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参加葬礼的请假条(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22 03:50:32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参加自己的“葬礼”

参加自己的“葬礼”

四月的天气,清明宜人,网上看到闫怀礼老人家葬礼的消息,找个僻静不受干扰的角落,抛开一切杂念,敞开心扉,自我作一段心灵之旅。。。

我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要去参加我所尊敬的闫老的葬礼,我步入大厅,整个空间充满了鲜花的气息,伴随着音乐,人们的悲伤。我可以从人们的脸上看到,那份深切的,不加掩饰的,结合着对生的感激与对死的悲伤。

穿过人群,我竟看到了我自己。。。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是为了向我告别,以此机会来表达对我的感情。

仪式继续,这时亲族、友人、同事,即将上台追述我的生平。

l我的工作同事,熟知我工作的方式和对事业的态度。

l我的朋友,相知相守,多年的朋友。

l我的家庭,子女,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

认真想一想,我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评语?我仔细地想象,深刻地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最真实的,原始的,不加修饰的从我内心得到的答案,我对自己的“基础价值观”。

这就叫做“从结束开始”的思考方式。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是“从结束开始”的。当建造一栋建筑被之前,它的建设者对于它完成的样子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观念,做出的明确的勾画。所有的事情都是在房屋装修前完成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造墙砌瓦前完成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选地打基之前完成的;甚至所有的事情都是在画房屋的草图之前完成的。这就是“从结束开始”。

“从结束开始”的思考方式,以最真实和严苛的方式检验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给我自己,他人和整个社会一个机会,去了解自己,检验自己和证明自己。

“从结束开始”的核心是一个清晰的“目标”或“终点”。

任何人都无法帮助我了解自己的“目标”;任何人都无法引导我走向正确的方向;任何人都不能,也不会对我的所作所为有任何的干扰或帮助,除了我自己。

我不需要给任何人答案,因为问题的提问者和回答者都是我自己。

你呢?

第二篇:参加朋友的儿子葬礼

参加一位朋友的儿子葬礼

(阿明201*.4.25)

今天上午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儿子葬礼,感觉悲伤、凄惨、无助~~。

独生子才28周岁,1.81米高富帅,因当业务员常打手机使脑部受到辐射长肿瘤,并因结婚搬入新装修房(入住2年),肿瘤转为脑癌,从今年1月15日发现起,到本月22日止,3个多月时间,花了30多万元(医保只报2万元),还是结束了年轻的一生。

我朋友苦~,59岁的白发人送黑发人;朋友的妻子苦~,哭的死去活来;他们的儿媳妇苦~,结婚才两年,后面的日子怎么过?改嫁还是守寡?;小孙女现在才11个月苦苦等在后头~。如果把孙女当孩子养,我的朋友要身体棒棒活到80多岁才行?。

人没了、钱没了、支柱没了,真是灭顶之灾,悲伤?!凄惨?!无助?!

我说:

如果没有常久打手机~

如果没有就入住新房~

如果不是独生子女~

我想起30年前我姐姐的命运和我朋友儿媳的命运很相似。当时我外甥比这孙女大3岁而已,我姐夫癌症也是几个月时间走了,当时有夫妻感情太深原因,也有不让孩子受苦考虑,或有克命旧观念影响等,我姐始终没有再嫁,一个人又工作又带孩子,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把我外甥带大并成家。我除了钦佩外想衷心地对我姐姐说:姐姐您三十年辛苦了!您是一位伟大的好母亲!请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当时我姐姐的夫家没这么痛苦,因为他们家还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为什么我朋友会这么苦?

我查了这是“失独”:就是指独生子女,意外亡故,家里老人父母由谁来养老送终引发的社会等问题。

一对夫妇,响应号召,实行计划,只有一个孩子。但是,独生子女一旦亡故,家庭中的老人父母,在承受精神打击的同时,也遭遇经济困难,养老成了难题。

在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灭顶之灾之前,这些父母大多经历过上世纪

50年代的经济困难、

60年代的“文革”浩劫、

70年代的上山下乡、

80年代的一胎限制、

90年代的下岗分流。

我国是一个独特人国度,已经有上亿的新生儿降临,他们从来没有兄弟姐妹,其中一部分又因天灾人祸,未尝尽人生百味,便先于父母离世。

从表面上看,没有孩子是失独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唯一不同,但实际却是,没有孩子,两种家庭在任何生活细节上都迥然不同。当唯一的孩子突然离开,他们发现自己的人生已然从主流中掉队,亦被政策所遗弃。

据人口学专家所根据人口普查数据的推断:中国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独生子女去世后,父母容易陷入自行封闭,精神濒临崩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我们社会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时间将一天天过去,希望我的朋友能从痛苦中尽快超出来,随遇而安吧!

