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两会总结
一、主题、主要
1、十九大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我国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十九大主要议程: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
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最、第一、首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
2、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
3、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的中央委员会
9、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10、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
11、最大的民生:就业
12、201*年宪法宣誓仪式:首次在全国人大举行;习近平是第一个进行宪法宣誓的国家领导人
三、数字类
1、建设美丽中国的四大举措: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2、从2020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两步走):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的“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当前的三大历史任务: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6、十九大产生两大机构: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个“伟大”: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8、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9、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党一百年:(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二十一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十九大提出的“两个重要时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与“历史交汇期”——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1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与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3、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80,
14、通过宪法修正案至少需要多少名代表投赞成票: 1987
15、通过监察法至少需要多少名代表投赞成票: 1491
16、201*年我国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
17、宪法修改的三个程序:党内程序、人大程序、人民参与程序
18、新修改后的宪法共多少条:143
201*修宪增加了多少条:5条,修改了多少条:21条
五次修宪共修改了多少条:52条,其中,1988年修改了2条,1993年修改了9条,1999年修改了6条,2004年修改了14条
14、通过宪法修正案至少需要多少名代表投赞成票: 1987
15、通过监察法至少需要多少名代表投赞成票: 1491
16、今年全国两会三大不同点: 1.第五次修改现行宪法;2.国家机构改革(整合为26个部委);3.国家机构中增设监察委,构成“一府一委两院”的格局,并通过首部监察法
17、十九大会议的三大成果: 1.党的指导思想增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由原来的“三位一体”变成“四位一体”;3.突出强调“党领导一切”,并且写进了党章
18、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9、201*新增国家机构监察委:出现在第三章第七节,新增五条全部是其内容。监察委共四级:国家、省级、市级、县级
四、时间类
1、十九大时间:201*.10.18——10.24 共7天
2、两会时间:201*.3.3——3.20 共18.5天(会期较长)
3、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2020
4、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1949-1978-201*
5、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2035
6、我国经济目前处于的时期:我国经济已有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首次召开分别是哪一年:1954,1949
8、党历史上著名的会议:
1956:党的八大,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
1921:党的一大,上海兴业路76号,“不忘初心的起点”,提出建立“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人民谋幸福”
201*:十九大伟大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成功,而且进入“新时代”
五、战略、方略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坚持新发展理念。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3、十九大提出的“七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军民融合战略、区域协调战略
4、十九大新提出的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六、本质、实质、性质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的国家性质(十九大报告重申):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七、根本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
3、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4、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5、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
6、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人民福祉
7、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基本、基础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建设教育强国
2、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阶阶段
3、党的基本路线的变化最后一句变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
5、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6、“八二宪法”修改的基础:“五四宪法”
7、“五四宪法”修改的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8、“八二宪法”:对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继承成和发展
九、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政治原则: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的“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十一、目标
1、科教兴国的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2、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标:必须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十九大、两会知识题纲要点》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31721.html
- 下一篇:接收预备党员的主要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