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师范学院高等数学教研部 陈志惠
摘要:为了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本人认为加强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是一个起关键作用的环节。
对于刚迈进大学的理工科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是首当其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很多新生一时还难以适应,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度过这一“非常时期”,使之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学好高等数学这门主要的基础课?笔者认为,加强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是一个起关键作用的环节。
一、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高等数学的前提
无论是初等数学还是高等数学总是从繁杂纷纭的客观世界中抽象出一系列的数学概念,然后以这些概念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引出一些定理和公式,形成一个理论体系,然后把“这些符合论理的结论”应用到新的应用领域或实际问题中,因此可以说,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概念教学应成为高等数学教学的核心与重点,它是教师教好与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关键。只有当教师深刻全面地理解了概念的内涵与本质之后,才能透彻地讲解给出来,学生才能很好的接受,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等思维活动,理解数学理论体系的来龙去脉,掌握运算的技能技巧。从而获得应用数学方法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等数学中,大多数概念都比教具体直观,学生容易接受,再加上课时较多,进度较慢,教师由浅入深,亦步亦趋,使一般学生都不会对接受新概念感到很困难。即使有一些学生不重视概念学习只注意计算方法与技巧,但在长期与大量的练习中,由于反复接触,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对概念由知之不多过度到知之较多,逐步掌握了概念。但在学习高等数学时,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等数学是研究变量的数学,常常需要用运动的观点来讨论,因此更显得抽象、复杂。例如极限、导数、积分等概念都是初学者所不能透彻理解的,加上大学里的教学进度快,反复练习的机会少。难免会使一些新生感到不适应,概念掌握不好,以致于以概念为基础的理论及计算方法当然也就很难学好。因此能不能用有限的时间加强概念教学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注重概念的引入是学习概念的先导
众所周知,数学概念都是由客观实际或客观规律抽象出来的。很多概念都可以在实际中找到它的“原型”。例如:从曲线切线的斜率、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计算等问题抽象出导数概念。从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等问题抽象出定积分的概念,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只有透彻地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才能真正地理解概念的实质及价值。因此,教师不能认为花费一定时间讲解这些背景是没有价值的、是在浪费有限的时间,因而便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或者根本不讲背景,直接拿出定义,接着便是计算,一个例题接着一个例题,这是不妥当的。再者从客观实例引进概念,也为以后应用这些概念及有关理论去解决应用问题作了一定的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每一个概念都要求由实例引入,教师可灵活掌握。对于一些较易理解的概念也可以从已知的概念引出新的概念。例如:无穷小量可由极限概念中当极限值为零时来得到,连续概念也可由极限概念中极限值等于函数值来得到。而原函数的概念自然而然的可由导数的逆运算引出。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不难接受的。
总之,不论是由实例抽象出概念还是由旧知识直接引出新概念,教师的主要目的应该放在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形成,掌握概念的内涵上,所以所用的例子都不宜太复杂或者专业性太强,否则会造成喧宾夺主,反而影响概念的形成与引出。
三、数学概念的定义是概念属性的体现
高等数学中的概念的具体内涵通常用定义的形式给出,有的概念还同时规定了所采用的符号。当教师以实际问题或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基础抽象出概念以后,就应引导学生理解定义所指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从正面和反面等不通角度去反复领会,并利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叙述概念。
以导数的定义为例,教师应该使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以下各点:
第一、由于函数 在点 处的导数是函数增量 与自变量增量 之比当 时的极限,所以该函数必须在 处及其一个领域内有定义,否则就不可导,比如: 与 在 处就不可导。
第二、函数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有不同的表示法。因此导数定义式也有不同的表示法。如: 在 处的导数可以分别表示为 与 等。当极限不存在时此函数在该点不可导。
第三、定义同时给出了求导数的三个步骤:①求函数增量 ②求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之比 ③求极限 ,告诉学生按照这三步就可以求出一些简单函数的导数。
高等数学中有不少概念的定义都明确指出了计算的方法与步骤,除上述导数外,连续概念、定积分概念、级数收敛性概念等都是如此。教师在进行这类概念教学时应该花费一些力气按定义指明的方法与步骤进行有关的计算,以加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应向学生指出按定义直接进行计算一般是很困难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其性质及别的计算法则,这样做就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当然高等数学中并非所有的概念都是如此,有些概念的定义只是明确了概念的内涵,而并没有给出计算方法与步骤,如极限的精确定义、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等等。教师在这类概念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一般都要按定义作一些验证工作,如:证明 ,证明 和 都是 的原函数。
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往往有一个不良习惯,轻概念重计算,以为学习高等数学无非就是要会计算、会做题。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的学生学完了高等数学也知道 却说不清楚符号 所表示的确切含义,更有甚者学完了高等数学却不知道微商是什么。因此从始至终抓紧概念的教学是很重要的,这不仅要熟记定义的条文、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更重要的是透彻地掌握其本质。
四、在概念系统中学习概念
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学习一个概念时,以为明白了定义的本质,但是若把这个概念与其它有关概念放在一起时,就糊涂了,比如极限、连续、可导、可微之间的关系,教师都会给学生讲清楚,但学生一碰到下面的问题就举棋不定,不知道从何写起:
设
1) 取何值时, 在 处连续?
