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任重道远
温州,东海之滨一颗绚丽的明珠;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率先卷起了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源地之一。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温州人,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温州模式”,创造了经济活跃、民资殷实的物质文明。
前些年,外地人到温州,有一个强烈的印象,谑称温州是“美丽的姑娘,破烂的城市”。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市大兴旧城改造运动,创出一条城市建设市场化的道路,使过去的房屋破、旧、危、矮,马路陋、弯、短、窄,街巷商摊林立,交通秩序混乱,行人提心吊胆的落后景象有了历史性的改变。
但是,高楼大厦建起来,繁荣、繁华的城市商业气息浓起来,现代化的城市品位却相对滞后。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是,只见“水泥森林”不见绿,市区人均绿地仅4.5平方米。温州城本是座著名的“山水城市”。市区的东西南北中,天然坐落着7座“城中山”。总长1000多公里的城外“温州大运河”与总长200多公里的城内36条支流交织成“城中水”。但是,山不秀,水发臭。
2000年7月初,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万人动员大会,拉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幕。他们首先将大兴“显山露水”、“治山理水”、“还绿于民”的系统工程作为突破口;同时,运用社会成本原理,抓住“创建”的契机,将山水绿工程与恢复和挖掘温州历史山水风貌、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位结合起来。世纪之交,时代的发展向温州人提出了加大力度创建精神文明的新要求。之后的短短两年,温州人民万众一心铆足劲,大力创建文明城市,使城市面貌短时间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100多平方公里的温州城地面绿了、马路宽了、交通快了、空气爽了、水面清了、社区美了、市容亮了,人讲信了。
近几年来,温州的飞速发展为文明创建增添了更多的成绩,但距离文明城市的标准还有一段艰辛之路。
201*年11月,温州将迎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最终“大考”。我们准备好了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引用亚里斯多德的话,“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好”,强调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李克强也强调,人们到城市生活,既看重经济收入,又看重精神文化收益。对城市生活有三盼,一盼城市更有文化,二盼城市更有品位,三盼城市更有道德。要围绕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这个重点,加强人文环境软件建设,大力开展思想教育,着力让人更善、城更美、社会更和谐。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关切,把城市创建得更有文化、更有品位、更有道德,把文明城市打造成有价值内涵、有人文精神的思想文化高地,有温度、有口碑的城市。
城市在文化建设上既有明显的虹吸效应,又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一方面充分发挥城市具有汇集文化场馆、艺术院团、文化人才的虹吸功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好城市在文化产品创造和传播、文化活动开展与普及、文化功能辐射等放大功能,切实把城市打造成为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
文化是美好生活的内质,在城镇化进程中,新城区和边远地区文化生活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还有文化匮乏、文化沙漠现象存在,总体而言,公共文化设施阵地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群众参与不便的问题很多。伴随城市化步伐,发挥主城区文化中心优势,使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要素和服务加快向边际地区延伸,要加强统筹,发挥老城区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更多资源用在新城区,帮助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化条件,提高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保障文化权益,满足新城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明城市创建要着力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文明城市创建要从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发展水平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弘扬每个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资源,彰显城市文化个性和品位,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美丽城市,让人们能够留住童年、留住回忆、品味生活。对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现象保持警醒和进行反思,尤其是对漠视历史文化保护,毁坏城市古迹和历史记忆、斩断文脉的行为要协同相关部门有所规范。一些地方建筑越来越高、而精神文化生活场所并没有随之提升和扩容,在创城活动中要予以规划。要重视有识之士既要金山银山更要有绿水青山的呼吁呐喊,要把城市建的更有古道乡愁、更有人文精神,更有人居环境和和气息。文明创城可以把对传统文化弘扬光大工作与之有效结合起来。
文明城市创建要突出价值观引领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一是突出价值观引领。制定实施《温州市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新时期的温州人精神大讨论,着力使温州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从个体荣誉感上升到集体荣誉感,从小团结提升为大团结,从小我提升为大我,树立新时期温州人“富而爱仁、追求卓越”的崭新形象。二是突出主题实践。围绕社区居民、机关工作人员、未成年人、企业家、新温州人等重点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在企业中组织开展“负责地做好产品”主题活动,制定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估体系,引导民企更好地承担与履行社会责任。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继续深入开展“春泥计划行动”,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主题活动,在机关干部中开展“爱岗爱家爱社会,做健康文明温州人”主题实践活动,在新温州人群体中深化“情暖温州、共创和谐、共享文明”系列活动,切实把公共文明道德要求内化为市民自觉行动。三是突出典型示范。组织开展“温州市道德模范”、“温州市文明市民”、“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百佳新温州人”等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四是突出新风培育。组织深化“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强化96150文明创建监督热线作用的基础上,在全市各大媒体设立热线监督直通车,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使“六城联创”的过程成为改善市容、优化环境的过程,变革旧观念、旧习惯、旧陋俗的过程,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打响“温州文明”品牌的过程。
文明城市创建要切实优化城市环境。一是做好园林绿化工作。以“绿满温州”为目标,把绿化作为城市富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来抓,深入实施“城乡绿化五年行动”,发动全民种树,通过“见缝插绿、拆违造绿、拆围透绿”,用绿化打造“金角银边”,构筑城市绿色慢行系统,让老百姓能够推窗见绿。二是做好城中村整治工作。围绕解决城市脏乱差的问题,继续把城中村改造整治摆上突出位置,对位于城市重点功能区、对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产业结构有较大影响的“城中村”实施以整体拆迁为主的全面改造,对面上其他城中村和城郊村,以城乡统筹改革为动力,加快撤村建居和农民市民化步伐,以多种方式改造村居点,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坚决扫除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顽疾。三是做好污染物减排工作。以抓好污染物减排为重点,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率,力争城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市区内无劣Ⅴ类水体。四是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加大对五马街、墨池坊、城西街、朔门街、庆年坊、江心屿、永昌堡、水碓坑村-黄坑村等历史文化街区(名村)整治保护力度,全力实施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切实增强温州人文内涵。
文明城市创建要深入开展“四大整治”,切实解决城市管理“顽疾”。一是深化温瑞塘河综合整治。温瑞塘河是温州人民的母亲河,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全面实施《浙江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继续采取片区污水管网改造、清淤疏浚、生态修复、驳坎绿化等综合措施,切实消除河道黑臭现象。二是深化环境卫生整治。对公共场所以及重点部位、片区进行重点整治,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和重点村庄的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开展主要街巷的景观整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强市容文明示范区和市容文明示范路创建。深化“十小行业”、城市“牛皮癣”、流动摊贩集中整治,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推行“数字城管”,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深化拆违治乱整治。加大违法建筑拆除力度,集中解决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等突出问题。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刑事犯罪,有效清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使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四是深化交通秩序整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环线、打卡口、接断路”,推进城市主干道路、快速路和轨道交通建设,构筑与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城市交通内畅外快网络体系。启动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实施出租车管理精细工程。强化交通堵点乱点和“黑车”整治,大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积极开展文明出行宣传教育,切实营造文明、通畅、有序、和谐的城市交通环境。
总之,文明城市创建,要抓住城市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农村人口转向城市人口的大潮中,既做好城市老市民的工作,又要做好进城落户新市民的工作,着力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既求创建的深度,又求创建的广度,使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覆盖城市全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创建文明城市征文稿:创建文明城市任重道远》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34287.html
- 上一篇:不忘初心,我的党员故事
- 下一篇:五水共治乌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