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锡市华庄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6 15:17:57 网站:公文素材库

锡市华庄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锡市华庄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

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今年是我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三个年头。在这一年里,我校在已积累一定新课程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进一步积极落实市、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学校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以“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为研究核心,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促使我校教育教学科研质量不断提高。现将一年来的课改情况作一简要小结。一.培训学习,提升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始终是进行课改实验工作的源头活水。为此学校坚持以理念为先导,组织全体老师分层次多形式参与学习与培训,促使教育理念得以不断更新。1.通织培训,扎实有效一年来,认真组织1--3年级老师全员分学科参加滨湖区级新课程学科培训(8/25-8/26);六个年级老师全员分学科参加滨湖区级新课程教材培训(2/16、8/30);13年级语、数老师轮流每月参加滨湖区级阶段教材培训(语文共计6次,数学共计7次)。全体老师通过全员参与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培训,切实成为了课改实验工作的志愿者。2.骨干培训,以点带面骨干教师是学校课改实验工作的排头兵,为此学校千方百计为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学习途径。今年,已有3位老师参加了江苏省级骨干教师培训,6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级骨干教师培训,3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教学新秀研修班学习,6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小学教学研究班学习,1位老师参加了滨湖区名师工程培养,3位老师参加了滨湖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4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班主任培训等。以上培训学习使我校骨干教师真正深入新课程,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生力军。在此基础上,骨干教师学以致用,以点带面,已有10多位骨干教师在我校范围内作专题讲座,引领其他老师深入理解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成效显著。3.校本培训,丰富多彩学习是不竭的动力,构建学习化群体是课改推进之必须.为此我校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⑴读书活动,竞赛提高我校积极开展大学习活动.人人读新课程理论书籍,人人撰写读书笔记,人人交流心得体会,人人参与读书竞赛.不少老师的学习文章在网上得到了发表.在读书学习的基础上,我校还组织全校老师参加了新课标理论考试,老师们都取得了优良成绩.⑵外出观摩,切磋交流老师们不仅向书本学,也积极向同行学,向兄弟学校的老师,向市内外先进学校的老师学.一年来,学校先后组织30批,约200多人次的老师外出赴锡山区、惠山区、常州、上海、南京等实验观摩学习,亲临课改现场,切磋课改体验,提升教学理念.⑶专家名师,传经送宝为引领老师更好内化理念,学以致用,我校聘请了一批专家教授分学科定期来校进行校本培训活动。一年来,原无锡市教科所所长江坤才老师来校对课题研究指导30次,原锡山市教师进修学校主任何智存老师来校对数学老师指导36

次,无锡市英语名师丁晓伦老师来校对英语老师指导4次,无锡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张爱琴老师来校对英语老师指导13次。此外外籍教师Miss

