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聘老师工作总结
履职总结
任课教师:毕祝友
履职时间:201*年1月1日201*年12月31日
转眼之间,一个学年已悄然结束。本学期,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本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过去一年的一点一滴仍历历在目,但总沉湎于过去的人是永远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作为一名新老师,更需要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审察与总结,以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我时刻不忘教师应有的形象,讲政治、顾大局、守法纪、钻业务、思进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提高政治素质,严守师德规范
无论何时何地,我对政治学习一刻也未放松,积极参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战略、低碳节能经济。牢记“两个务必”,学习党政方略、教育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通过政治学习,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心灵环保不断加强,无任何违法乱纪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的政治观点,在思想上言行上和党中央保持着高度的一致,紧跟党的路线,坚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
对教师职业道德我牢记在心,并严格用其规范自己的言行,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服务宗旨,无任何排挤、歧视、讥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汶川地震后积极参加捐款捐物活动,为学生做好带头作用。二、加强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我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课后辅导、课外阅读等方面积极地进行积累。1、课前准备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说上教材(《汽车概论》、《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④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针对目前中考与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在课本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思想不被禁锢于学校的方寸之地,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进而能够随时适应和应付社会上的各种情况,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2、课堂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尽量克服作为一句新老师所出现的语言不连贯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并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在课堂上不只老师讲,而且学生也要站起来讲,形成教学互动,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在减轻学生的负担的同时对其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
3、此外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4、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中职生较小学生来说,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习惯还没有完全转变,故仍有不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等现象,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利用自己年纪与其相仿的优势,在有共同话语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朋友,能够说出知识话来;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并积极寻找差生所拥有的优点,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有一无是处,充分利用他们身上的优点进他们进鼓励,刺激他们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心。
5、为培养自己多种兴趣爱好,我还常到图书室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真正做到教学互长,并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精神,使自己不落后于时代。
6、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加上自己又是新老师,刚刚接触教师这一行业,对本行业一些事情并不熟练与了解,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进而容易造成课堂的枯燥;对教学方向的把握不是太好及课堂上渗透的中考知识点不够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这个行业是一个精神教育的行业,是神圣的,高尚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促进祖国的发展为己任,发扬“蜡烛”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机电信息专业部
机械教研组任课教师:毕祝友
201*年12月17日
扩展阅读:教师招聘考题总结
教师招聘考题总结
1.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作为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因而教育还有体现自身持征的社会属性。
(一)教育具有永恒性(二)教育具有历史性(三)教育具有社会性(四)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五)教育具有继承性(六)教育具有生产性总之,教育这一社会活动与社会其他活动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教育是以人的身心为其活动的对象,以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为根本的目的,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的基本反映。
2.教育的现代特征
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1)全民性:面向全体人民,又可称为广泛性。(2)公平性:现代教育的公平性既现代教育要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者机会均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实际上的公平。2、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3、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4、教育的科学性5、教育的国际性6、终身性7、教育的个性化8、教育的变革性。9、教育的未来性
3.教育的基本规律:一般而言,下述两条规律是公认的教育基本规律:一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二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此二者是教育中最普遍的一般规律,任何时代、社会、国家的教育都要基于这两条基本规律展开,这与教育的对象以社会性个体的方式存在相关。教育规律具有如下特点:(1)它是教育现象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客观存在的联系;(2)它可以反复起作用;(3)人们对它的认识总是受个体认识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4.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社会地位是通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占有的地位资源来体现的。专业地位---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拥有专业性自主权或控制权。
经济地位---是指教师的经济待遇在社会职业体系中所处的相对高度,包括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占有和享用的状况,以及待遇、生活水平、行业吸引力等。
它是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指标。
它应与受教育水平、教师劳动的价值、劳动的专业化程度和劳动强度相匹配。政治地位是指教师参政议政的程度以及在社会政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包括教师参政的深度、广度、幅度和专业权限、政治待遇、法律保障等。
职业声望--是社会公众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和声誉的综合评价,具体体现在职业形象的优劣、职业吸引力的大小、职业的稳定性和威信等方面。
影响职业声望的四大因素:职业的社会功能(国家建设和公共福利的责任);
职业要求(教育程度、技能技巧、工作能力、道德品质、身体状况等);职业报酬(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职业环境(劳动强度、卫生条件、技术装备等)。
教师职业声望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教师的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的高低,教师的工作条件、职业道德和辛劳程度,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社会作用的大小与其地位高低呈正相关
社会作用职业教师职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通过理论建构、知识创新、品德示范、
宣传咨询等直接参与社会两个文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
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
导作用。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不可取代,教师的劳动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承认。
6.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和系统性:教育对象复杂。教育内容复杂,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复杂。教育任务复杂。
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因为教育的对象也就是学生的因素。学生是处在发展中的。教育内容,方法也需要创造性。示范性:学生的向师性来决定的。
长期性: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学习性和集体性:教育人才不能靠单方面的力量,要团结各方面的人才,是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教师和各科老师密切配合,共同合作。
7.教师的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思想素养:1、科学的世界观2、积极的人生观3、崇高的职业
理想;政治素养:1、教师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2、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3、教师应自觉地树立共产主义的奋斗方向
