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找准症结 解决矛盾 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时间:2019-05-22 04:01:02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找准症结 解决矛盾 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自七十年代兴起以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研究机构对其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这个探索过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讫今为止已经发展到各种定义约四百种之多,尽管许多定义是笔者未能深入了解的,但要从总体上概括企业文化,笔者比较赞同把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面或三种形态的文化,即:实体形态的文化(如:企业的管理制度、章程、经营战略等)、关系形态的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人才观念、指导思想、质量意识、质量方针、人际关系、职工教育等)、理念形态的文化(企业方针、服务理念、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经营宗旨等)。

针对这三个层次,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如果从哲学上来解释就是矛盾的概括,是人从特定角度对它的一种处理。比如:儒家文化讲的忠孝礼义廉耻、就是总结出了当时社会的几大矛盾,然后给出一个处理原则。而这个处理原则,成为了联结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纽带。

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针对企业存在的种种矛盾所提出的处理原则,这个原则可以的着眼于处理企业现实矛盾、也可以是针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建设自身的企业文化,就不能不注意企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进而从这些矛盾的发展中寻找企业文化的成长规律。

以笔者之愚见,要建设好企业文化,就必须处理好企业的以下几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微观与宏观的矛盾,也就是要处理好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任何企业都是微观和宏观的统一,企业本身是一个微观的主体,但他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比如:对于我们通信企业来讲,为用户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服务,就成了社会问题,企业的资金来源、市场经营等等都要受到政策、经济形势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孤立的、微观的角度上分析问题,很可能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近几年,特别像我们通信企业,可以说已经不是在大跨步地前进,而是在以一日千里的跑步速度前进,可我们依旧觉得困难重重,甚至更甚于计划时代的邮电经济发展。为什么进步还困难呢?这就是宏观造成的,是市场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造成的,所以企业文化不能关上门研究,要把宏观微观联系起来。企业通过市场和社会发生联系。像长虹的“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海尔的(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到永远”,tcl的“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康佳的“佳品纷呈,康乐人生”都着眼于此。这体现出企业在为消费者、为社会的过程中自己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企业也在正确处理社会、企业、个人三者关系中得到发展。而在这三者统一里面,重点还是企业的发展,因为在现代社会企业是财富的源泉,这个源泉没有水了,企业困难了,员工的生活也就没有了保障,国家就会困难了。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要首先向员工及企业的各个阶层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以避免将企业的眼光束缚在微观的小圈子里。

第二个个人和集体的矛盾,也就是要处理好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借用近几年代替“集体主义”叫得最响、最时髦的一句话就是“团队精神”。其实在企业中,无论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还是劳动者,都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对待自己所处的团队和团队精神。而如果这三者的关系处理不好,企业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整体,团队精神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或者只是成为经营者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口号——— 一种不见得有效的口号。

古人在谈到治国时有这样一句话“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语出六朝唐文《谏太宗十思疏》)。这句话讲出了一个“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道理,笔者以为,这个论述也很有助于解决企业中现有的矛盾,其实我们现在的法人治理结构要解决的也就是各就各位、彼此协调,各得其所的问题。试想,如果我们、能够把企业的管理者的经营者、能够把企业里无论搞技术的还是搞行政的、无论是搞后勤的还是跑营销的,都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这些员工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使他们觉得自己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那么,我们的企业可就真正地可以发挥“团队精神”的作用了!

第三企业和企业之间矛盾,也就是处理好市场竞争中竞争主体之间关系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在这方面的误区更多一些。比如有的企业文化中的火药味就很浓,说市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商场就是战场,这些话可以说是对错掺半。因为商场与战场不同,战场是消灭对手。市场竞争不是打击他人的过程,而是领先他人的过程。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争夺消费者,谁夺到消费者谁就打不倒。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技术、产品、效率、效益、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高出一筹。加之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一个企业要想在某个领域长期领先都很困难,何况要打倒所有的竞争对手!所以许多企业都把开拓创新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内容,都在极力通过技术、管理和体制上的创新来领先对手、赢得市场先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由于期经济的社会性,使得它和其它企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竞争、有妥协、有合作,一个企业如果离开的社会、离开的其它企业都不可能发展。像我们通信业全力保障“互联互通”、我们国家要加入wto参与国际间竞争与合作、甚至于我们山西通信也提出“竞合赢得市场”的发展战略,都是正确处理这种关系的体现。

