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水利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杨组长,各位领导:
受县委冯书记和县人民政府张县长的委托,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向杨组长一行的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县检查指导水利建设工作,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简要回汇报我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县基本县情
***县位于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著名赤水河发源地,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全国煤炭基地县、省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和革命老区县。全县国土面积3696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244个村(社区)、5232个村(居)民小组,有彝、苗、白、回等17个少数民族。全县春迟秋早、夏短冬长,年均气温11.5℃、年日照1261小时、年降水量903毫米,最高海拔2416米,最低海拔630米,县城海拔1630米。概括起来,***现阶段的基本县情主要表现为“人口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基础弱县、资源富县”五句话。
“人口大县”。201*年,全县人口普查快报数已达152.3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亩,远远低于昭通市和全省人均水平;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12人,比昭通市高出140人左右,比全省高出270人左右,属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
“经济小县”。20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3.0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仅3482元,排全省倒数第一,仅为昭通市人均水平的49.2%、全省人均水平的24.4%左右;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仅1090元,排名昭通市和全省倒数第二,为昭通市人均水平的61%、全省人均水平的21.8%;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482元,排昭通市倒数第一,只占全省人均水平的62.8%;按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脱贫标准,全县还有51.4万贫困人口,占昭通市贫困人口总数的35%左右、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0%左右,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财政穷县”。201*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26.1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支出的10.3%。从人均水平上讲,201*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177元,排名全省倒数第一,为昭通市人均水平的37.2%,全省人均水平的9.4%;人均地方财政支出1706元,排名全省倒数第一,为昭通市人均水平的63.2%,全省人均水平的34.2%。人员工资和机构运转高度依赖于上级财政,建设资金仅靠有限的煤炭规费收入。
“基础弱县”。201*年,在全县2938公里的公路里程中,等级化率不足13%,比昭通市低近20个百分点,出滇入川进黔的主通道通行能力弱,“一县连三省”的区位优势难以显现;水利化程度仅为19.58%,比昭通市低14.1个百分点,比全省低21.1个百分点;电网建设力度不够,农网覆盖率仅为32.4%;城镇化率仅为20.4%,远远低于全国47.5%、全省36%和昭通市21%的平均水平,城镇基础脆弱、功能不完善、特色不鲜明。
“资源富县”。全县有丰富的煤炭、硫铁矿、大理石、水晶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74亿吨,占全省储量的10.7%、昭通市储量的45%,煤田煤层气储量达843亿立方米,是昭通盆地煤层气总量的7倍;页岩气储量非常丰富,中石油集团公司正在勘探之中;硫铁矿资源远景储量达12.3亿吨,占全国硫铁矿保有储量53.82亿吨的22.9%,县级储量居全国前列;马铃薯、魔芋、木漆、竹笋、蚕桑和生猪、土鸡、肉牛等生物资源丰富;全县富余劳动力达50万人左右,居全省之首。
二、全县水利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兴水利,除水害”及县委“123456”的发展思路,以提升水利化程度为目标,大力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农村人饮安全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水库除险加固、“五小”水利、中小河流治理、干支渠防渗、农村小型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水利普查等各项水利工作有序开展。五年来,共争取上级资金6.25亿元,建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8678件,文笔山、大木桥、李家河坝三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华电***电厂配套水源工程全面竣工,大水沟水库通过省级验收,胡家山水库进行了开工奠基,完成了55.7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全县新增库容584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7万亩,到201*年底土地有效灌溉保证率为19.58%,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云发〔201*〕7号)、《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的实施意见》(昭政发〔201*〕25号)及各级水利工作会议精神,201*年11月12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水利工作会议,并根据我县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认真组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订出台我县《关于加快全县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
2004年末,全县核定农村饮水不安全指标774305人,2008年12月核定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81900人,201*年新增不安全人口2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总指标达876205人。全县520所学校,因水源保证率不达标造成167127名师生饮水不安全。全县有12个林场576名职工,其中,因氟超标造成395人饮水不安全。截止目前,全县饮水不安全人口包括学校、林场等共计1043727人,已解决了736082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还有饮水不安全人口307645人(含农村学校和林场)。
2005年至201*年,下达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25343.2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8359亿元,地方配套5507.34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45590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98359亿元,省配套资金3059.96万元,市配套资金221.98万元,县配套资金1441.16万元。计划建设自流引水工程1420件(包括抽水工程),水窖工程2721件。目前,已累积建成自流引水工程1381件(包括抽水工程)、水窖工程2515件。累计完成投资30502.6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835.93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745.05万元,市级配套资金221.9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441.16万元,群众投劳折资6258.55万元。
2005年至2009年,各批次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通过市人民政府检查验收,201*年度第一、二批农村及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已进入竣工资料整理阶段,近期将组织县级初步验收,通过县级初步验收合格后,再上报竣工资料请求市级验收。