职业道德素养: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素养:热爱学生是调整师生关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
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平等相待、由衷信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在师爱的基础上,保持对学生宽容的态度。
2、教师在与同行交往中的道德素养:同心同德、正直谦逊、公平竞争
3、教师与学校领导交往中的道德素养: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尽职尽责各尽其能秉公办事顾全大局
4、教师与学生家长交往中的道德素养: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互通信息相互理解
2)知识素养:1、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专业前沿知识3、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综合性)4、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
3)能力素养:(1)基础能力素养:
智能素养:1、观察能力2、思维能力3、教师想象能力4、教师记忆能力
言语能力素养:口语能力、体态语(2)职业能力素养:
教学能力素养: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施教能力
育人能力素养:1、心理沟通能力2、行为辅导能力3、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素养:选题、教改实验、收集整理资料、撰写教育科研论文4)心理素养:1.教师的认知素养2.教师的情感素养3.教师的意志素养: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5)身体素养:身体健康、身体保健
8.现代学生观
●现代教育思想:由于中小学生属于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不仅享有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在某些权益方面受到特殊保护,如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以及在教育过程享有的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的教育意义:
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权威性,这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并不是盲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的特殊素质及个人的独立意志。教师只有在尊重并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合理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权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权威,将阻碍学生的发展。
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
●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社会地位:●传统认识:没有把青少年儿童看作是有个性的独立存在的人,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对双亲或教师要绝对服从,存在鞭挞、体罚儿童或学生的习俗。
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要做到:(1)承认和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2)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2、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我国还有《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未成年学生享有的权利:(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明义权、荣誉权等。(2)受教育权,包括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9.师生关系的内容、特点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师生关系包括以下方面:(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教师职业角色特点:(多样化)传道者;
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1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学习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教育者持有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师生观,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树立新型师生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二)树立教师威信
教师的威信包括威望和信誉两部分。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注意以下方面:(1)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2)要对学生严格要求(3)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三)善于和学生交往
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师生交往中以育人为目的的真正学习,造成师生交往意义的失落。师生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互相不理解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彼此沟通太多。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做到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善待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在交往活动中是民主的。
(四)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要有充分的民主意识,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11.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2.现代教学观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基础,智力发展是重要条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1学习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简接经验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主(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
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1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
1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结构):教学过程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15.我国目前的主要的教学原则都有哪些(6个):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直观性原则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启发性原则基本要求:
1调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巩固性原则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循序渐进原则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因材施教原则基本要求: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基本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16.常用的教学方法都有什么?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常用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
实习法
1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基本要求:
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2写好三种计划:(1)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即教案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要求:(1)目标准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组织有效(5)体验积极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课外作业的形式(2)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3)及时批改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基本要求:
(1)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2)有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使学生有问题可问(4)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
18.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是什么?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对象,可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
(3)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
19.教学评价的原则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试题类型:供答题与选答题
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20.德育的意义及任务是什么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义和道德品质的活动。5个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德育的意义是什么?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
中学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中学德育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21.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联系:德育只有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青少年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区别: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青少年品德进行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对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并依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青少年的品德,不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品德形成过程是青少年的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
