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对放射科急诊处理方法的研讨
工作单位: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医院(500506)
完成日期: 201*-08-15姓名:华春帆 (201*成人本科医学影像)
摘要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及要求(包括设计或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技术指标,并根据题目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论文的标题。
(2)论文选题要具有以下内容之一:
第一、创新
第二、思辨
第三、具有实践或现实意义
(3)把自己所需学的知识运用到文章中
(4)文章条理清楚
2.毕业设计(论文)的原始资料及依据(包括设计或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等)
(1) 搜集资料。
(2) 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资料。
(3) 网上搜索相关资料。
(4) 工作实践。
3.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见正文>
一、【关键词】…………………………………………………………3
二、【概述】……………………………………………………………3
三、【正文】……………………………………………………………4
(一)、 了解急诊患者特点是做好急诊处理的前提 ……………………………………4
1.1急
1.2危
1.3重
(二)、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做好急诊处理的保证 ………………………………………4
2.1工作态度端正,责任心强
2.2了解或熟悉临床基础知识
2.3熟练掌握业务技能
2.4具备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
2.5良好的沟通能力
(三)、 规范的检查操作是做好急诊处理的关键 ………………………………………4
3.1接诊
3.2检查准备
3.3检查操作技巧
3.4诊断报告. (四)、 急诊处理必须强调的细节……………………………………………………… 5
4.1“稳、轻、快、准”稳
4.2具备风险意识
4.3注重检查质量
四、【结果】………………………………………………………………5
五、【讨论】………………………………………………………………6
六、【参考文献】…………………………………………………………6
对放射科急诊处理方法的探究
一、【关键词】
医学影像科 急诊工作 医疗质量
二、【概述】
放射科的急诊工作是临床急诊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放射科急诊处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临床急诊的处理。急诊工作要求放射科医技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检查技术和检查技巧,简化工作流程,尽可能缩短患者在放射科的就诊时间,争分夺秒地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急诊工作是高风险的工作,放射科作为重要的医技科室,对各科急症的诊断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杜绝因放射科检查操作或应急措施不当,我们结合多年的放射科临床经验,以放射科工作流程为核心,探讨放射科急诊的处理,以提高放射科医技人员的急诊工作能力,保证医疗质量。
(一)、了解急诊患者特点是做好急诊处理的前提
1.1急急诊患者都是突然发病或意外事故致伤,其病情都十分紧急,必须争分夺秒地检查和救治患者,稍有怠慢,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甚至造成死亡。
1.2危急诊患者大多数生命垂危,病情重,危及生命体征,必须迅速检查、有效地诊治患者,否则就会给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1.3重急诊患者的病情除急、危外,第三个重要特点就是重,患者往往不能自行走动,不能随便搬动,不能配合检查。
(二)、 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做好急诊处理的保证
2.1工作态度端正,责任心强在急诊患者处理中,工作人员态度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决定了影像质量的好坏,诊断的准确性,以及能否在检查过程中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快、最好地完成检查。
2.2了解或熟悉临床基础知识对于一个合格的放射科工作人员来说,必须了解或熟悉临床基础知识,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也才能在急诊处理中正确判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指导。
2.3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急诊更能体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往往在短短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内要为患者做完检查,明确诊断,为临床医生进一步处理提供坚实的依据。放射科医技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积累,注重平时积累,练好基本功,尽可能多的掌握常见、多发急诊病例等多方面知识,对急诊的处理才能真正满足临床需要。
2.4具备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在急诊工作中,思维能力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思维不能僵化,工作流程不能按步就班,学会针对患者改变流程,针对病情优化检查,针对临床需要制订最佳检查方法。
