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半学期知识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
一、原子结构
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关系(1)原子的构成
(2)各粒子间关系
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电荷数
原子、离子中: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各种粒子决定的属性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核素的质量数或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元素中是否有同位素由中子数决定。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决定是原子还是离子。
原子半径由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和质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2.原子、离子半径的比较
(1)原子的半径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2)原子的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
(3)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4)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5)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其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也如此。(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3.核素、同位素
(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2)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
(3)区别与联系:不同的核素不一定是同位素;同位素一定是不同的核素。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1)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性质
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原子结构上的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元素性质上的周期性变化,充分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具体关系如下:
2.比较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易,说明其金属性就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
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2)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与H2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非金属单质问的置换反应。非金属甲把非金属乙对应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3.常见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1)金属元素无负价。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
(2)氟、氧一般无正价。
(3)若元素有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4)除某些元素外(如N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也常呈奇数价,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也常呈偶数价,即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4.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越易,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在周期表中,左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大于右上方元素;左下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小于右上方元素。5.解答元素推断题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元素的推断多为文字叙述题。考查该知识点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等,涉及知识面广,常给出如下条件:结构特点,性质特点,定量计算。常需运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
(1)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的规律电子层数=周期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
(2)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用原子序数减去比它小而相近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得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再运用纵行数与族序数的关系确定元素所在的族;这种元素的周期数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周期数大1。
(3)根据位置上的特殊性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短周期元素:H、Be、Al。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Si
短周期中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S。三、化学键
1.化学键
(1)化学键的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化学键的存在: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内部或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以及阴、阳离子间。对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来说就是分子内的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由离子形成的物质来说,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这些作用是物质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
(3)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
概念成键粒子作用的实质形成条件离子键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成的相互作用离子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形成离子键原子原子核与共用电子对间的电性作用非金属元素形成单质或化合物时形成共价键(4)物质中的化学键的判断规律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单质中只有共价键。稀有气体元素的单质中无化学键。
2.书写电子式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的几点:
①左边写出形成离子化合物所需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出生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结构时,简单的阳离子一般用离子符号表示,而阴离子和复杂的阳离子则不同,在元素符号周围一般用小黑点(或×)表示最外层电子数,外面再加[],并在[]右上方标出所带电荷。
③构成离子化合物的每个离子、原子都要单独写,不可合并;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或非金属单质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的几点:
①左边写出形成共价化合物所需原子的电子式且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右边写出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非金属单质也相同),。②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不同,原子的最外层有几个孤对电子,一般就要共用几对电子。
③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表示电子式时不使用括号,也不标电荷数。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知识总结
一、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1、放热反应:化学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断开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2、吸热反应:化学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断开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氧化钙与水常见的放热反应:通常需要高温或者加热的反应(C+CO2)、氢氧化钙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大小等于断裂开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之差。
二、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正极)
需掌握四种电池的电极反应
1、锌--铜硫酸原电池2、锌--铜硫酸铜原电池
3、铁石墨氯化钠原电池4、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分别为硫酸和氢氧化钠两种情况)三、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vct单位moL/(Ls)注意: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计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反应物的性质(主要)(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加压强若体系的体积变小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若体系
的体积不变则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变③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④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其他:反应接触面积的大小、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光照、超声波、电磁波、溶剂等因
素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四、化学反应限度
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可逆反
应有一定限度,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体系中各组分的
量不再变化的状态3、化学平衡的特征:逆:可逆反应动:动态平衡,反应一直进行V正≠0,V逆≠0,等:V正=V逆
定:各组分的物理量保持不变(不是相等,也不是某种比例)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移动
4、判断平衡的方法:①V正=V
一正一逆)
逆,
同一种物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比为化学计量数之比(必须
②各组分的物理量保持不变(不是相等,也不是某种比例)。注意:若体系的物理量保持不变,
不一定平衡,需具体分析.
扩展阅读:高一化学第一学期上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201*年第一学期上半学期高一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黄军
本学期我任高一(4)(6)(8)班共三个班的化学课,其中4班,6班是普尖班,8班是平行班。经过半学期的紧张工作,随着期中考试的结束,现对本学期上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从开学到现在的教学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几个重要的理论知识。如:第一章中包括几个常见的、重要的化学实验;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等。相比初中而言,知识的难度的增加,课程的数目的增多,都让学生有些难以适应。所以,在教学中一直都感觉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像是一直在赶进度,加深难度一样。
按照学校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要求全体高一年级均要进行一个星期左右的初高中知识衔接。开学初,我们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初高中课程接轨,学生明显对高中老师的授课方式、学习、生活,以及高中的化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适应。随后的两个月里,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上,尽量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激发同学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热爱化学这们学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去理解新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学生情况感悟:(4)班(6)班,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自觉性相对于(8)班要好一些。但是,初中遗留下来的一些坏习惯仍然不能及时的加以纠正。比如:在预习、自学习惯方面还没有养成好习惯,学案的完成还不能自觉自主。所以,本学期的教学中,用了很多的功夫对学生慢慢的培养,教育,监督。(4)(6)虽为普尖班,就单科成绩而言,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都不够好,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学意识,主动学习愿望都很弱,还有书写习惯不规范是整个学生的通病。所以,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之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让学生尽快的适应高中的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之中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适应了高中的学习生活,也养成了的很多好的学习习惯。感悟:通过本学期的努力有如下收获和感悟:
在工作中的收获:1、化学是一门知识点多、要求记忆的知识点多的学科,所以,对于要求记忆的化学知识点,在课上课下都进行反复的提问和听写,强化学生的记忆;2、对发给学生的学案尽量及时编写,及时抽时间进行批改和讲解,并及时的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3、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反思,并加以及时的改正;4、做好每周或者两周一次的测试以及月考试卷的批阅,并做好对应的补偿性训练;5、从心灵上靠近学生,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尽可能多的理解帮助他们,不随意的不伤害学生。
组内公开课收获和感悟:在高一组内公开课上。为了给自己一个改变思想、适应新课改理念的机会。我认真拜读、参看了《新课改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和学校发给老师的一些教学视频资料。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触,给了学生一个深刻的教育启示。虽然,那一节课的结果和效果不一定很理想,也不一定是一节很成功的课。但是,通过自己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习上的,还有心灵的。
不足之处:刚刚接触新课改知识,对于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难度把握的不是很准,不知道扩展到什么程度,不能够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适度的调整难度和知识点。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一化学上半学期知识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一化学上半学期知识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一化学上半学期知识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48127.html
- 上一篇:半学期工作总结
- 下一篇:高中英语重点知识点总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