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夏山学校读书笔记
我读「夏山学校」
一、书籍数据:
王克难(译)(1994)。a. s. neil着。夏山学校(summerhill)。台北
市:远流。
二、背景简介:
本书作者a. s. neil(1883-1973),出生于苏格兰的人文主义教育家,1921年在英国创办夏山学校,注重人性与创造潜能的发展,使学生自我实现。教学方法重经验学习、主动探索、角色扮演与自我创造;课程强调师生共同设计、解决问题,以及开发多元化的教材,其教育理想是希望藉由一个更自由、更尊重人性、经验、人人平等及对生命充满热望之情,培育一个德、智、体、群、美五育皆健全发展的个人。1neil终身致力于落实「让孩子自由发展,永远站在孩子这一边」的教育信念。出版过多本关于夏山的书,坚持对生命、爱与自由的尊重,谦称自己是「实践者,而非深刻的思想家」。2
三、内容评析:
第一篇:夏山学校
在阅读有关学校办学的文献时,往往有相当篇幅在讨论学校的日课表。夏山学校中完全没有这样的安排,甚至连地位序阶和公共管理,在这间学校里也是不存在的。neil认为,这么做是让孩子不生活在恐惧之中3。然而,去除权威、避谈纪律之后,会形塑出一个怎么样的学校呢?neil在第一篇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一位五岁的孩子,认为他没有邀请neil参加他的生日会,neil也欣然离开。第二个是学校议会选举没有结果,有学生以打破窗户表达他的不满,neil没有阻止,那孩子也愿意赔偿。从这两个例子看来,这间标榜自由的学校,究竟是造就奔放不受拘束,并且没有恐惧的理想世界,还是沦为纪律紊乱的无政府之境,还得检视更多文件来一一验证。 1
2卢美贵。夏山学校评析(台北市:师大书苑,1995),2。 a. s. neil原著,王克难译。夏山学校(台北市:远流,1994)。
3a. s. neil原著,王克难译。夏山学校(台北市:远流,1994),20。
neil对夏山儿童的辅导,颇有独到之处。他的理念是藉由「个别谈话」,解除孩子们(包括小偷、恋家、逃学等问题孩子)的心房来帮助他们。这样的做法,与今日学校辅导室的作用,或有些许雷同,然而,在学校气氛完全不一样的前提下,也很难说国民小学的辅导老师用的就是neil那一套。书中描写的孩童,多半能与neil对谈并在行为上有所进步。
夏山学校很大一个特色,是他们师生代表权等值的自治会4。这个自治会的存在,也为前一段提到的纪律问题提供说明。也就是说,夏山学校并不是无政府状态,而是由全体师生共同订定规则,指定赏罚。neil对于他给予儿童的自由有极大的自信,也强调大会惩罚多为犯过者接受5。这些话的用意,是为了彰显自治会的功能(当然他也承认它并非总能发挥功能),他更认为剥夺这群学生自由是不可想象的事,neil认为自由就是完全的自主。相对之下,或许neil应该重新检视,夏山学校的孩子们,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权享有自由,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权在自治会中担任主席、提供意见。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群孩子,是不是都能珍惜他们手中的自治权,做出为自己负责的决定。
第二篇:儿童的教育
夏山学校强调自由,要学生能不受英国传统礼教拘束,养成自律的特性。然而,文中却有一点是我难以接受的。neil认为道德是对人不必要的规束,他也对传统教育以道德约束儿童纪律和品性的方式非常反感。但是,不提道德是一回事,极力的去除道德,似乎就有问题了。其例之一,是客人参观夏山学校时,因为听到有人骂脏话而厌恶的离去。neil为他失去学生(与学费)而不忍,向学童们提出抱怨。他认为,这是个「经济问题」而非道德问题。其例之二,是当neil看到青年学子男女幽会,又以「经济问题」为由,劝他们不要生小孩。有关纪律(说脏话)和性教育的探讨,neil都有在别处说明,但我认为,若一切言行都把经济的考虑置于道德之上,只是以自由教育为名,行反教育之实。如果neil处处表露出这种思维,我真的不会相信夏4
5 a. s. neil原著,王克难译。夏山学校(台北市:远流,1994),50。a. s. neil原著,王克难译。夏山学校(台北市:远流,1994),54。。
山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够因为体现自由的真义,而在人格发展上不致扭曲。
然而,neil还是有些观点值得省思。他的许多立论基础,都带有freud学派的影子,或许也是这个缘故,我们发现他更能精确的看出人们内心阴暗的一面,而应用到教育情境中。例如,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大人对于财物的重视,往往胜过对儿童的爱,大人会因为儿童弄坏东西大发雷霆,这正好表现出人性自私脆弱的一面;大人会因为儿童的不礼貌而生气,他们生气的原因往往不是担心儿童的不良言行,而是他们的自尊受到侵害。neil能够和夏山的孩子们打成一片,虽然偶尔也会因为物品被破坏等原因而生气,但从文中可以看出,他是真正能和孩子们站在一块儿的人。
