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大堰乡扶贫办201*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6 19:20:40 网站:公文素材库

大堰乡扶贫办201*年工作总结

大堰乡扶贫办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以来,大堰乡扶贫办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全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在扶贫开发工作上,以贫困村为重点,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扎实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搬迁及危房改造工作。

根据县扶贫办的工作要求,年初对的搬迁和危房改造对象进行了申报、调查、核实,根据现阶段搬迁农户迁户口和房屋过户的难度越来越大,县扶贫办下半年及时搬迁危改计划,最终分配给大堰乡的本年度的搬迁任务是144人,其中危房改造户是40户120人,实际实施危房改造申报43户154人,扶贫搬迁11户36人,由于搬迁农户在各地要搞好搬迁材料的难度加大,今年材料交齐的只有个6户20人。201*年搬迁手续补齐3户。

二、整村推进工作。

1、对201*年实施整村推进的边家坪、蔡家坪村分村进行了多次办公,首先乡由乡分管领导牵头,扶贫、财政、农业等

单位负责人参加,进行了验收,然后同实施整村推进的村一道收集整理资料,按时上交县扶贫办,以迎接县市、省的整村推进的验收。

蔡家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产业结构调整:两年来新发展茶叶500亩,更换鄂薯5号3万斤200亩,种植烟叶200亩,村民自己投资新建千头养猪场1个,万头养猪场一个;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安全饮水项目,集中建池2口,分散建池40口,解决了886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一建三改”210户;三是修通青坡垴至边家坪村断头路3公里,维修公路10公里;四是投资600万元,整治农田760亩。新建办公场所,总投资49万元,新建村委会办公楼一栋,建筑面积481平方米。成立扶贫互助社;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危房改造7户扶贫搬迁3户;开展了6次养殖、种植技术培训。

边家坪村整村推进工作: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调进魔芋种子4万多斤,种植面积235亩,补贴资金12万多元,种植烟叶200亩,增加收入20多万元;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解决了1009人饮水安全问题,二是村民自己的投资新修公路4公里,维修村组公路15公里;村级办公场所建设:争取资金21万元,新建村办公场所一栋250平方米,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次,培训650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生产条件、生活条件明显提高。

2、针对201*年启动的整村推进的清水堰村去年工作开展

不及时,项目建设滞后的情况进行了专题办公,与乡领导一起共同制定了今年的工作方案,乡政府主要领导及时划拨建设资金,领导亲自督办建设项目,确保项目的建设的成效,所有建设项目除了农村第二轮户表工程建设要推迟以外,其他项目建设都如期进行,预计最迟农田整治项目就可以验收。两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维修村组公路30公里,坡耕地整治450亩;在产业发展上,新发展茶叶1000亩,改造老茶园500亩;土豆品改250亩;在人居环境改造上,实施危房改造21户,自主搬迁1户,“一建三改”100户,新建蓄水池100口;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开展了技术培训,培训720人,发放技术资料1500份,新建村办公场所一栋175平方米,活动场所700平方米,教育、卫生、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已经初步对验收资料进行了必要准备,工作开展卓有成效,弥补了201*年工作的不足。

3、启动了“十二五”第二批的整村推进,申报了邓家冲整村推进需要建设的项目,按长办文[201*]12号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实施整村推进“1321”帮扶工程的通知》要求,即1名县级领导牵头,带领3个部门以上部门,利用2年的时间,帮扶1个整村推进村,发挥财政扶贫资金“酵母”作用和“放大”效应,确保捆绑涉农项目资金300至500万元,带动贫困村支柱产业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增长,群众素质大提高,村容村貌大变化,民主管理大加强。副县长田大甲多次带领相关单

位领导到该村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并从项目的安排、资金外给予重点支持。县扶贫办覃主任、乡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分别到村召开了办公会议,帮助确定了建设项目。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启动了项目建设。