2.5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是医务工作中的经常环节,在急诊处理中显得更加重要。随时注意保持与临床急诊医生、患者家属及患者的沟通。沟通时要掌握好语气、语调,这样才能有效安抚患者,掌握更多的病情,完成检查过程。
(三)、 规范的检查操作是做好急诊处理的关键
3.1接诊接到急诊摄片或ct检查申请单时,应仔细阅读申请单,了解患者病情及临床检查目的,如有不清楚的地方,马上与临床医生联系,或者询问患者及家属,以制定最佳处理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对于一些繁杂的程序,如交费,登记等可在检查的同时或以后进行,切不可机械地执行程序而耽误患者病情。对于生命垂危的患者应先由临床医生进行急救处理后再进行摄片或ct检查,以免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
3.2检查准备了解急诊患者病情及检查目的后,制定最佳的检查方案。摄片时使用大规格的数码板(ip板)、大规格平板探测器或片盒,尽量采用患者能接受的体位,避免重复检查增加患者的痛苦。及时与患者家属和患者的沟通,争取患者配合,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以便顺利完成检查工作。
3.3检查操作技巧医学影像科技师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熟练掌握人体各部位的检查位置和检查参数。检查时速度要快,尽量缩短检查时间,要忙而不乱,快中求稳。在检查中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尽量用标准体位检查,以得到良好的影像资料,但应轻柔、迅速、准确;对于复杂外伤或疑有骨折的患者,在能进行标准体位检查的情况下,应按照标准体位检查,一般应尽可能少搬动患者,少改变体位,充分利用x线球管及机架的移动性完成一种姿势多部位的检查;对于病危、昏迷患者则尽量在担架或推送平车上摄片,减少对患者的搬动,同时必须要求临床急诊医务人员在场。对于确实需要移动的患者,则应加倍小心,迅速准确完成检查;胸腹部疾病和外伤患者需要了解有无血气胸或腹腔脏器穿孔,一般要求站立位检查,若患者病情危急站不住,则可行坐位、半卧位检查,病情较重时可以倾斜诊断床尽量达到检查要求。检查患者必须绝对准确,检查前、检查中、
乃至检查后应认真查对,保证检查的患者、检查的部位与影像完全相符,避免张冠李戴,左、右混淆。
3.4诊断报告原则上在检查完成后应尽快出具急诊报告,诊断报告为达到迅速、准确的要求,在不放过重要阳性征象的前提下影像描述尽可能简化,诊断一定要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力求准确。但急诊处理瞬息万变,必要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区别病情,具体对待,如在批量处理急诊患者时,要有先重后轻的观念,及时处理病情危重需抢救的患者,病情较轻的可稍延后处理。急诊报告原则上要求快速、准确,但在一些因病情危重无法取得标准体位检查的患者,其影像质量会大打折扣,给诊断的准确性带来困难,这种情况应本着抢救生命为第一要务的原则,仔细观察影像表现,多与临床沟通,尽量给临床抢救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急诊诊断和平时的影像学诊断一样,是形态学的诊断,是反映病变的客观形态改变,而非病理诊断。好比看图说话,影像表现什么,就描写什么,同病异影,异病同影是常见的事。急诊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相互印证,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四)、急诊处理必须强调的细节
4.1“稳、轻、快、准”稳,面对较多的外伤患者,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忙中出错。轻,为防止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在操作中尽量轻巧适度。快,是要眼明手快,在保证诊断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检查工作,赢得救治时间。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临床医生的初步诊断,准确地判断检查部位、角度、检查参数,准确地出具诊断报告,给临床抢救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影像信息。
4.2具备风险意识在危重急诊患者检查时,如脑外伤、全身多处复合伤和脊柱高位外伤等做影像学检查有一定危险性的患者,全部检查过程中应要求有临床医生陪同,随时注意患者情况并请求临床医生协助处理。检查完毕观看影像图像后,应立即嘱其回到临床科室抢救。
4.3注重检查质量检查参数的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检查质量,cr、dr、ct虽然都是数字化影像,可以进行图像后处理,但是初始图像仍是后处理的基础,必须要掌握好准确的检查参数,才能保证检查质量。
【结果】
急诊工作是放射科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放射科急诊工作是速度、细心、准确三者相统一的系统工作。力求使用最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力争确诊。急症患者的检查过程虽然短暂,但切不可轻视,往往几分钟的时间拖延,几次无谓的搬动,一次微小的疏忽都会造成终身遗憾。只有集中精力迅速有效的处理好各个环节,才能尽量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检查信息。才能真正提高急诊工作能力,更好、更准确地服务于患者。
【讨论】对于放射科急诊工作,除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应遵循上述原则和细节,部分细节尚有商榷之处,以求老师指正。
【参考文献】
[1] 刘 静,马 令.放射科急诊工作素养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3):131~132.
