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05.06(08期)特岗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总结

时间:2019-05-29 08:00:20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05.06(08期)特岗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总结

教育简报[201*]第08期特岗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总结

青铜峡市沈闸中心小学201*年5月6日

为了促进我校特岗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提高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沈闸中心小学于201*年4月19日4月24日举行了特岗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活动,活动取得的圆满成功,中心小学进一步掌握和了解了特岗教师的基本情况,同时特岗教师也又一次得到了学习和提高。

一、中心小学精心安排,严格组织

为了顺利有效的组织比赛活动,中心小学成立了以高天飞校长为组长,马兴旺书记、李朝辉副校长为副组长,丁学斌、张永红、丁学忠、丁占华、马生林、陈福礼为成员的竞赛领导小组。比赛内容分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两部分,对15名参赛的特岗教师进行了认真负责的评议打分。此次活动中心小学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此项活动的开展,评委善始善终、认真负责、公正公平。各校也重视此次竞赛活动,帮助特岗教师集体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共同磨课,尤其是各校领导教师积极参与了听课活动。参赛的特岗教师态度端正、积极

参与、虚心好学。由于安排得当,组织严密,此次竞赛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二、特岗教师功底扎实,素质良好

教学基本功竞赛分钢笔字、粉笔字、美文诵读、课件制作四项进行。同一地点,同一内容,同一模块,同一版面,同一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参赛教师现场做作,现场表演,全面展示。评委当场评议打分,并指定专人对参赛教师的作品和诵读进行了指导性的点评。从各位参赛教师硬笔书写、美文诵读、课件制作可以看出,他们教学基本功较扎实,具有良好的素质,能较好的胜任教学工作。突出的特岗教师有:徐春红、贺蔚、马燕、马玉娟、马春燕、牛秋荣。同时也有一些改进和努力分方面:

1、部分教师钢笔字、粉笔字书写字迹不美观、不大方,间架结构搭配不合理,甚至有写错字现象。

2、诵读能力有待提高,常规性错误时有出现,如不读题目直入正文,段与段之间不停顿等,朗读技巧也需要好好训练,该快的地方不快,该轻的地方不轻。有的教师朗读缺气势,底气不足。

3、课件制作有的教师字体颜色搭配不合理,不能认真审题,按要求完成规定动作,自由发挥的内容技术含量不高。

三、课堂教师讲求实效,各有千秋

教师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明确,结构较完整,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前准备充分,研读教材较好,精神面貌较好,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面较广,课堂气

氛较活跃,效果良好,能够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新理念。突出的教师有:贺蔚、马燕、徐春红、保丽娟、马春燕。

存在不足:

1、有的教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高段化,不在字词句教学上下功夫,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度不够。

2、有的教师教学结构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完。如语文课拓展练习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3、有的教师不能及时进行课堂教学小结,有拖堂现象。4、英语教师体态语言运用不够,要加强书写练习,注意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

5、要根据不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照顾弱势群体。6、中高段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重视小练笔的训练。

总之,此次竞赛活动的开展,效果显现。既真实地考察了特岗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又检验了特岗教师所具备素质,同时有效地促进了特岗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希望特岗教师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取长补短、虚心好学、不断提升,争当教坛新秀,为沈闸中心小学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自己的奉献。

附表:特岗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计分表

沈闸中心小学特岗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计分表

201*年4月基本功40%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姓名郭靖马春燕贺蔚李呈静徐春红杨海霞景丽丽陶波徐静张朝富李瑞平马玉娟保丽娟马燕牛秋蓉钢笔字10分8.408.698.838.799.028.278.478.910.009.368.908.738.499.098.56粉笔字10分8.518.609.228.299.168.148.589.040.009.368.818.838.538.918.69美文诵读课件制作10分10分9.219.199.459.039.238.738.728.430.008.078.948.899.239.419.079.329.499.199.239.828.797.438.890.007.629.209.738.929.319.61合计40分35.4435.9736.6935.3437.2333.9333.2035.280.0034.4035.8636.1935.1736.7235.92课堂教学60%得分73.7583.7588.0078.6787.0072.7573.6383.7570.5073.7575.3883.1384.8887.7581.75成绩44.2550.2552.8047.2052.2043.6544.1850.2542.3044.2545.2349.8850.9352.6549.05总成绩100分79.69等次备注86.22二等奖89.49一等级82.54三等奖89.43一等奖77.5877.3842.3078.6581.0885.53三等奖86.07三等奖86.10二等奖89.37二等奖84.97三等奖