Liger下半年来校公开执教展示8次.专家名师的传经送宝,零距离的接触,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二.实践活动,优化课堂教学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力求使课程的生命焕发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1.发挥学科组优势,加强集体备课为优化备课,根据我校规模较大,同一年级最少有7个平行班,最多有12个平行班的现状,同年级同教材教学的老师组成的学科组切实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由“服务于老师教”向“服务于学生学”转变。备课突出“三维度整合,为学生制定全面的发展目标;了解学生,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挖掘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集体备课时,由组内中心发言人说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其他老师认真倾听,并在事先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探讨其中的问题,并在上课尝试的基础上再集体讨论,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如此,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老师们的备课较前更体现课标的理念,更具有可行性,更利于老师优化课堂教学了。2.转变教与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⑴上好平时每一节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老师们注重上好平时每节课。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孤立、接受变为自主、合作、探究。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同时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合作互相帮助学。如此课堂较前更加富有生命活力。⑵搞好四级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展示、交流、研究、讨论、改进,是优化更多老师课堂教学的最有效途径,为此我校分层次、多方位积极开展四级教研活动。一年来,各学科组内老师人人上一节组内好课,共计288节,其中包括13年级老师每周上课改实验课52节;校内挂牌课、课题研究课50多节;辅导区级(由中心小学和村小老师共同参加)公开课30多节;区市省级公开课10多节。以上公开课展示学科覆盖面广,教学的有趣与有效同现,且均做到上课、听课、评课相结合,研究深入扎实,取得良好成效。其中惠如芳老师执教数学课《确定位置》获江苏省部分城区第20届青年教师会课一等奖,韩如碧老师执教《插入图片》获滨湖区南片信息教育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陆琳林老师执教《人有两个宝》获滨湖区南片语文国标教材教学展示二等奖。3.即时性指导,落实听课调研一年来,教研中心来校集体调研3次,教研员单独来校听课调研6次,学校行政人员、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共听推门课200余节。不仅如此,本学期还组织分别对中心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巡塘小学、将洞小学分别进行为期一天的视导。视导时,重点突出学校(年级)实施新课程的情况,尤其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情况,视导组成员共听课100多节。以上听课者听完课后都能对执教者进行即时培训,彼此进行交流对话、释疑解惑、点拨指导、共同探究,使老师的教学行为在思维的碰撞、交流、启迪中得到进一步转变。4.凸现新教材研究,举行说课竞赛在实践研究中,老师们越加觉得要在课堂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老师正确深刻地把握新教材是前提、基础和保证。为促进老师们对新教材的研究,上学期举行了辅导区12年级国标教材说课比赛。在学科组内(村校校内)比赛的基础上,共9位老师参加了辅导区说课决赛。9位老师都能做到程序规范、内容充实、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重视教育现代技术的运用。为其他年级老师研究教材及教法提供了鲜活的示范。在此基础上,我校又承办了滨湖区南片国标教材说课比赛,我校张玲莉老师获南片一等奖,并在本学期参加了滨湖区级决赛。三.积累总结,取得成果经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总结相结合方能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为此我校引导老师即时总结,有感必发。首先13年级学科组以学科组为单位,每月上交本组本月课改工作月汇报表。其次每位老师平时加强每节课后的回顾与思考,对自己认为感受最深的、典型的例子,及时写出来,形成个案。要求13年级老师每月上交一篇案例。一年来我校老师共写新课程教学案例400多篇。其中60

篇优秀案例在辅导区交流评比的基础上汇编成册,40多篇优秀案例在区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会议上书面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我们还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结合自己的实践,每学期撰写一篇有质量的课改实验论文,并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各类新课程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一年来我校老师共写新课程教学论文300多篇。其中60

篇优秀论文在辅导区交流评比的基础上汇编成册,57

篇优秀论文在区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会议上书面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同时,我校作为滨湖区数学课改实验学校,每学期组织实验老师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作好记录。一方面能让实验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对教材提出修改或改进意见,资料的详实记载,总结的反思提炼,受到了教研员的多次好评。四.反思现状,发现问题不足(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尤其是在四、五十人的大班若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并要兼顾弱势群体,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所以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教师补差工作量大。(2)在注重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新课程面前,怎样解决学具匮乏的问题。我们在使用实验教材时,总觉得相应的配套材料太少。比如教材中有些内容缺少挂图、缺少教具学具,尤其是第5、6册的教辅用书有些滞后,教师课前准备工作量较大。挂图最好是与书本对应,即书上有的都要配套好。有些虽然是练习题,其实也要像例题一样需要集体讲解,没有图就很难讲清楚,最好练习题也有相应的挂图。而学生的学具有的质量太差,如二年级的学具钟,还没拨几下就散架了。五.开拓创新,确定新的思路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课改实践中老师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与此同时也遇到了矛盾和问题。展望新的一年,如何将课改工作深入下去?我校将从以下六个方面继续努力,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1.抓好理论培训学习,进一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2.抓好教材的研究,进一步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3.抓好课堂教学研究,通过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研究4.抓好教师培养,进一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5.抓好关键问题的突破与解决,加强分析与反思6.抓好课改资料的积累、整理、汇报、交流

扩展阅读:湄洲第二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湄洲第二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广大教师的心田.面对课程改革,作为201*年9月刚设立的湄洲第二中心小学,我们深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促使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新任务是当务之急.所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紧承时代脉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强校的实践中,坚持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在实施中摸索前进

1、营造参与支持课改实验的氛围

加强领导,充分认识课程改革重要性。自201*年秋季,我中心小学的一年级六个班全面进行新课改实验,使用北师大实验教材。为了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扎实进行,本学期学校继续把课改实验工作列为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成立了由校长主要负责,副校长主抓的课改领导小组,为一线实验教师“架桥铺路”。

