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质量兴省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6 19:50:03 网站:公文素材库

质量兴省工作总结

继往开来再谱新章

海南省政府召开全省质量兴省工作会议,全面总结过去5年质量兴省工作,确立今后5年质量兴省工作基本思路。■本刊记者赖祯国5月25日下午,海南省政府在省政府会议楼召开全省质量兴省工作会议。像这样的工作会议,往年也都例行召开,但今年相对前四年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按照当初对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工作规划,时至今年即为全面工作的一个阶段,是对5年质量兴省工作走过的历程来一次大检阅的时候,同时,质量兴省工作下一阶段深如何入推进,如何因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进行系统布局等,都显得尤为迫切。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赋予了这次会议特殊的使命。半天的会期虽短,但内容十分丰富,会议对5年来的质量兴省工作做了客观、全面的总结,对当前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对在工作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做了现场和书面交流,同时确立了今后5年质量兴省工作的基本思路。这是一次继往开来的盛会。过去五年质量兴省工作取得的七大显著成绩一、探索质量兴省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五年来,建立健全了各级政府质量兴省工作责任制和质量兴省工作联动机制,成立了25个部门组成的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18个市县全部开展质量兴市(县)工作,省财政共投入质量兴省的经费23692.79万元,相当部分市县将质量兴市(县)工作经费纳入预算,质量兴省工作在组织、制度和经费上得到保障。

二、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阶段性既定目标得以实现。我省百户重点企业工业产品质量等级品率89.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3%;生产领域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为81.6%,其中重点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达到92.8%,分别比201*年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之初提高了2.1和4.9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7.1%,提高了4.4%;201*年出口工业产品无一被退运,出口食品农产品合格率连续保持在99.7%以上;3个产品取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8家企业被授予“海南省质量奖”,培育了5个中国名牌产品,116个有效期内的海南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13件,海南省著名商标117件,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竣工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均为100%,有158项工程被评为省优质样板工程(绿岛杯),6项工程获得“鲁班奖”,公路和水运工程竣工质量、安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其中工程优良率达到50%以上,国省干线公路好路率年平均达到85%以上,全省列入养护的公路好路率年平均达到70%以上。26个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型企业制定了33项服务质量公约和对外承诺书,服务质量逐年提高。全省备案有效的企业产品标准2123项,发布特色食品地方标准23项、农业标准148项,产品采用标准覆盖率超过98%;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3个、省级示范区12个,国家级和省级渔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提前完成预期目标,312个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农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累计产值达55亿元。实现了食品质量、药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目标,餐饮消费达到县城以上城市餐饮经营单位3个100%、1个95%的工作目标。建立了省、市县和乡镇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流动服务站225个,通过5年基础建设,各部门检验能力大大加强,基本可以覆盖与我省现阶段经济发展相关的重要产品。

三、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显著提高。五年来,全省共完成了12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共82458亩无公害果菜的环境监测,为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提供信息和技术保障。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试点项目,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45个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显示结果表明,我省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划定的29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均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的要求,城市清洁水源享有率达到97%。建立健全口岸疫情疫病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基本无重大疫情疫病发生。通过开展污染整治,一级保护区全部关闭排污口,二级保护区绝大部分实现治理达标排放的目标。

四、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产业结构持续得到优化。五年来,对6个重大项目开展了节能评估审查工作,对全省冶炼废钢铁的3家企业实施重组整合,拆除了11套落后的炼钢设备,淘汰立窑水泥生产能力约102万吨。对17家制糖企业进行减排技术改造,坚决淘汰高耗能产业中的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好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这段时期,首次出现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指标双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0.2%、14.8%,万元GDP能耗下降1%。

五、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质量管理基础不断得到夯实。五年来,全省2431家企业深入开展“质量兴企”活动,940家工业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质量安全共建,通过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实施名牌战略,设立质量奖项,加强质量培训教育等多种举措,切实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至201*年底,全省916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等相关认证,比201*年的466家增长了96.57%;累计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949家。

