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推广项目建议书

时间:2019-05-22 07:41:45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推广
建设性质: 新建
主管部门:***
负 责 人:***
联系电话:***
建设单位:***马铃薯产业办公室
负 责 人:***
联系电话:***
建设年限:1年(2009年)
建设内容:在**县推广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12万亩,购置试验示范点(片)马铃薯起垄播种机10台,四轮拖拉机10台,全面普及马铃薯优质高产及垄作沟灌节水种植技术,技术覆盖率达到100%。
项目投资:本项目建设共需推广资金33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300万元,市县配套36万元。
项目效益:项目完成后,亩均增产125公斤,总增产量1500万公斤,产值1440.6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240.1元,年总节水600万立方米。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解决全县农作物供水矛盾的客观需求。**县属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蒸发强烈。**年降水量195毫米,马营盆地和大**、****区年降水量340毫米-450毫米。据**县气象局资料分析,6-8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的57%-61%。据对我县多年种植情况分析,马铃薯采用起垄覆膜种植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一是灌水量少。每亩每次灌水量仅为50立方米,是小麦、油菜等作物灌水量的一半,每亩节水量可达50立方米以上,同时覆膜种植的保水保墒性能好,能有效降低土壤蒸发量。二是灌水方便。在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的基础上,试验总结出了一整套节水栽培技术,主要有小流域灌溉、水平垄种植、山地水平沟、缓坡山滩旱地双垄全膜覆盖等,这些行之有效的节水栽培技术已在抗旱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能缓解灌水矛盾。马铃薯生产前期需水量少,而到7月份以后块茎膨大期需水量才增多,而此时又是我县降水较集中期,能有效地调节灌水的供需矛盾,做到以秋补夏,调节用水。
2、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县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环境非常适合马铃薯大面积种植。90年代末,县委、县政府立足自然优势,审时度势,提出了“以种薯生产为主,专用薯生产为辅,强龙头,扩基地,优产品,创名牌”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路,在县、乡、村各级党政组织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推进下,全县马铃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集中优势产区,为全县特别是沿山冷凉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势日趋凸现。2007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1.56万亩,比2005年增加5.53万亩,增加47.8%,总产量2.8亿公斤,总产值17026.2万元,亩纯收入589.1元,仅马铃薯一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57.1元。马铃薯已成为**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因此在**县推广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是缓解农业用水矛盾,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农业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具有马铃薯生产的区位优势。马铃薯适应性强,喜冷凉的气候条件,耐瘠薄,抗旱高产,易于种植,特别是营养丰富,既能作粮又能作菜,还可作为工业加工原料,农民一贯喜欢种植。**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青藏高原与蒙新高原交界地带,总面积5402.43平方公里,年日照时数在2802小时至2993小时,有效积温1763~3107°C,。年降水量150--350毫米,蒸发量1700—2200毫米,无霜期115~150天,降雨主要在7~9月份,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7°C,年平均风速2.5~3.0米/秒,水资源总量1.95亿立方米,人均733立方米。土质肥沃,生产条件好,优良的农田生态环境为马铃薯生产提供了较好的自然条件,是国家和省内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尤其是马铃薯主产区的大马营、**、李桥、位奇等4个乡镇和**马场,主要分布在沿****高寒阴湿地区,这些地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钾素含量高,一般速效钾含量每公斤157——206毫克,加之海拔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一般种植区海拔1750—2650米,年平均气温6℃左右,7月份平均气温15—22℃,6—8月日气温差10—15℃,无霜期120—150天,年降水量250—350毫米,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恰好与马铃薯生长发育与需水规律相吻合,尤其是降水对马铃薯生长需水的满足率达50%—80%。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最适宜于发展马铃薯产业。同时由于海拔较高,高寒阴湿,因而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轻,传播病毒的媒介昆虫少,自然隔离条件好,是马铃薯种薯繁育的最佳区域。
2、具有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县建有集科研、生产、开发和经营为一体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多年来,该中心在中科院**分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指导下,形成了年生产微型薯1500万粒,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年产种薯400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目前,马铃薯产业初步走上了脱毒有中心,繁育有基地,推广有区域,销售有市场,加工有企业,增收有保障的格局,具备了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推广的基础。
3、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有较高的产业优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县四大种植业支柱产业之首来开发,在马铃薯品种繁育、生产基地建设、加工销售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并把马铃薯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来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2008年调查,**县克新品种平均亩产达3000公斤以上,亩产值达2100元以上,最高可达42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2008年调查测算,每亩马铃薯的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约1000元,平均亩产2500公斤,亩均产值达1800元左右,亩纯收入800元左右。农民种植1亩马铃薯的收益相当于2—3亩小麦的产值,农民种植的积极性特别高。同时,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于沿山地区农民开展精耕细作,相对减少其它农作物种植面积,促进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4、具备较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县现已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有农业、水利专业技术人员200多名,技术力量雄厚,技术人员精通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丰富。各级农技、水利部门承担着科技培训,人才培养,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及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指导、应用和技术服务,各乡镇都设有农技站,行政村有科技村主任和科技推广示范点,可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农技人员在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过程中,制定了《**县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规程》,促进了马铃薯产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的发展。全县形成马铃薯种植万亩示范带2个,千亩村15个,百亩村45个,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了8万亩以上。