[2] 康腊梅,孙 华.基层放射科急诊摄片工作的应急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1*,4(1):48.
第二篇:医学影像论文肝脏的ct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摘要】:医学影像学检查近些年发展很快, 为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对这些器官疾病的外科治疗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字】:ct医学影像肝脏造影
【内容】肝脏的ct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医学影像学检查近些年发展很快, 为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对这些器官疾病的外科治疗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t虽然是较为昂贵的影像学检查, 对占位病变诊断价值较大,肝脏疾病在b 超检查提示占位而定性困难时, 选用ct检查可提供清晰的图像, 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一、肝脏ct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近年有许多进展,包括多排探测器的使用和计算机后处理软件的升级。在ct检查中,不经静脉给予造影利的ct扫描称为平扫。一般正常盯组织和病变组织间ct值至少相差10hu才有可能明确显示肝内病灶,否则应采用增强的方法进行检查。
1.平扫先定位片上确定扫描范围,应从肝脏膈顶到下脚为止,视病情而定可增加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常规为10mm,直径<2cm的小病灶可采用层厚和层距2~5mm的薄层扫描,增加病灶的检出率。
2.常规增强扫描现采用一种静脉团注法,用对比剂80~100 ml,以2ml/s的速度注射,全部对比剂注射完毕后开始扫描。它的特点是增强效果较好 但消失也快。有点医院先用团注法注射50ml,然后再用快速静脉滴注法100ml,维持对比剂浓度
3.动态扫描
(1)进床式动态扫描:以发现病灶为主要目的,扫描时床移动,以3~5个层面为一组进行扫描,范围包括整个器官。
(2)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主要是研究病灶的增强特征,鉴别其性质,常常应用于肝癌和肝血管瘤的定性和和鉴别诊断。方法是根据平扫或常规增强ct,首先确定扫描中心层面,然后在同一层面进行连续扫描。
(3)“两快一长”增强扫描:先用平扫选择病灶最大层面,然后一次快速静脉注射
60%的泛影葡胺60~80ml,注完后立即扫描。接着在同一最大层面,于60s内再扫描一次,此后于2min、3min、5min、7min、9min、12min、16min再各扫描一次。用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延迟ct扫描近年来,一些作者报道一次大量注人造影剂后,经过4~6小时再重复扫描,可以发现肝内的小病灶。这是因为造影剂大多经肾脏排泄,只有小部分(约10%)经肝脏排泄,但正常的肝细胞具有排泄和再吸收有机碘的功能,4~6小时后人t值略有提高,而肝癌不具备这种功能,利用二者的密度差,亦可发现早期肝癌。
5.血管造影ct主要用于肝脏小肿瘤病灶的检查,其检出率高于常规ct和血管造影。但为有创和侵入性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1)肝动脉造影ct:经股动脉穿刺置导管于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内,移患者至ct检查床上,按进床式动态增强扫描,每组扫描时经导管注入30%对比剂10~15ml,注射速度为1~2ml/s,注射开始后5s行动态扫描,直径扫描完全肝。
(2)门静脉造影ct:经股动脉穿刺置导管于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内,扫描方法同上述动脉造影ct,但注射对比剂浓度为60%,以2~3ml/s的速度注射,总量150~170ml,于门静脉期(延时20~25s)开始扫描。 二、正常肝脏的ct表现
肝脏大部分位于右侧季肋部,仅小部分超越前正中线而达左侧季胁部。肝脏的上界相当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与右胁缘平行。后面相当于第6至第12肋骨,前面相当于第6至第9肋软骨。肝脏的左侧达第6肋软骨平面正中线左侧5crn处、剑突下约3crn。肝脏的位置可随呼吸上下移动。肝脏呈模形,其右侧厚,左侧薄,外观可分为左、右、前、后四个缘和脯、脏两个面。隔面光滑隆突,大部分与横膈贴,前上面有镰状韧带与膈相连,前下缘于脐切迹处有肝圆韧带与腹壁相连;镰状韧带向后上方延伸并向左、右贴附横隔而形成冠状韧带,冠状韧带又向左、右伸展形成左、右三角韧带,在右冠状韧带前、后叶之间,有一部分肝脏的表面没有腹膜覆盖,称肝裸区。肝裸区可被用来区分胸腹水。在ct横断面图像上,腹水向内止于肝裸区,而胸水分布于整个肝周后间隙。肝脏的脏面凹凸不平,有两个纵沟和一个横沟,构成"h"形。右纵沟由胆囊窝和腔静脉窝组成,其后上端为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即第二肝门所在。左纵沟则由脐静脉窝和静脉韧带沟组成。横沟连接于两纵沟,为第一肝门所在。在横沟右端伸向肝右外方,常见一侧沟,称右切迹,其位置在相当于下腔静脉与胆囊窝的连线上。在肝的脏面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胃韧带亦称小网膜,一般只含细小的血管支、肝十二指肠韧带向上直达肝门横
