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题口腔正畸学实习试题
口腔正畸学试题(20分)
1. 试结合口腔临床实际,阐述口腔正畸学与口腔其它学科间的联系。(5分)
2. 某病人因牙齿排列不齐要求矫正,检查:上前牙区拥挤1mm,22轻度扭转,无咬合干扰,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磨牙为中性关系,前牙覆合覆盖正常,请问诊断是个别正常合还是angle第一类错合,为什么?(5分)
3. 试述方丝弓矫治器的特点和基本原理。(5分)
4. 简述正畸治疗过程中减少牙根吸收的措施。(5分)
参考答案:
1.与口腔修复学关系密切,如牙齿缺失导致缺隙两侧及周围牙齿移位,须进行修复前正畸。与口腔颌面外科学关系密切,如阻生牙开窗术、严重颌骨畸形的正颌外科手术。对某些tmd患者来说,某类错合畸形可能是其tmd发病的主要原因。对于牙周病患者接受正畸治疗,控制并消除其活动性牙周炎是正畸治疗的前提;另与牙周结构及正畸治疗相关的牙龈退缩可通过膜龈手术得以改善。正畸牙齿移动涉及牙齿移动生物学、生物力学及材料学。
2.该病例的诊断是angle第一类错合。个别正常合的概念是:凡轻微的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范畴。angle第一类错合是指: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磨牙为中性关系,前牙覆合覆盖正常,牙列中存在错位牙者,如牙列拥挤等。从形态学上,两个概念有重叠,但前者强调了“对生理过程无多大妨碍”这一要素,而后者没有。患者因牙齿排列不齐要求矫正,推测不同程度对其生理或心理过程有影响。遂诊断为angle第一类错合。
3.方丝弓矫治器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能有效控制矫治牙各个方向的移动。方丝弓矫治器能使牙作近远中、唇颊舌向及垂直向等各方向的移动,并且在牙齿移动时能作控根移动,其基本原理在于所有压上均有托槽,方丝弓嵌入槽沟或颊面管后不同程度与之吻合并相互作用。其二,由于每个牙上都有托槽,而弓丝嵌入槽沟后经结扎固定,牙弓由弓丝连成一个整体,具有较大的支抗力,故能减少支抗牙的移位,也有利于通过颌间牵引矫治上下牙弓及颌
骨位置关系。
方丝弓矫治器使牙移动有两个原理。一是使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二是应用保持性弓丝作为固定和引导。
4.减少牙根吸收的措施:尽可能地缩短疗程,减少牙根移动的距离,用轻的间断力等。有些患者如有长、窄牙根、根形态异常、吮指习惯和舌习惯、牙外伤史等,具有牙根吸收的高危险性,应定期拍摄x线牙片以进行监测。
第二篇:口腔正畸学试题
正畸部分习题-问答题(有答案)
第一章
一、 何谓口腔正畸学、错畸形?
答: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科,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错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
二、 请叙述错畸形的临床表现?
答:临床表现如下
一、别牙齿错位,包括牙齿唇、颊、舌、腭向错位,近、远中错位,高、低、转、易位和斜轴等。
二、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有牙弓狭窄,腭盖高拱、牙列拥挤、牙列稀疏。
三、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有前牙反、前牙反,近中错,下颌前突、前牙深覆盖,远中错,上颌前突、上下牙弓前突,双颌前突、一侧反,面下三分之一高度不足、前牙开,面下三分之一高度增大。
三、何谓个别正常、理想正常?
答:个别正常是凡轻微的错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范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
理想正常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
四、错畸形有那些危害?
答:一、局部危害性,是会影响颌面的发育、影响口腔的健康和功能、影响容貌外观。
二、全身危害性,有因咀嚼功能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及胃肠疾病,由于颜面的畸形对于患者可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五、叙述错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
答:错畸形矫治的标准是要达到个别正常,而不是一定要达到理想正常。
错畸形矫治的目标是平衡,稳定和美观。
第二章
一、 颌面部生长有哪几个快速期?