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状况,使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切实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组织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饮水项目工作的领导,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组,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县水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水务局,负责制定项目规划、工程设计及项目建设日常管理工作。并成立***县人民政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搞好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管材招标、竣工资料汇编、检查验收等工作。在项目建设中,县人民政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施工一线,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县水务局全力以赴,精心组织,积极协调项目乡镇认真实施,各项目乡镇也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领导,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建设。针对我县水资源现状和农村群众吃水状况,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初期布好局、起好步,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全县各乡镇,对不同区域的水量、水质情况进行全面测量调查和取水化验,在掌握大量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论证,按照“以水源定规模、以规模定设计”的原则,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总体解决方案,做到“一次规划到位,按年分步实施”。各项目乡镇根据辖区内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状况,统筹安排工程布局,综合考虑水源、水量、水质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本着资金最省、质量最优、效益最大、调配最科学的原则,因地制宜拟定工程建设规划方案,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标准,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真正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三)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项目计划下达后,县人民政府及时将项目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组,认真制定了详细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责任、考核体系、项目管理等。县人民政府与项目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签订了工作责任状,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界定了工程工期,明确了工程质量。各项目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也按照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责任状的要求,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具体责任人,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序开展。
(四)强化宣传发动,营造工作氛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涉及面宽,任务繁重。为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在每一批工程启动之前,县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项目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也按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并通过召开群众会、座谈会等一系列宣传措施,把工程建设的意义向群众解释清楚,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投工投劳,发动受益群众广泛参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及时收集、汇总、上报项目建设情况,编发信息简报,加强信息传递、反馈工作,及时总结推广项目建设中的好经验、好方法,并加强与县新闻宣传单位的协调联系,对工程进展较快和有特色的乡镇进行宣传报道,推动整体工作,形成加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狠抓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县人民政府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设计批复,参照有关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要求,认真组织,精心实施,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一是严把工程材料关。对饮水工程建设材料全部实行招标采购,选择有信誉、有实力的厂家,采购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管材、管件等工程材料,并严格检测,确保材料质量。二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工程启动前,各项目乡镇在项目区对工程规模、建设内容、工程投资、资金来源等进行公示,让群众心中有数,提高工程建设的透明度,使群众能够更好地关心、支持、监督项目的实施。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县人民政府从县水务局等有关部门专门抽调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驻守工地,蹲点负责,加强技术指导,全程跟踪,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设置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由县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监督,坚决杜绝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资金等现象,确保资金规范、合理、有效使用。五是抓好建后管理。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建后管理难度大,为扭转“重建轻管”、“建而不管”等不良现象,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永久使用,县人民政府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建管方式,及时制定下发了《***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实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工程产权,落实管护责任,健全管理工作制度,确保饮水安全工程有人建、有人管、有效益,确保建成一件,成功管理一件,正常运行一件。
(六)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在项目实施期间,县人民政府从县水务局、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抽人组成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检查组,并聘请了三位德高望重、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老领导参加督查,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项目建设乡镇进行巡回检查,跟踪问效,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全县通报。同时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工程建设进度快、质量好、按设计标准施工、后续管理高效运行、群众满意的,按照“大干大支持”的原则,优先安排项目和投资。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进度迟缓、后续管护不力的乡镇,严肃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一系列督促检查措施的落实,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工程计划下达迟(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下达时间均在每年的8月份至9月份),加之,受冬季冰雪气候的影响,导致施工进度受阻。
二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项目建设与实施方案有一定差异性,特别是水源的变更,部分工程管道长度增加,导致投资增大。
三是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人均投资少,投入不足,加之物价、工价上涨,增大了资金缺口,自筹资金主要以受益群众的投工投劳为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群众负担。
四是由于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点多、面广,施工管理难以监守到每一件工程,为了抢时间、抓进度,致使部分工程质量难以达到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出现了少部分工程外观粗糙等问题。
五是在2004年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时,少数乡镇没有引起高度不够,调查不够深入,致使一些缺水严重的村民小组未列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范围。
针对以上问题,下步工作中,我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各位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继续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认真分析水利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具体对策和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搞好规划,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程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精力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取得实效。同时,也恳请各位领导继续关心、支持我县水利事业的发展。
《全县水利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76334.html
尊敬的杨组长,各位领导:
