正确直接影响着发展思路是否恰当,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乡为例,全乡共有耕地**亩,人口**人,因为是传统的农业大乡,再加之大多数农民的思想保守,停留在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的水平,一直沿用着旧的种植模式。玉米、小麦、花生、白薯一年两季,春种秋收,加上土质瘠薄,水利配套设施不完善,靠天吃饭,每遇干旱的年景有的庄稼颗粒无收,农民辛苦一年到头来甚至连种粮的成本都收不上来,致使全乡大多数村街的农民收入近几年没有大的增长,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然而我乡**村早在1995年的时候,以村支部书记**为首的一班人充分认识到了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他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抓技术培训,聘请技术顾问,并多次组织群众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和统一他们的思想。通过搞大棚种植伊丽沙白瓜、香椿和京欣西瓜为主导产业的棚菜种植,通过三年的努力,1995年全村棚菜收入**万元,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观念的更新加上大胆的尝试,再加上合理的指导,实现了**村农村“富民工程”的愿望。农(请关注www.bsmz.net)民的文化素质较低,认识问题的能力往往停留在表面,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要在加强引导,实行典型带动上多做文章,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到产业结构调整好的外地参观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用直观的看的见摸的着的实例,用典型示范户的现身说法,从算经济帐入手,让他们真正明白和挖掘土地的巨大潜能,走出传统落后农业的瓶颈,通过解决思想更新观念投入到那些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面对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就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外出参观学习,以详实的数字用直观的比较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走出传统农业的瓶颈,开拓脑筋,解放思想,投入到那些技术含量高、产出多的行业中去,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在实践中探索成功的经验,尽快走上快速致富的道路上来。

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有效促进发展的手段之一

特色产业就是以市场为依托,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产品,非特色产业的上档升级。通过加强引导、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等一系列手段,让具有乡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整个乡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以我乡**村为例。**村位于**乡中部,有人口 人,土地面积 亩,80%以上是沙质,种庄稼亩收入就100元左右,尤其是遇风沙天气尘土飞扬,环境条件十分恶劣。几年前,通过村干部多方调查研究和与专家咨询,种植了适合沙质土生长的***(林业树种)。***(林业树种)韧性强,品质好,是用做各种工具的把柄,每年的需求量在1亿根左右,市场的巨大潜力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希望,短短十年时间,全村 亩土地全部种植了***(林业树种)。按今年的市场价格每棵普通杆卖到2.2元,武术杆卖到5元,***(林业树种)皮0.10元/斤,***(林业树种)枝条还可以用做种条,粗算每亩地的效益在600-1200元之间,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提高了1200元左右,既达到了富民又带动了周边村街种植***(林业树种)的积极性,现全乡***(林业树种)面积已发展到1201*亩,扶持和引导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强乡富民促进乡域经济的发展作用至关重要,效果明显。

三、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是促进乡域经济发展有效的补充

入世以后我国农业产品受到较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在农产品的深入加工上做文章,玉米深加工、棉花加工及其它农产品的深加工却将我乡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四、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是

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况且在畜产品的消费上尚有很大潜力,对畜产品的需求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人均消费肉、蛋、奶的水平还较低,这就为我们开拓畜牧及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以养羊为例。一只普通绵羊,粗饲放养每年每只可净收入300元,如果形成一定的规模圈养,通过青贮玉米秸杆作为饲料,既可以消耗掉每年大量被浪费的秸杆,又可以降低饲养成本,起到双赢的作用,搞养殖业就应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小区,这样既可以方便管理,又便于产品的销售和加工,农村这样的专业养殖人员还较少,这就需要通过培训或聘请部分技术人员知道,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是通过集中建养殖场大户养殖,还可以散户养殖大户集中育肥与相关部门形成一条龙服务,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化饲养,降低成本,提高品质。