其次,利用教师政治学习、教研活动宣传课改的重要性,不管是不是实验教师都要关注课改,了解课改。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期初我校一年级的“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新课程课堂,让家长感受新课程、体验新课程。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等交流形式强化家长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向家长宣讲课改实验工作的重要意义,拓展了家长对学校课改等多项工作的了解渠道。并利用校刊《课改简讯》,鼓励教师踊跃投稿,总结和推广各自的教学经验,反思和探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给教师们创造一个教学论坛的平台,让全校师生家长都参与到课改活动中来,共同营造课改实验的氛围。通过以上举措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家长参与机制,赢得家长对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2、研究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

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方案是完成课改工作的有利保证,能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自201*年秋季初,我们就制定了课改工作实施方案,学期初制定课改工作计划,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成立教研机构,各机构成立教研组,每个教研组也围绕课改相应的制定出本校的活动计划,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了个人的学科实验计划、学习计划等,使实验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二、在学习中理解提高

正像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那样,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所有人,尤其是参加科学研究实验的教师,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只

有学习,才能转变固有的陈旧的观念,而观念恰恰决定教师的行为。所以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所在。

1、“实”抓教师培训

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1)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湄洲岛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201*年暑假8月底开学初,学校就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事务办举办的通识培训,并组织课改实验教师参加了市区教育局举办的新课改培训,201*年暑假,又组织教师参加了在市实小举办的各学科新课程教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使全体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在平时,学校还要求省、市级骨干教师和教研员作《新教材的使用与三维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怎样写教学随笔与后记》、《如何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课改专题讲座,以此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课改理念。(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A通过“传、帮、带”以及骨干教师的指导培养、教研、集体备课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201*年12月28日,首届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拉开了序幕,本次活动历时2天,分别对各校推荐选送的6位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说课两个方块的综合能力评定,并重以课标理念的贯彻,课程资源的挖掘以及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基本功等方面,作为评价的标准,最后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这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评选,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课改工作进程,为今后全面实施实验教材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B把教科研作为一个载体,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

C学习、培训、科研多投入,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外出学习、提高的机会。为了适应课课改的需要,我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大大开阔了课改人员的视野。走出去,取他山之石;引进来,为我所用。同时对外派学习人员加强组织规范管理,写好学习笔记,回来后,向全体教师汇报学习心得,并上引路课,疏导示范,以点带面,对课改工作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如201*年5月,我校开展骨干教师特色课展示教研活动,在本次活动中,五位市级骨干教师林国宝、阮锦忠、林金和、黄冬坤、蔡美娟老师,在呈现自身教学特色的同时,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向全校教师描述了新课程标准的内涵。真正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听课老师们都一致表示:要把骨干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去。

2、“长”抓理论学习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特别是他们对新一轮课程改革认识是否到位,理解是否深透,操作是否娴熟,就成了我校课改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对实验教师理论的学习和指导,是搞好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除了积极认真参加市、区举办的课改培训外,我校还要求各教研组定时间集体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并做到保证学习的数量、质量、时间。此外还要求教师进行加强自学。每个月教师的自学笔记不少于4篇,并写出相关的学习体会或论文。

思想观念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南。所以,观念的更新是本次培训的重要任务。我校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力争使教师在观念转变上做到以两个突破:1、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的本质精神是新时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它以鼓励人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爱为核心,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南。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在把握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中,要以人为本。(二)在把握和处理师生关系中,要以生为本。(三)在把握和处理与社会、教育之外的关系中,要以教师为本。而“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的教师要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它是理念和行为的高度统一。2、要以德治教。就是要求教师把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渗透并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通过一个"德"字来统率和促进教育的发展。道德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一是向上的精神;二是学习精神;三是创业的激情;四是社会的责任感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通过课改实验,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观念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上听不到教师的训斥声,只有一句句中春风化雨般亲切的鼓励声“你真棒!”、“真勇敢”、“你真可爱”、“你提的问题真有意思”等,孩子们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他们可以离座自由交流,尽情的表演,游戏中学知识,玩中悟道理。那其乐融融的场面,让人留连忘返。的确新课程改革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自由地展示自我的空间,也给实验教师提供了创造的机会。

