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后进生转化问题浅析

时间:2019-05-22 13:22:20 网站:公文素材库

后进生转化问题浅析

内容摘要: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今天,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由于遗传因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智力低下的后进生和贪玩好耍、学习成绩低下、思想品德不良等后进生。怎样使后进生振作精神、奋发向上,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本人将从后进生成因及转化思路两个大方向,粗浅地谈谈这一问题,希望对有效转化后进生问题有所促进。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歧视 社会思潮 科学 个性

“后进生”在班级体里是个“弱势”群体,论年龄,他们还是个孩子,心理上相对还未成熟、独立,应给予更多的关心,更深沉的爱,如果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更有甚者长期受斥责,那么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认为转化后进生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在他们当中将来也可能产生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一.寻找“后进生”的成因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1.教育方式不当.

要么过分溺爱,让孩子在温室环境中成长,从不知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要么是过分“教育”,所谓的父“严”母“慈”,也就是表现为父亲教育行为粗暴,母亲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喋喋不休,这样的教育往往适得其反,久之孩子们产生对立心理,父母变得很被动,出现恶性循环现象.

2.疏于管教和关心.

现今社会大人们忙于生计,小孩托由爷爷奶奶看管,老人对第三代从出生开始就十分欢喜,他们的思想角度和父母不一样,精力也不足以既管生活又管学习,其实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尤其是青春期阶段,最希望和父母在一起,说说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健康成长.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疏导,孩子容易行为习惯差,心理脆弱,这对他们的学习有百害而无一益.

3.父母离异,单亲家庭.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爱,心里留下阴影,容易性格内向,不善与他人交流,偏直,他们的成长是孤独的,不健康的.

(二) 学校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歧视.

教师往往不愿在后进生身上花精力,动脑筋想方法,而后进生的微小进步谈何容易,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之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人做过对后进生的问卷调查中,相当多一部分述说,他们从小学起就被老师冷落、辱骂,甚至体罚.这样做的后果不但使这些学生散失自尊、自信,更严重的是师生关系疏远,仇视教师,甚至是教育.

2.教学思想方法失误.

有的教师教育水平不高,教法古板,驾驭课堂能力差,学生上课心理紧张,产生厌学情绪,后进生的队伍开始壮大;有的教师教学指导思想较片面,不讲究“因材施教”,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把他们安排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于是原来跑得慢的变得更慢,渐渐加入后进生的行列.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生活在网络的世界里,不良社会思潮腐蚀青少年的思想,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的孩子一旦接触到网络游戏等这些虚拟的事物后,就被其吸引,因为这些无需动多少脑筋就能取胜,获得满足感.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弱,而接受事物的能力很强,于是上课的时候容易走神,更有自制力差的学生为了上网,逃学、逃课、说慌、偷钱,看来问题变得严重,学习不行,品行也出现问题,所以与家庭、学校的因素相比这是我们第一要注意的因素.

二.探索“后进生”的转化思路

长期以来,该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教育工作者,但成效甚微。确实转化后进生很难,因为由上述成因可知,在未成年人可塑性很强的时候,这些因素扭曲了他们,他们顺着这个扭曲的方向继续成长,而这些负面后果很难使其接受我们的引导,需要长期耐心的跟踪、指导、总结,个别问题个别对待,到了一定时机,应该会拟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就本人目前的实践及向他人的学习来看,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与各位同仁共议.

(一)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后进生转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自然要经常与后进生交往,但在交往的过程中后进生很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心理上总是存在一定的隔膜,这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我们发现后进生的内心是十分敏感而矛盾的,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剖析从宏观上看,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从微观上看,由于每个人的气质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又不尽相同,后进生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所以要想有效转化后进生,首先要敞开他们的心扉,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后进生在进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无论怎样,只要教师以真爱动其心,以实言导其行,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的劳动和一颗恒心对待后进生的转化,就会产生一定的成效.

(二)转化后进生的几点拙见

1.转化后进生要以心换心

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李镇西爱学生是出了名的,然而他却认识到“爱心”超出一定限度就成了“溺爱”,有的爱心在行为过程中不知不觉侵犯了学生的权利,这种爱他认为是“扭曲的,专制的爱”,而我也认为是这样,爱心教育不一定包含民主,民主教育一定包含爱心,李镇西认为民主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时代主题,对待后进生更应如此,要拉近他们与教师、同学的距离,让其首先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当孩子们与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念之情后,便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空间,同时也为自身对其实施正面教育带来时机与希望.作为真诚的民主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之本身,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2.转化后进生要讲究方法的科学性

学生心灵深处美好道德的萌芽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依据.但是,对后进生而言,这些萌芽往往被各种缺点的“杂草”掩盖着,教育者的明智在于引导后进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善于用“可贵的我”战胜“卑下的我”.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也包括利用学生集体的健康的舆论对某个或几个后进生施与积极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浇灌他们的心灵.有本书上一位语文教师曾运用过这样的教育手法:他多次在新学期第一天开始让几个后进生进行“看谁进步大”的比赛,半学期语文考试时,让全班学生以‘**的进步大’的作文进行投票,由于学生的作文只能写一位同学,这就使参加“后进生”的比赛具有了竞争性,而且这种竞争随时是在整个班集体的监督之中;由于这种考试大家必然认真对待,认真体现在平时的细心观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关注,这无形中也给了后进生一定的动力,我认为这种教育技巧正是教育科学性的一种体现,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总结过这样一条教育规律:“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3.转化后进生要有个性特征

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转化教师的思想,首先应该肯定后进生是有优点的,有的教师总是放大后进生的缺点,缩小甚至忽略后进生的优点,后进生是孩子,而且是有很多不同程度缺点的孩子,他们却指望学生在批评声中改掉缺点,这可能吗?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后进生听到的经常是批评,看到的是不信任和冷漠的眼光,对批评也习以为常,而难得受到表扬,一旦听到表扬,他们则非常看重,加倍珍惜.除此以外,教师更多的应关注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这是外在表现形式最根本的内因,后进生的成因多数是成长环境的负面影响与教育方法的不当所造成的恶性循环现象,而后进生虽然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坏,但也是一个个具有丰富精神情感的鲜活的人,后进生正是比较缺乏这样的精神支持,于是教育者要根据后进生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正面引导,必须从每位后进学生独特的精神需要入手,这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后进生无比的宽容度,因为后进生的独特需求往往体现在他们平时的不良表现上,比如我知道有个其他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研制”炸药,结果引燃了书包,差点造成恶性事故,这种情况教师除了严肃批评外,不妨替这个学生介绍个化学老师,支持他“玩”化学,有的人对此做法不理解,这些学生本来学习就够差的了,还如此迁就他们,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可是我认为,你不这样做,他们成绩还是差;而发展他们的个性爱好不但能使他们或多或少学点知识,还能引导他们学点做人之道,这应该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教给学生受益终生的财富.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细微而复杂,不能要求过高过急,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后进生,真诚对待后进生,多给他们机会,多给他们鼓励,多探讨后进生转化的规律和方法,定能使他们放下包袱,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大教育论》 夸美扭斯(捷克)

《给教师的一封信》 苏霍姆林斯基(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后进生转化问题浅析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379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