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道治理工作经验交流
河道治理工作经验交流
水活而不淹、城水相贴而利民
这个着名古城,缘水而起,因水而兴。城市总体格局是以水系为骨架,河道为脉络,街道相依附,河街均规划成方格棋盘形,构成"水陆相邻、河街平行"双棋盘式格局,这样的**格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实则是"水活而不淹,城贴水而利于民"。
河道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在****尤其得到了体现,20世纪**经济以其快速的发展赶超中国的其他各个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却日益严重,特别是在07年,**蓝藻爆发,导致**环城河大量蓝藻,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对环境又做了什么?02年**江**河水葫芦泛滥、04年钱塘江水葫芦爆发、07年**蓝藻爆发等等,带来了阻碍行洪排涝、水质污染、恶化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形成了自然灾害。社会不得不重视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严重后果,花上数十年甚至是半个世纪的时间来研究彻底解决的生物办法,在此期间城市河道水环境维护起了重要作用。
开展河道保洁打捞、宣传等工作是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沿江景观、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也是现阶段和今后河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河道保洁一是打捞河道水面漂浮物,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水葫芦、绿萍、蓝藻、黑花,改善水生态环境;二是驳岸边坡维护,对桥墩边坡积存垃圾、驳岸的杂树杂草进行定期清理,确保沿河驳岸的安全、保护沿河景观的秀丽风景。三是重点清理水草滋生的河段,确保河道水流畅通,以保障沿河居民不受虫蚊滋生的困扰;四是"爱河护河"活动进社区,大力弘扬爱河护河精神,让老百姓感受到河道的保护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通过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水患意识和依法保护的共识。
我们大力弘扬"爱河护河"的精神,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环境、水生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我们河道保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从02年出台《关于加强城区河道水面保洁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城市河道保洁招标办法》并落实河道保洁队伍,我们不断优化保洁队伍、强化保洁管理、细化考核办法,09年特别成立河道保洁所,专门建立河道保洁队伍的船只、人员档案,实施水体保洁一体化动态管理,提高保洁质量,提高作业服务水平,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水活而不淹,城贴水而利于民",人类的智慧是伟大的,然而任何违法客观需求和自然规则的存在均将被淘汰,如何做到水活而不淹,兼顾**相贴同时又利于民,也将是我们水利人永远的思考和奋斗目标。
第二篇:关于如何做好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经验材料
目前国内许多大城市的水利建设已经从农村水利过渡到了都市水利,而且从都市水利发展到环境水利,再从环境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化,城市水环境的整治已经愈来愈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人们已经由传统的防洪、排涝的水利建设观念向建设“安全、舒适、优美”的水环境观念转化。人们对“开了口的混凝土管道”的河道形象感到冷漠,人们需要的是令人流连忘返的水流清
澈、水边植物茂盛,富有大自然情趣的水环境。河道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泻洪、排涝、蓄水、引清、航运”,而且还包括“景观、旅游、生态、对周边环境的呼应”等等。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河道景观,而且需要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洄游、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态景观。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优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思路是以建设健康、生态、亲水河道为目标,坚持集中治理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工程改造与生物净化技术相结合,治污与造景、防洪相结合,因河制宜、一河一策,重点实施河面保洁、沿岸截污、上游造景、下游蓄水,建设和保持水清、河洁、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环境,把河道打造成城市重要景观亮点。
一、突出抓好防涝泄洪
防涝泄洪是城市河道的首要功能。根据各河道实际情况,按照五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要求,针对不同的断面形式校核计算,以满足河道不同设计断面情况下的泄洪能力,使河道在流量、宽度、深度等方面实现动态平衡,达到行洪要求。其中对河堤均采用直立式挡墙,对河道沉积的淤泥进行清理,清黑除臭,畅通水流通道,给洪水以出路。禁止在河道保护管理范围内搭建建筑物和阻水设施、填堵河道,加强河道及沉砂池等设施的养护管理,对涉及河道的建设工程强化防汛排涝要求,确保河道畅通和行洪安全。
二、突出抓好截污治污
河道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污水大量排放,导致水质恶化,因而恢复河清水澈,截污治污是根本手段。要坚持管网配套和环境执法软硬一起抓,一方面贯通沿河排污管网,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为污水收集强化硬件支撑,另一方面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力度,将所有排河污水全部截流并网,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保护水体环境。在截污治污过程中,采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对河道未知污染源的勘察,为截流提供准确依据。对属重大水污染事件的,由环保部门立即进行水质取样送检,对污染原因进行调查,并按程序及时上报和通报。
