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下学期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6 17:13:27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下学期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

201*下学期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

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组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加强教学研究,全面吸收各方教学与考试信息,在减时增效上大做文章,在学生思想工作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下功夫,全力以赴抓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的精神,保持高昂的斗志,经过一年的努力高三年级各项工作已全部进入正轨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本学期围绕学校提出的在201*年高考的目标及年级组期初制定的计划,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明确奋斗目标,形成奋发向上的动力。

高三,不同于高一高二,但这种意识并不是所有高三学生都具备的,一些学生走到高二已经丧失了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学初召开了高三学生动员大会;进行了第一次摸底考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增强了紧迫感,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根据高三特定时期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通过对情况的分析,班主任们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有的进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的引导他们学习由被动到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的通过家长联系、谈心,不厌其烦的作心理疏导工作,使学生把精力最大限度投入到学习中来。当然,这里的目标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包括老师教学目标。不仅年级组有整体目标,而且将目标分配到各个班级。在分解目标的同时,帮助高三教师分析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寻找目标达成的最佳途径,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机制加以强化,极大地增强了全体高三师生责任感和内驱力。每次大型考试下来,高三年级都将各班达标率和每个教师的学科成绩与高考目标对照,并在年级会议上通报。对于学生的目标,一开学,年级组就要求各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每个学生高考奋斗目标。在平时教学中,也不断强化学生的奋斗目标的意识。

二、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向管理要质量。

针对本届高三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客观实际,全组教师集思广益商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优异的成绩?对此,高三年级组经过反复讨论,得出这一年的教学一定要科学谋划的结论。具体来说,就是要分析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实行备课组周备课制、教学案一体化,将长计划和短安排有机结合,既体现了学期教学的连贯性,又体现了阶段教学的灵活性。练习精讲精练。每天留足学生用于自学的时间,消化旧知,拓展思维,以此保证最大面积的学生学有所悟,稳步提高。确立了考试质量为主,次数为辅的观念。不仅进行一定次数的练习,更重要的是保证每次考试的试卷质量。每次考完后成绩及时统计汇总,打印下发到每个任课教师,并及时召开分析会,本着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的原则,分析现状,制定对策,交流经验,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同时针对考试情况,适时召开家长会议,即时鼓励士气。

三、明确管理思路,做大海航行的舵手。

大海航行靠舵手,学生成绩进步靠管理。在管理上,年级组要把好这个舵。过去的一年,我们高三年级组明确管理思路,采取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高效管理。强化班集体常规管理。高三年级不是特殊年级,班主任坚持抓实常规,包括课间操、自习课、午休等的出勤与纪律,以及教室的卫生状况。班主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常规管理,一手抓复习备考,且两手都要硬,并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模范作用,营造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引导全体科任老师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建立起以班主任为龙头、辐射全体任课教师的德育工作模式,齐抓共管,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同时,提高为学生服务意识,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由于高三对一个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学生来说具有太大的挑战,因此许多学生进入高三后会出现一些非正常的变化,如果调节不及时,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高三的学习效果,从而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进入高三的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容易出现对自己学习上没有信心、对前途担心、对父母说教反感、心情烦躁压抑等各种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创立了《心里港湾》报刊,为高三学生进行专门心理健康辅导。及时调整学生学习、生活的心态和兴奋点,保持适度紧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可以说对学生的管理是张弛有度,既严肃要求,又适度放松。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管理方面,主要采取“团结协作、弘扬敬业精神”的方式,来激发高三教师的干劲。众人拾材火焰高,年级组狠抓集体备课,增强教学流程的协作性。我们大力倡导组内合作,强力推行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制。一方面,我们牢牢抓住集体备课这一基础环节,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教师个人的刻苦钻研有机地结合,通过示范课、组内互听课等形式,引导高三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全级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诚团结,通力合作,严抓共管,发挥团队精神,形成了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今年高三的教学时间相比以前明显缩短了,因此,我们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上。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他们要花时间吸收各方的教学与考试信息,钻研试题,研究学生。同时,组织五校联合体来我校交流,多次请教研员到我校听课指导,还聘请了各学科特级名师来校进行教师培养,以此来提高高三教师的教学水平。

和谐发展和即将取得的优异高考成绩,是全体高三教师努力的结果,还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我们一定保持谦虚谨慎、戒躁戒躁的作风,在今后工作中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武汉市汉铁高中高三年级组

201*-6-

扩展阅读: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

高中学校德育工作

〖文字大小:大中小〗〖打印〗---

高中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经过十多年来艰苦奋斗,走上了良性发展阶段,坚持德育领先,全面关心学生发展,已成为学校全体师生的共识。如何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的,德育教育重在思想工作,要有不断追求新的理念,要有一定的思想认识高度,也要把握思想教育的规律。学校多年来摸索了一些德育教育的思路和做法,在这基础上再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德育管理要走在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沿,要主动出击,抓典型、以点面,提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面关心学生发展,关心全体学生。

