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区科技局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6 18:33:59 网站:公文素材库

区科技局半年工作总结

区科技局20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

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咸安区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科技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加强“两大”体系建设,实施“六大”工程战略,在科技计划管理、科技项目建设、科普惠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自身建设,整体工作推进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局始终把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作风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断加强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着力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实干意识、廉政意识,着力改进作风、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健全机制,以制度建设为载体,以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办事效率为目的,开展营造争先创优、团结协作的系列创建活动。一是抓创建、定方案。为实现科技工作有新突破,机关干部有新形象,工作效能有新提高,为民服务有新成效提供组织保证,并制定活动方案,做到活动有目标、动作有步骤、成效有标准。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责任型、效能型、廉政型机关。二是下基层、搞调研。深入开展“为企业解难题、为群众送服务”活动,领导带头进村、入企搞调研,将工作关口前移,切实为企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三是定制度、抓落实。围绕发展

上要破解的难题、民生上要办的实事、服务上要采取的措施,制定了公开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制等12项工作制度,采取明查暗访、定期通报等形式,保证了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实现了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的目的。(二)积极组织科技项目申报和实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项目申报有新进展。我局围绕全区经济任务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等工作大局,认真研究掌握国家、省厅、省科协对科技发展的支持重点和投资方向,积极申报争取项目,上半年申报国家项目7个,即科技兴贸项目1个(汇美达超薄型、高强度耐热乳白钢化玻璃餐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科隆粮机的“系列环保节能浓香型食用油脂加工技术及其关键设备制造产业化”、金鹿拖拉机的“多功能通用动力底盘式拖拉机技术集成与产业化”),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个(华博三六电机的“无滑环绕线式节能电机”、华声电机的“新型起动机速度控制装置”),科普惠农新村项目1个(咸宁市獭兔协会),全国科普活动站试点项目1个。申报省级项目5个,即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个(精华集团的“高品质苎麻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研究开发制造业信息化项目1个(华声电机的“ETO”型产品快速设计与协同商务报价一体化平台开发与应用),科技兴农项目1个(科隆粮机的“环保节能型自动控制转筒烘炒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个(桂花资源深加工及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助力新农村项目1个(向阳湖镇斩关村水产基地)。

2、区级科技项目管理有新招。一是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布区级科技项目申报指南,组织筛选、申报;二是严格项目论

证、立项程序;三是坚持全程服务,全程监控,督促项目的实施,加强项目经费的监管。

3、科技兴农有新突破。我局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上半年,精华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究开发的“高品质苎麻纤维生产新工艺及废水治理循环利用”新技术由中国苎麻纺织协会等国内相关行业11位知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通过听取项目报告、生产现场考察、专家咨询及评议。顺利通过了成果鉴定。此项成果转化后将彻底解决制约苎麻生产的污水治理问题,推动我省乃至全国苎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4、专利申报有新跨越。我们大力普及宣传专利知识,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提高了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的专利意识,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区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积极深入企业调研,收集企业科技动态,同时捕捉知识产权信息,挖掘技术创新点,积极帮助企业申请专利,促进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上半年申请专利90件。

(三)构建农村科技服务新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我局不断完善创新机制,积极开展创新服务,把技术创新、集成示范、辐射推广有机结合起来,上半年,已建两个体系建设示范乡镇,5个龙头企业服务站,8个村级服务点,在科普宣传、服务全区新农村建设方面成绩斐然。一是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了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开展科技活动日、科技培训、举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巡回展、设立社区科普宣传栏、科技对接、科技扶贫等活动,共组织15次科技人员下乡,发送科技

资料11800份,接待各类咨询165人次,展出挂图125幅,开展义务就诊57次,切实把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送到了千家万户。二是开展了科普宣传月活动,全区组织了350组织科技人员宣传推广30项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和优良新品种,播放7部科教影视片(带),展出135幅(套)科普挂图,书写大小标语60幅,发送2万份技术资料和科技丛书,设立14个科普宣传橱窗,赠送优良品种1200公斤。三是开展了"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专利咨询,发送科技资料等宣传活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智力成果的转化,推动全社会科技进步。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四是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活动,在宣传部和科协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整个活动扎实有效。通过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日等活动和常年科普宣传,全区接受科普教育面达到90以上。