这章的内容里,仍有些值得存疑的部分。neil认为,去除不当压抑,儿童们就能自动改过。这样的观点非常理想化,也太过简化教育的复杂程度。使人不敢置信的是,他文中的范例也是如此。自动把自己清洗干净、自动戒去说谎的习惯、自动除去偷窃的癖性。neil的描述相当主观,也讲得太过一厢情境。他的出发点(去除不必要的拘束)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但若真如他所言,能这么快就改掉儿童的积习,岂不让其他的教育工作者汗颜?我想,原因之一是他的主观立场,让他难以看到全貌(例如,孩子只是一次不说谎,就被他大书特书)。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为了宣扬理念,而将夏山学校过度美化。我想,若是要做严谨的学术研究,想必仍得参考其他史料,而非仅凭neil的著作就了解夏山真正的办学情境。
第三篇:性
对性的态度,neil认为去除不必要的欺瞒是正确的,也赞成父母师长应该对孩子们开诚布公,自然而然的教导他们正确的性观念。我相信在做法上,neil对儿童自由绝对的信仰,所能接受的尺度早已超过当时社会能够容忍的底线。先不论夏山的儿童,是否都因此拥有正确的性别观念,在如英国般保守且过度压抑的社会中,能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确能让人好好喘口气,重新思考何谓正确的性观念。
然而,阅读本篇,较令我讶异的,是neil对待同性恋的态度。neil
崇尚自由、思想基进,却仍然无法接受同性恋。当我读到「夏山学校的学生都很健康,所以都没有同性恋」时,却也对他所提倡的自由打些折扣。neil尽量避谈道德,宗教界、卫道人士也常以道德为由歧视同性恋。那么,neil究竟是以什么立场,认为同性恋「不健康」?这里更发人深省的问题是,neil认为自由的环境下,能有健康的儿童,健康的儿童才不会变同性恋。那么,他所谓的自由,是不是只是一种获致所欲道德结果的「手段」?换言之,他和传统教育者信奉同样的道德价值,差别只在他认为应以自由的情境加以促成罢了。6
第四篇:宗教与道德
西方世界对于宗教的看重与狂热,是身处东方社会的我们难以想象的。欧洲人会为了宗教打仗,学校也常常在宗教问题上有所争执。那么,neil的反(非)基督教观点,在保守的英国社会,想必也受到许多阻力。英国曾立法提倡宗教中立,但neil摆明反对基督教的论点,在当时的情境脉络,想必是惊世骇俗的。尤其是他在文中提到,孩子们戏剧表演时,对于宗教表现出的剧谑态度。就这方面来看,我想仍有值得商讨的必要。让孩子们认清宗教的本质是好事,但字里行间表现出的轻蔑态度,是否会养成自大、唯我独尊的心态呢?然而,neil对于宗教的批评,却又这么难以使人驳斥。只是他的字词未免太过强烈,这会使他与那些笃信宗教价值的人难以沟通。
至于道德的问题,其实前面已经谈到很多。也就是,他反对道德教条,其心理学立论强调早期环境的重要,而他的理想环境,是不要给予孩子太多约束。本篇末尾提到读物审查的部分倒是相当有趣。文中尽管没有讲明,仍可看出neil期昐对孩子的读物,先做某种程度的筛选。只是,正如文中所说,色情与否反倒是其次,孩子的心是纯正的,太过禁止反而会激起他们想看的欲望。就这点而言,或许经历过禁书年代的人会有更深的体会。neil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对会惊吓孩子的恐怖书籍或电影更为小心。我想如果neil生在今天,他会仔细考虑要不要买哈利波特给孩子们看。
6 a. s. neil原著,王克难译。夏山学校(台北市:远流,1994),196-198。
第五章:孩子的问题
这篇内容中所指的「问题」,其实都是相当头痛的管教问题。然而,除了表明儿童自我中心的倾向之外,neil的理论和前几章比较起来,并没有太多新意。这里值得延伸讨论的一点,是neil的人性观。阅读前面章节时,或许会认为neil是个性善论者。但在本章内容中,他有引述心理学的观点,说人性也许是非善非恶的。另外,他也不只一次表明,儿童都是自我中心的(换个角度讲也就是自私),既然如此,去除道德、彰显自由,是否是好的教育方式呢?儿童会不会在自由的情境下,让内心的阴暗面「自然的」显露出来?如果neil的人性论并非性善观,那他人性观点能否与他去除道德与强制规范的理念结合呢?显然未能处理这些深一层的哲学问题。
这篇提到朗荷马的「小共和国」,neil以前在那里工作过,他的教育理念也深受影响7。我想,neil继承的,是善心、感化的一面。这是管教问题少年不能缺少的要素。但是,纪律、安静的生活,不也是使人内心沉淀,矫治犯罪的方式吗?小共和国中的少年犯们,过着自己自足的生活;neil的夏山学校里,又有没有让儿童在劳动中,体现生命的价值呢?