三、突出抓好景观打造
本着一河一景、因河制宜的原则建设河道景观,不搞千篇一律,力求突出特色、各具灵性。尽量保留河道原有的自然流线状态,避免裁弯取直,打造自然的河流带状景观。在考虑防护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着力建设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生态型河堤;通过在水中种植各种水生植物、投放鱼苗等来增加河道生物多样性,建立河道天然净化系统,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美学价值;加大违反市容环境卫生和乱搭乱建等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及时清理打捞水面漂浮物,确保河道水面卫生整洁,针对河道流量不足问题,充分收集利用雨水,同时将中水作为河道的补给用水,对下游进行蓄水造景;加强滨水区的亲水性、人文性等景观建设,岸边形成一定宽度的湿地环境,构成一个人河互动、人水和谐、能见水亲水的带状景观空间。
四、突出抓好源头治理。
我市城市河道为季风区雨源型山溪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如源头防护措施不到位,一旦遇有大的降雨,裹挟着大量山石、泥沙、树枝、垃圾的泥水浊流便会以极快速度顺河而下,对河道生态系统、景观系统形成极大冲击,造成极大破坏。因此,河道管理必须逐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监管、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做到标本兼治、治标更治本。要认真研究制定防止雨季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雨污混流等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例如在上游修建大型沉砂池等,从源头上根除隐患,保护河道治理成果。
五、突出抓好长效管理
在河道管理中借鉴城市园林绿化、环卫等管理模式,全面落实河道管理目标责任制,成立专业化队伍,分区、分河、分段,定岗、定点、定人,每天由河道保洁人员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全方位巡视检查和管理,并做好巡查纪录,将巡查发现的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管理和执法部门处理。广泛开展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的意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河道管理。对破坏河道设施、污染河道环境、破坏河道安全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
第三篇: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措施经验材料
我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河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景线,也是灌溉、排涝、航运、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命线。但是,近年来我省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河水污染、堤防坍塌等现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全省河道总淤积量达20亿m3,平原河网普遍淤高0.6m,淤积严重的河段
淤高2.5m以上。根据171个省控河段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全省有21.6%的河段失去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河网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主要水系的干流水质多为ⅳ类或v类,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省政府提出争取用5年时间,整治重要河道1万km,工程总投资200多亿元,基本改善水环境、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再现扛南水乡“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风貌。
一、河道生态建设思路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例如宽窄交替,深潭与浅滩交错,急流与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岸边水草、礁石大量存在的多自然型河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回归自然”是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行洪、蓄水、航运、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人为本”是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亲水、安全的特性。
二、治理措施
1.山溪性河道治理
(1)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2)复式断面的设计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3)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型堤坝设计
山溪性河流具有河床坡降陡、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通过规划,采用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堤型设计,保护区下游堤段开口.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堤防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以提高堤防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采用生物固堤,减少堤防硬化
对于乡村田间河道,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应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江心洲、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堤防建设中,可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个别受冲河岸堤防内侧可采用种植水杉等根系为直根的树种或草坪护坡等植物护堤措施。
2.平原河网治理
(1)生态护堤