2) 取何值时, 在 处可导?
3) 取何值时, 的导数在 处连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方面是学生还没有真正领会概念的本质,有的学生当时弄清楚了但缺乏巩固措施,不久就忘了。另一方面是学生习惯孤立地学习概念,不善于把相关概念相比教,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因此,在进行概念思维时就会出现“断线”现象,无从下笔,或者写不清楚。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在概念系统中教会概念,学生必须在概念系统中学会概念。数学是由概念与命题等内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知识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总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一些相近的概念,其联系更为突出,学生最易混淆。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不时的将这些概念与前面所学过的相近概念相比教,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前面说的极限、连续、导数、可微是如此,在此之后的四个中值定理更是如此。
总之,把概念放在概念系统中教学是教师应当把握的教学规律。教师每讲一个新概念,首先必须对这一概念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概念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使学生对已学过的概念能做到融会贯通,同时,又为今后要学的新概念埋下“伏”笔。
最后要说明的是,对于工科高等数学中的概念的教学,教师必须掌握分寸。工科数学毕竟不同于数学专业的数学,应该着重于应用,而不宜在纯数学理论推导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另外专业之间也应该有所区别,这些都是我们从事工科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注意的。
作者简介:陈志惠,1972年5月出生,讲师,学士,主要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加强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师范学院高等数学教研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3827.html
师范学院高等数学教研部 陈志惠
摘要:为了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本人认为加强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是一个起关键作用的环节。
对于刚迈进大学的理工科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是首当其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很多新生一时还难以适应,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度过这一“非常时期”,使之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学好高等数学这门主要的基础课?笔者认为,加强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是一个起关键作用的环节。
一、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高等数学的前提
无论是初等数学还是高等数学总是从繁杂纷纭的客观世界中抽象出一系列的数学概念,然后以这些概念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引出一些定理和公式,形成一个理论体系,然后把“这些符合论理的结论”应用到新的应用领域或实际问题中,因此可以说,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概念教学应成为高等数学教学的核心与重点,它是教师教好与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关键。只有当教师深刻全面地理解了概念的内涵与本质之后,才能透彻地讲解给出来,学生才能很好的接受,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等思维活动,理解数学理论体系的来龙去脉,掌握运算的技能技巧。从而获得应用数学方法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等数学中,大多数概念都比教具体直观,学生容易接受,再加上课时较多,进度较慢,教师由浅入深,亦步亦趋,使一般学生都不会对接受新概念感到很困难。即使有一些学生不重视概念学习只注意计算方法与技巧,但在长期与大量的练习中,由于反复接触,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对概念由知之不多过度到知之较多,逐步掌握了概念。但在学习高等数学时,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等数学是研究变量的数学,常常需要用运动的观点来讨论,因此更显得抽象、复杂。例如极限、导数、积分等概念都是初学者所不能透彻理解的,加上大学里的教学进度快,反复练习的机会少。难免会使一些新生感到不适应,概念掌握不好,以致于以概念为基础的理论及计算方法当然也就很难学好。因此能不能用有限的时间加强概念教学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注重概念的引入是学习概念的先导
众所周知,数学概念都是由客观实际或客观规律抽象出来的。很多概念都可以在实际中找到它的“原型”。例如:从曲线切线的斜率、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计算等问题抽象出导数概念。从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等问题抽象出定积分的概念,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只有透彻地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才能真正地理解概念的实质及价值。因此,教师不能认为花费一定时间讲解这些背景是没有价值的、是在浪费有限的时间,因而便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或者根本不讲背景,直接拿出定义,接着便是计算,一个例题接着一个例题,这是不妥当的。再者从客观实例引进概念,也为以后应用这些概念及有关理论去解决应用问题作了一定的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每一个概念都要求由实例引入,教师可灵活掌握。对于一些较易理解的概念也可以从已知的概念引出新的概念。例如:无穷小量可由极限概念中当极限值为零时来得到,连续概念也可由极限概念中极限值等于函数值来得到。而原函数的概念自然而然的可由导数的逆运算引出。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不难接受的。