学校办学目标:以学治愚,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争做西南高中好学生。

德育教育的思路与做法:

一、教师要求:

1、为人师表,注重师德。升旗仪式上要队伍整齐,唱响国歌。

2、对学生表现要表态,主动教育。

二、学生工作:

1、抓好三会:

①、形势报告会:开展爱国、爱家、爱集体教育。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对国家重大事情要关注。结合时代大形势、各个纪念节日组织报告会,要让学生思想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要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加强安全、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准则。开展安全、消防、疏散演练等活动。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生命教育。

②、表彰会、演讲会:在学生参与活动中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让学生的思想与时代脉博共跳动,组织书写文章、制作电子小报,演讲比赛,召开三好表彰会。

③、开好班会:班会课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教育,很多道理需要在班会课上落实。要提高班会课质量,重点上好几节主题班会与主讲班会。

班会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同学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

关于学风教育要求:⑴、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益是关键。要经常宣传并检查落实我校自行制订的课堂学习“七不”规范,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态度要求。每个任课老师也必须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依据,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听课效率。信心就是力量,但信心也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不能盲目的自信,要帮学生分析,我们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现在要努力掌握新的基础,我们就应该有自信。但信心与态度是密切相关的,态度决定一切,正确的学习态度,就能增强我们学习成功的信心。

⑵、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优劣的基矗细节决定成败,学习上就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有多方面,如认真听课、记好笔记、预习、复习、归纳总结、作业规范整洁、先看书后作业、主动求教、善于积累学习资料等等。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心得的交流,教师有目的得抓好几条,引导同学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③、成绩是反映学生学习好坏,但渗透水份的成绩害人害己,诚实守信要常抓不懈,要通过经常性的说理和个别谈话,评议虚假成绩的危害,也是做人底线,是学生的红线,抄袭、作弊,发现一个必须处理一个,对一贯作业独立完成,练习、测验、考试从来不作弊的同学,也要大力宣传表扬,要从优良道德品质高度表彰。

2、上好二课:抓好学生中的积极分子,重视团员、团干部教育。

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①、举办青年党校,开展党课教育。在高二、高三年级团员中,组织青年党校,举办党课教育,以党的基础知识教育为主,由各年级党小组负责,团委参与。事先动员、自觉报名。每学期上一次,由党员老师主讲。

②、抓好团课。根据团章团员义务,提倡做一个好团员,强化团员职责。在团内开展评议活动,用好团日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团员意识,做好学生榜样。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团员大会,结合团课开展教育,由团委主办。3、强化“二化”:校园生活学生化、班级管理规范化是培养良好校风、班风的重要抓手。

①、校园生活必须学生化,才能防范社会不良风气对校园的侵蚀和干扰。礼貌整洁守律,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要用“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西南高中学生须知”作为对学生教育的依据。要增强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强化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教育宣传。

②、班级管理要规范,通过班级公约、班级日记、班级讲评制度、干部例会制度,营造班级正确的誉论氛围。要重视班级的每一件小事,要抓小事讲大道理,重视一事一评议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在班里形成整洁的“三面一黑板”、良好的用餐习惯、负责的值日生大扫除、鲜明的宣传板面,整齐的广播操队伍,响亮的国歌声等等。

4、组织好六大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①、志愿者服务活动:上海图书馆志愿服务是学校一个品牌,由团委直接管理,应思考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让更多团员、同学参与。还要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如街道、居委、福利院等。

②、军政训练:要落实高一年级5十5军训要求,密切与武警部队关系,使高一新生一进校就受到严格训练,规范要求。也从军训中培养干部,组织队伍。

③、下乡劳动:下乡是学生劳动态度的锻炼,也是对待集体生活的考验,下乡过程中会暴露出学生怕、怕苦、个人生活自私等种种表现,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针对性教育很重要。利用下乡组织训练国旗班也是一个重要任务。

④、运动会:每年的运动会都会吸引不少同学参与,它既是爱好体育的同学才能展示的平台,也是班级集体文明素质的检查,组织有特色的入场式队伍,让同学参与才判工作等,都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⑤、艺术节:是学生的节日,要引导同学排练一些积极向上、富有朝气的节目,从组织、排练到演出,都能锻炼提高同学。

⑥、社团活动:要积极组织校的各种社团小组,聘请指导老师,正常开展活动,要积极提倡和支持由学生自行组织的社团小组。三、二支队伍:班主任队伍与团干部队伍。

1、要提高班主任教育思想的水准,能积极主动收集各种教育素材,思想教育要能小题大做,以小见大。要提高班会课的质量,要积累班会课的讲课资料,重视主讲班会课。班主任要重视与学生的谈心交流沟通,重视班日记的阅评、讲评,调动学生发挥个性爱好、兴趣特长展示的积极性,要创设平台给以展示。

