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策划方案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意见》(云政发〔**〕 87号)要求和全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为积极稳妥推进我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明晰工程产权为核心,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根本,以保证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改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工程管理,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组合,调动和激发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安全和农民用水利益至上的原则;
(二)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的原则;
(三)坚持政府规划指导、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建设和管理的原则;
(四)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主决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的原则;
(五)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三、主要目标
通过改革,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管理体制,明确所有权,放开经营权,形成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发展机制,促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走上市场化运作的轨道,提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四、改革范围
××县农村小型水利改革涉及全县六乡两镇。具体改革范围如下:
(一)输水管道及直接为农田灌溉排水服务的小型河道治理工程及渠道工程;
(二)小坝塘、小水池、小水窖等蓄水工程;
(三)镇村集中供水、农村人畜饮水(人饮安全)工程。
五、改革形式
本次体制改革鼓励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和拍卖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宜包则包、宜租则租、宜股则股、宜卖则卖,进一步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小水窖、小水池、小水井工程按照“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原则合理确定工程产权,登记,发放产权证。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和委托管理等多种管理方式,调动民间投资、建设、管理水利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建、管、用相一致,责、权、利相统一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小型水利工程的个人或组织,作为小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运行、维修养护、安全保卫、防汛等的执行主体,负有对水利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筹资建设、组织施工、使用管理、安全运行、维修养护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应制定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搞好水量统配与灌溉服务,协调好用水户之间的关系。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通过承包、租赁或拍卖等形式回收的资金,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本次改革涉及四个类型的水利工程,改革的水利工程及建议如下:
(一)农村自来水工程(包括水源及管网)。改革方式采取用水户协会及委托为主,结合承包方式进行改革。一是只涉及一个村的自来水工程采用委托和用水户协会的方式进行。二是涉及几个村的自来水工程,采用用水户协会的方式进行改革(由镇人民政府委托管理)。
(二)乡镇自来水工程。由县水务局委托乡政府水管站管理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与用水户协会共同管理的方式进行。
(三)以农户自用为主修建的小水窖、小水井、小水池。改革方式采取“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方式进行。其产权属农户所有。
(四)农田排灌工程、水源工程、沟渠、管网等。改革方式以委托管理及用水户协会为主,结合承包的方式进行。
六、实施步骤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意见》(云政发〔**〕 87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制定方案,时间从**年9月10日至11月30日。县水务水电局组织人员在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现状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召开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全省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工作会精神,全面细致的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并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公开实施、签订合同,时间从**年12月1日至201*年4月30日。在确定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本次改革涉及的四个类型的水利工程进行分类,并对于采用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委托管理、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形式进行改革的工程,要完善登记造册,审核批准,签订合同,发放证书等相关手续。
第三阶段:总体评估、查漏补缺,时间从201*年5月1日至12月30日。要通过采取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的方式,对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验收,提出下一步工作任务和整改完善措施。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资料、各种会议记录、产权证、合同书等资料认真进行清理,分类立卷归档,确保档案完整。
七、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着管理权责模糊、主体缺位,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造成了“国家管不了、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到”的状况,工程安全得不到保障,工程利益得不到充分发挥,不适应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规范和加快我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是夯实我县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以本次改革为契机,规范和完善辖区内各类水利工程的管理。及时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确保按期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二)落实政策,为开展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保驾护航
本次改革按照责权一致、有机统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民意、维护权益、政府扶持、民办公助、统筹发展、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政策,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改革工作保驾护航。
一是要依法保护支持改革主体。我县将根据省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意见》(云政发〔**〕 87号)文件精神,依法保护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于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用水合作组织管理等形式经营管理工程者,享有工程使用权和经营管理权。买断或投资新建工程者,享有工程产权和经营管理权,并可继承和转让。改革后,工程所有者和经营者同样享有获得国家资金补助等有关优惠政策和扶持的权利,并可在保障工程公益性功能充分发挥和遵守水资源合理开发保护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多种经营。对社会团体、法人、个人投资修建工程的,并将采取“民办公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奖代补”等形式给予适当补助或奖励。