2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①要注意全面性②要注意多段性③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
(2)德育过程要善于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于发展①组织各种活动和交往②要加强指导和引导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1)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
4、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1)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23.德育原则都有什么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基本要求:
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基本要求: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是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基本要求: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基本要求:
①要统一学习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以确保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24.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行为训练法、榜样示范法、评比竞赛法、奖励惩罚法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
什么是德育模式?当代较有影响的德育模式有哪些?各种德育模式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
认知模式(皮亚杰、柯尔伯格)重知、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重情、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重行
试分析当前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1)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
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确立符合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4)积极改进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和形式
(5)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6)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201*-2020发展纲要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5.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2)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拓展学生思维。
(3)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调控问题解决的心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能。
(5)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类比迁移2.合理想象3.多方思考4.言语调控5.突破常规2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
(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二)严格管理教育,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1、加强常规的遵守规则教育;
2、严格要求、严格检查、及时评价、及时恰强化;
3、管理适度,不要限制太死,防止创造性扼杀;
4、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和责任感;
5、以关心、热爱、耐心、尊重、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三)在行动中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
1、行为练习要有目的性、计划性、从简到繁,是学生获得锻炼的信心和成功感;2、有以创设困难情景与坚拒条件,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自制力;3、提供行为练习的榜样,共学生效仿;
4、及时评价和强化练习的结果,增强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四)针对个别差异,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五)启发学生觉悟,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注意问题:
1、善于掌握自己的愿望,不作出不能实现的决定;2、树立自我效仿的学习榜样;
3、制定切实可行的自我锻炼计划;
4、养成自我检查、自我判断、自我批评的习惯。
5、搜集名言警句,当作座右铭,以促进意志的自我锻炼。
27.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
马斯洛(1968)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的。生理的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等。最重要,最有力量。
安全需要,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追求爱情,参加团体获得地位等。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28.影响人个性与发展的因素。
无论学生个性的整体结构,还是代表个性的某方面的特质,都是在遗传与环境两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一)先天遗传的影响
先天遗传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一项关于新生儿的研究也发现,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在人生早期就有所体现,例如,有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就特别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欢接受新的物体;而有的新生儿则表现特别安静,能持续注意某项活动,害怕新事物。
(二)后天环境的影响
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他所在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习惯、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并取得社会生活的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来看,后天环境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个性产生影响。
1.家庭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由于社会上的各种关系都是通过家庭影响着学生,因此它是最初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家庭对学生个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及祖孙之间的关系。其中对学生个性影响最大的是父母。
(2)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方式
在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时,应当提倡科学、民主、开放的方法,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既不放纵娇惯,也不独断或过分严厉;既不使学生完全受支使,也不一味地服从让步于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个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
(3)父母自身的个性和素质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自身的个性、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品德素质等都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习如何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和模仿,因此父母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格外重要。
2.学校的影响
学生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完成的,他们在学校中不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接受一定的意识形态和掌握一定的道德标准,学会为人处事的方式,并形成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堂教学和班集体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的主渠道,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产生影响的主渠道。
(2)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如同自己的父母,引导着自己的成长。教师的言行、品德常常作为他们衡量自己品行的标准,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会使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教师的肯定和赞赏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和愉悦。总而言之,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个性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3)同伴关系的影响
同伴能为学生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和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基本框架,同时,学生也能在与同伴互相探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个性上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良好的个性。因此,充分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所必须的。
3.社会氛围的影响
首先,群体的一整套规范会改造学生的行为,比如穿同样的衣服、留同样的发型等等。更进一步,他们会有同样的价值观,对于对错、好坏、美丑都会有一致的看法。其次,群体的心理气氛也会对个性产生影响。一个群体的心理气氛和谐、欢乐而有秩序,会使学生的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善于交往,有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在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先天遗传是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内在可能性;后天环境是使这种可能性逐渐变为现实性的桥梁。