2、干部队伍要重视自身素质提高,团委要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避免单纯工作布置,要重视团员大会及团支部的建设,要抓好团员的评议工作。

3、要发挥政治教师作用,政治教师要参与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教育工作。

给学生面对明天的底气

临沂市沂水第二高级中学和谐德育工作纪实[字号:大中小]201*-12-11阅读次数:1970

沂水县教育局苗成彦孙卫东

沂蒙山区有一所普通高中学校,多年来,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办学活力,打造了优质高中教育品牌,被老百姓称为“放心满意的学校”。到底是什么秘诀使这所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普通高中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是什么原因赢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带着诸多的疑问,日前记者走访了临沂市沂水二中的当家人申有利校长。

当问及学校有什么特殊的办学经验时,学校的申校长说,我们“使学校像学校,把学校办成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不动摇,对学生实施适度、适合的教育,给学生以面对明天的底气。学校建校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成有个性、有思想、精神丰富的“人”,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让人人走向成功。“只要学生思想对了头,端正了态度,确立了为理想而奋斗的目标,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申校长强调。

“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而唤醒的功效莫过于德育。德育既能优化育人的环境,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激发学习的原动力。”二中人用“以德育人,以德优学”的德育实践和办学成果,反复证明了“学校搞德育不但没有耽误学习,反而更能提高教学质量”的结论。

“德育帮助学生构建起丰富的精神世界”

近年来,沂水二中不断创新德育工作,通过集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创建和谐校园,帮助、指导学生愉快学习、生活等,为每一位学生构建了丰富的精神世界。学校经过十几年的育人探索,形成了爱心教育系列、常规教育系列、感恩教育系列、情操教育系列、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人文教育系列、绿色教育系列和创造教育系列等8个主题教育系列,构成贯穿整个高中教育阶段的德育体系。

“近、小、实、亲、活”是沂水二中德育工作探索取得实效的好路子。不论是哪个系列的教育活动,二中人都是通过一些最基本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了鲜活而细致入微的教育,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体验中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学习习惯。针对学校德育工作容易出现的薄弱环节,沂水二中狠抓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入学初,学校抓住学生对学校向往和陌生的复杂心理,对学生进行适应教育、爱心教育、归属感、意志磨练和人生理想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到了毕业期间,针对有的同学升入高一级学校,有的则直接走向社会,“扶上马,送一程”,学校集中对学生进行毕业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同情他人、体贴他人的美好道德,学校专门设立了一个特殊金库叫“爱心金库”。起初,二中人启动了“人人奉献一点爱”的主题教育活动,鼓励每位师生在“金库”里天天存储一点“爱心”,帮助在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开始参与爱心捐款的人只有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现在参与捐款的人员已发展到社会各界,爱心延伸到社会,大仓面粉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单位也成了学校“爱心金库”的储户。“以爱心赢得爱心。同学们在助人中思想得到了升华,在接受资助中学会了感激。

“拾金不昧”虽在许多人眼里是过了时的名词,但在二中人育人词典里却赋“拾金不昧”以教育新意,积淀成为学校的十大优良传统之一。学校设立拾金不昧奖励制度,至今已有16年了。政教主任孙卫东边说边打开一本厚厚的“拾金不昧记录薄”,上面记录着数不清的教师名字和学生的名字,金额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十几年来,师生们以拾金不昧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十几年拾金不昧的传统发展为学生“推己及人”、“重义轻利”的美德,引导了学校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弘扬光大了学校的正气,建立起了良好的校风。

201*年3月开学的一天,高一16班田静同学拾到了1100余元的现金。她不为金钱所动,如数交到失者的手中,让焦急万分、待交学费的同学平静了下来。后来,这位升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写给申校长的一封信中这样说,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对于某个知识点,我早就忘记了。可“拾金不昧”这个词语,令我终生难忘。我永远忘不了田静这位“拾金不昧先进个人”,永远忘不了学校拾金不昧的光荣传统。