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干砌、块石堆砌等各种方式护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岸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平原河网水位一般变幅不大,对于没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土堤可采用植树、种草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在河道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干砌石挡土墙,
正常水位以上采用缓于1:4的毛石堆砌斜坡,以增加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削减船行波对河道冲刷的影响,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提倡缓坡、减少直立式护坡
梯形断面一般适用于城镇乡村等人居密集地周边的河道,结构简单实用,是农村中小河道常用的断面形式,一般以土坡为主。为便于河道管理,防止河岸边坡耕作,河道
两岸保护范围内用地采用征用或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周边农户耕作,确保堤防安全。平原河道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要从当地的风土民情、地域特色的水文化出发,降低河道的护岸高度,建设亲水平台,塑造以石、水、绿、物、路等要素结合的园林式滨水景观。
(3)保护湿地,保留水面,避免围河湖造地
湿地是指天然、人工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滩涂、水库、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域地带。要保留独具特色又珍贵、被视为荒滩荒地的植物和生物的栖息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对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水生动植物是水体的净化器,湿地是城市环境的肾.湿地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在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又有众多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并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在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河网湿地,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留水域面积,避免围河湖造地,防止湿地面积减少,为鸟类的迁移、湿地动植物生长繁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也为人类生存改善环境。
(4)修筑人工鱼巢,营造水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环境
在满足行洪、排涝、通航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修建人工异型块鱼巢,尽量采用毛石护坡,正常水位以下的护岸衬砌采用空心异型块、预制鱼巢等结构形式,提供鱼类等水生动物安身栖息的地方。在河道中用堰坝拦蓄河水时,应留有一定宽度的辅助性陡坡输水道,以便水生动物上下游交流,有利于鱼类生长。局部河段设置两栖动物上下岸的通道,为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条件,从而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条件。
3.城镇村集居地河道治理
(1)建立“水景观体系”概念
水景观体系是集水资源综合调度、景观和观景、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水系。城区河道两岸以及旅游景点的河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需充分考虑城市对河道景观和环境和谐的要求,构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景观河道,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城镇建设与规划要突出亲水文化,郊区突出自然和生态,使河道防洪工程与河道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风格、历史、人文相协调。
(2)在达到防洪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休闲、亲水、生态功能
水是江南独特魅力所在,在江南水乡城镇建筑布局规划和整治方案中必须坚持“回归自然”和“以人为本”,突出亲水和生态。对于绿化工程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城市景观设计,结合城镇绿化和园林建设,因地制宜,采取植物种植、植被保护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于穿越城市繁华地段而且水质较好的河道,可以采取双层断面的箱涵结构,下层暗河主要是泄洪、排涝的功能,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一般控制0.2m左右的水深,河中放养各种鱼类,河道周边建造戏水池、喷水池、凉亭等休闲配套设施。城镇区域内建双层河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亲水性,可提高河道两岸环境和街道的品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水理念的体现。
(3)要具有人类活动安全保障
矩形断面由于离水面较高,需设置扩栏等保护措施,同时沿直立护墙设置两岸交错上下台阶,满足上岸和下水的要求。梯形断面的河道边坡要考虑游人行走安全要求,留足马道宽度,并采用草坪缓坡或错落有序的毛石堆砌等方式以达到亲水要求。亲水平台或亲水台阶的护岸,需根据水位变幅,在亲水平台中设置水下平台,水下平台应有足够宽度,以保护游人在亲水、戏水过程中的安全。设计时允许小洪水淹没某些岸边设施,使河道的常水位尽量贴近人们,让人能走到水边则更好,长时间保持一定水深,洪水来时让其上滩。
(4)沿岸古迹开发与保护
河道治理中,文物保护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浙扛省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些河道沿岸文物古迹众多,整治中,应通过开发、保护,挖掘这些古迹的内涵韵味,恢复古迹,并将其融合到工程之中,设计成风格各异,却又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处一景。如绍兴市正在进行的对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运河的整治,从整条古运河文化特色考虑,运河之间布置了纤道石塘、缘木古渡、贺循塑像、浪桨风帆等内容。通过对古纤道等景观遗迹的保护开发与运河环境的综合治理,在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同时,再现了绍兴古运河悠久历史文化,把古运河建成碧水长河、生态绿园、文化走廊,充分显示江南水乡、历史名城的无限风光。
