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1*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6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走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
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多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础。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1998年10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面对阙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他感慨地说:“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黑暗的。”
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阙柳松同志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劲,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经过他的努力,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扶助残疾人若干规定及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形成了县乡两级残疾人服务社的组织网络,以上措施办法的出台,为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政策扶持,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有1248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减免照顾,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1998年以来,残联围绕扶贫计划的总体目标,根据松阳县的山区特点,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有松阳特色的扶贫之路。期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阙柳松同志爬山越岭,走进千家万户,有时要走山路30多华里,晚了就在残疾人家中住宿,与残疾人同吃同住,有时一住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
在扶贫帮困的路子上,阙柳松认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如果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则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勤劳致富。于是,他想方设法开展送科技下乡扶贫活动,每年免费在乡镇举办3—4期残疾人科技培训班,组织残疾人进行香菇、名茶、干水果、蔬菜类的培育管理,畜禽类的养殖技术以及电器维修、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内容的培训。广大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我县的残疾人开发的种养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路,先后建立了6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各乡镇涌现了各行业的致富典型。西屏镇西坌村的残疾人杨裕宗开发的养殖基地,每年养猪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养鱼60亩,还搞山地开发水果,生态种养,年收入可达3万元,并带动6名贫困残疾人脱贫;三都乡酉田村残疾人叶木生是在县残联扶持其201*元资金开始开发起来的水果基地。在建此基地过程中,阙柳松理事长亲自为他送资金、送化肥、送苗种。通过几年的发展,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68.7万元,并开展了“一帮一”、“众帮一”等结对扶助活动,扶持3223名贫困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贷款回收率达98%。201*年9月8日原省长柴松岳、副省长章猛进来松阳调研时评价说:“松阳县残疾人扶贫工作政府重视,政策到位,工作扎实,措施有力,抓得有声有色。”
残疾人富了,阙柳松为此感到欣慰。“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为了松阳的残疾人能脱贫致富,阙柳松同志耗费了大量心血,赢得了残疾人的信任和拥护。发展的道路是坎坷的,肩负的重任是艰巨的,阙柳松同志干劲还是很足,脚步仍很稳健。他信言:为了残疾人能拥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不论碰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有博爱的胸怀、诚挚的爱心,相信松阳残疾人奔小康目标的实现是有日可待的。
第二篇: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松
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1*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6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走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多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础。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1998年10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面对阙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他感慨地说:“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黑暗的。”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作者。阙柳松同志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劲,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经过他的努力,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扶助残疾人若干规定及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形成了县乡两级残疾人服务社的组织网络,以上措施办法的出台,为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政策扶持,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有1248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减免照顾,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1998年以来,残联围绕扶贫计划的总体目标,根据松阳县的山区特点,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有松阳特色的扶贫之路。