于细微处见知著,沂水二中的德育工作善从细微处抓起。二中人让诚信进校园,推行“诚信课堂”、“诚信作文”、“诚信考试”、“诚信交往”等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美德;廉洁教育从开展“节约教育进餐桌”、“珍惜一粒米”抓起,一点一滴皆教育,一言一行见美德。通过这些细节教育,逐步培养了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沂水二中曾在学生中,做过一项关于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着价值缺失、以自我为中心、信念危机、言行不一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对人不感激、对己不控制、对物不珍惜、对事不认真”。“这样的问题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怎样面对明天?学校一班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学校及时抓住这个切入点,开展了以“会自持、会感恩、会珍惜、会处事”为主要内容的“四会”主题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高中阶段是学生高级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先从“会感恩”这个最易打动人心的的教育活动入手,布置德育家庭作业,让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等不同的方式回报养育之恩,体验父母的快乐与艰辛,从而焕发刻苦学习的动力。“母亲只有一个,高考明年还会再考。”二中人善于用蕴含着丰富教育价值的感恩故事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同时,高中阶段也是学生情感不稳定的时期,学校用“会自持”活动,帮助学生有效控制情感,通过开办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热线、办《心理健康报》、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征文等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信仰,学校用“宣誓”文化来凝聚人的精神力量。“十八岁成人宣誓”、“班级宣誓”、“集会宣誓”、“入党宣誓”等激情宣誓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充满青春活力和创造激情,为学生注入前进的动力。学生的激情宣誓活动,如今已成为沂水二中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1999年9月,中央号召在中小学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民族自尊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的民族精神,进一步丰富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学校从那时起,八年雷打不动,每年通过“甲午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图片展、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坚持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找契机、抓主题”做好德育工作,体现了二中人教育的机智。201*年4月,太平洋海啸事件发生后,学校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教育机会,通过开展“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募捐”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201*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学校利用这一契机,以“做什么样的人”为目标,集中开展“十个一”活动,对学生集中进行“知荣辱,懂廉耻、明是非”教育,帮助学生确立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为了保证教育在各个时段、每一过程和所有空间“不空档”,沂水二中还把对学生的德育从校内伸展到校外,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在校内,让孝心教育进课堂,让感恩之情时刻挂在心间,培养学生尊老孝亲的美好品德;“每天三问”成为学生每天必做之事。“扶老助幼献爱心”,“走进敬老院,深入贫困户”,把爱心教育延伸到校外。沂水二中的德育工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德育教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只有当教育在满足了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要之时,教育才最有效。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过有道德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生活,沂水二中抓住新生入学这一关键时期,指导学生自主制定班规和班级公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在组织全班同学订立班级公约过程中,班主任在旁边发挥监督、指导作用。通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民主决策,彼此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结论、成为公约雏形后,再经过集体宣誓、个人签字、订立道德承诺等程序后,这时,渗透着全班全班同学思想意志、体现共同意愿和凝聚着班级精神的一条班级公约就这样诞生出来。随着班级公约和班级活动制度的逐步成熟,良好的班风、学风就形成了,全班同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班级秩序、课堂秩序和学习秩序从此就建立起来。

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在校生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班集体建设的情况。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让学生在校三年中度过美好的时光?沂水二中注重班级文化场的构建,从班级文化序列策划到特色班级文化建设,都有独到之处。在班级文化建设系列设计上,引导、鼓励各个班级立足本班实际,从教室布置、主题班会活动、班训、班级精神等方面创新,建设自己的特色班级文化。高二20班坚持开展“感恩教育”系列主题活动,两年后出版了一本班本教材《寸草心》,结出了丰硕的“感恩果实”。步新同老师带的班级被称为“激情燃烧的班级”。全班同学在每周日下午举行激情宣誓,以激情点燃激情,以人格陶冶人格。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宣誓活动,其自信心、归属感和理想信念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培养。

一个人良好品质的形成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程,不是通过一两个活动就能形成的。“只有营造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充满激情的教育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道德冲动,打动学生的灵魂,教育才有成效。”二中人独具慧眼把校园环境、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教室、宿舍和校园建筑等都作为与人的课程,精心打造学校“文化墙”,使学校环境都散发着文化气息,整个校园就想一座立体的“育人场”。学生公寓、教室、办公楼和操场上,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响亮而别致,凝练而有神,每一个名字都蕴涵着二中人某方面的育人价值,展示着一道道文化的风景。教学楼的“明志”“致远”“揽月”,阶梯教室前的“教师誓词”“学生誓词”,以及楼道里以“爱国与科学”“立志与成才”“诚实与守信”等的命名和主题的选择,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都从学生参与的命名中挑选出来的。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时时受到激励,天天得到启发。生活在由师生和这些励志性炼词、警句等共同生成的“教育场”的学子们,接受着润物无声的教育。

