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黄山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育科研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智力支持,是科学管理和决策的中流砥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促进学校制度转换与创新,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教学策略,努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校教科研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工作如下:
1、建立健全教科研管理体制,保证教科研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为积极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学校把教科研工作作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教科研作为先导的管理思想,形成了以“科研为龙头,促进全面工作”的思路,将教育科研纳入学校的办学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为保证教科研工作的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学术委员会,建立健全学校教科研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教科研管理制度,如《黄山中学教育科研奖励细则》、《黄山中学“师徒结对”考核条例》、《黄山中学教研组长职责及考评细则》等,使教科研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2、培养教科研骨干队伍,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一批具有较强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我校非常重视对教师的教科研意识的培养,引导教师更新观念,开阔教师眼界。学校有计划的给教师们提供科研信息资料,举办教科研讲座,请专家作报告,派遣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让教师们占有教科研前沿信息,不断增添科研意识。在学校急速发展、师资紧张的情况下,201*年以来,先后派出李龙、王旭、张磊、郑丽丽、李莉、任凭、程慧等多位教师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经过各种形式的教科研培训,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教师们自觉地把工作的过程变成了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变成了研究的过程,形成人人愿意参与教科研的良好氛围,出现一批在教科研领域有所建树的教师群体。可以说教科研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提高学校整体教科研水平。
长期以来,中学教师普遍缺乏从事教科研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一所农村中学来说广大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就更缺乏了,学校缺少教科研的浓厚氛围。为改变这种状况,学校要求广大教师将教育科研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倡导每位教师做“思考的实践者”和“实践的思考者”,鼓励每位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学校还在职称晋升、职称聘任、职务选拔、荣誉授予等方面向教科研有突出成就的教师倾斜,让从事教科研的教师真正体验到从事教育科研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为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教师踊跃参与各项活动,许多教师崭露头角:贾传智、郭慧、王旭等多位教师在论文比赛中获奖,一些教师的研究论文在《泰山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近年来,学校建立了多种平等对话、合作切磋的平台,让教师们经常进行研讨、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共同提高。如利用学校教职工例会让在教科研活动中取得成就的优秀教师登上讲坛,介绍教科研的心得体会;改造校园网上的教科研网页,扩大版面,充实内容;举办"教育沙龙",组织青年教师就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和学校发展中的一些有价值问题展开讨论,相互启迪。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在全校营造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4、强化教科研的过程管理,注重教育科研的实效开展课题研究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学校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课题管理方面的制度,指导课题研究的申报、立项、论证、研究等工作,对课题研究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每一个立项课题的进展情况。对课题研究取得成果的学科组和教师及时进行奖励,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5、以教科研为先导,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未来的教育使教师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正像“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所阐述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以教师为中心,将改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主唱”,改为“伴唱”。教师职能的变化,必然引起课堂教学改革。结合JIP实验,提出改革的原则: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改革。数学教师闫庆的教改研究课《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受到教研员及学科教师的好评。叶青老师的研究课《双垂线问题》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同时用“几何画版”做论文《巧用扩形法解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演示,并获教研中心数学学科一等奖。语文教师王英在教学中致力于情景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制作教学课件,音乐、美术、画面融为一体,并撰写出《情景教学初探》,《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兴趣》等论文。历史教师张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撰写的《电化教育手段在历史课中的效应》、《历史教学中应注意提问的技巧》等论文,分获全区论文评比一、二等奖。
6、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青年教师逐年增强,已日渐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也日益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开展各种业务培训班,规范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使他们尽快适应初中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师徒结对”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教育沙龙”等,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近年来我校许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分别在市、县等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广大教师的辛勤努力下,我校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一是部分教师在运用系统性研究的方法和增强科学化研究的力度方面还做得不到位;二是科研与教研的融合不够,教研、科研两张皮现象严重;三是教研组长的作用发挥得不突出,在区域性教研活动中的组织、引领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学校的校本教研的计划性、可行性还有待完善,校本教研的规范性、连续性、实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五是各教研组之间的教科研活动发展不平衡。六是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计划中有些措施未落到实处,教师个人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扩展阅读:固城中学201*~20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1)