3、“狠”抓教学制度

对学校教学制度的管理绝不能手软,要形成制度。因为整个教师群体中人的素质总有差别,自觉性当然有差异。我校将教学与量化考核挂钩,更好地以学定教,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

(1)、把好教学设计关,发挥创造性。

课改实验表明,今天的教学设计和以往的备课是不同的。首先从着眼点来看,以往备课,教师关注的是“课”,忽略的是“人”。教师为如何“讲”做准备。而教学设计则不同,它关注的是“学”的研究,探究的是“以学定教”的问题。这是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其次,从发挥教师作用看,以往备课教师是在执行贯彻教学大纲,教师研究如何去原封不动传授好教材的知识。这样,教师无异成了知识的二传手,学生成了被动的

接受者。因此,教师个人的教学创造性。教学个性无法得到发挥。而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要把自己摆进去,把学生摆进去,进行创造性教学。

(2)加强集体备课,取得共识。

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使教学方式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每个年级分设语文、数学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以年段为单位分设立网络教研组,扎扎实实地开展“中心校推动、基层校联动、教师互动”的教研组教研活动。形成教研网络,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的开展。

备课组还在每个新学期伊始就制定备课组活动计划,部署好一学期的分工备课计划,让各位教师提前搜集资料撰写教案。集体备课活动时大家共同评改、修改、完善,各位执教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对教案进行再处理。这样,既减轻负担,又集思广益,提高效益。各基层校和各年段教研组均能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恰当地安排好活动地点、时间和方式,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主题集中,任务明确,措施扎实,责任落实,效果实在。

(3)、把好课堂教学关,师生互动,探究学习。

摒弃教师“一言堂”,单纯传授知识的做法,注重层次性,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重情趣、重参与、重感悟、重合作、重实践、重创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权力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参与的机会增多了,主动探索的兴趣浓郁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创新精神扣实践能力却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工作中,我们要求教师既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又要求教师写好课后回顾、实验日记、教学随笔,把教学经验或感悟积累起来,整理出来,形成理性的东西,进而指导下一步工作,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收到良好效果。4、重视效果的反馈

培训学习的效果应该从教师的身上体现出来,培训学习以后,我们通过写体会、开座谈会、学期末要求教师写学科实验总结、小测验等形式来掌握实际的效果,了解老师们的理论水平。

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全体教师对课程改革由陌生走向熟悉,对课程改革的目标,意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等有了明确的认识,理解了新课程实话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评价改革等,这些都为课改实验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证。

三、在实践中感悟领会

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自实践经验,也唯有实践能将理念转化为教育价值。要真正领悟课程改革的真谛,将课改实验推广工作完成好,必须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将课改实践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去,尤其是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是最现实可行的做法。

1、兴教科研之风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由“教书匠”形象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它要求教师要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社会上发生的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保持专业的敏感性。有意识地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使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我校成立了由宋大庭校长主抓的科研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科研知识讲座,帮助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自04年5月份,我们坚持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路子,做好专题试验工作。教师们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弊端问题,结合校主课题,以课改的新理念开展专题研究。广大教师在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解剖问题、统计分析中掌握教学规律,深厚教学理论,熟练教学技能,修炼教学涵养,从而掌握课程改革的主动权。目前,我校承担了《关于教师角色转换与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的研究》市级课题,实验教师分别承担了不同级别课题的研究,做到了人人有课题。每个课题组均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定期召开成果交流会,平时做好实验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以保证实验课题有条不紊地进行。

2、研讨课开路

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来表现,教育观念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的墨迹中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转变,是检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是否转变的尺子。究竞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到底怎样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怎样才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占主导这些问题只有在上课中才能暴露出来,只有在研讨中才能真正领悟、相互提高。对此,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周都必须安排一节专门的研讨课,大家集中听课,课后在热烈的气氛中讲课者介绍设计思路及实际达到的效果,听课者畅所欲言,或吐露中听课的感受,或肯定教学效果,或提出质量问题,或介绍个人设想,并请专家评点。这一做法的开展,不论是上课者、听课者还是评课者,对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有了不同层次的认识,为所有教师上好课提供了借鉴。

