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口腔诊疗专项整治总结

时间:2019-05-26 23:12:3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口腔诊疗专项整治总结

淄川区口腔诊所、门诊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规范淄川区基层口腔诊疗机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群众就医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按照淄博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淄博市口腔诊所、门诊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淄卫办字[201*]30号)要求,我区于201*年4月29日至6月15日在全区范围开展口腔诊所、门诊部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检查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一、检查重点

主要检查各类开展口腔诊疗服务的机构是否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按时校验;从事口腔诊疗服务的机构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执业资格并注册、诊疗活动是否超出登记范围;消毒隔离措施是否得到切实落实;医疗废物是否按规定进行收集、处理;医生、护士是否具备执业资格并注册。

二、检查情况

此次口腔诊所、门诊部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执法车辆39台次,检查乡镇卫生院、厂矿医院20家,检查开展口腔诊疗服务的诊所19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5份。

三、存在问题1、个别医疗卫生单位对本次专项行动的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

2、无证行医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不够,没有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3、监督力量严重不足,监督频次不够。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有关文件会议精神,采取积极措施,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等违法犯罪活动。

2、加大对各级各类口腔诊所、门诊部的监管力度,强化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观念,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扩展阅读:口腔知识点总结

1、颜面部: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达舌骨水平,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2、颌面部: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部分组成的区域,为人体最显露、最具特征的部位。上1/3为颅面部。

3、口腔颌面部的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2)血供丰富;3)解剖结构复杂;4)自然皮肤皮纹;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6)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4、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是指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分。口腔前庭是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

5、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颚、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龈、舌、颚、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构成固有口腔的外表形态。

6、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7、牙体组织由牙釉质(人体中最硬的一种组织)、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牙髓神经为无髓鞘纤维,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稍受刺激即可引起剧烈疼痛,而无定位能力)组成。8、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9、咬合关系:咀嚼时,下颌骨作不同方向的运动,上、下颌牙发生各种不同方向的接触,这种互相接触的关系即为咬合关系,临床上常以正中作为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的标准。

10、舌的感觉N在舌前2/3为舌N分布,舌后1/3为舌咽N及迷走N分布;舌的运动N由舌下N支配,舌的味觉由面N的鼓索支支配。舌尖部对甜、辣、咸味敏感;舌缘对酸味敏感;舌根对苦味敏感。11、舌乳头:丝状、菌状、轮廓、叶状。

12、正常乳牙有20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5个,名称从中线起向两旁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13、乳牙萌出的特点是:一般从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乳中切牙,然后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和第二乳磨牙依次萌出,2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14、乳牙的标识与标识:

15、恒牙共2832个,名称从中线起向两边分别为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16、恒牙的标识与书写;

17、混合牙列: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乳牙、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18、上颌骨由一体(上颌骨体)四突(额突、颧突、牙槽突、颚突)构成。

19、上颌骨支柱式结构及临床意义:上颌骨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后愈合较快,一旦骨折应及时复位,以免发生错位愈合。发生化脓感染时,疏松的骨质有利于脓液穿破骨质而达到引流的目的,因此上颌骨教少发生颌骨髓炎。

20、上颌骨解剖薄弱部位及临床意义:上颌骨存在骨质疏密厚薄不一、连接骨缝多、牙槽窝深浅大小不一致等因素,从而构成解剖结构上的一些薄弱环节或部位,这些薄弱环节则是骨折常发生的部位。上颌骨的主要薄弱环节表现为三条薄弱线。21下颌骨的解剖薄弱环节及临床意义: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颈突等为下颌骨的骨质薄弱部位,当遭遇外力时,这些部位常发生骨折。

22、咀嚼肌群:分为闭口(生颌:咬肌、颞肌、翼内肌)和开口(降颌: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两组肌群,此外还有翼外肌,其N支配均来自三叉N下颌N的前股纤维,主管运动。

23、表情肌群:额肌、眼轮匝肌、皱眉肌、口轮匝肌、提上唇肌、降下唇肌、提口角肌、笑肌、降口角肌、颊肌、颏肌。三叉N支配面部感觉,若面N受到损伤,则引起表情肌瘫痪,造成面部畸形。