期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阙柳松同志爬山越岭,走进千家万户,有时要走山路30多华里,晚了就在残疾人家中住宿,与残疾人同吃同住,有时一住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在扶贫帮困的路子上,阙柳松认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如果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则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勤劳致富。于是,他想方设法开展送科技下乡扶贫活动,每年免费在乡镇举办3—4期残疾人科技培训班,组织残疾人进行香菇、名茶、干水果、蔬菜类的培育管理,畜禽类的养殖技术以及电器维修、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内容的培训。广大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我县的
第三篇: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同志残疾人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201*年11月
***,女,汉族,1980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1*年7月在**县残疾人联合会工作至今,主要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并参与残疾人扶贫、康复、教育、就业等各项业务工作。***同志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积极为残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残疾人工作的开展。
一、深入钻研政策,强化自身素质
***同志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自从在县残联工作以后,每次看到患有残疾的群众由于缺乏劳动能力,致使一家人仍然在贫困中挣扎,怜悯之心便油然而生,决心对残疾人朋友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残疾群众的生活状况。她也深知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只有全面掌握党和国家的对于残疾人事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够为残疾人朋友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于是她非常重视对残疾人政策的学习和钻研,加班加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学习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出台的各项残疾人扶助、扶持规定和措施。
-1-
全省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证工作全面展开之后,***同志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能够让残疾人朋友用上新证,她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多次利用节假日和晚上的休息时间,认真学习熟悉新的办证系统,调试制证相关设备,终于**在全市首家开始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换发工作,同时她耐心地向兄弟县区负责办证的人员进行指导,分享办证经验,为全市此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同志知道,只有将残疾人政策真正交到残疾人朋友的手中,才能让他们切实享受和利用这些政策,因此每逢一项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诸如白内障免费治疗、残疾学生救助、危房改造等工作,她都会积极向单位领导建议,在县电视台播发公告、在机关公开栏张贴宣传资料,制定印发了《**县基层残疾人工作手册》,为落实各项扶助政策、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奠定了基础,在全社会形成了扶弱、助残的良好风尚和舆论氛围。
二、深入开展调研,明确工作任务
一是开展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根据市、县相关会议文件安排,***同志在****年**月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显示,全县共有各类残疾人
2.79万人,涉及1.2万户家庭,占全县总人口的6.42%。其中,肢体残疾6715人、视力残疾3303人、言语残疾347人、听力残疾8964人、智力残疾1877人、精神残疾1932人、多重
-2-
残疾4830人,重度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313人。通过调查摸底工作的开展,她对全县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提供了依据,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
二是协同开展残疾人生产生活生存状况调查。201*年初,为了全面摸清全县残疾人当前的实际生产生活状况,她积极协同县政协开展了残疾人生产生活生存状况的抽样调查,在全县11个乡镇、5个社区共发出残疾人状况调查表500份。调查共涉及残疾人户396户、残疾人435人。调查显示,残疾人就业率为62.3%,78.8%的残疾人年人均收入低于201*元,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体。这项调查的开展,为全县残疾人工作的开展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
三、心系残疾群众,积极解决困难
一是解决残疾群众“三难”问题,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同志非常关注残疾群众的“三难”(住房难、生活难、看病难)问题,关心残疾群众的生产生活,经常利用下乡的机会,深入残疾群众的家庭,实际察看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先后借助残疾人危房改造政策,帮助***户残疾人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借助市上重度贫困残疾人居家托养政策,为***名残疾群众每月发放居家托养生活补助;利用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治疗政策,为全县***名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等。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残
-3-
疾群众住房、生活、就医等困难得到有效保障,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二是协助抓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促进残疾群众就业。***同志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单位相关负责同志,抓好全县企事业单位年审、资料收集等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残疾群众就业。目前,在全县各企事业单位中就业的残疾人已达***人,较上年末有了大幅增加。