二是要严格执行水价政策。改革后的工程供水价格,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170号)及**省水价改革的有关规定,在县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由供需双方在物价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指导价幅内商定,并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上报县物价部门按照规定批准后执行,用水户应遵守批准的水价方案和水费计收管理办法。
三是要切实管好回收资金。通过改革所收回的资金,原则上归工程所有者所有,用于工程维修养护、更新改造和新建水利项目,要做到财务公开、公正透明,充分接受县纪检等部门的监督管理。国有工程改革回收资金要作为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县财政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项用于投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维修改造。
(三)通力协作,认真做好水利工程的确权划界工作,确保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做好水利工程产权划界工作,是做好水利工程管理的前提。国土、水务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协作力度,认真开展好水利工程的产权划界工作,以促进水利工程依法管理。凡是新建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要全面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要实现新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制定建设方案的同时制定管理方案,核算管理成本,明确工程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运行管理经费来源,对没有管理方案的工程不予立项。新建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未明确划定的工程,不予批准工程开工建设。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管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并明确划定工程的管理范围、树碑立界。县水务、国土、规划部门共同监督。对已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权属单位提出申办水利工程产权划界要求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并考虑历史条件和现状,积极配合其做好产权划界工作,确保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落实责任,确保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是公益事业,各乡(镇)、各级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要将此项改革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狠抓落实,通过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第二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流程
桂花乡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流程
为规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改革工作步伐,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云政发?201*?87号)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工程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成立领导机构(1月11日至13日)
各村委会于1月13日以前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负责本村辖区内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相关材料报乡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宣传发动及工作人员培训(1月12日至16日)
1.于1月16日前召开村“两委”班子、村民小组长会议及村民会议,广泛宣传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政策、目的及意义。使广大干部群众对改革工作有充分认识和了解,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参与到改革工作中来,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2.于1月16日以前对村“两委”及村民小组进行业务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相关政策,通过培训使所有参加改革的工作人员掌握改革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和各项要求,明确各自责任,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3.做好宣传:各村在1月16日以前出小型水利体制改革黑板报1期,粘贴标语20条。
三、摸底调查,制定方案(1月12日至25日)
1.调查摸底。1月20日以前各村委会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完成所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登记造册工作。
2.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在乡改革领导工作组的指导下,1月25日前完成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同时, 根据工程实际,绘制工程平面图和四至界限,确定位置和管护范围,特殊工程实测确定。
3.实行一村一策,一塘一策,因地制宜,于1月25日前制定村、组改革实施方案。在制定村、组改革方案过程中,采用何种改革模式,改革后如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由群众讨论决定。在“一事一议”过程中,实行“四签”(即:会议通知签收、参会签到、表态签字、决议签名),实行两个“五分之四”(即:必须有五分之四以上的村民代表或户长到会,必须有五分之四以上参会人员同意),坚持改革的程序、方法、内容和结果“四公开”。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体,改什么,如何改,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让改革真正做到由受益群众说了算。
四、公开实施,签订合同(1月25日至2月12日) 1月25日前各村将各个工程的改革形式在工程受益范围内公示7天,群众无异议后,按照改革程序明确工程产权和经营管理权后,签订合同,完善相关手续。
五、颁发产权证(2月12日至17日)
1.对公示无异议的,由乡镇工作组将摸底调查资料(资产评估表,产权界定表),连同《改革实施方案》、《承包合同书》、《委托管理书》报送县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查合格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意见,报县政府批准后,颁发产权证。
2.《产权证》发证时,根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所属颁发给所有权者持有。
3.领证人必须凭身份证、《受理产权证登记回执单》领取,并在《产权证发放登记表》上签名或盖章。
六、查缺补漏,立卷归档,接受县级组织检查验收(年2月17日-2月20日)
在乡指导组的指导下,各村负责对本村的改革进行查缺补漏、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立卷归档工作。立卷归档工作结束后,各村要对本村的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并写出书面总结和验收请示,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各村改革工作进行验收。结束初验后,要及时纠正存在问题,做好迎接州县检查评估验收的准备工作。
七、工作要求
1.各种表格要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填写的数字要准确规划、工整清楚,不涂改,使用国家公布的简化字。对工程四至界限表述要清楚、明确,文字叙述不能抽象或模棱两可。
2.产权证的填写、审核、发证各环节工作都要指定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人员负责,并明确责任制,不得乱填、乱发。对不按规定填写,发放产权证出现问题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2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doc/microsoft www.bsmz.net).
