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政治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蜀都中学

时间:2019-05-26 17:42:50 网站:公文素材库

政治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蜀都中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重庆市蜀都中学政治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金色的钥匙开启智慧,绿色的甘泉润泽生命”。当前,新课程的实施,恰似春风拂面,它给我们教师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校本教研已成为我校课程改革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本教研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之源,也是教师教学从实践到反思到成长的生命之源。近年来,全组教师积极按照学校教务处和科研室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本教研,坚持以德育为核心,提倡在实践中得到研究与体验,推进课改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下面将近三年我校政治教研组校本教研的一些具体做法汇报如下:一、制定校本教研的推进思路:1、以校为本,自我设计。

2、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

3、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强调教师是校本教研问题的提出者、研究者和解决者,要通过教学研究的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4、以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性为宗旨,强调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确立校本教研的模式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校本教研要立足本校,以学科课例为载体,以叙事反思为抓手,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疑问及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热点问题选择、确定研究内容,把研究的过程当作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把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新开端。因此,我们确立了如下的校本教研模式:发现问题------反思研讨形成方案----实践交流经验共享。

三、制定校本教研研讨的角度及内容:1、课堂教学模式。2、教师的评价方式。3、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4、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5、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6、学生多元思维的开发。7、课堂氛围的创设。

8、学生自信心、责任感的培养。

9、学生合作意识的构建。

四、认真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活动:

(一)立足校本培训,以理论为先导,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加快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新的理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增强新课程的新理念,学习要落实到位。为此,我们在学校校本教研师资培训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全组教师培训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组织、协调、指导与监督。学习的内容广泛,从校本教研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到各个领域的教育教学理论,新思想新做法,我们都要广泛的了解,建立学习机制,走在课改的前沿。同时定期组织教师对“同一教材,不同教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研究。以教研组为互助载体,教师们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议课”一体多元的活动方式,使授课教师从自己的教学案例中反省自己,调整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听课教师也在研究、分析、探讨别人的案例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校本教研”实施途径中的“同伴互助”原则,达到了共同提高。实践证明,在校本教研培训过程中,全体教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总结方法,拓宽思路,学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不断地提高了自身的课堂驾驭、调控能力,提高了对教材的分析、解读与重组能力,从个人到集体,形成优势的教师群体。两年多来,参加学校校本培训达10多次,真正使我组的校本教研做到了务本求实。

(二)坚持以课例为载体,确立自我教学反思机制。

教学反思是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方式,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成为先进教育理论的自觉的实践者,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完善、自我监控能力。教学反思能使教学中的经验得到积累,使经验经过提炼、升华转化为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

要使校本教研取得实效,关键在于确定好校本研究的主题。在教学反思中我们坚持校本教研的主题以课例为载体。课例的选择具备如下特征:反映新课程学科教育的本质特点;反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反映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反映出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我们采用的反思方法有:教学前进行的反思,在教学中进行的反思,在教学后进行的反思。我们采用的反思途径有:以研究的心态投入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反思;形成写课后记的习惯,在回顾中反思;以学生为镜子,与学生交流、座谈时反思;在理论学习中,通过与学者、与大师的精神对话进行反思;参加研讨交流活动,在与同行、专家的对话中进行反思;开展专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进行系统的反思。另外,还可以借鉴现代教育技术,对自己的一些课堂录音、录像,进行更为精细的自我研究和反思。(三)开展特色教学活动。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年的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我们开展了特色课堂教学活动。特色是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联系的,由教师自我选择。这些活动有:课前三分钟时事播报,以案说法,哲理小故事交流,心语小屋倾诉等。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师生互动,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达到教学相长。

(四)尝试集体备课新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在实施新课程中,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形成,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同伴作用非常重要。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所以,我们对集体备课常抓不懈。

在教学过程中,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质量不断提高,老师们深入研讨、分析教材、教法,在集体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制作课件,整合教辅资料,资源共享,课后反馈及时,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力求做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每当组内有老师找到好的教学素材,第一时间会提供给其他老师;当一堂好的教学课得到学生肯定时,组内每位老师都会相互表示祝贺,同时协助主讲者完成教学反思。