4.污染源的控制处理与水体改善
(1)截污治污,加强管理
河道整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水利、环保、城建、规划、土地管理、航运、园林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在河网水质严重污染的地区,必须控制点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治理内源污染,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截污和改善河网水质的综合措施。对于城镇村集居地要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将沿河两岸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的排放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同时提高居民的素质,规范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改变人们将垃圾往河道倾倒的陋习。
(2)水体置换,吐旧纳新
通过河道清淤、水面保洁、控制排污等工程措施,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防止河网水体的恶化,但要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步改善水体质量,还需采取水体置换、引水配水工程,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并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滩地、水面(湿地),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提高河流水体自净能力,达到吐旧纳新、流水不腐的效果。杭州市为了彻底改善西湖水质,实施控制上游环境和引水工程等措施,开展了西湖西进工程。由于湖西人口密集,水体保护受到威胁,采取疏散人口和建筑密度,完善基础设施,治理污染源,阻止污水进入溪流再流往西湖,新开挖水域千亩,将原先分散的水面互相贯通,并完善西湖引水设施等措施,使现在一年换2次水,达到每年换12次,基本解决丁西湖的水质污染问题。
(3)用生态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通过采取疏浚、截污和引水等工程措施后,湖泊中的富营养化、湖水浑浊、透明度难以提高这些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西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50年前,西湖湖底水草丛生,水质清澈见底,之后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疏浚,水生维管束植物大面积灭绝,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湖泊从草型转变为藻型,浮游植物控制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因此,对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还应采用生态方法解决。湖泊的水生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学方法进行湖泊污染治理,利用各营养生物种群间的生态关系,控制(增加、减少或引入)某些种群,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节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种植一定面积的高等水生植物,如美人蕉、旱伞草、万寿菊等,在水陆交错带,配备其他的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如芦苇)、浮水植物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使水质得到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水生动植物多样性得到自然恢复,使富营养湖泊的水体变清。
三、探讨性技术措施
1.超级堤坝
堤宽约在堤高的30倍以上,堤顶可建设交通道路及住宅、商业街等。由于堤身较宽,即使发生洪水漫溢也不致危及堤身安全。目前日本已在城市河段、沿海城市的诲塘推广超级堤坝建设。
2.利用河道滩地净化水质
对于一些小型城镇和村落,难以对生活污水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入河道后将使水质恶化。在河道两岸滩区埋没大型污水处理槽,内填卵石,利用附着在卵石表面的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再排人河内,可明显地改善水质。
3.水系生态修复技术
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弥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各种生态修复技术:如增设过鱼通道,采用可供鱼类产卵和休息的护岸形式,修复天然弯道、浅滩,恢复湖周草场,恢复水系周边湿地等。
第四篇:河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战略部署,按照市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新区实际,决定在新区范围内开展“黑河、臭河、垃圾河”专项治理行动(以下简称“清三河”)。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1*年6月底前,全面消灭垃圾河,12月底前消灭黑河、臭河
,在201*年底以前全面完成“清三河”任务,达到水岸无垃圾、水面无黑臭、水下无淤积、水中无障碍、河岸全绿化的治理目标,落实“四位一体”保洁全履盖,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二、工作内容
(一)垃圾河清理:由所属村(社区)具体组织落实,整治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搭建;清理堤防、岸边垃圾,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水中障碍物;全面落实“四位一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二)黑河、臭河治理:由新区统一部署,各部门联动,分析黑臭成因,针对不同污染情况,科学制订“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分别采取城镇和农村集聚区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河道内源污染有效清除,调整优化河网布局,加快水体流动速度,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建立“清三河”信息库:新区治水办负责对黑河、臭河、垃圾河实行统一编号入库管理,做到“消除一条、核销一条”,最终达到全面消灭黑河、臭河、垃圾河的目标。新区治水办和各村(社区)要做到摸清底细,掌握实情,建立“清三河”台帐资料,留存清理前、中、后的照片资料,要及时上报工作进展信息,挖掘工作亮点和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力度。