三是大力帮扶解困,帮助解决困难残疾群众具体问题。***同志十分关心残疾群众的具体困难,她在日常工作中,随时了解掌握到残疾群众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在得知一些家庭因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就学艰难后,她就立即登记收集起来,并利用开展的“扶残助学”、“彩票公益金助学”、“春雨工程”等活动,及时通知这些家庭进行申报,确保在校残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先后帮助*镇*村的***、*镇*村的***等*名同学争取到助学补贴****万元。
四、强化奉献意识,改进工作作风
一是耐心做好残疾人咨询解答工作。县残联办公室承担着县残联组织同残疾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具体执行者,每天要直接面对残疾人,为残疾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疑难解答、协调沟通等服务。大多残疾人往往由于受自卑心理影响,加之对一些政策了解不全面,在咨询问题时语气激动、态度恶劣等现
-4-
象十分常见,***同志在工作中,能够始终坚持视残疾人为亲人,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耐心细致地为残疾群众做好解释、宣传工作,用自己过硬的工作作风感化、影响残疾群众,努力给予他们满意的答复,受到群众的好评。
二是认真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作为县残联办公室负责同志,同时也承担着接待残疾人信访、问题处理等工作任务。在接待信访工作中,该同志能够按照“坚持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坚持依法维护残疾人正当权益;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坚持将残疾人信访工作融入党和政府信访工作大局”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和残联信访工作的有关规定,在信访工作中耐心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着力密切残联组织与残疾人之间的血肉联系,切实维护残疾人的正当权益。先后妥善协调解决了***镇***村残疾群众***反映的残疾定等争议、***镇***村***反映的****等问题,推动了全县残疾人信访工作规范、有续开展。
三是扎实做好捐款捐物服务工作。做好为残疾人捐款捐物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无论是上级业务部门还是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安排的捐款捐物活动,该同志都能高度重视,和机关相关同志一起,深入企事业单位积极做好宣传动员,为他们捐款捐物搞好服务,引导更多的人为残疾群众献出爱心。
-5-
第四篇: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1*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6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走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
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多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矗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1998年10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面对阙
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他感慨地说:“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黑暗的。”
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阙柳松同志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劲,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经过他的努力,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扶助残疾人若干规定及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形成了县乡两级残疾人服务社的组织网络,以上措施办法的出台,为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矗通过政策扶持,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有1248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减免照顾,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1998年以来,残联围绕扶贫计划的总体目标,根据松阳县的山区特点,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有松阳特色的扶贫之路。期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阙柳松同志爬山越岭,走进千家万户,有时要走山路30多华里,晚了就在残疾人家中住宿,与残疾人同吃同住,有时一住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
在扶贫帮困的路子上,阙柳松认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如果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则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勤劳致富。于是,他想方设法开展送科技下乡扶贫活动,每年免费在乡镇举办3—4期残疾人科技培训班,组织残疾人进行香菇、名茶、干水果、蔬菜类的培育管理,畜禽类的养殖技术以及电器维修、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内容的培训。广大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我县的残疾人开发的种养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路,先后建立了6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各乡镇涌现了各行业的致富典型。西屏镇西坌村的残疾人杨裕宗开发的养殖基地,每年养猪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养鱼60亩,还搞山地开发水果,生态种养,年收入可达3万元,并带动6名贫困残疾人脱贫;三都乡酉田村残疾人叶木生是在县残联扶持其201*元资金开始开发起来的水果基地。在建此基地过程中,阙柳松理事长亲自为他送资金、送化肥、送苗种。通过几年的发展,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68.7万元,并开展了“一帮一”、“众帮一”等结对扶助活动,扶持3223名贫困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贷款回收率达
