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时间:2019-05-26 21:51:1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沙河沿中学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201*-201*(下)

根据学期初学校制定的小课题及各学科制定的小课题以及一学期以来各组对小课题的研究,现分别对各学科进行阶段性总结如下:理科组: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有效提问能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一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提出,提问的角

度不同,时机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宽松的气氛,抓住每个提问点

提问的目的是点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必须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大胆参与,积极举手,不因为对错而顾虑。首先教者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幽默风趣,态度和蔼可亲,对回答好的学生要肯定赞扬,对成绩差的或对提问内容不能很好回答的,教师可以积极引导,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寻找回答中的闪光点,哪怕是芝麻大的闪光点,也要给以肯定,当然,对回答中的错误,不能无原则的赞美,不讲原则的虚情假意式的表扬,学生也是无法接受的。这样长久坚持下去,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教师的课堂提问才能收到实效。

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悬念或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作用。

再次,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疑虑提问,精心设计适当的问题,循序渐进,就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从学生易错的地方设疑,这一点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2、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综观全局

设计课堂提问,教者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胸中有学生,既要考虑到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到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考虑优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往往是有效的。

常听到学生说,课堂上听得懂,下课就不会做;也常听教师说,我已经强调多次了,分析够透彻了,学生还表现出不明白,解题时还张冠李戴,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的最后结论是学生笨。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全局观念,没有静下心来备学生,所提问的问题对学生能力培养不够,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备好两头课(教材、学生),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3、提问对象要全面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学生回答有错可让其他学生补充,必要时可展开讨论,提高优先,带动差生做到共同提高。4、提问的时机要适时

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学生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当自己的答案与被提问的学生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进行比较思考,进一步分析或修正,从而加深理解,养成思维习惯。5、提问要严谨连贯

好的课堂教学讲究前呼后应,讲究起承转合,讲究生动流畅的美感。而以上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严谨、连贯的课堂提问来实现的。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材特色与教者思路的完美体现。课堂提问在设计上贪多求会或抛开教材与学生实际刻意标新立异,虽然花样百出,却让听课的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要让学生听得明白,学的痛快,首先教师提问的思路要清清楚楚,只有建立在清晰基础上的创新提问才是有效的。6、提问要有拓展性,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是的,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应是激发学生自主的发问。7、提问要多样性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回顾式”、“设疑式”、“逗趣式”、“求同式”、“刨根式”、“比喻式”、“福设式”、“求同式”、“伏笔式”、“层递式”、“分割式”、“扩展式”等等,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注意给常变换手法,切忌僵化来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例如:要使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英语组: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完善。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训练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英语的交际水平。同时,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又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到及时反馈作用,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

作业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有利于实施英语教学目标,要有意识地设计和布置相关内容,使作业目标明确,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符合学生所学知识的能力水平。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动机。例如五年级英语MyFamily这一单元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扮演家庭成员,几个人一组自愿结合,扮演不同角色编写对话,在课堂进行角色表演。通过这种口头、笔头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了所要掌握的句型。二、作业布置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好任何一门功课的首要条件。因此布置作业时不能总是让学生抄单词写句子,这样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尽量使作业类型多样化,内容新颖,生动有趣,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英语课Happybirthday这一课时,让学生结合自己过生日时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有没有生日聚会(Birthdayparty),有没有生日礼物(Birthdaypresents),有没有生日蛋糕和蜡烛(Birthdaycakeandcandles)。学生讨论非常激烈。讨论过后让学生画一画生日蛋糕和礼物。并让其家人过生日时唱一首“Happybirthday”,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新知。

三、作业布置要有精简性。

在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必须把好作业的质量关。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习题,使作业少而精,但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英语交际能力,不能布置超量作业。杜绝“题海战术”,否则学生产生厌学、逃避作业的心理就将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语文组: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就必须给学生一个空间,给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为了这个完美的结局,我煞费苦心,我认为这个完美的结局应交给我们的学生来完成。因为我们的《如何让学生自主性的进行课堂小结》这一课题,它关注的是以人为本,正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的差异,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而对于教师的教来说,则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改变了他们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教师更有效的使用教材,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现把这学期来的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现状做简要的汇报。

