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互帮导学法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教师心态探析
唐敏
当前,我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一场课堂教学大变革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全市上下,各级会议,各种检查,无时不刻地说得最多、吼得最响亮的一句话就是“自学互帮导学法”,各学校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纷纷制定出了自己学校的学期规划、学年规划、三年规划,还制定了详实的考核、奖惩方案,并落实了专项资金。
冷静下来观察,笔者发现,我市各校的很多教师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大变革”中,却不同程度地显现出以下几种心态。这些心理、心态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矫正,貌似繁荣的“自学互帮导学法”教改成果与社会效益最终将大打折扣,一阵疾风过后,“涛声依旧”,甚至还有可能中途夭折!
吃亏心态如果我搞,而别人不搞,统考时我会吃亏的
进行“自学互帮导学法”,最显性的特征就是教师“讲课”时间必须大大缩短,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多不能超过一节课的一半时间。教师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要掌握、理解一节课的知识要点,并且要适应考试要求,能行吗?如果我老老实实地按“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要求组织教学,而别的老师则按过去的“灌输式”强化教学,强化知识点、强化考试,这样我不吃亏吗?这是现阶段不少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
实事求是地讲,过去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填鸭式”,打的是“时间仗”,搞的是“题海战术”,对同一知识点、同一重点习题进行翻来覆去的强化练习,甚至是强令学生死记硬背。说老实话,这种严重悖离教育规律的“野蛮”教育,在应付考试时还着实有效,尤其是那些文字学科。
由此看来,在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同时,改革我市当前的考试制度、评价机制,也势在必行。否则,在考试名次决定一切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可能不去围绕应付考试进行,从而“自学互帮导学法”的最终效果将受到极大的制约。
当然,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与考试并不矛盾,但在短时期内,过分地强调这二者的关系是否矛盾则不合适宜,如果说二者不矛盾,着实可能有点“自欺欺人”,但着眼于长久,放眼于未来,可以肯定地说,这二者是统一的。
担忧心态教师只讲那么一点时间,学生能学懂吗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习惯了,学生也习惯了,家长也习惯了(要是哪个教师不讲或讲少了,一旦让家长知晓,这个教师的社会声誉将受到很大的中伤)。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看书、自学的习惯,更谈不上有看书、自学的方法。过去,不少教师对同一知识点,“牛皮、牛皮”式地讲,学生都弄不明白,现在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他能行吗?于是,教师普遍担忧,教师不讲或少讲,学生自己能学懂、能考出好的成绩来吗?
诚然,在“普九”后,各学校都存在大量的学习困难学生(差生),他们的智力可能偏低、思维比较缓慢、行为显得愚钝,笔者也深有感触。但我们深究其原因,实际上他们应该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是我们现阶段考试制度的“牺牲品”,他们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跟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试想,这些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在老师、家长的强令下读书,我们的教师大多也是采用的野蛮式强制灌输或勒令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使得他们害怕学习,厌倦学校,长期下来,他们的智力没得到应有的启迪、开发,所以他们对学习越来越胆怯,行为上也才显得越来越“笨”。正如赵新华先生讲的那样:教育在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厌学、不学”的问题,年级越高、厌学情绪越严重。小学生第一天上学,一定是对学校生活,对知识的学习,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充满着极大的兴趣和巨大的欲望的,为什么会越来越厌学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的问题”应该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因此,“自学互帮导学法”理念从小学就开始渗透,让学生的才能从进入学校那天起就得到充分发挥,兴趣得到张扬,智力潜能得到挖掘开发,相信所有学生,至少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可塑之才。
疑惑心态“自学互帮导学法”是否又是“花拳绣腿”哟
过去,我们开展了很多的课堂教学改革,笔者斗胆认为,大多数课堂教学改革、尝试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一堂课中,教师是中心、学生被动学的框框依然顽固地存在着,所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原则成了空话,以至于那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掩耳盗铃”笑谈在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所以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学校成了学生最烦心的地方。细心体会“自学互帮导学法”,他则从本质上改变了一堂课的教学结构,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教师也能从“口干舌燥”的“讲”中解脱出来,何乐而不去尝试呢!