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应当倡导良性的竞争、应当引导员工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避免走入盲目以自我、以小团队为中心的误区,从而使我们的企业文化变化面目可憎。

第四个矛盾是利益和奉献的矛盾,也就是处理好物质利益和精神动力的关系问题。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讲奉献又要作到不让好人吃亏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往往是能者多劳而多得不了,庸者少劳而却少得不了。这个问题在国有企业里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认为,物质激励的精神激烈应当统一起来,以避免企业文化出现只谈报酬的拜金主义倾向或者流于只讲奉献的形式主义。

我们山西通信今年以来在全省积极稳妥地推行了薪酬制度的改革,笔者以为,这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走向积极、稳健和成熟的一个信号,这个问题的解决,必将极大地促进劳动效率和企业效益的猛增,进而对整个企业文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五个矛盾是人才问题。企业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可能和“人”的问题相关,“人才”的问题向来就是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近些年,我们通信企业往往面临了这样一个现状:由于通信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迅速,甚至有些时候使我们自己有点目不暇给的感觉,往往在许多岗位出现了后继乏人甚至无人的情况,有的甚至还是企业的关键岗位。而像技术、管理、营销等复合性人才就更是少之又少了!许多都有此感受:培养人难、用人更难,要留住人才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许多是企业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夜之间就“再作冯妇”,跳槽到其它企业另谋高就去了,这不能不使我们企业的管理者感到十分得可惜。而相对于我们的人才困难,许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却一直是长盛不衰,他们以其灵活的的机制、丰厚的收入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吸引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加盟,和我们的用人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笔者以为,之所以出现个问题,关键还要在我们自已身上找毛病,要留住人才,企业就要为他们创造这一种宽松、和谐、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个良好的环境是由收入、工作岗位、职位等多种因素组成的,每个人都渴望能够得到他适合自己、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发展环境,只要他能够得偿已愿,那么他自然会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使自己得到“增值”、使企业得到发展,同时也间接或直接地造福于社会。我省有些地市分公司实行“用人、育人、留人联系起来”的作法,应当提倡。

第六个矛盾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矛盾,也就是处理好继承、借鉴、融合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由于企业是构成社会经济实体的基本单位,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然产生一系列文化现象。而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道德、伦理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并在一定的企业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它是影响自己的成员思考、体验和行为的主要方式。所以,企业文化在其形成、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受到各式各样文化现象的冲击:一方面,我们国家有浓厚的文化积蕴,这是我个企业赖以生长的沃土。纵观我国的知名大企业,像长虹的“产业报国”、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等等都可以从“爱国、诚信”这些传统的美德里找到他们的踪迹。同样,即使现有的“用心服务、用户至上”的企业宗旨,也没有脱离““人民邮电为人民”这个大范畴。这说明,而不能一味地守着传统故步自封、或者对传统进行全盘否定,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思想倾向,对于传统,我们应当本着“去芜取精、为我所用”的心态,有选择地加之利用。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强,我们的企业不可能再“闭门造车”,或多或少地受到国外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方式、文化氛围等各个方面的冲击: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麦当劳”领略到美国开放式的文化气息;可以从“松下”、“索尼”产品看出高效、严谨的文化。

无独在偶,在微软的网页上也有这样一句招聘广告语:“你喜欢自由自在、手拿可乐、边听音乐的工作环境吗?”这不仅仅是给人某种引诱,更是向我们传播一种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像这些独具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文化往往是学不来的。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方式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引进英国的iso9000质量管理提高企业运作水平;可以学习日本的qc小组改善自身管理;可以借鉴美国通用的绩效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率等等不一而足,也就是说,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可以取长补短,但决不能照搬照抄,否则,那可真要弄出邯郸学步的笑话来了!