半年来,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党建的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争先创优,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半年来,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亟待在今后工作中解决。

1、科技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2、社会发展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给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知识普及带来一定难度。

3、科技服务体系虽然健全,但发育不足。4、科技投入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人才资源不足,特别缺乏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科技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

6、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将认真贯彻科技工作方针,围绕区委、区政府方针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紧对已申报的国家、省科技项目跟踪,争取项目立项,争取项目资金大突破。

二是完善“科技110”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巩固省专利工作试点基础,力争全年专利申报量达到160项。四是积极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南川地震台地震检测预报工作,全面提高我区防震减灾能力。五是进一步开展科技推广,确保完成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10项以上,全年力争发展獭兔100户,将招商引资工作列入重点、议事日程,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扩展阅读:北仑区科技局201*年度工作总结

北仑区科技局20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年工作思路及工作目标

201*年北仑区科技局紧紧围绕区委区府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务实创新,较好地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201*年获得“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宁波市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区级社区建设工作“共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机关党支部通过达标考核,机关工会获得区直机关先进工会称号。通过浙江省科技强区复查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考核,根据201*年度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公布:北仑区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居省第四位、市第一位,科技进步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年度工作情况

(一)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依托港口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培育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规模、形成特色。201*年全区新增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总数17家)、省级9家(总数44家)、市级9家(总数58家);新增全国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总数2家)、省级1家、市级5家;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85亿元、销售4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7%,已成为推进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2、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和引导塑机、冶金、汽配、模具、文体用品、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应用ERP、SCM、PDM、CPC和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通过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不断提高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和企业管理水平。到目前为止,共有吉利、信泰、宝新、海天、申洲等24家企业被列入宁波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建设)企业。

(二)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1、组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海天塑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于10月份迁入新大楼办公,标志着宁波海天塑料机械研究院开始正式运行。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联合三创模具、信泰机械、康鑫机械、精意工业设计和宁波工程学院等高校、企业,组建成立北仑模具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并注册成立宁波北仑九峰模具技术服务中心。以宁波诺依克电子有限公司牵头,以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信息研究所为技术支撑,组建成立汽车电子研究所,并列入201*年度宁波市汽车电子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语言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宁波信息产业局合作共建的宁波华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宁波多语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正式启动,该项目被列入201*年度宁波市创新服务平台项目。促成哈尔滨工业大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北仑出资设立宁波北仑环保节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进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宁波华中数控有限公司。

2、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目前,全区已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行业检测中心6家(新增3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5家(新增3家)、市级24家(新增1家);新建市级行业科技公共项目服务平台4家(新增2家)。

(三)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资金投入。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有关财务税收政策的实施意见》,今年共组织了5次会议,并结合重点企业调研,加强对《实施意见》的培训与宣传。

2、科技项目申报及补助经费情况。今年以来,共组织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星火(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创新基金等国家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9项,已立项14项,其中国家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立项2项、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新立项4家(晶鑫、隆兴、信泰、台晶)、国家行业检测中心3家(宁波拓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国家噪声与减震(NVH)检测中心、宁波雪龙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的国家车用零件检测中心和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的国家针织面料检测中心);国家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3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预计立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8项,国家重点新产品立项4项,全年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将达到36项。组织申报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8项,已立项62项,并已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经费资助3688万元。149项新产品被列入201*年度第一、二、三、四批市级新产品计划项目,完成各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30多项;推荐申报201*年度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级12项。完成201*-201*年度区级科技进步奖评审,评审区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4项;下达区级科技项目经费1990万元。

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取得新突破。围绕北仑区石化、钢铁、汽配、造船等临港大工业和精密机械、汽车关键零部件、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以及《北仑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的将重点实施科技发展八大专项,积极组织相关企业进行攻关。目前,已有8家企业承担了10项国家、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并实施10项区级农业重点科技专项,特别是北仑区企业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精密塑料注射成型装备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220kV光电复合海底交联电缆规模化制造技术”项目为被列入201*年度“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将分别获得国拨经费资助1940万元和1673万元,成为北仑区乃至宁波市获国家经费资助最大的科技计划项目。