赵新华先生说得好:“自学互帮导学法”是实现以人为本,学生可持续学习的方式和策略,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在学校、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他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更加强调、突出课堂上学生的“学”,而淡化教师的“教”;二是“互帮”二字把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地位、合作关系、互助目的更加具体、朴实地表达、体现了出来。
等待心态等待着上级或专家给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
自己摸索着去搞“自学互帮导学法”,能行吗!如果上级教研部门或那个专家搞出一套可操作的固定模式,我“比着葫芦画瓢”,岂不更省事!这也是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想法。
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部分教师的惰性表现。可以说,任何成功的教学经验都只能算是“个案”,因为我们每个教师有自身的性格特点,面对的学生个体差异也很大,每个学科也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就是同一学科,不同的知识点也有差别,同时,一天中的上午、下午,第一节课、第四节课,学生的状态都有着明显地差异。所以,你要想一劳永逸地采用一种固定的模式组织教学,肯定是行不通的,同时,时间久了,学生同样会厌倦。正如赵新华先生所说:教师的工作情景和对象具有复杂性、可变性、偶然性,因此教师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尤其是在当今“只有变化才是不变化,只有不确定才是确定”的以“变化”为基本特征的时代,教师不可能用一个模式“打天下”,以不变应万变,必须在把握“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理论实质的前提下,随机应变,及时生成。
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地等待专家给出的模式,要在“自学互帮导学法”这一先进的教改理念下,自主地灵活发挥,才能给这一改革赋予持久的生命力。
观望心态大家搞我就搞,大家不搞我也不搞
国人有一个德性,那就是“从众心理”。教师也不例外,所以很多教师目前的心态是,如果大家都搞,我就搞,大家不搞,我搞什么呢,“枪打出头鸟”嘛!
一个忠诚于国家教育事业的教师,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在每一项教学改革中,都应该主动地融入其中,积极地去探索、去尝试、去发现、去积累、去总结。所以,我们教师应克服这种观望心态,早尝试,就会早收获。盲从心态像搞“大跃进”,一窝蜂,凭着“感觉”走
很多学校在制定“自学互帮导学法”实施方案时,有一条硬性规定,那就是教师一节课的讲课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或25分钟,否则,被领导或考核组成员发现要扣分或扣钱。于是,不少教师就一窝蜂地跟着感觉走: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再分组互相讨论帮助,最后老师再讲。这种形似而神不是的“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结构,实质上只是“自学互帮导学法”的毛皮。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关键,不在于形式上的改变,如座位的调整、黑板的增加、学生的展示等,而在于把握其理论实质,然后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学情等实情灵活运用,创生出自己的、原生态的、个性化的技术策略与操作框架(赵新华先生语)。教师自身没有去认真分析、理解“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内涵,没有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每节教学内容的具体特征融会贯通,只是简单地套用“格式”,其收效肯定甚微。
前些年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时,很多人(包括相当一部分教师和领导)都是肤浅地认为,学校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开展了几次活动,这就是在搞“素质教育”。我想,现在我市搞的“自学互帮导学法”要竭力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所以,我们教师要主动亲近“自学互帮导学法”理念,深入其中,领会内涵,探究实质,这才能获得“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真谛”。
“急功近利”心态我今天搞了“自学互帮导学法”,明天就有具体收获搞教育科研,不少教师的都存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思想,心里巴不得一搞就能见到效果,就能取得丰硕成果。殊不知,任何一项教育科研都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时间,需要循序渐进。俗话说得好“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教育科研更是如此。
笔者个人坦言,“自学互帮导学法”的成果在短期内可能难以显现,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都说不准。所以,短期内,引起教学质量(这里狭指考试成绩名次)滑坡,完全是有可能的。但笔者同时预言,只要我市从小学到初中,甚至到高中,长期坚持不懈,经过三、五年后,我市的学生行为能力、心理素质、科学素养将发生“质”的飞跃,它将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成果!
好在我局高层领导高瞻远瞩,早已洞察到一切,所以“自学互帮导学法”不搞局部学校试点,而是在全市小学、初中全面实施,这就使全市所有同级学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不用担心我搞“自学互帮导学法”,而你不搞可能导致的短期“教学质量”振荡问题。“偷着乐”心态安逸,是你们要求我只讲那么点时间的,老子现在好耍了
不可否认,现阶段的教师队伍中,不那么敬业的教师依然有,他们平时对教学工作就马马乎乎、吊儿郎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你要他搞“自学互帮”了,教师一节课只要求讲那么十来分钟,这正中他下怀:安逸,我现在就是坐在教室里耍了,你校长、主任又能奈我何哉?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教师是极少数,正所谓“十个指母扯不到一般齐”,“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对这些教师,只能用强硬的规章制度去约束。
以上种种心态,在我校存在,我相信在其它学校也一定不同程度地存在。所以,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并思考出相应的疏导、矫正措施,以使“自学互帮导学法”得以顺利推进,并能尽早取得预期成果,为我市教育科研再添辉煌的一页!