沟,内含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等。另外,在脏面的右侧还有肝结肠和肝肾韧带。肝的前缘有时可见到三个切迹,在左侧有脐切迹,是左叶间裂的标志;中间有胆囊切迹,是正中裂的标志;右侧有时可见右下缘切迹,可作为右叶间裂的标志。在不同层面的ct横断面图像上,肝脏的形态各异。在靠近横脑的肝顶部,肝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面积较小,占据左、右侧腹腔前内侧1/4区域;在肝中部,肝脏近似模形,面积较大,占据腹腔的右半;在肝的下部,肝脏近似梭形或半月形,依次向下其面积逐渐缩小。 ct清楚地显示肝脏各叶的结构。依据肝门和肝内三条裂隙(左叶间裂、横裂和正中裂),可将肝脏分为右叶、左叶内侧段(左内叶)和左叶外侧段(左外叶)以及尾状叶=左叶间裂(此裂又称圆韧带裂或纵裂)是区分左叶内侧段和左叶外侧段的标志。此裂起自脐切迹,向后上方抵于肝左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在ct横断面图像上,左叶间裂表现为肝前缘至肝门呈矢状走行的低密度裂隙。当裂隙内脂肪组织丰富时,可衬托出软组织密度的圆韧带影。增强后扫描可显示在裂内走行的肝左静脉叶间支。左叶间裂大多位于身体中线的右侧,少数偏于左侧。静脉韧带和肝门共同构成横裂。在ct横断画图像上,横裂呈一条自左后斜向右前的低密度裂隙。其前方为左叶,后方为尾状叶。正中裂是区分肝左叶和肝右叶的标志。此裂在肝的踊面,起自胆囊切迹,向后上方抵于肝左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在肝的脏面,以胆囊窝和下腔静脉连线为界。正中裂的位置多数经过左、右门静脉干分叉点的左侧。增强后扫描可显示在正中裂平面内经过的肝中静脉。因此,肝中静脉可作为在肝顶部区分左、右叶的标志。正常肝实质的密度较均匀。采用不同的ct扫描装置因扫描能量和校准方法等因素的不同,所测得的肝的ct值有较大的差异。平扫时其范围大约在48-80hu,一般高于脾脏、膜腺和肾脏。肝、脾之间ct值平均相差7-8hua肝实质的密度相对高于其他脏器,这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内含有高浓度糖原的结果。因此,同一病例在饥饿和饱食时因其肝糖原含量变化可影响肝的ct值。另外,肝的ct值还受肝细胞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如脂肪肝患者ct平扫,肝的ct值低于脾脏。一般肝实质的ct值亦高于血液。ct平扫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系统呈略低密度的分支状结构。在严重贫血的患者,这些血管的密度更低。相反,在脂肪肝因血液的ct值常高于肝实质,血管可呈略高密度的分支状结构。增强后扫描能清楚地显示三支主要肝静脉(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左静脉)和门静脉主干及其肝内的主要分支,这些血管强化呈高密度影,同时肝实质的密度亦增加。三支主要肝静脉位于肝的后上缘,肝右静脉在右叶间裂的上部呈冠状走行,注入下腔静脉右侧缘,分隔肝的右前叶和右后叶。肝中静脉在正中裂的顶端注入下腔静脉左前缘,分隔肝右叶和左叶。肝左静脉或单独或与肝中静脉汇合后注入下腔静脉左前缘,其叶间支在左叶间裂内行走,分隔左叶内侧段和左叶外侧段。门静脉主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汇合点位于膜腺头部和颈部交界的后方。然后向右上方斜行,通过肝十二指肠韧带进入肝门,分为门静脉左、右支人肝。成
年人门静脉长约5.5-8.oem,内径约lema门静脉的前方可见两个圆点状结构,右侧为胆总管(或肝总管),左侧为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左支一般可分为横部、角部、矢状部和囊部。整个左半肝和尾状叶左段的门静脉血管均由这4个部发出o门静脉右支可发出两支较大的分支,即右前叶门静脉和右后叶门静脉,分布在右半肝。采用高分辨ct扫描,约40%患者可显示直径为1-3mm的肝内小胆管,这些小胆管与门静脉和肝动脉分支一起走行。在肝门处可见左、右肝管。左、右肝管出肝后在肝门右侧汇合成胆总管。增强后扫描胆管的密度不变,依然接近水样密度。 ct对显示肝脏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肝脏的左侧脏面与食管腹段、胃以及膜腺等器官相毗邻。肝脏的右侧脏面与下腔静脉、十二指肠、胆囊、横结肠和右侧肾及肾上腺等器官相毗邻。在肝的轮廓上可见呈现这些脏器相应的压迹。尾状叶和第10、第11胸椎相对应。在尾状叶的左后方为腹主动脉,尾状叶和腹主动脉之间是膈动脉和右膈脚。
参考文献:
[ 1] pandharipande pv, krin(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www.bsmz.net ley mj, coulden r, dawww.bsmz.net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mathematics, application 引言