98%。201*年9月8日原省长柴松岳、副省长章猛进来松阳调研时评价说:“松阳县残疾人扶贫工作政府重视,政策到位
第五篇:残疾人就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残疾人就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谷秀全,女,汉族,高中文化程度。生于1965年11月,1983年参加工作,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在长江**航道局丰都处白沙坡信号台、新生信号台和忠县信号台作信号员、信号台台长,现任忠县信号台台长。谷秀全同志在近20年的信号生涯中,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行轮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服务行轮,奉献社会,为行轮的安全和长江航道的畅通做出了贡献。
一、锤炼意志的四年
1983年,谷秀全怀着憧憬和梦想,顶替父亲来到了长江**航道局丰都处白沙坡信号台,成为川江航道一名信号工。偏僻的环境,单调的工作,拉信号、买米、买煤、挑水、煮饭……一下就将她的梦想击得粉碎。原以为信号工很浪漫的她从憧憬中回到现实,面对的是比常人更多的障碍和困难,自幼患上小儿麻痹症使她行走不便,常人担一挑水约需20分(本文 来自公文素材库:Wwww.bsmz.net)钟,而她担半挑水就需1小时,买一次米几乎要耗去5个小时。生活的不便,个别人的冷嘲热讽,常使她夜不能寐,每当夜深人静时,她反复地问着自己:“我的选择对吗?残疾人能干好信号工作吗?”在彷徨和犹豫之时,张海迪、吴运铎、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不行,绝不能让人瞧不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做生活的强者!”她在心里发着誓。战胜自我的谷秀全,象换了个人似的,工作上她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向书本学习,很快就熟悉了信号工作。为了给行轮提供优质的服务,她仔细琢磨,细心观察辖区航道水流、态势、过往船舶吨位、航速,测算出各类船舶通过控制河段的时间,准确、及时地指挥着行轮安全通过控制河段,赢得了行轮的好评。生活上她深知自己是残疾人,要适应信号工作的生活,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劳动,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常常利用休假或空闲时间备好一段时间的生活用品。挑水,一次不行,就多挑几次,电瓶拿多了走不动,就提几个走几十米,又再返回提几个,往返数十次。白沙坡4年的信号工作,磨练出她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二、爱的奉献
残疾人更需要爱,可是身有残疾的谷秀全却充满了对他人的爱,她十分珍爱与她
第 1 页 共 6 页
朝夕相处的姐妹们。虽然她行动不便,为让其他同志能多休息,自己经常冒雨或顶酷热步行到3公里外的邮电所交本台的电话费,同志们都关心地说:“你的脚不方便,以后就不要去了,让我们去吧。”但她执意不肯。台上职工谯怀玉的父亲因病到**医治,需谯怀玉随行照料,谷秀全就连续当班一昼夜。女工熊德荣怀孕后,谷秀全数次跛着腿,陪她上医院作妇检。一次意外,怀有身孕的熊德荣险些流产,谷秀全与台上职工主动换下熊德荣,担负起值班任务。一段时间,信号台周围不安全,有的女工深夜值班不敢出值班室发信号和观察航道状况,谷秀全就陪着女工,为她们壮胆,一起出门发信号,观察辖区航道。李胜祥师傅刚来台时,由于炊具等生活用品没带来,她就主动拿出炊具、燃料给他。前年,丰都航道处维修站一女职工遭遇不幸,她带头捐款。社会发动给残疾人捐款,她也积极响应。在谷秀全的爱心感召下,台上职工亲如一家,塑造出了“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四互”班组团结精神。
三、信号台的领头雁
1994年,谷秀全受组织的委派,来到忠县信号台任台长。经过白沙坡信号台艰苦生活的磨练,新生信号台风风雨雨的洗礼,愈益成熟的谷秀全走马上任后即抓班组的基础建设,先后制定了《忠县信号台管理制度》、《安全组长职责》、《业务学习组长职责》、《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等九种规章制度。刚开始时,大家还不习惯,认为条条框框太多,不自在。为了增强班组职工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谷秀全多次召开班组学习讨论会,反复耐心地讲解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常说,规章制度是老一辈航道职工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有的甚至是血的教训换来的。为了规章制度真正入耳、入脑,她组织大家熟读熟记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应知应会,并多次就规章制度的落实与职工促膝谈心,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谷秀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工作方法终于使班组职工明白了规章制度的重要,大家相互监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迄今为止,全台未发生一起违规违纪的事情。川江信号台几乎全是女职工,女同志在一起筋筋绊绊的事较多,轻则影响团结,重则给班组形象和工作带来损害,为了增强班组职工的凝聚力,她倡导“不说小话,不讲空话,不闷在心里”的三不台风,大家有建
议当面提,有意见当面说。凡台上职工有意见、闹矛盾她总是找双方谈心,或者开一个工会小组会。消除隔阂,加深理解,个别职工有时对她有意见,谷秀全就虚心听取,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在谷秀全的带领下,班组人员互相关心,不分彼此,班组成员享受了“家”的温馨,激发了职工爱台,爱岗的真挚情感。为提高服务质量,97年9月,谷秀全与姐妹们一起向行轮作出坚持“文明礼貌用语,提供航道安全情况,信号揭示准确及时”的承诺。为了表明承诺的决心,谷秀全亲自将100多份资料送到行轮,并请行轮予以监督。同时,她与全台职工想行轮所想,急行轮所急,行轮驶入控制河段后,主动、及时、准确地介绍辖区河段的船舶动态,雾情状况,辅助行轮安全航行。97年4月“彩虹”号客轮在螃蟹碛搁浅,情况十分危急,听到呼救后,谷秀全迅速报告港监部门并通知渝道1262艇施救,使该轮转危为安,轮方非常感动。94年以来,她所在的信号台指挥行轮近10万艘次,无一错、迟、漏挂,正常率达100%,行轮满意率高达97%。忠县信号台被行轮誉为“水上窗口、文明使者”。
五、做个优秀的信号员
“我不当个优秀信号工就不配作您的女儿”这是谷秀全刚参加工作时对父亲的承诺。十多年来,尤其是加入党组织后,她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对父亲的承诺、实践着自己的誓言,她常说:“信号台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服务行轮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谷秀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信号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辛勤耕耘,使自己成为了一名信号员中的佼佼者。自1989年以来,谷秀全同志先后共20多次受到**航道局、长江航道局、长江航务管理局、交通部、**市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表彰,曾被授予优秀班组长、服务能手、先进生产者、巾帼建功标兵、包起帆式先进个人、**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1999年谷秀全荣获**市“九五”立功奖章.