有人在论述民族文化时说到“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笔者以为,这句话对于企业文化继承和借鉴问题,同样也是至理名言。

注:本文已在山西邮电、山西通信经营分析上发表,请使用本文的朋友与作者联系。

第二篇:找准症结 解决矛盾 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自七十年代兴起以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研究机构对其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这个探索过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讫今为止已经发展到各种定义约四百种之多,尽管许多定义是笔者未能深入了解的,但要从总体上概括企业文化,笔者比较赞同把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面或三种形态的文化,即:实体形态的文化(如:企业的管理制度、章程、经营战略等)、关系形态的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人才观念、指导思想、质量意识、质量方针、人际关系、职工教育等)、理念形态的文化(企业方针、服务理念、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经营宗旨等)。

针对这三个层次,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如果从哲学上来解释就是矛盾的概括,是人从特定角度对它的一种处理。比如:儒家文化讲的忠孝礼义廉耻、就是总结出了当时社会的几大矛盾,然后给出一个处理原则。而这个处理原则,成为了联结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纽带。

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针对企业存在的种种矛盾所提出的处理原则,这个原则可以的着眼于处理企业现实矛盾、也可以是针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建设自身的企业文化,就不能不注意企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进而从这些矛盾的发展中寻找企业文化的成长规律。

以笔者之愚见,要建设好企业文化,就必须处理好企业的以下几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微观与宏观的矛盾,也就是要处理好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任何企业都是微观和宏观的统一,企业本身是一个微观的主体,但他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比如:对于我们通信企业来讲,为用户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服务,就成了社会问题,企业的资金来源、市场经营等等都要受到政策、经济形势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孤立的、微观的角度上分析问题,很可能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近几年,特别像我们通信企业,可以说已经不是在大跨步地前进,而是在以一日千里的跑步速度前进,可我们依旧觉得困难重重,甚至更甚于计划时代的邮电经济发展。为什么进步还困难呢?这就是宏观造成的,是市场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造成的,所以企业文化不能关上门研究,要把宏观微观联系起来。企业通过市场和社会发生联系。像长虹的“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海尔的(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到永远”,tcl的“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康佳的“佳品纷呈,康乐人生”都着眼于此。这体现出企业在为消费者、为社会的过程中自己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企业也在正确处理社会、企业、个人三者关系中得到发展。而在这三者统一里面,重点还是企业的发展,因为在现代社会企业是财富的源泉,这个源泉没有水了,企业困难了,员工的生活也就没有了保障,国家就会困难了。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要首先向员工及企业的各个阶层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以避免将企业的眼光束缚在微观的小圈子里。

第二个个人和集体的矛盾,也就是要处理好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借用近几年代替“集体主义”叫得最响、最时髦的一句话就是“团队精神”。其实在企业中,无论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还是劳动者,都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对待自己所处的团队和团队精神。而如果这三者的关系处理不好,企业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整体,团队精神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或者只是成为经营者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口号———一种不见得有效的口号。

古人在谈到治国时有这样一句话“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语出六朝唐文《谏太宗十思疏》)。这句话讲出了一个“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道理,笔者以为,这个论述也很有助于解决企业中现有的矛盾,其实我们现在的法人治理结构要解决的也就是各就各位、彼此协调,各得其所的问题。试想,如果我们、能够把企业的管理者的经营者、能够把企业里无论搞技术的还是搞行政的、无论是搞后勤的还是跑营销的,都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这些员工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使他们觉得自己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那么,我们的企业可就真正地可以发挥“团队精神”的作用了!