29.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教育的实践证明人的性格尤其是中学生的性格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特征的人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幸福的人。所以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来培育他们形成优良的性格特质。
一、集体教育:严格的纪律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保证。
一个好的集体是锤炼并完善一个人的大熔炉,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尤其对于具有孤僻、冷漠性格倾向的孩子来说,集体的作用更为重要。另外,通过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环境也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制、守纪律、坚强勇敢等良好的品质。
二、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注重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方法。
一些学生的一些消极情绪和性格的养成往往和学习成绩有关,尤其是中学生,有学习焦虑和自卑心理的不在少数。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因材施教。对学习优异的学生不能过份表扬,要多找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成绩,避免他们骄傲自满的心态。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多找他们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发现,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和希望,使他们能不断进取,找到自信。还可以利用他们性格中的优点来克服其缺点。三、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前提。用教师本身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中学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教师是学生最常接近的人,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也常常会发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性格特征对他所教班级的学生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影响,会呈现出映射教师性格的倾向。如果教师能具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态度,积极的兴趣等等良好品性,那么对学生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是非常巨大和有效的。
四、自我教育:学生抗挫能力和意志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内容。人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要有强烈的自觉能动性。一个人如果能主动采取行为和措施来培养自己的品质,那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的开始。这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内在因素,外因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因素。
浅谈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兴趣是儿童成才的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有生理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情绪的快感,这种选择性态度,称作为兴趣,兴趣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良好的情感是儿童成才的催化剂
情感总是与认识紧密相联。消极情感阻碍智力发展,积极情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特别是理智感,能使人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克服困难。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和谐、欢乐、团结的生活环境的健康情感的重要条件,将爱与合理要求相结合,不仅使儿童充分得到爱,而且也能制止不合理的要求。增长知识,提高认识,有培养深厚情感的基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背景。意志力是儿童成才的柱石
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是人成才成功的柱石。。教会孩子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方法,并为孩子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重视孩子性格的培养
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俗话说“勤能补拙”。说勤奋能弥祉智力的不足。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
30.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是单向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儿童的思维是多维思维、具有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可进行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3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信念等。学习需要又称为学习驱力。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培养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一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学习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32.简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影响学生迁移能力的主要因素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指的常常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促进迁移的教学
(一)精选教材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33.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
程。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基本特点。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科学上某些重大的进展,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发现者促成的”。(二)分析并明确问题(主要表现为审题)
(三)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四)检验假设(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一)问题的表征: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的不同,其解决的难度也不一样。(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定势(在“迁移”内容已讲过)
(四)功能固着:事物原有功能对解决问题的“消极”影响。(五)动机与情绪:“倒U型曲线”和“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六)个性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34.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为代表。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一)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
(二)智力:
注意:要掌握“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三、个性:高创造性者的一些典型的个性特征要掌握。创造性的培养(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注意:“头脑风暴训练”
高创造性者有以下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即使面对较困难或严肃的问题情景时,也表现出较多的幽默。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对工作有热忱,有决心,即使遇到困难、或面对单调乏味的工作情景,他们也能坚持,并自得其乐。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承认矛盾,对无结构的问题或错综复杂的问题、对那些违反“常识”的假设和观念都能够坦然接受,反对以武断、虚假、简化等草率的方式处理复杂或矛盾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挫折忍受力,愿意付出无报酬的代价,去从事无法预期的工作。4.喜欢幻想
在日常生活中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梦想,但能够自由地往返于现实与幻想之间。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不断地提出问题,有浓厚的认识兴趣,喜欢猎奇,喜欢尝试新奇的方法去探究问题,不怕失败。6.具有独立性
他们常常不迷信权威,不随大流,不落俗套。好表现,很少考虑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35.教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又称班级社会气氛,课堂心理气氛,它是一种社会心理气氛,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各种成员的共同情绪(情感)状态,它是由班级社会体系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气氛可分为三类,即积极型、消极型和一般型。积极的课堂气氛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而消极的课堂气氛的基本特征是主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学生产生了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而教学中大量的课堂气氛属于一般型,它介于积极和消极型之间,即课堂教学能正常进行,教学效果一般。课堂教学气氛、教学情境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关系、双方信息的交流,以至影响整个教学效果。一、课堂气氛对课堂教学的作用1.加强“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出,有人在场或许多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这就是“社会助长作用”。