六、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5年来,全省共安排重点

科技项目411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26项,有69个项目和44个产品被认定海南省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全省企业共有201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各级科技计划,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5项,火炬计划项目32项,星火计划项目94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2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38项。201*年,仅通过国家新标准认定的31家高新技术企业就承担了36个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得了73个专利、新药证书或临床批件,共实现工业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通过科技项目资助、科技奖励、落实优惠政策等有效措施,大力扶持和推进企业科技进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七、全民质量意识不断提高,质量兴省的社会环境明显改善。5年来,共开展“质量月”、“质量万里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兴商”和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50多次,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户外视频等舆论载体,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知识和商品识真辨假知识,营造出全社会重视质量、人人为质量兴省做贡献的氛围。组织各类质量教育培训约70多期,共10000多人次接受培训,举办了4届海南省高层质量论坛,征集交流的论文300篇。全省目前共有2800多个QC小组正常开展活动,发表成果200多个。今后5年质量兴省工作的总体目标技术能力方面:建立基本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检验检测体系,产品标准覆盖率、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产品质量方面:百户重点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保持90%以上,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居全国前列;优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覆盖率应稳定在9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执行标准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主要优势产品和重点出口产品采标率达到90%以上;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工程质量方面: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竣工工程质量100%合格并通过竣工验收备案,其中工程优良率达到50%以上;公路路网管理达到路况良好、路容整洁、生态优良,国省干线公路好路率年平均达到85%以上,全省公路好路率年平均达到70%以上。

服务质量方面:旅游、商贸、交通、金融、保险、通信等主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率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基本达到国际标准。

环境质量方面:生态与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绿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5%。

今后5年质量兴省工作将实施的十大工程一、质量兴企工程。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质量兴省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展质量兴企、质量兴园、质量兴业等活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和计量检测体系,加强质量能力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的档次和水平,争创国内一流品牌,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完善激励机制,重启质量奖励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快质量创新步伐,努力在重点领域重点培育出一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推动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形成商品化、产业化,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消灭无标生产现象。

二、低碳经济工程。构建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加大节水、节能、节煤等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力度,制定出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废弃产品回收和再利用、替代能源、农村沼气利用等一批节能减排标准,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推动资源节约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致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进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管理、计量标准体系。加强对电器等用能产品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鼓励企业进行节能产品认证,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评估、认证等服务活动。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下大力气治理工业污染、城市生活能源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等问题,严格控制城市扬尘污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三、健全标准体系助推产业升级工程。抓好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争取完成20-3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总结和推广三亚市、海汽运输集团、海南邮政物流、龙泉集团等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的工作经验,带动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力争重点服务行业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或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的企业达到100家。继续抓好第六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力争10家示范点开展HACCP等体系认证工作。积极推行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制度,大力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三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专营市场,实现从农田到市场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四、质量诚信工程。加强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商务、工商、旅游、质监、检验检疫、宣传、工信等部门要协调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工作,建立科学、公正的质量信用评价体系,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化平台,逐步完善对企业财务失信、质量失信、债务失信行为的通报和惩罚机制。要努力推进企业质量诚信建设,督促企业主动建立起缺陷产品召回和投保产品责任保险制度,自觉抵制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做到诚信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五、质量安全工程。全面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加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实施药品放心工程,全面开展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和再注册工作,积极推广农村药品配送制度,定期发布药品质量公告,严防死守保障药品质量安全。重点整治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扩大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面,增加抽查频次,保证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达标。努力实现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提高应对特种设备突发事件的反应和能力。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力争上市销售产品100%可追溯。不断完善质量安全应急救援制度,确保质量安全。

六、市场有序化工程。继续深入开展对食品、建筑钢筋、特种设备等重点产品执法打假工作,严厉查处涉及质量安全的大要案件,不断探索扩宽对水、电、气、油、话等涉及广大群众消费利益质量、计量违法行为的执法打假领域。继续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证后监管力度,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结合“3.15”活动,继续组织化肥、农药等名优农资产品送货下乡活动,把产品质量监督和农资专项执法打假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12315和1236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建设,积极受理并认真落实产品质量申诉调解工作。通过努力,在全省范围内消除行业性、区域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

七、质量管理基础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质量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和劳动者技能的重要内容,普及到中小学校、农村和厂矿企业。广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在广大企业和全社会倡导“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观念,建设企业优秀质量文化。加强质量管理执业资格考试审查培训工作,努力培养高层质量管理人才,提高企业质量水平。同时,进一步开展质量诚信宣传,不断深化“质量关乎你我他、诚信建设靠大家”活动,继续组织举办“质量诚信”高层论坛,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营造质量兴省工作氛围。