5具有优越的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2008年,**市委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决定,把马铃薯产业列为全市“十大工程”建设重点之一,要把**市建成全省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繁育供应基地和全国一流的马铃薯精深加工基地,使马铃薯产业成为推动全市沿山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并从项目、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马铃薯产业大力支持,发展机遇良好,环境宽松,政策措施得力,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建设内容
1、推广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基地12万亩。
2、购置试验示范点(片)马铃薯起垄播种机10台,四轮拖拉机10台(见附件1:马铃薯种植机械设备型号、价格清单)。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33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3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36万元。其中: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推广补助每亩25元,共计补助300万元。购置试验示范点(片)生产机械20台(套),投资 36 万元。其中四轮拖拉机10台,每台3.2万元,计32万元。马铃薯播种机10台,每台4000 元,计4万元。
五、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推广,将大大缓解**干旱缺水的矛盾,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率。12万亩垄作沟灌,年可节约用水600万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保灌面积2万亩。
2 、生态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可促使**县沿山冷凉地区发挥优势,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实现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合理组装配套综合丰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建立起高效低耗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生物、水、土壤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3、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12万亩垄作沟灌马铃薯可增产马铃薯1500万公斤,亩均增产125公斤,新增总产值1440.6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240.1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纳入县、乡两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中,县上成立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专家指导小组,负责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推广、布局规划、生产指导和实施协调工作。各乡镇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乡镇的技术推广工作。县、乡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年度目标责任书和奖惩办法,一级抓一级,严格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2、加大支持力度。县上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在资金方面,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并采取贴息、补息等各种政策手段,引导借贷资金、农村集体资金、薯农自有资金和外资投入,广开融资渠道,增强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推广及产业发展后劲。有效整合省上下达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科技增粮项目资金、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业科技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源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资金,优先用于支持马铃薯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基地建设、农机具补贴、贮藏设施建设、马铃薯产业协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技术示范推广等。
3、强化科技服务。依托现有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优势和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培训基地以及产业协会力量,组织实施好农民技术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每名科技人员抓一个村、抓一个科技示范点,每个村抓20个科技示范户,构建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主要对象的马铃薯生产技术服务平台和重点种植区科技服务基地,不断提升农户科技应用能力。
4、大力推广标准化实用增产技术。 ①合理选茬选地技术。马铃薯适合与禾谷类作物轮作,前茬以麦类、谷子、玉米等作物为好,其次是豆类、高梁等,而油菜、胡麻、甜菜及茄科蔬菜等茬口不宜种植。选地势高亢,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通气良好的地块种植。②精选种薯,困种催芽技术。选择种性优良的健康脱毒一、二级良种作种,切忌以退化薯、畸形薯、超代脱毒薯作种。挑选中等大小、表面光滑、催芽时出芽整齐一致的薯块为最佳。播前对种薯进行困种催芽,方法是播前20天左右将种薯出窖,置于明亮室内或室外避风**处平铺2-3层,2-3天翻动1次,温度保持在1 5-18℃催芽,待幼芽长达1cm并晒成绿或紫色时,即可切块并用新鲜草木灰拌种。③适期适密播种技术。高寒阴湿、二阴地区,以4月中、下旬播种为宜;**区以4月上、中旬为宜,均不宜迟播。播种密度根据品种进行调整,一般早熟品种每亩5000~6000株,中晚熟品种每亩4500-5000株为宜,播深10~15cm。④重施底肥,早施追肥技术。要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切忌氮肥过量。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尿素8~10kg、磷酸二铵20~25kg、钾肥10-20kg。追肥要早,一般在第一次中耕培土时视长势每亩追施硝铵5~8kg。⑤机械起垄,双行播种技术。采用机械起垄技术,即可降低劳动强度,又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我县实际,一般采用高垄覆膜,双行播种技术,垄距为100-120厘米,垄高30-40厘米,垄宽70厘米,沟宽40厘米,每垄种植两行马铃薯,株距20-25厘米,呈三角形定植。 ⑥加强早促快发、先促后控管理技术。在出苗前10-15天进行第一次覆土,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锄草松土,苗齐后先浅锄一次,10天后深锄一次。现蕾期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在团棵至初花期可根据实际酌情灌水,以保证块茎正常生长,避免畸形;盛花期后不宜灌水,否则易造成徒长与贪青晚熟,引起减产与块茎淀粉含量降低。在现蕾期如植株生长过旺,可喷施700-1500倍液的多效唑以控制徒长。在蚜虫迁飞高峰期即团棵前后,药剂防蚜2次,以防止病毒病传播,一般以灭蚜宝、灭多威、蚜虱净等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5、落实技术创新及组装配套。在搞好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推广的同时,积极开展8项技术试验和组装配套,即(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机械化起垄、覆膜、播种、收获技术;(3)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旱作技术(双垄沟全覆膜集雨栽培技术);(5)马铃薯先进贮藏技术;(6)标准化生产技术;(7)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商品薯品质检测技术;(8)马铃薯精深加工技术。






附件1: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机械设备型号、价格表(万元)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型号





数量


单价(万元)


总价




2.1


四轮拖拉机





350型





10


3.2


32




2.2


马铃薯播种机





4UL-500





10


0.4


4




总计














20





36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马铃薯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推广项目建议书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6942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