2.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堂气氛作为学生集体情绪倾向,一旦产生,便能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因素反过来作用于学生的情绪。情绪具有共鸣和感染性的特点。班级的和谐气氛,使个体成员也无须担心集体的压力与他人的目光,能够不拘泥于惯例与规范,创造性地去思考与行动,这样就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3.增大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机会。一般而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学习机会与课堂气氛很有关系。积极的课堂气氛能使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中差生主动配合教学,师生交往异常活跃。学习机会比较均等,这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具有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功能。课堂教学具有一种“信号功能”,它标志着学生的情感体验的方式,表达对课堂教学和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评价。
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气氛的方法
一、教师要有威信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做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
教师的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出现某种心理气氛。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同志说:“教师上课应当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积极的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
三、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情有趣。教师在阐述教学内容时,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来讲课,就会有效地唤起全班同学积极的感情。教师教学的趣味性,同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许多教师都善于从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积极、欢快地情绪去从事学习。
四、教学的内容要难易适度
要使课堂学习气氛好,还要掌握量力性原则,所教的内容太浅,没讲几句,学生就早已一目了然,学生没有进一步的追求新知的情趣,学生就会精力涣散,无所事事,全班学习情绪就会松懈乏味。但是,如果所教的内容和所提出的要求难度太大,学生听不懂、啃不动,多次努力,总是几经挫折,依然看不到有所前进,没有得到收获,学生的学习就会丧失信心,学习情绪就会下降,全班就会产生学习厌倦气氛。所以教师所教内容和所提出要求要难易适度。要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不是不可逾越的。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课堂气氛也受班级集体人际关系状况的制约。班级集体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学生间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往往导致积极、健康、活跃的课堂气氛;不和谐、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容易酿成消极、沉闷以至一触即发的课堂气氛。从学生间关系看,也有类似的情况。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容易使课堂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风气;同学之间如果不和睦、矛盾重重,四分五裂,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嘲讽、攻击、紧张等不健康气氛。所以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首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要经常注意发扬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使全班的人际关系十分健康和谐,同学们在欢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生活成长。
良好的课堂气氛,它能使课堂教学做到恬静与活跃统一,热烈与凝重的统一,宽松与严谨的统一,造成一种和谐共振的教学情境。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36.心理健康的实现标准。心理健康的概念:
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的三个方面。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增加了: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37.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班级集体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明确的目标
一定的组织结构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38.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9.班主任的角色是什么?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4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原则是指班主任对学生教育、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或要求,它是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它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始终,为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服务。
一、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与德育原则一致)
这一原则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原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根本要求,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
热爱与尊重学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做好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
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把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同行为训练结合起来。
二、激励性原则
所谓激励性原则,是指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的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一)激励方式
1.目标激励就是以班级、个人的奋斗目标去激励学生,调动其学习热情。
2.参与激励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是班级活动的主体。3情感激励即通过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学生感受班级的温暖,体验师生情谊,从而激发起高度的责任感与学习热情。4榜样激励即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5强化激励强化激励是通过对学习(活动)结果的肯定、否定评价来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手段。
6成功激励即以学生工作、学习中的成绩来激发其进取意识的激励方式。
首先,要求班级管理者公正无私,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情感和尺度对待每个学生。其次,要运用各种激励策略。1个体激励与集体激励相结合2过程激励与结果激励相统一3即时激励与终结激励相结合4有形激励与无形激励相结合5外部激励与自我激励相结合6爱心与褒奖相统一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优良言行为学生建立准则,以自己模范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班主任树立教育权威主要是以正确的思想观念、言论,回答、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一是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二是以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进步。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中外教育家们总结出的一种道德教育的重要准则和方法。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平行教育),一方面通过集体来教育个别学生,面向集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良好班风,制定严格的集体纪律、规章,使集体中的每位成员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培养自觉参加集体活动的思想觉悟,提高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求班主任将个体问题放到集体中去解决,使整个集体受到教育。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五、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贯彻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求管理者应当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其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使他们在思想、品德、学业、生活等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管理者要引导学生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
六、积极开拓创新的原则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在继承前人的工作经验和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要创立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班级工作坚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优秀的班集体。
41.班级管理模式有哪些?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一常规管理
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二平行管理(马卡连柯)
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三民主管理四目标管理
42.国外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理念的趋势。
答: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2课程内容上重视建材的理论化和现代化。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4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5加大课程难度,实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国外中等学校课程改革在具体措施上有哪些趋势?
