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道好:
今天简介投射认同理论。
主要介绍四个问题:什么是投射-认同,为什么要学投射-认同,如何在临床上识别投射-认同,如何处理投射认同。
1、什么是投射-认同?
投射-认同包括两个成分,投射和认同。
投射,就是你把你不能接受的东西排除自己的内心世界,“投掷”到外界。
认同,是指一个人变得像另一个人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无意识的模仿。
这两个成分的关系是这样的:认同是投射的基础、平台,也是投射的目的。而投射就是为了完成认同这个目的。
通过投射-认同,你排除自己内心的某些“坏”东西,目的是让自己变成一个“好”人。如纯情少女,就是投射-认同形成的。纯情少女往往自恋,因为她觉得自己非常好,纯情少女的男朋友往往头大欲裂,因为他是个垃圾站,隔三岔五就要接受对方扔过来的坏东西。林黛玉和贾宝玉就是这样的。
这是比较简单的说法,现在我们要看一下比较复杂的说法。
投射-认同有三个作用的领域,分别叫做单元、双元、三元的投射-认同。
单元的投射-认同就是克莱因学派所言的投射性认同。整个过程都是在一个人自己的内心发生的,和外界的其他人没有太大关系。其实在单元的意义上投射性认同就是投射,不过它是比较原始的投射,kernberg把投射性认同和投射区分开来,在克莱因学派的人看来,这叫做画蛇添足。
单元的投射性认同包括这么几个步骤:
第一,分裂。把整个内心世界分成好的和坏的两大块;
第二,投射。把坏的那一块扔出去,认为它不属于自己,那么扔到什么地方去呢?有人以为是扔到了外在世界中那个母亲心里,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扔到了自己内心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贴上个标签,叫做客体表象,那么把所有坏东西都扔掉了,打扫干净的那一块地方也插上了一个牌子,叫做“自体表象”;所以大家明白了,所以自体、客体其实并不是一个客观的、不变的东西,而都是表象而已。换句话说都是主观的。投射性认同中的投射也不是说婴儿有本事隔空传物,把他引起焦虑的肾上腺素等物质从自己大脑中扔出来,塞到他妈妈的大脑里面。而是指把内心分成两块,好的、坏的,好的那块是自体,坏的那块是客体。然后接着再分,把扔到“坏的客体”那块地里面的有些东西又拿回来,变成自体这块地里面。这样他的“心田”就有个四块地方,好自体,坏自体,好客体、坏客体。自体和客体本来就是一块地上的,所以说他们是“自体-客体”,没有那么清楚的。
这个分田地、划界的过程叫做分裂,这个不断打标签,把一些东西搬来搬去的过程叫做认同。认同是投射性认同的第三个步骤,婴儿必须把那些扔出去的东西回收过来,因为这些坏东西(一般是攻击性)本来就是他的东西。
弗洛伊德分析过孩子经常玩的一个“fort-da”游戏,就是投射性认同。
举个解释的例子,“你不能接受我是无能的、脆弱的这种观念,你认为无能的、脆弱的那个人是你父亲,可是同时你又的确发觉自己有能力不足的一面,所以你的结论是,你的确无能、脆弱,这是由于你父亲把他的无能、脆弱‘传染’给了你。这是你要表达的吗?”
这是我遇到一个把“坏自体-客体”进行投射性认同的男孩,其实他父亲很有本事,是个老总。
更重要的是,学习投射认同理论可以让你自己保持心灵平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防治感应性精神病。
外科医生的职业病是胃溃疡,中学老师的职业病是下肢静脉曲张。心理医生的职业病就是感应性精神病,这实际上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不过不愿意承认罢了。就像粉尘作业的工人经常接触粉尘,难免染上矽肺。心理医生每天接触的都是抑郁、焦虑、创伤、暴力、烦恼、痛苦,其中经由投射认同和内摄认同,自然吸收了许多东西。
正如scharff所言,精神分析界没有深入研究内摄认同,也许是认为人们不愿意承认,其实分析师会认同患者。如果我们吸收、认同了成百上千的患者的因素,而又没有自己识别、消化、包容这些成分,轻则出现所谓的“耗竭综合征”――所谓耗竭综合征,其实就是心理医生们给自己的抑郁障碍取的别名――重则同一性混乱,乃至人格障碍。心理医生的高自杀率一直是榜上有名,相信大家早有耳闻。所以身为心理医生,必然要注意自己的心理保健。及早看到自己的心理病理成分,及时识别自己和患者的投射认同,进行处理。从事这个行业,将会改变我们的整个生活,我们的内心世界、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必然会被这个行业改变。
二,调节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际关系。
即便你不做这个行业,投射认同仍然会在你生活中无处不见,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中。这些关系中的狂喜和暴怒,热爱和嫉妒,冷漠和贪恋基本上都和投射认同有些关系。有时候是你对别人投射,有时候是别人对你投射。
中国人就是靠拉关系吃饭的。这里所谓“拉关系”不是指财物贿赂,而是“情感贿赂”,你总不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中太多冲突和烦难吧,那就要学会如何把投射认同转变成理解和包容。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处理分裂和投射认同。
3、如何在临床上识别投射-认同?