第六篇:家长的问题
neil所信奉的自由,算不算对孩子过度宠爱?从本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neil所透露出的教育爱。无论是对性情多么乖张、行为多么偏差的孩子,他都能拉下身段和他们相处。要让大人解除心房做到这一点,没有对孩子完全的爱与付出,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是,当他在这一篇里头批评家长或社会,常常宠坏孩子,并使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备受挫折时,是否有想过他经营学校的方式,是否也会流于纵容;他所彰扬的教育爱,是否会让孩子无法接受外在社会的拘束?
尽管如此,我想,这一章的内容,其实也有许多有关亲职教育的课题。或许对neil而言,面对学生(无论个性多么顽劣),还比面对家长来得轻松。在这一章里头,他所提到的许多观念,诸如不要刺激孩子的嫉妒心,以及谈到婚姻质量对儿童品行的影响等等,其实都是7卢美贵。夏山学校评析(台北市:师大书苑,1995),39-43。
他办教育多年后的深入观察。然而,从他所描写的文字里(相信他已经尽量掩饰),也可以看出他与家长之间的角力。当家长们对夏山学校的预期与当初不同(通常是被太过度的自由给吓到),便会开始与学校方面争执。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仍屡见不鲜,孩子夹在其中,非但没有自主,也常常成为最被牺牲的一方。neil的理念鲜明,他与家长的歧见想必也不会小。然而,他是真正能站在儿童那一方思考的人,在这个前提之下,带给儿童的痛苦,相信也可以减轻许多。
四、结语
neil在这本书里所阐述的,偏向教育实务本身,neil的理念和办学方式,完全是出自于对儿童的热爱。本书虽没有深奥的理论陈述,却不因此减损它在教育史上的地位。neil所提到的理念、型态和教育方式,虽然有许多无法直接应用于一般国民小学教学现场,但里面的想法和观念,还是给人许多启发与参考价值,更何况neil以实例为主,偶尔加入理论分析比较,读来生动有趣,毫不乏味,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参考文献
卢美贵。夏山学校评析。台北市:师大书苑。1995。
第二篇:我对于夏山学校的看法
夏山学校的开放式教育与传统的硬性式教育的看法
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夏山学校,它位于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1921年由教育家尼尔创办。夏山学校施行的是民主的或称自由的教育方式,因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尼尔的观点是不应该让学生来适应学校,而是应该由学校去适应学生。
首先我要先说说我所理解的开放式教育,就是指网上自我学习或是老年大学,说它们开放是因为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年龄、人数限制的教育。这里的“开放”一词与“封闭”相对。“封闭”有固定、统一、标准化的意义;“开放”则是弹性、自主、及多样。像夏山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开放的学校,学生给自己定学习时间,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相对而言,像中国的传统教育就不会这么开放,我们有九年制的义务教育,规定了在什么年龄段就受这一阶段的教育,并由学校规定什么时候上课,定时考试,以分数来论高低。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开放式教育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我是学艺术的,我喜欢泡在舞蹈房,感受音乐跳我喜欢的。但是在高中教育制度是以文化课程为主的,所以我的大部分时间被文化课占用,学习艺术的时间也就减少了。如果能像夏山学校一样的话,我觉得我不会再厌倦上课,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当然有人会认为会有人什么也不喜欢,什么也不想学,那该怎么办。我认为,开放与传统不是相对的两个极端,我们可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把两者结合。比如说,学校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几种喜欢的专业来学习,多与少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我想这样可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
总之,不管是夏山学校的开放式教育或是传统的硬性式教育都是为了下一代能够茁壮成长,成才,成功。
鲁超0915040117
第三篇:夏山学校读后感
夏山学校》读后感
“要孩子做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对工作感兴趣、对友谊感乐趣、对爱情感快乐的人,或者让他成一个痛苦的、冲突的、恨自己和恨社会的人,这大权操在家长和老师手里,夏山学校读后感。幸福是怎样获得的呢?我的答案是——消除权威。让小孩做他自己要做的人,不要教导他,不要教训他,不要勉强他上进,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这也许不是你喜欢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不采用我的答案,你应该自己去找更好的答案才是。”——摘自《夏山学校》
《夏山学校》读后感
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一所学校,我会毫不犹豫把我的孩子送去!