校园里每增添一样新东西,都成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机会。201*年7月,“领航”雕塑在二中校园正式落成。为给雕塑起一个象样的名字,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把雕塑样图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创造智慧,大胆想象,做到既能符合实际,又能体现学校发展的愿景和办学理念。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广搜资料,认真研究,把研究的结果写成可行性方案。一个月下来,共征集到近万份研究方案,学子们因此而受到了真切的爱校教育。这样的征集活动很多,每一次的征集都要经过搜集、讨论、提炼、修改,再提炼、再修改的过程。在讨论中,师生们往往为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争得面红耳赤。无论在学校层面,还是在班级层面,抑或是课堂上,同学们都把自己的前途和学校发展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焕发出自主学习的动力。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脚点是通过因材施教,挖掘、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使每个人的优势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沂水二中注重加强对品德高尚、有创新潜能,特长优异学生进行特殊指导和特殊培养,促进了他们创造潜能的开发。“研究性学习论坛”活动是学校开设的一项常规性课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当代社会生活出现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如何保护沂河”、“旅游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沂蒙精神与品德教育”等一篇篇闪烁着学子们研究能力与创造智慧的研究报告,相继在学校校刊、省市级环保刊物等发表。通过在各科以及社会实践、环境保护等方面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有明显的增强,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中学生学科大赛中,先后荣获国家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35人次、三等奖26人次,省级一等奖61人次、二等奖84人次。二中新颖独特的“五小”活动,培养起学生广泛的爱好兴趣,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201*年以来,学校先后有20名同学的小设计、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艺术教育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影响非常大。为尊重学生的爱好、特长,学校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的发现、培养,为学生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平台。每年都有上百名同学升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在山东省中学生文学艺术博览会上,有1人获得金奖、2人获得银奖、7人获得铜奖;在中华校园歌曲大赛中,有2名同学荣获国家级优秀奖。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能力,学校在班集体建设中,推出了班级“四自”管理模式。班里人人都有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角色,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集体的事我有份”,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为目的。同时,学校还倡导了每日“三省”活动,即每天学生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今天我做了什么?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就是这“三问”,进一步培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良好品质。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研究员在一篇题为《做一位有思想的教育管理者》的文章中,认为“如果说我国的中小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毋宁说我们的中小学校缺乏促进和支持中小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申有利校长带领二中一班人积极为师生创设实施创新教育的支持性环境,学校的各项管理不断实现由经验型、人本型向文化型管理的超越与升级,教育教学因此步入了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德育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人生路上不“空档”,时时处处有德育。二中人坚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一点也不松劲。德育工作,天天有日志,周周有周记,月月有月报,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问题”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教育,形成了道德教育的“接力”。二中人针对个别学生在初中、小学阶段造成道德情感缺失的状况,利用入学初学生恢复自尊、重建自信、渴求成功的机会期待,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自信,对新生进行恢复自信的“情感补偿教育”,帮助、指导学生重燃人生的信念,扬起自信的风帆。

凡到过沂水二中的人,都知道有四块被师生们称誉的“里程碑”,这就是“名生榜”、“明星”榜、“十大感动校园人物”榜和“领航”雕塑。它们像四块“磁石”,深深吸引着在校学生,镌刻着离开母校走向成功的学子们的求学历程,也铭记着学校办学的历史与创新轨迹,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

新生刚入校,三五成群地便簇拥在这些光荣榜前,有些站在“名生”榜前,有些站在“明星”榜前,瞪大的眼睛里闪现出羡慕的眼光,嘴里还发出“啧啧”的称赞声。沉浸在“群星”闪烁的校园里,学子们心里就早早订立下赶超的奋斗目标。

看到班级中有这么多学习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有些同学也许会觉得有点信心不足。不过,这不要紧。二中的老师在立即摸透学情之后,会想方设法给他们打气、鼓劲,鼓励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教他们学会学习,绝对不会让哪一个学生掉队。“星级学生”的评选就是学校进行信心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展现学生特长的一个做法。无论学生在哪一方面有闪光的地方,都有评上班级“明星”的机会。“明星”的类型各种各样,有“自尊自爱星”、“勤学进取星”、“诚实守信星”、“遵规守纪星”、“勤劳俭朴星”、“尊敬师长星”、“团结友爱星”、“自立自强星”、“身心健康星”、“爱护公物星”等,要想评上“明星”学生,要经过“申请、自我展现、讨论、自评互评、教师讨论”等五个过程。各年级评出的“明星”都贴上自己的照片,个个神采飞扬,精神饱满,每一位学生明星都熠熠闪耀校园。

近年来,沂水二中在学生评价制度方面实行了一些革新,废止了沿用多年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代之以“每周之星”、“星级学生”、“名生”、“十大感动校园人物”的评选,分层表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学校通过评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进一步唤醒了学子们成功的自信,鼓起战胜学习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此,奠定下人生自信的根基。

