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一个积极可行、科学合理的“十五”计划,对于我们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发挥后发优势,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新世纪开始的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建议》根据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明确提出“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抢抓发展机遇,加速资源转换,全面实施县域突破、开放带动、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提高医药产业,壮大食品、冶金建材产业,大力开发山区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力争经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把通化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医药名城和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的吉林省东南部中心城市。
《建议》的核心内容是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确定这样的主题,是市委在深入分析“十五”期间国内外、省内外环境,正确把握非均衡发展规律,从我市实际出发,面向新世纪的发展和竞争作出的战略决策。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落后地区,在特定条件下,直接借鉴和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快速缩小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的一种发展方式和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一是超常规发展,直接进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较高阶段;二是非均衡发展,有先有后,重点突破,进而实现整体跨越;三是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创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总体实力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发展是世界的主题,是中国的主题,更是我市的主题。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全市人民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必须加快发展。我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能是常规的,否则,就很难摆脱落后局面,不仅解决不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而且可能会使我们更加困难。因此,发挥后发优势,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唯一的选择。现在,世界范围内正处于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为我市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20年来我市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我市具有资源、产业、产品、资本运营、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潜力较大;推进改革开放,释放体制、机制和环境的活力,有可能大规模吸引国内域外资金、技术、人才;国内域外市场需求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市医药、食品、矿产建材等支柱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齐心协力,就完全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等在内的全面调整。“十五”期间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面向市场,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改革开放和创新为动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要继续深化改革,破除各种体制性障碍,充分释放改革的能量,激发经济活力。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高的水平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解决经济发展中非常突出的市场约束和资金约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只有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支撑经济结构调整,才能跟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步伐。
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是“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实现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环境。
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继续实施“科教兴市、开放带动、县域突破、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几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的要求,结合通化实际,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开放带动、县域突破、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这“四大战略”完全符合我市实际,必须继续坚持和推进。要结合各县(市、区)、各行业的实际,把“四大战略”的贯彻具体化,并体现到长远规划中去。
按照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1*年力争比201*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社会经济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前3位。这个目标是积极的,是符合我市实际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第二篇:关于“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计划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计划。制定一个积极可行、科学合理的“十五”计划,对于我们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发挥后发优势,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新世纪开始的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建议》根据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明确提出“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抢抓发展机遇,加速资源转换,全面实施县域突破、开放带动、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提高医药产业,壮大食品、冶金建材产业,大力开发山区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力争经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把通化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医药名城和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的吉林省东南部中心城市。《建议》的核心内容是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确定这样的主题,是市委在深入分析“十五”期间国内外、省内外环境,正确把握非均衡发展规律,从我市实际出发,面向新世纪的发展和竞争作出的战略决策。