答:颌面部生长有四个快速期。
第一快速期:3周—7个月,乳牙萌出。
第二快速期:4—67岁,第一恒磨牙萌出。
第三快速期:11—13岁,第二恒磨牙萌出。
第四快速期:16—19岁,第三恒磨牙萌出。
二、 终末平面有哪几类?
答:终末平面有垂直型、近中型、远中型三类。
三、 何谓生长间隙、灵长间隙、替牙间隙?替牙间隙的意义是什么?
答:生长间隙是一般在前牙部分,3—6岁由于生长发育而出现牙列间隙,但没有一定类型。 灵长间隙是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远中出现的间隙。
替牙间隙是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大,这个差就是替牙间隙。
由于替牙间隙的存在,当乳磨牙脱落后,则上下第一恒磨牙均向近中移动。但上下的差数不同。下颌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较上颌为多,使在乳磨牙的终末平面为垂直型的,也能够建立恒磨牙的中性关系。这也告诉我们当乳磨牙脱落后,第一恒磨牙有前移的可能。因此保持乳磨牙脱落前的牙列周长是有意义的。
四、 暂时性错的表现有那些?
答:暂时性错的表现
一、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二、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三、恒切牙萌出初期,可能因较乳牙大,而出现轻度拥挤现象。
四、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初期,可能为尖对尖的关系。
五、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可出现前牙深覆。
第三章
一、 叙述错畸形种族演化的机制?
答:错畸形种簇演化机制如下。
一、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原始人从爬行到直立,直立后躯体重心改变,支持头部的颈背肌逐渐减弱,为适应头部平衡,颌骨逐渐退化缩小,颅骨因脑量的增大而逐渐扩大,随着人类的进化,演化成现代人颅面外形。
二、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火的使用,食物由生到熟,由粗到细,由硬到软,咀嚼器官的功能日益减弱,因而产生咀嚼器官退化性缩小的遗传性状。
三、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咀嚼器官的退化,减少呈现出不平衡现象,即肌肉居先,颌骨次之,牙齿再次之,因而颌骨容纳不了所有的牙齿,导致牙量、骨量不调,出现牙齿拥挤畸形。
二、 口腔不良习惯能引起哪些错畸形?
答:口腔不良习惯引起的错畸形。
一、吮指习惯,能引起前牙圆形开、重度开、牙弓狭窄、上牙前突、开唇露齿、单侧后牙反、局部小开等错畸形。
二、舌习惯,能引起局部开、前牙开、下颌前突、出现牙间隙、反、上下颌前牙形成双牙弓或双颌前突等错畸形。
三、唇习惯,咬上唇习惯能引起深覆盖、开唇露牙、上前牙前突、下颌后缩、形成牙间隙;咬下唇习惯能引起前牙反、下颌前突、近中错;覆盖下唇能引起前牙深覆盖、覆盖下唇、 远中错等错畸形。
四、偏侧咀嚼习惯,能引起颜面部左右两侧发育不对称。
五、咬物习惯,咬物固定在牙弓某一部位,常形成局部小开。
六、睡眠习惯,可影响、颌、面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
三、 乳牙及替牙期局部障碍能引起哪些错畸形?
答: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是形成错畸形常见的局部原因。
一、乳牙早失,能引起牙列拥挤、前牙深覆盖、关系失调。
二、乳牙滞留,能引起错位萌出、深覆盖、深覆、反、双重牙列。
三、恒牙早失,能引起邻牙向缺隙倾斜、对牙伸长、前牙深覆、颜面两侧不对称。
四、恒牙早萌,这种恒牙附着不牢、牙根发育不良易感染、不能担负咀嚼压力易脱落、引起邻牙移位。
五、恒牙萌出顺序紊乱,能引起远中错、近中倾斜、拥挤错位。
多数乳牙早期缺失,能引起近中错、下颌前突、内倾深覆、覆覆盖加深、对刃或反。
六、乳尖牙磨耗不足,能引起假性下颌前突、偏或反。
七、下沉乳牙,乳牙周围牙槽骨持续增长,形成两侧邻牙升高,乳牙下沉。
第四章
一、 叙angle错分类?