一、课题走进学生的课堂,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自从课题实施以来,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兴趣。当我们把“课堂小结”这一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时,没想到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以前的课前检查都是命令式的,现在我们在课前安排了“小结”这一环节,不再是立行公事的检查而是让他们自愿的对课前预习进行一个小小的汇报,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的较为主动,可以尽情的展示他们自学的收获。如:有的同学偏重于字词方面的学习,有的同学偏重于课文的阅读,有的则侧重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小结”,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预设,可以及早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很好的使用教材。而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自愿的和积极主动的,而且具有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愿望,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其次是课节中的“小结”,虽然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秩序,但它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停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在讲完了某一段课文的分析后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美读展示、问题讨论、问题探究等。通过学生的汇报,给他们提供了自我表达的空间与交流的平台,树立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同时也检测了同学门对知识掌握的深与浅,便于及时调空课堂,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课后小结”则是学生对知识的整合,是对自己学习的检验,总结。他们的畅所欲言让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给他们带来了学习的希望,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二、课题走进学生的课堂,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法

(1)教学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学行为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执行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参与,丰富了学习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2)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课堂小结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课前立行公事的检查变成了学生的汇报交流,课中的疑惑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课后的小结给课堂增添了亮丽的景致。其实它的出现为课堂增添了花絮,使课堂变的有声有色。首先,课前小结打破了以往循规蹈矩的听写与检查,它给学生以自由表达的愿望,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式的汇报,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如:对某个字的认识,是通过他们的自主学习去完成的,他有了学习的愿望,就有兴趣去记忆它,分析它,辨别它。这样通过自己的认知再将自己的所获展示出来就有一种骄傲感和自豪感。诸如对词语的理解也是一样,对课文的朗读以及感悟都是通过自愿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的任务,所以说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以往教师的讲述和设计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是一环扣一环迁着学生的鼻子走,从不过问学生的感受,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只是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学习和学生内心的感受。而我们的课题正好填补了这样的空白,“课中的小结”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驿站,给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的机会。如:朗读教学这一版块,读完了,老师可以去收获果实:“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很好,还有没有愿意再读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此时,同学们的情感的学习闸门打开了,有的同学说“:某同学读的真好,我要向他学习”。有的说:“老师我觉的我读的也不错,我还想展示一下”。有的说:“我觉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这样的设计是对学生情感,态度的体现,也是对学生人文性关怀的一种体现。课后的小结是对学生总的检验,是全方位的,是从认知,感悟,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的,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他们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从而来提高他们的运用语文的综合能力。

回顾这学期来的工作,总体上已经进入了正常的运行轨道,但由于时间少,教学任务繁重,也给课题带来了一些影响,如:时间不足,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总是浮于表面,还有待于强化,做真做实。

开题容易深入难,随着课题实验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但我们会知难而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但我们相信,有凤凰母语教科所做强大的后盾,有教研室的任老师为我们雪中送炭,我们就有信心开展好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力争取得该项实验研究的丰硕成果,为新课改实验做出新的贡献,我们将以已经取得的成绩为动力,扬起风帆再前进。综合组:

新课程强调以学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自主性和探究性。而以往的历史教学恰恰缺乏这些。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初中历史如何利用课堂导入创设情景”的小课题研究。

一、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概况

我校于今年开始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为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我在本学期里进行了如下研究。

201*年4月20日,政史地生组在刘淑杰组长的领导下在教研组进行讨论,确立了关于“初中历史如何利用课堂导入创设情景”的小课题,并其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一致认为:好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有机地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综合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真正体现出综合探究课研究、综合、探究的特点,真正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极大地增加了教学的课堂效果。

201*年4月7月,我在组长和同组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实践,设计了历史传奇故事导入法、古诗词导入法、历史短剧表演导入等方式等等的尝试,并把情境创设、学习交流、合作探究、合作讨论、反馈融为一体,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探究性,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悟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实践后和同行们进行了反复论证,并进行反思和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小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的几点反思1、角色扮演

教学时,教师设置课前任务,学生提前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形成文字材料,上课时让学生展示劳动成果。通过设计任务,有助于学生扩宽历史视野,提升信息的判断能力和信息的运用能力。同时,课前准备由人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理解教材内容也很有帮助。

2、情景教学

积极营造学生学习的历史情景,围绕教学目标,谴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对所授教学内容和意境进行生动的再现,拓展学生视野。3、问题探究。

通过精心编写“情境营造”和一个个由浅入深、力度大的问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强化了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内在动机,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并建构知识体系。4、师生互动。

在学生演讲后,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作适当的点评;在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及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启发,尤其是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5、创新思维。

