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东北里小学网络教研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6 14:46:54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东北里小学网络教研工作总结

东北里小学网络教研工作总结

网络为教研打开了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网络教研这个新生事物,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今年初,市教研室又为教师们开辟了“教研博客”这方平台,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对于每个参与教师来说算得上收获颇丰:大家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学习了很多东西,从心灵到教研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实践证明:网络教研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现就我校半年来的网络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学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和教研室的倡议,有计划地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为做好学校网络教学研究工作,切实加强对学校网络教学研究工作管理,学校把网络教学研究工作列入学校常规工作,校长张晓琴直接抓,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带头组织实施。开学初成立了网络教研领导小组,有序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二、齐抓共管,制度保证

工作要落实,制度须先行。学校首先制订了网络教研制度,以明确的制度保障网络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成立了学校网络教学研究管理领导小组,完善了网络研究管理模式,明确了网络研究管理职责。

三、组织实施,不断完善

为了满足教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和及时了解教研信息的要求,拓宽校本教研途径、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我校利用介休市教研网、教研博客、腾讯QQ,建立开放、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参与教研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1、树立新观念,加强学习,提高网络教研的水平。

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网络知识,使教师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网络教研的能力和实效。(1)资源观念。通过电脑上网可以进入一个无限的空间,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学到很多先进的教学经验,可以了解到很多的教学动态和信息,这些资源的获取和发挥的作用,将对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很大的帮助。(2)教研观念,网络教研是利用网络优势对常规教研的包含和放大,是基于网络的常规教研。它可以解决常规教研中的资源短缺,局限于一些孤立、零碎的教研活动,没法做到与常规教学同步跟进等的问题,使常规教学与教研活动融为一体。网络教研能促使教研活动更富有生机活力,与教学同步,进而提高教研活动的水平和实效。(3)共建合作观。网络教研要体现高度的合作性。通过网络教研共享集体的智慧,充分发挥、运用各自的力量和资源。每个人都要参与,一方面可以从中得到体验、感悟和收获,另一方面也要关心和帮助别人,在关心、帮助别人的同时使自己获得提高。

2、抓住时机,适时培训,提高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能力。由于现今绝大部分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因计算机水平有限,操作能力较差,故参与网络教研面临很大困难。我校采取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展开培训。先后进行了浏览网页、查找下载教学资料、课件制作、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登录论坛发帖、跟帖、回帖、个人博客的建立完善、QQ的注册、登录以及进入教研群的相关操作技能等培训。要求教师们在参加培训后,要认真撰写培训心得并上网交流。包括在思想上、学习上的困惑和问题,也及时发布,以便迅速得到大家的关注和帮助,求得解答,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通过各种培训,全校教师都能顺利参与网络教研活动。3、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保证网络教研的实效性。“网络教研”实施的关键是实现“互动”。只有通过互动才能实现教育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的共享。学校及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其他兄弟学校开展的各项网络教研活动,使教师在互动中得到提高。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个人博客制作的培训活动,发动教师利用“博客”所提供的现成模板,搭建现成的网页框架,设置添加、删除栏目,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以最简洁的方式制作个人主页;让教师利用“教研博客”将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且充分运用“教研博客”所提供的“留言板”及“文章评论功能”,与专家、同行进行互动交流、讨论,实现资源共享,增强互动性。这种形式也激发和调动了老师的教学写作和研究热情。同时,将凝聚了教师智慧与心血的文章,上传到网络,与同行一起分享和交流,又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师意见和建议,对教师们的专业提升很有帮助。

四、评价激励,正确导向

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评价奖励制度,对网络教研积极分子给予一定的奖励,为以后教师的网络教研树立榜样。每次活动,学校都有专人记录考勤,纳入到教师量化考核工作中,确保了网络教研正常进行。

半年来,我校的网络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全体教师满腔热诚地投身网络教研活动之中,保障了网络教研工作的顺利落实。我们在网络教研工作方面还是刚刚起步,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积累经验,我们会更加努力,向同行展示更多的作品,与同行们共同分享。