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落后地区,在特定条件下,直接借鉴和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快速缩小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的一种发展方式和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一是超常规发展,直接进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较高阶段;二是非均衡发展,有先有后,重点突破,进而实现整体跨越;三是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创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工作计划范文《关于“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计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总体实力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发展是世界的主题,是中国的主题,更是我市的主题。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全市人民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必须加快发展。我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能是常规的,否则,就很难摆脱落后局面,不仅解决不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而且可能会使我们更加困难。因此,发挥后发优势,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唯一的选择。现在,世界范围内正处于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为我市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20年来我市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我市具有资源、产业、产品、资本运营、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潜力较大;推进改革开放,释放体制、机制和环境的活力,有可能大规模吸引国内域外资金、技术、人才;国内域外市场需求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市医药、食品、矿产建材等支柱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齐心协力,就完全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等在内的全面调整。“十五”期间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面向市场,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改革开放和创新为动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要继续深化改革,破除各种体制性障碍,充分释放改革的能量,激发经济活力。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高的水平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解决经济发展中非常突出的市场约束和资金约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只有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支撑经济结构调整,才能跟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步伐。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是“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实现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环境。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继续实施“科教兴市、开放带动、县域突破、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几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的要求,结合通化实际,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开放带动、县域突破、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这“四大战略”完全符合我市实际,必须继续坚持和推进。要结合各县(市、区)、各行业的实际,把“四大战略”的贯彻具体化,并体现到长远规划中去。按照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1*年力争比201*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社会经济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前3位。这个目标是积极的,是符合我市实际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关于“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第三篇:“十一五(敬请期待好文网更好文章www.bsmz.net)”期间水利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水利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昔阳县县委、县政府针对这一任务制定了实现目标的农民增收、工业强县、基础建设、旅游开发四大工程措施。我们在制定“十一五”水利发展目标时,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和实施措施,结合我县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的,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利的需求,科学地提出全县的“十一五”水利发展目标:以城南河的综合治理提高县城防洪能力;以郭庄水库以及南郝峪、杨家坡、秦山、车寺、平原、石亭六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对全县重点水库建立信息传输管理系统,提高我县综合防洪减灾能力;以县管七大供水工程的改造和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水的需求;以成立供水中心统一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海河流域水保治理工程,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水价改革,实行水权制度,实施雨水集蓄节水灌溉工程和建设节水灌溉园区,全面推进节水的进程;以防汛信息体系和供水智能管理体系的建设,实现水利的信息化;以县管小〈一〉型水库的改革,引深水利体制的改革,加强水工程的管理;依托县管水库丰富的水资源,发展名优特鱼种养殖,增加水利经济收入,
- 1 - 1
从而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与水环境恶化、洪涝干旱威胁,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各水利专业领域发展的主要目标指标如下: 防洪除涝方面,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标率二o一o年达37%,二o二o年达50%;城市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标准;堤防达标比例二o一o年达30%,二o二o年达40%。
节约用水方面,全县节水灌溉面积二o一o年达1.8千公顷,二o二o年达2.41千公顷;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二o一o年达40%,二o二o年达50%。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二o一o年供水能力达1230万方,二o二o年达1330万方;居民饮水达标率二o一o年高于90%,二o二o年高于95%;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二o一o年达17.12万人,二o二o年达23.47万人。
水资源保护方面,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二o一o年达90%,二o二o年达9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二o一o年达75%,二o二o年达85%。
水土保持方面,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二o一o年达65.49千公顷,二o二o年达85.49千公顷;实施封育保护面积二o一o年达27.9千公顷,二o二o年达45.9千公顷。
水利基建投资完成情况,二o一o年达7178万元,二o二o年达10122万元。
二、 主要任务
“十一五”是实现党的十六大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目标,对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基础设施的水利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即按照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和水利部的治水新思路,合理配置水利公共资源,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用科学发展观促进水利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根据这个要求,我们提出了“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水利发展新任务,概括讲就是“抓管理、重信息;上工程、促节水;保生态,保安全。”
