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发挥骨干初三语文教师作用自评总结

时间:2019-05-26 19:13:20 网站:公文素材库

发挥骨干初三语文教师作用自评总结

关于金山区导师团在二期课改中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要求,努力造就金山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金山区教育局自201*年起实施“明天的导师”工程。201*年9月第十五届教师节正式颁布金山区首席教师、导师、学科带头人的名单。导师团由43名导师组成,其中特级教师6名、学科首席教师8名,导师29名。第二届“明天的导师”工程自201*年3月起,经过宣传发动、自荐推荐、专家评选、领导审批四个阶段,最后由7名特级教师、8名首席教师、62名导师、198名学科带头人组成了金山区教育骨干梯队。

特级教师是这支梯队的引领者,首席教师为各学科前沿的核心人物,导师在带教青年教师、发挥辐射效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学科带头人是基层学校学科的领头羊。这支队伍的诞生,为金山教育发展史增添了新的一页,为实现金山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雄厚的队伍保障。

为充分利用优化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和带动金山教育的均衡发展,组建了由7名特级教师、13名首席教师、57名导师组成的“导师团”。导师团下设9个学科组: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化、政史地、综合,小学、幼儿教育等。77名导师团成员带教157名青年教师,建立起指导、合作、共建、发展的新型带教关系。

本届导师团为期三年,为了有效地做好导师带教青年教师的工作,建立了导师团工作机构,设立了导师团管理办公室。制订了三年计划与阶段工作计划,注重严谨、有序、有效、灵活的过程管理。导师团设计了一整套带教青年教师的文本与表格,如“导师带教工作手册”、“学员自我发展计划表”,明确目标、职责及方向,同时有具体的操作要求。并及时总结经验,举办成果展示,实行导师中期以及三年考核奖励制度。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导师团”网站专栏下设四个项目:论文论著、导师风采、活动报道、信息资料这是加强导师队伍自身建设,及时宣传导师团工作情况的窗口。导师团的工作为推动金山区二期课改的发展与校本教研建设起了

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主要工作:

建立导师团这支“金字塔”形的骨干教师队伍,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导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研究上的引领作用,在骨干教师培养上的促进作用,优化导师的辐射功能,放大导师效益,推动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由于导师团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与学科,因此导师团下设9个学科组,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也是呈多样性、丰富性。带教的方式是疏散型与聚集型的有机结合;集体活动、个人带教、学科活动有机结合;导师自身示范与被带教教师教学实践研究有机结合;专题讲座、课题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有机结合。

1、聚焦课堂教学,推进二期课改

导师团关注二期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带教青年教师队伍,表现在几个层面:首先导师对自身所带教的青年教师大都听课二至三轮,了解情况,学习二期课改精神,制定策略,有的放矢带教。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的研讨、学习方式的改变研究、师徒互相听课评课等方式从“带教工作手册”中的记录得到印证。

其次,以学科组为单位,多次举行导师与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示范课或集体会诊,其中有课改基地的研讨活动,有重点中学的示范课研究,尤其是对薄弱学校的沟通、交流与指导。例如:数学组在二期课改基地蒙山中学举行的一堂《幂的乘方》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主要针对二期课改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了尝试;综合组在朱泾中学举行了体育新教材研究展示课。历史组在二附中开设了学科带头人王慧琴的《美国内战》和陈伟文的《地质构造与地震》两节课,就如何适合二期课改精神的教学目标制定、课件制作、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很有研究和推广价值的尝试。幼教组针对滨海幼稚园专业教师缺乏而成为整体幼教发展“瓶颈”的状况,参与整天的课堂教学研讨,对其进行集体诊断。导师与被带教的教师共同上课,也是一种新的带教模式,特级教师徐晓燕、首席教师吴金瑜、导师潘志军在干巷中学参加的听课、

评课、上课三环节教学指导给普通初级中学的教师以很大的启迪和激励。

再次,导师身体力行,开设示范课或研究课,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来带动和激励青年教师。特级教师吴光棣老师执教的高三化学“氮族元素知识梳理”专题复习课,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严谨的教风、以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给听课老师以很大的启发。首席教师樊汉彬老师向区历史学科高中教师展示了一节研究课《上海历史高考应试智慧研究》,对高考复习策略作了最新的探讨。梁力求老师开设的《交通运输》课展示了他的教学特色和专长,原先的“死”地图,在梁老师的妙手下成了一张张显现学习内容的“活”地图,学生的思路也随着梁老师粉笔的移动而流淌。他大胆尝试学科间的综合运用,拓展、丰富学生的认知,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力。担任健美选修项目指导的二附中顾芬华老师,虽非健美操专业出身,但她却以学科导师高度的责任感与不断接受能力挑战的创新与拼搏精神,扎扎实实地进行着系列的课改实践与探索,靠着自己“一切为了学生”的坚强信念与起早贪黑的勤学苦练,开设出了高质量的、广受学生欢迎的健美操选修项目。心理教育学导师王秀美在《我的兴趣》教学活动中采用“参与式”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伙伴资源,课堂气氛和谐,充分体现了活动、体验、感悟的教学要求和艺术。