最简单迅速识别投射认同的方法就是觉知自己的反移情,一般来说,和投射-认同相联系的反移情的反应有以下这么一些:
(1)感觉自己的“心乱了”,比较焦虑或者抑郁,而且比较难调整过来。而这并不是你工作的常态。
(2)使用过多的、无效的“改变技术”,如解释、认知辩论等。虽然屡次尝试无效,患者不接受,仍然乐此不疲。和患者在“较劲”,而不是治疗。
(3)和患者建立了非常牢固的同盟,但是不是“治疗同盟”。没有治疗目标,出现了很多突破治疗界限的征兆。如经常问候、互送礼物、游说对方亲属根据患者的需求无条件改变等。
(4)拯救幻想。这是治疗师色情性反移情的前兆,对性创伤患者容易出现。
(5)过多的、无效的、时机不恰当的自我流露。甚至要求患者理解自己。
(6)无效的安慰,却仍然坚持。害怕使用改变性技术,或者本来使用改变性技术已经有效,因为患者抱怨自己“冷漠、不理解”就突然转变成全面的安慰。
(7)对患者充满抱怨和恐惧,巴不得他不要来做治疗。他来了又高兴,想要“再试一次”。
(8)没有现实依据突然心血来潮地提出转诊或结束治疗。
其他还有很多现象,不能一一列举。
如果你识别、反思反移情的能力还不够,也可以从患者的反应来了解投射认同,比如患者有以下情况要注意投射认同的可能性:
(1)思维走极端;
(2)付诸行动,治疗同盟被破坏;
(3)对治疗师的理想化和贬低,缺乏现实依据;
(4)对自己生活的现实问题视而不见;
(5)人格障碍、精神病患者,摄食障碍,复合性创伤,多个心理疾病共病患者的投射认同往往在治疗早期就出现;单纯的神经症患者往往在移情好转、治疗后期出现投射认同。
(6)生活中重要人际关系中充满冲突,治疗关系却“看上去很美”。
(7)连续的噩梦或者睡眠障碍。
(8)督导此案例时,督导组出现两极分化。如一派觉得此人正常,另一派觉得是很严重的案例。而这不是督导组的常态。
当然了,如果你对理论比较精熟,也可以直接只记忆理论要点,没必要记忆这些现象,现象是无穷无尽的。从理论上来说,投射认同现象往往有四大特点:
(1)分裂的认知模式;
(2)对分离情景的高度敏感;
(3)控制性;
(4)强烈的焦虑情绪。
和边缘人格差不多,其实边缘人格的内心世界主要就是通过投射认同建立起来的。
4、如何处理投射认同?