答: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2课改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3课
改具有整体性。
4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答:泰勒,美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44.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答:1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2对被评价者的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甚至进行必要的选拔,其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被评价者的后继发展。3注重课程评价。4关注个体差异。5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45.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合理进行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一种是集中复习(每次时间长,次数少)。研究表明,一般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1、2、3、
确定复习的目标确定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步骤
1)梳理教材形成知识树2)利用科学概念,回顾探究活动3)及时检测反馈复习效果
a、检测要有及时性b、检测要有针对性c、检测的题量要合适d、检测的形式要求多样性
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1、科学复习≠机械记忆
2、科学复习≠概念和实验的简单再现
46.简述一节好课的标准。
答:1)教师教的标准: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教态从容自如
2)学生学的标准:
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47.什么是课程?课程的具体表现的形态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进程的总和。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1)根据课程任务划分: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角度: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48.课程的基本要素,内容
确定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选择教育经验课程内容;组织教育经验课程组织;
评价教育计划课程评价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目标转换
教育目的(对教育的总体期望)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要求)课程目标(前者具体化和教学活动规约)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49.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简答}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对立的两个教育观。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③它们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育目的不同。“应试教育”着眼于分数和选拔,以考取高分获得升学资格为目地,属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而素质教育则受教育者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的长远利益与目标。
2、教育对象不同。“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而重视高分学生,更确切说,是重视高分。这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正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即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
3、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所实施的是片面内容的知识教学。只教应试内容,忽视了非应试能力的培养,如语文、外语学科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数理化学科中忽视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及动手操作,以致学生在实际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而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以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
4、教育方法不同。“应试教育”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填鸭式”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素质教育则要求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
5、教育评价标准不同。“应试教育”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备考这个中心而展开,要求学生积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形式、应试技能,考取高分,要求老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素质教育则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和教师的水平。
6、教育结果不同。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在素质教育下,全体学生的潜能达到充分发挥,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协调发展,文化素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扎实推进,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精神的建设中。
50.素质教育的内涵{简答},素质教育的意义
1、“一个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一个宗旨”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
3、“一个优先”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4、“两个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5、“一个载体”以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为载体
6、“两条途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7、“两个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8、“三个方面”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强调。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
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有的人书念得很好,考分很高,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很差,缺乏与人交往、团结合作的能力,这不能认为是好人才。有的人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创造性,不会解决实际问题,“高分低能”,也不能认为是好人才。道德修养好和本事大的人,身体不好也派不了大用场。当然,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差,更不能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我们决不能重犯“文革”中不学好知识,甚至提倡交白卷那种极其荒谬的错误。有一点我想再次说明的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人不能如同用一个统一的模子,把不同形态的材料都压成一模一样的东西一样。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件事使我印象非常深刻。
二、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21世纪已经到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我们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在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实践当中,在完成新的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面临着资金、技术、和物质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素质和人才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这正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所指就是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而且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民族素质。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2、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突破增多;学科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信息传播超越时空。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就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职业的广泛流动性。所有这些都对未来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每一个都必须终身学习,不断调整、提高、发展自己。在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下,基础教育阶段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一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要打好基础,养成基本素质,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地发展自己。
3、实施素质教育既是社会的要求,又是教育领域自身的要求。
我国正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指的是依据法律,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适龄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的一定年限的教育。义务教育的实施,标志着社会教育观念从少数到全体、从权利到义务、从家庭和个人的事情到社会公务的革命性转变。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应有的发展,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反映了义务教育的这一本质要求。
终身教育是我们打开21世纪大门的一把钥匙。“终身教育”概念起初应用于成人教育,后来逐步应用于职业教育,现在则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个性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它首先关心儿童教育,帮助儿童过着他应有的生活。同时它的主要使命是培养未来的成人,使他们准备去从事各种形式的自治和自学。”④这就要求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为“应试教育”倾向,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困扰,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5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答: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1、课程功能的改革目标。(提出三维目标)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现在:注重知识与技
能传授、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
