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市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延安时期社会治理优良传统,在全市部署开展“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平安延安升级版,带动提升了全市社会治理水平。
一、背景起因
党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执政的十三年里,成功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民众大会的讲演中十分自豪地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反映了当时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使革命圣地延安成为了当时众多进步青年、仁人志士的向往之地和一方净土。
近年来,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延安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不同步、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研判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后指出,要学习借鉴我党在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升新时期延安社会治理水平,努力重现延安时期“十个没有”良好社会风气。延安市综治委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市开展“深化平安建设,实现十个没有”系列创建活动,以区域和行业平安创建为载体,以各领域、各行业实现“十个没有”为目标,提升全市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创建原则,突出实践特色。一是在创建范围上体现广泛性。延安市综治委选取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矛盾纠纷多发易发、治安问题相对较多的学校、医院、市场、交通、景区、酒店、网吧、社区、网格、村组等行业或领域,开展“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将关系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基层治理、百姓安居乐业的各个行业纳入创建范围,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积小安为大安,带动提升全市社会治理水平。二是在创建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每个行业的实际情况,列出“十个没有”问题清单,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赋予“十个没有”新的内涵,体现当前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满足群众的需求。三是在创建主体上体现人民性。引导干部群众一起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打击犯罪、维护公共安全、革除陈规陋习、树立良好风尚,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好处,发自内心的拥护、支持、参与创建活动。四是在创建措施上体现针对性。从各行业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切实提高创建活动的针对性,真正做到通过创建活动防风险、解难题、补短板。如创建“十个没有”平安村活动以村为创建单位,由乡镇综治办主抓,“十个没有”为一没有宗族恶势力;二没有吸贩毒品;三没有聚众赌博;四没有封建迷信;五没有邪教传播;六没有乱砍(开)乱挖;七没有矛盾激化;八没有非正常上访;九没有村干部违法违纪;十没有刑事案件。创建“十个没有”平安景区活动以全市各景区为创建主体,由各级旅游行业主管部门主抓,“十个没有”为一没有强买强卖;二没有重大投诉;三没有欺诈消费;四没有安全隐患;五没有安全事故;六没有绺窃盗窃;七没有打架斗殴;八没有不文明服务;九没有脏乱差;十没有乱刻乱画。
(二)抓住关键环节,层层压茬推进。一是抓宣传动员。每年利用“综治宣传月”的时间,在各行各业大张旗鼓宣传“十个没有”创建活动的目的、任务、内容、措施,千方百计提高知晓率和参与率,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抓承诺公示。每年年初,由牵头单位负责,把谁来管、谁来干、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出了问题谁负责作为承诺内容,挂牌公示到位,让干部对号入座,请群众自发监督。三是抓集中整治。各创建单位深入摸排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建立工作台账,针对摸排出的治安问题、消防隐患、管理漏洞、监管盲区、矛盾纠纷等,组织动员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整治活动,逐一整改销号,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创建活动成果。四是抓典型培育。在各个创建领域都选取一定的示范点,重点培育,梯次推进,带动提升整体创建水平。五是抓述职评议。每年年终将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向服务对象和辖区群众进行公开述职,让群众对创建成效进行公开测评评议,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措施。六是抓长效机制。按照动态管理、动态考核、实现“一个没有”目标授一颗星的办法,每年都创建一批“十星级”平安创建示范单位,对于创建不达标、出现滑坡的创建单位,及时采取降星、摘牌、问责的办法,追究相关责任,巩固创建成果,防止出现反弹。
(三)突出重点内容,提高创建实效。一是着力解决治安问题。通过完善视频监控设施、健全人防队伍、会同公安机关严打整治等办法,全方位加强创建单位的群防群治工作,解决治安隐患和突出问题,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二是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在乡镇、村组、社区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在行业部门建立健全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三是着力堵塞管理漏洞。把治安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安全、安全生产等问题作为重点,夯实成员单位的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公共安全风险。四是着力革除陈规陋习。把“十个没有”创建活动和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村组、网格、家庭等区域创建活动,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铲除邪教滋生的土壤,树立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
三、工作成效
通过一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延安市“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扩大了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和包抓推动,有效提高了各部门、各界群众的参与度,齐抓共管、共建共治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健全了矛盾化解的工作机制。健全了创建单位“自诊”、专职人员“坐诊”、包抓单位“会诊”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机制,201*年以来,各创建单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965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
三是加大了社会治安的整治力度。将专项整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各参与创建单位自查整改治安隐患2549处,监控补盲3716处,组建巡防队伍1294支。
四是排除了公共安全的问题隐患。各创建单位专项整治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隐患1942个(处)。
全市创建“十星级”平安网格598个、平安村组(社区)428个、平安校园82个、平安交通(交通站点)22个、平安医疗机构79个、平安井场89个、平安网吧36个、平安景区16个、平安商场市场21个、平安酒店17个,平安家庭3万余户。
《长安》杂志和《法制日报》先后刊载了延安市开展“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的经验做法,延安市综治委在陕西省委政法工作会议上专题介绍了创建经验。
四、经验启示
“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紧扣时代脉搏,为建设“平安中国”的实践提供了“延安样本”。在开展“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的探索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深化平安建设必须坚守党的优良传统这个“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长期奋斗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党,也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善于与时俱进的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结合时代条件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在延安时期创造的依法治理与民主协商融合、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互动、打击整治与文化教育并举等经验,对于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延安市在“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中,一手抓邪教和非法宗教打击,一手抓群众的文化教育,破除封建迷信等陋习,“刚柔并济”,提高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化解矛盾纠纷、实施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广泛吸收社会组织参与,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
二是深化平安建设必须立足人民主体地位这个“本”。延安市开展“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最大的特色就是始终围绕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始终以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每个领域列出的“十个没有”问题清单,都广泛征求了服务对象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每个创建活动的责任单位都要面向群众公开承诺,创建成果要向群众公开述职,接受群众测评和评议,满意率达不到90%以上的,不予达标。各创建单位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联防、矛盾化解等群防群治工作,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做到了平安建设共建共享。
三是深化平安建设必须激发改革创新这个“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延安市在“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中,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驱动力,紧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紧扣矛盾纠纷新趋势、违法犯罪新形式、经济社会组织新业态,探索推行了乡村治理“群众说事、法官说法”、政法干警“双述双评”、基层平安建设“双十双百双千”、“三精”社区管理等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机制,提升了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整体水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十个没有”平安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82729.html
- 上一篇:谈学校十大可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