处理投射认同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态度,一个部分是技术。
当然态度是技术的基础,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技术。
处理投射认同的态度是参与观察者的态度。确切地说,是“正念着的共情”。也就是不排斥任何体验、感觉、想法,对任何体验感觉想法平等对待,不加上价值判断,同时专注地参与投射认同的包容过程。
除此以外,态度中还包括对患者的医生的慈爱和温暖。
上述态度其实是长期的人格修养,主要通过接受个人分析,长期接受培训,自我进行正念训练和慈心观想等技术来完成。
技术方面主要是接受技术和改变技术两大组技术对患者。
接受技术中包括了全套的正念训练。以及森田技术等。
改变技术主要是精神分析的分析技术和认知疗法的一些技术。
对投射认同的分析性技术,包括四个方面:(1)对投射认同目的的解释;(2)对投射认同的焦虑情绪的命名、符号化;(3)对投射性幻想的分析和对分裂的认知模式的分析;(4)对认同的分析。(5)对冲突模式的分析。
每个分析的过程我们知道,根据greenson的模式,分为澄清、质对、解释三个步骤。
上述五个方面的解释,特别3、4、5分别遵循下述原则:1首先“此时此地场景中”进行解释,然后进行历史性解释,也就是病因学解释。2精确解释,就是针对细节解释。
具体的解释技术有:沉默的反移情解释,矛盾现实性的解释,此时此地的解释,自我流露式解释,“发声”解释,改观解释,展示性解释,示范作用的解释等等。
这些具体的技术的操作有待以后找机会再讲。其实很多内容在我以前讲的《精神分析实践》中有关精神分析解释学的部分已经讲过。
举个例子,有位患者在治疗中后期说他每次来做治疗就紧张,首先澄清,具体是什么样的紧张感觉?是见到医生紧张,还是一到医院就紧张,这种紧张在生活中其他领域出现过吗?这种紧张具体的感觉是什么。患者说,一见到医生就紧张,觉得医生很了不起,什么都知道,很博学,而且不是见到他的治疗师如此,见到其他治疗师也如此,觉得自己很自卑,很浅薄。离医生相差很远,现在不想来做治疗了,想要结束。这时候作为治疗师的我,首先的反移情反应是自恋,很得意,然后突然就变得很担心,因为他说不想做治疗了,从而进行解释,“你感觉到很紧张,因为在你看来,我和你是不同的两类人,我是博学多才的,很有价值的,而你是知识很少的,没有价值的。对你来说,我们俩的关系是矛盾的,只有一个人可以留在这个治疗室里面。要么是那个糟糕的你,要么是那个完美的我。我觉得你看到的那个我其实不是真正的我,我并不是什么都知道,你看到的我其实你想要成为又成为不了的那个人,有很高的学历,万众敬仰的人。你很恨这个理想的、不切实际的人,同时你又很需要他。……你觉得呢,你的看法是什么?”然后患者就回想到他的母亲对他的期望,接着就可以进行病因学解释。
投射认同的解释很费力,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完整的解释几乎是不可能在一次治疗中完全进行的。除非你野蛮分析。
第二篇: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
各位同道:大家好。我得知今天要讲的主题是“家庭中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难讲的话题。学术界有两类文章是水平特别高的,一种是题目特别大的,如《宇宙演化和心理能量》,这往往都是开一代先河的大宗师的文章,这样题目出现,也说明大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还不甚了解。还有一种题目是特别细的,比如说《武汉地区26-28岁男性未婚青年的动力学短程治疗中初始访谈的投射机制的形式》,这两的题目出现就说明在某个领域钻研的比较精深。武汉曾经举办过很多期家庭治疗的培训。所以我想大家对家庭动力学应该是已经有一些了解了。今天就讨论一个稍微小一点的问题,便是家庭中的投射-认同过程是如何影响到个别心理治疗的治疗过程的,特别是如何影响到治疗师的判断,形成治疗中的阻抗和反阻抗。1、导言
我想大家都会有过这样的感觉,特别是做青少年治疗的,我们会逐渐为这些青少年受到了压迫而同情不已,不明白他们的父母为什么居然如此不能理解他们,从而对那些“顽固不化”的父母感到愤怒不已。
做成人治疗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觉得天下怎么会有如此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或者有如此不理解自己妻子的丈夫。或如此逼迫自己丈夫的老婆。
每当我们出现这些愤怒感、无奈感的时候,别忘了提醒自己,可能卷入了家庭中的投射-认同。
而且也提示我们,在个别治疗中出现了很多需要处理的投射-认同过程。
投射-认同过程中的双方往往需要寻找第三方来承担起两人系统中的焦虑。这个三角化过程起源于母婴关系向俄狄浦斯期三角关系的过渡。在治疗情景中会不断重复。
所以个别治疗情景中,难免会出现一个第三方的“魔鬼代言人”,这个人可能是患者的父母之一,可能是一个重点中学的老师,可能是一个给患者开药的精神科医生,可能是患者的前一个治疗师,更有可能是给患者家庭做家庭治疗的家庭治疗师。这些人往往被描述成糟糕的、不行的、软弱的,也就是说坏自体,也有可能别描述成迫害人的、压抑的、冷漠的、过度理智不理解人的,也就是坏客体。
个别治疗师经常会抱怨家庭治疗师的愚蠢,如果个别治疗师去听听家庭治疗师的督导,可能会惊奇的发现:“原来他们也在嘲笑我们。”
现在投射-认同这个概念,可能可以让我们同时从个人和系统的角度来反思很多现象。
2、家庭中的投射-认同过程
其实早在经典精神分析的年代,分析师们就注意到了分析可能会引起配偶的变化。所以当时的精神分析师一般会建议,夫妻双方中如果有一方在做精神分析,另外一方最好也去做心理治疗。
giovacchini发现,在个别心理治疗中,配偶一方经过治疗显著改善的时候。另外一方往往会退行。本来夫妻中潜在的角色分配和互动模式被破坏。(giovacchini,1984a,1984b)比如说,一位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很依赖自己的妻子,妻子呢,有很强的控制欲,也乐得通过控制丈夫得到成就感。结果把患者的依赖性治好了,他变得独立、自信了,从而也不需要妻子的控制了。这时候妻子就会变得无助、恐惧、失落。两口子就面临着危机,他们本来婚姻的基础是依赖-控制。现在他们用什么来维持婚姻呢?
