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乡镇农业产业规划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22 09:09:53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乡镇农业产业规划情况汇报

一、镇情概况

**镇位于**东南部,距县城54公里,东毗邻**县的勐佑镇和营盘镇,西接本县**乡,**、两乡,东西宽12.5公里,南北长26公里,国土面积298平方公里。全镇辖9个村139个村民小组。海拔在1010米至2175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年均降雨量1361毫米,气候立体,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既有亚热带低热河谷地区,也有温凉山区,适宜多种经营。有耕地面积31379亩,其中水田面积11375亩,旱地面积xx4亩。经济建设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主要产业有粮食、甘蔗、香料烟、茶叶、林业和畜牧业,后续产业有甜龙竹、蚕桑等。

xx年年末,全镇总人口6015户25240人,其中农业人口5736户24116人,少数民族1799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358万元,同比增1666万元,增合24.9%;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1*元,同比增362.7元,增合21.4%;完成本级财政收入356.3万元,同比104.6万元,增合41.6%;完成镇级固定资产投资1226万元,同比增311万元,增合34%;实现个私经济收入4096万元,同比增534万元,增合15%;实现工业总产值1033万元,增加值470万元;同比分别增203万元、134万元,增合24.5%、39.9%;实现粮食总产1060.5万公斤,同比略增,人均占有粮食440公斤。

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农业工作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主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扩大优势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通过提升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1*年9月,各项主要产业培植情况如下:

粮食产业:小春粮食产量95万公斤,实现收入110万元;完成大春粮食栽种2.42万亩,其中水稻1.02万亩,包谷1.1万亩,其它杂粮0.3万亩,预计实现大春粮食总产944万公斤。

甘蔗产业:完成新植蔗5519亩,甘蔗面积达2.38万亩。07/08榨季实现甘蔗社会产量8.3万吨,入榨产量7.7万吨,实现蔗农收入1700多万元。

香料烟产业:香料烟种植总面积9745.5亩,完成产量26596担,实现烟农收入1497.3万元,提供烟叶税299.5万元。

茶叶产业:茶叶总面积11551亩,其中投采面积8700亩。完成干茶产量60.7万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531.9万元。

畜牧产业:完成大牲畜存栏11076头、生猪存栏39617头、山羊存栏6914头、禽类存栏77946羽,完成肉类总产1104吨,实现畜牧产值967万元

蚕桑产业:全镇共有9个村107个村民小组1384户农户种植桑树2687.1亩,第一批蚕茧于8月6日交售,共交售蚕茧725.55公斤,平均单产49.4公斤/张,平均单价20.3元/公斤,张效益996.2元,蚕农满意度达95%以上。第二批中秋蚕全镇共饲养67.25张,共涉及9个村53个村民小组165户农户,计划交售蚕茧3350公斤,实现蚕农收入6.7万元。

林业生产:核桃总面积达44500亩,投产产量400吨,实现产值176万元;竹子总面积32600亩,其中甜龙竹16500亩,投产25400亩,其中甜龙竹14600亩,实现产值110万元。

果蔬产业:水果总面积2363亩,总产量185.3吨,实现产值50多万元;蔬菜总面积6715亩,总产3770吨,实现产值670万元。

三、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镇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和关注民生,紧紧围绕“经济提速、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三大目标,着力实施“农业稳镇、项目强镇、科教兴镇、招商富镇、集镇美镇、稳定和镇”六大战略,突出抓好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三农”工作、基础设施建设、财税工作、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社会稳定六大重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农商并进,山坝统筹,努力把**建成“**南部重镇”,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粮食总播种面积3万亩、产量达1000万公斤、人均400公斤;甘蔗总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农业产量达7.5万吨、入榨7万吨,实现蔗农收入1800万元;香料烟总面积1.12万亩以上、产量达3.3万担、实现烟农收入1980万元;蚕桑面积6190亩,养蚕5110张、产量17.9万公斤,产值306万元;茶叶总面积1.2万亩、产量达125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50万元;核桃总面积达53000亩,投产产量800吨,实现产值450万元;竹子总面积36600亩,其中甜龙竹201*0亩,投产30000亩,其中甜龙竹16600亩,年创经济效益1100万元;肉类总产3000吨、实现产值xx多万元。