整本书的主题就是爱与自由。其教育理念和观点与蒙特梭利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要以无比卑微的姿态臣服在每一个独立、尊贵的生命面前。
爱
尼尔的书中没有过多提到“爱”这个词,但我却从每句话中到感受到他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这种爱不简单是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爱抚、关爱或充满爱意的语言,他的爱是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这种爱更高尚,更真诚,更彻底,更尊贵!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
自由
尼尔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给儿童自由,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无比重要,好像不这样的话,孩子将来就会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却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发展。就尼尔的观点,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只要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压抑扭曲干涉束缚,他自然就能成长为真诚自然独立利他的人。现在很多父母既不认为孩子性本善,也不认为孩子性本恶,而是认为性本空。他们一味将自己的那一套东西灌输给孩子,认为如果不将自己的“好”东西灌输给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东西填满。他们不认为孩子本身就已经具备所有良好的品质,父母要做的只是赞赏他,给他自由伸展的空间。
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木偶人。这些木偶人的心灵没有经过自然伸展,是扭曲的,发育不全的,他们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的真实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斗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一代。
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迎合社会,而是让他们自由地按其本性去发展和生长,要他能真诚的面对生命的本质,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乐趣,积极实现他自我的价值!每个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我想被父母和学校的模型塑造出来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学历受人尊敬就是所谓的成功。但我想对那些顺应其生命发展规律自然生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快乐真诚心中充满爱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谁说一个快乐的清洁工比一个精神压抑的学者状况更糟糕呢?电影《天使爱米丽》中的那个餐厅服务员amily尽情的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自己喜欢的事,给他人带来快乐,努力的寻找真爱,她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她自由快乐的心纯洁得就象天使一样在天空飞翔。
尼尔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与在蒙特梭利非常相似。当孩子在自由的状态下去自然的选择和生长时,我们需要的是观察,绝不去干涉(干扰)和打断甚至强制或阻止他们。只有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当孩子们沉浸其中时就悄悄退出。我们要做的是观察,和准备适合他们生长的环境。这个环境是适合他们学习和生长的环境,是充满了爱和安全的环境。我们除了在岁数上年长于他们,在阅历学识上丰富于他们,除此以外,我们没有任何优越于他们的,那些在我们身上具备的良好的品质,相信在他们身上也全都有,甚至有些是我们不及他们或不具备的,比如坦率、天真和诚实。在孩子面前,我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只有我们身体里的道义和真理是高高在上的,但我们是平等于孩子们的,甚至要以仆人的身份来“服侍”好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要和他们一同学习和成长。
夏山学校也有自己的纪律,这些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这和蒙特梭里教室里通过团讨制定共同的规则是一样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
礼貌
真正的礼貌不是表面的礼节或礼仪。而是对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体谅别人的感情,为他人着想,对他人友善。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对待别人的方式,只要这方式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不会伤害别人自尊和情感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采用不当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但别人的回应是他学习和成长的最好途径。礼貌不是教出来的,能学到的只是表面的礼节。礼貌是在爱和安全的环境中生长出健全的心智的一部分。心理健康的孩子通常不会做无礼的事。所以我想我以前教导自己的孩子见到客人要喊“叔叔好阿姨好”和接受别人的东西要高兴的说“谢谢”其实是在教她虚伪和做作。她在一个自然有礼的环境中自然会学到如何接人待物,大可不必去教。
但我也想,这样真诚和自然的行为也许只有在夏山学校能被接纳,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基本的礼节还是要有的。具备真正的礼貌不是说就一定要去除表面的礼节。谁说两者都具备就不好呢?只要这礼节是发自你内心真诚的声音。
恐惧
一个孩子在恐惧的气氛笼罩下,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可言的。易董刚来班里时,做事总是畏手畏脚,不敢尝试新的工作,担心会难,担心做不好,看人的眼神总透着恐惧。现在他虽然表面上看不再那么安静和疏远,经常会故意调皮捣蛋来试探,但我知道他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爱可以消除恐惧。但只有老师的爱,缺乏家长的爱还是不能彻底去除那些恐惧感。只有学校和家庭产生合力,才会对孩子有最大的帮助。