(二)基本原则
——在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维护农民用水权益,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动工程管理者的积极性;
——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
——坚持政府扶持与农民自主兴办相结合,政府通过规划指导,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新的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主决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坚持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相结合,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三,明晰工程所有权
(一)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农村水利工程
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其产权归个人所有,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由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明确划归农民个人所有.农户自有工程未用完的水,依据各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水价标准,允许农户之间按平等协商,互利互惠,有偿服务的原则,调剂余缺.
(二)受益农户较多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
实行多种形式的用水合作组织管理体制.在各级政府宣传,引导和扶持下,用水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用水合作组织.对于联户或自然村兴建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成立用水合作小组,协商解决出工,出资及水费计收等事务;对于跨村或跨乡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按照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由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明确划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
(三)村镇集中供水工程
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由工程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工程管理委员会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委托乡镇水利管理站负责组建,成员由水利部门和受益乡,村代表组成.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村,组集中供水工程,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经用户协商同意,也可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行使用水合作组织的职能.
(四)经营性小型农村供水工程
向乡村企业,果园,种植场,养殖场等供水的经营性工程,组建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化运作.单个人投资的工程,由工程投资者作为责任主体.多方投资入股的工程,实行法人实体内劳动者合作经营,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国家对工程建设的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可由乡镇委托水管站等基层农村服务组织持股参与经营管理,也可卖给个人经营.
新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必须服从本地水利发展规划,坚持以农民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工程建设资金,明晰工程建设和管理主体.
四,转换运行机制
(一)用水合作组织
用水合作组织可以自己经营管理工程,也可以聘用有一定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经营管理能力的"能人"经营管理工程,受聘者直接对用水合作组织负责并受其监督.
(二)承包
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由工程所有者将工程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承包者,承包者按合同进行经营管理.承包者可以是用水合作组织内部成员,也可以是外部人员和组织.
(三)租赁
通过招标的办法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承租人自主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按期缴纳租金,并保证租赁期满时重新核定的资产达到合同规定值.承租期内允许继承,但不得擅自转让,如转让必须经所有者同意,由所有者与新的承租人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四)股份合作
通过资产评估,将工程资产划分为若干股,出售部分或全部股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参与经营管理.股东按照章程或协议,可以用资金,土地,劳务,技术,设备等作为股份参股,共同拥有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并留
出一定比例的公共积累,用于工程的维修改造.
(五)拍卖
将工程的使用权或所有权公开竞价出售,由多个参与者竞争,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终卖给出价最高的购买者,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根据工程设施的资产结构和规模,可以只出售使用权,也可以出售全部或部分所有权.
涉及地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小(ⅱ)型及以上的水库,其所有权不允许拍卖,可按受益范围成立多种形式的用水合作组织;小型塘坝,抽水排涝泵站及小型渠道等工程设施,允许实行承包,租赁,拍卖或股份合作等经营管理方式.
五,规范改革运作程序
各地在改革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水法规和有关政策,在对工程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和搞好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按照划分范围,界定所有权,资产评估,确定方案,公开招标,签订合同,报批备案,建档立卡等步骤组织实施,规范化操作.
无论是用水合作组织聘用"能人"管理方式,还是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方式,都必须依法签订合同,规定工程的性质,用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 工程改制所回收的资金,归工程所有者,并专项用于发展当地的农村水利事业.回收资金的使用审批,按地方政府的具体规定执行.
改制后的工程供水水价及排水收费标准须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与监督下,由供需双方在物价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指导价幅度内商定.
工程承包,租赁等合同年限,可结合各类工程实际,分别予以确定,不搞一刀切. 工程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从防汛抗旱调度,不得擅自更改工程功能,特别是蓄水,引水工程,必须确保工程的防洪安全.在保障工程公益性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收益.