答:错畸形分为三类。
一、第一类错:中性错,表现为前牙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反及后牙颊舌向错位等。
二、第二类错:远中错,又分为第一分类,表现为远中错和上颌切牙唇向倾斜;第一分类亚类,表现为一侧为远中错,另一侧为中性关系。第二分类,表现为远中错和上颌切牙舌向倾斜;第二分类亚类,表现为一侧为远中错,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三、第三类错:近中错,又分出第三类亚类,表现为一铡为近中错,另一侧为中性错关系。
第五章
一、 叙述拥挤度、深覆盖、深覆以及开的分度?
答:一、牙齿的拥挤度:牙冠宽度的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的长度之差即为拥挤度,一般分为三度。1度拥挤,相差2~4mm;11度拥挤,相差4~8mm;111度拥挤,相差8mm以上。
二、深覆盖为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分为三度。1度深覆盖,覆盖为3~5mm;11度深覆盖,覆盖为5~8mm;111度深覆盖,覆盖为8mm以上。
三、深覆为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三分之一者,分为三度。1度深覆,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三分之一而不足二分之一者;11度深覆,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二分之一而不足三分之二者;111度深覆,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三分之二者。
四、开为上下前牙切端间无覆关系,垂直向呈现间隙者,分为三度。1度开,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3mm以内;11度开,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3~5mm之间;111度开,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5mm以上。
二、模型测量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1.牙冠宽度的测量、2.牙弓弧形长度的测量、3.牙弓拥挤度分析。4.曲线的曲度、
5.牙弓对称性的测量分析、6.牙弓长度及宽度的测量、7.牙槽弓的长度及宽度、8.基骨弓的长度及宽度、9.腭穹高度的测量等内容。
三、什么是x线头影测量?它主要有哪些应用?
答:x线头影测量主要是测量x线头颅定位照像所得的影像,对牙颌、颅面各标志点描绘出一定的线角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使对牙颌、颅面的检查、诊断由表面形态深入到内部的骨骼结构中去。
主要应用,1.研究颅面生长发育、2.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3.确定错畸形的矫治设计、
4.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6.下颌功能分析。
第六章
一、 叙述正畸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答:正畸治疗的生物学基础是颌骨、牙骨质、牙周膜的生物学特性。
一、颌骨的可塑性,颌骨尤其是牙槽骨是人体骨骼中最活跃的部分。颌骨的改建包括增生和吸收两个过程,这是颌骨的重要生理特征,也是正畸治疗的基础,所以矫治过程中颌骨的变化主要是破骨与成骨的平衡的生理过程。
二、牙骨质的抗压性,在同一正畸施力条件下往往只有牙槽骨的吸收,却没有或只有少量的牙骨质的吸收。
三、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正畸矫治完成后经过保持,牙周间的宽度、牙周膜与牙槽骨以及牙骨质的连接都能恢复正常。
二、 叙述正畸矫治过程中的牙周组织反应?
答:牙周组织反应主要如下,
一、牙周膜变化,矫治力作用于牙体后牙周膜产生代谢改变和方向的变化。
二、牙槽骨的反应,进行必要的增生和吸收,以维持原有的牙槽结构和骨量。
三、牙龈的反应性变化,牙龈在正畸治疗中的变化是很微弱的,只有少量的增减与调整。
三、 矫治力是如何分类的?
答:矫治力的分类是根据矫治力的强度、来源、产生的方式、作用的时间和效果进行分类。
一、 以强度划分为重度力、中度力、轻度力。
二、 以作用时间划分为间歇力和持续力。
三、 以产生的方式划分为机械力、肌能力、磁力。
四、 以来源划分为颌内力、颌外力、颌间力。
五、 以作用效果划分为正畸力和矫形力。
四、 正畸牙移动的方式有哪些?
答:正畸牙移动的方式有牙倾斜移动、牙整体移动、牙伸长或压低、牙旋转移动和转矩力。
第七章
一、 矫治器是如何分类的?
答:一、根据矫治器的作用目的分为矫治性、预防性、保持性。
二、根据矫治力的来源分为机械性、磁力性、功能性。
三、按固位方式分为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
二、活动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各有哪些优缺点?