4、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召开全区乡镇、街道和重点企业专利工作座谈会,引进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注册成立宁波北仑泰能专利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1*年北仑区域共申

报国家专利1109件(同比增长44%),其中申报发明专利数226件(列全市第一);已授权656件(同比增长4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7件。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立项1家(永发集团);市级专利示范企业立项1家(永发集团)、试点企业立项1家(大港意宁)。目前,全区已有全国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7家,市级专利示范(试点)企业9家。下达201*年度区级专利经费140多万元。与宁波市科技文献检索服务中心合作成立北仑科技文献检索服务中心,共同搭建宁波科技文献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已为46家企业检索相关科技文献资料633件。

5、加强技术合同登记备案。201*年全区共认定技术合同135份,技术交易额4900万元。进一步完善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平台,帮助企业将技术难题转变成“订单技术”,新增上网企业20家、技术难题80项、正式签约48家,合同成交额2688万元。

(四)整合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合作

1、大力开展国内科技合作。积极开展与清华、浙大、中科院、兵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大力引进技术、项目与人才。目前,已与浙江大学、兵科院宁波分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大学等1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201*年开展科技合作项目28项,引进科技成果近35项。邀请哈工大、浙大、宁大、武汉理工、兵科院宁波分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高校、科研院所30多批次近1000多人来北仑参观考察,并组团重点考察清华、浙大、宁大、万里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及网络IT服务公司。北仑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3名教师来我区挂职。组织企业参加第五届浙江(宁波)科技成果交易会、宁波科技人才周等大型科技活动,并举办北仑区企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中国宁波世界创新工业设计国际论坛、“北仑人才与科技合作浙江行”和201*年宁波科技创业投资论坛等活动。积极搭建企业与专家联系平

台,组织“机电一体化”、“模具行业”、“检测仪器设备共享”和“高分子新材料”中小企业科技合作专题对接会和二届“北仑区中小企业家科技沙龙”活动。

2、国际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直接聘请国外专家从事科研开发,开发设计新产品。如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欧元,在德国纽伦堡设立海天塑机研究院,瞄准注塑成型前沿技术,研发高端塑机产品,目前研究院已正式运行;宁波拓普减震有限公司投资150万美元在加拿大多伦多设立拓普北美技术合作机构,聘请美国通用公司的资深底盘工程师,实现与美国通用公司汽车零部件项目的同步研发。二是直接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从事科研开发。如宁波海伦乐器制品有限公司与美国弗兰克爱默生钢琴顾问公司合作开发“HG218三角钢琴”、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合作开发“高性能镀镍碳纤维”、宁波永发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FORMAT公司合作开发“新型A06002ATM机”等六个合作项目相继开展。三是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如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与阿迪达斯(ADIDAS)公司合作,建立阿迪达斯申洲设计工作室,目前已开始运行。

(五)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1、开展基础工作,制定配套政策。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增设信息产业管理职能,内设信息产业科。着手摸清区域软件产业的家底,包括软件企业家数、涉及的领域、发展规模以及企业发展中碰到的困难(技术需求、政策环境以及硬件建设)等方面。同时,为更深入、全面地研究区域软件产业发展的对策,在宏观上提供指导性意见,已委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进行区域软件产业发展的研究。进一步鼓励国内外软件专业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来我区从事软件和系统集成的研发、成果转化,创办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其它信息服务业企业,吸引国内外信息服务业企业

来我区开设窗口、兴办企业,加快我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出台《宁波市北仑区(开发区)鼓励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仑政[201*]20号)、《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创业企业认定办法》等政策,为区域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软环境。

