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中华版七年级历史下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一、★★明朝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
(1)明太祖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明朝于1368年朱元璋建立)
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案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直属中央。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归六部(吏、户、礼、兵、工),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④完善学校制度,以八股取士。
(2)明成祖时,迁都北京,继续削藩,并增设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
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3)加强文化专制。沿袭前代科举制,采用八股取士,使中国的考试制度在走向标准化同时,也固定化和模式化了,加强对士人思想的控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影响: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这种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也给明王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三、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它是明政府政治高压的重要表现,表明中国封建政治制度走向衰落。(明朝的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封建经济制度走向衰落的重要表现。)
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1、★★郑和下西洋
(1)P.89郑和远航的目的:宣扬明朝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2)P.89概况: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纪。
(3)成功的原因和条件:
①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富强。②明朝以前政府大力发展海外贸易;③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④郑和个人具备相当的地理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客观影响
①积极影响:A、显示了国力。它是明朝政治、经济以及综合国力强盛的反映和标志,提高了中国的国家威望和国际地位,同时也有“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强大的一面;B、伟
大的壮举,郑和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但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C、友好往来的典范。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
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使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地理和航海知识。D、郑和下西洋也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
②消极影响:A、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所进行的对外贸易,并不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的交易,而是按政府的旨意,坚持的“厚往薄来”的原则,反而给人民增加了巨大负担。B、郑和下西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强与富有,从而加强了中国人的自我虚骄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从长远看来不利于社会的安定。
(5)郑和精神
吃苦耐劳,英勇无畏,坚持不懈,和平友好等。2、P.87戚继光抗倭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的“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戚继光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第17课清朝的制度与政策
★★清朝入住中原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加强了军事力量,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其儿子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进占北京。
★★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一、P.94设军机处,雍正帝设立由亲信大臣组成的军机处,直接对皇帝负责,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命令交由各部执行。乾隆帝撤销原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二、兴文字狱:
1、原因和条件:它是强化君权的需要,清朝建立之初,全国反清复明浪潮高涨,为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巩固满清统治贵族的统治地位,康、雍、乾三朝大兴文字狱。2、含义:摘录知识分子的只言片语,蓄意歪曲文义,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冤案。3、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认识:文字狱的兴起,其实质是清朝民族矛盾加深的结果,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重要表现。
★★P.95“闭关锁国”政策中国近代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1、原因:①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②统治者的妄自尊大,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与外界交流。③统治者担心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扩,国家主权受到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④中国封建自然经济本身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点。
2、主要措施:①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内迁沿海居民,不许擅自出海贸易。②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③后来乾隆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3、主要影响: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消极影响:A、限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B、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理。C、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阻断了信息,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在世界潮流的后面,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形成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1、结论: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有强盛的中国。
第18课清朝对边疆的经营一、★★康熙帝为巩固北部边疆,平定噶尔丹叛乱。
二、★★P.9899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册封“达赖”和“班禅”
清朝入关后,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
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于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清朝大大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三、★★P.100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帝时,新疆维吾尔族“回部”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发动反清叛乱,企图分裂祖国,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乾隆帝2、设置伊犁将军
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为了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四、★★P.111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后来,由于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历尽艰难,回到祖国,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也向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第19课保卫国土奠定疆域
1、★★P.103--104雅克萨之战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的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康熙帝时两次反击沙俄,中俄双方于1689年签定了《尼布楚条约》(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解决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2、★★P.103--104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进军台湾,1662年初,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P.104清朝设立台湾府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P.106清朝前期疆域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第20课明清的科学技术
1、P.108北京故宫和明长城
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明朝进一步完善秦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6300多千米,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象征。
2、明清古典科技巨著及作者
P.110①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药物学巨著),这本书纠正了前人药物书中的不少错误,记载的药物数量众多,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P.123②明朝后期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科百科全书”。
P.111③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介绍并传播西方水利方法。
第21课明清的文化艺术
四大文学名著
P.113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P.113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P.114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
P.114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短篇小说发展的高峰)
绘画和戏剧
清初以石涛和朱耷(八大山人)为代表的“四僧”最有创意。清中期以郑燮、金农等人最有影响,号为“扬州八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最有名),与《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成祖永乐年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保存了明代以前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纪昀等学者修撰,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
