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南阳小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07-08上学期

时间:2019-05-26 20:50:15 网站:公文素材库

南阳小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07-08上学期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201*201*学年度上学期)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发现,新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每一位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为此,我校成立学校校本研训领导小组,狠抓各学科校本研训工作。经过扎实有序地开展校本研训活动,较好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素质,促进了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下面就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分几点做简要介绍。

一、校本研训的具体做法1、成立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

我校成立了校本研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任组长,教学校长和教导处主任任副组长,各教研组组长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研训小组成员。明确规定校长是校本研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始终把校本研训作为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抓落实,确保了校本研训工作正常运转。

2、学习理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改理论,学习上级有关开展校本研训的文件等相关材料。通过认真的培训,使全体教师提高了认识,懂得了校本研训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参与校本研训。

3、构建制度,加强校本研训管理

学校制定了《南阳小学校本研训工作方案》、《南阳小学校本研训工作制度》,平时的研训活动按照学校制订的时间及制度进行。分组进行校本研训,有利于研训活动的管理,使研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也有利于教师在同一平台上交流与探索。

4、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开展学科校本研训校本研训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教师为研训主体,以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发展和学校学习化组织建设为宗旨的。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组织专题讲座。

为了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我们多次举办专题讲座,内容包括师德建设、课改新理念,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我校是语文教研员王岚、音乐教师员孙璐这两位教师的教研基地,我校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教师课前钻研,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虚心向教研员请教,多次请王岚老师进行业务专题讲座,请两位教研员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做具体指导,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得我校语文、音乐学科教师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校还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

(2)、抓骨干,带全面。我校现有市、区级骨干教师13名,在校本研训中,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另一方鼓励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结对子,实行师徒制,通过骨干教师的传授、交流、示范、指导。其他老师也不断发展提高。学校指导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教师成长三年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3)、抓课题研究。

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因此我们以课题为载体,让教师带着课题研究,带着问题学习,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上,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校教师积极学习理论,大胆实践,总结经验及教训,撰写论文,从中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结合本校实际,开发了《手工艺术》校本课程。

(4)、抓教研活动。

在校本研训中,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的作用,以开展教研活动为主要形式,积极为老师搭建一个进行专业切磋、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学校教研活动制度健全,教研活动时间保证(每周安排2次集中开展教学研究),教研内容具体,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管理到位,我们各学科组组长是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是开展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学校领导不定期地深入到各教研组指导、参与学科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做到了“四有”,即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全组教师共同探讨,集思广益,有活动记录。在教研活动中,学校提出“三个一”要求,即每个老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听课15节以上,每学期撰写一篇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每学期学习一篇教育教学专著。

(5)、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这学期,学校开展了校本研训系列活动。学期初,由学校市、区骨干上示范课和观摩课,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接下来又组织进行教师评优课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平台,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针对作文教学这一薄弱环节,学校组织开展了作文指导课的教学研讨,使语文教师对作文课教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期末又组织开展数学、语文和英语学科的复习引路课。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教师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这个学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校本研训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取得更好地成绩。

南阳小学

201*年12月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201*201*学年度上学期)

南阳小学

201*年12月

扩展阅读:泽林镇楼下小学校本201*学年度研训总结

致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快乐成长

泽林镇中心小学校本201*-201*学年度研训总结

在迎面而来的课改浪潮中,我校深刻意识到,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实施,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而新课程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支撑、是保证新课程实施与推进的新策略。走向新课程校本研训,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更大地激发学校教师的创造热情,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校本研训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抓实抓好。

为此,我校在实验之初即提出:要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训,搭建教师快乐成长的平台,为课程改革助力,促进学校办学在新课改形势下的新跨越,打造全新办学品牌。一年来,学校在实验的组织管理、制度重建、研训指导、培训养成、研训保障、文化营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校本研训工作成效初显。在校本研训的强力支撑下,我校课改实验工作步子迈得扎扎实实、过程搞得轰轰烈烈、效果实实在在。现将实验研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训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切实加强校本研训工作的组织指导。校本研训是以校为本的,它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内的行政保障。在校本管理中,我校坚持校长为校本研训第一责任人制度,同时重视教师等专业人士在校本管理中的作用。为加强研训管理工作,我校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1、成立由校长、科组长、教师代表组成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明确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全面协调、组织学校研训工作。研训领导小组的职责为:

1).领导组织、协调、管理全校的研训工作。2).制订校本研训方案、工作计划3).开展校本研训工作的宣传。4).策划课改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5).负责校本研训的外联工作。6).负责校本研训工作的经费和物资保障