扩展阅读:05-06高一教学总结

201*201*年度上学年高一美术教学总结

以往上美术欣赏课时,无论老师讲课多么认真,多么投入,总觉得课堂上没有本该具有的生气和活力,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就宣,陈词滥调,学生在下面趣味索然,沉闷的课堂让我总感觉辜负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句话,于是我这一学年开始了对美术欣赏课的探究。总结将如下:一

根据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⑴的要求,结合各自积累的教学经验,我确立了初步的研究方案研究课题:美术欣赏课模式研究目标:

通过对美术欣赏课模式的研究,了解如何用古往今来绘画大家的优秀美术作品中的美来打动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研究内容:

1、美术欣赏课的内容2、美术欣赏课的过程3、美术欣赏课的对象4、美术欣赏课的效果研究过程设计:

1、查阅有关资料,建构理论基础2、学生问卷调查3、整理归纳4、听取意见5、定稿。

根据初步方案,我认为上美术欣赏课首先要有内容可讲,不能简单地照本就宣,要让学生感觉到新意。本着这样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我查找了多种的资料文本,了解了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掌握了画家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动机,并收集了有关的趣事和图片。本以为这样教学效果会大为提高,事实上,效果并不明显。虽然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和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整堂课学生的表现起伏较大,并没有反映出预计的效果。二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恰好看到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这个栏目,很快就被其丰富的知识和快乐的氛围吸引了,看完之后仍觉津津有味。这么好的模式为什么不能运用到课堂中呢?挫折并没有淡化我们的激情,《正大综艺》形式的启发又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一方面认真总结,查阅资料,一方面进行学生问卷调查,细化研究方案。

经过认真分析筛选,我们在学生问卷中着重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调查:1、你希望老师适当的讲些课外知识吗?为什么?2、你是否希望老师上课时能提供更多的图片?为什么?3、你喜欢老师使用课件教学吗?为什么?4、你喜欢上课使用比赛这种形式吗?为什么?5、你认为美术欣赏课有必要调整位置吗?为什么?

6、你觉得美术欣赏课上老师应充当主持人角色还是广播员形式?为什么?7、你认为美术欣赏课对你其它方面发展有帮助吗?为什么?

为了能让学生畅所欲言,不阻碍学生的思维,问卷上都用“为什么”来请学生解释原因。学生问卷普遍填写得很认真,我对初二年级(3个班计163位学生)学生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不含2张废卷),初步了解了以下情况:

首先,100%的学生都不希望老师拘泥于课本内容,要求适当讲授课外知识,同时,他们更希望老师使用课件教学,对图片也很感兴趣。学生普遍认为更多的图片和课外知识能使他们视野更为宽阔,优秀的课件能使他们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84.63%的学生表示很乐意接受课堂上进行比赛这种形式,“比赛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⑵,“比赛能够提高我们的积极性,使课堂具有趣味性”⑶,“比赛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竞争力和互相学习的精神”⑷;还有15.37%的学生因为怕回答问题出错,在同学面前丢脸等原因而畏惧比赛这种形式。

再次,88.46%的学生认为上课变换位置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有学生希望在比教室大的美术教室里上课,另外的学生则认为不自觉的同学可能会借此机会扰乱课堂秩序。

最后,96.15%的学生表示喜欢主持人式的教师,“这样可以让课堂变得更为轻松”,⑸“主持人一定不乏幽默感,讲起课来肯定有趣,决不会让人恹恹欲睡”⑹,“这样老师更富有魅力,课堂内容也丰富多彩”⑺,其余的同学则认为那样课堂可能会乱。

从学生的调查问卷来看,学生希望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培养自己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一个不太恰当的说法,“检验素质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待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看还能记得并使用多少在学校学习中的知识”,我认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目前初中的美术教学方法仍然处在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怪影之下,没有能够走出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视教科书为天条,过于重视教学内容,模糊了“传授知识”和“灌输知识”界线,从而让学生学得很吃力,未能做到真正用美术作品中的美来打动学生。导致学生一走进课堂,似乎到了另一个“唯知识是从”的地方,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一点关联都没有,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

此外,各方面的资料显示,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审美心理呈现出以下特征⑻:

1、在审美感知方面,中学生的审美心理具有敏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审美经验不足,审美直觉低级。

2、在审美想象方面,中学生的审美心理具有丰富性、创造性,且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3、在审美情感方面,中学生的审美心理具有外向性、强烈性,但往往又呈现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4、在审美理解方面,中学生的审美心理具有强烈的需求性和迫切性,但往往比较片面,比较肤浅。

了解了中学生审美心理,求知欲望强烈、兴趣比较广泛、思想活跃、反应敏锐和好胜心强但意志力差的求知心理,以及问卷调查得来的实际情况等等,接下来怎样上好欣赏课也就初步有底了。三

基于以上研究,不难得出,美术欣赏课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程式方法,就应该“寓教于乐、当堂消化”,“乐”既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又不能偏离教学的轨道。我初步确定将美术欣赏课“寓教于乐、当堂消化”的模式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即:激情引趣、揭示课题师生活动、传递信息组织竞赛、消化接受。

“激情引趣、揭示课题”是教师在欣赏课上成功驾御课堂的前提。这一环节我通过谜语、故事、动画等常见的课堂导入法“引趣”,同时通过告知学生欣赏课模式中的竞赛环节来“激情”。“师生活动、传递信息”是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中的中心环节。学生的情感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他们很容易进入课堂情境,乐于接受新的知识。我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调查问卷,挖掘教材内容的核心,适当增加知识,拓展学生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情趣。再通过声情并茂的课件演示或图片、录像等手段,师生双边活动,较好地完成信息的传递。

“组织竞赛、消化接受”是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的高潮部分。竞赛是这一环节的主要手段,我用竞赛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由教师单方面小结和评价,在学生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情况下,帮助学生理解当堂所学内容,及时消化、巩固,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

到了具体实施阶段,我进一步修改教案,设计课件,力求达到“寓教于乐,当堂消化”的效果。首先,我就第四册的《17、18世纪外国美术》一课开始研究教材内容,准备讲多少内容,哪儿详细,哪儿简略等,最后从哪儿入手讲授成了焦点问题。很快,我确立了由教材未涉及的17、18世纪外国美术的三大流派入手,重点讲授鲁本斯的《苏珊芙尔曼》和达维特的《马拉之死》。紧接着,我开始制作课件,尽量多的加入图片,配以录音和音乐,让学生立体地感受美术作品,营造身临其境的环境。

上课前,我就告诉学生课堂的模式(强调比赛),并且充分考虑到了意外情况及其对策。课堂中,学生们热情很高,尤其是在进行课件演示和进行比赛时,学生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当一节课上完时我和学生脸上都透露出难以抑制满意的笑容。附:教案实录:教学课题:17、18世纪外国美术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外国17、18世纪美术得发展概况。

2、感受外国17、18世纪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审美素养。教学重点:感受外国17、18世纪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审美素养。教学难点:点面结合,概况和艺术美的感受有机结合。教学准备:课件、电脑等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也许对“油画”这个词并不陌生,但谁能准确的描述一下呢?所谓油画,西洋画的一种,用油质的颜料在布或木板上绘成。

大家对油画的接触大概要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谈起,关于达芬奇

所处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我们已经在上学期了解了,但到了16世纪下半期,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艺术出现了衰退现象,一些大师相继谢世,群星陨落。但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有三个艺术流派终于产生了:巴洛克艺术、意大利的学院派艺术和现实主义艺术。他们在17、18世纪外国美术史上浓妆艳抹了一笔。(板书课题:17、18世纪外国美术)二、师生活动、传递信息:

(课件介绍17、18世纪外国美术概况另请学生自己先看书一遍)巴洛克,学者们公认源自于葡萄牙语,意为“不合常规的,特别是那些外

形有疵点的珍珠”。巴洛克艺术风格形成的动机是为了用一种荒诞的、不寻常的形式赢得人们喜爱和承认。

鲁本斯(课件介绍)是巴洛克时期北方最伟大的艺术家。他的多才多艺在艺术史上很少有人匹敌。其油画、版画、工艺设计、各种装饰无一不精。1620年他在欧洲外交史上也是一位显赫的人物。但他热衷于艺术,在英国出使时留下了一个美谈,即:有次他正在作画,英国官员来访,看见他便说:“啊,鲁本斯先生,在外交之余以作画消遣。”他立即回答说:“啊,不,先生,是画家鲁本斯在作画之余,以外交作为消遣。”苏珊芙尔曼(课件展示)鲁本斯于第一位妻子去世4年后63岁时和一位十七岁的丝绸商的女儿海伦芙蒙结婚。由于对妻子的感情也为她的姐姐苏珊芙尔曼作过肖像,这是其中最富神情的一幅。鲁本斯以其细腻的笔调、爽朗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为人们描绘了一位具有主题性绘画的女性:她微垂着头,带着有羽毛装饰的宽边太阳帽,双手在胸前交叉着,性格开朗,身体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她有着贵族的身份也有着平民的气质。她以明媚的眼神倾吐着向往生活的心声。在这幅肖像中寄托的是画家完全与禁欲主义绝缘的热情和对人的肯定于称赞。

学院派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美术出现明显衰落现象的同时,又受到巴洛克艺术的冲击。为了捍卫文艺复兴已有的艺术成果,在官方的支持下欧洲出现了许多学院。学院派主张:要保持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大师艺术的永恒性,视为楷模,反对革新。基本特征:重规范;重典雅;重传统;重技巧。《马拉之死》是大卫(J.L.David1748-1825)(课件介绍和展示)法国伟大的古典主义者所作。他画风严谨、技巧熟练,注意反映社会重大事件。马拉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领导之一,被称为人民之友。由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患风湿病,经常在温水浴盆中处理日常工作。1793年7月13日正在浴盆中办公时被右翼分子刺死。大卫受国民议会委托绘制了这幅感人的作品,忠实地记下了这一历史悲剧事件。画上马拉身子侧倒在浴盆的沿上,双目紧闭,胸口和手上沾着血迹,凶器扔在地上。按照古典主义的美学观点,大卫并没有对这一事件在形式上的凶残恐惧作过多的渲染,而是在一种安详的宁静中使人感到斗争的尖锐。放在台子上的纸条上写的是:一位在革命战斗中失去丈夫的孤儿寡母请求救助的信。这封信实际上成了对阴谋者的揭露和控诉。现实主义美术,是十九世纪在西欧出现的与浪漫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艺术思潮。由于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大多对所处的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判,所以又被称为批判的现实主义。特征:重现实;重科学;重客观;重批判。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西]戈雅(略)(教师在课件演示的同时,须加以点拨,帮助学生体会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三、组织竞赛、消化接受:(课件展示竞赛题)

1、必答题:每组任抽一位学生回答

1)鲁本斯是哪国人?他属于哪个艺术流派?(4’)

2)从《马拉之死》描绘的形式看,达维特属于哪个艺术流派?(4’)3)举一个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品。(4’)

4)你认为《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中的一盏方灯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4’)2、抢答题:举手回答

5)判断霍贝玛属于哪个流派?(4’)

6)《餐前祈祷》这幅作品具有哪个流派的艺术特征?(4’)教师总结比赛情况。

(学生在回答时可以适当问为什么,让学生自由的回答问题,不管回答对错,总结时都要以鼓励的言语为主,避免挫伤学生的情绪。)附:板书设计投影屏幕

17、18世纪外国美术巴洛克艺术学院派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四

21世纪的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将越来越显示出马克思揭示的“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必然性。美育卓越的教育品质将成为教育进步的标志,成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造就创新人才、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社会文明的一个根本因素。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让中国教育在体制、机制、政策、课程、教法诸方面都能够活起来。美术欣赏是美术作品发挥社会作用的主要环节。凡是优秀的美术作品总是真实地、生动具体地、形象地再现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精神,民族特点和人们的精神实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客观现实,深刻理解社会生活,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得到美的陶冶。但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优秀的课堂教学,应该既充满改革精神,又符合常规要求。我在美术欣赏课模式的研究过程中,注重教师传统授课与当今主持人主持风格相结合,突出授课的主要性;注重学生欣赏和观众娱乐相结合,突出活跃性,即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在整个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中,我采用借鉴了刺激控制与强化的教学模式、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和适当的取舍,充分运用媒体的教学综合运用,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理解和巩固,提高学习的效率。虽然在研究过程中还有所不足,但我已经在教学改革上迈出了第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05.06(08期)特岗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05.06(08期)特岗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05.06(08期)特岗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7656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