第三篇:参加葬礼的假泣者

参加葬礼的假泣者

毋宁说,中秋节是在世的人们团聚的日子,我却偏偏想起过世的外公。我曾对表弟说,为兄较你的幸运之处便是出生并成长在远离市区的故乡。家乡的葬礼——每逢乡里的老人故去,邻家的孩子便会被自动编入送殡的彩旗队。举着鲜亮的旗子,跟在长龙一样蜿蜒的队伍后面,犹如秋季庆典的赶集似的穿行在苍山牧野之间之间,每每见到山上瑰丽的四时之景,较之平日,更显一种肃穆的生气,就不由高兴非常。然而先行队中那棺椁里卧的究竟是谁?我却无从晓得,也不过问。

最后一次在故乡参加葬礼,便是那个宠我非常的外祖父。

至今,还能清楚地忆起他为我洗澡的情景。他粗糙宛如砂纸的手在我赤条条的身上上下磨蹭着,好像娓娓讲着枕边的一个故事,春花秋月杜鹃夏,冬雪皑皑严寒加。小时候贪食溪水的甘甜,常常背着外公偷喝,曾因吃了生水闹肚子被严厉责备过。有此被他逮到,他怒极瞪着眼,高举手掌就要向我打来,却陡然硬硬地把手滞在半空中。他也曾同我共度中秋,那轮明月,那甜甜的酒,还有外公怀中浓浓袭来闲适的倦意,皆是我不能忘怀到如今的。

葬礼前一天,我问爸爸:“明天酒宴什么菜?”但我没发现,爸爸因为太过悲伤,已红着眼睡去了。

我合眼,憧憬这明天,暮春薄薄的凉意与漫放的龙胆花。

次日,亲人们聚在外公生前的卧室,相对无言,也有不相识的女人在暗暗抽泣。窗外,春色撩人,我按奈不住独自跑了出去。流连光景,不觉走到灵堂。外公的遗体不动声色躺着,较之平日,双颊更加瘦削。

出于本能,我上前把两颗糖果揣在了他冰凉的手中,轻问道:“外公,吃糖吗?“一切静寂如死,他已陷落永眠。我凝视他紧闭的双眸,最后因为厌恶他了无生趣的表情而悻悻离开。

外面,所有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谁也没有理会我这个孩子。我蹲在阶前,眺望远处,山峦在淡青色的朝雾中隐隐浮动,映朝阳浅浅的淡金颜色,而染了一层美丽的光晕,不有看痴了。

云居雀在老旧的檐角上低声鸣叫,浅葱色的草像青苔一样漫延在目之所及处。在外公的葬礼上,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恬静,犹如一个在异国旅行的僧侣。由于一阵哭声,我从宛如入定的安宁境界中醒来,看见妈妈与一群人正围着外公哭泣。我跑过去,挤入人堆,正迎上妈妈通红的双目,噙着眼泪想想要告诉我什么,但终于又泣不成声。

哭声像缠绕在竹林里的风一样此起彼伏。

看着妈妈的眼泪,我忽然深感恐惧。竟也‘哇’一声哭了出来。无端的,毫无感情可言的哭泣,在那些低沉宛如倾诉的悲戚呢喃中格外清脆。听见旁人说:“这孩子好孝顺,和外公很要好来着。。。。”我不有哭得更加卖力,意欲博得更多掌声。

而在场,所见所闻的人,再也掩不住哀意,纷纷落下泪来。

自沾泪的眼前,我看见小院里的外婆。

她没有落泪,只有她一人在为外公的身后事奔走,干练地组织葬礼的事仪。我不明白,明明众生浓稠的悲意几欲凝伫,为何与外公相伴白首的她无动于衷。在外公的灵柩最终埋入‘太师椅’形的墓中时。亲人们纷纷在墓前上香。妈妈说,这是给外公吃的。习惯了外公平时总会把吃的留给我,我忙跑去夺下剩余的香:“这是外公留给我的,你们不要烧了!”妈妈愕然,继而哭的更加悲切。