在教师的威严震慑下的孩子产生的服从和敬畏只是表面的、虚假的和暂时的。迫于威严,只能产生表面的顺从和内心的抗拒。被压抑的欲望藏在潜意识中,造成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不能生长出独立的人格和意志。父母和老师唯有把自己放在与孩子真正平等的位置上,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体会她们的种种情感,去尊重他们的各种想法、行为和情绪时,去感受他们的悲伤,快乐他们的快乐,孩子才不会惧怕我们,才愿意把我们当他们的朋友,生出他们的安全感来。他也才可能自由的探索和发展,并在心中自然生长出规则来。这种规则不会因为权威的消失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权威的出现而出现,而是属于他生命的一部分。
诚实
父母和老师都应是最诚实的人,不要害怕让孩子知道真相,也不要担心孩子太小会不理解。也许让孩子了解事实真相需要选择良好的时机,但我们要随时准备一颗坦白诚实的心给他们。象尊重一位知心朋友那样去重视和尊重他们,即便他只有几岁。父母和老师也不要羞于把自己的短处或难堪暴露给孩子,那才是真正的人,让孩子了解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十分重要。我想这也是避免培养完美主义者的要点之一。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前后对父母的认识从以前的无比崇拜一下子变成无比轻蔑,这也和孩子自己认识到真实的父母与以往努力去伪装的完美父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关。要想避免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把真实的自己暴露给他们很重要。这样做更大的原因在于,会使孩子也学会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不虚伪不做作。
在女儿三四岁时,一次我们在公共汽车上,我悄悄放了个屁,她闻到味道大声问我:“妈妈,是你放屁了吗?”车厢所有的人都转头看我。经过短暂的内心挣扎,面子胜利了,我强作镇静说:“我也不知道!”下车后我马上告诉她:“孩子,我要告诉你,刚才的屁是妈妈放的,但是妈妈怕别人笑话我,所以撒谎了。以后这种问题是不是可以小声在我耳边说?”女儿听后^_^大笑,她并没有因为我的糗事而小看我,相反她更信任我了。
尼尔是那么重视诚实的人,却因一个不幸的女孩偷窃而为她辩护和说谎,只因他了解那女孩,知道她存在的心理问题而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方法,读后感《夏山学校读后感》。这事让我很感动。优秀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心理学的知识,甚至应该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他不但应该了解孩子问题行为下面隐含的心理问题,了解导致这问题的原因和根源,还应该能够采取最适合他的对策。同样是往学校大门扔泥巴的孩子,如果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尼尔会当场教训他,但如果是一个心理压抑借此发泄的孩子,尼尔会和他一起去扔泥巴。不能透彻的研究儿童的心理就不会采取最适宜的措施。有时老师或家长对待同一孩子出现的类似状况可能会不假思索想当然的采取和以往相同的处理方式,但我想那未必就是目前最适合他的。
其他
但我感觉我们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学校那样自由。比如他提到学校中的孩子不愿学习可以整日游荡,整日泡在工具房,有的孩子甚至游荡了三年,直到他恢复学习的欲望。夏山有吃手指或说脏话的孩子老师会放任。有去偷东西的孩子老师和他一起去偷。不愿意整洁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饭前不想洗手就随他去,用手吃饭也是他的自由。在我们的教室还不能自由得如此彻底。因为我们毕竟要和社会接轨。我们的环境不是脱离社会的伊甸园,但我们给孩子的爱和自由以及他们由此建立的独立健康良好的人格仍会使孩子们受益终身。
尼尔为了让孩子尽情探索和试验甚至发泄,而不顾学校工具物品被任意损坏的方式让我有些不能接受。他认为孩子长大到一定年纪自然会爱惜物品。并且我从他的描述中看到学校内的物品没有整齐的摆放和归位的习惯。孩子们也并不爱惜属于公众的物品。对于这样的状况他除了采取上锁开锁的行为没有更多的对策。我感觉这样的自由有些过分了。自由是以不损害他人自由为前提,有的学生随意损坏工具或用完随地扔下不归还,这会妨碍到他人使用工具的自由。
尼尔鼓励孩子们跟自己的兴趣走,不管一项工作有没有做完,只要孩子兴趣没有了就可以随意去做更喜欢的事。我对此不是很赞同。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对某事感兴趣,但当初既然选择这项工作,就有责任将它完成。恒心与毅力也是一项很宝贵的品质。
只要一有问题孩子,尼尔就会提到性、手淫,我并没有感觉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会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我的问题:
1、出生后的几个月或几年如何对一个孩子的性格影响如此巨大以至在以后的多少年都不能或很难改变?我们用爱去解决孩子那些问题或者我们自身通过培训来进行自我成长,付出巨大的努力能收到的成效却是很小的,或者即使有所转变也不及在爱和自由环境下自由成长起来的孩子那般自然,有时想到这些会不免让人有些灰心。
2、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但父母即使不去强加,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也会毫无保留的继承父母的价值观。这是父母所不能控制的。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夏山学校》精彩摘录:
第二章 儿童的教育——不自由的孩子
“在不自由教育下的人不能痛快的生活,那种教育完全忽略生命中的情感生活;因为这些情感是动态的,假如只发展了头脑而压制了感情,生命便失去活力而变得无价值和丑恶。但如果情感可以自由发展的话,头脑自然会自己发展的。”
“除非孩子低能,否则他会很快就发现他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假如没有紧张或愤怒的声音叫他做这样或不准做那样,他处理一切,心理都是有数的。”
“孩子们需要自由,因为只有在自由气氛下他们才可以自然发展,向好的方向发展。他们需要将不真诚与对权威的尊敬甩掉,而变成敢说敢为、活泼健康的孩子。活得真诚和对生活真诚都非常重要,它实在是人生最重要得。孩子们生来就是真诚的,因为我们不去影响他们,才能发现他们的真相,所以不干涉是我们管理孩子的唯一政策。”