峡江深处的航道产生了一位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消息传来,长江航道乃至长航全线职工精神振奋,而谷秀全知道自己作为一名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代表,要不辱
使命,还要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在长江航道信号岗位上实践好好“三个代表”。因此,工作之余,巡回演讲途中,都可以看到她学习的身影,她所在的单位也从政治上关心她,生活上照顾她。谷秀全出差多,回到信号台,她心里总有一种对不起台上同志的感觉,认为自己出差在外,给台上其她同志增添了负担,虽然台上早已用上了照明电、安上了自来水,但她一回到台上,总是抢着搞清洁、做卫生,在信号台那蜿蜒的小路上,人们时常还可以看到她跛着脚前去交电话费的身影。台上的姐妹们都说谷秀全变了,变得观念更新了,责任心更强了,说话更在理、更让人信服了。谷秀全所在单位党组织的负责人说:谷秀全没有变,她质朴谦虚的品格、共产党员的本色没有变。变的是观念,不变的是信念。谷秀全所在的忠县信号台,随着明年6月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将失去存在的功能,而仅**航道局就有近千人将失去岗位,现在谷秀全带着她的姐妹们坚守在信号台上,她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她的身后,是一串坚实的脚印。
#同志,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凭着坚韧不拔的品质,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创业的毅力,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胸怀,为残疾人就业铺砌了一条奔向美好生活的大道,拨亮了他们心中那一盏盏希望的灯。
##同志心系群众,着眼全局,为残疾人谋生存。作为##油田第一社区就业站站长,她目睹了奉献多年的"老石油"在社区领导办公室为残疾孩子"求工作"落泪的场面,面对这一个个不幸的家庭,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怀着深厚的群众感情,从残疾朋友的实际情况出发,艰难地创办起了劳动强度不大、技术要求简单的拖把厂。##克服资金短缺,残疾人体能素质不高,自己办厂经验缺乏等困难,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对工作的热情,对疾苦群众的爱心,为残疾人员撑起了一片蓝天。##为工厂的成立不但用心劳力,还拿出自己的奖金为残疾职工添置生活用品,买米买面。##同志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真情诠释着她的事业,也打动着我们的心。学习##同志就是要学习她这种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不说空话,只做实事的精神。党员干部只有真正了解体会到
群众的疾苦,才能积极主动地想为群众做点什么,才能真干实干地为群众做好些什么。只有在思想上与群众融为一体,真正站在群众的利益上想问题,做决策,充满感情地将自己的工作与群众困难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在工作上,要深入基层群众中去,丢到官僚主义作风,坚持群众路线;杜绝主观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同志胸怀大局,不畏艰难,为残疾朋友谋发展。对##来说工厂的建立是一件难事,维持和发展这个百余人的工厂更是难上加难。从学习技术到采购原料,开发项目到联系市场,##兢兢业业、夜以继日的做着她认为值得的事情。多少个风餐露宿的日子,软钉子,冷板凳甚至是冷嘲热讽她都遭遇过,但这些都没有减少她心中对事业的热情,对社会的责任。残疾人素质不高她不厌其烦手把手的教,产品质量她亲自把关。通过##和职工们的辛勤工作,在油田和社区领导的支持关怀下,拖把厂不但存活下来,而且还有了效益,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没有自满,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够有事做,她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根据油田实际,又开发了防滑手套等项目,为工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她说,再就业的路很长,困难很多,但她有信心和决心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在##的心里装的不是自己,而是残疾朋友对生命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是油田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是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不平凡的奉献精神,是作为基层干部的良心热心和决心。##同志为己所能,甚至为自己所不能,挑起了一个社区残疾人和失待业人员就业的重担,也分担了油田和谐稳定发展的重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让我们动容的大事业,这些在一次向我们证明了一点:只有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用,才能为民所拥戴。