第三企业和企业之间矛盾,也就是处理好市场竞争中竞争主体之间关系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在这方面的误区更多一些。比如有的企业文化中的火药味就很浓,说市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商场就是战场,这些话可以说是对错掺半。因为商场与战场不同,战场是消灭对手。市场竞争不是打击他人的过程,而是领先他人的过程。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争夺消费者,谁夺到消费者谁就打不倒。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技术、产品、效率、效益、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高出一筹。加之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一个企业要想在某个领域长期领先都很困难,何况要~所有的竞争对手!所以许多企业都把开拓创新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内容,都在极力通过技术、管理和体制上的创新来领先对手、赢得市场先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由于期经济的社会性,使得它和其它企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竞争、有妥协、有合作,一个企业如果离开的社会、离开的其它企业都不可能发展。像我们通信业全力保障“互联互通”、我们国家要加入wto参与国际间竞争与合作、甚至于我们山西通信也提出“竞合赢得市潮的发展战略,都是正确处理这种关系的体现。

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应当倡导良性的竞争、应当引导员工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避免走入盲目以自我、以小团队为中心的误区,从而使我们的企业文化变化面目可憎。

第四个矛盾是利益和奉献的矛盾,也就是处理好物质利益和精神动力的关系问题。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讲奉献又要作到不让好人吃亏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往往是能者多劳而多得不了,庸者少劳而却少得不了。这个问题在国有企业里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认为,物质激励的精神激烈应当统一起来,以避免企业文化出现只谈报酬的拜金主义倾向或者流于只讲奉献的形式主义。

我们山西通信今年以来在全省积极稳妥地推行了薪酬制度的改革,笔者以为,这是我们企业文化

第三篇:找准症结 解决矛盾 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自七十年代兴起以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研究机构对其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这个探索过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讫今为止已经发展到各种定义约四百种之多,尽管许多定义是笔者未能深入了解的,但要从总体上概括企业文化,笔者比较赞同把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面或三种形态的文化,即:实体形态的文化(如:企业的管理制度、章程、经营战略等)、关系形态的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人才观念、指导思想、质量意识、质量方针、人际关系、职工教育等)、理念形态的文化(企业方针、服务理念、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经营宗旨等)。

针对这三个层次,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如果从哲学上来解释就是矛盾的概括,是人从特定角度对它的一种处理。比如:儒家文化讲的忠孝礼义廉耻、就是总结出了当时社会的几大矛盾,然后给出一个处理原则。而这个处理原则,成为了联结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纽带。

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针对企业存在的种种矛盾所提出的处理原则,这个原则可以的着眼于处理企业现实矛盾、也可以是针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建设自身的企业文化,就不能不注意企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进而从这些矛盾的发展中寻找企业文化的成长规律。

以笔者之愚见,要建设好企业文化,就必须处理好企业的以下几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微观与宏观的矛盾,也就是要处理好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任何企业都是微观和宏观的统一,企业本身是一个微观的主体,但他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比如:对于我们通信企业来讲,为用户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服务,就成了社会问题,企业的资金来源、市场经营等等都要受到政策、经济形势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孤立的、微观的角度上分析问题,很可能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近几年,特别像我们通信企业,可以说已经不是在大跨步地前进,而是在以一日千里的跑步速度前进,可我们依旧觉得困难重重,甚至更甚于计划时代的邮电经济发展。为什么进步还困难呢?这就是宏观造成的,是市场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造成的,所以企业文化不能关上门研究,要把宏观微观联系起来。企业通过市场和社会发生联系。像长虹的“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海尔的(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到永远”,tcl的“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康佳的“佳品纷呈,康乐人生”都着眼于此。这体现出企业在为消费者、为社会的过程中自己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企业也在正确处理社会、企业、个人三者关系中得到发展。而在这三者统一里面,重点还是企业的发展,因为在现代社会企业是财富的源泉,这个源泉没有水了,企业困难了,员工的生活也就没有了保障,国家就会困难了。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要首先向员工及企业的各个阶层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以避免将企业的眼光束缚在微观的小圈子里。

第二个个人和集体的矛盾,也就是要处理好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借用近几年代替“集体主义”叫得最响、最时髦的一句话就是“团队精神”。其实在企业中,无论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还是劳动者,都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对待自己所处的团队和团队精神。而如果这三者的关系处理不好,企业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整体,团队精神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或者只是成为经营者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口号——— 一种不见得有效的口号。

古人在谈到治国时有这样一句话“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语出六朝唐文《谏太宗十思疏》)。这句话讲出了一个“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道理,笔者以为,这个论述也很有助于解决企业中现有的矛盾,其实我们现在的法人治理结构要解决的也就是各就各位、彼此协调,各得其所的问题。试想,如果我们、能够把企业的管理者的经营者、能够把企业里无论搞技术的还是搞行政的、无论是搞后勤的还是跑营销的,都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这些员工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使他们觉得自己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那么,我们的企业可就真正地可以发挥“团队精神”的作用了!