“大人坚持自己那些旧的,没有理性的观念。一个父亲禁止他的20岁的女儿吸烟是没有道理的。禁止的原因是情感的与保守的,它根本上在恐惧,她下一步会做什么?大人不敢给小孩自由,因为他怕小孩去做所有他自己向做的事。把大人的价值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来说,实在事一大罪恶。”
“自由可以改变孩子出生后几个月旧造成的性格,但却永远不能将它完全改变。”
“让孩子依他自然的兴趣去生活。”
“我们只是对小孩有信心的老师,决心不以错误的干扰去阻止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我们也只是卑微的人性真理的寻求者。”
爱和赞许
“孩子们的幸福与快乐的程度全靠我们给他的爱和赞许而定。我们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边。跟孩子们站在一边,就是给孩子爱,那并不是一种占有的爱,也不是一种不讲理智的爱,而是一种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也赞同他一切行为的爱。”
“我们要对孩子有信心。如果你对孩子没有信心,他会感觉得到。他们会觉得你不够爱他们,要不然你就会更信任他们了。当你赞成他们的时候,你什么话什么事都可以跟他们讲,因为赞许使孩子所有的顾虑都消失无踪。”
“小孩对爱和赞许的需要远超过对知识的需要。”
“假如你不赞成你自己,你是否能赞成你的孩子呢?假如你不了解你自己,你便不能赞成你自己,你对自己的行为和动机了解得越清楚,你赞成自己得可能性也越大。做家长的一定要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人,他必须知道他自己是谁,这很不容易。因为一个人不仅是他自己,他也是他所有遇见到的人的混合品,他会学到许多别人的价值观念。”
恐惧
“恐惧在孩子的生活种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孩子对大人的恐惧,对处罚的恐惧、不被赞扬的恐惧等等,都应该消除。只有仇恨才能在恐惧气氛下滋长。”
“我所知道的最快乐的家庭是那些父母不说教而对孩子绝对诚实的家庭。恐惧不可能进入那些家庭,父母和孩子是伙伴。爱也可以在那里繁荣。在另外一些家庭中,爱却被恐惧压倒。矫饰的尊严和强求的敬重使爱缥缈无踪,强迫的尊敬永远在暗示恐惧。”
“自由能促进无所畏惧的心。”
“健康自由的儿童不害怕未来,他们会高兴地去迎接它,他们的再下一代也不会有那种杞人忧天的病态,而能勇敢地面对现实。”
“不要做监督者、批评者和家中地恶人。不要高高在上。假如你使监督者你会得到他们的尊敬,但那是一种不正常的尊敬——一种掺杂着恐惧的尊敬。假如你下来和他们站在同一位置,而且告诉他们你小时候在学校使怎么样恐惧,你更会得到他们真正的尊敬,那种包含爱与了解而不带恐惧的尊敬。”
“养育一个没有问题的儿童并不困难,首先你必须使孩子不惧怕和没有罪恶感。”
说谎
“撒谎的父母必有撒谎的子女。”
“父母说谎的动机,一是让孩子们守规矩,二是要自己表现得十全十美。对孩子说真话的困难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不敢真实。”
“直接或间接向孩子说谎的大人并不了解孩子。因此我们的教育制度才无处不透露出虚伪。我们的学校伪称服从与勤勉就是美德,历史和文法就是教育。”
“孩子们多半都因为恐惧而说谎,没有恐惧,谎言也就大为减少。每件事情都可以公开与诚恳的讨论。”
“我承认说实话诚然不易,但是如果你下决心在孩子面前决不扯谎的话,事情就比想象中来得容易得多。”
“普遍的一般礼仪是虚伪的。”
“这世界上有许多不说谎的家庭,只有从那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眼睛雪亮和诚实的。”
“感觉比只是来得更重要。无知父母的谎言给孩子莫大的损害。经常是孩子的心灵而不是他那知觉的头脑受到伤害,造成神经病的是心灵而非知觉的头脑。”
“说谎是由胆怯而来,胆怯则由无知而来。”
服从与纪律
“为什么孩子需要服从?因为要满足大人对权利的愿望。”
“服从应该是社交上的礼貌。大人没有全力逼迫孩子服从,服从一定要孩子出于自愿,而不可从外部加以强迫。”
“家庭管理严格就像家长恨自己的反映。他们一生都在要求至善,但因为自己没有做到,所以想在孩子身上做到。”
“广义来说,严厉的家庭教育就是对整个生命的‘去势’。一个顺从的孩子不会长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因手淫而被罚的孩子,将来也不会得到极度的性快感。”
“孩子不怕同班间的责难,但是却怕成人的处罚,因为承认强大而令人敬畏,而又常是一个严格的父亲或母亲的象征,因此,孩子的恐惧就会不自主地油然而生。人类的将来在新一代父母的手中,假如他们仍以无端的权威来毁灭孩子的生命活力的话,战争和痛苦就会继续下去。假如他们再蹈他们父母严格训练的覆辙,他们就会失去孩子的爱,因为没有人会真正去爱他所怕的人。神经病是因为父母严厉教育的结果。我们不能用恨、处罚和压制来造成善良的人性,唯一的方法便是爱。一个没有严厉训练而充满爱的环境可以出去绝大多数孩童时期的麻烦,假如一个家庭又爱与赞许的话,儿童的抽汉与破坏行为根本不会产生。
奖励与处罚
“没有一个艺术家只因金钱酬报而创作。创造的快乐是报酬之一。当我们了解孩子对一切饰物的自然而然的兴趣时,我们便会知道奖励和惩罚的危险性了。奖励与惩罚都会影响孩子兴趣的发展。孩子真正的兴趣时他整个个性自然的轻响,而且应该时自发的。”
“我看到自由的儿童不需要任何处罚,因为他们不需要有很坏的行为。他用不着说谎和偷东西。也从来不觉得他的身体是肮脏和不道德的。他不用反抗权威,或者怕他的父母,他也会发脾气,但那些一会儿就会过去,而不是精神病态的。”
“当小孩自由生长而自私性能被满足后,他就会变成利他的了。”
第四章 孩子的问题
医治孩子
“跟小孩打交道,我们一定要运用心理学,要找出他行为后面的动机。老师发脾气或处罚过后,问题还是没解决。……和小孩的交往艺术可以说是怎么样跟他们讲话。另一方面,尼应该表示给孩子知道尼不容易被欺骗。”
“对小孩的处理不需要什么智慧,也不要又什么才能,只是常常实习,最重要是有时要对一些不重要的小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爱就是和对方站在一边。爱就是赞许。我知道儿童学习进度有限,而自由和放纵迥然不同。但是他们能很快学到如何分辨二者的却别,而且知道得很清楚。以自由来治疗,差不多每一次都可以生效。”
“我们的性格是知觉与下意识行为的混合品。这就是为什么道德教训和处罚永远一直不了他的缘故,责骂不过是耳边风,处罚也只是被他的身体感觉到。这些教诲和处罚从来不能影响或控制他行为的不自觉的动机。”
“要孩子做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对工作感兴趣、对友谊感乐趣、对爱情感快乐的人,或者让他成一个痛苦的、冲突的、恨自己和恨社会的人,这大权操在家长和老师手里。幸福是怎样获得的呢?我的答案是——消除权威。让小孩做他自己要做的人,不要教导他,不要教训他,不要勉强他上进,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这也许不是你喜欢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不采用我的答案,你应该自己去找更好的答案才是。”
第四篇:《夏山学校》读后感
《夏山学校》读后感
《夏山学校》,这是一所学校的名称,也是一本书的书名。《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便是以夏山学校为原型而创。。
