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煤矿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时间:2019-05-22 12:39:13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煤矿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齐抓共干 共创精品

――省重点工程先进集体xxx事迹材料

xxx是历来被誉为善打硬仗的铁军队伍,几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他们团结一致,锐意改革,立足实际,紧抓机遇,各项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盐环定奋战三载是他们立功创业的开始,延安供水拼搏十月则功显三秦大地,在今年的宝鸡峡渠首工程施工中,全体上下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狠抓施工现场管理,并结合文明工地,创建职工之家,继九八年荣获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后再获此殊荣,一跃而成为我处的骨干队伍之一。总结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制定完善制度,狠抓现场管理。

一支好的水电施工队伍首先在于一流的管理,只有内部组织机构得以优化,才会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xxx在队长马福民同志的率领下,九八年四月进驻宝鸡峡渠首工地后,首先就重点完善了队伍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针对渠首工程施工的特点,队部分设了技术组、生产组、质安组以及后勤供应组,技术组负责保证工程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投入,质安组负责工程质量,生产组则负责整个工程的全面施工,生产组又细分为砼、钢筋、模板班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队部还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治安保卫领导小组,党支部,工会,职工食堂伙委会,团支部,等多个方面组织机构,保障职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从组织机构上为队伍能打硬仗、打好硬仗立下了坚实的基础。

“法不明,则令出不行”,xxx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同时,注重紧抓制度建设,依靠完善制度进行管理,在宝鸡峡渠首工程建设中,xxx制订完善了《队长职责》、《副队长职责》、《技术总负责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岗们责任制管理制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涉及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并严格按条例办事,人人平等,绝不手软。在工地运行过程中,所制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时发到每个操作人员手中,认真学习,严格执行,确保工地安全生产,在职工待遇方面,坚持将生产工人的收入与产量直接挂钓,干多少拿多少,做到按劳分配,管理人员的收入与生产人员的收入挂钩,上下活动,宏观上既拉开档次又注重平衡。公正公开的分配制度极大的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窝工的现象一步步减少了,职工的收入一节节的提高了。

在现场管理中,xxx更是以其雷厉风行、能征善战的作风而闻名。在xxx的全体干部职工的心中都熟知这样一句话“紧前不紧后”,即发扬三处人“三快”作风,中标后快速进点,施工准备组织迅速,立即形成生产态势。在施工过程中,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先解决问题后汇报的作风,一旦决定的事情,即要求全体人员雷厉风行,端正劳动态度,遵守劳动纪律。不许出勤不出力,发现工作涣散,不负责任的职工立即辞退。在施工中,前一个工序完成后,下一道工序立即进入工作面,进行下道工序的生产,并坚持安排现场生产每周例会制度。今冬宝鸡峡渠首工程施工任务异常繁重,右岸在短短的六十天要完成砼浇筑 7914m3,平均不到两天一次,浇筑最大强度达809m3, 在此特殊时刻,xxx一方面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队长亲自值班上岗,跟班作业,在每个分部工程开工以前,组织施工人员集思广益、研讨施工方案,一方面对《岗位责任制管理措施》及时查漏补缺,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详尽的奖惩制度,覆盖面上至队长,下至生产工人,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各班组也均拿出了《班组管理条例》针对性强,对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工作责任明确到人,全体职工一方面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一方面大局当先,克己奉公,在浇筑ⅱ坝段左边墩613-619m高程时,由于人手不足,xxx全民皆兵,队长、副队长及炊事员都踊跃上阵,连续奋战了50多个小时终于浇筑完毕,提前10天胜利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且6次单仓浇筑强度超过600m3,获得指挥部表彰奖励。同时xxx这种“众人划浆开大船”的集体精神也受到了渠首工程参建各方的一致赞誉,这正是xxx这艘大船能屡屡扬帆远航、攻克艰难险阻的动力所在。

二、 以贯标为纽带,严格质量管理。

宝鸡峡工地是我局九九年质量认证外审工地,xxx结合贯标下茬立势,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管理,首先从组织上成立了由队长亲自任组长的贯标小组,同时从材料管理、资料收集整理等方面多次举办贯标学习讲座,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形成了由“管理者推动”和“受益者推动”的双向趋动模式。