第三企业和企业之间矛盾,也就是处理好市场竞争中竞争主体之间关系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在这方面的误区更多一些。比如有的企业文化中的火药味就很浓,说市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商场就是战场,这些话可以说是对错掺半。因为商场与战场不同,战场是消灭对手。市场竞争不是打击他人的过程,而是领先他人的过程。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争夺消费者,谁夺到消费者谁就打不倒。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技术、产品、效率、效益、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高出一筹。加之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一个企业要想在某个领域长期领先都很困难,何况要打倒所有的竞争对手!所以许多企业都把开拓创新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内容,都在极力通过技术、管理和体制上的创新来领先对手、赢得市场先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由于期经济的社会性,使得它和其它企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竞争、有妥协、有合作,一个企业如果离开的社会、离开的其它企业都不可能发展。像我们通信业全力保障“互联互通”、我们国家要加入wto参与国际间竞争与合作、甚至于我们山西通信也提出“竞合赢得市场”的发展战略,都是正确处理这种关系的体现。

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应当倡导良性的竞争、应当引导员工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避免走入盲目以自我、以小团队为中心的误区,从而使我们的企业文化变化面目可憎。

第四个矛盾是利益和奉献的矛盾,也就是处理好物质利益和精神动力的关系问题。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讲奉献又要作到不让好人吃亏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往往是能者多劳而多得不了,庸者少劳而却少得不了。这个问题在国有企业里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认为,物质激励的精神激烈应当统一起来,以避免企业文化出现只谈报酬的拜金主义倾向或者流于只讲奉献的形式主义。

我们山西通信今年以来在全省积极稳妥地推行了薪酬制度的改革,笔者以为,这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走向积极、稳健和成熟的一个信号,这个问题的解决,必将极大地促进劳动效率和企业效益的猛增,进而对整个企业文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五个矛盾是人才问题。企业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可能和“人”的问题相关,“人才”的问题向来就是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近些年,我们通信企业往往面临了这样一个现状:由于通信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迅速,甚至有些时候使我们自己有点目不暇给的感觉,往往在许多岗位出现了后继乏人甚至无人的情况,有的甚至还是企业的关键岗位。而像技术、管理、营销等复合性人才就更是少之又少了!许多都有此感受:培养人难、用人更难,要留住人才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许多是企业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夜之间就“再作冯妇”,跳槽到其它企业另谋高就去了,这不能不使我们企业的管理者感到十分得可惜。而相对于我们的人才困难,许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却一直是长盛不衰,他们以其灵活的的机制、丰厚的收入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吸引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加盟,和我们的用人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笔者以为,之所以出现个问题,关键还要在我们自已身上找毛病,要留住人才,企业就要为他们创造这一种宽松、和谐、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个良好的环境是由收入、工作岗位、职位等多种因素组成的,每个人都渴望能够得到他适合自己、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发展环境,只要他能够得偿已愿,那么他自然会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使自己得到“增值”、使企业得到发展,同时也间接或直接地造福于社会。我省有些地市分公司实行“用人、育人、留人联系起来”的作法,应当提倡。

第六个矛盾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矛盾,也就是处理好继承、借鉴、融合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由于企业是构成社会经济实体的基本单位,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然产生一系列文化现象。而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道德、伦理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并在一定的企业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它是影响自己的成员思考、体验和行为的主要方式。所以,企业文化在其形成、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受到各式各样文化现象的冲击:一方面,我们国家有浓厚的文化积蕴,这是我个企业赖以生长的沃土。纵观我国的知名大企业,像长虹的“产业报国”、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等等都可以从“爱国、诚信”这些传统的美德里找到他们的踪迹。同样,即使现有的“用心服务、用户至上”的企业宗旨,也没有脱离““人民邮电为人民”这个大范畴。这说明,而不能

