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为先 注重质量
高效完成融资担保统计工作任务
***省政府金融办融资担保统计主要做法经验介绍材料
自省政府明确金融办为全省融资担保业监管部门以来,我们坚持把做好数据统计工作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始终坚持“规范为先、注重质量”的工作思路和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行业统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省市金融办的共同努力,截止今年2月,全省规范整顿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发展与监管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全省融资担保业呈健康快速发展态势,其中统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狠抓规范,确保统计制度和报表体系统一、全面、完整
由于担保业长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行业监管制度建设严重缺失,统计工作的基础十分薄弱,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从零开始。为此,我们始终把通过狠抓规范、实现统计制度和报表体系的统一作为摸清行业底数、有效履行监管职责的前提。
一是认真抓好银监会和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文件要求贯彻落实。去年以来,中国银监会及部际联席会议先后出台包括《管理办法》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文件,为地方加强行业监管建立了基本制度框架体系,我们及时采取出台细则或转发的方式逐项加以贯彻落实。特别是《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行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贷款统计和有关资料转送工作的通知》两份文件,明确了担保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报表体系以及标准要求,为我们做好统计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参考。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报送要求,并结合监管工作实际,我们研究建立了全省融资担保业统计报表体系,制定并落实全省融资担保业统计报表制度,在银监会通知要求的8张年度报表基础上,增设2张月度报表,分别对年初以来及当月所有开展业务的担保机构累计融资担保额、解除额、在保企业户数等到20余指标进行统计,要求各市金融办每月10日前上报单位负责人签发的正式报表及数据光盘,实现统计工作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开发建设网络数据报送系统。为有效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及水平,同时推进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我们于今年7月份启动了集业务操作、信息报送、监管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省融资担保机构监管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工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模块,信息报送模块涵盖了银监会两个《通知》及省报表体系涉及的全部内容,担保机构开展业务时,通过业务操作录入相关数据后,系统将按照监管部门需要定期自动生成并报送相关报表,省市监管部门按照系统权限设置,制作、管理和打印辖内担保机构业务报表。目前系统开发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大连部分担保机构进行测试,年底前在全省铺开。待全省所有担保机构上线运行后,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将大幅提高。
二、严把关口,确保数据报送及时、真实、准确
确保数据质量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工作中,我们坚持把统计和报送数据的及时、真实和准确作为“关口”来严格把守,努力实现上报数据的零差错。
一是明确责任,层层把关。为确保各市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地采集、汇总、上报以及编制年底、月度报表,我们研究建立了规范的工作流程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省市金融办都指定专人作为制表人、复核人和把关人,做到统计人员、处(科)长、分管领导各司其责,分工配合,自始至终把数据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把质量关,对任何一个疑问都穷追不舍,一追到底,将疑问解决在本级层面,努力实现数据上报零差错。
二是强化管理,防范差错。由于担保业纳入监管时间不长,加上担保机构工作人员流动较快、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造成数据报送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对此,我们要求各市金融办对各担保机构上报的每一个数据都逐项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并与上期数据进行对比,对发现的问题立即逐一反馈、纠正。每次组织召开全省金融办系统工作会议或融资担保工作会议,都对各市数据统计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以督促各市和担保机构严把数据质量关。
三是加强检查,纠正问题。从今年8月份开始,我们组织对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并将数据统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突出出来,作为考核担保机构经营情况的依据。为规范现场检查工作,提高质量效率,省金融办研究制定了《***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现场检查操作规程》,要求各市重点对担保机构统计法规文件执行情况、统计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统计工作管理及统计程序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对定期上报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实,防止出现瞒报、虚报和漏报等问题;对检查出的问题,分别下发《现场检查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并上报整改报告。目前,全省14个市已全部启动进场检查,省金融办从9月份开始选取70家担保机构进行直接检查,力争年底前完成对全省担保机构检查工作,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家;检查结合后,省金融办将向全省下发检查情况通报。
三、建好队伍,确保监管人员敬业、专业、高效