在全省质量管理年的号召下,配合我局贯标工作的深入开展,xxx在质量管理上确立了更高的目标,坚持以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规范施工中每项工序,对各工作面制定了详尽的作业指导书,使全体职工明白了“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在施工中,完善和纠正预防措施,切实贯彻“三检制”,“坚持事故三不放过”原则。砼浇筑进入冬季施工期,为确保砼浇筑质量,在队上全休技术干部的刻苦钻研与努力下,制定出了一套“冬季砼施工表面保护法”和“暖棚保温法”的施工方案,砼浇筑部位采用搭盖棉被和铺设泡沫板等方式进行蓄热养护,皮带机运输过程利用暧棚保温,从而确保了低温季节砼施工质量,今冬会战期间,18个工序均获监理一次性现场验收通过,取得了砼浇筑各单元工程100%的合格率,75%的优良率。

三、 创建文明工地,建立职工之家。

“作为一以野外施工的队伍,注定一生要四处奔波,如果总是凑合,便会凑合一生”,这句时常挂在队长马福民嘴边的话反映了xxx创建文明工地的决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伴随着项目法管理,“工地家园”正深深扎根于每个职工心中,树立着职工以工地为家,以工地为乐,以工地为荣的信念。

首先从硬件上加大投入,保证文明工地和生活区基础设施建设。

住宿办公:扩大房屋面积,改善居室条件,便其

此文共有2页12

第二篇:煤矿宣传思想工作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煤矿宣传思想工作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风景这边独好

——※※※煤矿党委宣传科工作纪实

(敲击键盘声,黑屏逐字弹出字幕,不加解说)——

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

(画面解说)——

谁能让成千上万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

跳动365天?谁能从全新的视角见证矿山的历史飞跃?

这个只有八、九人,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年轻群体,他们用手中的笔,勾画了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用肩上的摄像机,记录了矿山变化的每一个历史瞬间,在心光闪及的地方,奏响了一曲催人奋进的动美旋律……

(推出片头)——

《风景这边独好——※※※煤矿宣传科工作纪实》

(画面解说)——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煤矿迎来了全国煤矿企业文化现场观摩会。这个令人瞩目的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单位展示了她靓丽的风采。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煤矿电视专题片——《……》被※※※评为党员教育示范片。

这是一个令人的鼓舞时刻:在集团公司宣传系统201*年综合考核中,※※※煤矿党委宣传科荣获第一名。

一个个骄人的成绩,一块块闪光的奖牌,凝聚着※※※矿新闻人的心血和智慧,展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魅力。

黑屏淡出字幕:早晨6点30分

(广播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画面解说)——

听着这个熟悉的声音,人们开始新一天的生活。早新闻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采访群众: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听广播新闻,一天听不到,就觉得少点什么似的。)

(采访群众:边锻炼边听新闻,天天如此,都习惯了。)

(画面解说)

这个用读秒计算工作,每天都走在时间前面的年轻人,在人们还在梦乡中遨游时,她早已进入工作状态。她要在第一时间,把每天的早新闻及时传送到千家万户。

(采访科长:为保证广播及时播出,不管刮风下雨,她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工作岗位,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岗位。这既是职业要求,也是素质的体现。)

(采访※※:其实大家都在这样做,都作为一项事业去做。)

(画面解说)——

“大家都在这样做,都作为一项事业去做……”这是发自一个年轻人的声音,也道出了※※※矿新闻人的心声。

为了这份事业,他们默默耕耘在这个精神产品的发源地,执着地播撒着智慧的火种,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这个透着几分灵气的小伙子叫※※※,一年数百篇的对外报道让他成为新闻战线上的一个新锐。《※※※矿拒绝白色污染》、《五大行动打造农合工团队》、《新春大餐,好戏连台》……这些出自他的笔下,发表在各大报纸的一个个响当当的新闻作品,背后都记录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家里这台伴他渡过无数个夜晚的破旧电脑,一个个被他坐坏了的电脑椅,还有床头堆积如山的各类报纸和工具书,都见证了一个新闻人的质朴品格。

黑屏淡出字幕:早晨7点45分

(切入科务会镜头。背景音——科长:“下面研究一下和谐※※※矿建设‘十佳人物’报告文学的撰写,咱们这里主要涉及两个材料,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谈一谈。”副科长※※※:“应该明确分工,落实到人,拿出主要精力去做这件事。”副科长※※※:“要写好写活一个人物,必须与他本人进行深入座谈。”……)

(画面解说)——

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燃烧的激情在这里交融。每一次重大宣传活动的策划,每一个重要理论成果的出炉,每一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都源自这个集体的智慧。

——正是这个群体,创造了※※煤矿文化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精心打造的“※※※文化”,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目光。

中煤政研会的领导来了,他们送来了“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的奖牌;原煤炭部部长※※※看到矿山翻天覆地的变化,连连竖起大拇指。

省政府的领导来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在视察了现场后,高兴地说:“※※矿的文化建设搞得很好,很有特色!”