第四篇:找准症结解决矛盾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自七十年代兴起以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研究机构对其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这个探索过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讫今为止已经发展到各种定义约四百种之多,尽管许多定义是笔者未能深入了解的,但要从总体上概括企业文化,笔者比较赞同把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面或三种形态的文化,即:实体形态的文化(如:企业的管理制度、章程、经营战略等)、关系形态的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人才观念、指导思想、质量意识、质量方针、人际关系、职工教育等)、理念形态的文化(企业方针、服务理念、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经营宗旨等)。针对这三个层次,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如果从哲学上来解释就是矛盾的概括,是人从特定角度对它的一种处理。比如:儒家文化讲的忠孝礼义廉耻、就是总结出了当时社会的几大矛盾,然后给出一个处理原则。而这个处理原则,成为了联结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纽带。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针对企业存在的种种矛盾所提出的处理原则,这个原则可以的着眼于处理企业现实矛盾、也可以是针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建设自身的企业文化,就不能不注意企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进而从这些矛盾的发展中寻找企业文化的成长规律。以笔者之愚见,要建设好企业文化,就必须处理好企业的以下几个矛盾:第一个矛盾是微观与宏观的矛盾,也就是要处理好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任何企业都是微观和宏观的统一,企业本身是一个微观的主体,但他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比如:对于我们通信企业来讲,为用户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服务,就成了社会问题,企业的资金来源、市场经营等等都要受到政策、经济形势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孤立的、微观的角度上分析问题,很可能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近几年,特别像我们通信企业,可以说已经不是在大跨步地前进,而是在以一日千里的跑步速度前进,可我们依旧觉得困难重重,甚至更甚于计划时代的邮电经济发展。为什么进步还困难呢?这就是宏观造成的,是市场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造成的,所以企业文化不能关上门研究,要把宏观微观联系起来。企业通过市场和社会发生联系。像长虹的“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海尔的(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到永远”,tcl的“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康佳的“佳品纷呈,康乐人生”都着眼于此。这体现出企业在为消费者、为社会的过程中自己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企业也在正确处理社会、企业、个人三者关系中得到发展。而在这三者统一里面,重点还是企业的发展,因为在现代社会企业是财富的源泉,这个源泉没有水了,企业困难了,员工的生活也就没有了保障,国家就会困难了。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要首先向员工及企业的各个阶层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以避免将企业的眼光束缚在微观的小圈子里。第二个个人和集体的矛盾,也就是要处理好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借用近几年代替“集体主义”叫得最响、最时髦的一句话就是“团队精神”。其实在企业中,无论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还是劳动者,都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对待自己所处的团队和团队精神。而如果这三者的关系处理不好,企业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整体,团队精神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或者只是成为经营者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口号———一种不见得有效的口号。古人在谈到治国时有这样一句话“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语出六朝唐文《谏太宗十思疏》)。这句话讲出了一个“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道理,笔者以为,这个论述也很有助于解决企业中现有的矛盾,其实我们现在的法人治理结构要解决的也就是各就各位、彼此协调,各得其所的问题。试想,如果我们、能够把企业的管理者的经营者、能够把企业里无论搞技术的还是搞行政的、无论是搞后勤的还是跑营销的,都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这些员工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使他们觉得自己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那么,我们的企业可就真正地可以发挥“团队精神”的作用了!第三企业和企业之间矛盾,也就是处理好市场竞争中竞争主体之间关系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在这方面的误区更多一些。比如有的企业文化中的火药味就很浓,说市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商场就是战场,这些话可以说是对错掺半。因为商场与战场不同,战场是消灭对手。市场竞争不是打击他人的过程,而是领先他人的过程。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争夺消费者,谁夺到消费者谁就打不倒。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技术、产品、效率、效益、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高出