扩展阅读:吉化第三小学校网络教研(培训)工作汇报材料

吉化第三小学校网络教研汇报材料

植根教研协作共进

吉化第三小学校网络教研(培训)汇报材料

吉化第三小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吉化公司化机厂子弟学校;201*年8月,正式划归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现有南北两座教学楼,占地12464.3平方米,建筑面积10971平方米,现有44个教学班,在读学生2141人(其中小学部38个教学班,学生1870人;学前6个班,271人),在职教职工11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1人,学历达标率100%;副高职称10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75人,一级职称23人,二级职称2人。学校现有48个标准教室,有卫生室、微机室、电教室、音乐、美术、科学、舞蹈、图书等17个专用教室。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传承提炼以往的办学经验,确立了“办家长满意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学生成长奠基”的办学宗旨,“追求卓越,和谐发展,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育优秀人才,办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会创新、全体发展、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充实了学校发展的理念体系,使学校的办学品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一、抓组织领导,使学校网络教研(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我校领导班子,为贯彻教育局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工作精神,切实加强对网络教研(培训)工作的领导,专门成立了网络

植根教研协作共进

教育领导机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学校的领导担任,组员由学校的主任及各学科带头人担任。

吉化第三小学校网络教研(培训)领导小组:组长:王金龙

副组长:李忠王连富庞艳丽

成员:陈宇松于东凯李玲李淼王春艳王为王学成

朱艳秋各组长

吉化第三小学校网络服务小组:组长:王金龙副组长:张杰庞艳丽

成员:葛满刘敬涛于东凯张湘坤刘德民潘亮朴吉华

赵新华

吉化第三小学校网络技术小组:组长:张杰副组长:于东凯

成员:张湘坤徐丽李丽峰吴晶李雪王超杨清源

以“追求卓越和谐发展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位学生”的办学理念,从“远、高、大”的目标出发,从“近、实、小”的实处着手,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实施。有专人负责网络教育、竞赛以

吉化第三小学校网络教研汇报材料

及日常工作。制定了《网络教研(培训)制度》、《信息网络安全维护制度》、《计算机室安全使用制度》等管理规章制度,形成网络教育档案,囊括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工作。在学校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在政策上、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较大的支持和倾斜,使学校的网络教研(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立足现实、做好网络教研(培训)工作。

1.网络技术培训──提高参与网络教研(培训)的能力。由于我校大部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因计算机水平有限,操作能力差,故参与网络教研面临很大困难。我校采取由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或由部分熟悉电脑技术的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先后进行了5次,参加培训教师达到300多人次,培训内容有:浏览网页、查找下载教学资源、课件制作、远程教育资源应用、飞信的使用、QQ群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UC在线视频使用等。教师在电脑培训中提高电脑操作能力,深化网络教研(培训),收到显著成效。

2.网络课题──使教学研究即时化,成为行动研究开展教学研究是优化教学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研究,为了保证上课的正常进行,听课老师不能交头接耳、现场评议,评课必须另找时间、地点。由于不能即时评价,教师只能凭文字记录和印象笼统进行评课,更谈不上对教学进行微格研究了。课例的利用率不够充分,研究停留在较浅的

植根教研协作共进

层面上,研究价值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我校确立了网络课题《利用网络开展好培训活动的研究》统领学校网络教研、培训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研究、培训。此课题已获吉林省立项课题。

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研究,可一改传统的听课评课,实现教学研究即时化。我们主要采用教学录像的研讨形式进行。我校开展教学录像研究,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活动全程录像,组织教师边看录像边评课,通过录像定格、播放、回放,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若干个教学情境,或突出地针对教学中具有某些代表性的一个或几个情境,如导入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资源整合、小学生能力发展等,对这些单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做出具体的、针对性的评价与诊断。这样即时的微格研究,将教育理论与教学行为有机融合,将教学理想预设与教学实践效果紧密结合,将宏观评价与微观诊断有效互补,将评价教学与改进教学和谐联动,研究具体、形象、生动,有力地克服了传统的听课评课与改变教师行走方式、改善教学行为相脱节的不足,因此,这既是教师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的好形式,也是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好形式。