2、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在坚持自主培育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对外招商。今年主要考察北京、南京、大连等软件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并走访了部分软件企业,获得不少收益。共引进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企业15家,按照行业分类有纯软件开发(芒果软件、全盛软件等)、嵌入式(锐通、纽迪威软件、华中数控、谛洲电子等)、综合门户和行业门户网站(阿拉丁科技、中国羊绒衫网、中国花木交易网、全球电动工具网等)、软件服务外包(红稻数据BPO)和移动应用(指游信息、盈达科技等),总的来说企业规模都比较小,都处于孵化期。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软件开发企业32家(包括嵌入式软件企业16家)、软件服务企业3家、系统集成5家、网站7家。

3、软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全区软件业务收入6228万元,完成市下达年度计划的115%,比去年同期增长74.5%;新认定软件企业1家(宁波港集团信息通信有限公司),累计达4家;新增软件产品1个(龙腾CRM系统V1.0),累计达4个;宁波港集团信息通信有限公司被市信息产业局认定为201*年市重点软件企业。推荐上报浙江省信息产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六)建立健全源头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助推新农村建设1、积极发挥国家级星火培训学校和农业专家工作站的作用,加强对农村人员、种养殖大户及农业企业负责人的科技培训,建立以企业和基地为主体,与农业科研院校、专家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协作体系,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浙大、宁大以及省市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

2、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提升农产品质量。引进“紫香糯”玉米、“翠华”苦瓜、“朝阳红”南瓜、“白玉”丝瓜等10多个农作物优良品种,从源头提升农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3、加大公共研发平台和农业科技示范建设力度。一是与浙大茶叶研究所共建“浙大茶叶研究所北仑名优茶研发中心”。二是组织建设“绿色蔬菜设施栽培星火示范基地”、“西洋杜鹃高效设施栽培技术星火示范基地”,并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星火示范基地。

4、积极实施农业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农业技术难题。围绕一批农业共性技术和关键难题,集成优势科技资源和科研经费,加强项目攻关。一是“金柑良种引育、高效栽培及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和“杜鹃良种引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已被列为市级重点科技攻关择优委托项目,分别获得市级科技经费40万元和20万元。二是组织、评审首批区级十大重点农业科技专项,安排科技经费145万元,已下达资金101万元。三是申报“高抗木荷品种选育和应用研究”、“宁波城市绿化彩色树种的筛选及培育技术研究”、“特色瓜果容器栽培技术与示范”等3个市级农业攻关项目。四是“黑羽绿壳蛋鸡绿色养殖技术研究”被列入市科协“金桥工程”重点项目。

5、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成果技术的推广应用。已申报1个国家成果转化项目“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技术群集诱杀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1个市级农业成果转化项目“黑羽绿壳蛋鸡绿色养殖技术中度基地”;继续推广“性信息素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害虫生态防治中的应用”,落实推广面积1万余亩。

6、加强区级社发类项目资助力度。一是组织申报“北仑重点村(社区)科技信息亭(便民服务亭)研究与示范”、“腹腔镜下Taylor手术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技术研究”等两个市级社发类攻关项目,其中“腹腔镜下Taylor手术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技术研究”已列入市级社发类攻关项目。二是根据北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对公

益类科技项目的资助力度,组织评审一批“新农村建设、医疗卫生、生态建设”等区级科技项目,下达经费72万元。

7、配合做好“生态北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是重新明确局“生态北仑”分管领导及联络员。二是申报2个与生态有关的市级科技项目。三是跟踪已列入市级科技项目的实施情况,“小门村生活污水生化处理及其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已基本完成,小门村已通过“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验收。“集约化生猪养殖的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已取得初步成果,监测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已完成结题验收。四是在梅山乡重新试种1000米长的沿海防护林,为下步开展沿海防护林建设积累经验。五是以宁波大学、宁波市新农村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积极组织大街道牌门村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牌门村已分别被列入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和国家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

(七)加强科普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1、重点做好农村、社区科普宣传工作。开展科技下乡“四季行”和科普进社区行动。今年共开展六次活动,累计展出科普画板180块,赠送科普宣传书籍、资料8000余份,并进行科普知识讲解和宣传。