受县委冯书记和县人民政府张县长的委托,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向杨组长一行的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县检查指导水利建设工作,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简要回汇报我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县基本县情
***县位于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著名赤水河发源地,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全国煤炭基地县、省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和革命老区县。全县国土面积3696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244个村(社区)、5232个村(居)民小组,有彝、苗、白、回等17个少数民族。全县春迟秋早、夏短冬长,年均气温11.5℃、年日照1261小时、年降水量903毫米,最高海拔2416米,最低海拔630米,县城海拔1630米。概括起来,***现阶段的基本县情主要表现为“人口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基础弱县、资源富县”五句话。
“人口大县”。201*年,全县人口普查快报数已达152.3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亩,远远低于昭通市和全省人均水平;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12人,比昭通市高出140人左右,比全省高出270人左右,属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
“经济小县”。20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3.0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仅3482元,排全省倒数第一,仅为昭通市人均水平的49.2%、全省人均水平的24.4%左右;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仅1090元,排名昭通市和全省倒数第二,为昭通市人均水平的61%、全省人均水平的21.8%;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482元,排昭通市倒数第一,只占全省人均水平的62.8%;按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脱贫标准,全县还有51.4万贫困人口,占昭通市贫困人口总数的35%左右、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0%左右,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财政穷县”。201*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26.1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支出的10.3%。从人均水平上讲,201*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177元,排名全省倒数第一,为昭通市人均水平的37.2%,全省人均水平的9.4%;人均地方财政支出1706元,排名全省倒数第一,为昭通市人均水平的63.2%,全省人均水平的34.2%。人员工资和机构运转高度依赖于上级财政,建设资金仅靠有限的煤炭规费收入。
“基础弱县”。201*年,在全县2938公里的公路里程中,等级化率不足13%,比昭通市低近20个百分点,出滇入川进黔的主通道通行能力弱,“一县连三省”的区位优势难以显现;水利化程度仅为19.58%,比昭通市低14.1个百分点,比全省低21.1个百分点;电网建设力度不够,农网覆盖率仅为32.4%;城镇化率仅为20.4%,远远低于全国47.5%、全省36%和昭通市21%的平均水平,城镇基础脆弱、功能不完善、特色不鲜明。
“资源富县”。全县有丰富的煤炭、硫铁矿、大理石、水晶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74亿吨,占全省储量的10.7%、昭通市储量的45%,煤田煤层气储量达843亿立方米,是昭通盆地煤层气总量的7倍;页岩气储量非常丰富,中石油集团公司正在勘探之中;硫铁矿资源远景储量达12.3亿吨,占全国硫铁矿保有储量53.82亿吨的22.9%,县级储量居全国前列;马铃薯、魔芋、木漆、竹笋、蚕桑和生猪、土鸡、肉牛等生物资源丰富;全县富余劳动力达50万人左右,居全省之首。
二、全县水利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兴水利,除水害”及县委“123456”的发展思路,以提升水利化程度为目标,大力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农村人饮安全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水库除险加固、“五小”水利、中小河流治理、干支渠防渗、农村小型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水利普查等各项水利工作有序开展。五年来,共争取上级资金6.25亿元,建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8678件,文笔山、大木桥、李家河坝三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华电***电厂配套水源工程全面竣工,大水沟水库通过省级验收,胡家山水库进行了开工奠基,完成了55.7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全县新增库容584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7万亩,到201*年底土地有效灌溉保证率为19.58%,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云发〔201*〕7号)、《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的实施意见》(昭政发〔201*〕25号)及各级水利工作会议精神,201*年11月12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水利工作会议,并根据我县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认真组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订出台我县《关于加快全县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
2004年末,全县核定农村饮水不安全指标774305人,2008年12月核定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81900人,201*年新增不安全人口2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总指标达876205人。全县520所学校,因水源保证率不达标造成167127名师生饮水不安全。全县有12个林场576名职工,其中,因氟超标造成395人饮水不安全。截止目前,全县饮水不安全人口包括学校、林场等共计1043727人,已解决了736082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还有饮水不安全人口307645人(含农村学校和林场)。
2005年至201*年,下达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25343.2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8359亿元,地方配套5507.34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45590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98359亿元,省配套资金3059.96万元,市配套资金221.98万元,县配套资金1441.16万元。计划建设自流引水工程1420件(包括抽水工程),水窖工程2721件。目前,已累积建成自流引水工程1381件(包括抽水工程)、水窖工程2515件。累计完成投资30502.6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835.93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745.05万元,市级配套资金221.9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441.16万元,群众投劳折资6258.55万元。
2005年至2009年,各批次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通过市人民政府检查验收,201*年度第一、二批农村及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已进入竣工资料整理阶段,近期将组织县级初步验收,通过县级初步验收合格后,再上报竣工资料请求市级验收。