所以,我们不要催促患者成长得太快,所谓“欲速则不达”。太快取得效果的治疗造成他们更大的问题。在一个系统中,一方的改变往往会造成另一方的重大影响,有些时候治疗会对别人的婚姻造成冲击。治疗师不注意这一点,往往就是家属找上门来“讨公道”。
有时候患者很聪明,他会用阻抗这种方式来对抗治疗。再举上面那个例子。一个依赖人格的人往往会有一个自卑至极的自我表象,也许我们会发现其实他的自我表象和他的现实不
一致——如我遇到一个患者,经常用恶毒的话贬低自己的长相,可是其实她是个公认的秀美的女孩,追她的人很多——他们之所以不能接受其实自己有优秀的、不错的方面。就在于如果他们觉得自己不错的话,就有可能失去生活中重要的他人。
就像那个秀美的女孩,她如果自信的话,就会体验到来自异性的爱,就会离开父母。而其父母其实早就要离婚,一直都是因为她太小没离,多年来她一直是父亲唯一的精神寄托。一个独立自信的她将会要摧毁掉这个家庭的结构
60年代的时候,www.bsmz.net)意识的强迫自己的逞强;特别对领导和同事的交流中,总是显示他“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的厉害,实际是一种无意识的虚荣需要。在咨询关系中,他会无意识地表现得――他什么都懂,甚至会讲出许多高深的哲理,或提一些刁钻的问题,或总是否定你的意见??让你感觉到“他的强势”“你不如他”的无助感和压力感。 这样看,是一个人的自负,或自卑(害怕被瞧不起)在驱使人投射性认同。(c)迎合型:使用这种投射性认同的人,通常是竭力诱导他人身上的内疚和感激之情,从而实现自己的成就和拯救欲望。
例,一个女士述说,她在生活中对人特别地好,从来是为别人着想,总是帮助别人,但总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在关键时候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为此他伤心不已也愤愤不平。
在咨询中,有的来访者总显得很谦卑顺从,不时地对你的依着、声音、观点呵是赞口不绝。这些人的行为给你的感觉是“这人真好”的被宠被认同的感动,久之你会有一种说不出滋味的无形的压力感,那实际是不舒服的感觉。
迎合(或讨好)型的人,未建构足够好的自我同一性。因缺乏自我认同,才渴求他人的认同以让自己感觉有价值。不过是以“自己缺失的意义,只有在他人身上寻找”的投射性认同而达到。
所以神经症患者在人际关系中,总是按幻想中的“理想自我”投射给他者,如果他者认同了投射过来的“理想自我”,便会沾沾自喜,甚至有感激之情。如果究其心理根源,迎合投射性认同的背后是分离焦虑,或说讨好的动机是接纳情结。那些什么过度认同、假性认同、夸大认同,都是人的压制不满、害怕拒绝的防御,也可说是人渴望被接纳的主要手段。
这样看,是人的被接纳、被认同的渴望在搞投射性认同。
(b)情欲型: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性是生活的主题。当事者是通过性的方式来建立关系,并以性保持的关系来诱导他人的情欲反应,从而满足性欲和控制欲望。
这一投射性认同模式,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并且很容易分析到,是当事者内心的性饥渴、性冲动、依赖情结等,在制造投射性认同。
⑶ 处理(或治疗)投射性认同
在初始阶段,治疗关系大于治疗技术,或者说,治疗师的态度就是技术。那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基本做到精神分析所要求的:参与观察者的态度。就是不拒绝任何体验、感觉、想法的接受态度,以及平等对待任何体验到的感觉,不评价不判断,专注地参与投射认同的包容过程。
这即是要求治疗师充当好容器,允许接纳对方的依赖投射。因为来访者在没有明白困难根源时,是需要感受到有人同情他们的困境,需要有支持性的关系让他感觉安全。
这一态度技术,实际是一种长程的自我人格修养。
分析阶段,主要运用接受技术(如森田技术,现实疗法等),和改变技术(如精神分析的分析技术和认知疗法的一些技术)。
对投射认同的分析性技术,包括(a)对投射认同目的的解释;(b)对投射认同的焦虑情绪的界定;(c)对投射性幻想的分析和对分裂的认知模式的分析;(d)对认同的分析;(e)对冲突模式的分析。
每个分析的过程是通过澄清、质对、解释三个步骤来完成。
上述五个方面的解释,应遵循的原则:a首先就“此时此地场景中”进行解释,然后进行历史性解释,也就是病因学解释。b精确解释,就是针对细节解释。 具体的解释技术有:沉默的反移情解释,矛盾现实性的解释,此时此地的解释,自我流露式解释,改观解释,示范性解释,回顾性的解释等等。
从操作性看,认知疗法对投射认同的处理相对强一些。
leahy的《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介绍,有3类技术可以对投射性认同的处理:
第一类:澄清质对现实性技术:区分想法和事实,评估事件的发生概率,等。 第二类:处理分裂、投射性认同等原始防御技术:对思维歪曲进行分类,自我实现的预言,否认问题,接受,挑战错误的两极化思维,等。
第三类:识别和处理苛刻超我及强化自我功能技术:对想法的两方面进行角色扮演;区别行为和人;评价负性标签及寻找变化;考察价值系统;增强好奇心;区分进步和完美,等。
leahy手册中第7章《聚焦图式治疗》9个技术用来修通和校正“坏自体-客体表象”
另外,现实疗法, 沟通分析、沙盘疗法,辩证行为治疗中还有非常多的技术可以用来处理投射认同。
客体关系处理(治疗)投射性认同:
第一,初始阶段仍然是“关系大于技术”的共情性参与。
第二,澄清阶段的任务:澄清和揭示投射认同。治疗师需要将投射认同相关的隐匿信息传递(即非语言的、潜在的、暗含的)转变为公开明晰的表达。
例如,在依赖的投射认同中,某女孩多次向你传递出“你是我现在唯一可信任的人”“如果没遇见你,我不知能否撑下去”,并在咨询结束后以各种借口不想离开,或想请你吃饭等,治疗师先是容纳投射过来的“好客体依赖对象”,慢慢地治疗师会感受到被依赖的纠缠(反移情)。这时候,治疗师需要明确地告诉女孩,“我感到了被你依赖的压力”或是“你的生活中曾有过无条件关爱你的人,我感觉到你是想把我当成这样一个人”等这样公开明晰的表达。这一阶段结束的标志,咨访关系关系已经被澄清,来访者会有领悟的释然感。
第三,分析阶段:质对与解释。此阶段主要完成:对投射性幻想的分析和对分裂的认知模式的分析;对认同的分析;对冲突模式的分析。
同时,治疗师需要对投射过来的“迎合”或“性移情”作出拒绝的回应,向来访者表达清楚自己的立场。注意的是,治疗师所拒绝的是关系而不是当事者本人,阐明“就事论事”的拒绝。治疗师使用质对,若以语言层面,最好是开放性提问达到解释“冲突模式”,若以情感的层面,最好是隐性的拒绝到达揭示“投射幻想”,例如当对方传递出“回报”要求,治疗师可以用沉默,或一种眼神、手势等表达不接受。
此阶段,存在投射性认同的轮回,即澄清和处理了投射性认同后,又出现了新型的投射性认同,使得治疗关系倒退到新的投射性认同阶段,因此需要对投射认同的再分析与解释。这一阶段要达到,来访者开始认识到先前与治疗师之间的那种关系(是投射性的,或不良的)已不复存在了,咨访双方都感到很轻松。
第四,即最后,可视为整合阶段。严格讲这一阶段与分析阶段的任务有重叠,因为治疗师同样会给来访者许多反馈信息,主要是自己与对方交往过程中的感受(仍然是反移情),目的是给来访者提醒,在现实生活中,他人是如何感受与他(她)交往的,使来访者不仅自知,也能知人。同样的,治疗师要对“分裂的认知模式”“假性认同”进行细节和精确性解释,解释所强调的议题更多是与被抛弃、被拒绝的威胁,是与“好-坏”的内化有关。
所有的解释,应该围绕一个现实目标——来访者要从原有的投射性病态关系中走出来,开始理解到自己完全不用依赖他人,也能得到(原来被依赖者的)被关爱和被接纳,意识到自己完全不必满足他人的需要,也可以获得被尊重和被认同。
说到底,是人的早期——被遗弃感、被否定、被欺骗、被打击的自我创伤,在源源不断地搞投射性认同。
所以,不管是什么理论背景下的投射性认同治疗,其终极目的都一样:扭转负性认同,整合分裂的认知结构。用感性的话说,是如何将内化的伤痛之恨转换成爱。
2 实际体验(角色咨询体验,交流对投射性认同的感受)
第五篇:投射性认同(孤独的游戏)投射性认同——孤独的游戏
透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默在这种游戏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是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换一种说法即,玩这种游戏的人,只渴望他投射你认同,但却拒绝你投射他认同。
这样一来,这个关系就失衡了。这样的人,他看似在乎你,但其实他在乎的是投射在你身上的幻象,他会诱惑你或强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对待他,而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他会视而不见,他既关心你的想法,也拒绝真正了解你。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你会觉得特别受压制,因为你只是按照他所渴望的方式对他,他才满足,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他都不满意。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中藏着一个“你必须如此,否则......”的威胁性信息,它的完整表达是:“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对你,你也必须以一种特定的好的方式对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不过玩这个游戏的人,通常只意识到前半句,即“我对你好,你也该对我好”,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发出的威胁信息。但作为被投射者,你会清晰地感到这种威胁,你感觉自己没有选择权,你不能按照你的意愿对他表达你的好,否则他会不满意,而且你会为此付出代价。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并不罕见,它有四种常见的类型:
一,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玩这个游戏的人,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二,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其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助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三,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就是玩弄我的坏蛋。
四,情欲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性感,这么有吸引力,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我不爱我,你就是的性无能或冷淡者。
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相辅相成,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常见的孤独的游戏。前者表达的含义是,我很强大,你很无能,你必须听我的;后者表达的含义是,我很无能,你很强大,我必须听你的。如果一个执着于权力游戏的人碰上一个执着于依赖游戏的人,两者会相处得相对比较默契。
依赖者的恐惧——独立是“坏”的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顽固的投射性认同,和他的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密不可分。
我们生命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寻求建立关系,尤其是于人建立亲密关系。第一个势必建立的关系便是亲子关系。而我们最初也是于父母的亲子关系中初步形成“好”与“坏”的概念。
在一个亲子关系中,一个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某时父母愿意和自己亲近,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好”的,如果某时父母明显于自己疏远,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坏”的。
考虑到我们国家的父母普遍将听话视为孩子的一大优点,那么不难理解,在我们国家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容易执着于权力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好,但你必
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坏孩子。
相应的,孩子容易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无助,你必须帮我解决一切的问题,否则你就是坏父母。
如果父母特别执着于权力,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就会特别执着于依赖。他不仅在他的原生家庭是依赖的,到了学校、社会和爱情中,他也会沉溺于依赖的游戏中。
因为他潜意识中认为,依赖是好的,会促进关系的亲密,独立是坏的,会导致关系的疏远。
这在他的原生家庭是对的,但到了其他关系中,这大多数时候是错的。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好”于“坏”的观念,到了家外面,都会有些不适应,都需及时调整。