集团公司的领导来了,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亲自在这里召开现场推进会,在全矿区掀起新一轮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

新闻媒体、专家学者、学研机构、社团组织,以及来自省内外的兄弟单位和地方企业也纷纷慕名而来……昔日僻静的矿山,如今正以靓丽的风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采访矿长:※※※矿企业文化是有目共睹的,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全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宣传科作为牵头部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画面解说)——

——正是这个群体,开创了※※※煤矿理论创新的先河。他们撰写的数百篇理论文章、课题成果、研讨论文,先后被《大众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企业报》、

《山东工人报》等市级以上报刊采用,并有多篇研讨论文和课题成果受到上级表彰。特别是“※※※文化”课题被中煤政研会列入重点课题予以推广,并被※※※市评为创新成果特等奖。

(采访党委书记:宣传科是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团队,特别是今年以来,在人员少、任务重、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影响工作,而且干得更出色。)

(画面解说)—

——也正是这个群体,书写了※※※煤矿和谐、发展、共享的新篇章。他们奔走于矿山的角角落落,用笔墨见证发展,用镜头刻画巨变,在手臂间演绎了精彩的记者人生。

这个肩扛摄像机的中年人叫※※※,他是宣传战线上的一个老兵。十几年来,他扛着摄像机一路走来,百米井下、建设工地、抢险一线……都遍布了他采访的足迹。如今,在这些地方,仍经常看到这个已走上副科长岗位的熟悉身影,他已离不开这个伴他走过无数个风风雨雨的摄像机了。与之相随的还有一部部堪称经典的电视专题片,《……》、《》、《……》、《……》……这一个个彰显个性,先后获得不同奖项的电视作品,展示了矿山“三个文明”建设的亮丽风采,也折射出一个新闻老兵的职业品格。

与摄像机朝夕相伴的还有这个有着一股拼劲的小伙子,201*年7月,※※※边界突冒大水,抢险突击队在水中奋战了三天三夜,他也扛着摄像机在水中浸泡了三天三夜。

还有他,堪称年轻的老干事,许多分量重、影响大的新闻作品和课题成果,都出自这个只有31岁,在宣传战线上默默耕耘了8个年头的年轻“老黄牛”。

无一例外的还有这个沉着稳重的女主播,靓丽的荧屏背后,记录着她三年苦练发音,六年磨砺精品的苦乐经历。

(采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他们非常辛苦,非常敬业,可以说,宣传工作者就是创造精神产品的机关采掘工,在这一点上,相信宣传科的同志都有深刻的体会。)

(画面解说)——

一台机器、一支笔,奏响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强音。他们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矿山召唤的敬业精神,使他们带给人们的思考已远远超过了新闻本身。

黑屏淡出字幕:上午9点30分

(画面解说)——

这些不知疲倦的新闻设备,一台台昼夜运转的工作电脑,还有这个已经老化的操作台,都是这个年轻群体的亲密战友。

就是在这里,他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用镜头表现感人的工作场面)

就是在这里,他们锻造了一部又一部新闻作品……(用镜头展示各类新闻作品)

也是在这里,他们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用镜头展示宣传科荣誉奖牌、证书、称号)

而这一切,都源自上级的指导帮助。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的领导经常来到他们中间,座谈工作,听取汇报,提出建议……

源自矿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人、财、物的优先保障,使他们拥有了一流的广电设备,一流的工作设施,一流的人才队伍。

更源自他们以人为本的内部管理。一个个充满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一项项激发创新热情的新闻奖励措施,一次次互帮互助的协作配合,还有一幕幕倍感亲切的沟通交流,处处彰显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沉浸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他们怎能不把这里当成干事创业的摇篮?