2、成立学科校本研训业务指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新课程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整合全校优势教育资源,给校本研训以智力支持、专业领引。指导小组的职责是:

1).制定校本研训工作计划。2).指导实验教师开展实验。

3).指导研究教材、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4).组织课改实验的教科研、评价工作等。5).收集校本研训心得体会,并进行交流。

通过组织建设,各相关机构明确分工,各成员各司其责,分工合作,为全面推进、顺利实施校本研训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了研训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3、制订研训工作计划,落实责任和具体工作安排。

我校制订了《校本研训总体方案》,提出“开展校本研训,致力课程改革”的奋斗方向。同时每学期均制订学期新课程校本研训工作计划,落实每月每周的研训工作内容及工作责任人,每月进行一次研训工作月小结,使目标实现有安排、工作责任有明确、工作措施有落实,倡导执行文化、强化反思意识。研训计划的制定和有效执行,使我校的研训工作责任明确、开展有序,克服了研训工作的盲目性。

二、以课题研究的运作方式引导教师投身到校本研训中去。

实验之初,我校即提出“学习型科组”的创建目标,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重建科组教研制度,推动课题研究,推行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培训教师,致力于提高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制订出台了《教研组课题研究实施条例》,出台了《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责任人;集体备课要求做到6个落实:时间和次数落实、地点落实、主持人落实、研究课题落实、中心发言人落实、中心发言稿落实。为了不让集体备课活动搞形式、走过场,我们还提出三点要求: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必须提前自我备课;各备课组建立起集体备课的考勤、评价制度;集体备课结束后要写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书面教案,并按教案上课。各教研组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以相互听课、评课为主的教研活动正常开展。一些科组还采用“案例分析法”开展实验教研,让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与学行为的有效实现方式。由于“案例分析法”来自教师身边的教学故事,针对性强,经过集体研究反思,又重新实践于课堂,效果良好。教师一改以往“孤身作战”式的自我研修,乐意于教学研究的互动研讨、同伴引领,促进了群体的共同成长。集体备课活动的推行,搭建了一个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构建了促进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搞活了课改研训气氛。

以课题研究的运作方式开展的科组集体备课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其主要是得益于我校推行的“建设龙头科组、抓好典型引路”的实验推进策略。我校属农村学校,教育基础差,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学校的三个学科教研组(语文、数学、综合)人数不等、起点不同、步调各异;妄想各个科组都能齐头并进、高奏凯歌是不切实际的。基于此认识,本着“积极进取、稳妥推进、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课改推进策略,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经慎重考虑,决定以语文、数学这两个人数较多、基础较好的科组为龙头科组,集中全校专业力量指导、扶持、建设好这两个科组,以点带面,典型引路、辐射全校。实践证明,这不啻为一条积极稳妥、行之有效的、符合农村小学实际的工作路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以传帮带为出发点,以竞赛为抓手、以群体共赢为目的,积极构筑校本研训平台,努力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内化和实施。

教师是校本研训的主体。新课程校本研训的顺利进行,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积极性。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精心组织了“三大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研训方式:

一)、实施“青蓝工程”。针对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比例不断增大的新形势,为全面提高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群体素质,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师资培训工作运作体制与模式,建设一支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教育的、政治方向坚定、教育理念领先、业务素质精良的科研型、复合型、学者型教师队伍,以适应我校课改新形势的需要,我校开始着手实施帮扶结对“青蓝工程”。学校对青年教师提出一年上路、二年成型、三年合格、四年后步入骨干教师行列的培养目标,并落实三项培养措施:(一)业务上积极帮助。一是学校组织拜师会,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作为帮教指导教师。制订青年教师拜师计划,师徒相互听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二是读书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求青年教师每学年要精读一本教育名家论著,并建立教育理论学习笔记,每学年写1─2篇质量较高的读书心得;每学年至少参加二次以上的片区观摩课;三是积极参加教育科研,主动承担学校的科研课题,并注意发现、选择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每学期写一篇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四是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机会,举行公开课、研究课、竞赛课活动,青年教师要敢于上、优先上,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论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二)作风上严格要求。形成“严谨治学,一丝不苟,诲人不倦,为人师表”和“到位、务实、有序、高效”的工作作风,穿着仪表、举止言谈、教态教风都要严以律己,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三)抓落实,严格管理。1、成立学校“青蓝工程”领导小组,专人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帮教活动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2、指导青年教师制订自我发展规划。按照学校要求,分析自身素质和专业特长,确定发展方向;制订措施,明确发展具体途径;熟悉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和教学设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借鉴他人,成就自我。3、建立较为合理的帮扶评估体系,对优秀指导教师实施奖励政策。0304学年度和0405学年度我校共有9对计18位师徒结对帮扶,由于师徒双方责任明确、措施有力、管理到位,“青蓝工程”成效显著,一批年轻有作为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二)、实施“名师工程”。为贯彻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加强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我校开始实施“名师工程”。学校相应制订了培养造就学科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的实施规划,做到一定目标:近五年内,要争取培养出3名高级教师,5名以上校内学科带头人,不低于教师总数30%的教学能手;二定人员,培养目标落实到人,通过教师个人自存、民主推荐、集体评议等各种途径,确定各个层次的培养发展对象;三是政策措施,对培养对象政策上倾斜,措施上保证,为各梯次人才的学习、进修、展示作必要的倾斜,在工作上提供便利,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切实为“名师”的成功提供客观的可能。在实施过程中,为发挥名师在教学上的示范、引导作用,学校教务处每学期还精心组织一次“名师工程”示范课展示活动,反映强烈、效果良好。