然而,一些家庭中,父母于孩子的关系极其僵化,父母极其在乎权力,而孩子必须绝对听话。这最终会导致这个孩子形成非常顽固的依赖心理,等走出了家门以后,不管现实状况多么需要他独立,他也丝毫不敢表达独立的一面。这不仅是因为他缺乏独立的能力,也是因为他潜意识深处相信,独立是“坏”的,如果他独立,就会导致疏远,而如果他依赖,就导致关系的亲密。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讲过这样一个寓言:一头熊,一直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笼子,它只能站着。后来,它从笼子了放出来了,可以爬着走,也可以打滚,但它却仍然一直站着。那个真实的笼子不见了,但似乎一直有一个虚幻的笼子限制着它。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长大了,离开了家,但我们却仍然一直待在一个虚幻的家中,并继续执着在从家中形成的逻辑里。
譬如,一个玩依赖游戏的男人,在家中,依赖可令父母对他更好,所以他会一直觉得依赖时自己是“好我”,等他依赖时,别人就会亲近他。然而,当女友因厌倦他的依赖而表现出对他的疏远时,他会变得更加依赖。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潜意识上认为,他越是依赖,别人会越亲近他。这种潜意识阻碍他如实地看待问题。
及时修正你的心灵地图
我们都执着于自己的逻辑上。并且,绝大多数人所拥有的只是一套逻辑。我们会自动认为,越危险的时候,我们就越需要执着于这一套逻辑上,只有这样做才能拯救自己。
就如那只熊,以前,它在笼子里,假若挨打,它就尽可能的缩成一团,这样会让自己的痛苦尽可能的减少。等走出笼子后,再次挨打,它仍热只是会缩成一团,但却没有意识到,它可以打滚、逃跑甚至反击。
这也是珠海虐待保姆案中,当雇主魏娟折磨小保姆蔡敏敏时,蔡敏敏变得更听话的逻辑。在蔡敏敏的家中,听话会令她受到保护,所以她在遭受折磨时变得更加听话,但却完全没有料到,在魏娟这里,你越听话,被折磨得就越厉害。只有少数人在遭受打击后,反省自己持有的那一套逻辑,调整它甚至放弃它,而去形成一套更新的、更灵活的、更适应现实状况的生存逻辑。
对此,美国心理学家考特 派克称,你应当及时地修正你的心灵地图。相对而言,依赖更容易是女性的特点,而执着于依赖的透射型认同的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譬如,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许多女子结婚后变得不敢开车了,于是无论去哪里都必须由老公开车陪着。
这常是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在作祟,这些女子的潜意识中认为,作为女性,依赖是好的,可以促进于爱人关系的亲密,独立的坏的,会导致爱人疏远自己。如果爱人恰恰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她们这样做就会导致皆大欢喜,男人尽管常常批评她无能,但心里很享受太太离开自己后就活不下去的感觉。然而,一旦爱人不是这样的人,她的这种做法便会带来很大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 卡什丹在他的著作《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贝蒂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一所声望很高的大学,并且取得了艺术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她嫁给了一个电子机械师汤姆,他们有两个孩子。贝蒂娜是镇议员,看起来很聪明能干,显然有能力应对人生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但除了家庭问题。只要是家事,不管多琐细,如果没有丈夫的建议,她就不能做决定。譬如,家里的一个水龙头坏了,他在给水管工人打电话前,一定会先给汤姆打个电话,征求他的意见。
一开始,汤姆只是把这种行为当作是小小的骚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越来越厌烦和愤怒,并对此警告贝蒂娜,希望她不要这样做,贝蒂娜则在痛哭流涕后承诺改变,但最后还是回到原来的状态。
你不让我依赖,你及时不爱我
这是两个逻辑的错位。作为一个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贝蒂娜确信,要于丈夫关系亲密,关键是要说服他相信自己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因此她陷入了婴儿的状态,诱导他的丈夫来扮演照顾自己的角色。然而,汤姆自己没有对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他并不享受一个大权在握的照顾者的角色,相反他觉得妻子不可理喻,因为她的能力这么出色,显然能轻松解决很多家事.