“十大感动校园人物”评选制度从201*年开始实施,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在各种评选活动中,过程最复杂、最有教育意义的还要属二中每年一届的“十大校园感动人物”的评选。这个评选活动是在“每周之星”评选的基础上进行的,将当选的“每周之星”事迹发到校园网上,通过同学之间、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班主任、学校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点评。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最终评选出“十大感动校园人物”,在五四节前夕,集中进行表彰。然后,学校对评选出的十大感动人物进行事迹展评、举行专场事迹报告会,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让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身上感受来自身边的感动,撷取向上的不竭力量。

张昭峰是201*年首届“十大感动校园人物”。我们从校园网上看到有关他的事迹介绍:“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中撒娇时,弱小的他从困境中学会了友善、勇敢和坚强,家境的贫困让他变成了任何苦难都打不倒的男子汉。”

“虽然家境贫苦,但面对路上拾到的近千元现金,他丝毫不为所动,毅然将现金如数交到学校政教处。他看起来文弱,但精神上他从来都是强者。”表彰他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拾金不昧是从古至今备受推崇的美德,张昭峰虽然家庭贫苦,面对重金,不为所动。二中学子的高风亮节在他身上熠熠生辉!无论是评上“十大感动校园人物”的,还是没有评上的,主要的意义在于评选过程。通过这一评选过程,或亲历或间接体验人生经历的艰辛与磨难、快乐与幸福,成为学子们面对未来生活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二中校园里,人人都是教育的资源,人人都有教育的价值,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会成为激励自己奋发有为的力量,同时也都会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力量。“成功”一词在二中人眼里有着特殊的内涵。他们把各种优秀学生的参选当成学子们展示成功的机会,他们都是同学们心中追逐的榜样,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激励,不仅成为同伴们相互激发斗志的力量,也成为激发有志者不断奋发进取的动力。

无论是班级明星的评选,还是“十大感动校园人物的评选,都体现着师生们的创造智慧,展现着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赖和平等交往的人际和谐关系,编结着他们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纽带。作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沂水二中,注重为学生提供“绿色教育”。这种“绿色的、环保的、人文的”的教育,是让学生人人受益、终生受益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学校的“绿色升学率”因此而不断提高。

“‘捆绑式’评价把教书与育人当成一回事”

对于教学和政教(德育)两处的设立,沂水二中和其他学校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特别之处,倒是在这应试教育横行泛滥之时,沂水二中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坚持德育为首,设置政教和教学两处室,只为了工作之方便,使两处功能和谐一致,实现完整育人。教学处努力“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的工作,政教处努力为教学创造着良好的育人环境,二者相得益彰。

靠什么把学校的德育和智育整合在一起,沂水二中有一条德、智“捆绑式”评价制度。名生背后必有名师。在二中,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首先具备高超的育人能力,达到德育量化指标,同时还具备优秀的教学成绩,其中有任何一条不符合标准,都不能评为优秀教师,更没有评为优秀班主任的资格。在考核中,规定在原千分考核评估机制的基础上,把德育工作的好坏纳入教师干部的任用、晋级晋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为了让人人成为“育德”之人,学校对先进班级的评选也采取了捆绑评价的办法。班里因为学习成绩、班级文化建设、个人品德表现等任何一项不能达标,都不能评上先进班级。为了增强集体荣誉感,同学们把自己融进集体的熔炉,时刻注意表现自己,努力成为班里最好的自己。

郭思乐教授认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营造教学生态的关键,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质量。沂水二中把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作为学校捆绑式评价制度的重要内容,列为和谐校园创建的核心。这里,师生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里,干群和谐、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学科间和谐,家校间和谐,构筑了一幅“和谐校园图”;在这里,师生们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天天创造着美好愉快的学习生活,大家天天觉得有一种“充实感”和“满足感”。

科学的捆绑式评价,推动了学校以“三变”、“五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他们向课堂要效益,向单位时间要效益,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质量,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校长申有利做了这样一个对比,当学校一切工作围着“升学率”转的时候,学校的本科升学率仅为10%左右;而当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教学生做人先于做事,养成习惯先于学习的时候,学校的高考本科升学率却达到了60%。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学质量,而是追求更高、更好、更全面的教育质量。沂水二中的和谐德育使教育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使来校就读的每一位学子得到了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这就是沂水二中教育提供给我们的感悟。

谈高中德育工作

《邓小平教育思想》中提出21世纪是国际社会竟争激烈的世纪,这种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各国各民族人民综合素质的竞争。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合作竞争的社会现实面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具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必须具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的工作方法。”然而班级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种突出现象,即由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许多“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尽管年轻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但作为高中生,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德育教育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反应,结果出现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乃至表现出对学校德育教育的“逆反心理”,德育工作远远达不到人们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使德育工作

者常常感到吃力。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呢?我想谈谈自已一些看法。

一、高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

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

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出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二、高中生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造成高中生德育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这些方面