黑屏淡出字幕:中午12点20分

(※※※一家人吃饭的镜头。背景音——全家人边吃边聊,电话铃声响,※※※起身接电话:“您好,请说一下您的位置,好的,我马上就到。”放下电话,背起工具包出门。)

(画面解说)——

这个被称作“多面手”的小伙子叫※※※,新闻采访一线、后期编辑制作、高空维修作业,都留下了他朴实的身影和足迹。像今天这样,放下饭碗就出门的情况几乎是家常便饭。

这就是※※※矿新闻人,他们肩负的责任已不需要语言的承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一切……

(字幕、画面交换闪出,贯穿音乐)——

黑屏淡出字幕:下午6点40分

(夕阳落山镜头,转入摄像人员工作的慢镜头)

黑屏淡出字幕:晚上9点30分

(电视演播室,工作人员工作的慢镜头)

黑屏淡出字幕:深夜零点

(深夜办公楼外景,转入全科人员讨论材料的慢镜头)

结束

第三篇:浅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说的词。也可以说,解说词是“口头文学”。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就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而言,它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它虽然与电视画面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或事物都产生不了交流关系,但它却又都与电视画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如果在解说词中讲到乌云突变、大风骤起时,这边电视画面就不可能出现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场景;而如果画面中是人潮涌动的铁路春运的场面,可解说词却用上了欢欢喜喜过大年的词句,这就使人很费解了。虽然观众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注意的是画面,但解说词的作用仍不可忽略。在某些情况下,解说词还占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画面与解说词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必然影响节目的整体表现效果,即使再优美的画面也弥补不了“文不对画”的缺憾。当然,有些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即使没有多少解说词,也没有影响观众对节目内容主题的理解,那是因为仅有的一点儿解说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产生的是指点迷津的效果,而再多用上些解说词倒显得画蛇添足了。

如果我们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了,多么好的画面就如同漂亮的花一样,没有绿叶的陪衬也会失色不少。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的作用如此,怎样才能把解说词写好,使其真正担当起“绿叶”的作用呢?我以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和努力。

一、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写好解说词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好比电视记者没有充足的第一手材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解说词的。现在,有些电视记者采访,拎起摄像机就走,扛上摄像机就拍,只注意画面质量,不去深入采访,解说词是在人家准备好的文字材料上圈圈点点了事。更有甚者,干脆将报刊上发表过的文字拿来,“造就”了一篇解说词。这样的解说词毫无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没有任何深度和广度,这样的电视节目又怎能赢得观众呢?

前期的深入采访对后期的解说词的写作非常重要,没有这个过程,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就不可能写出让观众信服、感人的解说词。这就像作家、画家为创作必须去体验生活一样。没有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某种生活的经历,而只坐在家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因此说,亲临新闻现场、深入采访,尽可能多地掌握素材和信息是写作好解说词的第一步。

二、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有了深入细致的第一线采访,这就为写好解说词奠定了基础。而在你真正动笔写解说词之前,首先要充分思考,围绕专题片的主题进行构思,然后一气呵成。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你在采访中和采访后的感受、观点表达出来。必须把自己的感情世界融入其中,将内心的情感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写出来。可以相信,在这种境况下写出来的解说词也定会打动观众的心。相反,同样是在作一个电视专题节目,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如果没有打动你的心或引起你的兴趣的地方,你肯定不会写出打动观众心的解说词。只有你对采访对象、镜头中所表现的内容或你想说明的事物感情真挚、兴趣十足、关心专注,这样你写出来的解说词才会感染观众。

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写好解说词的根本

有人说,前期采访我也很认真,坐下来开始写解说词我也很投入,可写出来的解说词就是不能打动人。我想主要原因那就是文字功底欠缺了。头脑里没东西,肯定倒不出“货”来。如果知识面广、文字能力强,那语言的组合就会很顺畅,文字的表述就如同源涌般溢出。因此,要写好一篇解说词,必须有文学“细胞”,善于用文字语言表述、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画面。现在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很少讲究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而更多的是些公式化、简单化、不生动、干巴巴的文字罗列或一些数据排序充斥整篇文章。有的就是一篇工作报告或总结报表,就连播音员配音时读起这样的解说词来都感受乏味得很。这样的专题节目若受看才怪呢?

一篇优秀的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不一定是运用了多少排比句、多少古文诗句、多少成语典故,更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但它首先应当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很有味道,集语言的新鲜性、评说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于一体。通篇文章的语言美感与画面镜头的艺术美感结合得完美和谐。

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它应该是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的统一体。而解说词有时甚至是整部专题片的灵魂,即使不看电视片,它也应是一篇绝妙的文章,细读起来让人振奋、引发思考、唤起遐想、回味无穷。

深入采访、融入真情、文字功夫是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重要三步。对电视记者而言,不能只注重图像、画面,而忽略了在文字上的要求,写好解说词不仅是应当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你制作出的节目才能更受观众欢迎。优秀的选题、高质量的画面加之优美的解说词,这样的电视节目就如同配上了绿叶的红花能不受人喜爱吗?