融资担保监管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项全新且具有很强挑战性的工作。打造一支事业心责任感强、专业水平较高、人员相对稳定的监管队伍,是做好各项监管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是强化职责意识。人员少、任务重、要求高一直是各地金融办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虽然近两年机构改革后随着金融办职能增加、编制增多,人少事多的局面有所缓解,但目前我省多数市负责融资担保监管不足3人,工作量满负荷,加班加点都已习以为常;加上融资担保监管队伍基本都是非“老本行”出身,也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思想压力、工作压力、业务压力都比较大,很容易产生畏难和懈怠情绪。为此,省金融办十分重视各市监管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要求各市金融办领导要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做好融资担保监管工作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树立作为行业监管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压力与责任,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干好本职工作,为推动全省担保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提高业务能力。融资担保业专业性很强,没有较好的业务能力是无法胜任监管和统计工作任务的。为此,省市金融办坚持把狠抓业务能力作为提高监管水平的重要手段,组织监管人员认真学习《公司法》、《担保法》等基础性法律法规和银监会有关文件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提高。针对编制调整后人员成份较新的实际,省市金融办都采取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逐步适应的方法,具体提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要求,并注意搞好传帮带,逐步施加压力,使他们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业务动作,尽早成为能够独当一面并有所作为的业务骨干。
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去年以来,省金融办多次对各市监管人员就担保监管和统计工作相关法律制度、统计知识等内容进行业务培训。一方面,省金融办会同***大学金融研究院开展全省金融办系统业务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讲授金融理论、指标体系、统计分析方法和宏观经济形势等,提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今年现场检查开展前,我们邀请***银监局以及信用评级机构专门就检查统计、数据分析等对各市监管人员进行专项业务辅导。同时,为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今年我们启动了全省融资担保业协会组建工作,目前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计划10月份协会正式成立后,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业务操作及政策法规培训,从源头上进一步提高担保机构数据统计能力。
《融资担保统计主要做法经验介绍材料》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76520.html
高效完成融资担保统计工作任务
***省政府金融办融资担保统计主要做法经验介绍材料
自省政府明确金融办为全省融资担保业监管部门以来,我们坚持把做好数据统计工作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始终坚持“规范为先、注重质量”的工作思路和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行业统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省市金融办的共同努力,截止今年2月,全省规范整顿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发展与监管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全省融资担保业呈健康快速发展态势,其中统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狠抓规范,确保统计制度和报表体系统一、全面、完整
由于担保业长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行业监管制度建设严重缺失,统计工作的基础十分薄弱,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从零开始。为此,我们始终把通过狠抓规范、实现统计制度和报表体系的统一作为摸清行业底数、有效履行监管职责的前提。
一是认真抓好银监会和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文件要求贯彻落实。去年以来,中国银监会及部际联席会议先后出台包括《管理办法》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文件,为地方加强行业监管建立了基本制度框架体系,我们及时采取出台细则或转发的方式逐项加以贯彻落实。特别是《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行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贷款统计和有关资料转送工作的通知》两份文件,明确了担保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报表体系以及标准要求,为我们做好统计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参考。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报送要求,并结合监管工作实际,我们研究建立了全省融资担保业统计报表体系,制定并落实全省融资担保业统计报表制度,在银监会通知要求的8张年度报表基础上,增设2张月度报表,分别对年初以来及当月所有开展业务的担保机构累计融资担保额、解除额、在保企业户数等到20余指标进行统计,要求各市金融办每月10日前上报单位负责人签发的正式报表及数据光盘,实现统计工作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开发建设网络数据报送系统。为有效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及水平,同时推进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我们于今年7月份启动了集业务操作、信息报送、监管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省融资担保机构监管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工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模块,信息报送模块涵盖了银监会两个《通知》及省报表体系涉及的全部内容,担保机构开展业务时,通过业务操作录入相关数据后,系统将按照监管部门需要定期自动生成并报送相关报表,省市监管部门按照系统权限设置,制作、管理和打印辖内担保机构业务报表。目前系统开发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大连部分担保机构进行测试,年底前在全省铺开。待全省所有担保机构上线运行后,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将大幅提高。