围绕上述目标,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十五”所取得成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面临困难和存在问题,确立了“优化粮油、巩固甘蔗、突破烟茶、发展畜牧业,壮大竹子和蚕桑”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农业这个最基本的中心工作,加大对产业的培植力度,多角度、多渠道发展产业,切实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紧抓粮食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近几年,**镇在加强产业发展的同时,毫不放松对粮食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粮经作物比例,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渠道,“优化米粮仓,丰富钱袋子”。在粮食生产上,加大对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搞好服务,推广良种良法,强化科技实施,培育优质水稻基地,办好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单产,稳定总产,保持**“粮仓”风貌。

(二)巩固发展支柱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保障。

1.巩固发展甘蔗产业。镇党委、政府通过认真分析镇情,深刻认识甘蔗产业在全镇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合理布局,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的路子,甘蔗面积巩固在2万亩,预计产量7.5万吨、入榨7万吨,继续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2.优化提升香料烟产业。201*年,镇党委、政府决心发展香料烟11580亩,实现产量1650.5吨,并采取有力措施抓实香料烟生产:一是坚持扶持政策到位,即保护价、物资赊销、穿烟机补助、面积补助、标准钢架调制棚优惠提供、大田碎垡补助六条政策;二是坚持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即走质量安全效益型发展路子、合理规划种植面积、狠抓十大关键技术、保障烟叶安全、抓好水浇地工程建设五项措施;三是坚持推行风险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实行完成种植面积奖和风险抵押金制度;四是坚持转变作风,严肃纪律,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3.稳步发展茶叶产业。**种植茶叶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一手抓茶园茶地建设,一手抓茶叶加工营销。特别是在今年茶叶价格极速下趺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措施稳步发展茶叶产业;一是加大茶叶生产的宣传力度,分类指导农户适时采摘,分级采摘;二是及时动员茶农加强茶园中耕管理,抓好低产茶园改造,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产量;三是认真督促制茶企业实行分等级收购鲜叶,以质论价,注重抓茶叶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4.做强做大畜牧产业。围绕“兴牧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畜牧科技推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稳定生猪产业,推进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畜牧业数量、质量、效益同步增长。201*年末,计划完成大牲畜存栏9750头、生猪存栏37108头、山羊存栏6600头、禽类存栏76000羽,完成肉类总产2956吨,实现畜牧产值1900多万元。

(三)积极培育后续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加大扶持蚕桑产业。201*年,镇党委、政府计划发展蚕桑3500亩、总面积达6190亩,养蚕5110张、实现产量17.9万公斤、产值350万元。为此,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蚕西移”的政策机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植发展蚕桑产业:一是成立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支书、镇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同时,在农业中心专门设立蚕桑产业办公室,具体抓好蚕桑产业发展工作;二是广泛开展好对农户的宣传发动工作,激发广大农户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三是在酒药村酒药寨建设300亩的县级样板一块,充分发挥示范样板带动作用;四是积极向上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目(更多请你搜索www.bsmz.net)前,已完成投资23万元,建盖指挥部1所、架设水管6公里。

2.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全镇虽然有核桃总面积44500亩,但是投产面积较少,产量较低,针对这一现象,镇党委、政府结合土地资源、气候优势、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实际,按照“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发展”的原则,一方面组织林业部门做好核桃品种改良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动员各村认真组织开展工程造林和社会造林。201*年,全镇共完成核桃工程造林2500亩,社会造林5000亩。

(四)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加快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充分发动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工作上来,抓住机遇,搞好重点工程建设,带动面上工程建设。一是坚持项目投入这个总抓手不动摇,按照经济和社会事业项目齐抓、大中小项目并举的项目工作思路,切实抓好烟水配套、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农水扶贫、土地复垦等项目资金的投入使用;二是切实增加本级财政投入,加强支农资金监管,确保使用规范和使用效益;三是鼓励农民自主投入。大力推行“一事一议”,规范农民自主筹资筹劳机制,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公益性设施建设。

四、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今年香料烟产业任务重,加之产业争劳力现象突出和大棚蔬菜对香料烟产业的冲击,部分群众种烟积极性受挫,工作难度较大。