2、课程结构的改革目标。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现在: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经验课程
新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均衡性:指课程设置层面上的均衡(课程类型、内容、课时的比例合理)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均衡(各门课程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综合性:指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实践活动大综合。选择性:指课程类型多样,可灵活进行选择。
3、课程内容的改革目标。过去:难、繁、偏、旧、注重书本知识现在:注重学生兴趣和经验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学教方式的改革目标。过去:教:灌输式学:接受式现在:教:多元互动教学学: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反思体验整合建构学习方式学教方式的改革是学生整体素质生成的根本途径
5、课程评价改革目标。过去:注重学业成绩强调甄别、选拔功能现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
体系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
6课程管理的改革目标。过去:国家集中管理现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简政放权)
52.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
一、转变学生的观念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和工作方式。不同的学生观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方式,并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素质教育要求将学生看成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看成是有完整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为了一切学生”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进行因材施教。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道德感召力和人格吸引力。因此,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广大教师必须树立的重要教育观念。二、转变教师的角色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相处。传统教育是教师在台上,学生在台下,教师传道学生接受的一种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而新课程理念是要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在思想教育中,首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观念,敢于走下讲台,放下架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是教师要在学习上引导学生,生活上关心学生,思想上了解学生,困难时帮助学生,力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其三是教师应与学生同学习、同活动、同甘苦、同成长。其四是教师要树立无差生观,所谓差生不是先天的,而是受到不均等教育造成的,所以差生更应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和关心,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关心他们的疾苦,关心他们的成长,促使全班同学共同成长。树立教师价值的体现观。教师的价值一方面表现在知识的丰富,另一方面则应更多地体现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常言道:“只有乐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教师的价值体现不仅仅是体现在他知识的丰富,而应体现在知识水平和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实践证明,教师道德情操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确立全新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这种教学观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实际上,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寻求适应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作为教师,要树立旨在构建学生主体性的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要把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主体作用、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素质教育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认真解决好教师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问题。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要把教学过程和教学实际效果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轻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弊端,而应该把书本当成培养能力的载体,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重视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推行素质教育,需要三方共同努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构成素质教育系统的三大支柱,在素质教育系统中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要处理好教育的三大支柱之间的关系,就要构建素质教育体系。
家长基本上主宰着学生的命运,他们认为成绩不高,升不到高等学府,就不算成才,就有可能断绝学生的经济支柱,使学生停学。由此转变家长的陈旧观念,取得家长的支持,对促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家庭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着光荣的传统,“孟母三迁”的故事不是很好的例子吗?教师应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思想,使家长能够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子女,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家长看到学生有可塑性,就会积极帮助学生选择受教育的方式,使学生受到不同形式的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推行素质教育更好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部门,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人的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决定了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走向。学校教育具有全面性、系统性、规范性、集体性的特点。学校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处世,如何练就健康的体魄。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是其他任何部门都难以做到的。学校教育中集体活动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协调性,使学校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发展的自觉性和目的性,从而使教育具有较高的效率。
社会是人们集合的共同体,它提供给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又给人们以巨大的影响。这使社会也负有素质教育的责任和功能。社会教育具有导向性、多样性、普遍性的特点。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而社会教育以强有力的手段,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起着导向作用;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特点使社会教育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社会教育的涵盖面较广,能使教育取得普及性效果。总之,无论“课程”是新是旧,只要我们的教法是常变常新的,只要我们的思想是创新的,我们就能真正把课程教“新”!只有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现在的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开拓未来的先锋和主力,而培养这些生力军和主力的就是教师和管理教育的教育部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发展,而教育要发展,前方还有漫漫长路!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作为教育者,我们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困惑,但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方法和出路需要我们自己去找。要对未来负责,我们必须认真考虑今后要走的每一步,让我们一路走好!
53.课程评价的类型(了解)(一)依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分为:
1、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2、总结性评价: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
(二)依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
1、常模参照评价:基于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2、标准参照评价: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三)依据教学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1、配置性评价(准备性评价):多在教学前为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而使用。2、诊断性评价:多在形成性评价后使用。(四)依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1、正式评价:2、非正式评价: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一、标准化成就测验:
是由专家或学者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优点:
1、客观性: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测量工具。2、计划性:与课堂测验更具有计划性。
3、可比性: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使得不同的考试分数具有可比性。
二、教师自编测验
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测验目的所编制的测验。教师自编测验:多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
标准化成就测验:多用于判断学生与常模相比时所处的水平。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1、信度:是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2、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3、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54.简答:现代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答:1重视发展,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注意个体差异,实现课程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多元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多元化.5注意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55.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的评价观1、新的评价观