1、抓管理、重信息
(1)水资源管理:加强取水许可水量的核定,抓好计量设施的普及,配合上级部门搞好全县水资源调查,为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提供基础。
(2)水工程管理:进一步深化改革,对县管重要的四座小〈一〉型水库进行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公益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管理经营体制;对供水、水产经营性水工程,实行企业化经营;对小型水工程,采取拍卖、转让、股份等形式经营;供水工程要在落实经营主体,搞好水价核定,水费征收的基础上,加大大修、折旧资金的提取;水保工程要加强后期管理,使水工程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3)水行政执法: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围绕规
费征收、资源保护、取水许可、水保监测、防汛抢险、水工程保护、河道管护等内容,积极开展工作,配合司法部门,提高水行政执法力度,保证水事活动的正常进行。
(4)水利信息化工作:结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重点水库安装雨水情传感测报系统,实现雨水情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处理的自动化,提高防洪减灾的能力;结合供水工程建设,安装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供水自动化,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使用;县、市水利局通过英特网实现电子政务连通,推进办公自动化。
2、上工程、促节水
根据我县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特点,我们要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上项目、建工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生活供水方面重点是采取蓄水、引水、调水、扩源、增容、联网等形式,新建一批人畜饮水工程和对赵壁川供水工程、关山水库供水工程、杨家坡水库供水工程、洪水潜流供水工程进行改造,解决4.14万口人的饮水困难,达到人均可用12方水的目标,并对建设工程安装智能供水系统,促进节约用水。农业供水方面,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针对各区域地形、地质、水资源的特点,建设3706处雨水集蓄灌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4万亩,其中塘坝工程150处,控制灌溉面积8万亩;渠池工程3556处,控制灌溉面积6万亩。对集雨灌溉工程,全部配套喷灌、滴灌、
管灌等节水灌溉设施,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农业节水增收。
对生活供水工程和农业供水工程,要科学测算水价,按价收费,并实行新水新价、超额加价、浮动水价等办法,完善计量设施,规范征费,以水价促节水。
3、保生态、保安全
(1)水保建设方面,要借水保国债项目的建设和退耕还林之东风,在全县掀起水保生态建设的热潮,采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调动各方面进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在海河流域峰东、风居、菜阳坡、朱石铺、大南山等小流域,以生物措施为主,并兴建一批水池、旱井、人字闸、河坝等小型水利工程与之配套,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千公顷,新增封育保护面积14千公顷。在黄河流域以水工程措施为主,配套生物工程,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千公顷,新增封育保护面积8.6千公顷。通过水保生态工程的建设,结合加强水资源保护执法、水保监测执法、城南河综合治理,全面保护水资源环境,增强生态涵养、净化水的能力,实现供水安全和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2)防洪减灾方面,积极争取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立项和建设,力争实现南郝峪水库、杨家坡水库、秦山水库、车寺水库四座危及城镇安全且效益较好的小〈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使其达到行业防洪标准,并建设雨水情信息自动测报系统,提高水库工程的防洪能力;河道整治要争取国家
资金建设城南河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道2.4公里,兴建橡胶坝和拦石冲砂坝,增设排污、输水管道,加固堤坝,使其达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并可实现以水养水、涵养水源、美化环境,补充供水的生态、经济效益,配合市级河道清淤、清障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河道工程的防洪能力。
上述两项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可提高水工程的拦洪排洪能力,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家、人民生活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增加水工程调蓄洪水能力,进行调洪抗旱,实现洪水防御向资源管理的转变,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是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大,致使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二是未能使全县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合理配置,达到高效利用;三是节水工程建设较少,不利于节水社会的建立;四是防汛投入不足,致使大多防洪工程带病运行可完全报费。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oo五年六月二十日
第四篇:201*年的目标和主要任务201*年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企业发展全面提速的一年,企业的工作指导思路是:认真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以三个一切为先导,以富民强企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向执行力要效益,全力保障全运,推进管理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职工综合素质,确保民生持续改善,企业和谐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上新台阶。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企业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面完成《承包经营合同》所确定的各项经济指标,争取有效降低产销差率;用户发展工作产值争取达到5000万。
201*年结合新一年的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转变工作作风,改变管理方式,进一步明确职责,提高执行力度;
二是继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基础管理、人的管理,规范规章制度,理顺管理流程,强化监督考核,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是全面提高供水能力,扩大用水市场,抢抓用户发展工程市场,规范工程管理,提高工程收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是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全方位、多样化培训,全面提高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五是以全运会为契机,增强企业职工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确保供水大局稳定,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六是认真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各种实际问题,切实为职工办实事;
