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管理论文
李俊达
【摘要】:煤矿安全管理是当今煤矿企业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过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达到高产、优质和安全的效果。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重点是地方国有煤矿及乡镇煤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正文】:
一、目前我国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煤炭行业都相继建立了安全方面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建立和完善了试验检测手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技术标准,为煤矿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国家也进一步完善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准的一些法律、法规,迫使煤矿企业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装备。但由于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与限制,全国煤矿每年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徘徊在6000~7000人左右,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经仔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基础薄弱,无法满足煤矿安全管理需要
我国针对煤矿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各类生产矿井的分类管理缺乏依据,现有管理资源也根本无法满足安全管理的需求。在煤矿事故分析与鉴定技术方面,多以专家现场考察鉴定为主,事故调查取证还停留在井下素描,井上填图的原始方式上,缺少统一的鉴定分析和模拟验证装备,致使许多调查分析、鉴定工作零散、混乱,缺乏权威性和可靠性。因此,开展煤矿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事故分析与鉴定技术等研究,是提高煤矿安全科学管理的迫切需求。地质条件复杂,管理难度加大。
由于地质勘探程度低,相当部分资源是没勘探的,故中小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采掘工作面千变万化,突出情况时有发生。煤矿日常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工作量十分繁重,加上煤炭管理工作随机构改革而不断弱化,企业尚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故潜在的隐患十分严重。
(二)安全意识不强
现行安全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处理好安全、生产、效益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也能创造效益、创造利润,没有理解安全生产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家庭贫困、文化素质低的弱势群体,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上提高困难,自我规范能力不强,加上人员的流动性大等因素的影响,故对煤矿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素质难以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任务。
(三)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许多煤矿企业仍然沿袭传统的安全检查方法,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专职安监人员,凭着自身的经验、责任心、技术水平轮番到现场去检查,这种检查存有明显的缺陷:缺乏可操作的量化监测方法,安全监察缺乏权威性,安监人员履行职责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管理体制不顺,职责权利不明确。现在煤炭管理部门职权越来越小,责任越来越大,机构被削弱,缺乏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现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较弱,没有实现规范化,奖惩力度不够,职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政府监管力度也存在缺陷,某些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不能及时发现煤矿企业的一些实质性的安全隐患,或者存在收小费、走马观花、敷衍塞责、做老好人的思想,如此一级级蒙混过关。
(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煤矿工作劳动强度大,风险大、报酬低,难以吸引人才。现在,煤矿企业里大多是农民工、轮换工、合同工、协议工和临时工,他们不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心理上缺乏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个人经济理念较强,不能适应高度的集约化、机械化采煤作业。
矿井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技术管理工作几乎无人能做。近十年来,基本上没有采矿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地方,日常的作业规程都少有人会编制,技术装备、安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都存在困难,其效能发挥大打折扣。有的国有煤矿矿级领导靠拉关系、走后门等手段走上领导岗位,甚至连煤矿最基本的哪五大灾害都不知道,更谈不上管理企业安全生产了;其次,不重视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致使工程技术人员流失,煤矿管理力量逐步弱化,除了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的安全监察外,有的政府管理部门甚至连正常的安全检查都组织不起来,难以有效行使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五)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落后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标注体系不健全,亟待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不健全,导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滞后于煤矿安全生产发展要求,
无法真正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持。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整改完善。
二、 新形势下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探索
(一) 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特种作业人员须按规定培训,取得《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外,所有井下作业人员都必须经不少于30天的培训,(如煤矿没有能力培训则由市煤炭部门派工程技术人员帮助培训),并经市煤炭管理部门严格考核。合格后发给《煤矿职工人井资格证》,凭证下井。
(二)配备技术矿长,加强技术管理
矿上特别聘请了有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技术负责人,规定具有煤炭院校采矿系列专业毕业文凭或在国有大矿担任生产、安全、技术等方面职务的中层以上负责人,经集团管理部门审核,发给其《煤矿技术指导资格证》、凭证聘用。
(三)制订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程序,提高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质量和指导作用
规定采掘工作面作业成绩规程的针对性、适用性、可靠性,并严格按编制人→审核人→矿长→队(区)长→班(组)长→工人的实施程序,严把质量关和贯彻执行关。
(四)严格规定“不安全、不生产”的具体范畴及对应措施,确保“不安全、不生产”落到实处。
规定在法律、制度、“三违”行为、事故隐患及预防措施等四个方面的具体行为和现象不能生产及应采取对应措施,使“不安全、不生产”具体化。
(五)实施包保责任制,加强指导和督查。
实行一个副科级干部带一名工作人员,每周下4次井,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包保责任制,安全监察部门实行分片包保责任制,一个科室负责人带几名工作人员负责一个区域内煤矿的日常监管和指导服务工作。对区域内的煤矿下井检查的间隔周期不能超过4天。
(六)严格矿长的任命程序及《矿长资格证》的管理。
严格执行先进行资格审查后任命的程序,凡未进行资格审查者立即令其改正,否则责令矿井停产整顿。对矿长实行月检查、年考核,对考核达不到标准分数的矿长实行扣证半年处理。对情节严重者吊销其《矿长资格证》。
(七)加强《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日常管理
《煤矿生产许可证》是煤炭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手段,严格按照《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动态管理,严格检查,及时纠正各种违规行为。对照《煤矿生产许可证》条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年检审查注册工作,不符合条件者责令其停产整顿,情节严重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