八、安居畅行工程。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和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工程建设质量的制度保障,提高监理、检查、施工图审查服务质量。加快工程质量诚信信息网平台建设,健全诚信体系,强化工程质量不良记录管理,进一步约束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推动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加强交通建设市场的监管,加大对监理企业和监理项目进行监督的工作力度,及时完善更新监理管理系统。强化道路运输企业日常监管工作,严格实行运输服务标准,做好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的考核工作,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积极在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事业单位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力争骨干企业全部通过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九、生态保护工程。要坚持产业结构与区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原则,抓紧制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规划,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实施蓝天碧水和绿化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对全部新建设项目竣工进行环评验收,保护我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要以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污染废物排放总量,力争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监测河段、监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可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

十、顾客满意工程。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抓紧制定提升服务质量的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提升服务质量,加快促使服务业成为促进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重点服务行业要积极贯彻实施GB/T19001标准,建立有效运行的服务质量体系,力争服务质量均基本达到国际标准。旅游、酒店业要广泛开展服务标准化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营造设施完善、服务规范、游客满意的国际旅游环境。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等服务行业加快制定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方案,着力提升顾客满意率。医疗卫生业要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入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交通运输业力争基本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服务多元化。商贸流通业通过全面开展诚信建设,建立起商贸企业诚信档案,引导规模以上百货商店、大型超市和品牌企业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扩展阅读:质量兴市工作总结

质量兴市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市“质量兴市”工作在在XXX、XXX两级质监部门和XXX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高举质量兴市和打假治劣两面旗,充分发挥质量工作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全民质量意识普遍增强,质量整体水平逐年提高,名牌战略稳步推进,假冒伪劣得到有效遏制,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我市开展质量兴市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严格制度,确保质量兴市活动的顺利开展。

质量兴市活动是实施以质取胜,促进质量振兴,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我市市委、政府始终把质量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把质量兴市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加以重视。首先是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质量振兴工作,下设办公室在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质量兴市活动的日常工作。各乡镇和企业主管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区域和本系统的质量兴市工作。其次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201*年,我市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活动的实施办法》(即201*年201*年质量振兴实施规划),明确了全市质量振兴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第三是严格制度,强化管理。一是全面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二是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质量兴市运行分析会,研究解决质量兴市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三是建立质量调度会制度,协调质量兴市实施办法的落实及相关质量工作。四是建立年度考核机制,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半年、年终两次考核,并把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干部工作实绩的依据之一,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质量兴市的责任感。

二、多方联动、广泛宣传,营造政府重视、企业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在实施“质量兴市”战略过程中,市委、政府深刻认识到,振兴质量事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是全民的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全市各级各单位、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是难以实现的。为此,我市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各界参与质量工作的积极性。首先,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在质量振兴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目标,有效的提高了各单位参与质量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召开各种会议进行深入动员。除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的领导成员会外,还分行业组织企业召开产品质量工作会,201*年至今已组织此类会议7次,参加会议的各企业领导近300人次。最后,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大造声势。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质量知识,公布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质量抽查结果,利用春节、“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日、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化日等节日在市城中心广场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介绍产(商)品质量动态,传授识假辩假知识,引导百姓放心消费,每次大型宣传活动,市领导都亲临现场指导。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201*份,接待群众咨询3000余人次,全民质量意识普遍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投身质量振兴事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2、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在巩固消灭无标生产成果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帮助企业制订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有能力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截止201*年,共帮助32家企业制、修订企业标准64个,帮助5家企业办理了采用了国际标准标志。此外,我市还加快了农业标准化步伐,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建设了“水稻汗育稀植”、《小麦套种玉米间种大豆》、《菜菇立体种植》、《酿酒葡萄》四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点扶持了大午、徐绿、新科等一批无公害生产示范园区,培植了“锄禾”牌花椰菜,“豹子头”苹果等一批无公害产品,促进了我市蔬菜、果品、畜禽肉等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并在北京等地的农产品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3、充分发挥计量管理职能,开展“民心工程”。一是深入开展集贸市场、加油站计量专项整治工作,打击计量违法行为。二是深入企业开展强检计量器具检定,使我市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连年在98%以上,并把开展计量工作与企业开展降废减损节能降耗工作结合在一起,为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证。4、大力推进许可证及质量认证工作。近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帮助引导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作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4家企业取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54家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1家企业通过了3C认证,获证率达100%。为实现与国际接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形势,我市还把宣传GB/T19000ISO9000标准,指导帮助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作为质量振兴工作的一个重点。市质监局工作人员在深入企业调研帮扶时,每到一家企业都要宣传这一标准,并运用典型事例说明实施质量体系认证的好处和紧迫性。五年来,我们共深入100余家企业进行了宣传,现已有22家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