七是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用企业文化的力量增强企业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几项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加强人的管理,开创企业精细化管理新局面。今年将继续深入精细化管理,目前随着苏家屯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营业分公司面临着最佳的发展机遇,但精细化管理的不够深入,是造成产销差率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也是我们企业管理的一个瓶颈。加强企业基础工作管理,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向管理要效益,在营业上提高售水量,做到应收尽收,增加水费收入,有效降低产销差;加强加压泵站的管理力度,保证实现201*年节能降耗指标的同时,确保供水大局的稳定;继续对加工厂管网进行改造,以改善加工厂地区水质问题;继续开展岗位业务培训,全员参与,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全面提高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加大考核力度,完善各部门承包经营管理,严格考核,通过公开透明的考核机制,激励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人的管理,采取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合理分配、合理安排,做到各有其职、各负其责;解决工作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的现状,考核执行力,向执行力要效益;
(二)着力提高供水能力,开拓供水市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随着苏家屯区建设的不断发展,苏家屯分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今年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政府和集团的沟通、协调工作,提高苏东及苏西水源的供水能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伙房水引入苏东水源,同时争取引入到加工厂,进行水置换;另一方面,要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霸住工程市场,盯住外部市场,尽最大能力拿下工程,提高工程收入。
(三)加强水质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供水服务质量,避免出现投诉热点。规范企业和员工的服务行为,树立“客户至上”的观念。不断创新供水服务工作的新方式和方法,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美誉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水质管理和监测,密切关注并尽早对水质反映较严重的地区,新增放水点和管道冲洗的办法缓解水质问题。争取尽快将大伙房水引入苏东水源,并对加工厂地区进行水置换,以彻底解决水质问题。
(四)认真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各种实际问题,切实为职工办实事。201*年,苏家屯分公司将继续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出发点,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切实为职工办实事,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争取在去年原有的福利待遇基础之上再有所提高;走近广大职工,了解并解决职工的实际生活困难和需要;定期收集并完善困难职工基本信息,通过发放困难补助、走访慰问、金
秋助学等方式,为职工排忧解难,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帮扶体系。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围绕和谐企业建设,以增强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目标,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加强班组文化、岗位文化建设,通过在企业内部树立终身学习、自主创新的理念,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使职工都能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培养职工的团结凝聚力和强烈的使命感。
第五篇: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展顺利
城镇新增就业86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83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86%、50.4%、 41.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022人,完成目标任务600人的17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4%,有效控制在年初计划内。安排高校毕业生见习14人,完成任务20人的70%。开发公益性岗位227个,完成任务数170个的134%。新增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208户1568万元,扶持创业250人,带动就业70人,完成任务1023人的20%。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5户,完成任务数10户的5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新增转移培训472人,完成目标任务800人的59%。
(二)社会保障目标完成得到落实
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1699人,完成目标任务15584人的75%,其中:企业职工6965人,占任务数11781人的59.12%。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3033人,完成目标任务9145人的33.2%。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49707人,完成目标任务142907人的104.8%。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8845人,完成考核指标32190人的89.6%。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819人,占任务数19690人的95.6%,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0026人,占考核指标12500人的80.2%。参加城镇失业保险10160人,完成目标任务10228人的99%。参加工伤保险15572人,完成任务数16612人的93.7%。其中机关事业工伤保险4304人,企业工伤保险7317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3951人,完成考核任务4040人97.8%。参加生育保险12794人,完成任务数14104人的90.7%。上半年共支付城镇职工基
本养老保险费3127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987.8万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15.3万元,工伤保险费116万元,生育保险费19万元,医疗保险费1332.2万元。
(三)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加强社保稽核工作,上半年共稽核用人单位240户,涉及14914人,加强对辖区内14家定点医疗机构和42家定点药店的管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应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5453万元,实际征收1641万元,完成考核任务的30%。应征收失业保险费880万元,实际征收301.74万元,完成考核任务的34.28%。应征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4440万元,实际征收1390 万元,完成考核任务的31.3%。应征收工伤保险费294万元,实际征收69.8万元,完成考核任务的23.4%。应征收生育保险费289万元,实际征收53万元,完成考核任务的18.4%。清欠基本养老保险费24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633万元的39%。清欠失业保险费8万元,完成目标任务20万元的40%。清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费4万元,完成目标任务20万元的20%。清欠工伤保险费1.6万元,完成目标任务6.2万元的25.8%。清欠生育保险费2.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3万元的20.8%。
本网向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it服务台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发展目标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主要任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35837.html
- 上一篇:安全生产个人工作计划(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