二、严把关口,确保数据报送及时、真实、准确
确保数据质量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工作中,我们坚持把统计和报送数据的及时、真实和准确作为“关口”来严格把守,努力实现上报数据的零差错。
一是明确责任,层层把关。为确保各市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地采集、汇总、上报以及编制年底、月度报表,我们研究建立了规范的工作流程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省市金融办都指定专人作为制表人、复核人和把关人,做到统计人员、处(科)长、分管领导各司其责,分工配合,自始至终把数据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把质量关,对任何一个疑问都穷追不舍,一追到底,将疑问解决在本级层面,努力实现数据上报零差错。
二是强化管理,防范差错。由于担保业纳入监管时间不长,加上担保机构工作人员流动较快、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造成数据报送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对此,我们要求各市金融办对各担保机构上报的每一个数据都逐项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并与上期数据进行对比,对发现的问题立即逐一反馈、纠正。每次组织召开全省金融办系统工作会议或融资担保工作会议,都对各市数据统计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以督促各市和担保机构严把数据质量关。
三是加强检查,纠正问题。从今年8月份开始,我们组织对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并将数据统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突出出来,作为考核担保机构经营情况的依据。为规范现场检查工作,提高质量效率,省金融办研究制定了《***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现场检查操作规程》,要求各市重点对担保机构统计法规文件执行情况、统计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统计工作管理及统计程序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对定期上报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实,防止出现瞒报、虚报和漏报等问题;对检查出的问题,分别下发《现场检查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并上报整改报告。目前,全省14个市已全部启动进场检查,省金融办从9月份开始选取70家担保机构进行直接检查,力争年底前完成对全省担保机构检查工作,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家;检查结合后,省金融办将向全省下发检查情况通报。
三、建好队伍,确保监管人员敬业、专业、高效
融资担保监管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项全新且具有很强挑战性的工作。打造一支事业心责任感强、专业水平较高、人员相对稳定的监管队伍,是做好各项监管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是强化职责意识。人员少、任务重、要求高一直是各地金融办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虽然近两年机构改革后随着金融办职能增加、编制增多,人少事多的局面有所缓解,但目前我省多数市负责融资担保监管不足3人,工作量满负荷,加班加点都已习以为常;加上融资担保监管队伍基本都是非“老本行”出身,也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思想压力、工作压力、业务压力都比较大,很容易产生畏难和懈怠情绪。为此,省金融办十分重视各市监管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要求各市金融办领导要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做好融资担保监管工作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树立作为行业监管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压力与责任,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干好本职工作,为推动全省担保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提高业务能力。融资担保业专业性很强,没有较好的业务能力是无法胜任监管和统计工作任务的。为此,省市金融办坚持把狠抓业务能力作为提高监管水平的重要手段,组织监管人员认真学习《公司法》、《担保法》等基础性法律法规和银监会有关文件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提高。针对编制调整后人员成份较新的实际,省市金融办都采取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逐步适应的方法,具体提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要求,并注意搞好传帮带,逐步施加压力,使他们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业务动作,尽早成为能够独当一面并有所作为的业务骨干。
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去年以来,省金融办多次对各市监管人员就担保监管和统计工作相关法律制度、统计知识等内容进行业务培训。一方面,省金融办会同***大学金融研究院开展全省金融办系统业务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讲授金融理论、指标体系、统计分析方法和宏观经济形势等,提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今年现场检查开展前,我们邀请***银监局以及信用评级机构专门就检查统计、数据分析等对各市监管人员进行专项业务辅导。同时,为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今年我们启动了全省融资担保业协会组建工作,目前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计划10月份协会正式成立后,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业务操作及政策法规培训,从源头上进一步提高担保机构数据统计能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融资担保统计主要做法经验介绍材料》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76520.html
- 下一篇:规划局政府网站运转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