五、以市场建设为依托,全面提高乡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纵观乡域经济发展的趋向,加快市场建设的步伐,把经济向纵向和横向发展有很大的潜力。规范的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市场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的增长。象**的箱包市场、**的服装市场、**的小食品市场等能够广泛地引导全国乃至国外的客商全来投资置业,加快商品的流通,多员化、多群体地促进农民农副产品的增值。就以我乡为例,现在***(林业树种)产业销售范围遍布东北三省、内蒙、唐山,武术杆还出口到了香港、新加坡等地区,但因为没有成规模的市场,产品的销路一直依靠到**农产品交易市场去交易,这无形当中就造成了不必要的开支,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中间环节的增多,使部分没有经济头脑的农户减少了收入,如果在本地建立一个成规模的***(林业树种)交易市场就减少了这些麻烦,同时随着市场知名度的逐渐提高,还不以扩展到其它农副产品,乡镇增加了利税,还可以带动一部分有经济头脑的经纪人,扩大销售队伍,从而使农民的收入提高,乡域经济的综合实力有较大范围的增强。

六、以乡镇企业的改制和发展带动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壮大。

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既可以安置较多的闲散劳动力,又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些旧的集体企业,因为科学技术含量降低和生产经营管理落伍出现了下滑的趋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决策者要善于审时度势,通过兼并、出卖、股份制经营等形式,灵活企业产权机制,并通过及时地培养管理者,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一定的科技含量转变集体企业的被动局面,提高它们在市场中的竞争水平,保证原有厂房、设备和闲置资金的及时运转,以求得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以***玻璃厂为例。它原为集体企业,乡政府通过改变产权把企业交给个人经营,较以前有了较大起色,生产成本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效益也就随之有了明显的变化,玻璃厂每年完成利税一百余万元,有效地缓解了财政紧张的状况,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可以有利地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上档升级,有效地规范个体企业的运作,形成一定的规模,政策上的引导,都可以极大地调动私营主的积极性,从而为乡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第五篇: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就要保证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这就需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进、提高政府促进就业的方式与效率。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努力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发挥中小型企业与微小型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注重就业促进策略的层次性与短中长期的有效结合,多渠道保证就业公共支出资金的筹措,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 保持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势头

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根本的途径。直辖以来,**经济迅猛发展,为全市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面临挑战,同时也有众多机遇,这就需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实现平稳保增长。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紧紧抓住国务院3号文件给**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建更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保持一个可行又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为扩大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

(二)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

在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需要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首先,需要加大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内部吸收能力,发展非农产业,拉长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价值链,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容量。其次,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注意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一批影响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带动全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并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以增加就业岗位。第三,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尽快改变目前**市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 支持和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工业化、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市的人口优势能真正发挥出来,是遵循比较优势的要求,这将有利于促进就业规模扩大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利于改善**市重化工业结构,同时也是缓解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市可以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矿产、化工等优势产业基础上,支持纺织、服装、食品、农副产品、商贸、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作用。要从调整商业业态和结构入手,重点发展连锁商业和餐饮服务业,实施品牌战略,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高的就业弹性促进就业增长。同时还可以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找到可以用劳动密集替代的区段、工序,这样既可以实现技术进步又能解决就业。

(四)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依靠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是最活跃、最普遍的经济实体,其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就业制度灵活,分布范围广泛,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融资工具,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资金,这对于**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 制定积极、合理的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的恰当与否对于全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目前统筹城乡的要求下,需要扩大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使其覆盖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在内的各类群体。同时保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并将近年来全市出台的再就业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鼓励和扶持创业、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低保与就业联动等政策合并于一套政策体系,延长政策的作用时效。

(六) 多渠道筹集就业投入资金

**市财力比较薄弱,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公共支出,政府需要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争取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鼓励和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助,对企业的捐助免征所得税,对个人捐助可抵扣个人所得税。同时利用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政策,把促进库区就业纳入对口支援项目,争取对口省市在资金和劳务输出方面的支持与合作。还可积极争取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和友好援助,合作开发人力资源或开展促进就业援助,最大限度保障就业资金来源稳定,为全市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就业规模的稳步扩大、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提供坚实的后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加快农村就业结构调整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8620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