固城中学201*~201*学年度
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按照上级部门及校长室的总体部署,把开展教科研活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先导工程。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立足校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科研策略,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不断实践与探索,切实地促进了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现将本学期我校开展的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一、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本学期,在“城乡联合体”的大背景下,我们以服务大局为基点,从体现教科研工作职能的转变出发,通过对传统教科研制度进行筛选、整合、优化,形成了适应本校教科研发展新要求的制度保障体系及良好的校园教科研文化氛围,为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培育新型教师队伍提供了有效保障。本学期我们完善了一系列教科研制度,为有效推进教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组织与管理制度:包括学校领导教科研制度、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组(学科组)管理制度、管理者与师生的平等对话制度等。
2、教师教学研究制度:这方面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等。
3、规划与管理制度:包括教科研三年规划制度,课题研究管理等内容在内的系列管理制度。
4、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制度:包括集体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同伴互助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公开课展示制度、教学经验交流制度等。
5、服务与保障制度:包括专业支持(引领)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
6、评价与奖惩制度:包括目标考核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等。
二、创新管理机制,务实校本教研
教科研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只能说有了规范依据的文本,如果不对其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文本也就成了摆设。我们在教科研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追求务实的校本教科研。
1、构建“四位一体”的组织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的职责。第二,建立了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教科室、教务处、教研组长、学科骨干组成的校本教研指导(考核)小组,明确了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方案和计划;指导各教研组、年级组、学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并收集和整理各种资料,及时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定期完成对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教研计划、研修内容、工作总结等材料的检查和评价。
第三,学校教科室是校本教研指导小组的具体职能部门,是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教科室负责人是主要责任人。教科室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校本教研的调研、规划、指导与管理、检查、考核与评价。
第四、科学设置教研组、备课组。学校把教研组建设放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来考虑,设置了14个学科教研组,22个年级备课组。选配了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组织管理能力强、有一定研究能力、能团结同志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明确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地位、职责,制订了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并落实了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2、加强目标管理。在校本教研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了“四个重视”。
一是重视教研活动的目的性,螺旋式地对目标体系进行设置。我们先从教研活动的数量上确定目标,规定每周开展活动的次数。待次数达到一定要求后,又从研究质量上提高要求,确定活动目标。二是重视用目标来统一和指导教师的思想和行动,以保证学校教研的整体性和行动的一致性。三是重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目标要求实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以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四是重视根据目标成果来考核教研绩效,以保证研究活动获得满意的效果。
为使校本教研形成规范,学校统一印制了各项教科研制度及考核办法,既对教师校本教研给予了导向,又有利于检查目标的达成。
3、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我们认为,丰富校本教研形式,选准校本教研内容,是推行校本教研的关键。
(1)有效的教学反思。
为使教师的反思日常化,并提高其反思能力,我们提出了“八个一”(学、记、听、思、讲、编、读、研)的校本教研要求,即:学,每周学一篇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文章;记,记好每节课的教后记;听,两周至少听课一节;思,每周写一次教学反思,提出一条教学建议;讲,每学期主讲一次高质量的公开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高级教师上示范课、一般教师上研究课);编,每学期编拟一份标准评价试卷;读,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研,每学期
写一篇研讨论文、案例、叙事。对青年教师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上述“八个一”的基础上,每周至少听课两节,每学期至少上交教育教学故事两篇。随着校本教研活动的不断推进,教师通过反思、研究,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不断改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师体会到了反思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于是很多教师成了自觉反思者,有的还养成了每天记教后记的习惯。学校为此在校园网上辟出了专版,让教师们在分析和解剖自己时,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
(2)落实同伴互助。
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实,学校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平台。
落实集体教研。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我校的集体教研形式主要有:集体备课、集体说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信息交流、经验交流、问题会诊、课改沙龙、专题讨论、课例分析等,改变了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我们还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在具体备课中,做到了三定”(定时、定人、定内容)“四备”(课标、教材、学生、教学法)“五统一”(目标、内容、方式、训练、考试),富有特色。学校还采用一课三备的做法,即备前集体讨论,一人执笔写教案,备后再讨论修订教案、定稿,复印教案,教师根据自己的个性特色补充教案上课。通过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实现了有机统一。(3)注重专业引领。