通过集体备课,一方面集中了政治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备课质量,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到教讲精炼;另一方面,节约了备课时间,加大了备课容量,效果非常好。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也形成了一种共识,对于集体备课,我们也定时定点、定时、全员参于。集体做法是:以年级为单位,每周安排一位主备教师,提前准备,每周初,对于本周所授内容,面对同级教师进行讲述,对每节重难点、易混点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都作认真分析,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发表见解。对资料中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寻找最佳解决方法。这样每位教师对本周教学内容都做到心中有数。

(五)扎实开展“说讲评”一体化教研工作,并把教研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研的内容方方面面,教研的形式也不单体现在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认为教学研究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们政治组素有团结、宽松、和谐、研究的风气,因此,大家互相听课、评课、说课都能抱着理解、信任、宽容的态度,扎扎实实开展“说讲评”一体化活动,不搞形式,不摆花架子,围绕解决问题、完成目标、提高质量搞教研,实事求是地从教研的角度出发,开诚布公,争鸣互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使所有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人都能走在教改的前沿,不仅做课者本人有所提高,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如在新课程实验启动阶段,虽然经过大量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活动,实验教师普遍接受了一系列新课程理念的洗礼。然而,受认知水平和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敢改变自己早已熟悉的传统习惯和教学方式,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给课改实验的推进与深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对此,在学科教研中,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的示范辐射作用,组织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观摩研讨式教研,通过“听课、说课、评课、议课”的教研模式,从操作层面上引导广大教师如何凭借教材,将静态的文本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促使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活生生的经验,强调实践与思辨同步,教师既是学习者、实践者,也是研究者。在校本教研中,我们重视学习、观摩,强调交流、分享;注重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开展主题式的评课;倡导跨学科听课。通过听课、观课,直接感悟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感悟新课程倡导的自主、

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优越性。

在上课的基础上,还组织教师开展说课活动,让他们就一节课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过程与评价、设计特色等进行说课,并就如何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等教学技艺进行培训。在这种结合真实问题研究而进行的培训活动中,对全体参与者来说,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培训,也是一次新课程理念的再洗礼,更是一种教学智慧的挑战。

在听课、说课的基础上,开展评课、议课活动,让教师互换角色,质疑问难,围绕课堂教学中折射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该怎样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这节课?该如何改进和完善这节课?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诸如此类的疑问,结合新课程理念,组织听课教师阐述个人的理解,发表意见和建议。在这种广泛的评议中,不论是上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其收获已远远超出了对一节课的经验分享,而更多地是一种教学价值的构建过程,是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思想的飞跃过程。

关于评课我们也定时、定点、定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周四上午第三节,首先让授课教师谈本节的教学设想及课后的反思;其次由听课教师针对本节课进行评议,要求每位教师谈自己的看法,不流于形式,不说客套话,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最后,我们把这节课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完善。

通过开展“说讲评”一体化活动,我们取长补短,肯定优点,提出不足,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确立同伴互助协作制度。

同伴互助协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没有了同伴互助协作,校本教研就失去了交流与沟通,没有了集体智慧,校本教研难以提高和升华。我们的同伴互助协作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在备课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在理论、热点搜集过程中,甚至在某位教师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都离不开同伴的互助与协作。本组成员从相互协作的教学制度中,真正体验到了合作的效率以及合作的快乐。

(七)定期进行阶段总结与经验交流。

校本教研有计划有实施,每一个计划的实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都要进行及时的反思,并分阶段总结,查找问题,积累经验,并及时修改与调整,以尽量保持教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推广性。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一得,我们在集体教研时,专门设置一个活动,交流自己好的作法与经验。这些作法与经验包括方方面面,既有教学技巧,也有机智故事,还有处理应激事件的做法及教训。我们教研组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多数教师都是班主任,这个活动对于提高大家的教育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作用重大。

(八)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

我们结合学校要求,进行拜师活动,签订师徒协议,坚持以老带新,指导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学校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如青年教师参加专业知识考试等,及时进行业务学习