总之,不论是由实例抽象出概念还是由旧知识直接引出新概念,教师的主要目的应该放在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形成,掌握概念的内涵上,所以所用的例子都不宜太复杂或者专业性太强,否则会造成喧宾夺主,反而影响概念的形成与引出。
三、数学概念的定义是概念属性的体现
高等数学中的概念的具体内涵通常用定义的形式给出,有的概念还同时规定了所采用的符号。当教师以实际问题或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基础抽象出概念以后,就应引导学生理解定义所指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从正面和反面等不通角度去反复领会,并利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叙述概念。
以导数的定义为例,教师应该使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以下各点:
第一、由于函数 在点 处的导数是函数增量 与自变量增量 之比当 时的极限,所以该函数必须在 处及其一个领域内有定义,否则就不可导,比如: 与 在 处就不可导。
第二、函数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有不同的表示法。因此导数定义式也有不同的表示法。如: 在 处的导数可以分别表示为 与 等。当极限不存在时此函数在该点不可导。
第三、定义同时给出了求导数的三个步骤:①求函数增量 ②求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之比 ③求极限 ,告诉学生按照这三步就可以求出一些简单函数的导数。
高等数学中有不少概念的定义都明确指出了计算的方法与步骤,除上述导数外,连续概念、定积分概念、级数收敛性概念等都是如此。教师在进行这类概念教学时应该花费一些力气按定义指明的方法与步骤进行有关的计算,以加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应向学生指出按定义直接进行计算一般是很困难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其性质及别的计算法则,这样做就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当然高等数学中并非所有的概念都是如此,有些概念的定义只是明确了概念的内涵,而并没有给出计算方法与步骤,如极限的精确定义、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等等。教师在这类概念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一般都要按定义作一些验证工作,如:证明 ,证明 和 都是 的原函数。
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往往有一个不良习惯,轻概念重计算,以为学习高等数学无非就是要会计算、会做题。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的学生学完了高等数学也知道 却说不清楚符号 所表示的确切含义,更有甚者学完了高等数学却不知道微商是什么。因此从始至终抓紧概念的教学是很重要的,这不仅要熟记定义的条文、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更重要的是透彻地掌握其本质。
四、在概念系统中学习概念
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学习一个概念时,以为明白了定义的本质,但是若把这个概念与其它有关概念放在一起时,就糊涂了,比如极限、连续、可导、可微之间的关系,教师都会给学生讲清楚,但学生一碰到下面的问题就举棋不定,不知道从何写起:
设
1) 取何值时, 在 处连续?
2) 取何值时, 在 处可导?
3) 取何值时, 的导数在 处连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方面是学生还没有真正领会概念的本质,有的学生当时弄清楚了但缺乏巩固措施,不久就忘了。另一方面是学生习惯孤立地学习概念,不善于把相关概念相比教,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因此,在进行概念思维时就会出现“断线”现象,无从下笔,或者写不清楚。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在概念系统中教会概念,学生必须在概念系统中学会概念。数学是由概念与命题等内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知识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总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一些相近的概念,其联系更为突出,学生最易混淆。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不时的将这些概念与前面所学过的相近概念相比教,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前面说的极限、连续、导数、可微是如此,在此之后的四个中值定理更是如此。
总之,把概念放在概念系统中教学是教师应当把握的教学规律。教师每讲一个新概念,首先必须对这一概念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概念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使学生对已学过的概念能做到融会贯通,同时,又为今后要学的新概念埋下“伏”笔。
最后要说明的是,对于工科高等数学中的概念的教学,教师必须掌握分寸。工科数学毕竟不同于数学专业的数学,应该着重于应用,而不宜在纯数学理论推导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另外专业之间也应该有所区别,这些都是我们从事工科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注意的。
作者简介:陈志惠,1972年5月出生,讲师,学士,主要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加强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师范学院高等数学教研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3827.html
- 上一篇:德育论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 下一篇:历史活动课的情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