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状况,使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切实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组织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饮水项目工作的领导,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组,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县水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水务局,负责制定项目规划、工程设计及项目建设日常管理工作。并成立***县人民政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搞好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管材招标、竣工资料汇编、检查验收等工作。在项目建设中,县人民政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施工一线,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县水务局全力以赴,精心组织,积极协调项目乡镇认真实施,各项目乡镇也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领导,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建设。针对我县水资源现状和农村群众吃水状况,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初期布好局、起好步,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全县各乡镇,对不同区域的水量、水质情况进行全面测量调查和取水化验,在掌握大量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论证,按照“以水源定规模、以规模定设计”的原则,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总体解决方案,做到“一次规划到位,按年分步实施”。各项目乡镇根据辖区内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状况,统筹安排工程布局,综合考虑水源、水量、水质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本着资金最省、质量最优、效益最大、调配最科学的原则,因地制宜拟定工程建设规划方案,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标准,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真正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三)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项目计划下达后,县人民政府及时将项目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组,认真制定了详细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责任、考核体系、项目管理等。县人民政府与项目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签订了工作责任状,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界定了工程工期,明确了工程质量。各项目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也按照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责任状的要求,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具体责任人,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序开展。
(四)强化宣传发动,营造工作氛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涉及面宽,任务繁重。为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在每一批工程启动之前,县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项目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也按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并通过召开群众会、座谈会等一系列宣传措施,把工程建设的意义向群众解释清楚,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投工投劳,发动受益群众广泛参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及时收集、汇总、上报项目建设情况,编发信息简报,加强信息传递、反馈工作,及时总结推广项目建设中的好经验、好方法,并加强与县新闻宣传单位的协调联系,对工程进展较快和有特色的乡镇进行宣传报道,推动整体工作,形成加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狠抓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县人民政府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设计批复,参照有关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要求,认真组织,精心实施,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一是严把工程材料关。对饮水工程建设材料全部实行招标采购,选择有信誉、有实力的厂家,采购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管材、管件等工程材料,并严格检测,确保材料质量。二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工程启动前,各项目乡镇在项目区对工程规模、建设内容、工程投资、资金来源等进行公示,让群众心中有数,提高工程建设的透明度,使群众能够更好地关心、支持、监督项目的实施。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县人民政府从县水务局等有关部门专门抽调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驻守工地,蹲点负责,加强技术指导,全程跟踪,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设置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由县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监督,坚决杜绝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资金等现象,确保资金规范、合理、有效使用。五是抓好建后管理。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建后管理难度大,为扭转“重建轻管”、“建而不管”等不良现象,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永久使用,县人民政府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建管方式,及时制定下发了《***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实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工程产权,落实管护责任,健全管理工作制度,确保饮水安全工程有人建、有人管、有效益,确保建成一件,成功管理一件,正常运行一件。
(六)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在项目实施期间,县人民政府从县水务局、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抽人组成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检查组,并聘请了三位德高望重、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老领导参加督查,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项目建设乡镇进行巡回检查,跟踪问效,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全县通报。同时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工程建设进度快、质量好、按设计标准施工、后续管理高效运行、群众满意的,按照“大干大支持”的原则,优先安排项目和投资。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进度迟缓、后续管护不力的乡镇,严肃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一系列督促检查措施的落实,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工程计划下达迟(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下达时间均在每年的8月份至9月份),加之,受冬季冰雪气候的影响,导致施工进度受阻。
二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项目建设与实施方案有一定差异性,特别是水源的变更,部分工程管道长度增加,导致投资增大。
三是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人均投资少,投入不足,加之物价、工价上涨,增大了资金缺口,自筹资金主要以受益群众的投工投劳为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群众负担。
四是由于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点多、面广,施工管理难以监守到每一件工程,为了抢时间、抓进度,致使部分工程质量难以达到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出现了少部分工程外观粗糙等问题。
五是在2004年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时,少数乡镇没有引起高度不够,调查不够深入,致使一些缺水严重的村民小组未列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范围。
针对以上问题,下步工作中,我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各位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继续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认真分析水利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具体对策和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搞好规划,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程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精力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取得实效。同时,也恳请各位领导继续关心、支持我县水利事业的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全县水利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76334.html
- 上一篇:市容环境整治行动进展情况
- 下一篇:为民服务代理站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