5、加快技术检验机构改革步伐。为适应企业需要,提高检验水平和效率,我市不断在改革技术检验机构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建设新检测办公楼过程中,对实验室进行了重点规划和科学设计,使实验室面积达300平方米。二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承检能力,先后投资近100万元添、更新检验、检定仪器设备,新增检验检定项目均通过认证认可和计量达标验收。产品承检范围连年增加,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6、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几年来,我们采取企业上报、入企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全市重点企业共计210家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实现了微机动态管理,初步建立起了科学准确、灵活高效的质量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可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也为从源头抓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服务、夯实基础,打牢“双兴”工作根基。1、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201*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开展质量管理、质量检验、计量测试、特种设备等方面的培训,共为200余家企业培训各类专业人才500余名,组织河北俊峰物探装备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人员参加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现已有8人取得了质量工程师资格,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了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巨力集团是我市重点扶持企业,由于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急需提高特种设备操作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我们与省质监局联系后,委派专家,深入企业举办培训班,并根据企业生产要求灵活安排上课和考试时间。为其培训特种设备操作及管理人员46名,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要。

四、重点帮扶、争创名牌,提高企业竞争力。

名牌体现了质量,体现了效益,是高质量和综合经济优势的象征,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为重点,将质量兴市活动与实施名牌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制订了名牌培育和发展规划。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质量档案,确定重点帮扶企业名单等方式,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了一批名牌产品,并不断吸引优良资产和生产力要素向这些企业和产品集中,规模效益和品牌竞争力不断加强。目前,我市有中国名牌产品“甲家”牌小麦粉生产基地1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5个,曾有2家企业获河北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其中河北徐水市刘伶醉酒厂到期未续),3个产品获河北省优质产品(其中2个产品已到期)。

河北刘伶醉酒厂是徐水市的一家老酒厂,拥有800年的古窖池,技术精良,酒质醇厚,其产品刘伶醉酒曾被评为“中国白酒创新品牌”,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知名度较低,效益长时间徘徊不前,影响了企业发展。为此,市政府经多方研究,确立了帮企业争创省名牌产品,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创名牌过程中,市领导多次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进驻该厂,深入生产一线,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对照申报省名牌产品的条件逐项帮扶,使企业顺利获得了省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刘伶醉酒知名度大大提高,产品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巨力集团生产的吊索具,在荣获省名牌产品后,产品打入了三峡、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市场上畅销不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名牌产品及生产企业为其它企业做出了榜样,大大推动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产品的积极性。

五、打保结合、疏堵并重,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假冒伪劣产(商)品的存在,是开展质量兴市工作的最大障碍,市域经济要发展,产品质量要提高,就不允许假冒伪劣有生存的空间,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并不矛盾。白酒是我市的区域性产品,也曾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九十年代后期的无序竞争,导致各白酒生产企业经营困难,还两度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全国重点整治区域。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以来,市委、政府对酒业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先后出台了《徐水市酒业打假治理整顿工作方案》、《关于规范酒厂生产行为的规定》及《关于生产委托、来料加工品牌白酒的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酒厂生产条件、包装标识等作了具体规定。并以白酒换发国家生产许可证为契机,帮助有能力的企业添了生产、检测设备,培训了质量检验人员,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提高了产品质量水平。同时加大了对不法经营者的打击力度,明确了质监、工商、酒类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完善了打假责任制,每名执法人员分包12家酒厂,市长与各部门一把手签定打假责任状,各部门一把手与本局股所长、股所长与执法人员层层签定责任状,下大力砍掉了一批规模小、效益差、无自己品牌、以投机为主的小酒厂,酒厂数量从过去的100余家锐减至现在的46家,酒业生产经营环境大为改善。目前,这46家酒厂中已有3家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4家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10家酒厂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刘伶醉”酒连年被评为省重点名牌产品。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我们的双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市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市政府质量奖励基金一直未能到位,建筑业、服务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与省用户满意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再接再厉,奋力追赶,使我市的质量振兴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质量兴省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质量兴省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质量兴省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3628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