由##精神联系自身建设,应该心中有大局,平凡做奉献。是否该把自己肩上的担子再压的重一些,以油田发展为己任,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以社会的和谐为己任,加强使命感;以国家的繁荣为己任,加强荣辱感。是否应该把干工作的切入点再放的低一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紧要的事情出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工作做进基层,落实到群众实际生活中去。是否应该把自己的工作热情再燃烧的高一些,遇到问题不绕着
走,不掩盖,不推托,用满腔的热血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一心扑在工作上,用一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把党的方针政策与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用新办法、新思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是否应该把对名利的追求再放得轻一些,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的利益,记着国家的嘱托,把权利看成一种责任,一种信任,一种动力。追求的是为民谋利的充实感。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在干部岗位上,立得正、坐得直,安于清贫,淡泊名利,不谋私利,保持党员干部的##本色和良好形象。
由##精神联系干部管理工作,应该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用。如何增强跟部队伍建设是工作中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按照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干部素质,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好领导班子及干部作用为目的,我们做很多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而##同志的所作所为再一次触动了我,如何把##精神落实到干部管理工作中,选拔坚持群众路线,勇于扛担子,担责任的同志到管理岗位上。通过严肃政策,加强监督,完善考核等一系列做法,在干部队伍中树立起谨慎实干民心所向的典范。
总之,要把学习##精神做为一次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干部工作的契机,推动自身进步,促进各项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安得广厦千万家 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同志正是具备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精神,怀着为油田做实事的责任心,为残疾人谋实利的爱心,为事业图发展的进取心,在基层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让残疾人朋友,也让自己的生命之花芬芳绚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i幋锝呅撻柛銈呭閺屾盯骞橀懠顒夋М闂佹悶鍔嶇换鍐Φ閸曨垰鍐€妞ゆ劦婢€缁墎绱撴担鎻掍壕婵犮垼娉涢鍕崲閸℃稒鐓忛柛顐g箖閸f椽鏌涢敐鍛础缂佽鲸甯¢幃鈺呮濞戞帗鐎伴梻浣告惈閻ジ宕伴弽顓犲祦闁硅揪绠戠粻娑㈡⒒閸喓鈯曟い鏂垮濮婄粯鎷呴崨濠傛殘婵烇絽娲﹀浠嬫晲閻愭潙绶為柟閭﹀劦閿曞倹鐓曢柡鍥ュ妼閻忕姵淇婇锝忚€块柡灞剧洴閳ワ箓骞嬪┑鍥╀壕缂傚倷绀侀鍛崲閹版澘鐓橀柟杈鹃檮閸婄兘鏌ょ喊鍗炲闁告柨鎲$换娑氣偓娑欋缚閻倕霉濠婂簼绨绘い鏇稻缁绘繂顫濋鐔割仧闂備胶绮灙閻忓繑鐟╁畷鎰版倷閻戞ǚ鎷洪柣搴℃贡婵敻濡撮崘鈺€绻嗛柣鎰綑濞搭喗顨ラ悙宸剱妞わ妇澧楅幆鏃堟晲閸ラ搴婇梻鍌欒兌缁垶宕濋敃鍌氱婵炲棙鎸哥粈澶愭煏閸繃顥撳ù婊勭矋閵囧嫰骞樼捄鐩掋垽鏌涘Ο渚殶闁逞屽墯椤旀牠宕板☉銏╂晪鐟滄棃宕洪妷锕€绶炲┑鐐村劤閻楁岸姊洪崨濠佺繁闁搞劌宕…鍧楀箣閿旇В鎷洪柣鐘叉处瑜板啴宕垫潏鈺冪=鐎广儱鎳忛ˉ鐐电磼閸屾氨孝妤楊亙鍗冲畷鐓庮潩閿濆懍澹曢梺鍝勭Р閸斿瞼娆㈤悙鐑樼厵闂侇叏绠戦獮鎰版煙闁垮銇濇慨濠冩そ瀹曘劍绻濋崟顓犳殼闂佽瀛╁銊╁礂濡櫣鏆﹂柡鍥╁亹閸亪鏌涢銈呮灁闁告ḿ鏁诲娲川婵犲倻浠ч梺绋匡攻閻楁粓鍩€椤掍胶鍟查柟鍑ゆ嫹
《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58489.html
- 上一篇: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下一篇:民兵之家建设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