24、颌面部的血液供应特别丰富,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和颞牵动脉等。面部浅静脉网由面静脉和下颌后静脉组成,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面部静脉的特点是静脉瓣较少,当受肌收缩或挤压时,易使血液反流,故颌面部的感染,特别是由鼻根至两侧口角的危险三角区的感染,若处理不当,易逆行传入脑年,引起海面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25、口腔颌面部的感觉N主要是三叉N,运动N主要是面N。

三叉N经半月节分三支出颅,即眼支、上颌支(蝶腭N及其N节、上牙槽N)、下颌支(下牙槽N、舌N、颊N)。面N经乳突孔后进入腮腺内氛围五支,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26、三对大唾液腺为腮腺(主要为浆液)、下颌下腺(浆液为主,少量黏液)、舌下腺(黏液为主,少量浆液)。

27、颞下颌关节上由颞骨关节窝、关节结节。下由下颌髁突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囊和周围的韧带所构成。28、口腔内检查常用的器械为口镜、镊子、探针。

29、龋病:是牙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印象下发生慢性破坏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方面均发生变化。

病因:三联因素理论:微生物、食物、宿主。四联因素理论:细菌、食物、宿主、时间。分类:按进展速度分: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按解剖部位分;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线形釉质龋按病变深度分:浅龋、中龋、深龋

治疗: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窝沟封闭、修复性治疗(空洞预备的基本原则:去净龋坏组织,保护牙髓组织、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预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30、根尖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的各种类型的疾病。

31、可复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初期炎症表现,相当于牙髓病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中的“牙髓充血”。临床表现:1)患牙受冷热、酸甜刺激时,立即出现瞬间的疼痛反应,对冷热更敏感,刺激去除,疼痛消失,无自发性;2)患牙常有接近髓腔的牙体硬组织病损,深牙周袋或咬合创伤。

32、不可复性牙髓炎:是一类病变较为严重的牙髓炎症,几乎没有恢复正常的可能,临床治疗上只能选者摘除牙髓。临床表现:1)急性牙髓炎:疼痛剧烈特点: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加剧痛;疼痛不能自行定位。2)慢性牙髓炎:一般不发生剧烈自发性疼痛,有时可发生阵发性隐痛或钝痛。慢性闭锁型牙髓炎、慢性溃疡型牙髓炎、慢性增生型牙髓炎33、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部牙周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过程,可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可发生颌骨骨髓炎。(化脓性)临床表现:1根尖脓肿;2骨膜下脓肿;3黏膜下脓肿慢性根尖周炎:患牙X线片上根尖区骨质破坏的影象为确诊的依据。35、常用治疗方法(应急处理):1开髓引流2切开排脓3安抚治疗4调5消炎止痛6针刺镇痛36、牙龈病:是指局限于牙龈,未侵犯深部牙周组织,以炎症为主的一组疾病。

37、牙龈瘤:是发生于牙龈乳头部位的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来源于牙周膜及牙龈结缔组织,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结构,故非真性肿瘤,但切除后易复发。

38、成人压周炎:为最常见的一型牙周炎,约占牙周炎的95%,由长期存在的慢性牙龈炎向深部牙组织扩散而引起。

临床表现:早期有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程度轻,牙不松动。晚期除有牙周袋生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松动4大特征外,常可出现其他伴发症状:1牙移位2食物嵌塞3继发性创伤4根暴露,对温度敏感或发生根面龋5急性牙周脓肿6逆行性牙髓炎7口臭

39、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念珠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雪口病),念珠菌性唇炎,念珠菌性口角炎

40、揭皮试验阳性:寻常性天疮疮口口腔内有水疱,撕疮壁,可一并无病痛地撕去临近外观正常的黏膜,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面。

41、口腔白斑病:即口腔白斑,是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些可转化为癌。42、局部麻醉:用局部麻醉药暂时性阻断集体一定区域内各种N冲动的传导,特别是N干和N末梢的感觉传导,达到该区域疼痛消失的目的。

43、常用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酰胺类,<0.1g/次);普鲁卡因(酯类,性期以去除病因为主,可消除盲袋或拔牙。

