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年10月中医内科总结Sky用心整理

时间:2019-05-26 22:13:25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年10月中医内科总结Sky用心整理

中医内科总结

SkyandBirdie201*年10月10日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咳嗽

一、外感咳嗽(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或止嗽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加减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二、内伤咳嗽(慢性支气管炎)1、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或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加减3、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4、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加减肺痈(肺脓肿)

1、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加减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

4、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哮证(支气管哮喘)一、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二、缓解期

1、肺虚---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脾虚---健脾化痰---六君子汤加减

3、肾虚---补肾摄纳---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喘证一、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加减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加味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加减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二、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肾虚---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胸痹(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2、痰浊壅塞---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栝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附子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加减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

6、阳气虚衰---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心悸(心律失常、心肌炎)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加减

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减

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苓桂术甘汤加减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加减血证一、鼻衄

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加减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加减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减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加减二、齿衄

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加减三、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加减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加减四、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减3、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五、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或槐角丸加减

2、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加减六、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加减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加减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加减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加减七、紫斑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加减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加减3、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加减不寐一、实证

1、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丸加减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加黄连山栀

二、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连阿胶汤或朱砂安神丸

2、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加减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加减郁证(癔病)一、实证

1、肝气郁结---疏理肝气解郁---柴胡疏肝散加减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

3、气滞痰郁---化痰利气解郁---半夏厚朴汤加减二、虚证

1、忧郁伤神---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加味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加减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镇心安神---滋水清肝饮加减胃痛(慢性胃炎)

1、寒邪客胃---散寒止痛---轻的生姜红糖汤或重的用良附丸加味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保和丸加减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4、肝胃郁热---疏肝泄热和胃---化肝煎加减

5、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实证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味6、胃阴亏虚---养阴益胃---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黄芪建中汤加减呕吐一、实证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加减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加减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肝气犯胃---舒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二、虚证

1、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加减2、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加减泄泻

一、感受外邪

1、寒湿(风寒)---解表散寒,芳香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暑湿)---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加减二、食滞肠胃---消食导滞---保和丸加减三、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加减四、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加减

五、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加减痢疾(细菌性痢疾)

1、湿热痢---清热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加减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加减3、寒湿痢---温化寒湿---胃苓汤加减4、阴虚痢---养阴清肠---驻车丸加减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6、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加减腹痛(结肠炎、肠粘连、疝气)

1、寒邪内阻---温中散寒---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2、湿热壅滞---泄热通腑---大承气汤加减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小建中汤加减4、饮食积滞---消食导滞---轻证用保和丸重证用枳实导滞丸

5、气滞血瘀---气滞为主者宜疏肝理气,血瘀为主者宜活血化瘀---气滞用柴胡疏肝散,血瘀用少腹逐瘀汤便秘

1、热秘---清热润肠---麻子仁丸加减2、气秘---顺气行滞---六磨汤加减3、虚秘:

(1)气虚---益气润汤---黄芪汤加减(2)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加减4、冷秘---温阳通便---济川煎加肉桂加减水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一、阳水

1、风水泛滥---散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加减2、湿毒侵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加减二、阴水

1、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加减2、肾阳虚衰---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腰痛(肾石病、急慢盂肾炎)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加减2、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痛止痛---四妙丸加减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加减4、肾虚腰痛---偏阳虚宜温补肾阳,偏阴虚宜滋补肾阴---偏阳虚用右归丸加减,偏阴虚用左归丸加减淋证(肾石病、急慢盂肾炎)1、热淋---清热利湿---八正散加减

2、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苇散加减

3、气淋---实证宜利气疏导,虚证宜补中益气---实证用沉香散加减,虚证用补中益气汤

4、血淋---实证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虚证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实证用小蓟饮子合导赤散,虚证用知柏地黄丸

5、膏淋---实证宜清热利湿,分清泄浊;虚证宜补虚固涩---实证用程氏萆解分清饮加减;虚证用膏淋汤6、劳淋---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加减消渴(糖尿病)