3、达标课普及

在典型研讨课的基础上,人人上达标课,是检查教师能否将学习领悟的新课改精神在实践中应用的手段,是使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让课堂教学全面开花的一种必备形式。我校将听达标课的人员定为全校所有教师,涉及全部学科,重点放在参加课改的实验教师。要达到的标准定为三项:一是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做民主式教师,创民主式课堂”;二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占主导;三是针对教师课堂评价的水平不高、习惯不好的现状要求教师评价语言要全面(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客观、丰富、有激励作用。采用的形式是教师自行备课,同年组(或同科)教师相互听课,听后互相评课。如果不达预期效果的,教研组重新共同备课,上课,直到达标为止。此活动教师参与面达到100%,教师们感到通过达标课,对上课明朗了许多,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4、开发校本课程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从原先单一的国家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模式由始至终、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是走进新课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实验学校教师创造性智慧的重要途径。

(1)校本课程资料的开发

根据团中央“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宗旨,结合我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是妈祖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特色,我校课改领导小组于201*年5月编印乡土教材校本教学资料20篇,并认真利用好教材,上出特色,增强了学生身为湄洲人的自豪感,激发了他们将来要做一个了不起的湄洲人的豪情壮趣!

(2)《海童报》学生喜爱的校刊

校刊《海童报》以崭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从起名、选材、编材、审稿都以学生为主体,由老师指导共同完成。其中的“家校合作”、“师生交往”等栏目以其贴近生活、趣味盎然,深受家长、老师、孩子们的喜爱。

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原有的课程,培养锻炼了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我校根据学校、社会、地域的特点,充分地开发课程资源,力求努力凸显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

5、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生事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没有教材、教案,对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现实。我校本着从游泳中学会游泳的理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踏上了“研讨反思实践”的研究旅程。我校于201*年12月出台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并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庆元旦小学生“三对三篮球赛”、庆元旦“小学生演唱会”、“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书画比赛”、“读书活动讲故事比赛”、“班班有歌声歌咏比赛”等,利用“六一节”举行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其中的烹饪比赛项目不但培养了孩子的创新能力,而且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称赞。

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以及广阔的活动背景,拓展了学校教学的视野,学校更加走向改革与开放。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造就了学生,锻炼了教师,更以其蕴含的课改理念激活了学校。

四、在总结中巩固提升

总结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环节,只有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做法,分析工作的得失,才能使自己不断增强信心,使做法形成经验,进而使经验理论化。同时避免过失的重复发生,使课改不断走上科学化的轨道。1、加强档案建设

我校的档案建设分校级、教研组二级管理。管理中做到专人负责,定期归档,力求做到内容齐全,达到规范化、科学化。

2、鼓励教师勤动笔

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此我校鼓励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克服自身惰性,经常撰写心得、体会,整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案、个案分析等。鼓励教师大胆投稿。如今,许多参与课改的实验教师形成了勤于总结的习惯,也有部分教师的文章在各类论文评选中获奖。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参与课改的热情更浓厚了。3、一点体会

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其中观念的更新是首要任务。教育观念的更新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首要条件,又是课程改革的一项目标。一线的教师由于工作繁忙,琐事较多,因此学习不足,长期受应试的束缚,观念比较陈旧。要顺利推行课改首先要使教师明确新观念,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的理论知识;其次要引导教师将新观念转化为行动,在行动中消化观念,用观念指挥教学行为。另外要提高教师素质,应努力抓好继续教育工程和校本培训工作。

4、努力方向

就学校内部来讲,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最大阻力来自落后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如果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产生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呢?因此这个责任应该在学校,在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今后,我们要在重建与新课程理念相匹配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方面下功夫,不断探索,力求早日拿出好的方案,给教师的观念转变提供前提,以公正全面的评价指引教师行为,激发他们的斗志。

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时机,我校决心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开辟成功课改之路的同时,深化学校内部改革,造就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体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让素质教育之花常开不谢。

“已有的已是过去,欲求的远在征程”,课改之路漫漫其不多远,让我们紧密配合,扬长避短,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一起朝着课改明天的辉煌阔步前进!

湄洲第二中心小学201*年8月30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锡市华庄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锡市华庄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锡市华庄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968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