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小学数学课改基地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6 14:54:38 网站:公文素材库

小学数学课改基地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课改基地工作总结如东县马塘镇马北小学

去年我校有幸成为南通市小学数学课改实验基地学校之一,一年来,我校在市县教研室的指导下,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为指南,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基地学校的研究、示范、幅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我校重视课改基地工作,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科室主任和教导主任分别为副组长的基地工作领导组。同时整合教研组、备课组、骨干教师和实验老师的力量,成立了课改工作指导组,加强对实验工作的指导。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我校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课改氛围:分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进行宣传;在校园内显眼的地方,布置课改宣传标语;举办实验年级家长学校,教师家访双向交流,使课改精神深入人心,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精心布置教室,使教室成为充满童趣、温馨的学习乐园。三、认真组织,抓实研究

1、开展培训,完善培训制度。我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课改培训,并对培训和实践情况认真组织考核。充分发挥指导组成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作用,实现“实验、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2、学校领导做到“三个三”。

即:三个自觉,三个心中有数,三个带头

“三个自觉”就是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自觉参加校内的各种课改活动、自觉吸收课改信息。“三个心中有数”就是对新课程标准和新理念能做到心中有数,对学校课改的每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心中有数,对实验年级的课改计划和实施状况有数。

“三个带头”就是带头学习新课程标准,带头上好课改课,带头总结课改经验。

3、实施课改实验课堂开放制度。实验班级的课堂随时向全体老师开放,全体教师关注、参与、支持课改实验,已蔚然成风。

4、扎扎实实开展校本研究。

以县局规定的“周六集体备课日”为阵地,每周六上午组织“听、评、讲”活动,即:组织全体老师听一节课改实验课;全体老师一起评课;组织一场有关新课程理念方面的讲座,使教师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新课程理念,让课改横向、纵深发展。

开展“跟班听与教”活动,把拟任下学期一年级老师分到实验班进行试教与评课,参与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由实验老师、指导组成员分别与非实验老师结对,进行师师互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从而带动了非实验年级的老师进一步理解课改新理念,提高课堂驾驭的能力。

开展“五课一条龙”活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五课一条龙”落到实处,是校本教研的有效载体,“五课一条龙”即集学课、听课、说课、评课、跟课为一体。实现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同伴互助、师师互动的好势头,对优化教师群体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五课一条龙”较好地落实贯彻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核心要素,既立足“校本”,着眼“课堂”,正常教研,又不影响教学秩序;既满足教研需要,提高教师素质,又为教师所乐意接受,发挥应有的作用。四、课改开放,发挥示范作用

本学年,我校为全镇组织了两次课改研讨活动:上学期组织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研讨活动;下学期组织了课改基地校教学开放活动。两次活动共开设研究课14节,每次全镇都有一百五十多位小学教师参加了研讨,受到很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基地校的示范、幅射作用。五、深化科研,师生硕果累累

教师提高了科研水平,切实转变了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一年来,我校教师发表论文16篇,在县级以上交流获奖论文14篇;学生有30多人次在县级以上获奖。驽马自知征途远,不需扬鞭已奋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课改实验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新的教育理念已被教师们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进入了每一个实验班甚至不少非实验年级的课堂,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教学局面已基本形成。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作为小学数学课改实验基地学校之一,今后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学校领导、教师上下一致,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众多专家的教诲和指导下,努力实践,积极探索,并在实践和探索中认真学习和借鉴各实验学校同行们的宝贵经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就一定会在本校结出丰硕的果实,马北小学这颗江海平原上的明珠定将放射出更加璀璨的课改之光。

扩展阅读: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数学组课改工作总结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数学组课改工作总结

201*年9月---201*年6月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数学组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全体成员善于把握机遇、立足本职、敢于开拓、勇于实践,有序有效地投身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中去。我们数学实验的中心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我们以“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为中心,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突破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力求做课改路上的先行者,为全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现将我校近年来的数学课改工作总结如下:一、数学课改工作的回顾