二是今年甘蔗砍工价格偏高和甘蔗亩效益偏低,蔗农种蔗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是我镇辖区内工业只有1家糖厂、2家砖场和几家茶场,规模和数量不足,工业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是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精品、名牌农产品少,农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不能适应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少,手段单一。

六是缺乏大的项目支撑,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对上级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建议

1.建议县委、政府在下达产业发展任务目标时,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合理下达各项产业发展考核指标及任务。

2.建议加大对温凉山区核桃和茶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增加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缩小山区与坝区之间的差距。

3.希望各级党委、政府给予我镇项目支持,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第二篇:乡镇农业产业规划情况汇报

乡镇农业产业规划情况汇报

推广良种良法,强化科技实施,培育优质水稻基地,办好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单产,稳定总产,保持**“粮仓”风貌。

?(二)巩固发展支柱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保障。

?1.巩固发展甘蔗产业。镇党委、政府通过认真分析镇情,深刻认识甘蔗产业在全镇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合理布局,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的路子,甘蔗面积巩固在2万亩,预计产量******万吨、入榨7万吨,继续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2.优化提升香料烟产业。201*年,镇党委、政府决心发展香料烟11580亩,实现产量******吨,并采取有力措施抓实香料烟生产:一是坚持扶持政策到位,即保护价、物资赊销、穿烟机补助、面积补助、标准钢架调制棚优惠提供、大田碎垡补助六条政策;二是坚持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即走质量安全效益型发展路子、合理规划种植面积、狠抓十大关键技术、保障烟叶安全、抓好水浇地工程建设五项措施;三是坚持推行风险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实行完成种植面积奖和风险抵押金制度;四是坚持转变作风,严肃纪律,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3.稳步发展茶叶产业。**种植茶叶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一手抓茶园茶地建设,一手抓茶叶加工营销。特别是在今年茶叶价格极速下趺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措施稳步发展茶叶产业;一是加大茶叶生产的宣传力度,分类指导农户适时采摘,分级采摘;二是及时动员茶农加强茶园中耕管理,抓好低产茶园改造,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产量;三是认真督促制茶企业实行分等级收购鲜叶,以质论价,注重抓茶叶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4.做强做大畜牧产业。围绕“兴牧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畜牧科技推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稳定生猪产业,推进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畜牧业数量、质量、效益同步增长。201*年末,计划完成大牲畜存栏9750头、生猪存栏37108头、山羊存栏6600头、禽类存栏76000羽,完成肉类总产2956吨,实现畜牧产值1900多万元。

?(三)积极培育后续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加大扶持蚕桑产业。20

第三篇:乡镇农业产业规划情况汇报

一、镇情概况

**镇位于**东南部,距县城54公里,东毗邻**县的勐佑镇和营盘镇,西接本县**乡,**、两乡,东西宽12.5公里,南北长26公里,国土面积298平方公里,乡镇农业产业规划情况汇报。全镇辖9个村139个村民小组。海拔在1010米至2175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年均降雨量1361毫米,气候立体,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既有亚热带低热河谷地区,也有温凉山区,适宜多种经营。有耕地面积31379亩,其中水田面积11375亩,旱地面积201*4亩。经济建设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主要产业有粮食、甘蔗、香料烟、茶叶、林业和畜牧业,后续产业有甜龙竹、蚕桑等。

201*年末,全镇总人口6015户25240人,其中农业人口5736户24116人,少数民族1799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358万元,同比增1666万元,增合24.9%;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1*元,同比增362.7元,增合21.4%;完成本级财政收入356.3万元,同比104.6万元,增合41.6%;完成镇级固定资产投资1226万元,同比增311万元,增合34%;实现个私经济收入4096万元,同比增534万元,增合15%;实现工业总产值1033万元,增加值470万元;同比分别增203万元、134万元,增合24.5%、39.9%;实现粮食总产1060.5万公斤,同比略增,人均占有粮食440公斤。

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农业工作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主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扩大优势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通过提升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1*年9月,各项主要产业培植情况如下:

粮食产业:小春粮食产量95万公斤,实现收入110万元;完成大春粮食栽种2.42万亩,其中水稻1.02万亩,包谷1.1万亩,其它杂粮0.3万亩,预计实现大春粮食总产944万公斤。

甘蔗产业:完成新植蔗5519亩,甘蔗面积达2.38万亩。07/08榨季实现甘蔗社会产量8.3万吨,入榨产量7.7万吨,实现蔗农收入1700多万元。

香料烟产业:香料烟种植总面积9745.5亩,完成产量26596担,实现烟农收入1497.3万元,提供烟叶税299.5万元。

茶叶产业:茶叶总面积11551亩,其中投采面积8700亩。完成干茶产量60.7万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531.9万元。

畜牧产业:完成大牲畜存栏11076头、生猪存栏39617头、山羊存栏6914头、禽类存栏77946羽,完成肉类总产1104吨,实现畜牧产值967万元

蚕桑产业:全镇共有9个村107个村民小组1384户农户种植桑树2687.1亩,第一批蚕茧于8月6日交售,共交售蚕茧725.55公斤,平均单产49.4公斤/张,平均单价20.3元/公斤,张效益996.2元,蚕农满意度达95%以上。第二批中秋蚕全镇共饲养67.25张,共涉及9个村53个村民小组165户农户,计划交售蚕茧3350公斤,实现蚕农收入6.7万元。

林业生产:核桃总面积达44500亩,投产产量400吨,实现产值176万元;竹子总面积32600亩,其中甜龙竹16500亩,投产25400亩,其中甜龙竹14600亩,实现产值110万元,工作报告《乡镇农业产业规划情况汇报》。

果蔬产业:水果总面积2363亩,总产量185.3吨,实现产值50多万元;蔬菜总面积6715亩,总产3770吨,实现产值670万元。

三、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镇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和关注民生,紧紧围绕“经济提速、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三大目标,着力实施“农业稳镇、项目强镇、科教兴镇、招商富镇、集镇美镇、稳定和镇”六大战略,突出抓好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三农”工作、基础设施建设、财税工作、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社会稳定六大重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农商并进,山坝统筹,努力把**建成“**南部重镇”,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粮食总播种面积3万亩、产量达1000万公斤、人均400公斤;甘蔗总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农业产量达7.5万吨、入榨7万吨,实现蔗农收入1800万元;香料烟总面积1.12万亩以上、产量达3.3万担、实现烟农收入1980万元;蚕桑面积6190亩,养蚕5110张、产量17.9万公斤,产值306万元;茶叶总面积1.2万亩、产量达125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50万元;核桃总面积达53000亩,投产产量800吨,实现产值450万元;竹子总面积36600亩,其中甜龙竹201*0亩,投产30000亩,其中甜龙竹16600亩,年创经济效益1100万元;肉类总产3000吨、实现产值201*多万元。

围绕上述目标,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十五”所取得成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面临困难和存在问题,确立了“优化粮油、巩固甘蔗、突破烟茶、发展畜牧业,壮大竹子和蚕桑”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农业这个最基本的中心工作,加大对产业的培植力度,多角度、多渠道发展产业,切实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紧抓粮食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近几年,**镇在加强产业发展的同时,毫不放松对粮食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粮经作物比例,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渠道,“优化米粮仓,丰富钱袋子”。在粮食生产上,加大对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搞好服务,推广良种良法,强化科技实施,培育优质水稻基地,办好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单产,稳定总产,保持**“粮仓”风貌。

(二)巩固发展支柱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保障。

1.巩固发展甘蔗产业。镇党委、政府通过认真分析镇情,深刻认识甘蔗产业在全镇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合理布局,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的路子,甘蔗面积巩固在2万亩,预计产量7.5万吨、入榨7万吨,继续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第四篇:草原乡201*年农业产业规划情况汇报

草原乡201*年农业产业规划情况汇报

一、草原乡201*年农业产业发展回顾

201*年,我乡农业工作在全乡上下共同努力下,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主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通过提升全乡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产业化建设主要有以下成绩:

(一)土地流转:已顺利完成土地流转11510亩。

(二)种植业:我乡201*年蔬菜基地建设种植面积亩,柠条种植面积亩,观光农业带建设亩。药材种植亩,千松坝造林亩,社会造林亩。

(三)养殖业:201*年养殖奶牛400头,年末存栏量头,新增奶牛小区处,计划新增肉牛头,新增肉牛养殖小区处,可繁殖母猪头,养羊规模小区处,年末存栏只;生猪饲养达到头,新增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处,新增鸡棚处,新增柴鸡只,年出栏达到只,

二、201*年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为:

201*年,乡党委、政府的农业总体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经济提速、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三大目标,着力实施“农业稳乡、项目强乡、科教兴乡、招商富乡、集乡美乡、稳定和乡”六大战略,突

出抓好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三农”工作、基础设施建设、财税工作、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社会稳定六大重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农商并进,山坝统筹,努力使草原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 种植业:

毫不放松对粮食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粮经作物比例,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渠道。在粮食生产上,加大对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搞好服务,推广良种良法,强化科技实施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单产,稳定总产;改变以往单一种植小麦,莜麦的情况,大力推广种植胡麻,葵花的等经济作物;加大蔬菜基地建设种植力度,推广种植县政府重点扶持项目——欧洲菊苣;加大力度进行观光农业带建设;继续加大药草种植力度。

201*年,我乡计划蔬菜基地建设种植面积5000亩,柠条种植面积5000亩,观光农业带建设500亩。欧洲菊苣种植500亩,药材种植1100亩,千松坝造林3391亩,社会造林1200亩。

(二)养殖业。围绕“养殖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畜牧科技推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稳定生猪产业;推进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畜牧业数量、质量、效益同步增长。

201*年计划新增奶牛400头,年末存栏量道道460头,新增奶牛小区一处,计划新增肉牛1600头,新增肉牛养殖小区4处,计划增加可繁殖母猪201*头,计划新增加养羊规模小区8处,争取年末

存栏6000只;生猪饲养达到18600头,新增生猪规模养殖小区4处,计划新增鸡棚70处,新增柴鸡17000只,争取年出栏达到7000只。

(三)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调整,争取顺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

四、保障完成目标的基本措施

围绕上述目标,乡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201*所取得成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面临困难和存在问题,确立了以下保障措施:

一是狠抓农村政策落实,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积极争取、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对农民的扶持政策,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落实市、县政府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意见,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土地健康有序流转。

二是狠抓产业化经营,延长农民增收链条。围绕主导优势产业,进一步培植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涉农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使更多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尽快构建龙头企业成群、专业合作社成网、生产基地配套、联结关系紧密、带动能力强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狠抓科技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搞好新型农民科技和新型农民创业等各项培训,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政策咨询服务。抓好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农业进程,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四是狠抓服务型市场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信息传播手段作用,搞好农产品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和应用,加快形成联结到户的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为开拓农产品市场提供高效服务。

五是狠抓基地建设,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认真总结农业基地建设经验,结合重点工作和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确定示范区域,明确责任人员,落实工作措施,推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上水平、上档次,使农业示范基地真正成为设施完备、配套齐全、品种优良、技术高新、管理科学、环境优美、效益显著的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基地,真正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六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加快全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充分发动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工作上来,一是抓住机遇,搞好招商引资。利用好外资的力量的发展建设本区域基础设施。二是切实增加本级财政投入,加强支农资金监管,确保使用规范和使用效益;三是鼓励农民自主投入。大力推行“一事一议”,规范农民自主筹资筹劳机制,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公益性设施建设。

第五篇: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有关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决定和部署,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采取市场引导、政策扶持、信息服务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指导等措施,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县农业产业化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产业发展主要成效

**县是土山县,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是全市林产品、粮食、水果、烤烟主产区之一。近年以来,为适应市场需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经济,紧紧围绕"林纸大县、水电大县、生态大县"的战略目标,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的区域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农产品有了一定规模和市场。