眼泪是随着‘呜咽’的哭声自然滑落的,在晚霞一样的脸颊上停留了一下,很快就集聚在下巴一起落下,在地上绽放开水渍的花。

又有更多的哭声响起,仿佛回应一样。现在想来,我当时朦胧不知的样子,也许更容易使他们触景伤情吧。不过,我始终不明白这哭声的含义。

那时是暮春时节。山上的植物似乎承载不了这么多的生气而满溢出来,膝盖以下的地方,是一层薄薄的雾气,间或有小如寒星的花朵铺陈开一条小道,一直延伸到山脚忽然滑落的地平线,与更为遥远的那边昏沉沉的天幕相交。我看见被小姨揉在怀中的表弟。当他们行走时,小表弟宛如漂浮在绯红色的海面上。他的眼睛,诱惑地遥望外公的坟冢,穿过烟云错乱的山鸡,悄然落在我的心间。

酒宴结束后。众人散去,天色渐晚。中午时的热闹氛围早已随外公埋葬进了虚空寂灭,仿若一梦。我四处寻找,不见小姨,不见妈妈,不见外

婆。。。。。。

次日,外婆把自己锁进三楼的房间,家人都急坏了,她是那天夜里才应声开门的。我在楼梯的转角处,看见她一身睡袍,发髻凌乱,一副行行欲倒虚弱不堪的样子。当看见她的眼睛时,我一下子吓得瘫软在了地上。那双苍老的眼睛,被沼泽一样的泪痕包裹着,弥散出久久不散的悲哀,行将就木,深深刺痛我的心灵。

那是还可以听见邻人对我‘孝顺’的评价,起先是得意。但当我见到外婆的眼泪时,我才知道自己的哭泣是一场花哨的表演。我愧对外公,愧对那些往

昔欢愉的日子,愧对他牵我手散步于家乡小径中夕阳下斜斜的背影。。。。。。

因为,我是参加葬礼的假泣者。如果人们都因为我敲入其分的表演而给与我‘孝顺’之名,那么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不孝的。

我暗暗发誓,外公不在了,我再也不想让外婆有这样光景惨淡的一天。那以后,我将这作为对外公的补偿,对外公的承诺一直奉守着。

我常年陪在外婆身边,对她而言,我既是长孙,又是最亲昵的孙子。我对她言听计从,陪她散步,拜访老友,或去听鼓词。我也放弃爸妈身边的日子,和她一起吃清淡的三餐。她将日子寄托在佛教上,我便与她一起诵忏,遇到她看不懂的古字,我就查字典,有时也草草翻译给他听。那些枯燥的日子是小表弟不能忍受的,能有我才会陪她踏遍附近古刹,所以从小,我就习惯那些奇异的佛香味。

就像外公的墓前,那些与小草植根于同一裂缝的长香,在午后微醺的轻岚中徐徐上升。

那时我常对外婆说:“长大我一定孝顺你,有了钱都给你”。她‘呵呵’乐了一阵,脸上的纹路皱起忽又松下,最后总不免失望地说:“你现在这么说,长大后为必然吧?”

那语气似乎是在开一句不起眼的玩笑。

“不会!”我毅然回答。

“真的?”

“真的!”

她默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我对自己的决心有着异乎寻常的信心,觉得外婆的疑虑总会被我击破。然而我错了。

人渐渐长大,我反而习惯不了故乡简陋的生活,去外婆家的日子也变得寥寥可数。这几年,到时他常来我家小住几天。

我总嫌她罗嗦,不知道是人老话渐多,还是她从来如此,只不过我知道现在才发觉。总之,她常常在我看电视或打电脑时询问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我总不耐烦地敷衍几句就催她离开;她常常回忆一般念叨我小时候的事情,似乎感慨我的变化,我听着总会长绳一种莫名的气愤。