扩展阅读:中华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辽宋夏金元
第8、9课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
南宋和金的对峙
1、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政权名称辽北宋西夏金南宋民族契丹族汉族党项族女真族(满族先祖)汉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上京东京(开封)兴庆会宁临安备注澶渊之盟(1004年)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916年)960年11世纪前期(1038年)赵匡胤元昊12世纪初完颜阿骨打(1115年)1127年赵构1、辽与北宋澶渊之盟1004年,辽大举攻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敦促下,亲往澶州督师,取得初步胜利后,反而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即: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问岁币;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辽与北宋议和的原因:用经济上的损失来换取统治的苟安,充分的反映了北宋政府的腐败)之后,辽与北宋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
2、金与北宋靖康之变
金灭辽(1125年)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
金军直逼北宋的都城开封,开封(东京)军民在主战派大臣李刚的领导下,展开了东京保卫战,打退了金军的进攻。
但宋钦宗和一些官员极力排斥主战的李刚,一心求和,对金兵不作积极防御。1127年,金军再次南下,攻破开封,俘虏徽宗、钦宗父子,北宋灭亡。
4、岳飞抗金
南宋初年,金军大举进攻南宋,岳飞组织了纪律严明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但权臣秦桧却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1、表现:宋代南方生产的发展和商业繁荣
(1)P.50农业方面:引进了越南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
(2)P.51手工业方面: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宋代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宋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3)P.58商业方面: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①两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是基础;②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五代十国时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④南宋时,完成转移;⑤元代时南方继续发展,形成北方倚重于南方的局面。
P.50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经济因素:自晚唐以来,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中原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政治因素: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同时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③自然因素:宋代时南方自然条件较好,更适宜于农业生产,三国以来南方经济的开发,也为南方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4、对当今经济建设的启示:
①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②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③要重视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④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等。
第11课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
1.宋代的衣食住行
P.56衣:北宋初年,崇尚节俭,政府对衣着有严格规定,后来,奢侈之风盛行。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
P.57食:宋代的饮食十分丰富,北方人一面食为主,多吃羊肉;南方人多以米饭为主食,有时吃面食,吃鱼。
P.57住:百姓住房简陋,官贵宅第宏丽,贫富差距大。(“杜甫朱门路有”)城市百姓的住所以瓦房为主,农村住宅以草房为主,供客人住宿的邸店很多。
P.58行:普通百姓多用牛车、驴车,贵族出门乘轿,士大夫骑驴、骡(宋朝缺马)
2.宋代的娱乐活动和民俗
P.58乐:东京城打破了唐朝城市的市、坊格局,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业的场所,叫做“瓦子”(“蹴鞠”是足球运动的起源)
P.59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甚为隆重。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
一、P.6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后,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他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二、P.62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忽必烈的统治
(1)政治:建立元朝;创立行省制度;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使西藏正式成
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2)经济: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重修运河,开发海运,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3)外交:马可波罗和《马可波罗行纪》3、行省制度的创立
(1)主要原因:疆域的辽阔。元朝的疆域比以前任何朝代都辽阔。(2)主要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3)基础:秦朝创立的郡县制。
(4)主要内容:①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附近地区;②其它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始于元朝;③元政府还设立了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还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5)影响:①奠定了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的基础。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特别是中央对台湾和西藏的统治。③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便利了民族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
4、★★★P.69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
(1)P.64主要原因: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统一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各民族彼此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加强了,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许多民族在一个地区交错复杂的局面,这不仅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P.64主要表现:①元朝时,许多汉族人外迁,为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贡献。②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③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意义: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4)认识: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现象和最高形式是民族融合。②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是暂时的,民族友好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③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有三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宋元时期。④民族融合的作用在于它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5)启示:①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③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祖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构建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注:元朝实行歧视的民族政策P.64
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
1、P.67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州才出现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2、P.6769指南针和火药
战国时人们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州,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沈括北宋科学家,撰写《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比英国类似的历法早800年,他是最早使用“石油”名称并意识到石油用途与价值的科学家。
郭守敬元朝天文学家,由他编成的《授时历》推算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和地球实际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只差26秒,与现代通用的格里高利历相同。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
1、P.72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给统治者提供借鉴。
2、P.7374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词人苏轼柳永、周邦彦李清照生活时代北宋北宋两宋之交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婉约派)风格气势豪迈,雄健奔放(豪放派)辛弃疾南宋悲叹山河分裂(豪放派)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两种,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最著名,其代表作《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影响最大的名作之一,描写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绝唱。
3、P.75绘画和书法
宋徽宗:花鸟画和书法“瘦金体”
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风格:风俗画)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宋代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号称“北宋四大家”。赵孟是元代的书法巨匠,赵书用笔圆润,骨力秀劲,世称“赵体”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华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华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华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23239.html
- 下一篇:初一数学教学总结(甘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