通过以上措施使矿井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观,事故大幅度下降,各矿井今年以来已连续7个月实现了安全生产。
三、加强煤矿安全科学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调领导干部跟值班制度
煤矿企业每天要安排一名副矿长以上管理人员值班,值班人员要做到24小时坚守岗位,随时掌握生产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严格实行干部下井带班制度,要求采掘单位的干部每班要有干部在现场,切实掌握当班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加强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检查和巡视,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及时制止“三违”行为。同时,必须认真开好班前会,做好交接班工作,使职工对井下作业场所有个细致的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另外,严肃组织纪律,严格请假制度,矿级领导必须坚守岗位,尽量不要外出,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生产上。
(二)加强现场管理,积极消除安全隐患
必须认真查处现场的安全隐患,对不查处安全隐患的人员进行经济处罚,与安全奖励挂钩;在安全检查方面应加大力度,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组织查岗小分队,重点对中晚班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各种事故隐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现场违章人员按煤矿企业奖惩细则的处罚标准加倍处罚。
(三)加快煤矿安全立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职能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与管理不分,行业职能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因此难以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难以严格依法开展安全执法与监督,“安全第一”方针的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且行业主管部门在对煤矿进行安全监察时,主要依赖于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命令,很难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国家应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法律法规, 理顺关系,提高煤炭管理的行政效率。建议省以下煤矿监察机构与煤炭管理部门合并,或采取在县级煤炭管理部门中选聘煤矿安全监察员等委托监察的形式,以形成煤炭管理的合力,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煤炭管理资源,延伸了煤矿安全监察的触角,提高安全监察的效能,另一方面利用安全监察的权威和手段提高了煤炭行政管理的效率。建立一个令行禁止、监察有力的职业安全监察
体系,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四)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提高抗灾能力和安全技术资金投入比例
为保障煤矿安全投入,国家应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煤炭企业对安全技措资金的使用范围,对资金使用的情况定期进行审查和评估,真正做到专款专用,逐步提高安全技术资金比率。督促煤矿企业加强安全与技术投入,建立起一个可靠、有效的安全生产科研保障体系,加快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为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立煤矿发展基金,为煤炭行业的后劲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该基金主要用于接替资源的勘探,重大火灾预防,基本建设项目的前期补贴。
(五)根据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建立有效、合法的中介服务机构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认真开展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估,对煤矿法人、矿长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等情况进行定期严格考核,对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测、检验,完善煤矿安全应急救护体系。中介服务是第三产业中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服务业,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起到了桥梁沟通作用,可向社会提供完善、高效的安全生产技术服务。
(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煤矿安全监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煤矿安全装备的监督检验、事故的责任认定等都必须强化技术的作用。煤矿安全技术标准不但是指导、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煤矿安全监察的重要依据,现行的数百个煤矿安全技术标准急需修订以满足当前安全生产的要求。
我矿坚持“质量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是企业的品牌和形象”的质量标准化创建理念,把营造精美环境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持续打造精品工程,使作业环境优起来,让人文环境好起来。以工程质量、工作质量为载体,坚持可看、可用、可量为标准,推行工程施工线性管理,强化采掘头面生产过程中的动态达标。每天对采掘头面质量标准化进行验收,每周召开一次三井生产会,总结创建工作,每旬开展一次三井工程质量互查,对各单位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检查覆盖率100%,每月坚持分井创建2条精品工程线。将办公环境整治由简单的打扫卫生向更高层次的文明有序迈进。改造了张小楼井职工餐厅、宿舍和浴室,在张小楼井新建了文化体育广场,增加各类体育设施和宣传牌板。实施工广绿化工程,矿区内消灭了脏乱死角,绿化覆盖率50%,在全矿形成了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文明的良好风气。
(七)加强煤矿采矿专业人才的培养
制订培养煤矿采矿类专业人才的扶持政策,为科学办矿提供人才支撑。一方面硬性规定煤矿必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另一方面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发挥各煤炭院校的作用,如函授、夜大、业大、联合办学等,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防止人才断档。
四、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的安全形势下,国家对煤矿企业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为天”的警钟越敲越响。而对待安全问题,单独靠专业部门一两名安全人员,要想迅速而准确地采取措施是不可能的。只有深入生产第一线,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问题整理归纳,有组织、有领导地按轻重缓急抓落实。要进行调查研究,把隐患分类排队,并提高检测事故隐患的手段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避免伤亡。
参考文献
[1]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出路[db/ol].中国矿业网
[2]高勤社.日本煤矿安全考察之所见[j].陕西煤炭技术
第二篇:国外免费论文下载国外免费期刊全文数据库(希望对大家有用) 分享
1.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dspace
http://repository.ust.hk/dspace
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内容,均可免费获取全文。
openj-gate
http://www.bsmz.net大学硕博论文库 http://etheses.nottingham.ac.uk/
virginia工大免费硕博论文库 http://scholar.lib.vt.edu/theses/
waterloo大学免费硕博论文 http:///免费全文期刊大全.rar
以及论文期刊查询:http:///journal.php
默认推荐相关文章:20个免费论文下载入口
毕业论文致谢词下载
毕业论文资料下载网站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费下载
免费下载外国论文常用入口(精编整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免费毕业论文下载(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3583.html
- 上一篇:毕业论文格式自动生成(精选多篇)
- 下一篇:毕业论文指导记录(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