扩展阅读:自学互帮导学法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自觉互帮导学法专题培训
心得体会
我们的收获
201*年9月,我校分学科举行了“自学互帮导学法”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竞赛,结合平时对教师的听课情况,对教师课堂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综合印象是:
1、教师的素质正逐步提高。教师更新了观念,树立起了正确的学生观和质量观,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求知欲。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运用“自学互帮”的理念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突出“真、实、活、趣、新”,做到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情绪为教学起点;以科学生动的自学、互帮的学习过程为教学的核心;以活泼、愉悦的共同互帮互学为教学氛围;以有效地探寻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学习的成功,体验成长的快乐为保证。我校分别有孙兴莉、龙丽娟2位教师为今年新分教师、孙兴莉、张群兰2位教师在华蓥市“自学互帮导学法”小学语文、数学研讨会上作该课题的课堂教学展示。在今年9月份第四片区举行的小学语文、数学以“自学互帮导学法”为专题的课堂教学竞赛中,我校孙兴莉、姚志刚老师均以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本片区参加10月份该课题的市级课堂教学竞赛。
2、学生的能力正逐步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质疑问难的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时闪现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常常令我们惊讶和赞叹;喜欢与其他同学互帮共进,乐于交际分享彼此的成功,常常令我们佩服和欣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和张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正在形成,智力水平得到可喜的提升。201*年春季在市教育局组织的五六年级质量检测中,五年级获得了全市第三,六年级获得全市第一(其中语文、数学、科学均获全市第一)的喜人成绩。
我们的困惑1、动机激发。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是课堂的灵动力,多数教师的动机激发在新课伊始进行,课中的激发有时总感学生无动于衷。我们要问:如何让学生的探究动机一直处于亢奋之中?
2、互帮成效。课堂中发现,学生的互帮多是结论性的告诉,少有方法性的指导。究其原因不知其所以然。我们要问:应该怎样让先会来教后会?
我们的打算
1、继续加强对“自学互帮导学法”相关理论的学习,特别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针对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寻找解决办法。
2、探寻“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使其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简易性,让教师的课堂有章可循。
3、学校加大投入,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培养一批该课题的知名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效应,使我校该课题研究纵深推进。
近半年来的“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中,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困惑,该课题改革今后的任务还很重,我们会不断地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不断增添措施,在课改进程中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实现“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之我见
“自学互帮导学法”的春风正改变着我市教育的面貌,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如何坚持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呢?现结合参加暑期教师学习的心得,参加观摹课、研究课的感悟,以及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对此作一点探讨,以求共同提高。
一、转变教育观、质量观,是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先导。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学互帮合作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对象,强化主体意识,把以教师为本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即“生本教育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力戒“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的习惯思维,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全面发展。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有赖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自觉参加各种培训及读书活动,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深化对师德的认识,增强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引导学生自学互帮合作学习。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引导学生自学互帮合作学习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支配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倡导者、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欣赏者;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逐渐消失;过去那种沉闷的课堂氛围被打破,师生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学生知识的仓库,而是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我们必须关心、关注、宽容全体学生,鼓励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构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我们就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了学生,构建起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质的飞跃。
三、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自学互帮合作学习的关键。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学习,就会把学习当作一件苦差事,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是很难发挥的。如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因此,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是引导学生自学互帮合作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根本保证。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引导学生自学互帮合作学习,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探寻适合学生自学互帮合作学习的导学思路。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已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课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再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对掌握教材、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有帮助的探究性情境、案例,让学生思考,让学生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表达。这样,就把教学过程变成了“阅读、质疑、探究、合作、创造、展示、交流、总结、提高”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获取知识、提高思想品质素质。从而形成“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导学思路。
2、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为学生开设了平等互助的自主学习的场所和机会。课前,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并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身份,如“主持人”、“记录员”、“学习检查员”、“发言代表”等。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进行引导、点拨,避免流于形式,流于嬉闹,努力促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
3、坚持“有字书”与“无字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主体性教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场所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学习内容的载体也必须从教科书转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师要善于发掘校内外资源、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创设条件和有效服务。第一、要把鲜活的社会生活内容引进课堂。我时常把《中学生时事政治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等书报及其他媒体上的典型事例、趣味案例、社会热点、大众焦点恰当地用于课堂,并要求学生多观察社会、留心生活,用书本知识去分析解答社会问题,用社会实践来丰富、检验所学知识,从而让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并不高深,而是来源于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它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充分发挥活动课的独特作用。活动课的形式多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学互帮合作学习。
第三、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如小平故里、华蓥山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等德育材料,增强思想品德(政治)课的亲切感、现实感,拉近思想品德(政治)课与学生的距离。
4、尝试师生换位,让学生当小老师。
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老师的角色,进行一些简单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当小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内容要有实效性。选择学生关注而与学生知识水平、心理实际最接近、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完成的内容来讲。(2)教学过程要体现全员性,不能只让个别学生独霸课堂。(3)教师的总结、点评要有拓展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我认为,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对广大初中政治教师是挑战,同样是机遇。只要我们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坚持新课程理念,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去安排;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寻找答案;多给学生一些冲突,让他们去探讨;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锻炼、去创造,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发挥,就能引导学生自学互帮合作学习、全面发展,我们也就在促进学生发展中与“自学互帮导学法”一同成长。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自学互帮导学法》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自学互帮导学法: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自学互帮导学法》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72626.html
- 上一篇:互帮互助游戏
- 下一篇:城西中学教师互帮互学结对子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