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时间:2019-05-26 20:30:56 网站:公文素材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正数: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如:1,0.25,,69。

负数:小于零的数叫做负数。如:-1,-3.8,-1/4,,-25。零: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整数:正数、0、负数

(2)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1.2有理数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1)有理数的分类

(2)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如2与-2,-5与5,a与-a等。①通常用a和-a表示一对相反数②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

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④若|a|=|b|,则a=b,或a=-b(a与b互为相反数)

-aa

-5-4-3-2-101234

(4)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符号表示为(|a|)绝对值最小数为0(5)有理数数的比较:

①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②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③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加法

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他们的绝对值相加。

法则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法则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零。法则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运算律: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b)+c=a+(b+c)。(2)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1.4有理数的乘除法(1)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数,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数;

3、几个数相乘,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乘法运算律:1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2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ab)c=a(bc);3分配律:一个数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b+ac。

倒数:①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②零没有倒数

③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符号相同.(2)有理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相除。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规律:加减法和乘除法计算步骤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1.5有理数的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表示为an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1)乘方的幂意义:表示n个a相乘,如34表示4个3相乘,即34=3×3×3×3(2)正数的任何非0次幂都是0;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算括号,从小到大。

规律:几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4)、科学记数法

1、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比原整数数位小1的正整数),如236000000=2.36×108;-2450000=-2.45×1062、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如:1.52×104=15200(5)有效数字、近似数

近似数:接近实际数目。但是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有效数字:一个数字从左边第一个非0的数字起到末位止,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如:0.003020有四个有效数字,分别是3、0、2、0。

对于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整式的概念:

(1)单项式: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①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②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的指数和※注意:①圆周率π是常数;

②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x,-b等;③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如23a6的次数为6④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⑤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⑥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注意:①.若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两项的和等于零,如:-3ab2+3ab2=(-3+3)ab2=0×ab2=0。

②.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③.通常我们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照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降幂)或者从小到大(升幂)的顺序排列,如:-4x2+5x+5或写5+5x-4x2。4.整式的加减就是合并同类项的过程。5.整式去括号变化规律: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x-3)=x-3

(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如:-(x-3)=-x+3

6.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

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的概念: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2、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即若a=b,则a±c=b±c.

(2)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

此外等式还有其它性质:若a=b,则b=a.若a=b,b=c,则a=c.说明:①等式两边不可能同时除以为零的数或式子②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重要依据.

3、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中一定含有未知数,而且必须是等式,二者缺一不可.说明:代数式不含等号,方程是用等号把代数式连接而成的式子,且其中一定要含有未知数.4、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任何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经变形后,总能变成形为ax=b(a≠0,a、b为已知数)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式.

注意:a≠0这个重要条件,它也是判断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依据.一般地,如果不设定a≠0,则关于x的方程ax=b的解有如下讨论:当a≠0时,方程有唯一解x=b/a;当a=0,b=0时,方程的解为一切数;当a=0,b≠0时,方程无解。

关于绝对值方程|x|=a的解:当a≥0时,x=±a;当a<0时,无解。

5、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6、关于移项:⑴移项实质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的运用.⑵移项时,一定记住要改变所移项的符号.

7、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具体解题时,有些步骤可能用不上,有些步骤可以颠倒顺序,有些步骤可以合写,以简化运算,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8、方程的检验

检验某数是否为原方程的解,应将该数分别代入原方程左边和右边,看两边的值是否相等.注意:应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分别计算,不能代入变形后的方程的左边和右边.

扩展阅读: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整数包含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包含正分数和负分数。正整数和正分数通称为正数,负

整数和负分数通称为负数。

2.正数都比0大,负数比0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4.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a和-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在任意的数前面添上“-”号,就表示原来的数的相反数。

5.绝对值: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用“||”表示。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当a是正数时,aa;当a是负数时,aa;当a=0时,a0

6.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数轴上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8.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个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的两个数相加,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0.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

得0。

11.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2.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13.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且0不能作除数。

14.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15.乘方的正负: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6.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乘除,后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nn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n17.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

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第1页七年级数学(上册)

18.有效数字:从第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

数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整式

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前面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

项叫做常数项。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6.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7.同类项: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8.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9.去括号时符号变化规律: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10.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3.运用方程解决问题:(1)设未知数。(2)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3)根据相等关系列方

程,解决问题。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0),那么acbc5.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6.解方程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

数化为1等,最后得出xa的形式。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间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3.角度数的换算:1°=60分,1′=60秒

4.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

平分线。

5.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第2页{"Error":{"code":"8","Message":"badrequest","LogId":"1232057121"}}{"Error":{"code":"8","Message":"badrequest","LogId":"1834391992"}}{"Error":{"code":"8","Message":"badrequest","LogId":"1138061350"}}{"Error":{"code":"8","Message":"badrequest","LogId":"1984489124"}}{"Error":{"code":"8","Message":"badrequest","LogId":"796895160"}}{"Error":{"code":"8","Message":"badrequest","LogId":"183439201*"}}{"Error":{"code":"8","Message":"badrequest","LogId":"831869491"}}{"Error":{"code":"8","Message":"badrequest","LogId":"1138061357"}}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4144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