在产业发展上:一是新发展无性系茶叶548.2亩,改造老茶园1400亩,二是木本油料巩固发展核桃300亩。三是发展四季金银花基地200亩,可增加收入50万元。四是发展“黑美人”土豆300亩,优质马铃薯300亩。五是全村年出栏生猪8000头以上,人平达到2头,培育专业养殖户3户,人均增加140元。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是硬化村组公路3.5公里,维修村级公路13公里;新修公路4公里,主要涉及翟家大坪、东岳庙、刘家包、阴坡4处。二是安全饮水项目。在上级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今年重点解决了一、二组420户1300人的饮水问题,集中建池1个,总容量300立方米,分散建池120口。三是新型能源建设,争取“一建三改”项目,建沼气池120口,目前项目争取工作已经落实,明年进行实施。

在人居环境改造和技术培训项目上:一是人居环境的改善项目:危房改造18户,扶贫搬迁本年申报3户8人,落实搬迁1户2人。二是技术培训,发放科技书籍1500册,开展各类技术培训4次。三是阵地建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总体投资85万元(包括主体工程,配套场地、环境,办公设施、门牌、制度、文体活动设施等)。新建村办公场所,目前

主体工程已完成两层浇筑,预计年底主体工程可全部完工。

三、扶贫互助合作社的工作。

从201*年开始建立扶贫互助社试点,到201*年全乡在九个村开展了扶贫互助社的业务。用扶贫资金向贫困农户借款,让贫困户用于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严格按照章程办事,用好互助资金,资金运行情况较好。对我乡“三农”经济全面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管理上我们要求各互助社严格按章程办事。坚持“有借有还,按期还款,几年来八个村借款未出现超期现象,每笔借款正常。严格资金管理,每季度由村出纳到财政所报账,未出现违规违纪现象。通过几年的运行,互助社的工作深得贫困农户的好评,使不能在农村信用社办理信贷业务的贫困户发展生产有了希望。201*年清水堰村扶贫互助社,钟家湾村扶贫互助社考核在全县前10名分别奖励15万元、5万元,用于扩大贫困农户的借款规模,加快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步伐。今年7月县扶贫办付双耀同志专程来大堰对互助社工作进行了指导培训,检查督促,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这项工作的新要求,目前正在改进。

四、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

根据长组扶[201*]7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县扶贫办的统一安排,乡扶贫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发展、扶贫开发制度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

接,坚持整村推进和扶贫到户两手抓的指导思想,确立了贫困农户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建立科学、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对象,为全县建立统一的贫困农户管理信息平台为目标,同各村两委班子一道,扎实开展工作,按时完成了任务。

按县扶贫办分配36.6%的指标,严格识别程序,对201*年入库贫困农户进行了调整,严格按照县扶贫办的要求,把握贫困农户的条件,在乡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乡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历经三个月的时间,经过多次数据核对,用电子表格录入和系统录入,最终确定全乡贫困农户4104户,12405人,其中:扶贫户2488户7638人;五保户23户25人;低保户351户733人;扶贫低保户1242户,4009人。从贫困原因上看:因灾致贫91户273人;因病致贫1858户5571人;因残致贫457户1359人;缺资金704户2141人;缺技术204户603人,缺劳力242户651人;因学致贫382户1311人;其他情况致贫166户496人。

大堰乡扶贫开发办公室二一二年十二月三日

扩展阅读:信丰县扶贫办201*—201*年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信丰县扶贫办201*201*年述职报告

自201*年我县实施重点村扶贫开发工作以来,我县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市扶贫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围绕《中国扶贫纲要》的总体要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温饱,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已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增加收入”的总体目标,认真组织了对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经过几年来的项目实施,重点村的生产生活基础实施得到了较大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产业结构得到调整,集体经济得到壮大,扶贫成效显著,现就二OO一至二OO九年我县整村推进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十五”扶贫开发期间,我县大塘埠镇坪石村、和丰村,万隆乡廖洞村、柏枧村四个行政村被列为省扶贫开发重点村。四个重点村总户数1661户,总人口5815人,其中贫困人口553人。“十一五”扶贫开发期间,我县扶贫开发重点村由原来的四个增加到六个,它们分别为:大塘埠镇星金村、贵兴村,万隆乡李庄村、石店村,崇仙乡崇仙村,正平镇仙济岩村。“十一五”扶贫开发期间,六个重点村总户数3161户,总人口13098人,其中贫困人口1306人。