新课程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淡化甄别选拔功能,以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与成长。2、评价的基本原则。
⑴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⑵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⑶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相结合,以肯定性评价为主。⑷自我评价与他评互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⑸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⑴新课程强调评价的教育调控发展功能,着眼于促进被评价者更好地发展,这是素质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要求。
⑵新课程评价重视综合、关注差异,突出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取向多元化。在综合全面评价基础上,要尊重个性发展的差异和独特价值。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⑶改革考试命题与考试评价。
新课程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把甄别选拔功能放到压倒一切的位置。作为教育评价根本取向,新课程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命题与考试评价的弊端。突出能力考察和综合素质评价。
56.谈谈新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有何意义?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因:1、基于什么是教育的思考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3、对课堂上的收获的理解。
(1)从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来看,教育要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见10题);(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获
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依据;
(3)还在于: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有
效教学,这必定是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
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3)确定新的教学观。
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
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1、主动性首要特征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任,就会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当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
2、独立性核心特征
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除了特殊的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和欲望。
对待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独立性,还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即教学过程应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
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3、独特性重要特征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即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新课程强调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新课程强调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4、体验性突出特征
体验是指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表现为:
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第二,重视直接经验。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角度讲,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
5、问题性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
(1)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它们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
57.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纲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1)整体性。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4)生成性。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经验不段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5)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的结果呈现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整体、实践、开放、生成、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生活并学以致用3、推进自我、自然、社会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三者的和谐发展。
58.简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
本次教学改革在下面几方面的突破:1、整合教学与课程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怎样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更加注重营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③被孤立、自卑的学生;④有过错的学生;⑤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①不体罚、辱骂学生;②不训斥、羞辱、嘲笑学生;③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④不冷落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行;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师、教科书等权威观点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蔽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引导学生辨明方向;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可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可以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得失,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并对家庭教育的方法进行指导,以便使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保持一致。
新旧课程教师教学行为变化对比(三方面)
1、在备课行为方面:传统的教学行为
1、教学计划制定⑴教学重点,知识点概述。⑵教学内容进度安排。⑶活动措施
2、备课方式⑴目的为课堂知识讲析做准备,以完成进度为目的,单边活动。⑵课前写教案讲课备忘录,超周备课,知识搬家。⑶看参考,备课手册,写教案,备课组集体研究进度、重点、难点、作业等四统一。
4、教学设计
5、⑴目标设计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目的要求混在一起。面对全班学生,目标无层次,无针对
性。单边预设。⑵过程设计以知识讲析为线索展开封闭的教的程序:注入式、练习式。⑶设计主体教师。
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行为
1、教学计划制定⑴学期教学任务分析。⑵课程内容,活动进度安排。⑶教学检查、评价措施。⑷个人教学研究解决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研发项目课题。2、备课方式⑴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会学为目的,备教与学双边活动。⑵一条龙备课课前、课中、课后备课。重学情分析指导轮流合作备课教师分备一个单元,各节同组一起交流讨论,个人再充实调整。⑶根据课标、预期目标和学生实际、独立设计教学方案指导学的方案。
3、教学设计⑴三维目标设计,面对不同差异学生分类分层有针对性设计目标。⑵师教与生学双线对应设计。以学生学习及设计为主,预设与非预设结合,体现新课程复合型结构的开放性全程设计。体现多元互动,情境创设,问题探究,信息技术整合,合作研讨等方法。⑶师生合作设计。2、在教学行为方面:传统教学行为
1、教学指向⑴教材知识教教材⑵教学对象不足全班1/3,教师面对全班讲与个别学生一问一答串问串讲。多数学生陪座、陪听、陪看
2、教学方式(1)、课堂封闭式⑵补差式⑶题海战应考试⑷被动接受式
3、教学过程方法⑴先讲后练,讲了简练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以教论学,学服从于教。⑵讲解作业考试,单一教学结构。新课程教学行为
1、教学指向⑴用教材教→学生学会会学,指向学生素质培养。⑵以个别指导、小组指导为主,指各不同差异的学生。
2、教学方式⑴多元互动式(2)问题情境探究式⑶扬长式⑷自主选择合作活动式
3、教学过程方法⑴先学后教,边学边导,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先做后导,边做边导,以做论导和谐发展⑵学中做做中学反思调控,复合型教学结构。在教学管理行为方面传统教学观
1、教学评价⑴内容:考什么,教什么。⑵指向:师考评生。⑶方式:量化评价,结果评价。⑷工具:考卷、评卷。⑸结果:一次考试成绩
2、外压管理(1)三分教,七分管。⑵分数排队。新课标教学行为
1、教学评价⑴三维目标整合发展评价教学。⑵师评生,生评师,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⑶过程评价为主,以鼓励评价为主。⑷开卷闭卷,活动记录,成长档案。⑸综合素质为主。
2、自我管理为主⑴激发内动力。⑵组织学生自己订制度,订计划,自我检查,自我管理。
教师角色的变化
①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雕
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探索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不断地加以审视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使之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
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了解
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什么是挫折?挫折后的反应有哪些?.
答: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后的反应:1攻击行为。2冷漠,3幻想。4心理防御机能。简述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话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他借用古希腊神话中主人皮格马利翁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成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新聘老师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新聘老师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新聘老师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01089.html
- 上一篇:优秀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 下一篇:教师聘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