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位于英格兰东萨佛克郡的里斯敦镇,距离伦敦约有一百英里。起初是尼尔与妻子一起开办的一所实验学校,但今日的它已不是实验学校,而是一所革新的学校,成为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之一,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1960年《夏山学校》出版后,迅速在全球掀起持续不断的“夏山热潮”,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儿童纷纷前往夏山就读。《夏山学校》仅在美国,10年就销售超过200万册,并被600多所大学指定为教育必读书。实践自由发展,见证爱的教育!目前,《夏山学校》已经被翻译成越来越多的语言,被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专家奉为人类不可缺少的教育经典。
当我读到《夏山学校》这本书之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在夏山学校,教育已经达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大象无形"的境界。尼尔认为:“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他用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了快乐教育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并让每个孩子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实践了这个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理想!快乐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积极”,因此学校应该使儿童学习如何去生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夏山学校是一所让孩子们能真正自由生活的场所,完全舍弃训练、命令、要求、道德与宗教教育。尼尔主张孩子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聪明、实际,大人只需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也就是依自己的才能、志趣,想成为学者便去做学者,而适合当清道夫的,也可成为清道夫。夏山学校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去教育学生,尼尔的一句名言便是:“与其培育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育快乐的清道夫。”
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的夏山学校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世界上最快乐的学校,每一年都有世界各地的孩子来到这里,接受最好的教育,度过最幸福的童年。来夏山之前,这些孩子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来到夏山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发自觉地学习,独立自主地生活,充满自信,也懂得了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多年后, 1
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日本作者坂元良江著的《成长在夏山》,作为一位母亲,她在书中真实记述了独生子小拓在夏山学校的成长经历。
我一边看《夏山学校》一边不断地反思当初我是怎么养育女儿,怎么教育她的;反思我作为一名教师,我又是怎么教育我的学生的。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具有很高的期望值,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犯过的错再犯就要惩罚等等,老师的压力很大,孩子的内心也一直很焦虑,甚至对工作学习产生了恐惧感。我们知道,人在没有恐惧的时候,心灵是绝对自由的,创造力也会随之显现。所以教育应该从心开始,让学生和老师的心中不再心存恐惧,这样老师和学生才可能面对自己,发现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出来。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前后对父母的认识从以前的无比崇拜一下子变成无比轻蔑,这也和孩子自己认识到真实的父母与以往努力去伪装的完美父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关。想要避免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父母从孩子小时侯就把真实的自己暴露给他们很重要。这样做更大的原因在于,会使孩子也学会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培养出一个个没有心灵自由的木偶人,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
夏山学校的孩子是自由的。他们拥有自我管理权,他们拥有尊重,他们拥有独自思考和醒悟的时间和空间。这和我们学校的管理理念不谋而合,我们的值周校长制和学生中的校长助理不就体现着大家来管理学校吗?
夏山学校的学生是永远受到尊重的。老师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夏山学校的“尊重”的概念是比较全面、人性的。尼尔主张只要是人,就应该相互尊重,无论男女老少,更无论所谓的贫贱富贵了。这和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新基础教育的宗旨是一致的:“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其实,在夏山学校里所体现的一切和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一切为了孩子”,“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爱是教育的主旋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教育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技巧。对待学生要实实在在付出自己
的真心,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读着这本书,头脑中浮现着孩子们自由成长的画面,感动于尼尔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
追求自由的教育,创造幸福的人生,这是美丽的夏山学校给与我的最大启迪!