四、全员参与,抓好校本研训,确保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

我校在校本研训活动中,坚持“常规立校、科研兴校”的思想,坚持以“课题为载体,教、修、研相结合”的校本研训模式,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主要做法是:

1、校领导身先士卒,做好表率。校级干部是新课程校本研训的身体力行者和责任人。在课改实验中,我校要求校级干部要切实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课改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广泛吸收课改信息,以切实提高自身的课改研训组织领导能力,当好旗手、做好表率。

2、骨干教师积极投入,唱好主角。(1)学校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先后派出语文、英语、数学、政治等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等各级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和新课程观摩活动,组织教师全员参加通识培训。老师们通过看光盘,听讲座;观课例,析个案;教师之间交流等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培训,初步学习领会了新课程理念,为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组织收集、翻印学习资料,为实验教师提供比较前沿的校本研训理论支撑。我校组织人员上网查询有关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将《人民教育》《湖北教育》等报刊杂志中的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典型个案经过筛选、整理,翻印,成为开展校本培训的材料。(3)组织引导参加上课、听课、评课活动。通过教师自身实践和集体讨论学习成功的案例,引导教师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结合新课程标准精神进行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地结合。(4)实行“六个一”的新课程教学管理,即每个教研组至少有一位教师代表教研组参加学校课改课展示;教师每月至少听一堂展示课;对这堂课进行一次点评;每学期开展一个课题研究;每学期上交一篇精品课教案,每学期上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学校还采取有效方式对“六个一”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作为考评先进教研组和先进教师的重要依据。

3、其余老师迎头赶上,全员参与。我校除了加强实验年级的管理工作,还注重非实验年级教师的培训工作,学校在组建课改校本研训指导组成员时,已经充分考虑到非实验年级教师参加研训指导组的必要性,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加培训、研讨、交流活动,甚至派出到外地学习经验。

五、建章立制,为校本教研提供制度保障。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校本研训是新生事物,离不开相应制度的有力支持。为此,我校先后建立了学校教研制度和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规范课改研究课活动和案例交流制度,提高各项活动的质量,为校本研训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1、落实“五有三保证”的新课程校本教研活动要求。“五有”即教师参加研训活动做到有问题、困惑、疑难;有研训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研究课题;有教研制度。“三保证”即研训时间有保证、教研人员有保证、研训实效有保证。通过抓好“五有三保证”的落实,使研训活动扎实有效,有力地推动课改向前发展。

2、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正常的教学研究机制。开展每周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尝试开展单元内容分散备课、集体研究、教案共享、教后总结的集体备课模式,效果良好。

3、建立案例交流制度。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案例,并要求按案例写作规范写作,并在科组内进行交流。

通过不懈努力,我校的校本研训工作成效显著,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课改实验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证。一年多来,我校教师参加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评选获省级奖励12篇/次,市级奖励20篇/次。