第五篇:独具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

[摘要] 企业文化主要是研究如何发挥、调动、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积极性,是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企业在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吸取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承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使企业文化带有深厚的民族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值得流传和发扬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德、守信、开拓创新的独特企业文化。

[关键词] 企业文化中国文化诚信德

企业文化是美国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总结日本管理经验和美国管理教训才提出来的,是一种文化与经济结合的产物,又称公司文化、组织行为、组织文化和管理文化。我国学者魏杰总结指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现象都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而不是以物质为中心的现象,由一个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普遍享用,而不是企业某些人特有,并且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同时,企业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的形成,一方面是构建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归纳创造,形成企业自身独特的文化要素和精髓,创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作为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值得流传和发扬的精华,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的企业文化。这一企业文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下的手工作坊文化,它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完善;第二阶段是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时期的中国企业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当代中国企业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创新。

一、以德治企

企业文化的精髓是德。孔子认为,人要讲高尚的道德品格修养,守信于德,古代皇帝用“仁德”来教育他的臣民,陶冶修炼,塑造美德,以德服人,当今提倡“以德治国”,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在提倡职业道德,教师讲师德,医生讲医德,企业讲“企德”,就是以德治企,把德熔铸到企业管理中,并在企业行为中加以提倡和应用,成为企业的行为准则。

德是商之本,无德不成商。创建于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海内外四百多家药店,以其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闻名于世。自创办至今,同仁堂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不敢减物力”的古训,秉诚“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信条,历经风雨,阅尽沧桑,铸就了一块享誉中外的金字招牌。同仁堂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作为企业精神,以“德、诚、信”作为企业的职业道德,以堂训、古训为企业的基本内涵,以“诚信为本,药德为魂”作为企业的经营宗旨,以“以义正,义利共存”作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在同仁堂的发展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以德治企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企业在管理中要实行以“德”服人,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使企业充满和谐的氛围。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曾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药作坊式加工厂,如今已是拥有资产上100亿元的国有大型企业,拥有“太极集团”、“桐君阁”和“西南药业”三家上市公司。靠的就是“忠诚、团结、努力、责任”的太极理念。太极集团实行以“德”服人,成功地开创了哑铃型发展格局下的“全员营销”模式。以“德”治企业,持续推动企业资本优势快速扩张。

二、重视人才

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不是拥有多少资产,而是拥有多少人才。人才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企业,得人才者得未来。企业家艾科卡说:“你可以取走我企业的所有存款,拆去我工厂里所有设备,但务必请你留下我们所有的员工,因为他们才是我们企业的真正财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人的素质是海尔过去成功的根本,今后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

人的素质问题,你能把许多人的力量聚合起来,这个企业就成功了”。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有一句口头禅:“我宁可放弃可赚100万元利润的生意,也不放弃一个有能力的人才”。在美的海纳百川的胸襟下,美的吸引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他们在企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美的公司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深远。重视人才表现在企业要用好人才,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企业给做出成就的员工给予奖励,给有才华的员工提供升迁的机会。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你能翻多大的跟斗,我就给你搭建多大的舞台”,海尔集团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等竞争方式选拔人才,惟才是用,而不是讲资历,所以在海尔管理人员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实现企业管理人员的年轻化,使整个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太极集团的董事长白礼西说:“能够经营管理好人才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太极集团选拔人才从不论资排辈,而是采用“德才兼备为上用,先德后才为中用,先才后德为下用,无德无才为不用”的思想,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加速了企业的发展。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隋元柏常说:“我们对待员工要像五星级宾馆对待客人那样,特别是我们的科技人员”可见企业对人才的重视。

当今世界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一些企业利用各种方法争夺人才。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史上永远记载着这样一个例子:某名牌大学的一位博士想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去发展,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听到此消息后,认为他是企业所需的人才,就给他发去了任命书,并给他配置了专车和安排了一套住房,这位博士来到公司不到一年就主持开发了一套大型电子自动控制系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这就是得人才者得企业的鲜活的例子。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由不足百万元的小厂一跃成为拥有18亿资产的大型企业,靠的就是人才的引进。