情况进行检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使他们早日加入骨干教师的队伍,在这方面,我组青年教师积极配合,加大投入,不仅提高了专业素质,还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

(九)发挥教研组长作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效能。

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的专门教研机构,是一座连接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之间的桥梁,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核心,是学科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何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与教师之间的管理与教学、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应该是职能上的分工合作关系。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骨干示范作用,就会有效提升学校的整个组织效能,更有利于达成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教研组长作用,更好地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来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了规范教研组长行为,我校教务处制定和印发学校教研组长守则,明确本学年度的总体工作、每月、每周应做的任务,从备课、教研、讲课、评课、考试、试题分析等多角度、全方面的进行明细要求。目的在于加强广大教师的教学研究积极性,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特别是学校教学成绩。

(十)注重教研组队伍建设,提高教研组战斗力,提高政治教研组的科研水平。

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积极有效的开展校本研究离不开教研组队伍建设。我校政治教研组大部分是中年教师,从职称角度看,有4名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可谓“新老断代”。鉴于我校政治教研组队伍“中年化”特点,教师队伍在年龄方面有着较大的鸿沟,因此,我们政治教研组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和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努力成为一个优秀教师。首先是落实新老教师结对工作,发挥教师间的“传、帮、带”作用,并通过赛课和校领导及同科教师随堂听课等形式挖掘教学潜力,发现教学骨干,打造名优教师,营造名优教师群体。

还要求每一位教师要积极主动自觉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对遇到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最后写成感受、体会、提升经验,提高我校政治教师队伍。

五、成果初现,学会了用思考行走。

校本教研实施以来,在学校和教师层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教师专业迅速成长。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的专业素质获得了快速的成长,近三年来政治组在学校风声鹤起。青年教师周雨捷在全校举行的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拿到了一等奖,在区级和市级心理学辅导课竞赛中均获一等奖。

徐德群老师在201*年全区政治课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参加全市高中政治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

周永静、郑尧、徐德群三位班主任教师年年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周雨捷老师还被学校评为优秀德育工作者。

(二)教研成果空前丰硕

近三年以来,我们政治组教师共有10余篇优质论文获奖,其中市级获奖6人次,区级获奖8人次。

(三)校本教研影响深远

校本教研使每一位教师走向了自己的生活舞台,是教师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它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挖掘了教师的发展潜力,为每位教师搭建了一个成长的平台。

我校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红色”学校,近几年来校本教研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在市、区人大、政协、统战部等相关单位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六、今后的工作思路。

今后我们要把校本教研的重点放在高一年级的新课程改革上。新课程教材变化较大,授课的要求也相应要采取新的方法。我们的初步思路为:

首先,以新教材为平台,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渗透进去,并逐步进行修改完善和发展,建立起完整的与我校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政治教学模式。

其次,要积极吸收外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加以消化和创新,形成适合我校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诚然,伴随着校本教研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课改与校本教研的工作中,使我们有了“双赢”的喜悦和骄傲,然而校本教研作为一个崭新的事物教研的路还很长,我校的课改与教研还处在起步阶段,集体备课、研讨能力、校本教材开发还不够成熟,缺乏专业引领,学生评价改革还未形成制度化等众多问题尚会给课改及校本教研带来困难。

带着几多困惑,我们蜀都中学政治教研组作为一个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集体,我们将继续坚持通过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合作,深入学习,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营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努力把新课程改革推纵深发展。全体成员愿与各位同仁协手共进,不断探索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在积累中进步!让校本教研这个崭新事物绽放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

重庆市蜀都中学政治教研组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五日

扩展阅读:盘山道中学实施校本教研情况总结

201*-201*学年度

盘山道中学落实校本教研情况总结

盘山道中学201*.9.