第四篇:双拥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双拥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旅游胜地鱼水情

张家界,地处湘西北,位于武陵山脉腹地,澧水中上游,辖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和桑植县,总面积95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万,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

张家界因奇山得名,因旅游立市。建市二十二年来,张家界市各族儿女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在双拥创建工作中,更是用热忱和真情谱写了一曲曲令人感动的双拥之歌。

第一章:红色热土世代传承

张家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贺龙元帅的故乡。1935年,任(读二声)弼时、贺龙、关向应、王震、肖克率领红二、六军团,在这里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带领老区人民打土豪,分田地,与敌人展开浴血奋战。同年11月,红二、六军团实施战略转移,强渡澧水,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传唱至今的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门前挂盏灯》就再现了老区人民当年送别红军依依难舍的真情。七十多年过去,勤奋朴实,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张家界人民没有忘记历史。张家界历届市委、政府领导更是将光荣的革命传统发扬光大,将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武装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双拥组织与服务体系,形成了从地方到部队,从协调机构到成员单位,从领导到基层的双拥工作网络。新一任市委书记胡伯俊,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小明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带头参加议军会议、军地联系会议,带头参加军事日活动,带头走访慰问部队,带头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督促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张家界军分区首长经常深入基层检查落实拥政爱民工作情况,要求部队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地方和部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张家界市双拥办在各级政府和部队的支持下,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场所,落实了专项预算经费,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双拥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六位一体共筑长城

军民共建,筑牢长城。为使双拥意识深深地扎根于全市人民心中,张家界市党政军创造性地开展了爱国拥军进基地、进单位、进学校、进景区、进社区、进家庭的六位一体国防教育。地方政府每年投入近千万元资金支持部队建设,修建营房,添置设备,高标准建设国防教育基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参加军事活动,进行实弹射击;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并适时组织军事训练,从小培养他们的国防意识、忧患意识;在景区和旅游接待窗口,都悬挂了军人优待醒目标志,并对前来参观考察的军人一律实行免票;仅武陵源,每年的免票金额就达500万元,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还在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修建了红军路。各大社区开辟了国防教育知识宣传专栏,并配合每年征兵工作进行专题宣传,全市还先后开展了双拥模范家庭和“十佳”复员退伍军人评选活动。

201*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市成功地举办了“祖国好·家乡美·国防情”大型歌咏比赛和演讲比赛。活动历时三个月,近万人参加,市委书记胡伯俊、市长赵小明带头参加比赛。比赛通过电视现场录播和直播,在全市迅速掀起爱祖国、爱家乡、爱部队的热潮。今年8月1日,又成功举办了“军民团结一家亲”大型双拥晚会。

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醒目的双拥宣传广告牌,报刊、电视、网络《国防时空》专栏的开设和六位一体的宣传教育载体,为全市双拥创建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也筑牢了全市人民拥军爱国的心里长城。

第三章: 拥军优属真情无限

张家界市委、市政府一直注重对转业干部、退伍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随军家属的安置和优抚,每年的转退军人安置会议,市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到会,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出台了《张家界市军转团职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为让现役军人安心守卫边疆,保家卫国,全市统筹解决了他们的优待金,其中武陵源区每年人平发放1500元,永定区1100元。

为了让优抚对象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201*年以来,全市先后为120户无房或危房的老复员退伍军人家庭修建了新的住房。每年的八·一、春节前夕,市五大家领导都要组成慰问组,分别看望、慰问军队离退休干部、老红军、困难家属??201*年以来,共走访慰问5500人次,发放慰问金近300万元。全市还出台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建立了“资助参保参合、门诊医疗补助、住院医疗补助、特别医疗补助、慈善医疗补助”五位一体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15000余人得到了重点优抚,每年资助金额达690万。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注真情,办实事,重实效,全力支持部队建设。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单位开展法律拥军活动,以维护军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法院还专设了涉军案件合议庭;工商、税务等单位积极为自主创业的复退军人及其家属服务,开设了办证绿色通道;组织、劳动、人事部门和安置办认真做好转业退伍军人及其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广大复员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自主创业,奋发图强,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杨生泽,退伍军人,红军后代。201*年当上桑植县龙潭坪镇毛垭村的党支部书记后,全身心投入到修建通村公路和发展村组经济。他举债修路的精神感动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主要领导现场办公,帮助解决70万元资金;201*年初,通往毛垭村的公路终于被打通,村里的粽叶、茶叶、水果源源不断地被运出山界,丰富的水资源也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利用,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很快由800元提高到5000元。杨生泽也由此成为村民拥戴的好支书、贴心为民服务的好模范。