有一天,我在书房。听见她在玄关处喊:“我要走了。”我草草应她一句,只听见半响没有动静,忽然,门‘?’一声关上,我这才明白,她要回家了。我心蓦然一怔,一种哀意绕上心间。她怕是失望而归吧,连她站在门口那一阵沉

默,我都无法揣测她的表情。我生怕失去什么似的,跑到门口,向下望去曲曲折折的过道没有人影。再转阳台,看见不远处那一个踽踽独行的背影,在缓缓离我远去,站在我这个角度,那个身影显得很小,像一片凋落的叶子似的。

最后,在一个转角处,她消失在我的视线里。一瞬间,我的眼眶就湿润了,想要追上去,但终究没有动一下。

我不仅是不孝的,也是个不守承诺的人。想起小时候那些话,这才明白纳兰容若所写‘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是这世上最无奈的真理。有一天夜里,我对表弟说:

我好想不能像以前一样对外婆了,她一定很伤心吧。但你还小,正是心无旁骛的时候,你可不可以像我小时候一样一直跟在外婆身边?

我又说了我少年时的许多趣事,他被我感动,信誓旦旦答应了我。我稍稍安下心,但马上神经质地想到:不!他也是会变的,这世上又有什么会是永恒呢?我懊恼急了。

后来想了一夜,脑海里挥之不去外公模糊的影像,伴随故乡的夕阳。我开始面对我的责任,行孝对我而言,是报恩,也是偿还罪孽,怎么可以假手他人?

外公故去了,留给我的全是天真原始的欢笑,即便是在他的葬礼上,我也没有从他那里得到一丝一毫心酸的回忆。

我是参加葬礼的假泣者。当我明白死亡的含义,当我明白我的罪孽,外公已经不在身边了,一切都无从说起。

那天后,我觉得更该孝顺外婆,因为这不仅是对外婆的责任,也是变相对外公的答复。这是我从外婆的眼泪与背影中明白的。

中秋那天,接外婆来团聚,我再也抑制不住心绪,一头扎进外婆怀中,失声痛哭久久不能自己。

一轮皎照,晚风中有桂花香。我想起了那个葬礼。

葬礼结束后,人皆散去。

我感到寂寞,想起了外公,往常这个时候,都是他哄我睡觉的。

我沿着原路,我是知道外公埋在那里的,我想去找他。

攀行山路,天色一点点昏暗,但好像我怎么走,也走不到那个地方,我望着上面的山林,不知所措。

有些倦了,我就躺在一块石头上。

太阳依傍在远山,向四边八方发挥绯红的余光。

此时此刻,自己已孑然一身,一种无依无靠的悲凉思绪隐隐约约地涌上了心头。

最后,天色全暗了。

一轮明月,漫天璀璨的星斗,看得我迷迷睡去。

好像从山顶,顺晚风传来了外公的声音:啊奴儿轻轻睡,一宿到天亮。。。。。。。

道圆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会否时值中秋我与外公在共同仰视同一轮明月?

亦或是他的踪影早在十数年前的葬礼上就已‘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呢?

这样的事,已经很难说的清楚了。

**市第二中学高一:彼得武

第四篇:汉中殡仪馆参加葬礼的启示

汉中殡仪馆参加葬礼的启示

最好的朋友就这样离去,让我内心无比的伤痛,所有到殡仪馆参加悼念的人都带着沮丧的神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在这个安静的小院内显得格外刺耳,我的鼻子也慢慢的酸了起来。悼念厅里,老友的悼词再次让我追忆起与老友共度的美好时光,瞻仰完遗容,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对老友的思念和对自己死亡的畏惧,在一个角落里尽情的释放悲伤的心情。许久才发现,在我以为没有人的角落另一头其实还有一个与我一样的女士。在回忆与老友共度的时光里不曾见过她,我想,也许她是朋友的一个远房亲戚。

当我收拾好一切与老友的亲人办理火化业务时,才发现原来这位女士是服务厅的一位工作人员。她平静的脸上充满敬意,和蔼的语调让我内心平复许多,她指着填报单,一项一项的讲解着。而刚才还哭的撕心裂肺的家属也已经被感染的平静了许多,很快便办完了业务