六,加强组织领导
小农水改革不仅关系到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也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同时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事来抓.要加强政府的引导,扶持,服务和监督职能,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促进农村水利事业发展;要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妥善解决改革中的各种问题;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引导农民组建各种形式的用水合作组织,充分调动农民兴办农村水利的积极性.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要密切配合计划,财政,物价,国土,农业等部门共同推进小农水改革,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小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小农水改革的配套措施,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实现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和良性运行创造有利条件.要加强对农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村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防止掠夺式开发水资源和经营者垄断水资源;防止擅自改变工程用途,破坏水土资源和生态平衡;严禁政府补助经费,农民投资和收取的水费被截留挪用;严禁无偿平调农民投工等行为的发生.要统一认识,积极引导,明确用水合作组织的职责,组建程序,管理制度,帮助用水合作组织按法律规定注册登记;要制订农村水利发展规划,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既要保证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又要使经营者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同时抓好典型,总结经验,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
第四篇:襄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实施细则
襄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
实施细则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襄办发[201*]25号)的要求,为有效地解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体缺位、权责模糊、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保障工程安全,发挥工程效益,建立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发展新要求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做好试点工作。
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选好试点,以点带面。
(一)认真学习襄办发[201*]25号文件,准确领会文件精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组织水利、财政、发改、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认真学习襄办发[201*]25号文件,全面准确领会文件精神,熟悉改革内容和改革的相关政策。各县(市、区)水利部门要加强专项业务培训,对重要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工程使用或经营管理。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里成立了由市委分管领
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人员从成员单位抽调,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推动改革工作,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三)开展调查摸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具体调查摸底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水利部门牵头拟定具体改革实施方案,组织财政、国土、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审核修订,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报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四)选好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地选好试点,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三大问题。
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不同类型,在分类明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或经营管理权的基础上,可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和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灵活转换工程运行管护机制,解决“谁来管?”的问题,确立管护责任主体。可从受益户中推选一人专职管理,也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确定管理责任人。
工程管护责任主体确立后,要引导工程所有者或经营管理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订立的合同(协议)的有关规定,做好配水、放水等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切实加强渠道清淤、
维修、养护等日常维修养护,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不得擅自改变工程原有功能。通过合同(协议)的订立这一方式,明确具体管理内容,解决“管什么?”的问题。
解决“怎么管?”的问题,就是解决管护经费筹措的问题。管护经费筹措有以下渠道:一是按灌溉用水量加收一定的群管费。根据《湖北省水利工程水价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政府259号令)群管费是末端渠系的管理费用,包括管水员的工资和末级渠系维护费,最高不超过0.015元/立方米。其中40%用于末级渠系的维护,60%用于管水人员工资和管理费用,由用水者协会或灌溉经营者支配。二是各有关部门可采取“民办公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奖代补”等形式给予适当补助或奖励。三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四是通过改革所回收的资金。五是接收种粮大户、在外务工成功人士的捐赠等经费。
各县(市、区)要结合各地小农水项目建设,选择1-2个基础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乡镇进行改革试点。并在试点召开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现场会,进行观摩学习,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在办好试点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推进。
各县(市、区)要通过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法,规范运作,实施全面推进。
(一)阳光协议,规范操作。
改革方案必须事前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地点要选在受益区所在村民小组醒目的位置,公示时间不低于3天,并要公示市、县、镇监督电话。公示内容应规范、完整,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工程所在位置,涉及村组、人口,灌溉面积,设备设施数量、品质情况等。2、拟采取何种方式确定工程产权或经营管理权。3、本次改革的工程的拟定使用或经营管理期限。4、管护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5、征求受益户群众意见情况。6、参加竞拍的人员情况。7、确定工程产权或经营管理权的时间、地点及回收资金金额等。
改革方案在水利工程受益范围内公示后,由县(市、区)水利部门监督公正进行,在公开招标等方式中公平实施。乡镇、村集体所有的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主持改革;跨乡镇工程由县(市、区)水利部门主持改革。通过改革确定工程产权或经营管理权后,所有者或经营管理者须依法签订合同,规定工程的性质、用途、管理人员、管理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和责任追究、使用或经营期限、工程维护标准和管护制度、防汛抗旱调度和工程安全运行责任等内容。改革后工程的使用或经营管理期限,可根据工程特点和当地情况具体确定,原则上为2—10年,超期须续签合同。期满后,原使用或经营管理者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续签权。实行股份合作改革的,要广泛征求工程现
有受益农户的意见,按照股份制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定,进一步细化明确股东产权,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并报县(市、区)水利部门备案。
(二)专款专用,切实管好回收资金。通过改革所回收的资金,原则上归工程所有者所有,用于工程维修养护、更新改造和新建水利项目,要做到财务收支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回收资金纳入乡镇财政管理,专款专用,专项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维修改造。资金使用管理具体办法,由财政、水利等部门共同制定,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从受益户中推选一人专职管理,可不回收资金,只交押金,到期后工程基本完好后退还,损毁未修复的从中扣除,所扣款项也必须用于工程维修养护、更新改造。