1、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课改研究的有效性

1999年底我校开始进行“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此课题后被评为市十五规划课题、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课题。201*年课改课程全面实施,由于我们的课题先行,所以全校教师很自然的就把课题研究与新课程的研究融合起来了。当时我们正在研究小学生在校内开展数学课堂学习及课余学习活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改革,这一课题当时在市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影响,这为后来我们课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这一研究的突出成果是我校数学组教师合作撰写的“学会购物”系列活动方案荣获了全国设计组织一等奖,此方案于201*年收录在《中国活动教育研究与发展》一书中。当时,我们在全校一至六年级开展了“学会购物”的系列研究。低年级开展了一元可以买什么?怎样买合理?的讨论,中年级开展了“学会购物”的两次购物活动,高年级开展了如何合理消费的大讨论。此次活动最后以三年级的展示活动为呈现方式对全市兄弟学校开了现场会,反响热烈。三年级学生开展“学会购物”活动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知识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购物常识、生活常识的介绍;②实际购物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去超市或菜场购物,回家后写出最深的数学感受与数学经历。学生们真实的在文中写到:我今天真正理解了单价×数量=总价这种关系;我今天去买菜,知道菜很贵,一天吃蔬菜也要不少钱,但农民也很辛苦,所以菜贵些也合理;今天我去超市买东西,才知道超市东西很贵,真是“当家才知柴米贵啊!”;③理性购物阶段:结合学校秋游,教师带领学生到超市集体购物,注意观察购物中的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例如估算、巧算、数学关系、购物合理性,方位感,勤俭等教育。④现场模拟阶段:在全市公开展示活动汇报中陈钰婷老师上了一节题为“购物中的数学问题”的数学活动课,曾文莲老师导演了题为“学会购物”的数学主题班会,同学们现场利用小品、讨论、对话、独白等方式进行了模拟购物,这既是对实际购物的再创造,也是对数学学习的再提高。此活动的设计、开展、展示过程我校曾在市区多次做过交流。(图一)

2、课内资源(教材)与课外资源(生活)相结合,创造性使用教材

近几年来我校的数学课改工作立足于课堂进行首先进行了学习内容的改革。我校先后两次接待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安徽、杭州等地的教育代表团,同时以校为本,开展了校内数学实践活动的赛课,出现了“校园绿化”、“小米尺告诉我”、“年、月、日探密”、“组合图形的面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看电影途中的数学问题”等一系列富有研究意义的课堂教学内容。课题与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湖小数学组的声誉,201*年底我校教师代表在杭州全国第五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会上了一节研讨课“移动电话的入网选择”,获得了一致好评。此案例设计也在此次会议中获全国一等奖。

数学实践课的研究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视野,增强了教师教研的能力,为数学组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201*年我们感到数学实践课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应该把教师个人对数学的理解融入课堂,实现与编者的对话、与生活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与课堂的对话,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真正使自己成为了新课程的开发者。

201*年4月8日,我校在市教研室的组织下召开了主题为“落实课程标准,激活校本教研”的全市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市区教研员、兄弟学校骨干教师近300人汇集湖小,会议中湖小朱莉、王卉、端木钰老师分别上了“用字母表示数”、“人民币的认识”、“体积的应用”三节研究课。对邓雪霞校长做了关于“落实课程标准,激活校本教研”的专题报告。在发言中邓校长阐述了我校对校本教研的基本认识、我校校本教研的一些做法:(1)学习提高扎实抓好校本培训工作;(2)反思交流扎实抓好听课评课活动;(3)同伴协作扎实抓好“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活动;(4)专业引领扎实抓好专家讲座评课活动;(5)资源整合扎实抓好教师课题研究活动。还汇报了我校课题的研究过程,即朦胧中起步、实践中体验、反思中成长。此次活动的反响热烈。(见图二)

在研究课中教师们着力于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例如朱莉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教师从学生感知、激疑、顿悟、深化四个环节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首先同学们交流了在课前收集的用字母表示的各类缩写,如CCTV、NBA、NJ、XXHXX等等,在学生初步体会字母妙用的基础上教师创设了“我比你们大14岁”这个数量关系,先让学生说一说“当你多少岁时老师多大”,学生们积极涌跃发言之后逐渐感到可以说很多,太麻烦,产生疑惑,此时教师一问激疑“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呢?”于是学生们想到了用符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顿悟出“a+14”这种用简洁的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在这之后教师安排学生自己去看书,进一步体会书中“姐姐比弟弟大4岁”用“a+4”表示的意义。很显然,教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巧妙的使用了教材,教材在这里只是一个文本,它只是师生开展课堂数学学习活动的一种工具,再不是唯一的素材。