2、规范科普示范街道(乡镇)、社区(村)创建工作。下发201*年区级科普示范创建申报文件,并对要求创建省、市级科普示范单位的进行指导。今年全区创建省级科普示范街道1家、省级科普示范社区4家、市级科普示范社区3家、区级科普示范社区3家。

3、积极启动科技馆的筹建工作。区科技局(科协)积极启动区科技馆筹建工作,会同区建筑工务局考察兄弟省市科技馆,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目前,区科技馆已进入方案设计阶段。

(八)加强自身建设,争创学习型机关

1、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党风廉政建设暨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广泛动员、创新思路,以四个工作重点

为突破口,狠抓措施落实,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我们深切感受到机关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组织纪律明显加强,为企业服务意识有了明显增强。

2、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政治业务学习和调研活动。制定完善机关学习制度,规定每月不少于二次学习时间,学习情况有记录,确保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学习政策、法规、理论的同时,针对我局业务特点,相继开展学习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局领导分组带队下基层开展调研,了解基层科技创新活动的新动向、新问题,关注民生,深入社区调研,共推和谐社区建设。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做到科技进步与自身建设有机结合。围绕党风廉正建设工作,局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确保凡事均有章可循,从制度上防止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一是今年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制度,尤其是在财务报销、大额资金使用、公务接待、干部任用、礼金、礼品的处置等方面,制定严格的议事规程和处理程序,努力从制度上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二是严格执行科技项目立项与资金补助的“三审一决策”制度、项目立项与资金补助额度公示制度、科技项目监督电话制度等制度。特别是在推进阳光政务进程中,进一步改革项目立项、资金拨付、企业评定等规章制度,积极推行项目网上申报,严格执行“三审一决策”制度,最大限度避免“人情项目”和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发生。三是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纪检部门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特别是认真执行个人重大问题主动申报制度。中纪委[201*]7号文件公布以后,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并积极配合区纪委开展对照7号文件明确的属于受贿现象的自查自纠工作,积极填写《规定期限内主动说清违反中纪委[201*]7号文件有关问题及处理情况表》。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投诉或举报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

(一)区域创新组织体系需进一步健全,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亟待加强。从政府的层面来讲,我们在推进区域科技资源的整合集成、科技服务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二)科技公共服务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区域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育不全,具有一定资质的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投资、法律、设计、培训等科技中介服务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要求。

(三)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还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业风险投资公司或基金还未建立;高新技术交易、风险投资等要素市场发育不全,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我区已拥有一定数量的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但区内大部分企业以生产加工型为主,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较少,导致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不多,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储备不足,企业新产品开发与专利申报的状况还不理想。

(五)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集聚不够,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科研领军人才不足。

三、201*年工作思路(一)工作思路

按照“创新型城区”建设和“创新强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一个目标,构建与完善“三大体系”建设,培育“六个一批”创新主体,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五大创新服务平台”,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

(二)主要目标

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建设科技强区,创建创新型城区。

(三)工作重点

1、构建与完善“三大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创新型城区”和“创新强区”领导组织体系。“创新强区”是“创新型城区”建设的重要活动载体,两者的内涵一脉相承。“创新型城区”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工作,更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且任务艰巨的工作。因此,为了早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要构建一个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多个部门、乡镇、街道参与、上下联动的领导组织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一是成立北仑区“创新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北仑区“创新强区”领导小组。二是明确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确保乡镇、街道全力负责本辖区内的科技创新推进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围绕“创新型城区”建设和“创新强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2)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科技投入为主导,市场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争取到“十一五”末,区级财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5%,引导企业科技投入比例为1:8。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有关财务税收政策等科技政策,并以国家新颁布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为契机,加大科技政策培训与宣传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二是拟定《宁波市北仑区(开发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推动科技与资本相结合,引进科技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区内企业。三是利用创业板即将推出之机,培育遴选创业板上市候选企业2-3家,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

(3)进一步强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以国家级产业基地、产业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器、企业技术中心等组成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创新合力。到“十一五”末,争取形成三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塑机、压铸模具、汽配)、五大产业创新平台(塑机、模具、汽车电子、节能环保、数控装备及控制单元)。