医学影像数字化在医院现代化中占据很大比重,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鲜明标志。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并展现医工结合的高新技术的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不断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大显身手,为人类的疾病诊断、治疗和保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然而由此也引发一些值得认真研讨并妥善应对的新课题。首先,必须从管理制度上解决医疗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与合理分布问题,有效克服相互攀比盲目引进所造成的浪费,纠正设备利用严重不足以及又有设备利用过渡的不良倾向,从而充分发挥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效能;第二,必须注重观念转变,并大力加强合格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不仅需要执业医师、有关医技和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尽快与数字化时代要求相适应,而且急需配备临床医学工程师和医学物理师等相关专业人员,形成相应技术队伍有合理的专业结构;第三,占据相当大医疗资源份额的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必须严格准入和验收规范,并且十分重视状态检测和稳定性检测等日常的质量控制,从而确保数字医学能够显著提高医学诊断与治疗质量,给老百姓的医疗保健带来实惠;第四,随着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日新月异发展和迅速广泛普及,尤其大量与诸多各类放射诊疗相伴随的放射防护与安全问题日益强烈凸显,必须认真贯彻实施放 射防护与安全法规与标准,保障所有工作人员、受检者与患者以及广大公众的健康与放射安全,不仅严格防范各类事故,而且致力于实现趋利避害。
通过多年在影像科的工作经历,在我看来普放诊断对于医院各科都是十分重要的。许多病症的确诊都需要普放诊断的支持,并且影像学也在进一步被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然而普放诊断并不是一项有利无害的事业,因此医务人员对普放诊断发展史的了解和对普放诊
断工作的进一步研究是尤为重要的。
1.x线的医学史
从事普放诊断,首先要了解普放诊断史,掌握诊断的原理和方法技术。1895年伦琴发现的x射线在二十世纪被医学界广泛应用。x线成为诊断和治疗方面最有效的手段。它以绝对的可靠性引导着医师的诊治。普通放射诊断是现代医疗机构确诊病人患病的重要手段。今天,每一个有声望的医院无论大小,都要有一个x线部门,并备有做疾病诊断和治疗所用的设备和装置。普放诊断原理主要依据x线成像原理。它与x线的性质、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有关,x线能穿透人体是由x线的性质所决定的。x线成像原理是:x线的基本特性和人体组织器官密度与厚度之差导致各个不同密度的组织相邻排列,吸收及透过x线的量不同,产生透视或照片上的影像。凡是密度大的部分(例如骨骼)吸收x线最多,通过x线很少,故在照片上显出白色影像;反之,密度较小的部分(例如空气或是软组织)在照片上出现黑色影像。这使x射线技术立即为外科所采用,用于骨折、骨病的诊断及异物的识别。医院配置x线装置后内部器官的检查也迅速采用了x线技术。由于x线可被不致密的器官或骨予以部分阻断,故在x线片上可将软部分识别。肺部检查又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在支气管和肺中的异物,能借此找到其准确的所在部位。胸部x线检查成了临床检查的常规,现已在学校和军队中发现了上千个早期无症状的结核病例。x线检查在大多数的重复健康检查中成为必要的措施。骨和关节的放射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普放诊断还应用在脊髓体和椎间盘疾病病理分析,齿部的x线摄影,肾和其他结石以及病理性钙化的x线诊断等方面。
2.对于影像诊断的一点建议
主治医师通常让病人做的诊断检查是透视或照相。透视是使x线透过人体被检查部位并在荧光屏上形成影像。优点是能够看到心肺、横膈及胃肠等活动的情况,同时还可以转动患者体位,做多方面观察,以显示病变及其特征,便于分析病变的性质,多用于胸部及胃肠检查。因此,在术前病人一般都需要进行透视检查,观察多系统的器官。检查人身体机能是否适合手术。对于某一特定部位的检查不仅可以观察病灶,同时也能够观察病变与周围的关系。照相亦称为摄影或摄片,x线通过人体后使受检部位在胶片上显影,利用了x线的穿透性和对胶片的感光作用。这种影像诊断方法比较昂贵,但可留作永久记录,便于分析对比、集体讨论和复查比较。然而它的缺点是不能显示脏器活动状态。一张照片仅反映一个体位(体位即照相位置)。因此摄片可适应于各系统、器官疾病,如头颅、脊椎及腹部等部位的检查。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诊断方法,为病症的确诊提供有效的数据。
3.普通放射诊断的优势
普放诊断的好处很多,以下是我这些年来个人的一些体会。
3.1、 普放诊断的简便性
只需影像科人员通过病人的x线影像检查就能够看出其机体是否正常,随时检查给其主治医师一些建议。