三、整治标准
(一)垃圾河整治标准
1、水下无淤积:河底基本达到无严重影响水质的污泥和影响河道引排水的淤泥。
2、水中无障碍:河道内无影响行洪排涝、引水灌溉等障碍物。
3、水面无漂浮物:河面无影响河道景观的漂浮垃圾及影响水生态环境的水生植物。
4、岸边无垃圾:河岸、岸坡、岸脚无垃圾杂物、死树枯枝,河埠、桥堍等周边无垃圾堆积物。
5、岸上有绿化:结合“四边三化”和绿道建设,大力开展河道绿化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河道两岸栽插适宜树种,美化河道环境。
(二)黑河、臭河整治标准
基本标准:通过多方联动,多元整治,切断入河污染源,基本消除河水发黑、发臭的现象。
最终目标:基本建立河道水生态系统,基本形成从水中到岸上较为完整的水生动植物生态循环系统,保持水体流动畅通,自净能力明显提高,达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四、时间安排
(一)调查摸底阶段
各村(社区)要在前阶段初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再次对所辖区域河道进行“地毯式”排查,要开展污染源的寻找和确认,要弄清偷排漏排污水单位和管道位置,确保排查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把详实调查结果及时上报新区治水办。
(二)制订方案阶段
新区治水办要坚持突出重点,围绕污染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河道,按照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制订“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各河道责任单位要按照本行动方案要求,细化治理措施,明确具体任务,责任到人,要把具体细化方案明确时间后报新区治水办。
(三)推动实施阶段
1.开展“清三河”百日攻坚战
集中清理垃圾河。要充分结合群众性路线教育等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广泛开展“清理垃圾河、保护母亲河”活动,掀起“清三河”行动高潮,集中力量清理坡岸、桥堍垃圾,清理水面漂浮物和废弃物,清理水中障碍物,全面落实“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确保在20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消灭垃圾河的目标和任务。
全面启动黑臭河治理。针对污染成因,分别采取截污纳管、建设就地处理设施、拆除违章搭建、开展河道疏浚、调整优化河网布局等针对性措施,尽快消灭形成黑臭河的污染源,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
2.打响“黑臭河”治理大会战
结合“三改一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以推进黑臭河道治理为抓手,按计划整治水环境污染重点区域,整治居民集聚点卫生死角,要积极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环保志愿者参与,从源头查找污染源、死角垃圾,查漏补缺,巩固河道成果,要在201*年12月底前百分百完成黑河、臭河治理任务,确保完成“清三河” 专项治理工作任务。
五、各司其职
1.社会事业科(治水办):承担“清三河”工作的协调、巡查、督促、信息上报、资料汇总,承担各河道治理完成后的考核验收工作,负责上级部门对新区“清三河”工作考核的准备,负责丁家桥港清淤治理工程的牵头落实。
2.工程管理科:承担河道沿线截污纳管工程工作,负责检查、督促城南、革新两村对永兴港垃圾河治
理工作。
3.东兴市政公司:承担“清三河”工程河道疏浚工作,按各河道治理计划配合责任部门有序开展。
4.办公室:承担“清三河”专项治理行动宣传及与媒体衔接,负责“**二台一报一网”信息上报及《政务信息》上报任务。
5.财务统计科:承担“清三河”专项治理行动资金保障。
6.组织人事科:
承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清三河”专项治理行动的对接,适时组织开展“五水共治”小手拉大手、“五水共治进学校”、“五水共治征文”、红色义工等各项相关活动,负责秦皇庙港治理工程的牵头落实。
7.物业公司:承担各河道沿线绿化美化工作。
8.投资发展科、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计生办、规划管理科:分别负责谢仁桥港、北公桥港、油车桥港、九曲港治理工程的牵头落实。
9.各村(社区):负责对本区域内责任河道的巡查、污染源排摸、垃圾整治和信息(请你关注www.bsmz.net)上报,做好区域内群众参与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配合做好责任河道的清淤和截污堵排工程。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新区“清三河”专项治理行动坚持河长负责制,各河长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和要求,各司其职、积极配合,认真抓好治理工作,确保“清三河”专项治理行动有序推进。
2.明确目标任务。各部门和各村(社区),要根据各条河道实情,围绕实际需要抓工作,全力推进河道保洁、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河道清淤等工作,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进度可控,要善于发动各方力量参与、支持“清三河”专项治理行动,确保新区“清三河”专项治理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3.抢抓治理进度。“清三河”是“五水共治”重点工作之一,是改变水环境感观的最基础工作,今年新区水环境治理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抢抓时间,全力推进,既要创新思路、优化举措,又要实时跟进,确保进度,要做到点上出精品、面上全履盖,全力抢抓“清三河”专项治理工作进度。
4.营造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类载体,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新区“清三河”专项治理行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村(社区)要充分发挥信息渠道,及时上报各类信息,要保证每周不少于一篇专题信息,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治理,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爱水、护水、清水的良好氛围,全力推进“清三河”专项治理行动的深入开展。