慈利县零溪镇河塌村党支部书记曹前贵复员后,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将201*余亩荒山整理成柑桔果园,随后,自己又带头找市场,跑供销,一举打开了柑桔销售渠道。201*年,他被授予省级科技示范户,201*年,被评为慈利县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

第四章:拥政爱民铸造丰碑

真心的关爱换来真情的回报。驻张家界部队官兵牢记使命,不辱使命,坚持“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宗旨,把拥政爱民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积极投身全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积极参与地方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每逢重大节日和重要赛事活动,部队都要派出官兵治安巡逻,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军分区、消防、武警多次完成了抗洪抢险、扑灭森林火灾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显示了部队是不可战胜的力量,践行了军人“爱人民、为人民”的英雄本色。

人们不会忘记,张家界“四路”改造期间,是消防官兵昼夜值守,用拖水车及时清洗工程车携带的泥土和路面的灰尘;人们不会忘记201*年冬天的冰冻,全市交通中断,多处停电,地处熊壁岩的村民孤苦无依,是我们的子弟兵冒着严寒铲除积雪,疏通道路,在冰雪中鏖战三天三夜,及时地保证了村民的供水供电;人们不会忘记,201*年夏天,全市大面积干旱,庄稼枯萎、人畜饮水困难,是我们的消防官兵,他们运来一车车清冽甘泉,及时帮助受灾群众解决了饮水困难;还有,当洪水汹涌来袭时,是我们的子弟兵第一个冲锋在前;当伤残儿童身处绝境时,是我们的武警官兵及时伸出援手;当老人生活陷入困难,是我们的消防官兵及时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家中??

建设扶贫,驻张部队官兵奋勇当先。每一个团以上单位都承担了帮建一个贫困村的任务,每一名团以上干部都有一户贫困户帮扶对子,都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在积极开展定点建设扶贫的同时,驻张家界部队每年都要组织卫生医疗、科技服务、文化宣传等各种服务队走村串户,传播现代科技文化展示知识,帮助老百姓走出大山,走出贫困。

至目前,驻张部队共筹措扶贫资金1800多万元,义务修路300多公里,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帮助3万多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第五章:军民共建鱼水情深

军民团结,军民共建,军民鱼水情谊深。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张家界市投入近3000万元资金,修缮了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苏维埃纪念馆和烈士陵园。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和苏维埃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向游人开放,每年接待游客近40万;目前,又在运筹修建桑植县刘家坪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

军民大合唱,军民大联欢,“祖国好、家乡美、国防情”红歌会,“军民团结一家亲”双拥晚会,将军队和人民紧紧地融合到了一起,他们心相系、手相牵、情相连。(双拥晚会捐资助学的一段现场)

双拥创建,硕果累累。201*年,武陵源区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1*年,永定区被授予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市军供站连续多年被广州战区评为先进单位。市长赵小明,常务副市长杜芳禄,永定区委书记刘泽友被广州军区授予国防之星;退伍军人邹敬善被评为全国优秀复退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吕唐友被民政部、总政治部评为先进个人??

巍巍天门,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双拥故事;

悠悠澧水,诉说着一曲又一曲的军民鱼水新歌。

张家界,这片红色的热土,这座崭新的旅游城市,正在用真情演绎双拥共建的传奇,朝着世界旅游精品的目标进发,张家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第五篇: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认真实施复查制度

确保“两基”巩固提高

荣昌县位于**市西大门,属远郊农业县,幅员面积1079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82万,辖20个镇,209个行政村。荣昌县被美誉为“渝西明珠”,交通条件便利,投资环境优良,经济发展迅猛,社会进步显著。与此相伴,荣昌教育在改革大潮中不断向前发展。

1998年,荣昌县完成“两基”目标。

实现教育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永远是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巩固“两基”,是实现教育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奠基石,是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公平的前提,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998年下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两基”验收后巩固提高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两基”达标地区坚持不懈地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当年12月,县政府便印发了《关于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了“两基”年度复查制度。各镇政府也按照县里的统一要求,制定了“两基”年度复查制度、规划目标、实施方案。从1999年起,荣昌县每年坚持开展“两基”年度复查。县、镇两级党政和县教育行政部门上下联动,狠抓“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真正做到了“思想不松、班子不散、投入不减、工作不软”。201*年,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搞好“两基”复查工作的通知》,再次要求各镇政府强化政府行为,切实搞好“两基”年度复查。县政府将“两基”年度复查评估的结果,纳入对各镇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内容进行考核。201*年,荣昌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了市政府的复查验收。