二、整村推进工作任务总体进展情况1、201*201*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情况

自201*年至201*年九年中,我县十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共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41个,其中“十一五”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6个,“十一五”扶贫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个。

从已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情况来看,我县整村推进项目覆盖面较广,项目覆盖基础实施、种植业、文化教育、卫生以及村民搬迁安等方面,但是,各种项目实施集中较交通、水利、水库修建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而涉及产业调整的项目较为少,文化教育卫生项目次之。41个整村推进项目中,基础设施项目33个、种植业项目3个、文化教育项目2个、卫生项目2个,村民搬迁项目1个。

2、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基础,多方筹集项目资金,资金来源渠道多、数量大

自201*年至201*年止,我县实施的41个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投入1313.47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6万元占总投入的38.5%,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2万元,占总投入的1.6%,部门整合资金20万元占总投入的1.5%,群众自筹资金和个人捐资765.478万元,占总投入的58.4%。

3、财政资金和其它资金投入整村推进项目中基础实施的比例较大,而其他种植、文化教育卫生的投入量相对比例较小。九年中,共投入1011.99万元用交通、水利、水库、饮水改造项目,占项目资金总投入的77%,投入67.088万元用于脐橙种植,占项目总投入的5.1%,投入99.4万元用于文化教育卫生项目建设,占项目总投入的7.6%投入135万元用于村民搬迁安,占项目总投入的10.3%。

三、主要工作经验和具体做法

201*201*年,我县整村推进项目按照《扶贫开发纲要》的总要求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具体布,积极认真抓好项目实施,严格管好、管活财政扶贫资金,八年中所有实施项目质量符合要求,并100%通过市县扶贫部门验收,资金100%用于项目建设,没有出现挪用、截留、挤占财政扶贫资金的情况,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我们在扶贫工作中严管理、重服务、强化监督分不开的,具体做法如下:

1、深入扶贫重点村开展调研,协助重点村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项目五年规划

在扶贫五年计划实施之前,县扶贫办指派项目管理人员深入各扶贫重点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基层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当地致贫的原因。为更好地制定扶贫项目规划,县扶贫办要求当地村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村民代表对项目规划的建议和要求,做到扶贫项目规划符合广大村民意愿,项目实施惠及广大村民。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邀请技术人员进行分析论证,分析认证结果肯定的情况下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五年规划。以后每年项目申报时原则上在规划内挑选申报。

2、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为保证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扶贫资金安全,确保扶贫项目实施质量符合要求,就必须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健全的工作制度来保证。因此,每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根据扶贫工作需要,在项目实施前及时成立项目执行小组、项目监督小组,并制定严格的扶贫开发工作制度。工作制度中明确项目执行小组负责对项目的具体实施,监督小组全程监督项目实施过程。规定“两委”每年每一季度召开一次专门的扶贫工作会议,研究和布村扶贫开发工作。

3、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力度,保证财政扶贫资金安全

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一项专项资金,资金必须全部用于扶贫项目建设上。为确保财政扶贫资金100%用于扶贫项目上,我县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机制,在财政扶贫资金拨付前,县扶贫办项目人员必须到项目实施点调查了解,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会同财政部门酌情拨付资金,对项目实施工程进展未达到要求的,采取缓付、少付项目资金,杜绝财政扶贫资金闲时间过长的情况发生。

4、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制度为增加扶贫项目实施、扶贫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公信办,我县扶贫办以及各重点村认真执行“公告、公示”制度,在项目审批、资金到帐后,我们对项目资金在县电视台、报纸等媒体上进行公告公示,同时要求各重点村对项目资金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达到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的要求,杜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和暗箱操作的现象发生。5、扶贫项目费用支出严格执行报账制,认真审核费用支出情况