第五篇:《夏山学校》读后感
10英本2班 100402054 刘怍男
读《夏山学校》有感
“成功是指一个人能够快乐地工作和积极地生活。”这是我读《夏山学校》记忆最深的一句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判断一个人的成功总是逃不出金钱,社会地位这些美丽的光环,所以我们的教育的目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找个体面的工作,赚更多的钱了。教育成为了赚钱的工具,是为以后赚更多的钱的垫脚石。在读完《夏山学校》之后,结合对我们教育的现状的思考,我认为《夏山学校》倡导的“自由发展”在现阶段还是具有双面性的。
首先,我还是承认“自由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改革有可行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自主地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为之付诸行动。在这个过程没有逼迫,没有压力,伴随着兴趣,体会着快乐,正好印证了“在快乐中成长”——我们现代教育的理念。尼尔的一句名言便是:与其培育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育快乐的清道夫。“夏山学校的孩子是自由的。他们拥有自我管理权,他们拥有尊重,他们拥有独自思考和醒悟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模仿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的愿望。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为什么很多孩子仇恨学校呢?这就是因为学习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学校里有严格的纪律,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孩子永远都是分数的奴隶。60分以后会说为什么只是及格,及格后是为什么不是优秀,优秀后为什么不是第一......然而在夏山学校,要的不是分数,是兴趣得到发掘和培养。我很赞赏尼尔的这段话:“那些不热心的学生在训练之下念完大学,将来成为没有想像力的老师、平庸的医生和无能
的律师,他们本来也许是上等的技工、顶呱呱的泥水匠或第一流的警察。”但我不知道,在孩子成为“没有想像力的老师、平庸的医生和无能的律师”,和“上等的技工、顶呱呱的泥水匠或第一流的警察”之间,我有没有勇气放弃前者,而选择后者。从理念上我们可以很激进,但在现实中,只能选择稳妥的道路.这就是一个不彻底的自由主义者的人格分裂.这就是我自己活生生的例证,在现行教育制度熏陶”下的“成品”。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忽略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木偶人。这些木偶人的心灵没有经过自然伸展,是扭曲的,发育不全的,他们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的真实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斗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一代。孩子都是有天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不是每个人都能变成科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只要发掘出内在的潜能,快乐地造性地工作就是一种成功。 这社会的分工需要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只要朝着你喜欢的方向发展,兴趣没有被扼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地会把需要用到的知识主动地学习,所以我认为靠学校、家长去逼迫孩子学还不如让他们在这种自由发展的环境中学习。再说就算逼出来的音乐家、钢琴家又会比清洁工的幸福指数高吗?根据“自由发展”理念,我认为我们应该大量进行技能教育:分类可以十分详细,手工、机械、绘画、计算机、烹饪、缝纫、木工、陶艺??让学
生从小就培养动手的能力。残疾学生凭什么在正常人的社会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灵巧的手和细致的观察能力。应该让他们从小就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他们感兴趣且擅长的方面。勤能补拙,不要什么都比,什么都比不过。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夏山学校的“自由发展”是有自己的纪律的。夏山学校自己的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诚实的,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中都是最诚实的人,在夏山学校里不会害怕孩子知道真相,更不会担心他们不理解,也许让孩子了解事实真相需要选择良好的时机,但我们要随时准备一颗坦白诚实的心给他们。这就像尊重一位知心朋友那样去重视和尊重他们,即便他只有几岁。父母和老师也不要羞于把自己的短处或难堪暴露给孩子,因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让孩子们了解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这是十分重要的,我想这也是避免培养完美主义者的原因之一。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前后对父母的认识从以前的无比崇拜一下子变成无比轻蔑,这也和孩子自己认识到真实的父母与以往努力去伪装的完美父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关。要想避免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把真实的自己暴露给他们很重要。这样做更大的原因在于,会使孩子也学会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
然而,对于“自由发展”的放养式教育我还是持怀疑态度。就尼尔的观点,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
只要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压抑扭曲干涉束缚,他自然就能成长为真诚自然独立利他的人。我并不知道孩子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但我觉得孩子的教育还是需要良好的引导。夏山学校里的孩子是幸运的,遇到的是尼尔这类老师,给他们的氛围是平等、自由的。生活环境优于那些生活在充满罪恶欺骗的环境的孩子,所以我认为品质的塑造还是需要需要教育来把关的。还有,我认为基础教育还是需要强化的,不能说孩子想上课就在上课,有些必修课还是要强化的,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基本的尝识是必须懂得的,不能说没兴趣就可以不懂,这样会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就像尼尔在书中说到“到至今为止,夏山出过一些杰出的音乐家和艺术家,但没出过作家。”为什么没出过作家,就是因为这种放养的制度,强调天性的发展,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基本的文学涵养没有积淀,当然不可能能冒出作家了。书中就不止一次揭露出培养出的毕业生有大字不识的,虽然这些人可以在社会上生活,但是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还是不利的。
《夏山学校》也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育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在书中提到有些家长不是真心接受自由发展理念的,这样孩子在家和学校受到的教育理念相悖,这样一个前进一个后退,孩子无法正常成长,所以尼尔宁愿不要接受教育这样的孩子进入夏山学校。我们的现行的教育也应是一样的,家长需要学会配合学校教育,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就要先对家长进行先教育,改变家长那些不正确的陈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夏山学校读书笔记》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87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