六、重视研训投入,落实经费保障,建立校本研训支持机制。

经费是新课程校本研训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学校在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明确提出:其他方面宁可紧一点,也要确保课改研训经费的落实。学校一直把校本研训经费列入学校财政预算,保证每年均有一定量的校本研训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在办学经费使用上,学校为校本研训尽量开绿灯,尽最大可能满足教师订阅必须的科研资料、组织科研活动和工作津贴、成果奖励等方面的需要。据统计,一年来,学校用于实验培训、宣传、教研活动、学校基础设施、图书、教学仪器设备、信息技术建设等项的支出已达15万元。为拓宽教育教研资源,改变课程资源匮乏的现状,学校将因各种原因久未开放的学校图书室交由语文组管理,重新整理藏书、重订借阅制度、定时开放阅览。为丰富藏书量,我校还采取学校买、师生捐、发动社会热心人士赞助等多种形式买书、捐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达7000多册,其中有关新课程管理、新课程培训、新课程解读、校本研训等方面的书籍达1200册。同时,为加强学校信息化教育,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我校在市教育局的帮助下安装了“校校通”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地面站;在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安装了1兆的ADSL宽带网,极大的方便了广大教师的网上资料检索,为教师的校本研训提供了新的信息提供途径。此外,学校还决定,每年划拨201*元,作为实验阶段成果奖励专项经费。学校办学经费的使用正逐渐地、适度地向课改校本研训倾斜。我校的校本研训经费虽然有限,但该花的钱大胆地花、合理地花,力争使有限的经费效益最大化。同时,在工作中,我们也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研训经费的筹措之道、使用之道、管理之道。

教学观念和行为的变化,使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始形成。作业中、活动中、谈话中我们常常会被实验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呵护学生的成长的激励话语和学生对教师由衷敬爱的真情所感动。喜欢上学、喜欢新课程的学习是实验年级学生的普遍心态。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喜欢做作业了、喜欢质疑了、自信了、乐写好学了,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在屁股后催促了。随着实验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普九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工作也找到了有效的抓手。

二、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气象

在实验课堂上,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开始注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既重教书又注重育人;在教学内容上,开始注意将学生生活经验、现代社会文明成果作为课程资料,根据教学需要重组教材内容,一改过份依赖教材、一味“教教材”的陋习,对教材开始学会了有所取舍、创造使用;在教学方式上,开始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大大增强。在校内公开课、课改竞赛课、片区教研课课堂中都呈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新气象。

三、加强了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

制订了《新课程设方案》,加强了对三级课程的管理,开足国家课程、保证地方课程、创设校本课程。目前,各科组开设的校本课程均达两个以上,开课率达60%。一批基于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学校优势和社区课程资源的校本课程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以及社会的积极支持。如《聚奎塔的历史、现状及其文化开发价值》、《罗非鱼养殖》、《课堂模拟法庭》等校本课程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五、新课程校本研训的实施推动了学校的系统变革和文化重建。

新课程的学习培训和组织实施,促使我校重新明晰了育人目标,“应试教育”行为普遍遭到质疑与摒弃,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素质教育目标得以确立;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整合多种资源,系统进行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重建,并与家庭、社区合作共建,良性互动;倡导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学校“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成效初显。半年来,围绕新课程实验,我校修改、制订了《新课程校本研训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倡导执行文化,以制度促课改、以管理抓研训,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新面貌。

我们意识到,观念支配行动。正确、健康的校本研训观念,能使研训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面对研训刚刚实施之初部分教师对其有种种误解、困惑,我校注重校本研训的观念引导,坚决打破校本研训“高不可攀”的研训神秘观,树立起“教师是校本研训主力军”的观念,树立起“校本研训兴教”的观念。为使研训工作真正做到求“真”求“实”,产生效益,我校还专门制订了《“校本研训兴校”计划及实施方案》,从措施、从制度中催生观念的更新。

在新课程校本研训的实施策略上,我们认识到,技术上的策略只是治标之举,只有形成有利于校本研训的学校文化氛围,才是治本良策。因此,在校本研训学校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上,我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文化。突出表现在我校在研训中确立了全新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成材而奠基、为教师成长而铺路、为学校发展而改革。新理念的确立指导着我校包括校本研训在内的一系列的办学实践。

(三)、存在问题及推进工作的打算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学校课程资源缺乏的现状制约了研训开展的深度和广度。②促使实验教师自觉地持续地参与校本研训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

③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的差异,各学科的研训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性,薄弱学科迫切需要更高层次专业力量的指导和领引。

④校本研训的项目意识不强。开展校本研训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还不能很好地根据本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制定校本培训的项目,整个培训工作还显得较为盲目,缺乏针对性,对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没有发挥出校本培训应有的作用。在今后的校本培训中应注意研究如何确定校本培训的项目,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⑤培训过程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有待加强。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中仍缺乏收集过程原始资料的意识,资料还不够齐全,资料的整理、归类还不规范,还不善于对资料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

二、工作打算

①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使校本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②继续抓好“四全”培训,提高师资质量。③研究制订推进新课程校本研训的长效机制,实现实验工作的可持续、科学发展。④深化教科研工作,形成“人人参与科研,个个有课题”科研氛围,努力形成“学校、教研组、个人”为一体的教科研体系。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南阳小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07-08上学期》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南阳小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07-08上学期: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南阳小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07-08上学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4385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