1、德育现状与社会改革出现不适应的矛盾。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等环境对德育有教大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平等、公平交易原则反映到学生的道德上则是过分强调索取、以自我为中心,“人人为我”,许多学生认为社会上只讲求利益,市场经济就是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金钱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导致拜金主义在一定程度泛滥。2、家庭教育的急功近利带来的问题

学生家长重智轻德,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甚至把自己的“成人本位”社会价值取向直接传递到学生的心理,认为孩子如果按传统教育,让他们成为一个有集体观念、谦让、乐于奉献的人,那么孩子就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若按政治课讲的那一套去做,孩子则非傻不可。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存在的思想问题比较忽视或偏袒,造成与学校教育相反的效果。3、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1)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虽讲究品德教育,但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依然是灌输空洞的跟不上时代的需要的教育内容。形式单一不够灵活,方法刻板不够生动,大话连篇;只注重资料台帐是否齐全,做表面文章,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表现为学生的双重人格思想观念与行为表现

不一致。

(2)教师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或根本不重视德育教育,尤其是受升学压力影响,只注重书本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传授和谆谆教导,思想上轻视了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缺乏辩证的思维去对待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还认为思想教育是学校或班主任的事情,与己无关,从而使学校和班主任表现出对消极现象穷于应付和不能适从的状态,只能努力消化和适应各种变化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4、学生选择能力的误差

高中生自身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部分学生以自己的兴趣、态度来认识事物,表现为学生对传统教育冷漠与疏远。对“新潮”事物和时髦行为诸如染黄发、剃光头、戴手饰、佩手机有一种特殊偏好,只从个人生活境遇出发,以个人的情感和态度看事物,缺乏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犹其应强调如下几点:1、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紧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3、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综上所述,中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对青少年起到了很好的鞭笞作用。处于青少年的我们,对是非,美丑,善恶,荣辱并没有全面而透彻的认识。正是“八荣八耻”的提出,作为一种道德标准,给青少年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引领青少年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为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浅谈普通高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421600湖南省祁东县第二中学蒋才智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普通高中的道德教育工作,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切实开展德育工作,是当前高中学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就高中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普通高中;德育工作;问题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是《大学》中的一句话。然而当今社会,二者颠倒,大多人只知盲目追求物质利益,而忘记了指导人生方向的道德精神。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更有道义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为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与人格,为其一生打下坚实的根基而不懈努力。但是,纵观我国普通高级中学的德育工作,近些年来,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在德育目标上,重统一轻差异

就我国现有的国情来说,普通高中的教育是一个特殊阶段的教育,因为它担负着为高等学府输送合格人才的任务,所以,其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与学习压力,和义务制阶段相比,差异极大;而且,作为临近成人“临界线”的高中生,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差别。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表现欲望强烈,期待摆脱师长的管束,然而面临新的为人处世的问题,却又束手无策。

一言以蔽之:“长大未成人”。这正是需要师长结合其各自的身心特点,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帮、扶、传、带”的年龄。但是,现实中,许多高中,无视学生的实际,完全以统一标准来要求他们。

比如,有的学校,一味强调学生要时时、处处、步步、人人都“听大人的话”,领导、教师、家长的耳朵里容不得任何不同的声音,学生稍有不同的意见表示,即视为触犯“师道尊严”而大加挞伐;有的学校,在学生的仪表要求上,要求学生必须剪“寸头”,女生留“运动发”,任何在校的时间里只许穿着校服,否则,就是“违反校纪校规”。诸如此类,不尽枚举。

这种在德育中忽视个体差异,一味要求整齐划一的德育要求,把本来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学校园,当成了军营;把本来生龙活虎、各具特色的青少年,变成了军人;只求目标一致和管理方便,失之于人性化、科学化,须知,德育面临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个体,不是一排排整齐的机器。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必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只会是一个个只会对上级和现实服从安排的执行命令者,只会是缺乏个性的机器人,谈不上会生活、能创造、懂审美,更不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或“接班人”。二、在德育方式上,重管制轻疏导

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参差不齐的生源现实,增加了高中学校的管理难度。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光怪陆离的现象,很多给予高中生的并不是正面的影响。“5<2”式的德育效能模式,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即一周中。学校的五天教育的效果,远远小于双休日中社会中的一个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的正面教导和社会的负面诱惑博弈的结果,往往在大多数时候使教师显得很无奈。

另外,家长法制意识的越位和舆论对未成年人突发性事件的过分关注和干预,也使学校在学生人身安全的管理中处于极度的“高风险区域”。许多高中为了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形象,为了给社会和家长一个交代,首先想到的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有的高中学校领导甚至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反复强调:“千事万事由它去,不出意外就是福”。