三、诚信经营

诚信是一个企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立业之本。一个人讲究诚信,其它人才会相信他;一个企业讲究诚信,消费者才会信赖它,才会去购买它的产品,企业才能获得利润,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诚信作为道德化理,千百年一直贯穿于企业的管理之中。伟志集团是一家成立于1987年的民营企业,由一个由5000元贷款起家的服装作坊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400多家服装专卖店的集团公司,伟志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向炳伟先生在《我的财富——善诚智勤》一书说:“谁的资本和谁来经营资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来经营,在经营的过程中我们为社会做了些什么?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他人做了些什么?”。向炳伟先生制定了“善诚智勤”的企业理念,遵循“不满意就退货”的服务承诺,推出“你穿衣我洗衣我烫衣”的服务理念。为顾客着想,有时公司遇到能赢利但对公司信誉有影响的业务,公司为了长远发展和对顾客负责都给以拒绝。

诚信铸造信誉,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海尔集团认为公司销售的不是产品而是信誉。在海尔公司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司有一位销售员为潮州的一位用户送洗衣机,当车开到离潮州还有2公里地方时出现了故障。怎么办,是明天再送,还是再等车修好再送?为了公司的诚信,为了顾客,这位销售员背着75公斤重的洗衣机,走了2公里路把洗衣机送到用户家里,有如此员工维护企业形象,海尔“真诚到永远”的理念就能真正地实现。

诚和信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东西,国家提倡诚信,企业用诚信来铸造辉煌,用诚信来教育员工,用诚信和以义取利精神来善待顾客,企业只有在诚信中才能发展壮大。四、追求创新

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任何企业要发展,都必须要不断创新,超越自己,追求卓越,才能获取更大的利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创新需要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需要以人力和物力为后盾,

所以创新的程度取决于一个企业学习知识和技术的能力,以及将知识和技术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海尔集团,用了二十的时间,把一个亏损147万的小厂把它变成了中国的第一品牌,其年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是什么原因使海尔获得如此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创新,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海尔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创新是海尔公司的灵魂”。海尔公司所倡导的海尔文化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基础,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海尔的创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取别人的精华,创造性的学习和借鉴。太极集团在准备销售“曲美”产品时,太极集团高层就决定在销售模式上进行创新,于是成立第一个产品经理组,对市场进行的调研和上市论证,制订营销模式。在短短几个月内,他们就完成了从产品论证到上市,并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效果。太极在业内首创中国第一个药品经销权拍卖会,第一次用法律程序来选择经销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效果出奇的好,也提高了太极集团的知名度。可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企业才能获取更大的利润,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创新的成果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今天的成果到明天就不一定是成果,所以你这个成果在别人推倒你之前,自己要先否定自己,只有自己不断推倒自己,才能永远不被别人打倒。1995年,当海尔的研发部门对整个市场调研之后发现每年的6月~10月是销售洗衣机的淡季,其原因是整个洗衣机市场只有大洗衣机,人们无处买到洗少量的衣服能节约水和节约电的小洗衣机。海尔公司的员工经过200天的奋斗,终于生产出了这种小洗衣机——小小神童洗衣机,一个多月就销售了10多万台,小小神童问世后不久,海尔又推出第二代、第三代,到如今已开发了第八代小小神童洗衣机。此后,还成功地生产出能洗水果、削土豆皮等独具功能的洗衣机。可见,海尔集团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

中国的企业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优秀品质,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企业文化,推动着企业向前展,但也应看到,中国传统企业文化也有一些不足,如人情大于制度,“自给自足”生活方式使企业有小生产经济的印痕,不过,这些不足已得到了改善,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得到完善,从而形成灿烂的中国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赵建平:企业文化——管理的灵魂.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

[2]王成荣:企业文化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

[3]刘俊心等:企业文化学—企业现代管理致胜宝典.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4]赵文明:中外企业文化经典案例.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

[5]黎群编:企业文化建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找准症结 解决矛盾 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5276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