(三)发证建档,统计信息。改革完成后,要及时登记发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证或经营管理许可证等相关证照。产权证或经营管理许可证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市水利局的统一要求监制,县(市、区)水利部门代表政府登记核发工程产权证或经营管理许可证,并及时汇总整理建档。
产权证或经营管理许可证统一使用32开双面彩印,正面为封面,标明“产权证或经营管理许可证”;背面为工程简明示意图;内芯2页,1页载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
情况,2页载明管护责任人权利与义务。
三、强化措施,确保如期通过验收。
(一)加强考核,严格奖惩。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评比体系,奖优罚劣,推进改革稳步实施。发改、财政、水利等部门要对改革工作做得较好的地区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对推进不力的地区要减少项目资金安排,并通报批评。
(二)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粉刷宣传标语、印制宣传小册子、办村头黑板报、电视专题片、报纸专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政策法规、措施方案,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三)总结典型,推广经验。各县(市、区)要及时总结改革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大力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全面了解、掌握各乡镇推进工程管护体制改革的整体工作动态,对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
第五篇:水利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意见
水利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为充分发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效益,加强农业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现就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小农水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推进小农水改革的意义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主要指灌溉面积1万亩、除涝面积3万亩、库容10万立方米、渠道流量1立方米每秒以下的水利工程和农村供水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组织广大农民投资投劳,共建成各类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约201*万处。这些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在抗御水旱灾害、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所有者主体缺位、部分工程管护责任不明、工程老化失修、经营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日趋突出,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如不尽快加以解决,不但难以调动农民兴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积极性,而且已有的工程设施也无法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受到严重影响。
近年来,各地在小农水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使用权和经营权,加强了工程管理,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较好地调动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深受农民欢迎。但是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基础工作不扎实、具体运作不规范、配套改革力度不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扎实工作,进一步推进改革。
二、明确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通过改革,力争在3至5年内,全面完成现有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以明晰工程所有权为核心,建立用水户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投资者自主管理与专业化服务组织并存的管理体制;
——以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为重点,采用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搞活经营权,落实管理权;
——以《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为依据,在充分考虑供水成本和用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非自用工程供水价格。
(二)基本原则
——在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维护农民用水权益,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动工程管理者的积极性;
——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
——坚持政府扶持与农民自主兴办相结合,政府通过规划指导、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新的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主决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坚持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相结合,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五、规范改革运作程序
各地在改革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水法规和有关政策,在对工程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和搞好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按照划分范围、界定所有权、资产评估、确定方案、公开招标、签订合同、报批备案、建档立卡等步骤组织实施,规范化操作。
无论是用水合作组织聘用“能人”管理方式,还是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方式,都
必须依法签订合同,规定工程的性质、用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工程改制所回收的资金,归工程所有者,并专项用于发展当地的农村水利事业。回收资金的使用审批,按地方政府的具体规定执行。
改制后的工程供水水价及排水收费标准须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与监督下,由供需双方在物价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指导价幅度内商定。
工程承包、租赁等合同年限,可结合各类工程实际,分别予以确定,不搞一刀切。
工程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从防汛抗旱调度,不得擅自更改工程功能,特别是蓄水、引水工程,必须确保工程的防洪安全。在保障工程公益性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收益。
六、加强组织领导
小农水改革不仅关系到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也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同时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事来抓。要加强政府的引导、扶持、服务和监督职能,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促进农村水利事业发展;要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妥善解决改革中的各种问题;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引导农民组建各种形式的用水合作组织,充分调动农民兴办农村水利的积极性。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要密切配合计划、财政、物价、国土、农业等部门共同推进小农水改革,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小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小农水改革的配套措施,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实现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和良性运行创造有利条件。要加强对农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村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防止掠夺式开发水资源和经营者垄断水资源;防止擅自改变工程用途,破坏水土资源和生态平衡;严禁政府补助经费、农民投资和收取的水费被截留挪用;严禁无偿平调农民投工等行为的发生。要统一认识,积极引导,明确用水合作组织的职责、组建程序、管理制
度,帮助用水合作组织按法律规定注册登记;要制订农村水利发展规划,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既要保证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又要使经营者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同时抓好典型,总结经验,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策划方案(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70860.html
- 上一篇:庆典活动策划方案(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