3.建立博客──借网络平台展示自我,收获研究乐趣自教育局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学校要求骨干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建立博客的教师越来越多。教师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对于自己结对领域的名师博客

吉化第三小学校网络教研汇报材料

网站,经常把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经验、反思、教学案例等发表到日志里,与同行们共同分享,共同切磋,共同成长。在这里,老师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互动话题,把它们写在自己的博客中,请教师来发表评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另一方面,其他老师也可以提出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寻求有经验老师们的帮助。博客的及时性、互动性为教师们解决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也让教师们更好地读懂孩子们的语言。

王正勋老师的博客

,在整个继续教育网及吉林省教育社区都是比较有名气的,博文日志1100多篇,因此获得多项奖励

-5957-action-viewspace-itemid-89990

张爽老师在班级博客上建立了“播客”专栏,记载了大量的学生活动视频。总结精彩片断,思考失败之处,即有学生活动的掠影,又有感言。

博客,凝聚了一群热爱教育教学研究的志同道合者。老师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教学研讨上,彼此激励,互相学习,大家乐此不疲,在交流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收获了学习研究的乐趣。老师们在网络教研平台上尝到了甜头,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理论水平和反思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到目前为止,我校教

植根教研协作共进

师在博客上累计发表了3000多篇日志,可以欣慰地说网络教研平台极大的促进了教师们良好教学反思和自我教学经验总结习惯的养成,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业务素质和专业化研究能力。

4.建立QQ群组---搭建教研、培训、班级管理交流平台。为了方便各年级教师之间业务上的交流,我校建立了“吉化三小群”,群组建立后学校教师纷纷加入,现在群里的教师已经达到了上限100人。因而又建立了“吉化三小群2”每次登录,都会发现一些教师在针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积极的谈论。在QQ群里,大家随时沟通、随时研讨,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界限,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一积极的氛围推动了吉化三小教师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我们经常科学合理地利用QQ群开展网上教研、培训、工作安排活动,交流中,大家都能无保留地提出建议,群体智慧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我校还充分利用吉化三小QQ群发布各种通知和各级各类比赛结果,省时省力,方便了工作。QQ群的建立,拓宽了教研、培训的空间,提高了教研的效率。

部分班主任老师也建立了自己的QQ群,例如曲经纬老师的群共享资料丰富,让孩子们受益。杨玉红老师利用QQ群有效与家长、学生沟通。

5.巧用邮箱──使教研、培训工作时效更长,有序进行为了弥补QQ群的即时性,有些资料不能长时保存,学校充分利用邮箱,设立了jhsxpx@163.com邮箱,教研、培训的相关通知、

吉化第三小学校网络教研汇报材料

材料,老师们都可以到此邮箱中查询。这样省却了后续查询的问题。

三、充分挖掘资源,建设好学校的网络1.网络硬件建设

201*-201*年学校在市教育局装备处的支持、本校自筹的情况下,投资53.7万元装备了3个学生微机室、配备教师办公用机30台。投资20万元建立了校园网,南北两楼网络的联通,实现了办公室的网络接入,班班都有网络接口。有一套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2.网络资源利用与开发

广域网络的内容丰富,资源更新及时,把数学学科的电子版课本,教学参考都下载下来,形成系列,这样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3.网络管理

学校现有175台计算在网络中,为了使学校的网络正常运转,设专人管理、维护,为每台计算机设定固定IP,这样保证了管理的实效性,便于发现问题查找原因。

四、取得成绩集体方面201*年

1.在吉林省第十六届科技艺术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单位。2.在吉林市“学苑杯”品德与生活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团体一等奖。

植根教研协作共进

3.在吉林市“学苑杯”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团体二等奖。

4.在吉林市“学苑杯”美术学科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团体二等奖。

201*年

5.在吉林地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选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6.在吉林地区综合实践活动先进校评选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单位。