落实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一.牢固树立校本教研新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我校的师资队伍具有特殊性:从教师的年龄结构看,青年教师占90%,而

教改一线的新教师又占任课教师的百分之七十。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强;他们的责任心强,干劲十分足;他们的求知欲强,迫切希望学校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机遇,使之迅速成长。而中年教师为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常希望学校能为他们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这些都成为我校校本教研发展的动力。

同时,上述的特点也决定了我们的不足之处:从教研氛围上讲,我们的教师虽然都很努力工作、认真研究教材,但教研活动理论水平不高;从教学能力上看,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在教学中遇见新问题时,往往会采用最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但缺少真正的实践经验;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急需建构新的教学模式。如何对中青年教师的经验和理论加以整合,成为我校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校把实施校本教研活动作为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切入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切实解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强,教研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真正抓住课改的机遇,促使教师素质全面提升,达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目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碰到的问题越多,教师心中的困惑也就越多。比如,如何落实新课程的目标,如何把课改理念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如何评价一节课,等等。上述有关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新课程理念的客观指导。因此,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显得十分必要。

为了强化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学校为教师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培训式、讲座式、讨论式、自学式等学习形式,组织教师开展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的教育理论学习,并要求教师在学习时勤作笔录,勤写心得,结合

教学教研实际,适时运用,使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迁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交一篇教育教学总结或论文。二.我校进行校本教研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只有扎实细致的教研制度才能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发生质的变化。因此,我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已形成共识:必须重视并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通过教研,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201*至201*年度,我校在实施校本教研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1.优化本校教研资源,开拓校本教研新途径。

构建教育科研管理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条件。我校注重提高教研领导班子自身的素质,切实整合本校教研优势资源,努力开拓校本教研新途径。

(1)注重提高教研领导班子自身的素质

学校专门成立了以张鲁莉校长为组长、教务处主任为副组长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十分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水平,紧跟教研制度化建设的发展步伐。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理论学习活动,每周研究一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经验,以推动校本教研进程。(2)充分调动教师校本教研积极性

教学管理,只有赋予教师教学科研的自主权,才能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

因此,我校努力营造充满教研精神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人翁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在学习贯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每堂课所教授的内容、授课的方式或顺序等,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进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

体现民主意识的教研管理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

解。教师以研究者、主人翁的身份来参与校本教研,他们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并通过批判性的反思,做出新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力求做到了有章可循,建立一套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等对话的机制,如教代会、组长工作研讨会、填写合理化建议表等。在校本教研制度化建设的进程中,校领导能够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雅量,热情汲取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建议,充分发挥群体智慧,走群众之路,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奋进的教研氛围。民主机制的建立,既给全体教师提供了全员参与校本教研的机会,也增强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亲和力。(3)切实整合本校教研优势资源

为了切实整合学校教务处、德育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等各种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内部教研资源优势,学校成立了教科研室,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校本教研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教研室的建设,学校聘请本校教研组长、市级骨干教师及一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研能力强的一线教师担任校级教研员,让他们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组织听课、评课,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指导新教师逐步走上校本教研的正确轨道。2.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推动校本教研新进程。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它需要强而有力的支持系统与激励、保障机制作保证。为了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制定了《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课题研究申报立项管理条例(暂行)》、《各学科每周集体教研制度》、《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制度》、《听评课制度》、《校级观摩课及教学软件评选制度》、《校级论文评选制度》等等,从而把教研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规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教研工作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的主要条件之一。

此外,把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工作与奖惩、晋升职务、评聘等挂钩,从根本上激发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

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加快校本教研进程的步伐。

通过这些制度保障,使教学研讨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3.充分发挥学科组的教研力量,加快校本教研建设进程

学科组是学校教研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主阵地。学科组的教研要确立研究目标,建立考评体系,引进竞争机制,激活教研群体的主体精神,进而促进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学术风气的形成。每学年组织一次先进学科组的评优工作。(1)抓好集体备课

我校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是否落到实处,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交流教学内容,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十分注重搞好集体研讨备课,要求作到“四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汇报反馈)、“五有”(有准备、有专题、有记录、有学法指导、有差生转化措施)、“六优化”(优化教学目标,体现整体性;优化教学内容,体现科学性;优化教学结构,体现层次性;优化教学方法,体现启发性;优化教学手段,体现趣味性;优化师生关系,体现和谐性);并且定期检查备课情况,展示优秀教案。开展集体研讨备课时,要注意做到“三结合”(点面结合,理论探讨与实践操作结合,优秀的教学研究成果与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结合);同时,还强调反馈评价,注重群策群力,弘扬集体智慧。(2)抓好公开课教学