201*年7月11日,我校接待了农村教师进城培训的数学培训活动,活动期间王婷与曾文莲老师的教学获好评,我校的数学课题介绍也博得阵阵掌声。3、基地建设与课堂改革相结合,做课改的先行兵

201*年底,经过市级评审,我校成为南京市学科型(小学数学)课改基地。201*年1月正式挂牌以后,我们更加认识到重任在肩。不断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基地的组织必须管理网络化,基地的根基必须教研科研化,基地的亮点必须活动专题化,基地的发展必须树品牌意识。

201*年上半年我们与市区相关专家多次研究、分析我校数学组的现状,制定了三年课改工作规划,其主要内容有:

(1)通过对课堂内、外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探讨、研制、开发,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跨学科的内容组合,使数学实践活动成为多学科、多能力的组合,加深对数学实践活动外延及内涵的认识。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可分为专题数学实践活动与常规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使数学实践活动长期化、长效展开,以实践促进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以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通过对课堂内、外数学实践活动多样形式的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创设教师导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生生连动的局面。关注数学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的意义、作用、方法、分配原则、适用范围等问题的认识与研究,促进多形式,多角度的理解学习中群体提高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关注数学实践活动中课堂的常规变化。例如研究组织教学、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等一系列问题的变化。

(3)研究数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变化规律。力求从师和生两个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课内、外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年具体研究的侧重是:201*年重点研究学生课堂内数学学习活动方式的课程改革,201*年重点研究学生课堂内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改革,201*年重点研究学生课堂外数学实践活动方式的课程改革。而这三个侧重将由围绕一个中心展开,那就是------“身边的数学”。

201*年下半年,我们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身边的数学”为专题的全校性数学研究活动。活动分学生的数学游戏设计,数学故事编写,数学小报设计,数学小论文撰写四个部分在全校各年级全面展开。然后,评选获奖的学生作品编集《小荷初露(三)》(我校的学生文集)专刊出版。在此基础上我校于10月28日召开了南京市小学数学课改基地研讨会(一)小西湖小学“身边的数学”主题活动汇报活动。来自市区近3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研讨会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由小西湖小学贝凌云和王卉两位青年教师上了《认识线段》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两节教学研究课;第二板块在该校曾文莲老师的主持下,由杨帆、姚晓春、陈钰婷和杨洁文四位老师分别从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小报、数学小论文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小西湖小学开展“身边的数学”主题活动的情况,她们汇报的题目分别为“游戏让数学快乐无限”、“故事让数学情真意切”、“小报让数学彰显个性”、“论文让数学关注社会”;第三板块听取了端木钰老师关于本校“数学课改基地工作进展状况”的工作汇报;第四板块是南京市小学数学名师张勇成、江宁区东山镇中心小学谭耀国老师分别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放”与“收”、鼓励赞赏与客观评价、重视基础与关注发展的关系及建立校园数学文化的意义等热点话题的研讨。会议由市教研室朱老师主持。此活动先后得到了市教育局相关领导的鼓励与赞许、市区教研员及兄弟学校教师的一致好评,江苏省小学数学网、南京少儿频道也做了题为“生活处处有数学”的专题报导。(见图四)201*年上半年湖小人立志要把“身边的数学”系列化,要把这一品牌做强做大。本学期我校将从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开始,整合数学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研究样板课型。同时,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落在“教师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和发展性研究”上。此问题的研究范畴就是数学常态课研究,研究采取了样本对比实验法。也就是先任选数学组不同年龄段的10位教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摄课堂实况,然后找出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策略,在教师们意识到问题之后一段时间是自行改进,最后对同样的样本再摄课对比,就能看出研究的进程与成效。此活动正在进行之中,201*.5.19我校将举办“身边的数学”系列活动之二-----教师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和发展性研究,在此次活动中还将展示两节富有湖小特点的课例。二、数学课改工作的绩效