一是主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我县注重优势、特色产业的基地建设,依靠科技发展加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这些优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中八渡笋26万亩,桐果23万亩,油茶10万亩,水果12万亩,木薯2.9万亩,烟叶5000亩、桑树8000亩,甘蔗3.6万亩,无公害蔬菜2.1万亩,食用菌87万平方米,建设100万亩林浆纸基地,并相继引来了相应的加工企业,促进了产业的稳步发展,加工企业也逐渐发展成为本县的龙头企业,为稳定农村经济收入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是产业区域布局基本成形。根据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我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出了"笋、蔗、桑三大产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理念,以市场为主导,引导群众在交通干道有效范围优先发展甘蔗,在交通次优范围发展桑蚕,笋产业以山上为主,形成农业产业和谐发展的新布局。围绕"稳粮、抓钱"思路,在乐里、潞城、利周、旧州等公路沿线乡(镇)种植蔬菜、香蕉、西瓜、葡萄、西洋南瓜、种桑养蚕、甘蔗等高产、高质、高效经济作物,在石山地区及两翼山区发展烤烟、竹子、种草养殖等产业,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带。旧州的蔬菜、林浆纸基地,乐里的八角、种桑养蚕,利周的优质稻米,六隆的八渡笋、种草养牛,潞城的三月李,以及平塘、浪平、八渡、八桂的烤烟等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逐渐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色的生产格局,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

三是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目前全县从事农产品加工和生产的企业有21家,其中发展有一定规模并逐步形成龙头企业的有劲达兴公司、山弘公司、红枫淀粉厂、伟健药业、荔森纸业、国营乐里林场、六隆八渡笋有限公司、奋飞木业有限公司、雄达木业有限公司及6家桐油加工厂等。正在筹建的有**富民糖业有限公司(糖厂)、**惠民缫丝有限公司。

二、发展农业产业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一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水利渠道三面光硬化工程;二是抓好雨水集雨蓄水工程,加强地头水柜建设;三是抓好小型蓄引提水工程,加强电灌、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技术工程;四是抓好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工程。

2、做好农村交通建设,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网络。修建农业产业基地公路网,特别是抓好蔗区、林区、农田公路、乡村公路、农村屯级道路的建设,形成四通八达的农村交通网络。

3、扶持带动农业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国家补贴政策作用,加快农机装备,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以现化农业机械来装备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二)狠抓良种工程,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在作物品种布局方面,我县坚持把优质良种作为优势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发展壮大的基础,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一批新品种繁育、质检和种子(种苗)加工处理等基础设施;按照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分品种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加工中心,提高农产品种子(种苗)质量和供种能力;引进试验、示范一批优质品种,有计划地组织农产品评优,分区域、分作物发布重点推广优质品种名录,引导农民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加快优质专用品种、无病毒苗木的推广应用步伐。目前,我县良种推广使用率逐年提高,如今年早稻面积4.2万亩,其中杂交稻4万亩,占95.2%;双高甘蔗推广2.7万亩,占甘蔗总面积的90%。

(三)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产业基地

一是抓好规划指导。围绕农业优势产业,按照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原则,做好产业带的定位,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指导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一乡一品"的要求,搞好区域布局,形成板块基地,形成优势产业带,把优势

产业带做大做强;二是抓规模。**县的八渡笋、桐油、茶油等名优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八渡笋之乡和桐油生产基地,桐油、八渡笋产品享誉中外,远销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等地。从资源特色和生产历史上看,这些产品均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我县通过低产改造,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开发新产品等措施,形成了一系列以八渡笋、桐油、天然灵芝等为主的出

口创汇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政策扶持。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规范土地承包地转包、租赁、入股等,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对产业布局调整中开发难度较大的"四荒"资源,以优惠条件通过招标方式转让给有能力的单位或个人经营。四是整合力量强势推进。通过调整项目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整合现有的农业项目和资金,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变、提高效益的原则,向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倾斜。引进和鼓励龙头企业,参与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改、财政、农业、林业、农机、水利、交通、扶贫、烟草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为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搞好科技攻关、技术推广、配套物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培植了一批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市场公认的知名品牌,整体提升了全县的农业综合竞争力。

(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产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我县建立有建立水果无病毒育苗基地5个,面积300亩,辐射面积近4万亩;实施果树套袋技术示范1500亩,辐射面积3.8万亩;推广农作物节水灌溉11.8万亩,生物防治1.3万亩,中低产田改选和坡改梯14.8万亩,无公害农业生产3.6万亩。此外,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完善农民技术培训教育体系,努力增强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五)抓标准化生产,创建品牌农业