创新性利用教材,设计出较为开放、较为新颖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讨论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设置主题讨论:近代历史上,要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要哪些条件?中国当时是否具备这些条件?”让学生自主组合,自主探究,深入思考,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合作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课。6、发挥资源优势,历史教学资源丰富:古诗词、历史传奇故事、民间习俗、谚语、对联等等,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巧妙地运用各种资源,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改进之处

1、注意选择各种资料,恰当地运用。

2、注意课堂教学的调空,灵活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3、加强对学生情景、态度、价值观的拓展和渗透。

4、加强网络教学的管理,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各种功能。

4、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作用,使其认识自己和历史课堂的密切关系。

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现在只是研究了一学期,在这一学期中,各位教师都能够脚踏实地的认真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能够往更深层次进行探究。

201*.6

扩展阅读: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专题研讨阶段性总结

数学教学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功能不断扩大。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那么,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学到有的数学,并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一学期来的做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一、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奥秘的积极心理倾向。在新授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如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节中,在引入新课时,我采用了一种有效的激情导入法,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了一段歌曲《世界多美好》,同时出示教材第50页的场景图,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让学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把看到的场景图在磁力黑板上再现出来,我和学生又一起唱了唱《世界多美好》,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记住“间隔距离要保持”这句话,因为间隔距离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比较重要。最后让学生根据投影出的场景图和再现的场景图,问学生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出了今天的新课。对于这样的导入,学生很感兴趣,觉得新新颖,很有趣,因此他们很投入地学习了本节课。

二、动手操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的知识。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时,让学生尽量动手操作。如教学利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节时,我先出示问题,沿着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10棵树,每两棵树中间栽一枝花,可以栽多少枝花。多数学生一看就认为栽9枝花,于是我让学生用手上现在的学具来摆一摆。同学们小组合作起来,七手八脚地摆了起来,很快摆的结果出来了,几个小组都摆了10枝花。于是我问学生,如果共栽8棵树,每两棵中间栽一枝花,可以栽多少枝花?学生又动手摆了起来,很快结论出来了,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很快得出了结论。而且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一途径掌握这一类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学生都能够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活动时间充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使抽

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为学习利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兴趣,积极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教授《找规律》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蓝猫驾驶着飞船在空中巡逻,忽然发现三个外星小子准备毁灭地球,蓝猫立即向总部汇报,总部传输三种导弹○□×,共发射了20枚,教师然后问学生:蓝猫共发出多少个○,多少个□,多少个×?像这样,播放一段动画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变得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思维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激趣他们统计的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四、联系生活,体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意义,体验到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让学生联系生活,自己来买东西,亲身经历一下买东西的过程,亲自解决买东西的付钱问题,学生就很容易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了。如我的教学有关买东西这一类应用题时,我让学生实际经历一下买东西的过程,我请一位同学当售货员,再请几位同学扮演顾客来买东西,看你买什么东西,应付多少钱?生1:小同学,请问你要买什么东西?生2:我买一个书包,再买2盒水彩笔。生1:一个书包20元,一盒水彩笔15元,你应付20+15×2=50元。通用几组体验,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数学起源于生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渐渐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学审视客观世界中多彩的现象,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历实践,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相比,显然是后者优于前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这种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身心,是知情合一的学习。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中的可能性时,在巩固练习时,做第七册教材81页的练习3题,把下面1至10张牌乱,牌面朝下放在桌上,每次任意拿出一张再放回,拿到比5大的算小刚赢,拿到比5小的算小力赢,拿到5不分输赢,再重拿。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怎样修改游戏规律,才能使游戏公平?学生看着题,不知如何下手去判断。于是,我把全班分同学每三人一组,发给10张牌。两人拿,一人统计。看一看公平不公平。很快学生的结论出来了,多数小组是小刚赢。通过亲历实践,他们也找到了不公平的原因。我问:“如何修改,使游戏公平呢?”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结论也很快出来了。生1:我把5给小力,拿到5后算小力赢,这亲两人的牌数一样多,就公平了。学生2:我把10拿掉,这样两人个的牌一样多就公平了。学生3:我再增加一张11,6算中间的数,5给小力,11给小刚,就公平了。学生4:我拿一张小王当0,给小力,这样两人的牌数一样多,就公平了。这种学习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的产生源于生活实践,虽然学生通过课前学习,从书本上知

道了一些数学知识,但这仅是间接经验,尤其是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没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就难以理解,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了。在本学期,我所担任的四年级数学的这个班的同学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教学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除以上一些方法这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途径与方法,这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课题阶段性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课题阶段性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5130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