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时间:2019-05-26 21:51:02 网站:公文素材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自201*

年12月被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以来,我校课题研究小组依据课题研究的步骤有序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现把自201*年10月至201*年10月近一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1、意义

通过研究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从研究的视角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落实三维目标体系,改善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通过研究,有利于教学评价多元化,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关注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的端正。

通过研究更好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目标:

(1)通过对三维目标理解,从新的视角整合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之真正意义上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学规律,丰富当代教学理论。

(2)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具体途径和策略,使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优化学生为主的人文性,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自《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来,我们首先成立了下马关中心学校课题领导小组,使课题研究有了人员的保障和物质保障。抽调在语文教学中的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研究小组集体对语文课堂上“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梳理,完成了本课题的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小组收集大量关于本课题的相关资料集体学习,并邮购了《小学语文--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学操作丛书》一书,把本书进行复印保证课题组成员人手一书,加强了理论学习与研究。

201*年3月11日进行了课题开题会,课题组成员对近几个月的理论学习在会议上交流,并聘请县教研室专家现场对本课题指导。通过本次开题会,使我们的研究思路更加明确,研究方向准确定位。

制定了《下马关中心学校学校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实施细则》,使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化,明确了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制定了奖惩办法,提高了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根据课题组的分工,课题组成员对影响在语文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因素,在语文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的有效策略、途径的方法,落实三维目标的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形成了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的论文被《宁夏教育》等刊物登载。课题组对研究过程的心得体会、研究材料、研究工作制度等汇编成册,形成了《下马关中心学校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课题研究资料汇编》。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进行了具体的案例研究。如对一年级《胖乎乎的小手》课堂教学的研究,爸妈的双手能工作,姥姥的双手会做饭,兰兰也有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肯定还能做别的许许多多的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首先由课题组制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让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去落实制定的目标,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在听课中去观察落实的情况及影响落实的原因。课后授课教师进行了教学反思。课题组对课堂中对“三维目标”的落实进行了总结,对影响落实三维目标的情况深入探讨,形成了研究资料。然后再在其他班级继续教学,针对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重点注意,课堂效果比第一节课明显提高。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新教材实施至今已有一段时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们同样也发现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

(1)三维目标割裂,不明确,不符合学生实际。

(2)教学内容单薄,结构松散,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

(3)过分注重朗读与感悟,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4)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花里胡哨,却只留于形式。

(5)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东拉西扯,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过度整合,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削弱了学科特点。

这些正是造成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太高的主因。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研究、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四、下阶段课题研究计划

201*年11月-201*年9月,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组织进行尝试研究。采取个体实践、同伴互助式、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并分类积累过程性资料,分中、高段探索语文课堂“三维目标”落实的途径、策略,初步形成研究成果。

201*年10月,阶段交流,修订完善。集中组织交流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分析问题,调整实验思路和方法,修订完善实施方案。

201*年10月-201*年3月,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组织指导深化课题研究。课题组随时对课题的研究进程和档案资料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典型,适时推广成功经验。

201*年4月-201*年9月,1、完成本课题过程资料的分类、汇总与结题资料的撰写。2、申报课题结题。3、总结、评比与表彰。

扩展阅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南阳中学《高中政治渗透式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组

《高中政治渗透式教学研究》课题自制定研究方案至今已有阶段,在此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按照方案,围绕既定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展开研究,在研究中有收获,更有困惑,现简要小结如下:

一、周密准备,定课题,出方案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课题组成员就积极酝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经过大家的一致同意,确定这一课题。用一个月的时间起草申报表和开题报告,负责召集第一次组员会议,成员整理个人资料,初步明确各自职责。

二、加强学习,为课题研究筑构理论基础。

本学期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政治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政治在新时期的功能及课堂教学方面意见并积极内化到实践中;集中学习了《论美国的渗透式教育》、《浅析美国的渗透式教育》、《学科渗透,魅力无限》等论文。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课题中收获

1、本阶段我们在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上,我们采用对话、图文、表格、信息、漫画、游戏等形式呈现教材内容,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随着时代的发展,教科书不可避免地显示出脱离学生生活的缺点。卢梭曾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我们在尊重教材

的基础上,对教材尝试二度开发和重新组合,让教材更好地为课题服务。我们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留意身边小事,上到中央下到本地的新闻给予关注,这样从生活现实出发,把政治知识生活化,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形象地呈现出来。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政治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感到政治学习不再是刻板的而是活生生的。

3、周记是学生倾吐,拉近师生距离很好的载体。我们主动与语文教师联合,在学习议论文写作时,让学生以当周时事为背景题材写周记,既锻炼了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既可以对语文写作知识的巩固也对政治知识的拓展起到很好的效果,很多独特的见解得到了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4、本阶段,我们让每位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参与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活动,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黄剑锋老师的《国家财政》,刘莉莉老师的《影响价格的因素》,我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1、平时活动较少,投入的时间不够。

2、搜集的有关作文方面的论著较少,缺乏理论支持。3、对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收集不及时,意识较弱。

虽说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收获,但由于刚开始研究,许多研究工作都做的不到位。课题研究还在继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更好地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争取在下个阶段中做的更好,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5128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