5.强化监督考核。要进一步完善督查机制,切实加大督查力度,要建立常态化督查小组,每天对各河道进行检查,每周发布河道基本情况和工作进度,每月对阶段性工作、重点难点工作开展督查,进一步督促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快速显现治理成效,要加大工作问责力度,督促各责任部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清三河”专项治理行动,要将“清三河”专项治理工作成效纳入各村(社区)年度考核责任制,要进一步完善专项治理工作奖惩制度,确保“清三河”专项治理行动不折不扣、圆满完成。
第五篇:综合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一年来,我中队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处、公司的综合治理工作任务,认真组织员工学法用法,大力推进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了一方平安,下面就我中队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与大家作一交流,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发现,要搞好综合治理工作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重视。企业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集诸多纷繁的工作于一体,又要达到“抓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繁荣”的目的。搞好综治工作先要从“龙头”抓起,一是体现在思想上。我们充分认识到综治工作具有“建立良好的生产、工作、生活环境,确保经营目标完成,维护形象与声誉,增强凝聚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特征,因此,在班子成员中首先将综治工作定位,给与充分的重视。二是体现在组织上。为加强综治工作,我们成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利用早晨安全讲话、周一例会、队委会、板报、宣传栏、网络等形式,及时对员工进行法制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把综合治理工作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多次对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和改进。三是体现在实施上。尽最大努力做到生产与治安、管理与考核、总结与奖励的“三个同时”,形成中队、班组同心齐管、全员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责任人立即到现场,一旦产生问题,信息就能及时沟通。
2、宣传到位。兵马未动,宣传先行。宣传在综治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宣传政策、传递信息,起到鼓舞斗志、倍添信心之功效。我们的做法是:一是运用载体,武装头脑。根据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的原则,组织班子成员和班组长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思想,掌握和提高做好综治工作的本领。二是广泛宣传,人人发动。运用黑板报、宣传栏、网络、召开专题会议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从意识形态、思想道德、法制观念等方面进行灌输,使综治工作意义、目的、内容、任务进到班组、入到人头,唤起人人参与的热情。三是坚持不懈,形成氛围。有机地将综治宣传融入到“文明单位建设”的全过程,使从上到下都能把它视作份内事,形成警钟长鸣、群防群治的氛围。提高职工的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是工作的关键,我们坚持宣传教育与内部管理工作不脱节,通过思想、管理、人防、物防、技防的互补,建立起“立体化全天候”的防范体系。
3、健全综治工作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制度是工作好坏的前提。我们除了认真执行处、公司的有关制度外,还根据中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考核办法,如内部安全防范、护院值班、治安保卫责任、综治例会、应急演练、突发事件报告等制度。在制度的建立中,我们将其作为综治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解纳入生产、经营、管理等项工作,形成党政工团的齐抓共管和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
此外,做好综合治理工作还要注意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工作当中。同样的大气候和工作环境,综治工作可以有着天壤之别,原因之一就是素质见高低。作为综合治理的管理人员,除了具备不计得失的小草精神、乐于奉献的蜜蜂精神、忠于职守的螺丝钉精神、任劳任怨的铺路石精神外,还要善用情感、知识、法律和自身人格的力量化干戈为玉帛。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既要懂法、又要懂行,还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所有这些,都靠通过学习的途径才能实现。一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级有关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法制水准。力求作风上能深,工作上能实,知识上能谦。二是再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包括抓好“收集重点信息、提高掌握率,开展重点整治、盯住重点人、提高控制率,保卫要害部位,力求在实践工作中勇于创新。其次,工作中还要着眼于解决职工的实际需求,关心和爱护职工,对职工的每一个进步都应给与充分的肯定,而对于职工的反常行为要注意观察,做到婚丧、生病、纠纷、突发事件“四必访”,犯错误、遇挫折、有疙瘩、求帮助“四谈心”。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工作过程中,完善群防群治组织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全力维护内部治安的稳定,为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河道治理工作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83235.html
- 上一篇:法律援助个人工作经验(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