答:活动矫治器的优点,1. 患者能自行摘戴,便于洗刷,能保持矫治器和口腔的卫生。2避免损伤牙周组织。3不影响美观。4只要设计合理,制作精细,调整加力适宜,能矫治一般常见的错畸形。5此类矫治器构造简单,制作容易。
活动矫治器的缺点,1基牙无倒凹者,固位相对差,效果不佳,支抗不足。2作用力单一,控制牙移动能力不如固定矫治器,牙齿移动方式多为倾斜移动,整体移动难。3影响发音,因
为基托的关系,所以舌活动度受限,说话不清楚。4有异物感,取戴麻烦,患者往往不能坚持戴,活动矫治器需要患者积极合作,否则疗效不佳。5剩余间隙处理难。
固定矫治器的优点,1固位良好,支抗充足。2能使多数牙移动;整体移动、转矩和扭转等移动容易。3能控制矫治牙的移动方向。4能矫治较复杂的错畸形。5体积小,较舒适。6不影响发音和口语训练。7临床复疹加力间隔时间长。8疗程较短,患者不能自行将矫治器摘下不戴,所以矫治力得以持续发挥。
固定矫治器的缺点,1带用固定矫治器需特别重视口腔卫生保健,如不能特别注意口腔保健易引起龋、龈炎。2固定矫治技术相对复杂,临床不能自行取卸,容易引起牙体、牙周组织的损害,主生不良后果。
三、何谓支抗?支抗的种类有哪些?
答:支抗是在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而支持这种移动矫正牙体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情况。实际上支抗是一个提供产生牙齿矫治力的基础。
支抗的种类有颌内支抗、颌间支抗、颌外支抗。
四、叙述方丝弓矫治器的原理及特点?
答:方丝弓矫治器的原理一是使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二是应用保持性弓丝作为固定和引导。
方丝弓矫治器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控制矫治牙各个方向的移动,二是由于每个牙上都有托槽而弓丝嵌入槽沟后经结扎丝固定,牙弓由弓丝连成一整体,具有较大的支抗力,故能减少支抗牙的移位,在上下牙弓分别成一整体的情况下进行颌间牵引,有利于牙弓及颌骨位置关系的矫治。
第八章
一、 什么是阻断性矫治和预防性矫治?
答:阻断性矫治是对正在发生或刚发生的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之自行调整成为正常或采用矫治方法引导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
预防性矫治是在畸形发生前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预防畸形的发生,使之发展成正常或引导其向正常而面为正常。
第十章
一、 为什么要保持?保持是如何分类的?
答:错畸形矫治后的结果是不稳定的,为了防止复发需要保持。这是因为肌动力平衡的最终改建尚未完成、牙周膜纤维张力未恢复平衡、的平衡尚未建立、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生长型可能影响矫治效果、第三恒磨牙的萌出。
保持分为一、自然保持因素,1.依靠肌功能保持2.依靠咬合关系和邻牙接触关系保持3.依靠牙周软、硬组织保持4.依靠拔牙保持
二、机械保持因素,主要是保持器
注意:由于版本原因文章里空格的地方是(牙合)字
第三篇:口腔正畸考试题
口腔正畸学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 暂时性错牙合发生的机制是
a. 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现象,可能因恒牙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和乳
磨牙与恒磨牙的替换等变化可自行调整
b. 多生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常引起恒牙的错位萌出
c. 唇系带异常可造成上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
d. 咬上唇习惯容易形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及近中错牙合等畸形
e. 以上都不是
2. 呼吸功能异常易引起的错位是
a. 单侧后牙反牙合
b. 后牙锁牙合
c. 佝偻病
d. 下颌后缩畸形
e. 以上都是
3. 口腔不良习惯不包括
a. 吮指习惯
b. 异常吞咽习惯
c. 舌习惯
d. 唇习惯
e. 咬物习惯
4. 以理想正常牙合为标准,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是
a.20.33%
b.40.92%
c.60%
d.86.81%
e.91.2%
5. 属于恒牙正常萌出顺序是
a. 上颌:6→1→3→4→2→5→7
b. 上颌:6→1→2→3→4→5→7
c. 下颌:6→1→2→3→5→4→7
d. 上颌:6→1→2→4→5→3→7
e. 以上都对
6. 暂时性错牙合的临床表现是
a. 后牙反牙合
b. 个别前牙反牙合
c. 上颌侧切牙初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d. ⅲ度深覆牙合,ⅲ度深覆盖
e. ⅲ度牙列拥挤
7. 理想正常牙合是
a. 对于生理功能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理想正常牙合
b. 个别正常牙合
c. 反牙合
8.