54、口底蜂窝织炎:是口底弥散性多间隙感染。包括双侧下颌下,双侧舌下和颏下间隙感染,否则称为多间隙感染。

55、颌骨骨髓炎:指各种致病因子入侵颌骨,引起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及其中的血管、神经的炎症,祖国医学称为“骨槽风”或“穿腮”

56、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易损伤面部器官和功能障碍,易颅脑损伤,易出血,易肿胀,易感染,易骨折咬合错乱,牙二次弹片。

57、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1、解除窒息:原因:阻塞性窒息:异物阻塞,组织移位,气道狭窄,活瓣样阻塞;吸入性阻塞:昏迷的伤员,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甚至肺泡引起的窒息。2、止血3、包扎4、运送4、预防感染临床表现:三凹体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深陷。

58、唇部损伤:1、清创后要特别注意缝合口轮匝肌,恢复其连续性,准确对位缝合皮肤和黏膜2、贯通伤时可存留牙碎片,应先缝合黏膜再冲洗,最后缝合皮肤3、唇部损伤缺损大者,切忌强行拉拢缝合,以免引起张口受阻。59、上颌骨骨折临床分类:I型:低位或水平骨折;II型:中位或锥形骨折;III型:高位骨折或颅面分离。60、眼睛征:由于眼睑周围组织疏松,上颌骨骨折时眶周容易水肿,皮下淤血,青等,呈蓝色眼圈。61、下颌骨骨折的发生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1骨折段移位:颏骨正中骨折,颏孔区骨折,下颌角部骨折髁突骨折;2出血和血肿;3功能障碍;4骨折段的日常活动;5影象学检查。

62、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尽早进行复位和固定,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和面形的对称和匀称,同时使用防止感染镇痛,合理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等方法,为骨创的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必须密切注意有无全身其他部位合并症的发生,一定要在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进行局部处理。

63、骨、弓骨折:临床特点:骨折移位,张口受限,复视,出血和淤血,神经症状,影象学检查。

治疗:凡有张口受限的伤员,均应进行复位,对塌陷畸形严重者,虽无功能障碍,也应复位。如无张口受限或畸形不明显,可不予特殊治疗(复位方法:1口内切开复位2面部小切口复位法3颞部切开复位法4中钳牵拉法)

64、颞下颌关节的硬组织: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软组织:关节盘、关节囊、韧带、颞下颌关节的血管和N分布。65、颞下颌关节运动:开闭口运动、前后运动、侧向运动。

66、颞下颌关节脱位:指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回复到正常的位置。67、颞下颌关节强直、因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器质性兵变造成开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开口。68、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易发生逆行性感染

鉴别诊断:1流行性腮腺炎(大多数发生于儿童,有传染接触史,常双侧腮腺同时或先后发生,一般一次感染后可终生免疫,腮腺肿大充血,疼痛,但腮腺导管口无红钟,唾液分泌清亮无脓液,血液中的白细胞技术正常,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记性期血液及尿淀粉酶可能升高)2咬肌间隙感染

69、唾液腺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最常见;恶性肿瘤:以黏液表皮样瘤和腺样囊瘤为最常见。70、口腔颌面部肿瘤命名: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物学特征

71、交界性肿瘤:有些肿瘤虽为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恶变倾向,例如成釉细胞瘤,多形性瘤,乳头状瘤等。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治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正确诊断

72、治疗原则:1良性肿瘤:通常以外科治疗为主;2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进度,临床分期,患者的机体状况等,全面研究后再选者适当的治疗原则。

预防:消除或减少至癌因素,及时处理癌前病损,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患人群鉴别。73、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发病年龄生长速度生长方式症状转移对机体的影响组织学结构良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慢膨胀性生长一般无症状无一般对机体无影响,如生长在要害部位或发生并发症时,也可危及生命细胞分化良好,细胞形态和结构与正常组织相似恶癌多见于老年,肉瘤多见于青壮年一般快浸润性生长侵犯,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受限常有局部疼痛、麻木、头痛、张口受限、面瘫、出血等症状常发生转移对机体影响大,常因迅速发展、转移和侵及重要脏器及发生恶病质而死亡细胞分化差,细胞形态和结构呈异形性,有异常核分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楚,可移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口腔诊疗专项整治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口腔诊疗专项整治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口腔诊疗专项整治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6112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