在小西湖小学实施课程改革的三年里,也是小西湖发展较快的三年,三年中学校由市实小发展成为现在的省实小。201*年9月小西湖小学分校也正式成立,目前全校共有37个教学班,近1500名学生。学校的发展迎来了数学组的春天。1、教师队伍的成长:

合理的人员结构,优良的专业素养都为数学课改基地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校的数学课改基地现共有成员24人,其中本部18人,分部6人。35岁以下年青教师20人,大专以上学历20人,各占总数的83.3%,党员4人,占16.7%,工作5年以内、510年、10年以上人数各约占总数的1/3左右。专业发展上,区级以上骨干教师7人,占30.4%(其中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优青2人,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优青、区骨干教师3人)。以上数据的见下图:

100.00%80.00%60.00%40.00%20.00%0.00%比例青年教师大专以上5年以内5-10年10年以上党员骨干教师2、教学工作的业绩

课改工作的实施使学校教师们的教学业绩与日俱增,教师们的论文、案例、公开课的获奖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并获得了不同层次的进步。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学年学校数学教师论文、案例获奖情况统计:年份201*201*201*合计国家级获奖112省级获奖市级获奖区级获奖14632324152761281131总计51294262近三学年学校数学教师各级公开课情况统计:年份201*201*201*201*合计

3、校本教研工作的业绩

(1)形成了稳定的专家指导团。

我校的数学教学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区教研员及相关专家领导组成的比较稳定的专家指导团,市区教研员每学期多次亲临我校,具体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另外市教研员还在我校定点开展数学实践周活动,亲自讲学、上课、研讨,专家们的指导大大加快了我们的成长步伐。(2)构建了数学研究课体系。

我校的数学研究课已在逐渐摸索之后显现了自己的特色。我们的校内研究课先要依据个人的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的问题,其次是年级组内备课、试上,接着才是在全校的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的全过程中我们更多的强调全员的参与、平等的竞争、达成共识、共同进步。在每次教研活动之后再由执教的年级汇总资料,写出活动小结。这样的一条龙研究不仅培养

全国范围内11市级范围区级范围校级范围48315372618612141850总计9242427了教师个体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群体的凝聚力。(3)初成了常态课研究机制。

常态课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需要采取对比实验法。即在某个时期找到一个共性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课堂不断的良性循环发展。05年上半年的研究就是此研究的一个实例。通过这样的研究,引起老师们对某些问题的集体关注,集思广益,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4)扩展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时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拘限于课堂,我校开展的数学小故事、数学小游戏、数学小报、数学小论文这些数学活动为学生对数学的领悟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最近我们又在策划“春晓杯数学之星”全校性的比赛活动,意在改变过去传统的数学竞赛活动,准备将其作成全员参与的大众性的数学活动。三、数学课改工作的展望

实施数学课改以来,我们逐渐学会了用课改的新思想去科学的引导数学组的发展,去突显教师个人风格的形成。学会了处理学校数学长远的发展目标与近期的工作要求之间的关系。我们开始学会了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体验。也真切的体会到学校是课改的研究基地,课堂是课改的实验田,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当然,在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困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理念与行为的偏差

我校的年青教师比较多,在新的理念上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在理念转化为新的行为时还缺乏理必性思考,课堂上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有些教学形为如蜻蜓点水,流于形势。如小组讨论的泛用、教师过多的铺垫性问题、活动过程的形势化等等。

2、民主与集中的引导

在课堂上老师们往往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学生的思维有时是无序的,学生的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也出现了不能很好的把握这个尺度,过多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言论或者引导的不到位,使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例如,算法多样化与算法的最优化之间的协调问题。3、预设与生成的脱离

年青教师在课堂上还存在过多的关注教案,关注教师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产生的即时问题视而不见,在教师心目中教案比学生重,这些教学形为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所以说新时期他对教师的教育机制及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学课改工作的开展为小西湖小学数学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今后我们还要扩大影响,将湖小的数学课改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透,让数学成为学生的挚友,让数学成为教师发展的着力点,让数学成为小西湖小学再攀高峰的不竭动力!

201*.4.26初稿201*.5.8再稿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数学课改基地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数学课改基地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数学课改基地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635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