据笔者调查,绝大部分中学,都是进行封闭式的管理:学生一周下来,除周日下午允许接受亲友的探望外,其它一切行为,都只能在狭小的校园中进行。一个月集中放一次假,准许回去领取必需的衣物、必要的钱款。一年下来,学生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和学校以外的接触机会,更是寥寥无几。有的高中学校畏惧风险,甚至十余年都没有在校园之外的任何地方开展过任何学生集体活动。

有的高中学校,在全校性的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所推崇的所谓先进的德育工作经验,不过是班主任吃、喝、住、行和学生全在一起,以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督导学生。而绝大部分学校在对学生所进行的日常管理中,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熟悉、认可、执行学校制定的各种各样的带有“禁止”、“不许”字样的规章制度。

这样的高中学校,其德育最直接的目标,是把学生管得老老实实、服服帖帖,自己过得安安然然、顺顺利利,家长看得高高兴兴、舒舒服服,社会觉得稳稳当当、平平安安。至于如何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自我约束机制,却缺乏考虑,更缺乏行动的信心和动力。因而,师生之间,管制与被管制的矛盾和摩擦不断,德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三、在德育队伍上,重班主任轻科任教师

有很多的普通高级中学,固然也认为德育非常重要,但是,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学校虽然安排了德育工作的分管力量,形成了如现行的“校长--德育副校长--政教处(政训处)主任--班主任”的德育管理体系,但是,并没有把全校所有的德育力量聚合、调动起来,更没有形成一支精明强干、阵容齐整的德育队伍,而是仅仅把班主任当作“替死鬼”、“替罪羊”、“敢死队”。

很多的高中学校,要求班主任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学生只要一出现问题,不论事情的大小、轻重、缓急,不管是乱丢果皮纸屑之类的事,还是违反课堂听讲纪律之类的事,或是打架斗殴之类的事,就仅仅是拨一个电话呼叫班主任前往解决,全然不管事情的大小经过,事发的来龙去脉,事件的发展态势,时空的短久远近,以至于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却“小事积大”;本可以控制在萌芽状态,却积久生怨,酿成大祸。

在这样的错误认识的导引下,部分高中学校的有些科任教师,不但对德育有着错误的认识,而且采取了极为不当的做法。这些教师的行为类似影视作品中的“学究式”教书匠,上课满堂灌,下课就走人,从不关心学生的成长,从不过问学生的生活,授课三年,甚至连班上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更有甚者,自己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听讲不认真、作业交不齐的问题,也去找班主任解决。凡此种种,均认为德育是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与己毫无关联。

先成人再成才,先育人再教书,自古而然。像上述教师这样的认识和做法,实在是错中大错。当然,也应该看到,大多数高中教师还是愿意与学生交流,愿意与学生为友的。其实,校园里的任何一位教职员工,应该都是德育工作者。唐代的韩愈就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有教职员工,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无论是教员还是职员,只要看到了不良现象,就应该去制止;只要是看到了优良的表现,就应及时表扬,并反映给相关部门。让不良习气处处难以藏身,让优良风气时时飘荡。但是,恕笔者直言,目前来讲,学校距全员育人的目标,差距还较大。四、在德育途径上,重课内轻课外

中学德育途径主要是学校德育,而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还是集中在一周一节的班会德育课上。这种一周才一次的德育课,从其出现的频率和其它文化课出现的频率的对比度来看,本身就显得很不协调;兼之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其效果可想而知。

并且,高中学校现有的德育课模式,还是以班主任(偶尔也会请个别其他的教师或者社会人士)的课堂讲授为主,偶尔有个别规范的学校也举行德育考试,但是,德育分数就是课堂上的以思想品德为内容的书面考试的分数为主,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表现相距甚远。

也还有学校在“学生成长手册”(即以前的“学生手册”)里面加上了“操行分数”一栏,其评价标准却是有无迟到、旷课、打架等违纪现象。这就致使德育课不但与现实完全脱节,更与其实质相去甚远。

德育课仅仅是为了完成课时计划和教学任务,根本没有把德育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结合起来,没有认识到德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为了帮助学生把握人生方向。

五、在德育力量上,重学校本身轻其它力量

高中学生一般是寄宿生,家长一般也离得比较远,专程到学校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确实很少。另外,出于经费及外出安全等因素考虑,高中学校让学生外出接受社会教育的机会,也很少。

其实,学生的成长,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影响。固然,诚如很多德育工作者所认到的,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属于校园。

因而,高中学生德育的主要受力点,是在学校之中,学校进行德育,责无旁贷。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排斥德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家庭教育力量、社会教育力量。因此,对于很多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的德育作用与功能的高中学校来说,这确实是一大失误。因为,这直接导致了高中学校的德育工作陷入了单兵作战的困境,而把本可以联合、团结的力量,人为地排斥和放弃了,殊为可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下学期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下学期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下学期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1573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