一、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加

二、中消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加黄连、栀子

三、下消1、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

2、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加减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2、瘀血停着---祛瘀通络---旋覆花汤加减3、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4、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加减黄疸(肝炎、胆石症)一、阳黄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泄下---茵陈蒿汤加减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二、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三、阴黄---健脾和胃,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加减眩晕(高血压病)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加减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加减3、肾精不足---偏阴虚补肾滋阴;偏阳虚补肾助阳---补肾滋阴宜左归丸加减;补肾助阳宜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头痛一、外感

1、风寒头痛---疏散风寒---川芎茶调散加减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加减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加减二、内伤

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2、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加减3、血虚头痛---以养血为主---加味四物汤加减4、痰浊头痛---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加减中风(脑溢血、栓塞、血管痉挛)一、中经络

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祛风养血通络---大秦艽汤加减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加减二、中脏腑1、闭证(1)、阳闭---清肝熄风,辛凉开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

丸辛凉透窍,并用羚羊角汤清肝熄风,育阴潜阳(2)、阴闭---豁痰熄风,辛温开窍---急用苏合香丸;2、脱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立即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灌服3、后遗症

(1)、半身不遂:①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补阳还五汤加减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2)、语言不利:

①风痰阻络---祛风除痰,宣窍通络---解语丹加减②肾虚精亏---滋阴补肾利窍---地黄饮子加减

③肝阳上亢,痰邪阻窍---平肝潜阳,化痰开窍---天麻钩藤饮或镇肝熄风汤加减

(3)、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牵正散痹证(风湿热病)一、风寒湿痹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加减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加减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加减

二、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肠痈(急性阑尾炎)一、内治

1、初期: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行气祛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2、酿脓期:积热不散,热盛肉腐---通腑泄热,解毒透脓---大黄牡丹汤合红藤剂加败酱草和天花粉

3、溃脓期:阳明腑实热盛伤阴---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增液汤加减二、外治

1、外敷药物可选金黄散,玉露散,双柏散2、大蒜糊剂

崩漏(功血、月经不调)一、血热

1、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二、肾虚

1、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去肉桂和当归

2、肾阴虚证---滋肾益阴,止血调经---左归丸去牛膝和合二至丸

三、脾虚---健脾益气,养血调经---固本止崩汤去当归四、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肺炎喘嗽一、常证

1、风邪犯肺:

①风寒闭肺---辛温开肺---三拗汤合葱豉汤

②风热闭肺---轻证辛凉宜宣肺化痰;重证宜化痰定喘---轻证用银翘散;重证用麻杏甘汤

2、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3、正虚邪恋:

①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沙参麦冬汤②肺脾气虚---益气健脾---人参五味子汤

二、变证

1、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2、内陷厥阴---平肝熄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或牛黄清心丸小儿泄泻一、常证

1、伤食泻---消食化积---保和丸2、风寒泻---疏风散寒---藿香正气散3、湿热泻---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4、脾虚泻---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5、脾肾阳虚---补脾温肾---附子理中汤二、变证

1、伤阴---酸甘敛阴---连梅汤

2、伤阳---温阳救逆---参附龙牡救逆汤疳证

1、疳气---和脾健运---资生健脾丸2、疳积---消积理脾---疳积散3、干疳---补益气血---八珍汤

积聚(脾功能亢进)

1、气机阻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加减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加减3、气滞血瘀---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加减

4、瘀血气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为主方

5、正虚瘀结---大补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合化积丸为主痫证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化痰开窍---定痫丸为主方2、痰火内盛---清肝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或六君子汤加减痿证

1、肺热津伤,筋失濡润---清热润澡,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虚弱,精微不运---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加减内伤发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栀逍遥散加减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3、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加减4、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加减5、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加减

鼓胀

1、气滞湿阻---疏肝理气,行湿散满---柴胡疏肝汤或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为主方3、湿热蕴结---清利湿热,攻下遂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加减5、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6、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凉血化瘀---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癫证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加远志郁金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以养心汤为主方3、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以生铁落饮为主方

4、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扩展阅读:201*年10月中医妇科总结Sky用心整理

201*年9月29日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或归脾汤2、血热证:

(1)阳盛血热证---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2)阴虚血热证---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3)肝郁血热证---清肝解郁调经---丹栀逍遥散★二、月经后期

1、血寒证---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

2、虚寒证---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或艾附暖宫丸3、血虚证---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4、气滞证---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证---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2、肾虚证---补肾调经---固阴煎★四、月经过多

1、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或安冲汤2、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3、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五、月经过少

1、肾虚证---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或当归地黄饮2、血虚证---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或小营煎3、血瘀证---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4、痰湿证---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六、经行吐衄

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七、绝经前后诸证

1、肾阴虚---滋阴柔肝,育阴潜阳---左归饮加制首乌龟板2、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加党参、补骨脂★八、崩漏

1、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2、肾虚证(1)、肾阳虚证---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2)、肾阴虚证---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3、血热证(1)、虚热证---养(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

4、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

★九、闭经

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归肾丸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调经---十全大补汤

3、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血府逐瘀汤4、痰湿阻滞---燥湿祛痰,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十、痛经

1、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血腑逐瘀汤2、寒湿凝滞证---温经散寒,祛瘀止痛---少腹逐瘀汤

3、湿热蕴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4、气血虚弱证---益气补血止痛---圣愈汤5、肝肾亏损证---益肾养肝止痛---调肝汤★十一、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滋阴止血---两地汤2、湿热---清利湿热---清肝止淋汤3、血瘀---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十二、经行泄泻

1、脾虚---健脾益气,化湿调经---参苓白术散2、肾虚---温肾扶阳,补脾固肠---健固汤合四神丸

带下病

★一、脾虚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二、肾虚:

1、肾阳虚证---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2、肾阴虚证(阴虚夹湿证)---益肾滋阴---左归丸▲三、湿热(毒)

1、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2、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舌蛇草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脾胃虚弱---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2、肝热犯胃---抑肝和胃,降逆止呕---苏叶黄连汤3、痰滞中焦---化痰降逆,健脾祛湿---二陈汤去乌梅加藿香砂仁▲二、胎动不安

1、肾虚---固肾安胎,佐以益气---寿胎丸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3、血热---清热安胎---保阴煎

4、外伤---益气养血安胎---圣愈汤★三、子肿

1、脾虚---健脾行水---白术散

2、肾虚---温阳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通调水道---天仙藤散★四、子淋1、实热

(1)心火偏亢---清心泻火通淋---导赤散

(2)湿热下注---清热利湿,通淋---加味五淋散2、阴虚---滋阴润澡通淋---知柏地黄汤

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

1、血虚---益气固脱---独参汤2、血瘀---行血逐瘀---清魂散★二、产后腹痛

1、血瘀---活血化瘀---生化汤

2、寒凝---温经散寒,活血止痛---香桂丸3、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三、恶露不绝

1、气虚---补气摄血---补中益气汤2、血热---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3、血瘀---活血祛瘀---生化汤加失笑散▲四、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2、外感---养血疏风---荆防四物汤3、血虚---补益气血---八珍汤4、血瘀---活血化瘀---生化汤

妇科杂病

★一、不孕症1、肾虚

(1)偏阳虚---温肾补气养血,调补冲任---毓麟珠加紫河车香附(2)偏阴虚---滋阴养血,调冲益精---养精种玉汤2、肝郁---舒肝解郁,养血理脾---开郁种玉汤3、痰湿---燥湿化痰,理气调经---启宫丸4、血瘀---活血化瘀,调经---少腹逐瘀汤▲二、徵瘕

1、气滞---行气导滞,活血消徵---香棱丸2、血瘀---活血散结,破瘀消徵---桂枝茯苓丸3、痰湿---理气化痰,破瘀消徵---开郁二陈汤▲三、阴痒

1、肝肾阴虚---调补肝肾,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2、肝经湿热---泻肝清热,除湿止痒---龙胆泻肝汤3、湿虫滋生---清热利湿,解毒杀虫---萆解渗湿汤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10月中医内科总结Sky用心整理》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10月中医内科总结Sky用心整理: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10月中医内科总结Sky用心整理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5403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