201*年,荣昌县上下联动,多方配合,多管齐下,打响了“两基”迎国检攻坚战。一是成立了以县长王光强同志为组长、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和学校也相应的成立了迎国检领导小组;二是制定了“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对镇政府和县相关职能部门迎国检工作进行了分工,明确了职责,落实了工作步骤;三是县政府于5月10日召开了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了迎国检工作;四是对全县“两基”资料员分版块进行了两轮培训,强化了档案建设工作;五是对各镇和学校“两基”迎国检准备情况和档案建设工作进行了过程两轮督查指导。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两基”迎国检档案资料的不断完善和规范,为真实再现我县“两基”工作历程,展示我县“两基”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狠抓控流关键环节

提高“两基”普及水平

接受义务教育,这是法律赋予适龄少年儿童的权利;保障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政府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

在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普及水平的工作中,荣昌县将“控流”纳入了县镇两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全县各镇在宣传《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规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控制中小学生流失。昌元镇政府下发了《关于控制中小学生流失、制止童工童商、巩固“普六”“普九”成果的通知》,坚持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教改控辍、扶贫控辍。广顺镇政府自1999年以来坚持在全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中开展捐资救助贫困生活动,每年资助贫困生百余名。各校教师坚持同镇、村、社干部一道耐心细致地做流失生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动员流失生返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县教委每年在开展春、秋两季中小学开学检查及常规视导中,都把学校“控流”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县教委建立了全县中小学贫困生档案。201*年,全县发放贫困学生免费教科书的差额资金达263万元。201*年上期又安排资金52万元,对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农村女童免收住宿费和作业本费。同时,发放生活费63万元,对5250名享受免费教科书的住校生实行了生活补助。再加上各级各部门坚持对联系镇的计划生育贫困户进行帮扶,帮助贫困生接受义务教育。由于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齐抓共管,荣昌县初中“控流”效果较好。 201*年,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在108.28%,小学生辍学0%,初中生辍学率1.17%,小学生毕业率99.92%,初中生毕业率98.9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8%;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6.14%。荣昌县中小学生入学率、完成率均达到国家标准,辍学率在国家控制线以内。

逐年增加经费投入

确保教育稳步发展

作为公益性事业,教育要发展,确保政府投入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为保证“两基”巩固提高的经费投入,荣昌县建立起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投入保障体制。1998年以来,荣昌县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在教育支出总额中做到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实现了财政对教育拨款的“三个增长”。

与此同时,县政府还加强统筹,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201*年9月起,将全县各镇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发放统一上收到县管理。201*年3月起,全县所有直属学校、各镇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一律由县财政统发,全县教师工资均无拖欠。201*年,荣昌县又强化了教职工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管理,并为全县中小学教师解决了医疗保险金,与机关干部享受同等待遇,由财政按比例补贴。201*年全县自筹“普九”欠债资金,共销号1359.59万元,申请市级补助1587万元,圆满完成了“普九”偿债任务。

“师生健康重于山,党和政府总关情”。201*年上年,由于持续旱情,给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县委、县政府及时投入160万元资金,共打水井126口,建蓄水池40个,解决了近50000师生的饮水问题,确保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改善全县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县委、县政府决定,每年县财政出资500余万元,为全县205所农村小学48000余名在校学生每周每生免费提供两袋200ml的蒙牛学生奶。5月29日,荣昌县农村小学生免费饮奶工程正式启动。从此,全县农村小学生每周喝上了两袋免费牛奶。

大力排除学校危房

努力建设平安校园

对于学校排危工作来说,还是那句话,“师生健康重于山,党和政府总关情”。站在安全角度讲,学校排危事关教育全局。

荣昌县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安全工作。“两基”任务完成后,县委、县政府把中小学排危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目标之一,成立了以县委分管副书记亲自挂帅的荣昌县中小学危改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把排除中小学危房工作纳入重要议程,每年在县教育工作会上由县政府与各镇、各直属学校签订了排危责任书。从1998年到201*年,全县投入“两基”资金达19159万元,排除中小学b、c、d级危房100301平方米,维修校舍132831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校舍446247平方米,全面排除了学校危房。目前,小学生均建筑面积达到4.58方米,初中生均建筑面积达到7.13平方米。201*年,县政府又投入545万元,排除新增危房9774平方米,维修厕所1615平方米,新建厕所400平方米,使“最漂亮的房子在校园,最平安的房子在校园”的愿望基本实现。