开发区科技创业园争创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北仑现代农业园区争创省级科技孵化器;鼓励发展具有民营机制的专业孵化器。进一步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创建区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推进外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推动贝发集团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培育“六个一批”创新主体

(1)培育一批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新型企业。201*年新增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省市级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3家,其中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例达到9%左右。

(2)培育一批区级科技型企业。通过培育扶植一批区级科技型苗子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201*年制定出台《宁波市北仑区(开发区)科技型苗子企业认定办法》,新培育区级科技型苗子企业20家左右。

(3)培育一批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在区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研发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培育、引进共建一批具有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能力的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201*年新培育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家,力争贝发集团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4)培育一批区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加快实施企业信息化,制定出台《北仑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认定办法》。201*年新认定10家区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引进一家有实力、有能力的国内知名信息服务业大型企业,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服务平台”,使我区上千家中小企业从中受益。

(5)引进培育一批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企业。继续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大力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产业。围绕我区港口物流业和发达的制造业,新引进、培育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软件服务(包括网络服务)企业10家左右;力争引进一家国内知名软件企业来北仑设立分公司。

同时,利用已经出台的鼓励学生创业政策,积极吸引毕业生来区围绕信息服务业开展创业活动。201*年全区软件产业收入力争6000万元。

(6)培育一批专利示范试点企业。通过培育促进企业专利申请、产业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新培育区级专利示范试点企业10家;创建省(市)级专利示范试点企业3家左右。

3、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600亿元,比201*年增长2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

(2)承担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201*年申报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25项,立项15项;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80项,立项50项。

(3)加快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攻关。根据《北仑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北仑区将重点实施科技发展“八大专项”的要求,201*年从区级科技项目经费中划出专项资金,启动一批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组织开展市级以上产业重大难题攻关项目4项(含国家级2项)。

(4)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开展科技合作项目20项,引进高新技术成果30项。其中引进、推广农业优良新品种3个,引进海外留学生、博士等高级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创业项目5项。

(5)力争全区专利申报数比201*年增长20%,授权专利达到600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授权总量继续位居全市前列;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

4、构建五大创新服务平台

(1)构建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导向的政策服务平台。贯彻落实上级财政科技政策,在仑委[201*]1号文件基础上,出台1+X政策:《宁波市北仑区(开发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宁波市北仑

区(开发区)区级科技型苗子企业认定办法》、《宁波市北仑区(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苗子企业)及重点研发项目经费补助办法》、《宁波市北仑区(开发区)科技创新平台资助暂行办法》、《宁波市北仑区(开发区)企业技术开发经费界定暂行办法》、《宁波市北仑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认定办法》等。

(2)构建以集聚创新资源为目标的科技合作服务平台。一是深化“两院两校”合作机制,远近结合整合科技资源,引进转化科技成果,开展共性关键性技术联合攻关,共建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二是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联络员制度,定期开展专项科技合作对接活动。三是精心策划科技合作活动载体,如九峰(院士)论坛、“全国电子商务设计(策划)大赛”等活动,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我区创新创业服务。

(3)构建以开放性、共享性为主的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1*年在已建成的5家国家级行业检测中心基础上,抓好海天注塑机实验室、模具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汽车电子研究所、工业产品研究设计中心(宁职院)、麦芽行业检测中心和宁波多语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软件测试公共平台(华建信息)、北仑环保节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哈工大)等平台建设,为集聚产业群和同行业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4)构建以适应企业自主创新需要的人才服务平台。落实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学历培养与技术培养相结合。引进一批知名的科技领军人才,培育一批产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培训一大批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201*年,着重抓好与宁波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合作开展企业家沙龙、技术人员培训,开展科技进步奖、创新型人才评选等评比等活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热情,营造全社会创新的良好氛围。

(5)构建以科技中介为主的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

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成果推广、技术咨询、技术评估、信息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进一步抓好区技术转移中心、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仑分中心和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国内知名的咨询机构,为我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优质服务,以全面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区科技局半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区科技局半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区科技局半年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2643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