3.2、 普放诊断是快速的
影像检查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到人体部位的x片,无需复杂的观察等待。普通检查可在半分钟到两分钟内完成。
3.3、 普放诊断的准确性
不同于医生通过经验或常理主观判断病人病情,同过客观事实为医生的确诊提供帮助。
3.4、 普放诊断无痛苦
检查时病人只需站在规定的位置,检查者不会觉得身体有任何不适,使病人愿意选择此诊断方法。普放诊断的优点还有很多,它是不可取代的,它使疾病的检查更加安全有效。
4.普放诊断应用实例
今天x线摄影诊断及荧光屏法已能够探查出更小或更模糊不清的病灶来,x线不仅在消化道内,几乎在所有的“外”腔内、尿道内,甚至在动脉内,以及某些极重要的器官(例如脑和脊髓内)也能应用。静脉注射肾盂照相术,开始是利用一些如碘化钠和尿路显影剂等不透明制剂,这些物质在静脉注射后不久即由尿道排出。因此由一系列的x线摄影,就能显出肾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准确形象。碘油及其他不透明物质,是用来显示肺部支气管扩大或脊椎管的外形,也用于女性生殖道内以诊断子宫腔内的肿瘤以及鉴定输卵管有无闭锁。羊膜照相术,即将碘化锶溶液通过腹壁而注入,借此,胎儿软部得以显影,胎盘亦得以确定位置。通过此术常能确定胎儿的性别。
5.放射诊断的危害
x线在对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对人的身体组织也有很大危害,这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长期接触x线,使手及其它暴露部分出现有慢性和疼痛的皮肤溃疡,其中一些人用各种治疗均无效果,转变为不治的癌症。早年许多这样的工作者,在他们认识这个危害作用之前,均以因皮肤的复发癌症或是不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而死亡。现在我们用铅屏以及含有铅的玻璃在病人检查室和影像观察室中间做隔膜板予以防护。
科学不断进步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学界也不会落后。普放诊断会更加完善,更多的病症将能通过普通放射影像诊断出来,并可让病人进行及时的治疗,也让诊断结症时无痛、简单、快速、准确的理念达到了极致。诊断仪器对人体的危害也将通过医院的防护措施和研究人员对医疗器械的改进慢慢消除。对于普通放射性诊断技术我们要取其精华避其糟粕。在世界所有大医院和外科门诊中,放射部门以及专院,都积极的致力于常规的诊断和治疗,并不断研究创新,在放射学的活动范围中开辟了一个新园地。
结论
数学在医学影像技术中的应用十多方面的,随着数学在医学影像技术方面的推广和更多技术在数学中得到应用,实现医学影像管理资料的数字化,极大的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能力,方便医学影像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高影像诊断的水平与效率,数学必将在今后医疗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立民、舒华忠等.仿真影像学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
[2]贺能树、吴恩慧等.中华影像医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3][意]卡斯蒂廖尼著、程之范主译.医史学.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4]邹雄、吕建新.基本检验技术及仪器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
[5]王莲芸.现代医学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
[6]马建忠主编.医学高等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第四篇:医学影像毕业报告医学影像学是将现代放射学、微电子学、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最新科技成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现代医学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普通 x 线、核素、超声还是 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影像的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使各种影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人体的器官结构,结合病史、体检、化验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显地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爷爷告诉我们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参与社会实践中去。作为一名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我深感学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还要求我们做事要有一个十分严谨的态度。在学校学习了两年的理论知识之后,通过毕业实习,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深刻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医学影像技术人员肩上的任务有多重!