一是抓好全程化的标准生产。全县推广配方施肥2.6万亩,植保综合防治3.2万亩,农作物标准化栽培2.9万亩。二是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重点是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优化提高生产工艺和加工工艺。三是依靠加工企业组织生产。通过加工企业向农民提供种子、技术、生产标准,对产品进行统一回收,使标准化生产落到实处。四是依法加强市场监管,严禁生产、经营、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对各种假劣产品、假冒商标依法严厉打击,通过打假打劣保优,切实保护好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六)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农户+基地+协会"等经营模式,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突破口,积极培植和支持山弘公司、广西伟健药业、红枫淀粉厂等龙头企业,坚持走农产品深加工增值道路,带动本县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七)加强教育培训,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

采用"田间课堂、咨询课堂、媒体课堂"等形式,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项目,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以农机校、职业中专、农广校以及各乡(镇)成人文化技校为培训基地,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在外务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变"苦力型"为"技能型",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生产技能。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县农业产业发展虽然有了一定规模和效益,但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不甚合理,优质、高产品种比例不高。如优质稻、水果、甘蔗等优质、高产品种偏少。二是产业结构区域布局雷同,规模小。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三是市场信息网络和营销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盲目性,农产品流通不畅,制约了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四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技指导、服务不到位,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新技术不多,科技成果储备不足,转化慢,科技贡献率不高,对巩固和提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五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脆弱,农村市场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滞后,制约了特色、优势农产品的效益发挥。六是农业投入资金紧缺,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七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基本处于原料型、初加工型阶段,品种培育、基地建设和区域布局工作力度不够,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缓慢。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弱,不少企业管理粗放,成本高,效益低,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缺乏深度和广度,资源利用率不高。九是群众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弱,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推广普及难度大。小农经济思想严重,现代农业经营意识淡薄。十是动植物疫情对农业增产构成较大威胁。水稻病虫害、动物疫情威胁仍然较大,预防工作任务重,一旦发生疫情受到的影响难以估计。

四、下步发展目标和计划

(一)发展目标

围绕全县"十一五"总体规划和"林纸结合、铝电结合、糖纸结合"经济发展路子,按照"市场化、规模化、规范化、效益化"的市场经济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在巩固现有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依托"两江、两路"、"两大、两小"的经济区域和工业区域,按工业化的理念,建设一批新兴、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名牌农产品,促进优势产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促使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有较快增长,龙头企业有较大的发展,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有明显提高。201*年实现全县农业总产值4亿元、粮食总产量8.5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568元的目标。

(二)发展计划

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今年我县将甘蔗、桑蚕、烤烟、优质稻、食用菌、无公害蔬菜、木薯、中草药、优质水果、八渡笋、油桐、油茶等确定为我县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优先规划区域布局,重点扶持发展。

1.蔗糖产业主攻方向:加快品种改良,示范和推广一批高产、优质良种,如新台糖-22、台糖-23、台糖-57。建立健全一批高产示范基地,加强示范点的建设。区域布局:甘蔗基地重点放在全县公路沿线交通方便的乡、村、屯,即在利周、旧州、潞城、定安、八桂、六隆等乡镇建立甘蔗生产基地,在利周至旧州沿线建立万亩"高产高糖"示范点。争取全年甘蔗面积达到7.8万亩。

2.桑蚕产业主攻方向:全年新种1万亩,引进推广高产桑叶品种(桂桑优12号、桂桑优62号、特优2号),建立高产桑园;引进推广优良蚕品种(桂蚕一号、桂蚕二号、两广一号),提高蚕茧产量;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室,缩短养殖期,提高经济效益,力争每300亩桑蚕生产基地建立一个小蚕共育室,每个乡(镇)建立一个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全县建立3个蚕茧收烘站;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之机,招商引资兴建缫丝企业和丝绸企业。区域布局:在全县14个乡(镇)气候适宜的村屯发展桑蚕生产,农户可充分利用田头地角及缓坡地发展种桑养蚕。