2、指导课题研究,推进校本教研建设

随着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各学校愈来愈重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加强教研组建设,从改革实践中提出教研课题,开拓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这中间,导师成为校本教研的有力支撑。

首先,导师是校本教研的参与者和引领者,他们在各自的学校和各学科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席教师、平乐中学校长吴金瑜同志不断学习当代主要的教育流派理论,并根据这些理论和平乐的特点,创造性地建构起具有独立个性的平乐“理解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并带领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和实践,他努力让师生在这场平乐教育变革中的创造和智慧沉淀为平乐中学的一种文化与精神,将学校建成奋发向上的充满爱与理解的学习型大家庭。他主持了多项市、区级课题,他的硕士论文

《理解型物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理解道德场的研究与建设》等都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仅仅三年,这位校长的调任和“理解教育”的课题研究,使一所面临生存困难的学校一跃为金山区品牌学校,指导平乐教师创造了金山教育的一个亮点。理解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得到各种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学校的管理思想与模式在同类学校中起着示范与辐射作用,跨入上海市先进办学行列。

又如,首席教师丁永章在市级中学拓展型课程展示活动中开设了《桥牌基础与实战》的教学观摩课,并代表张堰中学作了题为《关注学生需求培育教育资源推进学校课程以“超市”理念推进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的大会主题报告他是这一项目的主要策划者,就学校如何实施校本拓展课程的奋斗历程从六个方面(对学校课程现状问题的认识;对课程、校本课程与拓展课程的理解;校本拓展课程开发的依据与目标;校本拓展课程开发的程序;从拓展课走向课程(教材)的几点认识;校本拓展课程开发的思考)向大会作个案研讨。为“非基地”学校校本拓展课程开发起了借鉴与推广作用。

其次,导师又是基层学校校本教研和区级课题的指导者。导师团学科组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基层教研组,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例如:政治组导师与学科带头人同朱泾中学高三、初三毕业班教师共同研究专题复习策略。语文组特级教师李玉琴去廊下中学参加初三语文备课组活动,研讨复习计划,解决学科疑难问题。并在进修学院领导带领下,深入亭林中学语文教研组,根据该组高二备课组的一次有价值的集体教学活动,互相切磋校本教研活动案例的撰写,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和研究能力。首席教师丁永章到钱圩中学作题为《基层学校及其教师如何走进基础教育科研》专场报告,并依托钱圩中学市级课题《农村初中学生多元智能开发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研究》,听取了他所带教的区级骨干教师徐雪军老师开设的《植物呼吸》的专题课,指导他主持的《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研究》区级课题的立项与研究进展工作。

3、开设专题讲座,提升教研理论水平

针对带教青年教师的需要和金山区教师队伍的状况,导师团成员在加强自我理

论学习、提升教育理论素养、研究学科前沿信息的同时,为被带教的青年教师和基层学校经常开设与教学实际密切相关的教育理论讲座。例如:特级教师徐晓燕为生化组全体学员作的《改善自我超越自我激活教育智慧》和《建构主义理论简介》;李玉琴老师为区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作的《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案例的撰写和评价》;程根信老师在高三物理研讨会上作的《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高考物理复习的成效》;教育心理学科导师王秀美为部分市级课题基地学校的教师作的《教师的情绪控制能力》;计算机学科导师宣伟炎为区级计算机学科骨干教师作的《面向学生,聚焦课堂,锤炼内功,创新发展信息科技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体育学科导师孙立为区级体育学科骨干教师班的学员作的《现代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等。幼教导师学科组为幼儿园骨干教师作《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系列讲座,如《为幼儿创设动态的班级环境激发幼儿积极情感发展》和《创设科技环境激活隐性教育》等,以期望通过系列讲座给全区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二期”课改的环境布置以新的启发和操作性的借鉴。小学组的导师来到石化一小,参加了该校以“我的学生观和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题的教师论坛活动。导师团的冯建中、唐颂尧、罗炎芳、杨广琪等老师分别对她们的演讲进行提问和答辩。整个演讲和答辩过程体现了双向和多向的交流,气氛热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导师团的带教以及教学观摩、集体会诊、网上咨询、学术沙龙、专题讲座等活动,既促进了导师自身队伍的建设,又有益于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相互激励,同时在人格上相互砥砺,精神上相互融合。导师团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是金山教育的宝贵财富,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通过导师团活动形成集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的挖掘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带出一支师德修养高、教育理念新、教学能力强、教育科研意识与实践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不少青年教师在导师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学校学科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积极发挥作用;有的参加了区骨干教师或课程研修班学习,被评为第二届学科带头人,还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这支骨干梯队的建立,将成为金山教育明天的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问题与思考