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习”自然放在主要的地位,然而这种学习又与学校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在学校里重点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而实习更注重培养作为一名及格的医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临场工作的基本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思维方法,甚至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因此,实习中的学习呢弄比学校的学习内容广泛得多。其次,在学习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而实习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应验过程,因而学习的方式则以独立思考为主。
在短短的三个月实习时间里,所涉及的内容几乎是在学校学习的所用内容,而实习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我每到一个科室都会用应用联系的方法学习医学影像的相关专业知识,因为影像技术在每一个临床科室所不能缺少的辅助检查方法。
我实习的第一站是骨科,骨科是实习的重点科室之一,也是与我的专业密切联系的一个科室。 在骨科所用的辅助检查中,与骨科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x线检查了。特别对于外伤的病人,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临床诊断依据,而且为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参考治疗。在实习过程中,我利用休息时间总结了有关骨折的基本知识,如骨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方法如骨折的x线检查,骨折的治疗原则以及骨折的复位标准。这些都是骨科实习的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在骨科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骨科知识,还学习到了骨科基本的手术以及换药知识。
我的第二站实习科室是普放,这个科室对我们毕业于专科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科室;也是我们接触设备最多的一个科室,这里的医生们都肯放手,所以在这里我总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的请教医生们,改正错误,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在普放我主要接触的设备有cr、平板dr、dr乳腺机、牙片机,床旁机。在普放实习的这段时间我明白了要想真正做好影像科中最简单的这一部份,我必须做到到:“1.熟悉各种检查方法,正确引导病人就诊。 2.独立完成各项设备操作与管理的各项工作;3.能熟练地掌握 x 线机的操作方法并进行常规检查部位的普通 x 线摄影及造影,拍摄出符合诊断要求的 x 线片;4熟悉 x 线特殊检查技术,包括高仟伏摄影、软x 线摄影、数字 x 线检查;5.知cr、平板dr、dr乳腺机、牙片机,床旁机的技术检查操作规程要领及基本步骤。
心血管内科是我的第三个实习科室,这科室也与影像密切联系,因为其最为重要的一个辅助检查就是影像技术的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等。 影像诊断对于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实际临床中,心、大血管的超声成像和传统x线检查是最常用和首选的影像
检查方法,能明确许多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断。透视的优点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心、大血管的形状、搏动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还便于选择最适当的角度进行斜位摄影。但其影像清晰度较差,时间也短促,需与摄影结合进行诊断。进入心血管内科实习后才发现,超声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是诊断,然而临床上所见的并非都是标准的声像图表现,不同的患者即时是正常结构形态也是各有千秋, 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困难,图像很多不认识,我的带教老师要求我先认识正常图像,正常图像认清之后,再记异常声像图表现,只有这样看到了异常图像才能准确的诊断出来,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接触病患,多看、多记,才能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最后一站实习科室是ct科室,在ct室的实习我侧重点主要放在ct精髓部分的学习,因为心里很明确一点,对于高科技的设备操作很简单,你看几天就可以完全掌握,而它精髓的技术不是你几天就能掌握的,所以尽可能的在自己学习阶段多学点,以便以后走上真正工作岗位后不至于手忙脚乱。在ct我主要学习的技术是动脉cta。动脉cta主要分为头部cta和冠脉cta两类。而我在这里主要介绍头部cta 头部cta包括扫描部分和图像后处理两部分。首先头部cta的目的是:
1、观察肿瘤供血情况,2、看血管有无畸形,3、血管病变。头部cta扫描步骤是:1、选序列(head—neck—cta)→扫定位像→定位(鼻尖)→试打(20ml)→扫描同时打药(3.5每秒,20ml)→找出颈动脉优势目标层追踪→得出流速曲线→算出延迟时间→选层厚进行第三次扫描→头部常规扫描。完成后进行图像后处理(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动脉cta是一个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技术,要做好它我们必须不断努力,掌握更扎实的ct知识。当然我还学习了其它部位的ct扫描方法如;肝脏三期扫描、四肢扫描等。
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功能科医师的职责,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旷工、踏实工作,努力做到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明确做为医学院影像专业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个月的实习转眼就过去了,我深刻地体会到医学影像技术与临床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各个科室中,医学影像技术部分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担负着来自临床各科室要求的影像技术检查工作,负责为影像诊断和为临床提供客观的、真实的、准确的图像资料以及准确诊断疑难病变的依据,因而影像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获取图像的质量,也就影响到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必然也影响到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效果。所以在我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做一个懂临床医生和诊断医生新的技术人员,不断的和临床交流。这样我相信我一定会变的非常优秀的。
最后感谢医院领导给予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各科室同事的悉心关怀与教导!
第五篇:医学影像毕业考试方案怀化医专201*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考试方案
我校201*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将于3月中旬返校参加毕业考试,为搞好该专业毕业考试,现将毕业考试方案设计如下:
一.各门考试科目考试题型分布:
1.名词解释5个,占15分(占总分15%),简答题2个,10分(占总分10%),填空题30空,30分(占总分30%),a1型题35个,35分(占总分35%),x题或a2型题5个,10分(占10%)。
二.考试内容分布:
(一)放射诊断技术(包括传统放射诊断及ct诊断)考试内容分布:
1.传统放射诊断技术考试内容分布(占80%):
呼吸系占25%(20分),运动系占25%(20分),消化系占20%(16分),循环系占15%(12分),泌尿生殖系占10%(8分),颅脑五官占5%(4分)。
2.ct诊断学考试内容分布(占总分20%):
ct诊断概述占20%(4分),颅脑ct占30%(6分),胸部ct诊断占25%(5分),腹部ct诊断占25%(5分)。
(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考试内容分布: 医学影像检查物理基础20%(20分),医学影像摄影理论30%(30分),人体各部摄影占20%(20分),造影检查15%(15分),数字影像及ct检查术占15%(15)。
三.毕业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考试日期及地点:
毕业考试具体日期、地点由学校教务处考试中心安排。
临床医学系医学影像教研室
201*年3月6
临床医学系医学影像教研室201*年3月23日
向您推荐更多文章:201*级毕业医学影像专业试卷a答案
医学影像学毕业实习报告
医学影像
医学护理毕业论文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3642.html
- 上一篇:毕业论文翻译
- 下一篇: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