抓好公开课,可以促使教师深入备课,勤于探索,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促使教师之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意识,进而争取在教学领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在组织公开课教学时我校注意体现一定的梯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上示范课、观摩课,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上研讨课,要在确保课堂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新课程理念,促使他们在教学上逐步走向成熟。此外,每次公开课都组织好说课和评课活动,从而达到互相提高,共同促进

的目的。

(3)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才能枝繁叶茂。开展校本教研,必须将校本教研、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提高其实效性,使校本教研有效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我校遵循“科学性、整体性、重点突出性、可行性、创新性”的原则,严把课题立项关。同时,建立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确定后,对整个组织实施过程追踪调研,检查落实,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骨干教师对话、专题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要求教师每学期做一次阶段性总结、提供一个典型个案、上一节研讨课等。

我校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注意到“三结合”:①将课题实验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使教师在经验加反思中成长。②课题要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注重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改革创新,探索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③将课题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及时吸纳、传输课程改革和课题的信息与研究成果,引发对课题的争鸣与交流,使课题研究在交互式、对话式等互动培训方式中不断深化发展。4.加强培训,促使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更上新台阶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教研深入持久地开展,我校克服了经费紧张的困难,优先保障教科研所必备的硬件设施及相关资料的购置:利用假期定期开展教师各项技能培训;订购大量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图书供教师阅览;为全体行政、教研组长、校级教研员每人购置一本《河东教育》;及时把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理论资料翻印分发给每位教师;加强校园网建设,学校各处室都配备电脑,免费供教师上网查阅资料、选取教改信息,为教研经验、理念的相互交流提供物质保障。同时,时常派相关

人员外出学习取经,定期开展专家讲座,积极寻求专家、教授的指导,以尽快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使我们少走弯路。三.目前取得的成果

1、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了。课堂上师生的合作时间多了,学生的参与面广了;教师的教学手法新了,教学方式灵活了。在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了主动参与,合作探索,师生互动的教学法模式;所有教师都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一等奖获得者孙宝君、王春丽老师的课件活泼、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高,参与面广。

2、教师开始采用发展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体现在一纸试卷上,评价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从原先的知识难点考查逐步转向全面性和基础性的考查,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核。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们辟出专栏展示学生成果,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都有了改善和提高。

3、教师科研方面硕果累累。03-04年度,我校有13篇科研论文获得各级各类奖励,3篇论文在区级以上书刊发表。青年教师于飞、王青扬、赵艳红、陈淑杰、孙宝君、王春丽等多名教师的优秀课分别在区级观摩课、参赛课等活动中获得好评或获奖。钱伟的课件及孙宝君、常娜两位青年教师自己研制的网页课件在区级课件评选活动中获奖。张慧、陈淑杰老师被评为河东区“十五”期间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语文组被评为“河东区‘十五’期间首批教育科研先进课题组”。刘鸿祚老师在区级计算机竞赛中被评为优秀辅导员。目前我校培养了区级学科带头人名,校级学科带头人名。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教研室提供的帮助1.目前存在的问题。

资金紧张,很多事情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不能放开手脚去做。基于普通校学生素质的制约,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过于繁忙和劳累,用于教科研方面的精力的确有限。

2.需要教研室提供的帮助。

希望教研室的人员多来我校开展具体指导工作,深入学科组,和教师一起总结、提炼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和成功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面临的困惑和疑难。通过以点带面,以个别教师的教学为案例,集体研讨、反思,使教研工作更加扎实、深入,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各方面工作已初步走上了轨道。但课程改革工作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上级的领导、关怀下,我校将满怀信心,脚踏实地,认真学习,不断探索,开辟具有盘中特色的校本教研之路。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政治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蜀都中学》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政治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蜀都中学: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政治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蜀都中学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1966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