除此之外,荣昌县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做好学校安全方方面的工作。县政府每年与各镇政府签订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县教委与全县20个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和县直属中小学负责人也签订安全责任书,切实履行安全工作职责。各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责任交警、安全顾问,每学期都要开展几次大型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加强了全县各中小学校舍、设施设备、用电线路、消防、危险品、饮食卫生、特种设备及汛期校舍地质(自然)灾害安全检查,并实行了安全月检月报制度。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全县师生意外死亡和校园安全责任事故逐年下降。201*年,全县师生意外伤亡78人,到201*年师生意外伤亡仅7人,确保了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

调整学校网点布局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是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在“两基”达标工作中,荣昌县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使“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两基”任务完成后,荣昌县结合撤乡并镇、村级建制调整等实际情况,继续合理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着眼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荣昌县制定了《201*—201*年荣昌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并分步实施,切实做到了布局调整与治理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危房、精干教师队伍、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相结合。目前,教育部门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已由1998年的420所减少到254所,其中小学211所、普通中学39所(其中初级中学34所)、职业中学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使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规模适当,布局日趋合理。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近几年,荣昌县千方百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继荣昌中学被评为首批

市级重点中学之后,201*年,安富中学也被评为市级重点中学,荣昌职中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为解决昌元主城区适龄儿童升入初中学习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又多方筹集资金,在昌元城区新建了荣昌初级中学,将其打造成为**市一流的示范性初级中学。201*年7月,县教育领导小组将县招待所整体划拨给玉屏实验小学,将其打造成为**市一流的示范小学。从小学到高中,荣昌县一批名校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201*年以来,全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突破,县教委开展了公开招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活动,对师范类大专毕业生“不包分配,招考录用”。以全员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荣昌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全县中小学与教职工签订了聘任合同。县教委还建立健全了科学合理的校长、教职工的考评、评估体系。

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亦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学校、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县教委加大了教师培训提高力度,做到培训对象全员化,培训要求规范化,培训措施制度化,培训内容系统化,培训形式多样化。从1998年开始,荣昌县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相继制定了《荣昌县教师教育“十五”规划》、《荣昌县教师教育“十一五”规划》,几年来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15期,培训中小学校长825人次;举办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60期,培训人员5500人;举办县级骨干教师培训8期,培训骨干教师408人;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非师范专业分流转岗、新课程改革培训等其它各种培训320期,参训教师达3万余人次。这些培训促进了学校和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稳步提高。近几年来,全县已有21项课题结题,获市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10个。另外,荣昌县还强化教师学历提高培训,1998年到201*年,全县小学教师达专科学历的比例由9.4%提高到75%,初中教师达本科学历的比例由6%提高

到55%,高中教师达研究生比例由5%提高到20%。全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推进信息技术教育

构建现代教育网络

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这是未来教育的显著特征。

“两基”任务完成后,荣昌县把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1*年,荣昌县成立了县教育信息中心,与县电教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进行运作。201*年至201*年,全县投入2800余万元,实施“校校通”工程,建成了教育城域网网站,有147个校园局域网点,并开通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目前,全县学校有计算机6000多台,完小以上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初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荣昌中学、

安富中学被命名为**市首批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201*年,荣昌县还将投入200万元完成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创建三级成教网络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1999年,荣昌县成人教育中心经**市教委验收合格,标志着县、乡镇、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初步建成。201*年以来,荣昌县进一步完善以县成人教育中心为龙头的三级成人教育网络,县级有面向全县干部、职工开展培训的荣昌县委党校,有开展远距离教学的**市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学校荣昌县分校,有面向学校干部和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荣昌县教师进修校,镇级有20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行政村均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学点)。1998年以来,荣昌县政府坚持每年下发成人教育工作意见,要求各镇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继续巩固扫盲成果。各镇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地,加强了对脱盲学员的巩固提高培训。各镇成人学校与农科部门配合,荣昌县坚持不懈地扫除青壮年剩余文盲,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93%,开展脱盲后的继续教育,巩固率达99.5%。按照“脱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思路,县政府统筹农科教部门,指导乡镇每年组织98%以上的脱盲学员继续学习农村实用技术。201*年,全县举办各种培训2210期,参培人员279206人次,安置转岗人员6000余人,逐步实现了由扫文盲到扫科盲、扫法盲的转变。

桃李催花孕新果,科教兴县谱华章。新世纪催生新荣昌,新荣昌腾飞新教育。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荣昌县将坚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一小时经济圈”和**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地区的大好发展机遇,以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契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为加快荣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把荣昌建设成为“渝西明珠”而努力奋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煤矿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020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