在扶贫项目费用支出审核过程中,我们层层把关、严格审核,首先,由村扶贫监督小组60%以上成员对项目费用原始票据与实际支出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交县扶贫办审核,再交县财政部门报账。对一些没有村监督小组成员签字的费用支出,县扶贫办不予批准报账。并对责任人进行批评,责令政正。对不予纠正的项目责任人,县扶贫财政部门停拨扶贫资金,并严格追查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情况。

6、加强项目实施监管力度,确保项目实施质量达标准,上水平

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办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全程跟踪监督各项目实施质量,对于没有按照施工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的项目,要求项目责任人给予改正直到达到标准要求为止,同时,村项目监督小组成员必须保证一名人员全程监督施工过程,确保项目保证质量。在工程结束进行验收时,县扶贫办会同财政人员及项目监督小组成员并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工程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对未达标不予验收并责令返工。

四、扶贫效果显著,扶贫工作得到社会各界步定

自201*年开展实施扶贫重点村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经过许多扶贫人的努力工作,以及新会各界的支持,在扶贫项目实施后,各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教育卫生条件有了较大完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九年来,扶贫资金支持各村新修成硬化公路里程达91.6公里,解决了十个重点村9500人行路难困难,同时为周边邻村村民提供了交通方便,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地村民人均收入已达到当地乡镇人均收入的平均水平,有的还高于平均水平。

2、新建大小储水616个,解决了4590人饮水困难和用水安全问题,使4590人有水喝,有干净水喝。

3、新建多座小型水库,和多条引水渠,为重点村新增有效灌溉农田面积1700亩,促进经济和粮食作物增产增收,农民收入得到提高。

4、通过对三个村650亩脐橙精品果园的扶持,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

5、新建校舍1650,解决了两个村小学教室紧张的困难;新建两个村卫生所,解决了两个村全体村民就医难的问题,村民身体健康有了一定的保障。

6、各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经过各项财政资金项目实施,逐年以10%的速度减少。

五、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

信丰县扶贫办自201*年开始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201*年用于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培养费3.56万元,培训人数111人,其中女性人数67人,占总人数的60%。201*年用于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培养费3.98万元,培训人数160人,其中女性人数人,占总人数的57%。201*年用于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培养费5.5万元,培训人数163人,其中女性人数84人,占总人数的52%。201*年用于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培养费6.8万元,培训人数172人,其中女性人数99人,占总人数的58%。201*年用于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培养费7.8万元,培训人数212人,其中女性人数113人,占总人数的53%。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在基础项目实施中,主要以公路建设为主,资金,投入过于集中。国家这几年实施了村村通公路的政策,公路建设本可以由交通部门来组织实施,这样可以把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上。

2、财政资金每年投入量过少,资金难于集中使用充分发挥资金优势。

3、村主导产业扶持力度不够,几年来,我县对产业扶持仅限于脐橙产业,而其他优势主导产业难于得到财政资金扶持,一定程度上制约贫困村经济收入的提高。

4、五年扶贫开发期间,各村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数量几乎平均,没有对条件较差的贫困村进行资金倾斜,没有根据各村实际贫困情况而一律实行平均分配,不利于各贫困村的整体脱贫。

七、今后实施整村推进的必要性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解决贫困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财政扶贫资金的大力扶持下,在各方的帮助下,贫困村的基础实施,卫生教育设施才能得到较好的改善,人民经济收入才有提高,贫困村的整体经济才能得到发展。

今后,有必要继续开展整村推进工作,资金投入量需加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集中使用,确保一些工程较大的项目不会因资金分期到位而搁浅。真正有效地帮助重点村实施一些受益面广并具有长远性的项目,加快重点脱贫致富的步伐。

信丰县扶贫和移民办201*年11月8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大堰乡扶贫办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大堰乡扶贫办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堰乡扶贫办201*年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3251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