在建立教科研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现有的人力资源,培养和建设专业引领队伍。首先,将学校的骨干教师、行政领导作为专业引领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同时,还特别重视理论的引领,尽力为教师提供教学研究的资料,学校通过专题研讨、读书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理论修养,增加校本教研中的理论含量,促使教师走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专业发展之路。
(4)开展“青蓝工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青蓝工程”实施领导小组。新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和不满六年的青年教师,都属于帮扶对象。
(5)广泛开展听课、评课、课题研究课展示活动活动。本学期,荀国胜、吴延河、丁红兵、付建双、赵瑞青、付建平、福红花、谢文亮、何强中等老师积极开设课题研究课,在县教科研办学水平评估中受到好评。研训中心教科处吴爱云主任还把在我校听课时遇到的一个问题专门请教了有关专家,然后向我校进行了反馈。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享,促进了共同提高和进步。
(6)开展“个人课题”研究。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能依靠开展几次教研就能全部解决,我们便引导教师将一个个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转化为一个个“个人课题”,开展较为规范的研究,实现教研内容的系列化,使研究逐步走向深入。本学期,我校10个市级课题,15个县级个人课题的主持人(除一人请长假外),基本上做到了学期前有研究计划,中期有小结,学期结束有总结。目前,都在按要求准备结题材料。
(7)积极组织教学理论文章的撰写。
本学期,我们先后组织了包括省蓝天杯、师陶杯、心理健康教育,市案例叙事、县论文、案例调查报告在内的六次论文评审。其中省级获奖6篇,发表28篇,市县级获奖结果还没出来。
论文发表是我校201*年教科研工作新亮点。28篇文章的发表鼓舞了全校教师,也为“十二五”文章发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8)重视学校集体重大课题的研究。
6月25号,省教科院基教所王一军所长来我校,对我校申报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学生问题管理模式”建构的实践研究》方案进行了审核,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修改后将马上在暑假申报。
(9)重视教科研成果的积累、转化工作。
在校长室的大力支持下,本学期第一期《固中教科研》顺利出版,第二期《固中教科研》马上成印。
今后,我们还要在教科研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而努力。
固城中学教科室何强中201*.6.29.
201*20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胡杏梅
提高办学质量离不开教师的素质,离不开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而师生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对教学的研究和对教师的培训。学校应认真抓好、抓实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努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现将我校10年的校本研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专业引领,全力支持,营造人人参与校本研训的良好氛围。
一是思想引领。我校通过各类培训和相关会议,大力宣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教师认识到继续教育工作对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及对促进学校发展的意义,在思想认识上消除误区,从而激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变“要我”为“我要”参加研训活动。
二是制度引领。我校相继出台了“固城中学教科研工作奖励制度”、“固城中学骨干教师评定细则”、“固城中学研训常规要求”、“固城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方案”等研训考核制度,发挥了制度引领作用。继续教育及校本研训业绩成为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评定、优岗考核、教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学校还为每个学科组、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建立了档案袋,进行跟踪指导、考核和评价,为校本研训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骨干引领。学校“骨干教师”评定,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平台,培养了一批学科研训骨干。通过任务驱动,对骨干教师在继续教育方面定任务、压担子,要求每学期开设示范课及专题讲座并纳入考核,引导他们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四是规划引领。学校指导全体教师制定了“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并通过年度计划、学期反思,构建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新机制。“个人发展规划”,使老师们明确了研训等各方面的努力目标,有效促进了教师自主发展。
二、营造书香校园丰实教师的理论
开展好读书活动,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为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课程改革新动态,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给老师们订阅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籍,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坚持阅读、吸收并做适量的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点滴感悟、体验与思想火花,实践中的“个案”剖析与思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位“学习型教师”。
三、举办教育、教研理论专题讲座。学校迎来了县师德宣讲团,为教师们介绍身边的典型;让教师们深受启发,教育就是用自己的爱心和恒心把平凡的小事做到不平凡。学校还聘请专家开展了撰写案例、叙事和调查报告的讲座,让教师们分清了案例和叙事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撰写高质量的案例、叙事的注意事项,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四、同伴互助,专业合作,为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活动搭建平台。
以学科组为单位,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进行了课堂达标教学活动,认真的上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本着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指导思想,比较恰当的评好每一节课。通过活动,开展反思性教学,对教学的实际情境
做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在反思教学中学会教学。
本学期,历史、地理、生物、化学教师不但积极参与培训,认真完成各项作业,还有一部分教师被评为“优秀学员”。在继续教育验审中,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基本通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教师外出研训与课务的冲突;
2、继续教育课时要及时核对,避免出现差错;3、培训中教师的潜力发挥等等
希望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开展本校教师之间的研讨、赛课等活动,注重活动的时效性。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黄山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黄山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黄山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34440.html
- 上一篇:201*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修改
- 下一篇:进修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