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大国工匠:谭文波》读后感

时间:2020-03-17 23:08:07 网站:公文素材库

《大国工匠:谭文波》读后感

  谭文波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代石油人,也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大国工匠”。

  “他(指谭文波的父亲)那个年代是石油工人最艰难的时期,‘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谭文波在采访时说。

  然而从小叛逆的他并没受到父亲的熏陶,“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子承父业,成为一名石油人,并不是我的初衷。”

  22岁那年,谭文波从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塔里木油田工作,对那时一心只想远离家乡的他来说,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弘扬工匠精神 成就精彩人生

  但是,当到达漫天黄沙、一片荒芜的新疆油田基地后,他才发现一切都和想象中的情况不一样。环境的艰苦、无人问津的孤独和初来乍到的不适应让谭文波一度想回重庆老家。

  工作两年后,谭文波遇到了他的爱人,公司也对他的工作成果愈发重视和认可,他感到责任重大,工作热情也日益高涨起来。

  一旦工作热情被点燃就停不下来的他,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大量专业书籍,不懂的知识没人教就自己琢磨,白天跟着师傅跑油田,晚上就在厂房里研究试验,顾不上吃饭时就啃馒头喝凉水,经常“捣鼓”到深夜。

  从业26年来,他先后完成技术论文24篇,开展小改革34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4项,其它大大小小的革新不计其数。

  其中,他发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桥塞坐封工具被誉为“世界首创”。他的工友们称他为石油一线的“土专家”。

  弘扬工匠精神 成就精彩人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纵观整个大国工匠系列,这些工匠们虽然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

  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令人叹服。

  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心灵深处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创业创造、建功建树的不竭“源泉”。

  我把它称为“成功之源”。这个“成功之源”就是—爱岗精神、敬业自觉。

  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也期望能功成名就,却缺少必备的“成功之源”。既不爱岗,更不敬业。

  有的挑肥拣瘦,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粗枝大叶,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有的滥竽充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待工作敷衍了事。

  弘扬工匠精神 成就精彩人生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筑就人生美丽梦想也好,践行核心价值观也罢,既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职业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爱岗敬业是利他的;实质上,爱岗敬业也是利己的。换言之,它是满足社会需求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我们虽然不能像那些大国工匠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和奇迹,但我们能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我们也和这些大国工匠是一样的爱岗敬业。

  或许不是所有工作都是不平凡的,但做好平凡的工作,就是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国工匠:谭文波》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9430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