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乡村2020年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促进农民内生发展能力调研报告

时间:2020-12-05 17:15:41 网站:公文素材库

乡村2020年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促进农民内生发展能力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人才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且必须要有农民的积极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整体水平较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激发和培养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乡村2020年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促进农民内生发展能力调研报告

  1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内生发展能力培育的关联性

  1.1培育农民内生发展能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原则,要“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实现,需要农民具备现代的、科学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更好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农民需具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素质和综合性能力。培育农民以内生性经济能力、政治能力、文化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组成要素的内生发展能力,则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1.2培育农民内生发展能力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人才振兴是关键。乡村振兴为了农民,同时也必须依靠农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要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民内生发展能力,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 加大培育乡村本土人才,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方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育农民内生发展能力,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有利于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落实,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2农民内生发展能力的现实困境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整体水平较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能力较弱、政治参与能力不足、文化素质能力较低、社会交往能力不强等现实困境,严重影响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2.1经济发展能力较弱

  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的经济发展能力较弱。农民本身具有的资源有限,难以依靠自身能力获取有效的信息及资源,无法准确判断市场变化,从而有效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体表现在:一是生产决策能力不够。无法有效掌握农产品市场供需变化,难以及时有效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生产决策,对市场变化信号不敏感,易导致生产决策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问题;二是生产技术能力较低。“我国大部分农民靠经验务农, 其科技意识不强、科技应用能力薄弱、科技素质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 农民多信奉经验主义,固守传统的种植方式和机械的重复农业生产,科学生产意识欠缺;三是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大多数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为个人经营、自给自足型,单个农民难以克服市场竞争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局限,只能生产初级农产品,农业生产粗放分散,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困难;四是市场风险承担能力较低。受市场变化以及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由于农民的资源禀赋薄弱, 大多数农民的风险意识不强,抗风险能力较低。

  2.2政治参与能力不足

  总体来看,“我国农民普遍存在参政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维权能力缺失等问题”。一是政治参与认知不足。在实地调查与访谈中发现, 大部分农民的政治素养较低、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许多农民表示不太愿意参加如村委换届选举、村里重大事务决策等工作。对公民权利和义务认识不足,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 对公共利益态度冷漠。许多农民表示不想过问村里事务,认为村委会“做什么”和“怎样做”与自己关系不大,主人翁意识不强;二是法律知识缺乏, 法制观念淡薄。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农民对法律知识缺乏了解和认知,知法、用法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三是维权意识不足,维权能力缺失。多数农民对国家的政策了解不够,缺乏对自我权利的认识,维权意识不强。当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维权,维权能力缺失。

  2.3文化素质能力较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民中文盲、半文盲还占相当的比例,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知识相对匮乏,文化素质较低,直接影响着农民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农民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较少, 思想保守,安于现状,求知欲不强。由于农村文化服务资源严重不足,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满足。因农民自身知识、技能以及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局限,在闲暇时间里,大部分农民没有主动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意识,多以打牌、打麻将、看电视、闲谈等方式消磨时光,甚至出现赌博、酗酒等不良现象。由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一些农民的封建迷信思想严重,阻碍其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农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低下。

  2.4社会交往能力不强

  参与社会交往是获取信息、资源并吸收转化为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农村地域的限制以及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思维局限,眼光狭隘,其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不多。农民交往范围相对狭窄,且多为熟人生活圈,接触、了解新事物的机会有限,信息渠道难以拓宽,人际关系资本难以积累。农民对通过交往提升、发展自身的意识不足,参与社会交往以及寻求社会合作的能力也不强,难以获取外界的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支持,不利于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的提升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内生发展能力的培育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激发和培育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教育引导、培训提高、培育储备等多种途径和措施,不断提升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将其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 夯实农民职业化转型基础,发展壮大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培育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既要在‘培’上下功夫,也要在‘育’ 上做功课”,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满足农民在理念、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升的需求,通过增强农民的内生发展意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措施,进行精准的能力培育和政策支持,全方面多维度培育农民更具有内生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3.1增强农民的内生发展意识

  培育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首先需增强农民的内生发展意识。一是强化农民主体意识。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要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以及自身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中的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通过辛勤劳动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二是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农民要主动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并积极开拓市场。因此,需要更新农民传统农业发展理念, 破除小农意识,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谋取利润以及促进发展的经济能力,提升农民的市场竞争、应对市场变化以及市场开拓的能力。

  3.2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培育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将现代科技和经营理念引入农业,在资金投入、资源配置、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保障,提升农民的生产技术能力及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同时,需要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全面升级,“探索农业发展新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整合农村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不断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

  3.3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

  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既是培育农民内生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以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一要加强科学文化教育。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健全农村教育体系。重视农民科学文化和职业素养培养,将科学知识、先进理念和技术引入农村,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二要拓展知识技能培训。举办农民夜校以及各种技术培训班,培养农民现代科学农业技能,提升发展农业生产的能力。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农民的需求组织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向农民提供政策宣传、信息咨询、技术运用、经营培训、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指导。如根据农作物播种、成长的时节,及时应季开展相应技术培训和指导;三要培育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通过政策宣传、文化下乡、农村书屋、讲习所等,宣传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帮助农民获取相应政策信息,培养农民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强化农民的权利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主动参与有关乡村发展的决策、建设、管理和监督等工作。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学法、知法、懂法、守法。3.4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增加农民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提高农民的交际能力,提升农村凝聚力。一是开展农村文化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农村传统节庆活动、民间艺术活动、文化下乡活动等,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氛围,让农民更好地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和教育,一方面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增强农民的精神力量,并促进农民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增加互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二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增加投入,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并做好古村落、古民居、古庙、祠堂等文化景观的保护、维护和修缮,保存乡村的共同记忆,凝聚农民情感;三是重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农民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利用传统文化发展经济的技能以及挖掘文化价值的能力,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景观、资源和民俗文化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和各类创意产业,并和新兴产业建设结合起来,延伸文化产业链,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

  3.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内生发展能力的培育,还需整合资源、促进合作,为农民内生发展能力的培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整合乡村发展的内外资源,充分利用政府、市场、社会和网络等资源和力量,将其转化为农民内部发展和建设的能力。一是发展农民合作社组织。拓宽农民组织规模和范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创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合作社联盟、小农户等”加强农民合作,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的组织合作能力。并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力量的共同参与,促进农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克服单个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的劣势。二是加大农村电商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电商环境。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设施,推进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加强农村电商培训,提升农民网络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帮助农民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发展机会,并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和销售,推进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乡村2020年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促进农民内生发展能力调研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1060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