我此刻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几位服务的女同志。她们都是风华正茂的年龄脸上却是如此的朴实,穿着着浅淡或深沉的服装;她们没有工作之后的寒暄,而是默默的整理各自的业务,当我们准备出门的时候,他们注视着我们的背影,仿佛目送一位远行的朋友,内心的惆怅完全表露在她们红润的眼眶内。作为业余撰稿人,敏锐的直觉告诉我,她们是值得我关注的

送走参加道别的朋友,我又辙回大厅,她们正在打扫卫生,见我又回来连忙上前问我:“是不是业务上有什么问题?”我说:“不是。”她们又问“是不是没有坐上送亲友的车?”我说:“也不是。”她们不解的彼此相望。看到她们的疑惑,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目的,取得真实的信息,连忙解释道:“我要和朋友的亲戚一起取骨灰。”她们这才发下心来,给我主动递上一杯茶水。我接过水来,攀谈道:“你们这个工作工资很高吧!”她们这时嘴角才微微向上翘了翘,说到:“很多人都会来问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属于公益性事业岗位,不是企业不可以自己定工资的,从06年参加工改以后一直执行区上的事业绩效工资。”我追问到:“那你们的福利待遇一定不错!”她们说“以前厂里的设施老化,近几年才陆续更新了一些设备;加之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注重社会福利,很多费用都是国家负担的,我们的收费都是成本费,我们还没有进入财政,老职工的工资也是由厂里负担,所有厂里存在困难,我们做职工的也就不会去提福利的事情。”听了她们所说,我内心有些自责,原本以为她们的笑是因为我说到了她们心悦的事情,不料我却问了一个很俗的问题,而她们的笑不过是种释怀。这越发激起了我对她们想深入了解的兴趣。我问到:“很多人认为你们这个行业收入很高,而且工作轻松。”她们道:“其实不了解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看法,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别说了解,待都不愿意多待一会。你来这里一次,看到的都是悲伤的事情,

而我们每天沉侵在这个悲伤的环境中,所以说轻松算不上。不过自从走上这个行业,我们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看到别人的离别,就更加珍惜亲情;看到英年早逝,就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看到一次一次哭昏死过去的父母,就更加明白应该尊敬长辈;看到泪流满面的子女,就更加清楚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到很多权贵死后送别的人寥寥无几,就更加懂得如何对待别人和正视自己。”我彻底惊讶了,这是工作在一个很多人都忌讳提起的工作岗位上的普通员工的感悟。经常看到报道说,某某地方领导参观监狱做警示教育。我现在觉得她们应该参观这里才对。我不由的开始敬佩起来这些人来,他们用朴实的情感、朴实的举动、朴实的话语安抚着一一个受伤的心;她们在人们的异样眼光中、调侃话语中守护、祈祷着一一个逝去的生命;她们干着远远比自己薪酬高的多的工作;她们坚守着每个人人生最后一站;她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素未谋面的人的身上,安慰着那个已经逝去生命的人的最爱的人。

后来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我知道,因为汉中人有十二点前下藏的习俗,所有她们每天要早上6点中起床到指定地点等班车到郊区的单位,7点准时开展各项业务,有时候还要更早。他们并没有责备,而是辛勤的工作,因为这代表着尊重死者,也代表着尊重活者。

当我整理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想不到华丽的词语去点缀他们

所做的一切,因为他们是那样的朴实,朴实的像自己亲人的那般情感。我抽咽了,因为不在畏惧死亡,我知道我人生的最后一站会是天堂,我亲爱的人们会得到最大的慰籍。这是他们给我的人生启示。请尊重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们吧!

第五篇:毕业生参加应聘请假条

招生就业处:

姓名:_____ 系(部):______ 班级:_______

从__年__月_ 日 到__年__(更多请关注WWwww.bsmz.net)月_ 日(请假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去___________(企业、招聘会)参加企业应聘(招聘会),要求请假____天,保证按时返回学校,不耽误学习,按时参加全部考试课的考试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答辩。请假期间人身安全由本人负全责。请批准。

申请人:

日期:

联系方式:

招生就业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部)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各系(部)学工办保存

猜你喜欢以下相关文章:

参加比赛请假条

参加考试英文请假条

参加考试的请假条

从带孩子参加葬礼观中国的死亡教育

毕业生外出参加应聘请假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参加葬礼的请假条(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5206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