于是,当贝蒂娜依赖汤姆时,汤姆开始疏远她。但他越疏远她,她就会越执着于她以为的可以修正关系的“好”的方式,于是变得更加依赖。这是无数亲密关系日益冷淡的一个秘密。我们说“相爱”,但其实只是试着将爱人拉进自己的逻辑,我们看不见爱人的真实存在,一如贝蒂娜就看不到丈夫对她的过分依赖的讨厌。
贝蒂娜过分的依赖让丈夫感到厌烦,这还只是这个关系的表面信息。这个关系的一个隐藏的信息便是威胁,贝蒂娜每次上演依赖游戏时,势必会传达“否则”的信息——“我这样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一个婴儿的依赖并不容易让我们感到厌烦,因为婴儿的依赖时真实需要,他必须依赖我们的照料,否则他真的会死去。但一个成年人的依赖,尤其时一个聪明能干的人的依赖很容易让我们感到厌烦,因为这不是他的现实需要,并且我们能切实地体会到一种压抑,我们会感到,我们没有回应他的自由,我们只能以一种被限定死的方式——照料他——来对待他,否则就会遭到威胁。
我一个朋友,她的家离单位很近,而男友的单位则离她的单位很远。她常上夜班,会在晚上10时后下班。每当上夜班时,她会渴望男友开车去单位接她,把她送回家,然后目送她进家门。当他这样做时,她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一开始,每次她上夜班时男友都争取来接她,但后来,他觉得这样实在很不划算,因为她回家很方便,而他来一次很麻烦。于是,他和她商量,能不能少接你一些,比方说,以前每次都来接,现在减少到一半的时间。
她也觉得自己好像有些过分,不得已勉强答应了,但刚答应那一瞬间,她脑海里便闪过一丝念头:“他不爱我,是不是该分手了。”
接受独立的“坏我”,走出依赖
这是一个经典的依赖心理的机制。看起来,依赖者似乎柔弱无助,但其实依赖的背后藏着威胁的信息:你必须按照我所希望的方式对待我,否则我就会考虑离开你。
这么小的事情就令自己有了分手的念头,她吓了一跳,当晚便打电话给我。电话里,她反省说,她的依赖是爸爸培养出来的,爸爸有很强的控制欲望,可以为她和妹妹做一切,但她分明感到,这种自我牺牲中藏着一个条件:你们必须听我的。
对于爸爸的控制欲望,她现在有了明显的 抵触情绪。然而,恋爱时,我们会渴望延续过去的美好,同时修正过去的错误。所以,她既渴望能包容她的独立倾向,同时也能在她渴望的时候满足她的依赖。
不过,明白了这一点后,她懂得这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男友的问题,于是对男友的情绪便消失了大半。
一个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几乎势必会有一个权力欲望超强的抚养者。
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出现的自主行为是受母亲欢迎的,并且会受到表扬,但在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的自主行为却会导致抚养者的打击,起码会导致抚养者疏远儿童。所以,这个儿童早早就发现,要想拥有于抚养者的亲密关系,他最好表现得虚弱一些,他越没主意,越无助,抚养者便会对他越好,和他越亲密。
这也是电影《孔雀》中的心理奥妙。《孔雀》反映的是一家五口的悲剧,老大一直被当做白痴,但后来才证明,他其实是最有生存能力的,他的白痴在很打程度上是伪装的。在这个家庭中,独立是坏的,越想独立的孩子越没有好下场,而依赖是好的,越傻的孩子得到的糖就越多,于父母的关系的越亲密。
又如贝蒂娜,她的母亲不停地告诉她要做什么,在她所有的琐事上都提建议,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控制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加。显然,于母亲的关系让她学会了依赖,并对独立产生了恐惧,最终也将这一点带到了她和汤姆的关系中。甚至,她之所以会选择汤姆也是母亲的决定。可以料想,这样的妈妈之所以选择汤姆,一定不是汤姆的独立,而是因为汤姆好控制。那么,贝蒂娜向这么一个男人寻求依赖,显然是找错了对象。
如果你是一个依赖成性的人,你渴望改变自己。那么,你不仅需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更需要去好好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逻辑。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势必会发现,尽管你意识上讨厌自己的依赖,但潜意识深处仍然将依赖当作了“好我”,一旦你渴望于某个人亲近,就会不自觉地扮演一个依赖者的角色。同时,你的潜意识深处将独立当成是“坏我”,你会恐惧自己的独立的倾向,因为你的原生家庭的经历告诉你,一旦你想独立,你得到的是惩罚于疏远。
在审视自己内心深处额逻辑时,你会发现,当你玩依赖游戏时,你在夸大对方的同时,也发出了威胁信息——“你必须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访问其他精彩文章:精神分析的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的几个经典表述(1)
投射效应
投射的力量
心理学,自我投射行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投射-认同理论入门(演讲稿)》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88891.html
- 上一篇:护士事迹演讲
- 下一篇:弘扬医德医风,展示护士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