9.
10.
11.
12.
13.
14. d. 深覆牙合 e. 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下列哪项是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a. 牙列缺失 b. 遗传因素 c. 楔状缺损 d. 四环素牙 e. 氟斑牙 面部肌肉建牙合的动力平衡中,与向后的动力有关的肌肉是 a. 颞肌 b. 翼内肌 c. 咬肌 d. 上下唇方肌 e. 以上都不是 上下牙弓狭窄其矫治原则为 a. 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二者并用 b. 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 c. 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 d. 矫正颌间关系 e. 扩大上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 牙齿拥挤度一般分为三度,ⅱ度拥挤是指牙冠宽度的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的长度之差是 a. 2~4mm b. 4~8mm c. 8mm以上 d. 16mm以上 e. 以上都不是 在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中,下列哪项不符合 a. 无需询问有无全身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 b. 对牙弓检查时要进行牙拥挤度测定 c. 要检查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 d. 询问幼年时有无口腔不良习惯 e. 需要进行牙,颌,面的一般检查 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1/3者称为深覆牙合,其分为三度,ⅰ度深覆牙合为 a. 覆盖为3~5mm b. 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 c. 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 d. 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者 e. 以上都不是 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称为深覆盖,分为三度,ⅲ度深覆盖为
a. 3~5mm
b. 5~8mm
c. 8mm
15. d. 1~mm e. 0~1mm 矫治前必须有记录患者牙牙合情况的模型,称之为
a. 记存模型
b. 石膏模型
c. 上颌模型
d. 初模型
e. 终模型
16. 矫治器不能引起何处发生变化
a. 颌骨
b. 牙周支持组织
c. 错位牙齿
d. 枕骨
e. 牙槽骨
17. 下列哪项不是活动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a. 箭头卡环
b. 邻间钩
c. 双曲唇弓
d. 带环
e. 双曲舌簧
18. 纠正前牙反牙合常用的活动矫治器是
a. 上颌双侧牙合垫矫治器
b. 单侧牙合垫矫治器
c. 标准的hawww.bsmz.net)叙述方丝弓矫治器的原理及特点?
答:方丝弓矫治器的原理一是使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二是应用保持性弓丝作为固定和引导。
方丝弓矫治器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控制矫治牙各个方向的移动,二是由于每个牙上都有托槽而弓丝嵌入槽沟后经结扎丝固定,牙弓由弓丝连成一整体,具有较大的支抗力,故能减少支抗牙的移位,在上下牙弓分别成一整体的情况下进行颌间牵引,有利于牙弓及颌骨位置关系的矫治。
第八章
一、 什么是阻断性矫治和预防性矫治?
答:阻断性矫治是对正在发生或刚发生的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之自行调整成为正常或采用矫治方法引导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
预防性矫治是在畸形发生前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预防畸形的发生,使之发展成正常或引导其向正常而面为正常。
第十章
一、 为什么要保持?保持是如何分类的?
答:错畸形矫治后的结果是不稳定的,为了防止复发需要保持。这是因为肌动力平衡的最终改建尚未完成、牙周膜纤维张力未恢复平衡、的平衡尚未建立、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生长型可能影响矫治效果、第三恒磨牙的萌出。
保持分为a、自然保持因素,1.依靠肌功能保持2.依靠咬合关系和邻牙接触关系保持3.依靠牙周软、硬组织保持4.依靠拔牙保持
b、机械保持因素,主要是保持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口腔正畸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53850.html
- 上一篇:口腔医学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 下一篇:口腔内科实习报告(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