1、金山区《明天的工程》导师团的建立,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抓手,也是推动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切入口,它在优化导师辐射功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中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导师的组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重点中学和教师进修学院,尽管主观意图上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指导和支撑,但乡镇学校的骨干教师名额却很难倾斜,这直接影响了乡镇学校校本教研的发展,是短期内很难解决的问题。

2、按导师带教规定,每一名导师带教两名青年教师,其中一名必须是乡镇学校教师,不留空白,以扩大带教的覆盖面。但由于导师来自不同的学校,自身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又加上郊区交通不便,带教时间与质量就可能打折扣。如何提高带教质量,运用多种形式,进一步发挥网络教研作用,是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

3、导师的评选尽管经过了学校推荐、专家评选、领导审批等阶段,但导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带教能力仍参差不齐,导师更存在着继续学习研究的问题,否则资源就会枯竭,面临“出局”问题。有关领导除了给予导师一定的津贴和学习经费之外,可创设更大的舞台,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导师在引领教师得到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更大的专业发展。

扩展阅读:骨干教师发挥作用总结

齐齐哈尔市第五十二中学骨干教师培养与培训总结

201*年11月11日

齐齐哈尔市第五十二中学骨干教师培养与培训总结

齐齐哈尔市第五十二中学,有教职工100人,专业教师69人,市级骨干教师3名,区级骨干教师22名,我校的骨干教师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识广博的,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拥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他们在市、区和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做好支教工作

在近年来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并根据兄弟学校的学科类别的需要,把我校的多位教师聘为市结对帮扶指导教师。并让其在兄弟学校支教一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相互的教研过程中,对双方的教师进行定期交流或跟踪指导,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及引带作用,使结对的教师从骨干教师的教书育人和教育科研的经历及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中,受到启迪和感悟,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增强其敬业、乐业的职业意识,树立其勤业、精业的师德风范。

二、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我们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这一教育资源,努力办好教师培训工作。在暑假和平时的业务例会时间,学校根据学科类别及老师专业成长的需要,让各级各类骨干教师为全校

老师进行校本研修培训,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在教师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的过程中,对培训对象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定期辅导或跟踪指导。

三、做好教研工作

为促进教师尽快成才,使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有效,学校成立学科中心组。骨干教师在这个中心中挑重担,想办法、出点子,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强调培养对象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角意识,强化骨干教师的内功修炼和形象塑造,发挥其在校内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每学期通过开展教改试验专题研讨和教育科研论题答辩、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基本功展示、听课议课评课以及教学经验、学术论文和试验报告的交流、发表和获奖情况汇报等各项活动,开专题研讨会6次,上骨干教师示范课25节,发表论文25篇,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程中展技验能,锻炼提高。四、建立和完善管理、考核办法

为促进骨干教师走向成功,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向纵深推进,学校按照培训目标和各层培养的具体要求,每个学期都要对骨干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实绩等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晋职晋级挂钩,做到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骨干教师积极进修、研讨,不断充实和超越自我,

自觉进行终身教育;鼓励骨干教师参加省市主办的优质课比赛和教学观摩、研讨、交流活动,骨干教师能走出去,请进来,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为他们提供“走穴”机会;同时,也为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必须的时间保证和一定的经费支持;建立“资源共享制”,让骨干教师参加本学科的学术研讨会,了解本学科课程、教材改革的前沿信息,依托骨干教师群体,进行教师素质实验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学生自主型学习模式研究,学生发展创造能力教育研究,课程结构改革研究,教学过程控制研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研究。激励教师人人参与,在实践中研究,在学习中研究,以研究促实践。通过教学研究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出了一条成功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路。

我们学校,按理说骨干教师已为数不少,但仔细观察,个别老师没起到骨干教师应有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这是教育资源的一个极大浪费。

现状一:有些骨干教师,个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把“骨干”作为个人的一种荣誉,全忘了自己应尽的责任;把“骨干”作为自己提干、评先、晋级的条件。这种现象是骨干教师消极狭隘的行为观,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与骨干教师培训的目标相悖,值得学校管理者反思。

现状二:大多数骨干教师,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

专业思想端正,个人也有极强上进心,学校没有及时给这些骨干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为这些骨干教师提供示范和辐射的空间。这是造成骨干教师自生自灭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值得关注。

以上现状显示,尽管骨干教师培训的力度较大,但教育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骨干教师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交流自学经验,参与或直接承担本地教师培训任务。基于此,如何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成为我们学校管理工作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骨干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我们一定要做到让骨干教师是动力源,把他们重德、重识、重绩,求新、求实、求深,爱校、爱岗、爱生的思想情操辐射到所在地区的每一位教师身边;把他们过硬的教学、教研功力无私撒向广大教师心田。让骨干教师不只是一花独放,而是引来百花满园。骨干教师们才无愧于祖国的信任,人们的期待。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发挥骨干初三语文教师作用自评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发挥骨干初三语文教师作用自评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发挥骨干初三语文教师作用自评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3158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