7.在吉林地区中小学体育优秀教学成果测评中,被评为一等奖。

8.江北教育处先进单位201*年

9.吉林市首届“小牛顿科学实验”综合竞赛优秀指导单位10.吉林市首届“小牛顿科学实验”综合竞赛优秀组织单位个人方面201*年

1.王政勋老师在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组织的《我的奥运,我参与》博客征文大赛中,《泪洒电视机前》获征文一等奖。

2.王汐、林宁的教学案例在吉林省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比赛(东北三省选拔)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

3.王汐、林宁获省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吉化第三小学校网络教研汇报材料

4.王政勋文章《我的教学“绝招”》在《教师数学的素养提高的探索与实践》一书中发表。

5.王金龙、陈宇松、于东凯、杨玉红被认定为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骨干。

6.在吉林市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培训中,陈宇松、曲经纬获得教师说课大奖赛特等奖;吴芳、吴悦、鲁静环、王为、常利获得二等奖

7.在“我与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征文评选活动中,曲经纬、王连富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李淼、尚珂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李淑杰、高兵、王春艳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8.在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成果评选中,于东凯所制作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荣获吉林市中小学教师成果一等奖

9.于东凯等38人次获电教科研中期成果。10.于东凯获吉林市教育装备先进工作者201*年

11.于东凯SW《圆柱的表面积》第三届吉林省城乡中小学教师优秀课件大赛基础教育组二等奖

12.吴芳《保护牙齿》在吉林市学苑杯首届多媒体课件一等奖13.李雪《设计生活标志》吉林市学科课程整合二等奖14.网络联盟培训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李淼、王为获一等奖,李雪、赵纯洁获二等奖

植根教研协作共进

15.栾田《文明迎盛会》在吉林市学苑杯首届多媒体课件三等奖

16.尚珂《统计》在吉林市学苑杯首届多媒体课件三等奖17.林宁课例《设计生活标志》第三届吉林省城乡中小学教师优秀课件大赛基础教育组三等奖

18.王金龙、王连富等41位教师获电教科研课题结题证书。201*年

19.王为“吉林省第四届城乡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暨“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scienceword教学设计《折线统计图》获一等奖

20.于东凯“吉林省第四届城乡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暨“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scienceword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等奖

21.李宝玲课件《数学广角合理安排》获吉林省三等奖22.张湘坤、于东凯课件《证明地球自转》获吉林省二等奖23.于东凯摄影作品《看我多用力》吉林省教育信息网二等奖24.于东凯摄影作品《用课堂展示师者风范》吉林省教育信息网三等奖

25.杨清源教学案例《让我的文章更漂亮》在吉林地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一等奖

26.申燕教学案例《我用WORD写文章》在吉林地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一等奖

吉化第三小学校网络教研汇报材料

27.王正勋吉林省网络研修先进个人、吉林省优秀博客大赛二等奖、吉林省教育社区博客大赛铜奖,吉林市第一届学苑杯博客竞赛市一等奖,

28.李淼博客《研读语文教学细节实施有效语文教学》获市一等奖

201*年

29.梁雪《昆虫世界》获市“三优联评”课件类一等奖30.于东凯《三角形内角和》获第五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优秀课件大赛小学数学学科一等奖

31.王汐博客博文获市一等奖32.王正勋博客博文获市二等奖33.李淼博客博文获市二等奖

五、对今后开展网络教研(培训)的几点设想。

1.加大网络教育投入,努力改善网络教育条件。一方面狠抓软环境建设,营造网络教育氛围;另一方面,注重硬环境的改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器材。

2.注重网络科研的应用研究。网络教育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而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力争让师生联系日常生活,站在现代信息的制高点,在获得理性体验的同时,深入思考网络如何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3.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教研(培训)的指导。网络教研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年,我们的教师积累了一些初浅的经验,但距离网络

植根教研协作共进

教研的深层次发展,我们的基础还很薄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打算派优秀教师出去参观学习、调查取经,同时聘请有关专家、主管部门领导进行现场指导,突出工作的实效性。

以上从五个方面汇报了我校网络教研(培训)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恳请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201*12

年4月

吉化第三小学校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东北里小学网络教研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东北里小学网络教研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东北里小学网络教研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526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