3.烤烟产业主攻方向:全年计划种植1.01万亩。以完善烟水配套设施为突破口,提高烟叶质量、产量,降低烟农劳动强度,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完善烟区乡(镇)烟叶站建设;引进优良新品种,推广集约化育苗,打造**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大力提倡科技兴烟,提质增香降碱。区域布局:重点在平塘、浪平、八桂、八渡、高龙等乡(镇)实施,推广烟玉套种和烟稻轮作模式。

4.优质稻米产业主攻方向:在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抓住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着力在全县14个乡(镇)大力发展优质稻基地建设,实施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一是引进常规优质稻良种,如田东香米,德保黑糯等,建立繁育基地。二是大力推广超级稻种植。计划在利周乡建设常规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200亩,生产良种8万公斤,可供种植优质常规稻1万亩。三是与自治区种子公司、神农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在百乐等乡(镇)建立制种基地0.4万亩,生产优质杂交稻种160万公斤;四是发展优质稻米加工企业,并以此为依托,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实施品牌战略,实行品种、供种、加工、品牌一体化,促进优质稻米产业的健康发展。区域布局:在双季稻区利周、潞城、旧州、定安等11个乡(镇)建立以杂交优质稻为主的生产基地,主要推广宜香系列、内香优系列、两优系列杂交稻。

5.食用菌产业主攻方向:根据**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基础和资源潜力,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重点在竹林下种植灵芝和香菇等50万平方米。充分利用桑枝资源,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大力推广袋料栽培食用菌,主要发展木(云)耳、灵芝、香菇、蘑菇及珍稀食用菌。推广以云耳、双孢菇为主,香菇等其他蘑菇为辅的食用菌发展模式。区域布局:根据各类食用菌的生长特性、气候要求、生产原料等在各乡(镇)发展不同的食用菌产业。

6.无公害蔬菜产业主攻方向:建立无公害蔬菜品质检测中心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保障体系1个。通过开发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新技术,建立无公害蔬菜质量监测中心,完善无公害蔬菜检测检验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农业环境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及无公害蔬菜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建立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大力推广"稻-稻-菜"和"稻-菜"等生产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名、特、优、稀品种,抓好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延期蔬菜栽培,蔬菜品质安全率达100%。区域布局:重点放在城镇周边的乡(镇)和重点工程所在的乡镇,具体布局是:国道公路沿线的乐里、利周、潞城、旧州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外调型品种,如无公害番茄、辣椒、西瓜、四季豆、西洋南瓜等;六隆、八桂、八渡等主要发展八渡笋;浪平、平塘主要发展反季节蔬菜(番茄、辣椒、瓜豆类、大白菜)及具有本地特色的菜花;定安、八渡主要种植生姜;百乐、者苗等主要发展干椒。同时根据实际重点发展野生蔬菜、保健型蔬菜、营养型蔬菜,如:一点红、蕨菜、紫菜头、魔芋、味精菜、白花菜、雷公根、佛手瓜等绿色食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格局。

7.木薯产业主攻方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扩大种植面积至5万亩,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扩建木薯加工厂,提高加工能力。改善和提高木薯淀粉的产品质量,逐步把单一的木薯加工淀粉向淀粉精深加工、植物能源生产转变,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区域布局:主要分布在乐里、潞城、八渡、八桂、那比、者苗、六隆、利周等乡(镇)。

8.优质水果产业主攻方向:以改造一批低产果园为重点,以推进"优果工程"建设为目标,加大名特优水果引进种植力度,以发展沙糖桔、李果、板栗、核桃等为主,建设标准化优质水果基地,提高采后加工保鲜、分级包装水平,使水果质量安全率达100%,争取全年完成新种水果3万亩。区域布局:在国道324线和南昆铁路沿线的乐里、利周、潞城、旧州和南部的土山乡(镇)发展沙糖桔、李果等优质品种;在浪平、平塘、高龙等石山乡(镇)发展板栗、核桃、桃果等。

9.中草药产业主攻方向:人工种植灵芝,林下种植何首乌等中草药材1000亩。区域布局:建立育苗基地,在乐里、定安建立2个育苗基地,主要培育灵芝、何首乌、金银花、杜仲等品种。

公文素材库给您推荐其他范文:

乡镇201*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

xx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乡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乡镇农业产业规划情况汇报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7561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